柯文哲說「只要結婚,就會生了」,台北市政府拋「結婚補助」引熱議

柯文哲說「只要結婚,就會生了」,台北市政府拋「結婚補助」引熱議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報告總預算案資料照。|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北市長柯文哲「結婚補助」構想,週末在網路上引發討論,認為不會有人為了獎金就去結婚,也有人質疑生育率和結婚不見得有關聯。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解決低生育率,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提出「結婚補助」政策構想,先鼓勵市民結婚、再鼓勵生產,預計最快明年就可實施。不過這項政策近日遭到外界質疑,結婚補助真能解決少子化?生育和結婚是否有絕對關聯?

為了解決少子化,目前各縣市政府皆推生育獎勵金政制,台北市也自2012年起,發放每胎2萬元的生育獎勵金。台北市近日更打算推出「結婚補助獎金」,市長柯文哲14日出席中高齡博覽會致詞時表示,台灣在可見的幾年內,總人口裡面超過65歲以上的人,就會超過20%,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化的速度太快。

柯文哲指出,政府現在直接發生產補助,他覺得很奇怪,他說台灣少子化的最大原因不是年輕人「不生」,而是年輕人「不婚」,因為有結婚的人生小孩的數量並沒有比之前少,但是未婚者比例卻大幅增加,像是30年前台灣婦女不婚12%,現在比例高達35%。

柯文哲更稱,應該先鼓勵結婚,再鼓勵生產,應該先發結婚補助,「只要結婚,就會生了」。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也向《蘋果新聞網》證實,結婚獎勵金最快明年有譜,目前市府正在研議鼓勵結婚的配套,包括結婚媒合、婚前教育課程及結婚獎勵金等,盼年底前能提出方案。

結婚一定會生小孩嗎?市議員拋質疑

此項「結婚補助」構想,週末在網路上引發討論,認為不會有人為了獎金就去結婚,也有人質疑生育率和結婚不見得有關聯。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便在臉書上批評,台北市政府以生育為前提鼓勵結婚,是基於「結婚才會生小孩」的傳統成見。鄭運鵬指出,「不結婚的理由很多,沒結婚生產的狀況更多,台灣有數據的統計趨勢是逐漸升高到4%左右,歐洲甚至有超過40%的國家」,他認為把結婚和生育劃上等號的觀念不太有效,只會補貼到原來就要結婚的新人、以及因為這個獎勵從其他縣市遷戶籍到台北的新人而已。

柯文哲今日也在市議會遭到議員質疑。議員王閔生就質疑,許多年輕人受限低薪高房價,怕負擔不起養育孩子費用,雖然北市有2萬元生育補助,中央也有托育補助金等,但許多人即便結婚也希望等到有一定經濟能力後再生小孩,市府欲推結婚補助恐是倒果為因。

王閔生說,自己並非反對補助,但萬一效果不彰,是否市府還得推「進洞房補助」?要求市府審慎評估,柯文哲則允諾會再審慎評估。

台北市議員林穎孟也以亞洲國家為例,指出台灣的結婚率都比日本、韓國都高,但台灣生育率卻最低,代表生育率和結婚率沒有因果關係(編按:林穎孟的數據,與內政部統計2017年資料稍有不同)。

國家 粗結婚率 總生育率
台灣 5.9% 1.13%
日本 4.9% 1.43%
韓國 5.2% 1.05%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資料(2017年)

柯文哲則回應,「不結婚」已成為一種文化及社會氛圍,坦言不知道原因、正要開始研究。

衛福部調查:台灣女性結婚意願低、但更願意生小孩

衛福部最新出版「108年15歲到64歲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與8年前相較,台灣女性結婚意願越來越低,但比8年前更願意生育小孩。

調查顯示,台灣有61.4%的女性願意結婚或是有伴侶(結婚、再婚意願者占46.1%,不想結婚但想有固定伴侶者占15.3%),38.6%則無結婚或找伴侶意願;對比8年前(2011年)的調查,有70.21%的婦女願意結婚,僅12.44%婦女不想結婚。

生育意願方面,2019年調查顯示,女性想要小孩的比例高達80.8%,不想有小孩約19.2%,對比8年前的調查,育齡婦女想要生育的比例為54.88%,不想生小孩的比例則為45.12%。

不過,生育意願增加,但近年生育率卻狂掉,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王珮玲認為這剛好印證了「年輕人並非不願意生,只是環境不友善」的論調。王珮玲認為,女性願意當媽媽,但若考量現實層面,包括經濟、托育、工作等條件,只能放棄生育,「這是政府要在國家政策上好好思考的,要讓婦女們將意願付諸行動,不能只會喊一堆口號、卻沒改善實質問題」。

女性不想有小孩的原因 比例
經濟負擔太重 56.9%
不想因小孩改變現有生活 39.4%
擔心孩子教養或未來發展 28.7%
缺乏照顧孩子的時間 18.9%
擔心有小孩影響工作 13.3%
健康因素 11.54%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