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姆特

首頁 哈啦區 八卦板

【討論】(連載-超級長文)「千古騙局業報輪迴」上冊(連載-超級長文)----上冊結束

追蹤話題

【討論】(連載-超級長文)「千古騙局業報輪迴」上冊(連載-超級長文)----上冊結束

道行未夠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13:37:14
#1
「千古騙局業報輪迴」上冊 自序及L君序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自   序

「累世業報,輪迴轉世」從來就像是所有東方人最深沉;最逼真的夢魘,而且延續了將近三千年一直無法蘇醒。這全是來自佛教的宣揚,卻是源自更遙遠印度教的一個純人為編造的騙局,這樣的騙局相信是三千年前,那些為了集權統制和維護既得利益的婆羅門僧侶;為了鞏固「種姓制度」精心設計出來的一種人為機制,而且至少在後來從印度教原本「五火二道」的樂觀死後觀;突然躍變為「四生三道」,再增變為佛教「六道輪迴」之間的將近大約一千年的時光裏,其中許多闗鍵的要點竟然是經由人為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改,甚至是明目張膽,肆無忌憚的更改,完全不在乎留下任何詐騙的鐵證,也因此恰好給我們這些後世的研究者在搜證時,並不需要太費力;甚至根本不用陷入主觀臆測或推論的假說,就會發覺其中是疑竇重重,矛盾處處,如果願意客觀的深入探究,就能勘破其中的證據,而且連什麼玄機、奧秘都稱不上。

如果「累世業報,輪迴轉世」是一個千古的大騙局,為什麼三千年來,在東方的世界裏,除了「無神論」者根本不相信之外,幾乎沒有人對此提出正式的質疑和批判?先排除後期傳入的西方宗教完全不受影響之外;以亞洲各國的本土宗教,譬如中國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或者一些原始雛型宗教,譬如東北亞的「亞洲撒滿教」、「西藏苯教」等等而言,對於這樣一個附屬於外來宗教的特殊教義,不但不抗拒反對,反而卻是全盤接受順利的融合,甚至直接拷貝並理所當然的變成自己的教義,然後有「識」一同的宣揚這個「騙局」超過二千年以上?

除了在原本自身的教義中,有關「死後世界」內容描述得過於貧乏之外,最重要的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為幾乎人人都已經是「局中人」,而「輪迴轉世」的機制又確實是在長期運作中的。

看來是非常矛盾的論點;既然筆者認為「輪迴轉世」是一個人為的騙局,為什麼又認定這個機制竟然是「確實」在長期運作中的呢?

是的!這正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要重點!

筆者本身並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與絕大多數的亞洲人一樣,同樣是「局中之人」,筆者坦承;並且是毫無羞赧的坦承自己過去一直是「局中之人」,即使是在撰寫本書的當下,仍然是。因為筆者非常確信自己是身在這個「輪回轉世」的機制之中,所以,有前世甚至是「累世」,然而,在長期的研究搜證之下,發現這個機制也確實是一個騙局。筆者個人沒有什麼特別過人之處,只是在長期接觸各種宗教並深入研究後,為了儘量保持比較超然的立場,所以,還是堅定的不皈依任何宗教,然而,卻也絕不是「無鬼神論者」;並未完全否定鬼靈的存在。

筆者之所以會投身在「實證靈魂學」的研究緣起於自身的「靈異經驗」,因為長期的「靈擾痛苦」迫使我不得不求助於各種解決和解惑方式,包括各種宗教的方式,從求助和摸索,並且經由普遍的採訪到後期的專業研究,從為了解開「靈魂」和「死後世界」之謎,到後來獲得極多實證案例,足以證明「靈魂不滅」和「靈界實存」,並且同時也證明了「輪迴轉世」的實存,並於1995年撰寫出版「輪迴過境室」系列三書,雖然在當時已經發現若干疑點,並且預定再撰寫另一本對「輪迴轉世」機制特性進一步詮釋的書籍:「虛擬實境的GAME—六道輪回」,但是,終因現實考慮,擔心被斷章取義造成嚴重誤導而不得不作罷,然而,這些意念和疑點卻始終縈繞心頭,難以釋懷;簡而言之;我相信並且證明過「輪迴轉世」是實存的,這個機制也是一直在長期運作中的,但是,為什麼在地球人類的世界中,若要和人類出現的歷史相比,這個機制發生和存在的時間顯然不算長久?而且,又為什麼是有地域性和宗教差異性的區別,如果「輪迴轉世」的機制是一個自然的機制,為什麼不是全世界、全人類普遍包羅的?為什麼只是幾個東方宗教的教義,而西方宗教,不只是所有「一神教」,甚至古埃及「太陽神教」、「希臘多神教」完全沒有這種觀念?而連中國歷史這麼悠久的文明古國,在佛教傳入以前,也從來沒有「輪迴轉世」和「因果業報」觀念,甚至從來不提「前世、來世」的?

為什麼呢???

從1996年起,前後沉潛了十年以上,在「實證靈魂學」的研究上,實質上是停頓狀態,一直沒有太多主動積極的作為,即使1998年中就搬遷回到故鄉隱居,生活相當的悠閒,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做我一直想要做的事,不過,大多是看山看海看星星,讀書畫畫過生活而已;倒也沒有新論點可以發表,偶有著作,也都是原本認知範疇中延伸出來的詮釋或評論而已;然而,對於「輪迴轉世」這個課題上的各種思索卻並沒有因此停歇,從主意識的思辨到直觀的冥想,交叉比對,反復辯證,問題和疑點大致還是相似的,答案卻是曙光漸露,一點一點的清晰起來,並不是「靈光一閃」或「靈機一動」這麼突然的,而是像拼圖一樣,一片一片拼湊在正確的位置之後,才逐漸浮現出原貌,事實上,我是用很多時間在思辨這個主題和相關的問題,除了日常生活的瑣事,這個主題是時時刻刻在心頭縈繞的,在正常清醒時刻,用通常理性的思維方式來作多方向的思辨和自我辯證,只要情況許可,也隨機的作深層冥想,直觀的體驗,以一個遊子的樣態重溫舊遊之地,以一個過客的樣態探尋陌生的新境,因為我之前或那一段長達將近七、八年的時間裏,完全沒有任何想要筆諸於文字或寫作成書的計畫,反而都是用油畫和複合媒材雕塑的方式來紀錄自己的夢境和奇異的靈界經歷::

然後任由時間自然而然的累積沉澱,才慢慢發現問題越來越「結實」;答案也越來越「呼之欲出」,而事實上,這時喜的極少,憂的極多,因為,實事求是獲得實證才發表新論是我一向的原則,即使我很確定的知道自己應該是找到了答案,但是,一定要找出所有或者至少足夠的實證才能告訴大家,因為自己知道和如何讓他人也知道,這是兩回事。曾經我也憂心自己新的發現和新的論點,極有可能會全盤否定先前的一些認知?幸好這點對我個人一向不是問題;因為我一向不吝惜打破所有認知,可以儘量客觀一再的否定舊知,然後一再的汰洗,再去蕪存菁的重組來淨化和精化結晶更深認知的,只不過,面對社會大眾,面對這個我生存的大自然,我卻必須坦誠的負責,雖然,我有認錯的勇氣和誠心,然而,我最擔憂的是時間形成的誤導,那是我個人所無法彌補于萬一的。

終於,我決定重新整裝出發,先從故紙堆搜尋舊資料開始,非常用功的精讀各種經典和相關書籍,再擴及各種書面研究論文,也在網路上儘量搜尋各種相關資料,從圖書館影印論文報告,極盡可能的精讀,畫重點作心得筆記::

當我將「佛教」的一些經典和基本教義與「印度教」的經典教義,尤其是「印度神話」、「印度史」、「印度宗教史」、「印度佛教史」、「印度哲學」以及「吠陀經」、「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往世書」、「摩訶波羅多」、「羅摩衍那」兩大詩歌集等等的書籍和相關學術論文;用了很多時間,也很費心思的比對之後,發現原本就一直疑惑的問題確實是「正確的問題」,而答案也幾乎一致,只是更加明確了;更重要的是印度教中的一些謬誤和「人為編造」部份,在佛教中仍然照樣沿用,甚至被加料擴張,更甚而只是為了反制而創作了極端的教義。

當我經過一段非常長的時間反復審思之後,認為問題的關鍵是在印度,所以決定親自到印度去作溯源搜證的工作,不過,並沒有事先預定行程,因為我目的不是去旅遊觀光,所以選擇了比較冷僻的專業路線,積極準備所有想得到的裝備,雖然,2010年的印度正是多事之秋;剛剛發生「超級病毒」和「恐怖攻擊」,使大家對印度視為畏途,家人也相當不贊成,然而,我覺得我無法再蹉跎,因為我必須及時出發去實地求證;事實上我也一再告誡自己不要過於先入為主;自以為是。也幸好我在心態上從來都是隨時可以放棄已有,重起爐灶的用之於研究;所以,準備好「田野調查表」和應該會用得上的一筆專門用作調查的經費,就拎著重重的行囊,踏上旅途。結果,竟然在四個月之中接連去了印度三趟;

為什麼我這麼密集的要去印度?

  因為,我對「輪迴轉世」的研究,有些疑竇從起始之初就一直存在,經過這麼十多年的繼續研究和思辨搜證;目前最新的認知是:「輪迴轉世」的現象雖然確實存在,但是,不是普世皆然的自然機制,應該是人為造作出來的;

  可是,人為的機制為什麼能讓為數不少的人類再次甚至多次「輪迴轉世」呢?

  因為我們的心智慧力的強大,超乎我們自己的想像,我們能夠「虛擬實境」,並且是確確實實的「實境」,而不是幻境。

  那麼,我們能不能超脫「輪迴」的機制呢?

  可以!(不是可能)

  我們可以創造更好的世界,不只是在肉體存活的現實世界,也能在我們擁有足夠的「自我認知、環境認知、互動認知」能力並且準確的「自我定位」之後,就能夠以「擁有自主意識的智性能量」方式繼續存活在宇宙天地之間,而且我們可以繼續創造更美好,更如意,更合理,更自然的世界讓我們生活其中。(注:絕對比「極樂世界」合理)

  那麼如何才能超脫「輪迴」機制的制約呢?

  必須先找到人為造作的具體證據,所以必須追本溯源,來到最上游的發源地︱「印度」。

  我們「中國人」與大部分的亞洲人大都從佛教和印度教汲取了「輪迴轉世」和「因果業報」的基本觀念,所以將近二千多年以來早已根植人心,變成一種共同的心理制約。

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和思辨,即使我自己(以及摯友人間高靈L君);我們的觀念已經超乎「輪迴」、「因果」、「善惡」、「時空」非常非常遙遠了,但是,一開始只是一個模糊的念頭,然後變成一種觀念,最後,形成了很確定的問題和答案;

  想要超脫「輪回轉世」的機制,必須先瞭解「輪迴轉世」的起源,想要瞭解「輪迴轉世」的起源,必須追溯到最本初的源頭︱「印度」;

  想要瞭解「印度」,必須先瞭解印度的歷史與宗教,想要瞭解印度的歷史與宗教,必須先熟知印度的神話,因為印度重視神話勝過宗教,重視宗教又勝過歷史,如果三者只能選一的話,那麼選擇「印度神話」吧,如果不瞭解「印度神話」,是不可能單靠歷史和宗教來瞭解印度的。

  在2010年12月上旬第一次去印度之前,我已經花很多時間精讀一大排印度史、印度宗教、印度哲學、印度神話等等的書籍以及論文報告,12月中旬回來,2011年1月中旬第二度前往印度,1月底回來,然後每次中間除了在網站上發文貼圖與大家分享,我也儘量抽空讀書,那次回國之後,我又買了十幾本和印度相關的書,將近二十天的時間中,已經精讀完十本書,速度越來越快,是因為對於一些地名、人名和專有名詞已經越來越熟悉(因為有些地點我已經親身去過了,有些文物我已經親眼看過了,印度的庶民生活我也親身體驗了,印度的種姓制度對印度社會的影響我也親身感受到了),一些印度宗教、歷史和神話故事的發展也有了架構式的認知,所以,我精讀的重點已經不是在「瞭解」,而是旁徵博引的在搜證;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除了讀書,也要儘量把「印度」這個古國所有相關重點地方走遍,用心觀察、努力發問,和思索、分析、歸納;同樣的,我這樣密集的去印度一樣是為了旁徵博引的去搜證,我並沒有因為有了問題,也有了答案而預設立場,所謂「搜證」是指或者證明我的答案是對的,或者是全盤推翻我的想法;

  應該可以欣慰的是;直到目前為止,答案越來越清晰,不但證明「輪迴機制」是人為造作的,而且我們進化到「現代」人之後,不但能創造物質文明,我們也發展出了特別的精神文明,在心物的相輔相成中,我們的心智慧力已經足以「虛擬實境」;但是,可喜也可悲的是,就如同核能,可以用為和平的強大能源用途,卻也可以用為可怖的滅絕武器。

  人類從印度起始;因為政治和宗教目的,造作了「輪迴轉世」的機制,卻因為對於善惡的執著心理(不是善惡行為的本身,因為更高的自然界是沒有善惡的)以及對於此生的執著,而受到自我加上集體潛意識的制約,而不得不「輪迴」。

  知道問題,也有答案,但是,我仍然這麼密集的前往印度作「溯源搜證」之行,目的是務必來到「事發現場,親身經歷」的找出更多的證據來鞏固這個認知;

  2011年2月我第三度去印度;待了十八天,除了幾個和佛教釋迦牟尼有關的「聖地」,也專程去到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帕索帕蒂神廟」以及印度第一聖城「瓦拉納西」的恆河邊,深入觀察瞭解火葬升天的宗教神話,並且再次背負著全套單眼相機、長鏡頭、超過200G的記憶卡等等裝備,拍攝一連串的過程。這次為期更久,帶回了更多的證據(包括大量的照片,三次印度行累積了五萬六千多張的照片),同樣的,在兩次行程之間,仍然拼命的讀書和閱讀相關的研究論文,並且認真的整理整個觀念體系,再三思辨完成,開始撰寫本書並毫無保留的呈現給大家(原本四月要第四度前往印度,終因三次印度行積勞傷及腰椎,不堪跋涉而臨時作罷)。

現在,我可以非常確定的向大家提出我的發現和研究結果:

第一,「靈魂不滅」,而且確實是實存的另一種生命型態。

第二,「輪迴轉世」的機制確實存在,並且還在正常運作中。

第三,「輪迴轉世」的機制是一個百分之百的騙局,起源于人為的蓄意編造,用來支撐另一個騙局「種姓制度」,但是,在印度教和佛教、道教的全力宣揚下,由於眾人心智慧力二千多年來的共同推動下,這個機制因此得以實存,並且擁有不可思議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第四,沒有任何人是需要「輪迴轉世」的,除非出生在亞洲地區,受到印度教、佛教、道教等等宗教信仰的觀念影響,不知不覺中墜入這個羅網;事實上,全世界會「輪回轉世」人數只有六分之一,越相信越容易陷入這個羅網,但是,不相信的也未必就能倖免。
第五,天堂、地獄同樣是實存的,作惡多端,滿心邪念的人確定會下地獄的。

第六,「輪迴轉世」會嚴重遲滯人類「心智慧力」和「靈魂」的進化,一再「輪迴」能修正和學習的收穫和整個未來的生命進化相比,是得不償失的。

第七,「超脫輪迴」是可以做到的,並不算太困難,也不需要藉由任何宗教方式,而且那些宗教方式幾乎都是事倍功半,方式錯誤甚至是背道而馳的。

第八,如果你是相信「前世來世」、「因果業報」、「輪迴轉世」,或者還希冀「再世為人」的,這本書將會徹底改變你的「生命觀」。

第九,這本書將釋放你的心,你的靈魂,成為天地自然中完全自由自在的生命。

本書是「人類新理性時代系列」的第一本書,非常感謝有志一同;與我一起為這個目標努力探索和奮進的朋友們,特別感謝
「Sandekara」先生的支持和鼓勵催生,「賀蘭飛雪」小姐的協力整理文稿,更感謝摯友「L君」的肯定並為本書作序。也更要衷心感謝吾妻「佳容」一向的絕大包容和默默付出,給予我最大的發揮空間,給我最多的自我時間得以無後顧之憂的全力以赴,終能完成本書順利付梓出版。


大哉斯言 震古鑠今                    L
                
張開基先生,我慣以筆名稱他「醉公子」三十年,相交三十年,相知不可謂不深。

他是射手座,想到就做,是效率實踐派;我是摩羯座,猶豫觀望,是緩慢思考派。但是我們思想相近,興趣相通。是從不酒肉的好朋友。

當他已經寫九十多本書的此時,我還在思索某個數學公式或是為什麼人生要走這一遭;當他行過萬里路的時候,我已經干支虛度一輪,早過了孔子說的「不惑」二十幾年卻還在「疑惑」。他走過的國家也許沒有百倍於我,該也至少十倍有餘。很多次的經驗和深刻印象是,我們電話中談起西班牙,猶如隔日的日子裏,他已經從東歐、西班牙、甚至土耳其回來了;談起吳哥窟,我還在神遊太虛,他又從吳哥窟獵取近萬張鏡頭回來了;談起為了「輪回」真相,他讀了大量有關印度書籍資料說要去印度,不旋踵,他已經連續走訪過三次印度之後;神不知鬼不覺又已去過俄羅斯回來了。

我可以意會他以前用「醉公子」作筆名的意涵,應是自嘲醉眼朦朧看天下之意。其實他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懷,在眼下群魔亂舞、烏煙瘴氣、鼠輩橫行的世界裏,好像要「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度日的態勢。但是我沒見過他喝酒。雖然曾經聽他說過自己喝醉酒看到方形月亮的笑話,我的腦海中卻從來沒有他醉眼朦朧的印象。

對於「累世業報,輪迴轉世」的懷疑和謬誤,我一秉思索慣性,早就計算過現今超過六十八億的人口需要多少動物或昆蟲來「輪回轉世」的疑竇::

一九○○年地球上的人口大約十六億五千萬人,如果「輪迴轉世」屬實,那麼大概一百一十年以前的所有人類不論為惡與否都必須轉世為人,而且還有五十一億人必須由豬、狗、牛羊螞蟻來「累世業報,輪迴轉世」而成。問題是,「輪迴」說法只說人在世為惡,來世為狗為貓。那麼百年前不是無人為惡就是壞人照樣轉世為人,不然「累世業報」夠格轉世為人的人數不夠,就像現在直考0分也可以進大學一樣,「轉世」機制只怕不是暫時短路而是永遠失效。而且,很少聽說螻蟻、螞蚱、沙魚轉世為人的說法。「西遊記」的豬八戒是「天篷元帥」被處罰變成豬人,雖只是小說也不是動物轉世為人。狐貍精千年修煉變成人,假設為真,也不是轉世。總之,現今江湖術士說人前生今世,前世大多是人,而且動不動就是王公貴族或名人來轉世,鮮少聽說「你的前世是蟑螂::」。況且,按照「累世業報,輪回轉世」的制定規則,很難想像出有多少動物昆蟲能夠累積足夠功德可以轉世為人?要評鑒出五十一億功德足夠的牲蟲眾生來變成人類,實在不比把泥塑人像變成會動會呼吸思想的人容易。還有,聽說說謊的人,來世會生做尖嘴雞鴨鳥類,如此一來,不日地球上全成尖嘴鳥禽,無人類蹤跡矣!

我是如此類似邏輯思考方式來否定「輪迴」說法的,我們的醉公子絕對也如上述般想過,只是實事求是、窮究到底凡事都要研究搜證的他,並不以想通為足,他博覽群書,把臺灣所有關於印度的書幾乎全都讀遍,還兼及中國大陸的簡體版,印度神話、印度歷史、印度哲學、吠陀經、婆羅門教、印度教、佛教、道教,不聽他說,我還真不知道關於「印度學」,臺灣及中國大陸已經出版了這麼多書。我高中就看印度神話和佛教書籍,但都是浮光掠影,到此一遊的方式。而他把書讀爛了還親身遠赴那我曾經魂縈夢牽的印度古國,三次都是一、二十天的千里跋涉,探訪窮鄉僻野深入沙漠,去把長久縈繞心頭的疑竇窮追猛打尋找證據回來。

回首三十年前,從第一次他舉辦的「遊地府」活動認識他。他寫字,我也寫字;他寫電腦程式,我也寫電腦程式;我畫畫,沒想到他也畫畫,他畫的珠寶模擬寫實設計圖比我畫得好,我大吃一驚;我們都探索鬼神、宗教、哲學、科學、宇宙::經常在長途電話的盡夜長談中,早已超離「宗教、鬼神、因果、時空」等等極遙極遠,但,我一直用想的,他則講究實證,常見他實際經歷鬼神事件勇敢地拆穿江湖謊言。二十幾年下來自然建立了靈魂學上的權威。他動作迅速確實,對我而言,簡直目不暇及。兩年前,他還在指摘「聖經」的荒謬,現在從印度回來,還帶回了近六萬張照片,令人瞠目結舌地完成八百頁巨著,針對的竟然是他自己曾經寫過的三部巨冊「輪回過境室」的問題,也是大量人類的困境與騙局。這次,我是服了他。洋洋灑灑、波瀾壯闊都是血汗搜來斑斑重量級鐵證,我形容這些文字雷霆萬鈞,不僅是於我,我想,對於千年來甍聵於催眠甚至詐騙陷阱中的許多人士,亦複如是。

年紀漸長之後,我就把「天堂」和「地獄」認定成「天堂地獄俱在我心中」,也就是虛擬實境的「天堂」與「地獄」。因為人類的認知和感官,對於分辨真實與幻境的能力,其實非常貧弱而乏力。不論經由眼見為憑或觸覺、聽覺,即使眼前所見,敲擊桌椅,堅硬木質,叩叩出聲,均是在腦中接受或完成聲色質俱全的「實境」造象,都不能確定是絕對真實客觀實境。每個人在夢中所見物體也大多具備實物的各項特性;輕微失憶者,見到多年親人,與之言談,旁人視為失常和病變,但當事人卻堅持真實。所以,「天堂」可以有意或無意在當事人的宇宙中形成,「地獄」也是如此。我是如此思考方式來定義「天堂」和「地獄」的。然而,醉公子遍查「泥犁」、「長阿含」::遠赴印度古方,尋找「印度教」古物典籍傳說,交叉比對時空文物訊息,找出「閻羅王」來源的杜撰來龍去脈。例如:『「閻羅」是「梨俱吠陀」之中的「耶摩」(Yama,原名是耶摩羅遮),其中儼然由『Yamaraja』原名出現前半加後半的「閻羅」簡化譯音。然後證明必須灌銅漿的「閻羅王」和「十殿閻王」都是佛道教經典認知錯誤,純屬人為編造的謊言。醉公子竟還能遠赴印度親眼見證;實地拍攝到多處千年前的「耶摩」原始石雕造像為證,證明從古印度「耶摩」到「閻羅王」之間的明顯演變。
至於《佛說阿彌陀經》描寫西方「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頗梨合成…彼國又有阿彌陀佛所幻化之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鵠、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演暢五根::」,我認為人死後身體歸於塵土,沒有雙足,階道何用?沒有買賣,黃金何用?沒有視覺,怎見奇妙雜色之鳥?沒有耳朵,怎聽雅音演暢五根(無根)?即便狡辯那是「極樂世界」的莊重形容,對於應是「無欲無覺」的天堂其實也了無意義。

醉公子這本巨著重點在搜證駁斥「業報輪迴」自然天成的謬思訛言,對天堂或西方「極樂世界」並沒有太多著墨,當然,這也是中國佛教的杜撰,不然怎麼會叫「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指的是天竺,天竺就是印度,印度古人不可能自稱「西方」,只有東亞一帶的人才會稱天竺為「西方」。更何況,印度,連現代也大部分處於貧困地帶,「極樂世界」絕對不會在這裏。如果,「極樂世界」指的是這裏,那麼地球上大概無一處不是天堂了。

醉公子此作「千古騙局︱業報輪迴」,數十萬言力亟八荒,萬禽驚走。

與釋迦牟尼幾乎同時的至聖先師孔子曾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要義竟與此「輪迴」的創作精義相通。他是說:只要老百姓聽話乖乖的,不能讓他們知道理由。

不可能是約好的吧?那麼湊巧::

「千古騙局︱業報輪迴」,大哉斯言,震古鑠今。

                                                 2011年L於淡水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13:52:22
#2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上冊 第一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輪迴轉世」機制是發明,不是發現
  
我不知道當你看到這個標題時,是不是跟我興起這個疑竇時一樣激動?是不是跟我找出證據時一樣「震驚」?

  真的!「輪迴轉世」不是無始之始就存在的自然機制,也不是普世皆準的現象,甚至根本就是人為制定的一個法則;

  首先,不要急!因為,第一,這不是我編造的,我當然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第二,這並不表示「輪迴轉世」的機制不存在。

  也不用急著疑惑以上兩點是互相矛盾的。

  因為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內容也很龐大,所以,必須循序漸進的來解說,才能全盤了解。

  在對主題解說前,必須先了解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

  世界上最早的「輪迴轉世」之說是始於印度;在所有古文明中,不論有沒有成型的宗教,從埃及文明(約6000年前)、亞述文明(約4500年前)、希臘文明(如果把青銅文化算進來大約有5000年)、中國文明(以考古證據大約也有5000年)、印度文明(印度河古文明起算大約有5500年);其中所有古文明雖然都有「靈魂」的說法或者「死後世界」的傳說,但是,唯獨印度文明有完整的「輪迴轉世」架構,就是人死後會再次投胎為人的說法。

  這點初步證實「輪迴轉世」,在說法上,不是任何古文明所普世共通的(想想;單單這點不是很奇怪了嗎?難道是印度人特別厲害,只有他們發現了這個機制?)。

  以人口比例而言;目前全世界(2010年8月2日網路統計)是六十九億,但是相信「輪迴轉世」的人口以印度教和佛教最多;合計大約十至十一億左右,所以全世界有將近六十億人是不相信甚至從來不曾聽聞「輪迴轉世」說的。

  而如果論及「是否所有人」都要輪迴?

  答案也是否定的,而且答案是來自「輪迴轉世」說源頭的印度教(佛教的「輪迴轉世」是源自印度教),因為印度有種姓制度(請參閱附錄),在印度教的「輪迴轉世」說起始時,已經嚴格規範出可以輪迴和不可以輪迴的兩種「族群」,其中「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個種姓叫做「再生族」,是可以輪迴轉世,並且再世為人的,而「首陀羅」叫做「一生族」,是不可以輪迴轉世的(其中還有一種根本不列入階級的賤民也同樣是不可以輪迴轉世的「一生族」),而另一種說法則是這些一生族來世也可能轉生為「畜牲」而已。

  那麼,從「輪迴轉世」說起始源頭的印度教,就已經否定了其普遍包羅性,已經有死後不入輪迴的人。

  而佛教雖然承繼了印度教的「輪迴轉世」說,卻又因為反對種姓制度的不公平,所以主張「眾生平等」,於是佛教的「輪迴轉世」說,不只是人,所有六道中的有情眾生(動物)統統要輪迴的,除非是生前就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以上的大修行者,否則都難逃輪迴的機制。

  不過,這也正開啟了一個最大的爭議;不要提其他全球六十億人口,單單信奉印度教和佛教的人口中,對於「輪迴轉世」說就有了極大的岐見;一個認為「輪迴轉世」是普世皆準的,一個卻認為非普世皆準的。

  那麼,如果「輪迴轉世」真的是普世皆準的自然機制,為什麼印度教高僧和佛教高僧會「看到」不同的標準呢?又為什麼其他六十億人口中,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的高人會看不到這個自然機制呢?

  顯然的,「輪迴轉世」不是普世皆準的自然機制。

  至於,「輪迴轉世」是人創造的證據,以下會逐一提出來;

順便想想;為什麼剛好印度發展出了「輪迴轉世」說,又同時有種姓制度,其中是否有某種關連性的玄機?

附錄:印度種姓制度(瓦爾那):

1.婆羅門:最高等的瓦爾那,也是整個制度的核心。婆羅門原本為僧侶和祭司,可傳授和解說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並且享有許多特權。

2. 剎帝利:次等的瓦爾那,是戰士和政治上的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沒有宗教上的權力,並且有有保護所有婆羅門的責任。

3.吠舍:第三等的瓦爾那,就是一般平民階級的農人或牧人,責任是生產日常生活衣食工具用品,並提供各種祭品。

4.首陀羅:最低等的瓦爾那,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負責服事其主人,從事各種勞務工作。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非常必要對印度的歷史和宗教發展過程有適度的認知,否則就很難理解為什麼「輪迴轉世」機制只出現在這個地區?

  不過,很特別也很奇怪的是;印度先民是很忽略自己的歷史的,不像其他古文明,只要有文字,一定會有文字記載的完整歷史文獻,但是,印度先民卻比較重視他們的神話和宗教的讚頌詩歌以及祭祀儀軌,反而不重視自身的歷史紀錄,所以早期的印度史是非常模糊的,包括印度史的研究學者甚至印度人本身都是很困惑的?

  不過,對我們並不是針對印度史在做研究,模糊而不複雜的印度歷史,倒是可以節省我們不少時間和精力,也不用去死記一些很拗口的人名、地名。

  「印度半島」又稱為「印度次大陸」或者「南亞次大陸」,土地面積廣大,人口眾多,人類在這塊土地上定居的年代非常久遠,距考古推斷;幾十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大約在七萬年前印尼多峇超級火山爆發,鄰近的印度半島人口幾近全數滅絕,大約只有幾千人存活下來::

  早在5500年前,印度半島西北方的印度河流域就孕育著燦爛的古文明。聞名遐邇的青銅時代的「哈拉帕」及「摩亨佐達羅」古城遺址,可與古尼羅河文明相媲美。也證明那時居住在此地的人民已經進入定居式的農耕時代;
當時的文化和宗教信仰目前還未發現考古上的明確證據,但是,鹹信應該是宗教初期必經的萬物有靈和自然崇拜。

  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距今3500年前),自現今伊朗、阿富汗一帶入侵至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徵服了原住民,並在現在的普遮省一帶定居下來,奠定了印度雅利安文化的基礎(目前印度河流域已經歸屬於1947年獨立的巴基斯坦領土)。

  自乾燥的中亞細亞,移居到地貌環境多樣且氣候多變的印度,雅利安人在深深被自然現象感動之餘,更進一步的的將這些現象以及天體之雄偉歸為神蹟。

  古印度人歌頌自然神的述情詩歌,即所謂的吠陀讚美歌,而將這些詩歌集結成冊,便是吠陀經典。吠陀一辭源自於知識的意思,尤其用於宗教知識之意,後來更轉而指說這類知識的經典。

  吠陀經典分為四部,但其中心是黎俱吠陀總集,這部份所蒐集的自然神讚美歌,正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根源。不過,一般相信十卷的黎俱吠陀是經歷數百年方告完成,因此在內容上有新舊之別,最初是以自然神的讚美歌為主,後來才出現執掌創造世界的抽象神祇。

吠陀時期的眾神:

  雖然在吠陀神話中,眾神分屬於天、空、地三界,稱為三十三天,但實際上是個承認多神祇的多神教。

  眾神之總稱為提婆,與眾神敵對的惡魔稱為阿修羅,而宇宙最巨大的蛇怪「弗栗多」,是躲藏地下的惡神。

1.「因陀羅」(Indra):全名是「夏克羅.迪波拉慕.因陀羅」意思為「最勝、最優秀、最優越、徵服天地的眾神之王」,也是印度教吠陀經中所記載為諸神的領袖、雷神和戰神,也是空界甚至天地間的主宰。最早是以「雷神」的面貌和無比的神力出現;

2.「蘇利耶」(Surya):太陽神,總是坐在有七匹駿美神駒所拉動的馬車上,由特定的馭者駕駛,每天由東向西巡視整個天空,他和他的馬車四周散發著閃燿甚至刺眼的光芒,他同時照燿天界和大地,眾神和人類都將他視為不可或缺的最好朋友。

3.「阿耆尼」(Agni):火神,

4.「伐樓拿」(Varuna):水神

5.「樓陀羅」(Rudra):風暴、打獵、死亡和自然界之神。

6.「耶摩」(Yama):原本是天神,後來被一分為二,其中一半成了地獄的主宰。

7.「生主」(Prajapati):最早的「天地主宰神」。

印度的吠陀時期(四部吠陀):

  因為這個時代沒有完整的歷史文獻,所以只能用當時創作及流傳下來的「讚頌詩歌」來作為該時期的代表,也是歷史年代的區隔;這時期稱為「四部吠陀」時期。

  (一)梨俱吠陀(對大自然及神的讚歌和禱告文,也是最古老的詩歌集)。

  (二)娑摩吠陀(婆羅門僧侶祭祀用的讚歌和相關知識)。

  (三)夜柔吠陀(祭祀用的聖典和用詩體散文寫成的歌本)。

  (四)阿闥婆吠陀(意即禳災吠陀,是印度古代一部巫術咒語詩集)。

  前三者又稱三吠陀或三明。四者之中,以梨俱吠陀的編纂時間最早。夜柔、娑摩二部相繼其後編成。而阿闥婆吠陀的成書年代則與三吠陀相隔甚遠。  

  大約西元前 500年時(距今2500年前),文化、政治和語言因素都導致吠陀時期的終結。吠陀經典的編撰達到了巔峰,而吠檀多學派和早期佛教的時代來臨了,其經典使用了本國的俗語方言巴利語而非梵語。大流士一世入侵了印度河谷;而印度「雅利安王國」的政治中心東移到了恆河平原。

  所謂的「雅利安」人,原本可能是居住在中亞一帶的遊牧民族,他們屬於白種人,雖然在距今3500年前經過印度西北方的一些山口大舉入侵印度河,徵服了當地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但是,除了武力強大,在文化上,他們其實是不如農耕定居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按:這點很像中國歷史上的蒙古入侵,蒙古人武力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但是,他們的文化水平是遠遠不如中國當時的宋朝,甚至是不如同時被徵服的金、遼和西夏的,但是,蒙古人卻還是建立了元朝)。

  基於種族和膚色的不同,身為徵服者的「雅利安」人有著膚色的優越感,對於被徵服的黑皮膚,身材較矮小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是極度衊視的,同樣也是依據歷史的必然,「雅利安」統治者當然是把「達羅毗荼」人當成奴隸來使喚和欺壓的;而起始之初,種姓制度未制定之前;印度的階級並不是非常明確而截然不相混雜的。

  大約到了距今3000至2500年前,經過了「後吠陀」時期,進入了「雅利安文化」的第二時期,印度的信仰已經由初期的多神信仰轉變為「創造神論」的主神信仰(濕婆神信仰以及毗濕奴和梵天),但是,可以確定的;這個轉變純粹是人為的,主事者當然是當時已經權大位尊的「婆羅門」僧侶,同時他們根據「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描述「婆羅門」是出生自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出生自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出生自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出生自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開始制定了嚴密的『種姓制度』。

  當時「剎帝利」階級的國王、貴族,不是忙於徵戰,就是忙於逸樂,所以給了「婆羅門」僧侶最有利的發展壯大空間;一方面他們致力於經典和儀式的制定,將之變成極度繁複祕密的專業「技術」,除了口授心傳,其他「婆羅門」以外的階級完全不可能通曉,也根本不能執行任何祭典儀式(原本家長或族長就能進行的大型家族祭祀也變成非「婆羅門」僧侶不能主祭的專業技能和權力),另一方面他們也釋出一些特權,與擁有武力、財富的「剎帝利」階級進行緊密的政教勾結,由「婆羅門」僧侶假借神旨確定「剎帝利」階級合法強大的統治權,由「剎帝利」階級提供豐厚的財富供養「婆羅門」僧侶,以武力和政治權威保護並崇敬「婆羅門」僧侶::
  
    「再生族」與「一生族」

於是,從此,印度「婆羅門」僧侶的勢力如日中天,連「剎帝利」階級對他們都要崇敬有加,而他們又根據『摩奴法典』(相傳為「人類的始祖摩奴大神」所編,故名。實際上,是婆羅門教的祭司根據吠陀經與傳統習慣而編成的)。大約編成於西元前二世紀|西元二世紀,其中,純粹法律的篇幅約占全書的1/4。嚴格規定了「種姓制度」中各個種姓的權利和義務,而且階級森嚴,不同階級不準通婚的規定;更是為了維護自身「婆羅門」階級血統的純淨,更表現了婆羅門教為了維護高級種姓制度的利益和特權的私願。(註:很特別的一點就是但凡「雅利安民族」總是特別在意血統的純粹性,不論是印歐雅利安人或者印伊雅利安人都有這種獨特的民族性,二次大戰前以及大戰前期,希特勒就開始積極責成後來的禁衛軍頭子「希姆來」為日爾曼民族的祖先「雅利安人」找出真正的起源並試圖做血統連線,目的則是為了證明血統純正並優於其他民族)

  除了前一篇提到的「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是可以輪迴的『再生族』,「首陀羅」和賤民「羶陀羅」(又名:阿丘得,但是,他們卻自稱為「達利特」;意指被壓迫的人)是不可以輪迴的『一生族』。

  那麼既然已經有最低階級的奴隸「首陀羅」;為什麼又會出現根本不列入階級的賤民「羶陀羅」呢?他們又是怎麼來的?

  他們是「婆羅門」階級和奴隸階級「首陀羅」男女偷情苟合所生下的「私生子」,為了避免這種混雜的血統污染了「婆羅門」階級最高貴純正的血統,所以嚴厲到慘無人道的將之打入賤民「羶陀羅」,又叫做「不可觸」,不只是不能碰觸,連風吹過他們再吹拂到四個等級的種姓人們身上,都是嚴重的污染冒犯,是非常不潔的,可見其地位的卑下,比畜生還不如。

  同樣的,賤民「羶陀羅」也是不可以輪迴的『一生族』,那麼;

  『種姓制度』是誰制定的?自然嗎?當然不是,而是「婆羅門」僧侶制定的;

  『一生族』的身份是誰制定的?自然嗎?當然不是,也是「婆羅門」僧侶制定的;

  所以,可以輪迴的『再生族』和不可以輪迴的『一生族』既然都是「婆羅門」僧侶制定的,那麼「輪迴轉世」的機制又怎麼可能是自然產生的呢?

  佛教在起始之初,釋迦牟尼並未積極論述有關「輪迴轉世」的課題,後世在對於原始佛教的研究,大部份的學者認為此一部份應是順世之學。

  在印度雅利安文明初期的四吠陀時期,並未有「輪迴」及「業報」的主張或論述,一直到奧義書時期,才出現有關「業報輪迴」的論述,但是,這麼大的一個觀念甚至信仰體系必然不是一朝一夕靈光乍現而發生的;而且甚至不是婆羅門僧侶的創見或直觀發現,因為在雅利安人入侵並統治印度河流域之前,當地土著已經有輪迴業報的粗淺觀念,而在吠陀時期,雅利安人的宗教並未定型,仍然是在自然神及擬人神信仰的過渡期中擺盪,主神也不斷在更換、從最早的「因陀羅」(雷神,按:這點中國「神」字出於閃電的象形字及全世界各民族都有「雷神」信仰;甚至今日一些土著部落仍然十分敬畏「雷神」,可證明這是一種必然的同理心所致,)。

  到了奧義書時期,婆羅門教正式成型,主神信仰也定調為「濕婆」(或梵天、濕婆、毗濕奴三位一體。印度教創造之神梵天(Brahma),是奧義書哲學的抽象概念「終極實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話的創世主。),並不單純是從原始多神信仰轉變為一神信仰,原始多神信仰依舊盛行不衰,只是主宰神的不斷在更換和昇降而已,迄今仍然沒有太大改變,現今印度教有3億3千萬神祇,可以證明這點。

  但是,也正因為婆羅門教正式成型,為了鞏固自身既得利益,種姓制度逐漸在奠基,而婆羅門教三大綱領也被確立;這是很重要的「基本教義」;第一是「吠陀天啟主義」,第二是「婆羅門至上主義」,第三是「祭祀萬能主義」。印度自此正式從「吠陀教」進入「婆羅門教」時期,而最大的改變;

  在政治上是政教勾結分贓寡占利益。在宗教上是婆羅門階級的集權地位鞏固而不可撼動。在社會結構上種姓制度嚴格規範為教條兼法令。階級活動區塊及禁忌被嚴格執行。在思想觀念上形成了愚民政策。卻也因此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副作用;

  原本吠陀時期與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及生命觀,在進入婆羅門教時期之後變得嚴肅、消極厭世,這點和業報輪迴以及求取各種解脫之道有關,而且是互為因果,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思想軸心,不只是六正道,連原本因反對而產生的「佛教」、「耆那教」其實都是陷落在這張巨大蜘蛛網中的蜂、蛾而不自知,甚至連根本主張「一生了結」的「順世派」也並沒有真正跳脫這個禁錮,六正道和三外道之間的爭辯傾軋一直都是茶壺裡的風暴而已。

  在此,我們還要兼顧另一個相關的子題:就是社會結構及生活型態改變,對人們人生觀、生死觀的影響和轉變;人類在漁獵遊牧時期,居無定所,生活單純、社會結構簡單,和大自然接觸時間多,為了爭奪肥美的水草,部落與部落間,種族與種族間爭戰頻繁,人與牲口的死亡很常見,而且經常必須近距離的接觸死亡,而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也很難形成大規模的正式墓葬,葬禮及死後的祭祀也簡單,對單一親人的死後祭祀次數也少,所以,對於自然神的崇拜以外,對於過世親人的態度都納入「祖靈」崇拜之列,而且「生為傜役,死為休息」的觀念會「給予」死者或祖先一個虛擬的「安息樂園」,同時也認定那是自己死後將去團聚之所,也因此對於死亡的恐懼較少,對生命以及死後的模糊世界毋寧是相當樂觀的,而遊牧民族的大量肉食造成必要的殺戮,根本就是生活日常所需,因而根本不可能形成「因果罪業」的觀念。

  但是當人類因為人口增加,逐水草而居的步調越來越遲滯,豢養替代了放牧,主動種植收成又多過被動採集,生活型態也就必然改變為半牧半耕,再進入農耕時代,而當然的定居也使得社會結構越來越緊密,關係越來越複雜。同時大規模集體墓葬應運而生,厚葬及死後持續多年的追思祭祀也越來越繁複,而農耕生活的富足少變動也形成「安土重遷」的觀念,而人死後「入土為安,葉落歸根」的思想也當然是在農耕定居以後才會形成的;

  在經常遷徙的遊牧時期,經常遷徙的環境變動,使得「無常」是一種生活型態,根本無足掛齒,但是到了農耕定居以後,「無常」就變成一種慨歎和疑惑,人類從騎馬趕牛到處遊走,變成可以長期在同一塊地方坐臥,對各種財產物件,甚至固定景色依戀,人類有更多的時間和心思去思索自然和生命的問題,而「死亡」不如遊牧時代的常見,變得陌生而令人恐懼。「厚葬豐祭」不只是為了減低哀思還有潛在對死後世界不確定的隱憂疑慮,所以「希冀死後續存」的觀念開啟了冥器和陪葬品甚至殉葬惡習,在這種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巫」肯定也發揮了妖言惑眾,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是,如果以中國和印度相比,中國以農立國,不過,一直到佛教東傳以前,都沒有「業報」觀念,更遑論「輪迴」,但是,相當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印度(大約西元前800|500年間),進入婆羅門教時期之後,和嚴密的「種姓制度」推展之後,相輔相成的「業報輪迴」觀念也逐漸成形,並且開始深植人心,而婆羅門教的「業報輪迴」觀是百分之百宿命的,對於婆羅門僧侶及剎帝利階級是利己和自肥的,對於吠舍、首陀羅階級卻是為了發揮安撫和愚民之用;

  所以四大階級加上賤民都因此而很「認命」,對於早期連年爭戰的印度,我們不得不承認「種姓制度」和「業報輪迴」觀念確實帶來了極大的安定作用,使社會各階層都能謹守本份的各司其職,而「業報輪迴」說也因為合理化了階級不平等,把各種爭取平等的抗爭情形減到了最低;

  再反觀中國,從春秋戰國到短命的秦朝統一,而楚漢相爭,劉邦成為平民皇帝,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發生在當時的印度的,但是相對的,中國東漢末年及三國的亂世,甚至一直到魏晉南北朝的政局動盪,人心不安,本土的宗教|「道教」並沒有足夠安定人心甚至沒有足夠的愚民及麻醉作用,直到佛教適時的東傳,始於漢末,興於南北朝,再大盛於唐朝,我們真的必須更深入的去了解這個歷史背景,才能更了解印度教和佛教都一致宣揚的「業報輪迴」觀念;為什麼能在中國的土地上得到豐足的滋養,而因此被發揚光大,開枝散葉的擴及到全亞洲?在前文所述及有關印度的簡史中曾經提到「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並成為統治者之事;因為這個政治勢力的更迭對於我們當下探索的課題有著決定性的關連,所以必須再次並更進一步的了解一些史實;

    印度的歷史和宗教發展簡論

  大約在距今5500年前,印度河流域(涵蓋五條支流全部範圍,目前已歸屬巴勒斯坦領土),已經有原住民的農耕文化(包括達羅毗圖族和澳族);

  距今3500年前,「吠陀雅利安人」大舉入侵並佔領了印度河流域,之後「非吠陀雅利安人」也接著跟進入侵印度,定居在東邊的恆河上游一帶;其中「吠陀雅利安人」非常自傲於自身的血統和膚色優越感,不但鄙視黑皮膚的原住民,將之壓迫為奴隸,同時也一樣鄙視「非吠陀雅利安人」;

  而後來的這一批「非吠陀雅利安人」大多數屬於「剎帝利」階級,他們的態度是比較開放的,他們不遵從吠陀宗教和祭祀禮儀,相信咒語巫術,願意和原住民的「達羅毗圖族」(Dravidian)及「澳族」(Australoid)交流甚至通婚,於是,產生了所謂混血的「維拉特亞族」(Vratya),同時也因此吸收融合了印度原住民的文化而產生了特殊的宗教信仰;特別是「輪迴」的觀念。(「維拉特亞族」也是受到「吠陀雅利安人」所鄙視的)

  據考證,早在「雅利安人」入侵並統治印度河流域之前,原住民的「達羅毗圖族」及「澳族」本身的原始信仰中,就有「輪迴」觀念存在,究竟是如何產生和發展出來的?因為印度早期的歷史模糊而幾乎是空白的,所以,迄今無法知曉;不過,那也只是一種很粗淺,簡單的觀念,只是認為人有靈魂,死後還是會續存,會和祖先或者神祇生活在另一個世界;

  在此,必須先了解一個正確觀念;「輪迴」和「轉世」是不同的,在古印度的時代,所謂「輪迴」這個名詞的意思;只是從一個世界轉往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但是,不包括再轉生於人世間。

  後來,在「四吠陀」時代的後期,特別是「阿達婆吠陀」時代(「阿達婆吠陀」經典是由「維拉特亞族」(Vratya)完成的),不再像前三部吠陀這般純淨,其中包括許多巫術、占卜、世俗咒語禱詞的內容,同時也紀錄了「五火」和「二道」的觀念;所謂「五火」是指五種火的祭禮儀式,「二道」是指人死後會「輪迴」到「祖靈道」和「天神道」去。

  原本,「五火」和「二道」是各自分開的,到了「梵書」時期,兩者被合而為一,認為行一般祭祀者,死後只能進入「祖靈道」去,但是如果能進行對「火神阿耆尼」的祭祀儀式,死後就能進入「天神道」去;不過,在這兩個時期,所謂的「輪迴」仍然是樂觀美好的,並沒有任何罪業懲罰性的觀念。(註1)

  但是,在「阿達婆吠陀」時代已經有了「地獄」的觀念,原本的「耶摩」(閻摩)天神突然被一分為二,「耶摩天」繼續存在,甚至延續到佛教的現今仍然存在,而另一個化身則主掌「地獄」,也就是後來中國人俗稱的「閻羅王」。

  但是,到了「奧義書」時期,「輪迴觀」進化成了「四生三道」論;「四生」是指生命的四種出生方式(包括胎生、卵生、溼生、芽生),「三道」則從原本的「祖靈道」和「天神道」,這時才又增加了一個「地獄道」。而婆羅門僧侶更制定出了「業力輪迴說」(按:婆羅門教的「業力」和「佛教業力」範圍不同,而佛教的「四生」是指胎生、卵生、溼生、化生)。(註2)

  至此,印度的輪迴觀大致完成,所以現今所謂的「輪迴」觀念是發軔於印度河流域原住民的原始生命觀(距今約5500|5000年前),融合到「吠陀」後期,經過「梵書時期」(距今約3500|2800年前),定型在「奧義書」時期(距今約2800|2500年前)。

  但是,既然是「四生三道」,具有認知生命自我的解脫思想,祭祀並行善、布施,修行的人;在死後,可以「輪迴」去「祖靈道」,這些人如果有行「五火祭」和正式的「火神阿耆尼」的祭祀儀式,可以去「天神道」,而惡人則會「下地獄」。不過,並沒有「再次轉生人間」的途徑。反而是還有一種特別的「月神崇拜信仰」,在「上弦月」和「下弦月」不同時間的死亡者,死後靈魂去處將不同。(在「布列奧義書」和「聖德奧義書」中都有明確說明和規範)

  必須了解的是:印度教中各時期,不論如何演進增益,堅信「靈魂存在」是從未改變的,後來的各派別,只有「順世派」和「佛教」不承認有「靈魂」;

  但是,「輪迴」到了佛教時期,起始之初,釋迦牟尼是極少論述的,後來因為僧俗信徒日漸增多,有許多原本就是印度教各派別的婆羅門僧侶,或者所謂的「外道六師」,總是會要求講述甚至辯論「輪迴」問題,於是,釋迦牟尼也不得不「順世而為」,但是,最初期他所說的「輪迴」只有五道,就是「天、人、畜生、地獄、餓鬼」,並不包括「阿修羅」,其實在「印度教」中,「阿修羅」的身份一直也是模糊多變的,從「惡神」、「精靈」,到後來定位的「多嗔好鬥的天神」,最後還是被納入必須輪迴一族,於是,佛教最後才定調為「六道輪迴」。

  本篇是在說明;「輪迴」不是無始之始就自然存在的機制,而是一種人為制定並逐漸演進的「觀念」。

  註1.在婆羅門的三大綱領中,最後一則就是「祭祀萬能主義」,婆羅門僧侶主張虔誠和完全合乎儀軌,一絲不苟的祭典儀式不但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降福消災,而且人神共樂,如果人不行祭祀,不只是人類會受到災殃,最後連神也會死亡(這是非常奇怪的認知?但是,我相信和我另一個研究主題--「鬼巫合謀」卻是吻合的證據),此外,原本「火神阿耆尼」地位並非很高的,不如原始主神的「因陀羅」,但是,因為婆羅門的祭祀都要用火來獻祭,所以,後來才被提昇為主要的祭祀主尊,因此「五火」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火神阿耆尼」的隆重祭祀,如果沒有祭祀祂,修行再好,也進不了「天神道」。

  註2.婆羅門教的三大綱領中,第三條主張「祭祀萬能主義」,對於各種高低不等,神能不同的神祇都有非常嚴格制定的不同儀軌,祭品也不同,國王甚至要舉行盛大的跨國性「馬祭」,所以各種犧牲血食的祭祀是必然的,也因此在「罪業」上,祭祀的殺生當然是無罪的,這點和釋迦牟尼主張的「殺生罪重」的業力觀當然不同,所以他才會反對婆羅門教這種「殺生祭祀」,稱之為「邪祭」。但是,重點並不是誰對誰錯,而是,佛教的輪迴觀是承繼自婆羅門教,但是,同樣是「業力輪迴」說,兩者對於「殺生」是否有業報這麼重要的事;在認知上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可見人為的好惡才是主導,跟自然無關,更何況「自然」從來是放任「殺生」的,並沒有慈悲之別。
附錄:

神之陰謀︱翻攪乳海尋靈藥

「翻攪乳海尋靈藥」出自印度教經典『毗濕奴往世書』,以下內容節錄自網路資料:
----------------------------------------------------



原本天神、阿修羅、乾達婆和阿卜婆羅都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須彌山」上。他們常常在鮮花盛開,鳥雀嗚唱的叢林中娛樂和嬉戲。

  後來,因陀羅為小事得罪了敝衣仙人,他正是濕婆大神的分身之一。濕婆的詛咒立刻降臨,因陀羅以下的眾天眾,乃至三界因此失去了活力,日漸枯槁。

毗濕奴司職保護之神,決定讓天神和阿修羅合作,做一場法事,求得「不死甘露」。言明獲得「不死甘露」之後由天神和阿修羅均分甘露,使他們也獲得永生。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天神和阿修羅一起攪拌乳海,從中得到長生不老的甘露平均分配。

毗濕奴帶著他的種種法寶、法螺、輪寶等,令諸神把草藥投入大乳海,拔取曼荼羅大山作為攪海的杵。以龍族的龍王婆蘇吉作為攪杵的攪繩。令阿修羅拉龍頭,諸天神拉龍尾,自己化為一隻大海龜,沉入海底承受攪杵的重量。

  另一方面,毗濕奴以其大法身坐於高山之巔,以神力灌注於諸天神與龍王之身,開始攪動乳海。

  老龍王受不了痛苦,不慎把毒液吐進了大乳海,而這毒露,足以毀滅三界。

  情勢危急,濕婆毫不猶豫地取來,自己喝了下去。但是濕婆的喉嚨因此灼成了青紫色,他因此又被稱為青喉者。

  當「不死甘露」出現的時候,諸神歡欣鼓舞,阿修羅們有些不快,其中一個從天醫手中搶了就跑。毗濕奴急中生智,化身一個超級美女,混入阿修羅群中跳舞,阿修羅們被她的舞姿迷惑,天神趁機拿走了「不死甘露」。

  等阿修羅發現真相的時候已經太遲了,他們和天神立即爆發了爭奪戰。但是諸天神已經喝下「不死甘露」,恢復了功力。阿修羅們不再是天神的對手,被打得落花流水,當天神拿走「不死甘露」的時候,被一個叫羅睺的阿修羅發現了。他偷偷變成天神之身,混在其中,只求自己分到「不死甘露」。

  羅睺所做這一切,被日神蘇利耶和月神蘇摩識破,他們向毗濕奴打了小報告,毗濕奴立刻射出法輪血滴子,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

  這個時候,羅睺飲下的「不死甘露」已經到了咽喉,他大吼一聲,身首異處。他的身體升入天空,化做不祥的彗星記都(Ketu),頭顱卻得到了永生。


---------------------------------------------------
之前我曾經讀過這段神話故事,但是,直到2009年3月在吳哥窟才看到這樣的石刻浮雕壁畫;並且在「寶劍寺」外的護城河兩邊圍欄看到一邊是天神,一邊是阿修羅在拉龍的立體石雕:::

這個印度著名的神話故事告訴我們二件大事:

第一,  天神和阿修羅原本也是會死亡的,但是,後來只有天神因為服用了不死靈藥所以可以長生不死,但是,阿修羅被騙沒有服下靈藥,所以無法長生。

第二,  天神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就像表面上看來奉公守法的公務員和一個前科累累的強盜原本說好一起合作去挖寶,其實,公務員心中是另有盤算的,他只是想利用強盜的蠻力,所以等到寶物一出現,公務員就露出狐貍尾巴,不但獨吞寶物,還揮刀殺了這個從頭到尾都沒有害人之心的強盜,因為大家總是認為奉公守法的公務員當然是比較值得信任的。


事實上呢?目前有高達近八、九億人口信奉的印度教;最受信徒崇敬的三大主神「梵天、濕婆神、毗濕奴神」也是會設計阿修羅,甚至不惜殺害「合夥人」獨吞靈藥的,所以顯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神如果會設計陷害能力相當的「阿修羅」,那麼難道就不可能設計陷害或欺騙人類嗎?

這個神話故事已經流傳了幾千年,至少印度教並沒有美化改編的意願,而是欣然接受這個

結果,所以,印度教徒還是選擇相信這種會出賣合夥人的「神」!

大家都說阿修羅是惡魔,但是在這個合作行動中,他們從頭到尾都信任天神,沒有想要欺騙陷害天神,也沒傷害天神,結果反而變成白忙一場的受害者,甚至只是想取得自己應得的「靈藥」,反而遭到所謂「保護神」毗濕奴的殺害(這種神能保護眾生嗎?),下場是身首異處,顯然的,天神比阿修羅更加陰險可惡。

你會相信這種神嗎?

可以肯定的是:你我都不會相信。因為我們都擁有足夠的理性,不會迷惑於神話的生動精彩而蒙蔽了基本良知。

既然如此,那麼同樣是從印度神話編造發展出來的「業報輪迴」教義能夠相信嗎?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14:03:48
#3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 上冊 第二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精心策劃的騙局︱業報輪迴說的基本概念

  原本的動機並不是要用來欺騙所有世人的,但是,事實證明:這個精心策劃的騙局卻欺騙了世人超過2800年以上,沒有人能明確的指認真正的主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集團型的詐騙,最離奇的是:所有被害人竟然也成為共犯?

  一般人對於「業報輪迴說」的聽聞、了解甚至信仰,若非來自佛教就是來自印度教,但是當我們要探索「業報輪迴說」時,除了佛教的大量演繹,主要的重點還是在印度教,而真正的關鍵則必須追溯到「婆羅門教」、「吠陀教」以至更早的「印度河古文明」。

  有相當的考古證據顯示:早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前,當地土著的「澳族」和「達羅毗荼族」就已經有「輪迴」的思想,但是還很簡單原始,並沒有很精確完整的架構,甚至只是一種很模糊的思想概念而已(參見附註1)。但是,這個思想概念後來卻意外的被入侵的雅利安統治者所利用,甚至被加以精心策劃,變成了「以夷制夷」的強效統治工具,而且在將近一千年間(BC1500|500年)的不斷分工、增益、修正進化之後,不但變成「婆羅門教」(包括後期的「印度教」);甚至也成了佛教及耆那教的基本教義,其地位的重要性相當於這些八門派「印度教」的龍骨,一旦被抽除,任何一派將立即土崩瓦解,無法存在。

  在深入揭穿這個純人為精心策劃的千古騙局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雅利安這個民族;他們是白種的遊牧民族,後來分為一支向西北方遷徙的「印歐雅利安民族」和另一支向東南及南方遷徙的「印伊雅利安民族」,後者曾在中亞的阿富汗、伊朗地區遊牧,並受到伊朗文化的影響,當西元前1500年左右,他們強大到足以跨過印度西北方的山口入侵印度河流域,並徵服當地的原始居民之後,很快的擴張領土並逐漸定居下來,變成半農耕半畜牧的生活方式,成了穩固的統治者,而原本文明程度明明較高的原住民(澳族與達族)反而淪落為奴隸階段。
  雖然,這支信仰「吠陀」的雅利安人也吸收了原住民的部份文明,並且以詩歌唱誦的方式留下了四部吠陀而開始了印度史上的「吠陀時代」,但是,他們的信仰方面卻仍保留了遊牧民族多神崇拜及殺生獻祭的傳統。因為遊牧民族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屋舍和繁雜的傢俱,最大的財富就是牧養的牲口,同時最不缺乏也是各種牲口,所以他們每逢向各種神祇獻祭時,主要供品當然是各種的牲口,而且除了燔祭,還有血祭,而後者的規模是極大的,有時會一口氣宰殺成千上萬頭的大小牲口(這種看似血腥殘忍的場面,迄今在以正統印度教信仰自居的尼泊爾境內很常見,只要每逢星期二、六兩天就有這種公開血祭的場面,每年十月至十一月間的「嘉蒂麥女神節」時,屠殺的大型牲口甚至可以高達六、七千隻頭甚至上萬頭以上,禽類更是不計其數,而在印度各地也有,尤其是祭祀「迦莉女神」的廟宇,今日規模尚且如此之大,古代那就更可觀了,而且最令人髮指的是竟然還有「活人祭」,包括被迫的和自願的,一直到英國統治時期才明令廢止,但是,迄今還是時有所聞)。


逢向各種神祇獻祭時,主要供品當然是各種的牲口,而且除了燔祭,還有血祭,而後者的規模是極大的,有時會一口氣宰殺成千上萬頭的大小牲口(這種看似血腥殘忍的場面,迄今在以正統印度教信仰自居的尼泊爾境內很常見,只要每逢星期二、六兩天就有這種公開血祭的場面,每年十月至十一月間的「嘉蒂麥女神節」時,屠殺的大型牲口甚至可以高達六、七千隻頭甚至上萬頭以上,禽類更是不計其數,而在印度各地也有,尤其是祭祀「迦莉女神」的廟宇,今日規模尚且如此之大,古代那就更可觀了,而且最令人髮指的是竟然還有「活人祭」,包括被迫的和自願的,一直到英國統治時期才明令廢止,但是,迄今還是時有所聞)。

  當然,在這種經常宰殺牲口向神祇獻祭的遊牧民族原始信仰中,基本上是不會產生「殺生是罪業」這種觀念的,甚至恰好相反的,以牲禮獻祭是為了討神祇歡心或平息神祇怒火的最佳方式,而獻祭有時也用來向神祇懺悔以補贖單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某種過失,因此「殺生有罪業」在早期吠陀時期是根本不存在的觀念。甚至即使時至今日,印度教和佛教及耆那教之間仍然是存有極大歧見的;今日所有的印度教都是主張素食,所以比較不殺生的,但是仍然有許多印度教派卻依舊把祭祀神祇而宰殺牲口的行為視為例外(因為在「摩奴法典」中明文規定為祭祀而宰殺的飛禽走獸統統都不算殺生,也沒有「業」)。

  往往當我們談到「業報」時,都免不了會提到「罪業」,然而實際上,「罪」和「業」是不同的,「罪」幾乎都會形成「業」而被認為會遭到「業報」,但是「業」卻並不等同於「罪」,因為「業」是指我們一切的思想和行為,佛教才會有「身、口、意業」的說法,但是其中也有所謂的「不記業」,就是不會形成罪的「業」。



  也因此,在早期吠陀教時期,當然有「罪」的觀念,可是並沒有「業」和「業報」的觀念,當然也就不可能形成「業報輪迴說」。

  在印度地區,最早的靈魂不滅和死後世界觀念當然是原住民的「輪迴觀」,後來的雅利安人統治時期,是以「五火二道」的觀念來呈現,「五火」是五種祭祀,「二道」指的是「天神道」和「祖靈道」,那時的死後世界毋寧是快樂美好的,而且二道之間的差別,竟然是在祭祀的差別上,而非人們生前的善惡行為或者善惡心念,那些都不構成絕對條件,真正關鍵是在於是否曾經完整正確的向「火神阿耆尼」做過虔誠的祭祀儀式?

  「二道輪迴」怎樣變成「三道輪迴」的?


  不過無論如何,死後如果能進入「天神道」當然最好,再不濟也還能去「祖靈道」與自己的先人團聚,那時不但沒有恐怖痛苦的「地獄」在等著酷刑伺候罪人惡人,甚至也沒有餓鬼道、畜牲道在等候使人受苦,甚至也不用再來紛紛擾擾的人世間走幾趟。

  後來不信仰吠陀的第二支雅安利人入侵到了現今的恆河流域,並且欣然的和當地原始土著交流通婚,並形成了「維特亞族」,他們所留下的後期「阿達婆吠陀經」成了代表,幾乎和之前的那三部吠陀經在內容上是大異其趣的,其中包含了巫術及占卜等原住民文化的成份,同時最重要的是有了「地獄」的觀念,不過,當時也只是最初始的概念而已,直到更晚的「奧義書」時代,才真正被確定起來。

  於是,發展成了由「耶摩天」分身為二,其中之一變現為「閻摩」(閻羅王)來掌管地獄。這種轉變和增益可以相信是雅利安人由遊牧完全改變為農耕定居生活之後,社會關係越加緊密複雜化之後的一種必然進化,因為人們思想也不再像遊牧生活那麼單純樂觀, 而貧富差距加大,也增加了犯罪行為或者相異的思想觀念,除了法律,宗教上的嚇阻教義也隨之產生,也逐漸形成了「四生三道」的觀念,但是,雖然在「天神道」、「祖靈道」之外增加了一個「地獄道」,把死後的世界多了一個壞的歸宿,但是,這仍然只能算是「轉世」觀念,而不是真正「輪迴」的思想建立。



一直到真正「婆羅門教」建立,「種姓制度」奠定基礎,三大綱領建立(吠陀天啟,婆羅門至上,祭祀萬能)之後,為了鞏固「種姓制度」,「業報輪迴」的觀念才適時的產生,而且完全是出於人為的精心策劃。

  在更深入探討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則中國古老的小笑話;有個富有的員外,家中僕役眾多,各司其職,一個炎炎夏日午後,員外在庭院中乘涼,仍然全身冒汗難擋褥暑,於是命一名僕役站在身後用大蒲扇幫他搧涼;過了一會兒;員外感到不那麼熱了,伸手在身上頭上摸了摸,對身後的僕役說:「嘿!真是奇妙,我身上的汗統統不見了!」,身後的僕役大概跟隨員外多年,摸清了他的脾氣是經得起一些小玩笑的,就戲謔的道:「老爺身上的汗統統飛到小的身上來了!」

  當然,如果這僕役心裡要想到:「奇怪?同樣是人,為什麼老爺就能乘涼享福,而我卻要幫他用力搧扇,弄得自己滿身大汗,疲累不堪呢?」,而這員外老爺要是能知道僕役心裡在想什麼,可能也會回一句老話:「雞吃穀來牛吃草,命運造化不同囉!」

  是的!中國還有一句老話道:「有福之人人服事,無福之人服事人!」

  用這種「宿命論」、「業報觀」是在民智未開時代最適合用來欺騙社會大眾,尤其是終身勞苦難得溫飽的人。

  在雅利安人入侵並統治印度之前,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是以農為生,樂天知足的,但是被雅利安人徵服之後,他們地位低落成了奴隸,只能成為供統治階級驅使的勞苦無產階級,而雅利安人為了寡佔財富,鞏固權力,所以由婆羅門僧侶和剎帝利貴族互相勾結,宗教賜予王公貴族君權神授的統治權力,而王公貴族以武力保護僧侶及寺廟的安全與權威,而一般平民(吠舍)則或製造或經商來創造財富並繳稅給王公貴族,奉獻金錢獻禮給神祇及僧侶,而最底層的奴隸階級首陀羅則終生貢獻最辛勤的勞力,從事農耕和畜牧之類的生產活動,或者其他需要密集勞力的工作,至於賤民,則從事最骯髒、危險、卑賤不堪的工作。

  這樣不平等的階級劃分又是世襲的,能夠讓所有人民心服口服的接受嗎?單單靠政府的威權和軍隊的武力就能嚇阻反對行動及異議思想言論嗎?

  當然不行!再笨的人也知道人民的力量是不可遏阻的,所以一種既可以箝制言論,又能愚民思想的有效方法在政教緊密勾結和精心策劃下應運而生,那就是「業報輪迴說」,構想很簡單;人為什麼有不同的階級?為什麼有貧富貴賤之分?天生的!命運註定的!根據的是持續不輟的前世「業力」,行善和作惡以及對宗教的虔誠與否,都會形成善惡不同的「業因」,然後在今生會遭到應有的「業報」;最善的最虔誠的會轉生「天神道」,次等的轉生「祖靈道」,為惡的轉生「地獄道」,但是轉生「祖靈道」原本「永生」的觀念又受到「祭祀萬能綱領」的牽制,變得並非永久,在那兒生活一陣子又會轉生人間,主要是根據後世子孫祭祀是否虔誠不斷,一旦中斷,「祖靈」就會轉生人間,又分別轉生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不同階級(註:這個時期的觀念,人死之後仍然只有三道去處,並不能直接轉生人世間的,而且賤民不屬於這個轉生系統的)。



  「三道輪迴」怎樣增胖成「六道輪迴」的?


不過,與我們現今所知的「業報輪迴說」相比,最特別的是古印度婆羅門教時期不是眾生一起大輪迴的,其中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這三個階級屬於「再生族」,可以輪迴轉世,而奴隸首陀羅則是「一生族」,死後就煙消雲散不再輪迴轉世或者頂多是轉生成為畜牲而己,而賤民死後的命運也是一樣。

  單單這樣的「業報輪迴說」還不夠,後來還特別假托人類創造者「摩奴大神」之名,編造了一部「摩奴法典」,不但嚴格的界定了四大種姓的分別,更規範了詳細的權利義務,還有非常嚴苛繁瑣的罰則條文,基本上這是一本超越國家法律之上的宗教法,不只是被統治階級,連婆羅門自身也要遵守這部法典;至此,在釋迦牟尼出生之前,「業報」觀念和種姓制度已經相輔相成的實施了幾百年,但是,婆羅門教系統的「輪迴」觀念仍然只有三道,而不是後來佛教所自行增加的「五趣六道」。

  不過,最值得深思的是,「輪迴」原本是印度河古文明的原始觀念,卻因為政治因素,被統治階級的雅利安人在千年之後添加了「業」的觀念,經過了人為的精心策劃,架構出「業報輪迴說」,用來支撐「種姓制度」的不平等統治,而形成這種「輪迴」觀念的原住民卻因為膚色問題淪落為最底層的奴隸階級,結果本身反而被列為不能再輪迴的「一生族」(但是,也正因為統治階級巧妙的運用了原住民傳統「輪迴」觀念為藍本,精心策劃出來這套「輪迴機制」是非常有效的愚民方式,而且是政教合一同時進行的)。

  不過,從西元前開始迄今,印度的奴隸階級和賤民雖然有認命的也有不認命的,但是至少不曾造成任何大規模「抗暴」行動而威脅到政權過,倒是有些奴隸和賤民只是不認同自己「一生族」的規定,仍然勞苦工作,行善並虔誠信仰,仍然抱持一絲希望,死後能再轉生,並且是希望來世是轉生到更高的種姓階層,享受較好的生活。

  本篇主題是要闡述「業」的觀念以至現象不是自然形成的,甚至在發源地的印度也不是從吠陀時代就有的,而是起始於種姓制度實施之後。而「業報輪迴說」根本就是一場精心策劃出來的騙局。遺憾又古怪的是:古來婆羅門和剎帝利這些既得利益者及平民、奴隸、賤民這些貧苦的受害者,居然都因為宗教信仰的因素,一起成了推動這個人為機制的共犯!

  而佛教承繼了這個思想體系又增益成了「五趣六道輪迴說」,更擴大了「業報」的涵蓋範圍;而且在「殺生獻祭」是否是罪業,和印度教其他派別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分歧,那麼?那一派的「業報」主張才是對的呢?

  其實:統統都是錯的,起始於欺騙,迄今仍是欺騙!



詳細分析將在本書各章節一一論述。

附註1.一般談到「輪迴」,通常也會說「輪迴轉世」;但是,「輪迴」這個名詞是廣義的,可以涵蓋「輪迴」和「轉世」,如果用做簡稱,是可以的,不過,若要深入探究時,就有必要做一個明確的區別;因為「輪迴」是「輪迴」,「轉世」是「轉世」,兩者並不相同。先說「輪迴」,這是指人在死後,靈魂再次投胎為人,繼續下一個新的人生,就是「再世為人」的意思,所以輪迴的「迴」字有「再回來」的意思,而「輪」則有「一再重複、多次」和「轉變」的意思。但是,「轉世」就不同了,「轉世」原本完全沒有任何再次回來人間「再世為人」的意思,而是指人在死後;靈魂前往另一個不同的世界去繼續生活,這其中並沒有「重生」或者需要經過投胎的過程,因為「轉世」只是靈魂的遷徙而已。也因此,在印度原住民所謂的「原始輪迴」思想中,是傾向「再次投胎、再世為人」的意思,是不是也有靈魂遷徙續存於其他世界的觀念,目前並不清楚,也恐怕很難知曉了,不過,以筆者長期從事「靈魂學」研究的認知;「再次投胎、再世為人」的「輪迴」應該是先有偶發性的實例,被印度原住民察覺到之後,慢慢形成這種觀念,而不是反向的突然有「輪迴觀念」然後形成事實,也不是單純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已。而「轉世」則大不相同,因為「轉世」只是靈魂的遷徙而已,在印度教的「五火二道說」或再衍生出來的「四生三道說」,不論死後的靈魂是升入「天道」、「祖靈道」,或者墜入「地獄道」,這種遷徙改變,並沒有任何「再回來人間」或者多次重複的意思。所以不能稱為「輪迴」,也因此,印度教的「五火二道」或「四生三道」都只能稱為「轉世說」,而不是單純「輪迴」說;因為一旦升入「天道」就等於是永生了,也不再回來或遷徙其他世界,原本升入「祖靈道」的靈魂也是這樣的,是和祖先永遠生活在快樂的「祖靈世界」,同樣不再回來或遷徙的。但是,到了後來婆羅門僧侶卻又進一步發展出「天道永生;祖靈道未必能夠永生」的說法,關鍵竟然是要視後世子孫的祭祀是否正確;是否持續不斷而定,就是說只要後世子孫祭祀不斷(有如中國所說的香火不斷),祖先就能永遠生活在「祖靈世界」中,否則,就有可能必須「再次投胎、再世為人」來受人間諸苦。當然這個改變也被規定在「摩奴法典」之中,也當然是那些心懷叵測的婆羅門僧侶出於有目的的捏造,因為這樣,由他們一手壟斷的祭祀儀式才能變得「生意興隆,名利雙收」。同樣的,由這樣的「突然改變規定」,也可以看出「輪迴轉世機制」當然不是自然的,而是人為編造出來的。此外,佛教的釋迦牟尼不但承繼了印度教的「輪迴轉世說」,更擴大解釋為「六道輪迴」,不論釋迦牟尼是否因為神通廣大可以覺察到靈魂「轉世」和「輪迴」的事實,但是,「六道輪迴」同樣還是有許多是「人為編造」的成份存在,事實真相歷歷可證,「人為編造的事實」不是「宗教本位主義」可以反駁的,「真相」也是不容強行抹殺的。所以,必須釐清的完整發展脈絡是;印度原住民有「輪迴」的原始觀念,入侵的統治者「雅利安人」有的是「轉世」說,一開始並沒有強調「一再投胎、再世為人」的輪迴說;到了婆羅門教時期才人為改變有了「再世為人」的輪迴加其他三道的「轉世說」;這時才形成「輪迴轉世」的教義,而釋迦牟尼則完全承繼這個印度教的教義,不但沒有刪減,反而是依樣畫葫蘆自行創造增加另外三道,因而形成了「六道輪迴轉世」論,而且還加入印度教沒有提到過的「轉生」或「往生」論;認為人死後,除非達到涅盤境界,否則都要受「輪迴轉世」之苦,而且觀念已經不是「靈魂遷徙」,而是經由投胎出生在六種不同的世界;並且也否定了「天道永生說」,認為「天道」的居民,一旦福報享盡,一樣又要重新洗牌,再次「輪迴重新投胎到不同」的其他各道。從佛教本位主義觀點,可以說成「釋迦牟尼的發見」,但是,從學術研究上,那仍然只是他自己個人的編造,這點在「作為」上和編造「二道說、三道說、地獄說」的婆羅門僧侶是毫無二致的。

     附註2.「婆羅門教」從原本「五火二道」修正為「四生三道」時,之所以會把「地獄道」加進來,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順世派」的興起,因為,既然有所謂的「一生族」,只有今生,沒有來世,反正如何行善和虔誠信仰也不可能轉生天道或祖靈道,而作惡除了今生法律的制裁,僥倖逍遙法外的也不用擔心來世的果報,所以,必然產生了「人死燈滅,即時行樂」的想法;懶散、頹廢甚至醉生夢死或者作姦犯科只求今生的享受;這樣的觀念和行為當然是上層統治階級所不樂見的,而「再生族」和「一生族」既然是人為宗教上的界定,當然也只有從宗教上來做補救才能奏效,所以,又從「阿達婆吠陀」中複製了「地獄」觀念,加以擴大解釋,與其他二道三足鼎立為定調的「四生三道」說。而用意則是以「地獄」的恐怖酷刑來嚇阻「一生族」的絕望偏激思想行為,但是,從這點同樣又提供了一個『人為』精心策劃的鐵證,「輪迴轉世」真的只是源自一個政教勾結,分贓自肥的騙局。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15:07:18
#4
千古騙局 業報輪回 第三章 上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印度神話中諸神地位及神力的演變

印度教的三個時期:

1 吠陀(或吠陀教)時期:約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左右(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為前吠陀期,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為後吠陀期)

2 婆羅門教時期:約公元前600年至公元800年左右(此時期大部份與佛教及耆那教重迭並存,尤其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代獨尊佛教,但是,婆羅門教仍然存在,並未消失)

3 新印度教時期:約公元400年左右揉合了部份佛教和耆那教的教義起始,到了公元800年左右再經過全面整合後流傳至今(佛教在公元800年後在印度境內式微,公元1200年後再遭到突厥族伊斯蘭教徒的滅絕,佛教正式退出印度次大陸)

印度教的各種經典:

吠陀時期:吠陀經(四部吠陀,「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產生的時間最早,大約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之後還在遊牧及半農半牧的過渡時期,後三部大約成書在雅利安人逐漸進入農業定居並邁入文明的時期)

婆羅門教時期:梵書 • 森林書 • 奧義書 • 往世書 • 羅摩衍那 • 摩訶婆羅多

印度教的各種神祇:

男神:因陀羅 • 蘇利耶 • 阿耆尼 •伐樓拿 •梵天 • 毗濕奴 • 濕婆 •雙馬童 • 伐由 • 閻摩 • 俱吠羅• 樓陀羅 •格涅沙 • 哈奴曼 • 黑天 •陀濕多 • 生主

女神:帕爾瓦蒂 • 杜爾加•迦莉•薩蒂 •辯才天 • 吉祥天 •剛迦•伐樓尼 •馬里安曼 •迦耶德麗• 烏莎斯

以下是分別以神祇名稱逐一比對出在不同時期;其地位升降及神力強弱的演變:

1.「因陀羅」(Indra):全名是「夏克羅.迪波拉慕.因陀羅」意思為「最勝、最優秀、最優越、徵服天地的眾神之王」,也是印度教吠陀經中所記載為諸神的領袖、雷神和戰神,也是空界甚至天地間的主宰。最早是以「雷神」的面貌和無比的神力出現;

*「因陀羅」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他無比的神力,當妖魔「埃穆沙」化身為野豬,從天神處偷盜用於獻祭的供品,並藏在「阿修羅」的倉庫中,結果「因陀羅」挽弓射箭,箭矢竟然能射穿廿一座山峰,殺死了「埃穆沙」。

*當眾天神陷入與「阿修羅」的千年苦戰之時,「因陀羅」英勇無比的以肉搏的方式,奮力將「阿修羅」領袖「商婆羅」扔下萬丈懸崖之下,迫使他不得不在慘敗之餘只能狼狽的率領眾「阿修羅」殘部遠遠地躲避到深深的海底。

*當宇宙最巨大的蛇怪「弗栗多」四處作亂,堵塞河道並飲干所有河水,造成天下一片干旱,並且以超強魔力打得眾神無力招架;聞名喪膽,紛紛準備歸順之際,「因陀羅」適時挺身而出,雙方展開了殊死拚搏,最後終於殺死「弗栗多」和他的母親;,並且一口氣摧毀了「弗栗多」的九十九座城堡;並釋放了宇宙之水,也因此被共尊為「諸神之王」,成為天地間的共主。

*天神中的工巧神「陀斯多」為他打造了金車,還打造了威力強大的金鋼杵,並且制作了一個精美的酒盅,讓他可以暢飲「蘇摩酒」以獲得神力的泉源,所以「因陀 羅」每次出徵前都是先豪飲「蘇摩酒」,再駕著金車在天地間飛馳,然後用金鋼杵去和各種妖魔惡神大戰。(注:非常奇特的是;蛇怪「弗栗多」卻也正是天界巧匠「陀斯多」tvrstar所刻意制造出來的,因為他原先和「因陀羅」交情極好,後來他三頭六臂且智慧過人的兒子「薩魯伯」,不但是虔誠的苦修者,也是天界主要的祭司,卻因為是「阿修羅」女所生,不能得到「因陀羅」信任,在與「阿修羅」諸惡神大戰之時,同時也殺死了「薩魯伯」,於是兩神從此交惡,巧匠「陀斯多」懷恨之餘才創造了連眾天神都萬分恐懼的蛇怪「弗栗多」,打算殺死「因陀羅」報殺子之仇,但是,最後還是沒能成功。不過由此也看出眾神之間的關系也是反複無常的,這也是印度神話諸神中很常見的矛盾)。


*在慶祝戰勝「阿修羅」的慶功宴,眾神為了誰該最先接受供品的程序上發生了一些爭議,最後決定用賽跑比賽來決定,在最後的決賽中,「因陀羅」贏過強大的對手火神「阿耆尼」,於是「因陀羅」又獲得了「生殖之源」的尊榮,也獲得創造萬物的權力,於是他重新安排宇宙的秩序,劃分天界、空界、地界,不但支撐住了天界的世界,調整日月運轉和季節變化的穩定,也因此安定了天地人和樂共處的黃金時代。

*以上是「因陀羅」在「前吠陀時期」時的一些豐功偉業和地位的至高無上,但是,到了「吠陀後期」,他的角色開始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不再是權高位尊,他被形容成一個養尊處優又酗酒過度的平凡天神,再也沒有非凡的戰功和驚人的神跡可供歌頌。

*「因陀羅」在與「阿修羅」的大戰中,因為用假公濟私的手段殺死了陀濕多(工巧神)三頭六臂且智慧過人的兒子「薩魯伯」,和陀濕多為報仇而制造的巨蛇怪「弗栗多」。「薩魯伯」原本是天界的祭司,屬於最高的婆羅門階級,因此因陀羅不敢再當天地共主(天帝)而趕緊躲了起來。「因陀羅」的妻子「舍脂」因為一再受到暫時代理天帝「友鄰王」的覬覦和騷擾,甚至逼迫她成為自己的妻妾,「舍脂」不得不求助於「祭主仙人」,用緩兵之計虛以委蛇,然後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暗地找到了「因陀羅」,原來他正非常可憐地藏在一朵蓮花的莖里。後來,因為受到仙人的詛咒;「友鄰王」變成了一條蛇墮落山谷,而「因陀羅」也因此得以重新當上天帝::這個故事最早出現於史詩「摩訶婆羅多」。但是其成書是在公元後五百年左右,最初的原始抄本也不會遠過公元二百年。它明顯遠遠地晚於「吠陀時代」之後,但,這個關於「因陀羅」很羞辱的神話,其實是為表現出「三主神」地位上升,「因陀羅」受到刻意貶低(在「梨俱吠陀」中斬殺「弗栗多」是「因陀羅」最偉大的功績,是受到眾神歌頌和萬分感激的,但是到了這個神話,反而變成了他的罪行和恐懼),也從而可以明顯看出婆羅門僧侶在編造這類神話時,是如何的蓄意貶抑「吠陀時代」的大神,甚至連「天帝」也能被如此遭遢羞辱,而同時又極力抬高婆羅門修道仙人的地位。

*與上一則相關的神話:「因陀羅」躲起來之後,人間的著名英雄「友鄰王」通過苦行積累了許多功德,此時受到眾天神的邀請,便取代了「因陀羅」的位置成為天界主宰。「友鄰王」坐上天帝寶座後逐漸腐化,縱情於聲色之中,最後甚至企圖霸占「因陀羅」的妻子「舍脂」。「舍脂」只好向「祭主仙人」求救,用了緩兵之計;「舍脂」假意答應嫁給「友鄰王」,但要「友鄰王」坐著七位仙人抬的大轎來迎娶她。「友鄰王」果然中計,又因為他急著與「舍脂」成婚,不斷喝令仙人們快走,最後竟然踢了其中的「投山仙人」一腳。這位大仙非常憤怒地發出詛咒,於是「友鄰王」立刻從天上跌 落變成了一條,要一萬年後才能超生。(在這樣的神話中;很難讓人想象內容竟然可以胡扯到這種地步;其一,凡人能突然成為天界主宰神嗎?其二,仙人既然本事這麼大,直接把「友鄰王」變成蛇或其它動物,甚至詛咒他下地獄不是更干脆,何必用什麼緩兵之計?其三,既然能詛咒他變成蛇,仙人的能耐肯定是勝過「友鄰王」的,為什麼不邀請這些仙人之一來當天界主宰?其四,如果能詛咒他變成蛇,這七位仙人又為何這麼委曲的願意幫他抬轎子?)


*「阿濕昆雙神」因為讓「伽婆那欣仙人」返老還童,「伽婆那欣仙人」欣喜之餘,於是答應讓「阿濕昆雙神」暢飲「蘇摩神酒」,使他們成為一個單神。當他捧著蘇摩酒要祭祝「阿濕昆雙神」時,「因陀羅神」卻出面阻撓,認為「阿濕昆雙神只不過是應召為眾神行醫的神僕而已,沒有資格飲用蘇摩酒。但「伽婆那欣仙人」並不認同這種看法,仍執意向「阿濕昆雙神」獻酒。「因陀羅」見狀大怒,舉起金剛杵正要投向「伽婆那欣仙人」;「伽婆那欣仙人」卻運起神力,讓「因陀羅」舉著金剛杵的手麻痹,又用神力讓巨大的惡魔「摩達」出現。惡魔「摩達」的邪力極為恐怖,連「因陀羅」也認輸,只能垂頭喪氣的逃走,於是「阿濕昆雙神」終於因為飲用了「蘇摩神酒」而能躋身眾神之列。這個神話中,「因陀羅」這位「吠陀神話」中的天地主宰神竟然會被一位「仙人」把手弄麻痹,還會被惡魔「摩達」嚇得抱頭鼠竄,真是不可思議之至,顯然最神通廣大,最偉大的應該是最擅長篡改神話的婆羅門僧侶。

*有一次是當眾多牧牛人正在準備祭祀掌管降雨的「因陀羅」神時,「黑天」(Krishna為「毗濕奴」第八次化身)卻去祭祀家畜及山岳,惹得「因陀羅」大怒,便降下大雨。受困於大雨的牧羊人只好向「黑天」求助。於是力大無窮的「黑天」便拔起「科婆達那山」,用一根手指頂了七天,遮住天空,讓牧牛人不再大雨的威脅。這個神話故事同樣說明「因陀羅」的失勢,和「三相神」的崛起。

2.「蘇利耶」(Surya):太陽神,他一出生就是個怪胎;沒有手腳,活像一顆肉球還能任意的四處滾動,也醜陋不堪,他的其它七位兄長看不下去,就決定連手改造他,將他身上多餘的肉分別割除下來,用來另行創造了大象;但是「蘇利耶」卻因為這樣的改造失去了神性,變成了凡人(注:一說他也因此成了人類的始祖,但是,此說又和「摩奴」等神話發生了重迭的沖突?),不過,也因為眾神之力,最後他還是恢複了神祇的地位,並且成了「太陽神」;

*「蘇利耶」總是坐在有七匹駿美神駒所拉動的馬車上,由特定的馭者駕駛,每天由東向西巡視整個天空,他和他的馬車四周散發著閃燿甚至刺眼的光芒,而黎明女神「烏莎斯」是他的親密愛人與伴侶,經常在白天陪他一同周遊天際,而黑夜女神則在每天傍晚歡送他回去休息並接替他的巡行工作,他同時照燿天界和大地,眾神和人類都將他視為不可或缺的最好朋友。(注:「蘇利耶」的神性和乘坐馬車巡行天際的特徵和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幾乎毫無二致,究竟是印度神話影嚮了希臘,還是希臘神話影嚮了印度,迄今尚無明確的定論)。



3. 「伐樓拿」(Varuna):水神,在吠陀時期,「伐樓拿」是天空,雨水及大海之神,他亦是掌管法規與陰間的神,是「梨俱吠陀」中記載最突出的阿修羅神,阿底提耶眾神之首。「伐樓拿」甚至具有作為太陽神的職能。但作為最重要的阿修羅神,他更傾向管理道德及社會的事務。他的形象經常與另一位阿修羅神密多羅連結成對偶神合稱「密多羅伐樓拿」,是天律和法理的最高守護神。「梨俱吠陀」中「伐樓拿」更曾經與因陀羅成對合稱為「因陀羅伐樓拿」。在「阿闥婆吠陀經典」中記載:

「伐樓拿」是全知神,他管理宇宙中所有的水,讓所有河川流暢,讓大海的水永遠飽滿,他也負責維持宇宙的秩序;說謊的人不能逃出他的羅網,星星無數監視器,監視人類的一舉一動,也有賞善罰惡的神力,並且阻絕各種黑暗巫術造成的疾病、傷害,以及惡夢的驚嚇與騷擾,所以早期也被視為公正的「司法神」。盡管經典「梨俱吠陀」中「伐樓拿」的登場次數遠不如因陀羅,但這不代表他在早期的吠陀社會的重要性不及因陀羅,這是因為「梨俱吠陀」的敘述焦點是主要集中在火神「阿耆尼」及飲蘇摩汁儀式上,蘇摩又與因陀羅有著緊密的關系而導致。原本「梨俱吠陀」給「伐樓拿」和密多羅的身分都是阿修羅神族,但他們隨後又被安排進提婆族的體系中,這可能是因為「阿修羅」一詞在後期逐漸被刻意的妖魔化,變成了「惡神」,專門和天神作對甚至爭奪天地宇宙的統治權。到了「梵書」時代,他的地位幾乎是一落千丈;在自身地位和神力不斷被其它神祇分割,「伐樓拿」最後下降為單純的「水神」及溺水者靈魂的守護神。


4.「阿耆尼」(Agni):火神,也稱為「火天」,是吠陀教、婆羅門教及印度教的火神,「阿耆尼」是梵文「火燄」的名詞,與拉丁語的火燄「ignis」是同源詞。「阿耆尼」作為火的神格化象徵了火燄永恆不朽的奇跡,古印度人相信供奉給「阿耆尼」(火)的祭品會被淨化及傳達到其它神祇,因此「阿耆尼」帶有淨化和送信者的角色。「阿耆尼」是典型經历了「吠陀教」到「婆羅門教」的三相神(梵天、毗濕奴及濕婆)成為主神信仰之後,對上古自然神信仰仍然保留了一定知名度和部份神權的神祇。現今印度教還存在的火祭司「Agnihotr」,其職責是專門負責各種燃燒聖火來進行對各種神祇作重要的「火祭」。在「吠陀神話」時代,「阿耆尼」原本是和「因陀羅」地位相等的,後來因為比賽輸了,所以,由「因陀羅」成為天地的主宰神。

「阿耆尼」是『火』的神格化所產生出來的神祇,因為「火」在任何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人類自從懂得用火之後,火不但提供夜晚的照明,可以用來抵擋野獸侵害,也用來燒熟食物,所以全世界各民族對於『火』都是視為光明和神聖的,因此神格化所產生出來的「火神」當然也是神格極高的,也衍生出了各種「火祭」儀式,可以將各種祭品經由火的焚燒化作青煙,上達天界,用以供奉諸天神,也可以用以祭祀祖靈。也因為「火」是長年存在於各個家庭,幾乎從不間斷熄滅的,也因此被視為家族興旺與否的象徵,更因而成了人類言行舉止善惡的監察神,在中國以「灶神」為代表,每年歲末會回到天庭「述職」,向天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各種善惡表現,天帝據此來決定賜福或降災。但是,印度的「火神阿耆尼」的職掌範圍更大,最初始時期,他也是人們死亡火葬時的亡魂引領者,隨著遺體在熊熊烈火中化為青煙裊裊飄向天際,人們相信「火神阿耆尼」可以帶領亡魂升入「天道」或「祖靈道」去永生享福。在「吠陀神話」中,「阿耆尼」,雷電神「因陀羅」及太陽神「蘇利耶」分別掌管地界、空界和天界;到了婆羅門教時期,雖然掌管天地的大權被「三相神」所取代,但是,「阿耆尼」的地位卻改變不大,雖然沒有了主宰權,卻仍然是各種「火祭」的主角,一樣受到敬拜。

5.生主(Prajapati):在印度教中;「生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神祇;在最古老的經典「梨俱吠陀」中,「生主」是許多重要的大神如因陀羅、蘇摩、娑維陀利等的共同稱號。然而至少有四首頌歌中「生主」作為獨立的創造神的形象出現。可能最初「生主」並不具有創造之神的具體具象相貌;或者只是一個抽象的創造意涵而已;但早期的婆羅門祭司把自己的觀點臆想加入頌歌中,於是使「生主」的形象獨立化也更具體化了。在「金胎歌」的頌歌之中「生主」被比喻為產生世界萬物的金胎。

到了後期出現的兩部吠陀本集「夜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中,又進一步提高了「生主」的地位,將他說成了「天地主宰神」;但「生主」的地位主要在梵書時代達到了高峰,這期間的神話都以「生主」為最高神祇,並在相關文獻中作了說明。「百道梵書」說,「最初只有生主」;而「海螺氏梵書」進一步敘述「生主」創造世界的過程,即從自身生出熱,以熱形成三界。是最本初和最至高的存在,也是最早的創世神和諸神之父。但是,從奧義書時代開始,生主的地位又逐漸下降。在兩部大史詩產生的年代,「生主」失去了與宇宙終極本體(梵)等同的地位,而逐漸成為單純的象徵性的創造神,最後終於變成了梵天和其它許多神的代名詞而已。毗濕奴、濕婆、蘇利耶、阿耆尼都可以稱做「生主」。早期的「生主」形象被其它後期由婆羅門僧侶硬拱上最高層的神祇(主要是梵天)完全的取而代之了,關於他的神話大都被整合到梵天的神話中,如金胎成為梵天出世的地點(梵卵),許多印度神話研究者認為「生主」是出現較晚的三大主神之一「梵天」的原型。而最古老「生主」神話中有關他與女兒「烏莎斯」亂倫遭「樓陀羅」懲罰的故事;後來卻改頭換面的變成「梵天」與女兒「辯才天女」亂倫遭「濕婆神」懲罰的故事。

*但是,「生主」和「梵天」並不是同神異名,而根本是不同的神,不論「生主」最初是否有具體形象,但是從名稱和「吠陀時期」的經典中都可以證明「生主」才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結果到了奧義書和史詩時代,「梵天」卻突然變成了天地萬物的創造者,那麼究竟真正的創造神是「生主」還是「梵天」呢?這麼嚴重的改變,有如篡位一般的改變,卻沒有看到任何合理的解釋,或者至少有個「   說得通」的神話故事,隨便編一個也可以?沒有!根本找不到,因為一如其它印度神話的多變;那些編造者根本不認為需要向任何人解釋,只要他們說是這樣,那就一定是這樣,反正沒有其它階級的人敢質疑或挑戰他們對於所有知識和教義的權威!

*從「生主」這最原始的主宰神的起始到沒落的變化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印度神話的特別之處;完全不同於其它民族的神話;其它民族的神話容或有衍生的本能,其中任何神祇地位的升降或者神力的強弱變化,都是有原因有故事完整解說而讓人覺得「言之有理」的,但是,印度神話卻不是這樣;一位神祇地位的升降或神力的強弱變化;不只是因應時代和社會型態的變遷而有所改變,竟然都是輕易就「突變」了,也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說得通」的故事來解釋。因為,我們必須理性的承認所有神話都是人類自己編造的,有些是為了解釋當時不甚了了甚至完全無知的自然現象,有些則是在美化一些自然景象,有些則是在傳遞一些經驗法則,有些則是在告誡某些禁忌,有些是為了強化對鬼神的敬畏和祭祀,當然也有極多只是單純編故事消遣時間增加談話的樂趣,比較嚴肅的則是那些為了某種目的;譬如神化領導者或將政教勾結、寡占權力財富的行為合理化所刻意編造出來的「謊言」及「騙局」;但是,如果放眼全世界,唯有在印度神話中最後這個原因占的比例卻是最大的,在印度神話故事中;幾乎隨處都能看到這類大量的;肆無忌憚的人為編造出來的證據。甚至可以說;在印度從古到今,比所有神祇更偉大的就是各個不同時代的「婆羅門僧侶」。

7.「樓陀羅」(Rudra):印度神話中專司風暴、打獵、死亡和自然界之神。他還擁有三母(Tryambaka)、獸主(Pashupati)、殺者(Sarva)、大天(摩訶提婆,Mahadeva)、荒神(Ugradeva)等稱號。他的外型是褐色皮膚,著金色裝飾,有發辮,手持弓箭,被視為破壞神「濕婆神」的早期原型。他在暴怒時射出的箭會傷害人畜;他又擅長以草藥來給人治病。他的名字含義為「在宇宙崩潰之時令全世界哭泣的人」或「帶走悲傷者」。但是。矛盾的是;他又被稱為治療者(Jalasa-bhesaja)。「樓陀羅」是古「吠陀時代」形成的吠陀教被人們所崇拜的月亮神系諸神之一,在吠陀時代後期,「樓陀羅」演化成「濕婆神」,升格並取代「伐樓那」,成為主神之一。

*很奇怪也相當費解的是;「樓陀羅」在「吠陀時代」根本只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神,若要和「因陀羅」、「阿耆尼」、「蘇利耶」這些大神相比,他根本連敬陪末座的資格都沒有,也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豐功偉業可以誇燿?他甚至也不如戰神「賽犍陀」(Skanda)名氣大,神力高強,很難想象為什麼他後來竟然會變成足以毀天滅地的婆羅門教到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首;他那上不見頂,下不見底的巨大「林迦」竟然能讓「梵天」和「毗濕奴神」都大為震驚,只能乖乖甘拜下風,俯首認輸?

*在「吠陀時代」從來沒有任何神話提到「樓陀羅」有第三只眼;沒有提到他的「林迦」超級巨大,沒有提到他會跳毀滅之舞,也沒有「宇宙舞王」的封號,沒有提到他用一枝箭毀滅了金、銀、鐵三個惡魔建造的都市???總之他根本是突然在一夜之間就變成宇宙第一的「濕婆神」的,這當然又是婆羅門僧侶「閉門造神」,再努力加注各種不可思議神力給他的成果。

8.「耶摩」(Yama):原本是天神,後來被一分為二,其中一半成了地獄的主宰,他是太陽神和「薩拉尤尼」所生的雙胞胎兄妹之一,妹妹叫做「耶蜜」(Yami),他們原本是世界第一對男女人類,但是,因為太過於寂寞,妹妹「耶蜜」突然瘋狂的愛上了哥哥,不停糾纏著要求和他做愛並成親為夫妻,但是,「耶摩」認為這根本是亂倫行為,絕對不可以,所以嚴詞拒絕,結果引發了「耶蜜」的因愛生恨的如火嗔心,竟然親手弒兄,而「耶摩」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死亡的人類;他在死後發現了「祖先之路」,可以把自己和往後死者的靈魂引導到這個屬於死者的天堂里去;這個天堂又稱為「耶摩天國」,也就是後來佛經中所說的「耶摩天」,起始之初,人類死後,靈魂有二個去處;其一是「天神道」,其二是「祖靈道」的「耶摩天國」,在「耶摩天國」是一片光明美好又快樂的地方,在這里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切欲望也都能得到滿足,所有亡靈終日都是在鳥語花香、天籟笑聲的花園以及金碧輝煌的宮殿中尋歡作樂。

「耶摩」有一只鴿子和一只貓頭鷹做為傳訊的使者,還有兩條各有四眼,全身有著美麗斑紋的狗,只要有人死亡了,就由這兩條狗去將死者的亡靈帶到「耶摩天國」來;以上的神話故事發生的時間很早,「吠陀前期」時已經記載在「梨俱吠陀」之中;但是,這時還是屬於「五火二道」的信仰時期,人類死後的去處只有「天神道」和「祖靈道」;而且並沒有任何和生前心行善惡有關的條件,去處的不同單純只和生前所做過的祭祀有關;也就是說一個人生前不論是大善人或者大姦巨惡,只要完整的做過五種祭祀就能直升到「天神道」,與所有的神祇一起過著永遠快樂的日子,但是,如果少做了最重要一樣針對「火神阿耆尼」的大祭典,那麼就只能進入到「祖靈道」,但是,仍然還是相當美好的,只是不能享有和眾天神一樣的尊榮而已,不過,在這二道生活原來都是永恆的,並不需要重新轉世或者再次輪回投胎為人。(注:這點對於本書的主旨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點)。

至於為什麼生前的五種祭祀中唯獨對「火神阿耆尼」的祭祀最為重要?那是因為印度葬禮習俗一向是火葬,而且是將死者的遺體放在木柴堆上火化的,火化時遺體在熊熊烈燄中燃燒並消失,而青煙直上天際,難免會和「火」及「火神」產生神話聯想;於是就認為是「火神阿耆尼」的神力,讓死者的靈魂淨化,並隨著青煙進入永恆的天國,因此,如果生前能夠特別針對「火神阿耆尼」虔誠獻祭者,死後就能進入「天神道」;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對婆羅門僧侶權力私利有關的;在最古早的信仰傳統中,許多日常祭祀只要由家長或族長主祭即可,只有向一些天地大神的獻祭才需要由祭司(婆羅門)來主持;而一般「五火祭祀」中,其中前四種也是可以由家長主祭即可,但是,唯有對「火神阿耆尼」的祭祀特別隆重,儀式特別繁複,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只有正式的祭司才能進行獻祭,而且花費不貲,所以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去做的,但是,只要由婆羅門祭司來做主祭,祭司都可以從中獲取豐厚利益的。

但是,簡而言之,在這一時期,人們死後的世界都是美好的,和中國古代「生為徭役,死為休息」那種「回老家」的觀念是大致相仿的,人活在塵世間是相當勞苦還有病痛及貧困等等的痛苦的,但是,一旦死亡,經過火化之後,靈魂就被釋放並淨化,然後就能永恆快樂的生活在不同的天國中;生前的心性行為善惡和恩怨情仇從此一筆勾消,再也沒有任何瓜葛。在「吠陀時期」是沒有「地獄」觀念的,也更沒有「善惡罪業」、「因果業報」、「死後審判」以及「輪回轉世」觀念的。


但是,到了後來,「種姓制度」逐漸成型,那些個個聰明絕頂的婆羅門僧侶為了鞏  固自己的權位和攫取更多的利益,竟然把人們死後的永生權利一分為二;把「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個種姓劃歸「再生族」,卻把社會金字塔底層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首陀羅」種姓劃歸為「一生族」;也就是說;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奴隸階層者死後的好日子結束了,只有上三個種姓才能在死後永生,進入「天神道」或「祖靈道」去快樂過活,「首陀羅」種姓(以及賤民)是不能享有這種特權的,生命只有這一世,一旦死去,也就煙消云散,與草木同朽,沒有永生的靈魂。現在來看;很難相像當時制定這個規範的婆羅門僧侶是基於何種理由產生這種念頭的,不過,還真的是聰明一世,胡塗一時;做了大錯特錯的一種愚行!因為占人口少數的「雅利安人」以統治者的高姿態入侵印度成功,他們原本並沒有比原住民更先進的文明,反而只是擁有更草莽更原始的觀念(這點和元朝蒙古人打敗宋朝後入主中國的形態相當雷同,宋朝的文化禮教已經相當先進完備,但是,在武力上遠不如文化水平相對懸殊低落的蒙古鐵騎,所以無可奈何也只能任憑宰割了),因此當「雅利安人」寡占了「婆羅門」和「剎帝利」以及「吠舍」三個階級之後,因為種族及膚色的優越感,將黑皮膚的原住民打入最低的奴隸階級「首陀羅」,武力容或可以使人的肉體屈服,但是,卻無法使人的心理真正誠服,於是在極度歧視的心態下,他們擅自編派「死後永生」的權利,剝奪了奴隸階級「首陀羅」族群的再生權;但是,也因為這個非常錯誤的決定,引發了社會的巨幅震蕩;那些一生勞苦貧窮的奴隸階級,原本對死後世界總是還有一絲絲期盼的,結果竟然被硬生生的剝奪,當然會引發心理和實質的反抗;在武力不足以抗爭時,一種原始順世頹廢潮流開始蔓延,輕則廢弛自身的社會責任,抱持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觀,只求當下的快活和享受,不願再唯命是從的接受差遣奴役,重則作姦犯科,窮兇極惡的奪取酒色財貨來滿足今生的需求;整個階級嚴明的社會架構因此岌岌可危,恐將面臨徹底的崩壞;因此,一種思想恐嚇的宗教信仰被迫產生;那就是「地獄」的觀念;


同樣是出於婆羅門僧侶的刻意編造;在天界眾神中找出了最適當的「人選」--「耶摩」;畢竟他是掌管「祖靈道」所有亡靈的。於是「耶摩」這原本只是悠遊在天國享福的主角,竟然被地上一些婆羅門強行一分為二;讓他一半在「耶摩天國」享福,一半卻要兼差來掌管眾苦之地--「地獄」;變成了地獄之王(也就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大家耳熟能詳的「閻羅王」),而且婆羅門僧侶為了自圓其說,開始把原本永生的「祖靈道」也篡改了一番;變成不是全部居民都可以永生;而是要看後代子孫是否持續為他舉行祭祀而定?如果不幸沒有子嗣或者後代家道中落無力持續為祖先舉行祭祀的,這些已經在「祖靈道」享福的祖先就會失去永生特權,再次來人間輪回;對於婆羅門僧侶來說;這無疑是個「一石二鳥」之計,因此又有了可以斂財的名目。

至於在人間作惡的人,死後不再擁有一筆勾銷,重新洗牌的權利,不能再無條件進入「天神道」或「祖靈道」去天福永享;反而會被打入「地獄」接受審判,並依照生前罪過的輕重來接受酷刑懲罰。至於所謂的地獄酷刑倒也沒有任何創新,全是人間各種耳熟能詳酷刑的翻版而已。至此,我們也一樣能夠輕易看出「地獄」和「罪業」觀念是怎樣被人類蓄意造作出來的;同時也可以了解到1.為什麼「地獄」觀念不是無始之始就存在的,反而是在「五火二道」之後才出現的?

2.「耶摩」為什麼會被硬生生的一分為二,由他來掌管恐怖的「地獄」?因為他的確是一個適當的人選,但是,同樣為了自圓其說,總不能突然一夕之間改變他的職掌和神性,所以只能掩掩遮遮的讓他用「兼職」的型態來掌管「地獄」。3.在婆羅門三大綱領之中,第三條是「祭祀萬能」,但是,很顯然的,在「五火二道」時期,祭祀是可以決定死後去處的,跟生前心行善惡無關;但是,當「地獄」觀念被造作出來之後,「祭祀萬能」在這個系統中是肯定不適用的,祭祀已經不能挽救那些死後該下地獄的惡人(或惡靈),這點和「婆羅門三大綱領」中「祭祀萬能」的主張是完全矛盾的,但,倒是和第二條「婆羅門至上」卻完全吻合,婆羅門僧侶豈只是至上,根本是比眾天神更偉大更萬能的,連眾神的職掌和地位都可以由他們擅自編派,神話故事也是可以任意編造來符合自身的利益,任何和宗教信仰的事務都是他們說了算,至於「神」,只是他們的傀儡和騙人的幌子而已。

也所以當印度從「吠陀時期」進入「梵書」時期,死後的觀念從原本的「五火二道」也改變增益成了「四生三道」,也就是除了原本的「天神道」和「祖靈道」之外又增加了一個「地獄道」,同時,四生的觀念會被強調,是因為「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又被用來加諸在惡人的死後去處,往往是在地獄受完酷刑之後,總是要安排下一程的去處,既不能讓他們去天界享福,又不打算讓他們再世為人,所以,就編派這些罪靈轉生為畜生或者蛇蠍或細小的蟲子吧。在此,我們同樣又可以看出一個漏洞生漏洞的實證:顯然,「首陀羅」(及賤民)突然一夜之間從「一生族」又變回「再生族」了,只要他們生前作惡,死後就還是有持續存在的「生命」去下地獄受苦,受完苦再轉生為畜生或蟲蟻。為什麼會這樣一直自相矛盾呢?答案也很簡單;因為神話是人為編造的,「輪回」觀念也是人為編造的,「罪業果報」一樣是人為編造出來的,因為不是自然機制,所以難免就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漏洞,更何況;在今天的印度,仍有將近一半以上的文盲,在二、三千年前,知識是完全被婆羅門階級壟斷的情況下,究竟神話是怎麼說的?那些神有什麼不同的特性和神通?神與神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那個神比較神通廣大?那個神做過什麼醜事   人死後會有什麼遭遇?怎樣才能進入天國永生極樂?為什麼同樣是人卻有不同的階級?為什麼有人可以一生富貴榮華?為什麼有人就必須貧困低賤的過活,而且世世代代不能翻身?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婆羅門僧侶說了算!

在極少人敢質疑的神權威嚇下,在婆羅門至上的威權陶醉中,他們並不是這麼戒慎恐懼,縝密亟思的來編造各種神話,有時也許考慮有欠周詳,有時則根本是肆無忌憚的,所以天長地久的就會出現漏洞,然後當然就必須以謊圓謊的不停編造各種謊言來自圓其說;但是,謊言終究是謊言,那是絕對經不起時間考驗的。二千多年前民智未開的印度,容或謊言還有極大的效用,還有極多的人民會相信;但是,二千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重新回顧印度的宗教史和各種神話時,用研究的心態去發掘,當然可以找出那些是根本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人為謊言了。

*關於「死神」(非指「耶魔」)的神話;在很久很久以前的第一個期「黃金時代」,原本地上的人類也是不會死的。因為那時的人善良純樸,不懂得什麼是善惡,所以也不會做任何惡事,甚至也沒有任何不良的念頭;所以,他們生活得無憂無慮,只有快樂沒有痛苦,也不會死亡。但是這樣無限制的繁衍生息,卻使得「大地女神」不堪重負,就去向「梵天」訴苦,「梵天」為了減輕她的負荷,就從自己的身體里生出一個黑眼睛,頭載花環,身穿血紅色衣裳的女人,梵天命令她說:「妳是我創造出來的死神,妳的任務就是用盡各種方法去讓人類自動趨向死亡!」於是死神就這樣來到人間。她將自己的淚水變成令人死亡的疾病,同時,她也用美色引誘出人類的激情和淫欲,這些也成為了人類為之死亡的原因。這個神話是相當不合理的,因為人類從來沒有「不死」的實例,如果說人類曾經能夠「不死」,那麼「翻攪乳海求不死甘露」的神話就根本不成立了,因為豈有天神、阿修羅因為畏懼死亡而合作求不死靈藥,人類反而是不死之身,那麼天神、阿修羅來當人就好了,而且更加無憂無慮,又何必當神呢?


9.「摩奴」(Manu):世界宗師,是太陽神的兒子,「耶摩」的弟弟,他不但是天神,也是一位苦修者,曾經在「毗梨尼」河邊,高舉一只手,並獨腳站立,眼睛從不眨動的保持這個姿勢長達十年之久。後來他因為救了一條小魚並一直把它養成超級大魚,大魚為了報答;向他預示毀滅世界的大洪水將至,要他建造一條堅固的大船,通知「北斗七星」七位仙人,並帶齊各種生物的種子上船;之後果然發生了毀滅整個世界的大洪水,大魚適時出現並將這艘大船拉向喜馬拉雅山的高峰停住;最後大魚終於表明身份;原來就是「生主大梵天」的化身,並且告訴「摩奴」今後所有蕓蕓眾生;包括天神、阿修羅、凡人、「比特利」、一切動植物全都要靠「摩奴」重新創造一次。也因此「摩奴」就成了繼「梵天」之後的天地第二次的創造者。

(注:在這個神話故事中有幾個特點:1.大洪水毀滅世界和一切生靈以及建造大船裝載各種生物種子的說法和「舊約聖經諾亞方舟」的神話如出一轍,不過「摩奴」神名是先出現在「吠陀前期」的,而關於大洪水及大船的說法卻是後來「婆羅門教」時期增補的,因此,不但是晚過聖經甚久,甚至有可能是從「舊約聖經諾亞方舟」的神話抄襲過來的,目的則是在幫成書於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後二世紀的「摩奴法典」補強一個神話依據。

2.即使是天神,仍然要不停的苦修才能提升神力。3.所謂的「比特利」是指死去的祖靈,他們生活在「祖靈道」,但是還是有等級之分,而且必須依據後世子孫為他們進行的種種祭祀以及奉獻祭品的豐寡來決定等級高低;一直升高的最後可以進入「天神道」,而一直降低的最後則必須重新輪回來人間。4.有關「大洪水」的傳說幾乎是各民族都共有的,包括猶太人的「舊約聖經」、中國人的「大禹治水」加上印度人的「摩奴大船」等等,因此在遠古時期,極有可能發生過世界性的大洪水,但是,在印度地區,肯定不是發生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之後的事,因為從「吠陀時代」迄今都不曾發生過這樣的大洪水,而且關於「摩奴大船」和二次創造世界萬物的神話也不曾出現在「吠陀經典」中,反而是在婆羅門教時期才把「摩奴」和「大洪水」及「世界第二次創造」結合成新的神話。因此,由以上幾點,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婆羅門僧侶在掌權之後是如何處心亟慮的在編造各種鞏固自己特權的神話;不但編造嚴苛規範各種姓階級的權利義務及殘酷刑罰的「摩奴法典」來強化種姓制度,更編造了以「祭祀萬能」為綱領的「祖靈道」升降規律,不但強調祭祀的必要,因此可以從中獲利,更因此強化了婆羅門祭司專業的權威地位。)

10.「濕婆神」(Siva):毀滅神或者破壞神;雖然現今已經成為印度教最崇拜的主要大神,全印度信奉祂的信眾極可能多過信奉保護神「毗濕奴」的,而且在一些後期的傳說中,祂的神力奇大無比,連其它兩大主神「毗濕奴」和「梵天」都不得不甘拜下風,承認祂的領袖地位;但是,在「吠陀時期」,祂其實幾乎根本沒有什麼地位,也沒有什麼驚人的神跡表現,也僅只是暴風神「樓陀羅」的一個別名;直到「梵書」時代,隨著時代和主要生活型態的改變,人們從原先遊牧生活進入農業定居時代,並且有了比較穩固的屋宇住宅,「雷電」不再像長年生活在曠野時期那麼令人畏懼和容易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害,反而是來自「孟加拉國灣」的熱帶氣旋(台風)造成的狂風暴雨比較讓人害怕,所造成的生命財產往往難以估計,所以,如同巨大破壞有如毀天滅地的威力成為人們極度敬畏的對象,加上壟斷知識的婆羅門僧侶的主觀詮釋和權謀編造附會,於是「濕婆神」就成了毀滅之神,也取代了「因陀羅」的地位。


*在後期三大主神的地位高低神話傳說中;有一天,「毗濕奴」和「梵天」爭論起到底誰的神力最大;最值得大家崇敬?突然在他們前面出現了一根巨大無比的火柱;燃燒著熊熊烈火,兩位大神驚愕之餘,就想要去了解火柱的究竟;於是「毗濕奴」變身成為一只巨大的野豬,從火柱底端的地面向下挖掘,結果整整挖了一千年仍然是深不可測也不見尾端?而「梵天」則變身成為一只巨大的天鵝,奮力往上飛翔,想要找尋到火柱的頂端所在,同樣是花了整整一千年時間還是沒有到達柱頂,最後都只能精疲力竭的放棄搜尋,這時「濕婆神」突然在他們面前出現了,這時祂們才吃驚的發現;這根頂天立地沒有盡頭的大火柱竟然只是「濕婆神」的「林迦」(男性的陽具),於是這兩位大神只好心悅誠服的甘拜下風,承認「濕婆神」才是最值得崇敬的最高神祇,而後來的「濕婆神」信徒自然暴增,也無不認定「濕婆神」是全宇宙最偉大最至高無上的神祇,而印度地區自古以來就有的「林迦崇拜」也因此成為更為普遍的一種信仰象徵,在很多「濕婆神」廟宇中,有時並沒有具象的「濕婆神像」,反而只有圓柱形的「林迦」,但是,信徒一樣將之當成「濕婆神」本尊來虔誠膜拜。(注:這點也引發了一個非常大的疑竇?假設「濕婆神」真的是如此偉大崇高,神力無邊到眾神退讓,不敢比擬,那麼為什麼在「吠陀時期」並沒有什麼地位和特殊神跡呢?(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暴風雨神「樓陀羅」),反而是到了「梵書」時期的婆羅門教大興時,「濕婆神」才突然大顯神威,成了天地主宰呢?這大概不言自明的可以證實壟斷知識的婆羅門僧侶正是始作俑者,正是他們「閉門造神」一手操弄出來的結果。)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15:12:10
#5
千古騙局 業報輪回 第三章 下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印度神話中諸神地位及神力的演變

11.「毗濕奴神」(Vishnu):印度教三相神之一的「保護神」,負責守護整個宇宙的平和,賞善罰惡十分公正,也非常慈悲;鹹信是目前印度教中最受到敬拜的神祇之一,由於印度人大多也信仰「濕婆神」,而印度神話故事因作者派系不同,常有揚此貶彼之情況,在公元八世紀大哲「商羯羅」複興印度教之前,信仰不同主神的印度教各派教徒甚至經常互相爭戰,經過「商羯羅」大力整合之後,才能彼此尊重認同;同意「三相神」平起平坐;為同源信仰,並自此以後,統稱為「印度教」。

依照印度教說法,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佛也是「毗濕奴神」化身。「毗濕奴神」的坐騎為迦樓羅(在佛教中稱之為「大鵬金翅鳥」),妻子是吉祥天女,印度教的「毗濕奴神」派(Vaishnavism)專門供奉他,全印度有一千多座以他為主神的廟宇。

印度人傳說,「毗濕奴神」有十個化身,分別是魚、龜、野豬、人獅、侏儒、持斧羅摩、羅摩、黑天、釋迦佛和迦爾吉。

「毗濕奴神」的十個化身分別對應關於「毗濕奴神」的十個故事。在十個化身中,魚與龜參與了創世傳說;野豬、人獅、侏儒、持斧羅摩、羅摩、黑天是「毗濕奴神」消滅眾神的敵人時的化身;佛陀,亦即釋迦牟尼佛也是「毗濕奴神」的化身;迦爾吉尚未現世,其形象為騎著白馬、手持燃燒著的火劍的英俊男子。迦爾吉現身之時就是世界終結之日,他將燒盡一切,審判世人。值得注意的是,關於「毗濕奴神」的十個化身的故事明顯不是完成於同一時期的,從中也可以看了印度教的內容在時間上的變化。


「毗濕奴神」在印度神話中,之所以會被視為保護之神。有一個故事,「濕婆神」之妻「達剎約尼」的父親「達剎」,不敬重「濕婆神」,為此「達剎約尼」以自焚抗議(後世據此神話發展出寡婦自焚殉夫的惡習,稱為「薩蒂」)。「濕婆神」為了幫自殺的妻子「達剎約尼」報仇,將「達剎」斬首,並由額上之眼噴出烈燄,焚燒天界。「濕婆神」於火中跳舞,打算毀滅世界。「毗濕奴神」為了保護世界,於是施展法術與「濕婆神」斗法,並將「達剎約尼」的遺體切割成五十塊,散落於三界之中(後來這五十塊遺體散落地點,均成為印度教聖地並建有大小不一的廟宇來祭祀),此時「梵天」亦出面為兩神講和。傷痛欲絕的「濕婆神」覺得心灰意冷,決定入喜瑪拉雅山中隱居,與世隔絕。尼泊爾傳說尼泊爾國王即是「毗濕奴神」轉世。

在印度,「毗濕奴神」最受崇拜的十大化身分別是:

1. 魚(摩蹉),從洪水中救出人類始祖摩奴;

2. 龜(俱利摩),眾神攪乳海時作為攪棒曼陀羅山的底座;

3. 野豬(筏羅訶),從海中拱起沉沒的大地,殺死魔王金目;

4. 人獅(那羅僧訶),消滅魔王金床;

5. 侏儒(筏摩那),三大步跨越天地,從三界中趕走魔王跋利,只把地獄留給他;


6. 持斧羅摩,一次殺光人間侵犯婆羅門利益的剎帝利;

7. 羅摩,誅殺十首魔王羅波那;

8. 黑天,消滅那伽之王迦梨耶、提奴迦、波羅蘭缽等妖怪。

9. 釋迦佛,倡導獨特的言論,以迷惑羅剎等惡鬼神,維護世界的秩序。

10.迦爾吉(白馬),在這個「爭斗時」結束之際毀滅罪惡的世界。

*關於「毗濕奴神」第六個化身,就是「持斧羅摩」的另一個神話故事,在進入傳說中第二期所謂「白銀時代」之後,剎帝利種姓對其他種姓施行集權暴政,「毗濕奴神」化身為苦修者「加馬達伽尼」最小的兒子「派樓蘇羅摩」,並且由「濕婆神」賜給他一把威力強大的神斧,他與當時最強的剎帝利種姓國王和貴族集團前後展開了廿一場大戰,大獲全勝,並且把所有剎帝利種姓全部殺光,使他們的鮮血灌滿了五座大湖,從此使得種姓制度再次確立,而婆羅門階級重新成為領導者。

在這則神話故事中;講述的當然不是事實,因為印度历史上並不曾發生「婆羅門」與「剎帝利」種姓這麼強烈的對立與血腥沖突,但是,用殺光所有剎帝利種姓,鮮血灌滿五座大湖的說法;只是一種意識型態的表達,包含著深深的警告和威脅意味,強調「婆羅門」階級的至尊地位是不可挑戰的,否則必遭天譴。

*「毗濕奴神」第八次化身的「黑天」神後來不但殺了惡魔那拉卡,還力戰天界的因陀羅神,並在兒子亞尼魯達結婚時大戰魔族之王「巴那」,可說是神勇無比。有一次,「黑天」因觸怒賢者「多帕薩斯」,受到他的詛咒,並預言將會因腳掌受傷而死。


果然,後來當「黑天」有一次在森林里盤腿冥想時,不幸被一個老獵人所射的箭射中腳掌,粹然而死;死後被眾神迎往天界(這個神話故事和希臘神話中大力神「阿基利斯」的致命要害--足腱被箭射中而死的說法根本是如出一轍,不過,「毗濕奴」化身之一「黑天」的故事晚過希臘神話出現的時代晚了很久,所以,應該是從希臘神話抄襲而來比較有可能)。這個神話則說明苦修的婆羅門僧侶,其詛咒的本領,連神祇都無法幸免。

*「毗濕奴」神的第九個化身就是「佛陀」釋迦牟尼;因為他的時代正好是「婆羅門教」大興時期,也因為釋迦牟尼堅決反對「種姓制度」的階級劃分,也痛恨婆羅門階級的專權跋扈,所以主張「眾生平等」,對「婆羅門教」當然是公然的挑戰,於是一方面是貶抑,一方面也是用老套的收編政策,讓「佛陀」變成了「毗濕奴」神的第 九個化身;


但是,卻把他說成了一個處於末世來臨前;專門迷惑眾生為目的化身神;只要是對印度教信仰不堅的人,一旦被他迷惑,因此而隨之「藐視吠陀經典、反對種性、背棄對天神的虔誠信仰、反抗婆羅門領導,不履行自己種姓應有的任務時。在最終的審判時就會墜入地獄。」這個神話編造的還算巧妙也很險惡,有點像武術中的「借力使力」,可以將威脅化解於無形。

12.「梵天」(Brahma):是印度教的創造之神,與「毗濕奴」、「濕婆神」並稱三主神(婆羅門教時代以後)。他的坐騎為天鵝,配偶為智慧女神「辯才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認為是智慧之神。根據「往世書」的說法,「梵天」是自我誕生的。但是說法不一;一說在宇宙肇始之際,「毗濕奴」肚臍上的蓮花產生了「梵天」。這也說明了「梵天」的名字又叫做Nabhija(意味「從肚臍生出來的」)。另一個傳說則說「梵天」是從漂流在水上的一顆金卵中誕生的,因此「梵天」又叫做Hiranyagarbha(金卵之意)。最後,金卵的剩餘部份則擴張成宇宙。「梵天」是至高存在「梵」和陰性能量自性(Prakrti)或幻象(Maya)的兒子;或者說「梵天」是「梵」這個抽象意念的具象和具體呈現,不過,非常明確的,具象化的「梵天」不是「吠陀時期」本初的神祇,而是後來才被婆羅門僧侶賦予擬人化的形體,並用於和「濕婆神」神」、「「毗濕奴」」匹配為「三相神」。他的特徵是四顆頭、四張臉以及四只手臂,其中有一只手上拿的是「吠陀經書」,而且口中不斷地誦讀「吠陀經」。

*在神話故事中講到「梵天」四個頭的來历。是因為他創造了一位叫做「莎拉娃蒂」(Sarasvati辯才天女)的女神,但「梵天」卻因此迷戀她。「莎拉娃蒂」到處逃竄,躲避「梵天」的注視;但不管她怎麼躲,「梵天」總會長出新的頭顱出來。最後,「梵天」一共長出了五個頭顱。「莎拉娃蒂」去向「濕婆神」求救;「濕婆神」認為「莎拉娃蒂」是「梵天」的女兒,但娶女兒為妻是有違反了天律的。為了阻止「梵天」,「濕婆神」砍掉了他的一顆頭。也因為「梵天」有了這種可恥的行為,所以,後世永遠無法獲得和「濕婆神」及「毗濕奴神」一樣的祭祀和崇拜。

*另一種神話卻是說:「梵天」在某一次眾神集會之中與「濕婆神」辯駁,究竟誰的法力較強,「濕婆神」憤怒,於是拔劍砍斷了「梵天」第五個頭顱。眾神皆對「濕婆神」如此暴戾之舉感到不滿,大罵其為「殺梵之賊」,尤其是「毗濕奴」神,「毗濕奴」拋起法螺、金剛杵、蓮花三樣法器,法螺大鳴降低了「濕婆神」神的聽力   ,蓮花兩片花瓣落在「濕婆神」神的眼睛上,「濕婆神」神於是張開額頭的第三只眼,並自眼中燃燒足以毀滅世界的火燄,但金剛杵又落下直逼「濕婆神」神的第三只眼。「濕婆神」神知道自己落敗,於是回到喜馬拉雅山隱居修行,苦練自己的額上之眼。


*關於「梵天」永遠不能得到人們的祭拜一事;最早的一種說法是說「梵天」後來還是娶了「莎拉娃蒂」為妻,但是,在一次「梵天」邀請眾神的盛大宴會中,「莎拉娃蒂」一直延遲未出面,祭司去催促,「莎拉娃蒂」仍然慢條斯理的在化妝打扮,「梵天」感到顏面大失,一怒之下,就命「因陀羅」再去幫他找個女子為妻,結果「因陀羅」來到凡間看中了一位牧羊女「加耶德麗」;就把她帶回天上,「梵天」見了覺得喜歡,所以就當眾宣布要另娶「加耶德麗」為妻,因為「梵天」和「莎拉娃蒂」的婚姻本來就不被眾神所祝福的,他這次再婚當然就變得名正言順,所以眾神都歡欣鼓舞的大聲祝福和贊同,但是,這時「莎拉娃蒂」卻現身了,非常氣憤,就惡言詛咒「梵天」將因為拋棄發妻,另結新歡的行為為人間信眾所不恥,將因此永遠不能得到原本應有的祭祀,以後每年只有婆羅門祭祀會祭祀他一次而已。

*另一種說法,「婆利古仙人」邀請「梵天」參加一場祭典,但「梵天」卻沉浸在「濕婆神」化身成他的妻子辯才天女的音樂之中,完全不理會仙人的呼喚,「婆利古仙人」大怒之下,便詛咒「梵天」永遠不能得到人們的祭拜。

*印度教只有少數人向「梵天」禮拜,全印度境內數千座印度教寺廟中僅僅只有兩座是專門供奉「梵天」的,或許真正的原因是「梵天」創造天地萬物的工作早已完成,他已經不再為人間做任何事,一向處於休息狀態;而「創造」對所有信徒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反而是保護神「毗濕奴」和破壞神「濕婆」比較需要敬畏和膜拜?不過,也只是沒有普遍專門祭祀「梵天」為主神的廟宇,一般祭祀中,信徒還是會「順便」祭拜他的。不過,反而在南傳進入中南半島,尤其是在泰國,被稱為「大梵天王」或者「四面佛」卻是廣受崇拜的,供奉他的廟宇祭壇極多,信徒認為他是有求必應的,而且四個面可以祈求不同的願望並獲得實現。

*在關於「梵天」的這些神話中;同樣的可以看到許多匪疑所思的矛盾;其一,印度神話中說到「吠陀天啓」,把原本人們贊頌神祇的歌詠托言是天神創作並賜示的,這已經非常「神化」了,而「梵天」又被編造成一切的創造者,包括「吠陀經典」,那麼「梵天」自己為什麼還要不時念頌呢?而且「梵天」是後世創造出來的神祇,跟「吠陀經典」又有什麼關系呢?

*印度所有神話都是無比生動玄奇,引人入勝的,所有三界發生的各種神話都被描述得活靈活現,彷佛是講述者都是現場親眼目擊的,但是,關於「梵天」如何誕生?為什麼有四個頭以及他為什麼不為後世人間信徒所祭拜?卻竟然會出現這麼多不同的版本;顯然不是神話在天長地久的傳誦慢慢走樣,而非常可能是當「梵」的抽象意念被婆羅門僧侶賦予擬人化的形體之後,附麗出了許多神話;但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因此誰也不服誰;在印度這麼廣大的國土間,古代的通訊聯絡和媒體傳播這麼不發達的情況下,人為編造出來的神話難免口徑無法一致,所以才會出現南轅北轍的各種不同版本。

13.「賽犍陀」(Skanda):戰神,又名「鳩摩羅」,是專門保護眾神的武將,除了打仗,他別無興趣,尤其對女性毫無興趣,一直保持童子身,並且也不準女性進入他的神廟;他是「濕婆神」和妻子雪山女神「帕爾瓦蒂」整整做愛一千年之久,最後在眾神焦急的拜托下,才產生出來的兒子。但是,出生後就被拋棄在「娑羅根達」森林之中,「眾友仙人」來到森林中苦修時,還是嬰兒的「賽犍陀」要求「眾友仙人」為他進行一個正式的聖禮祭典,「眾友仙人」非常驚訝,知道這個嬰兒肯定來历不凡;但是,他立刻表明自己只是「剎帝利」種姓,不能踰越本分,去進行只有婆羅門祭司才能進行的任何祭祀。於是,「賽犍陀」就賜與「眾友仙人」特別的恩典;讓他提升為「婆羅門」的種姓階級,這樣「眾友仙人」就可以幫「賽犍陀」舉行誕生聖禮。後來,「雪白仙人」送給他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賽犍陀」在「伽蘭遮山」試用這樣武器,結果劈裂了幾十座山峰,住在山凹中的「阿修羅」既震驚又氣憤,對他群起圍攻,卻慘遭敗北,死傷累累,這時,連「因陀羅」也為之大驚,連忙趕來,並且用他最厲害的金剛杵來阻止「賽犍陀」的胡鬧,但是,兩樣超級武器對打,使大地都為之震動,但是,金剛杵竟然意外的敗下陣來,連「因陀羅」都不得不俯首認輸,向「賽犍陀」求和。
*後來「濕婆神」為他舉行灌頂大典,封他為天界眾神軍的最高統帥,並且派他率領眾神去討伐「阿修羅」眾惡神,當兩軍對陣時,阿修羅王「多羅迦」率先出馬應戰,「因陀羅」的金剛杵根本無法傷及「多羅迦」分毫,最後精疲力竭的退下陣來,換上「毗濕奴」神上陣,結果他的神杵卻被「多羅迦」的三鋒利箭射成了三截,換上「雄賢」接手,雖然他的三叉戟砍傷了「多羅迦」,但是負傷的「多羅迦」竟然還能舉起一塊巨石,把「雄賢」的大腿砸得粉碎而失去知覺;最後還是由「賽犍陀」上陣,在「濕婆神」和雪山女神的助威之下,一劍劈開「多羅迦」的胸膛,才殺死這個兇猛的強敵,獲得最後勝利,也贏得天界眾神的崇敬和贊頌。

(注:在這個出自後期「婆羅門教」時代的神話故事中;很明確的可以看出幾個特點;

1.吠陀時期的天地共主「因陀羅」已經失勢,連「濕婆神」的兒子都打不過了,更何況是「濕婆神」本尊呢?

2.「婆羅門至上」的觀念已經確立,他們祭祀的專職權位是任何其它種姓都不能僭越的。

3.「仙人」(人間的苦行僧)也有超越神祇的能力,不但可以幫神祇進行聖典,甚至還能給予神祇和阿修羅都無法抵擋的武器。4.在率軍與「阿修羅」眾惡神的大戰中,不只是「因陀羅」變得失去原本的戰力,甚至連「毗濕奴」神與「雄賢」也表現不佳,最後還是「賽犍陀」擊殺了對手,可以看得出這是蓄意把「濕婆神」的地位抬升到宇宙最至高無上的權力高峰。)

*「韋馱天」原本是印度教的神--「賽犍陀」(Skanda)的別名,是「濕婆神」與妻子「帕爾瓦蒂」的兒子。本來是率領濕婆眾神擊敗惡魔的武神,後來卻成為侵襲兒童的疫癘之神,據說他能將生命與力賜予崇拜他的人們。後來被佛教采納收編後,就莫名其妙的變成佛法八大守護神的之一。此外,「賽犍陀」亦是盜賊的守護神,大概是「賽犍陀」以善跑著名,盜賊們希望自己能溜得快,因而以「賽犍陀」為其祟拜信仰的主神。除了上述之外,印度教的眾神被佛教自作主張收編的,還有吉祥天、閻魔、摩利支天、鬼子母神等。

14.「甘尼許」(Gannesa):福德神或財神,象頭人身是「甘尼許」的特徵,造型相當怪異卻又十分討喜,代表文學、智慧還有財富,所以在印度及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各地都有很多信徒祭拜他,但是,他幾乎是一個非常刻意被人為創造出來的神,因為他的出身和「象頭人身的由來」都一直是眾說紛紜的;


傳說他是「濕婆神」與「雪山女神」之子,但是,不是兩神經由性愛而生;應該算是「雪山女神」「獨力」創造出來的,因為「濕婆神」經常在喜馬拉雅山上苦修,長年不回家,「雪山女神」非常寂寞,於是就運用神力自己「創造」了一個娃娃「甘尼許」來逗樂解悶,當「甘尼許」到了少年時,已經相當聰慧又武功高強,有一天,「雪山女神」要洗澡,就叫「甘尼許」看守門戶,別讓任何人進來;「甘尼許」很聽話的守在門口,但是,碰巧「濕婆神」難得回家來探望妻子,父子完全不相識,「濕婆神」堅持要回自己的家,「甘尼許」說媽媽在洗澡,就是不讓他進去,「濕婆神」誤會老婆紅杏出牆,一時怒不可遏,於是父子發生了爭執,後來開始打斗,畢竟「濕婆神」神力非凡,用他的三叉戟一刀斬下了「甘尼許」的頭顱,然後一腳就把那顆頭顱踢下了萬丈深淵;「雪山女神」洗完澡出來看見之後大為悲痛,告訴了「濕婆神」事情原委,並且哭鬧著要他負責讓「甘尼許」複活;「濕婆神」也很懊悔,只好答應了,但是,怎樣也找不回原來的頭顱,剛好瞧見有一頭小象,於是就把象頭砍下,帶回來裝在「甘尼許」的身體上;並且運用神力讓他複活;雖然不是原來的樣貌,但是,「象頭人身」也還是非常可愛討喜,所以「雪山女神」也就接受了他,一樣疼愛。後來在許多畫像和雕像上,只要是描述到「濕婆神」家庭的,一定會有兒童樣子的「甘尼許」出現形成和樂的畫面。

*但是,在古老的「吠陀神話」中並沒有提到象頭神的存在,他的神話主要出現於兩部史詩與往世書之中,可見這當然不是「吠陀」傳統,也不是憑空冒出來,或者到了「往世書」時代,「雪山女神」才創造出來的。應該是出於婆羅門僧侶或者被尊稱為「仙人」的那些苦行僧後來想象出來的。也因而關於象頭神之所以會長著一個大象的頭顱的原因,各種文獻上的說詞並不一致。除了前述最廣為人知的一種;還有另外兩種:

*其一是說:「雪山女神」在有次在沐浴時,有一滴洗澡水落入恆河,卻被她的侍女--象頭女神「瑪梨尼」喝了。後來竟然就生了一個象頭人身;卻只有一根象牙的兒子,就是象頭神「甘尼許」。其二是說:象頭神生下來時本來是正常的嬰兒模樣。但「雪山女神」為兒子辦慶生喜宴時,邀請了天界諸神來饗宴,卻獨獨忘了邀請土星神「沙尼」,「沙尼」覺得自己很屈辱而忿忿不平,就從眼中噴出神火燒掉了嬰兒的頭。結果「梵天」為了安撫「雪山女神」,就叫她到森林中去,並許諾說她在森林中看到的第一只個動物;牠的頭就能取代她愛子的頭。結果「雪山女神」最先看到的就是大象,所以兒子就長了一個象頭,變成了象頭人身的模樣。

*由以上的各種說法;除了對於「甘尼許」擁有象頭人身的緣由各說各話,同時也證明這個神話是在比「吠陀時期」晚了很久才突然出現的,應該是在「濕婆神」逐漸取代「吠陀神話」中的眾神,變成「三相神」中的天地共主時,臨時附麗而刻意創造出來的,並和「雪山女神」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神仙家庭。

*跟象頭神「甘尼許」相關的神話還有一則;印度史詩時代最有名的兩篇史詩之一|「摩訶婆羅多」就是象頭神「甘尼許」專注的聆聽其作者「廣博仙人」口述,並 且不眠不休地用神筆抄寫下來。但由於這篇史詩非常非常長,最後把神筆也寫壞了,臨時沒有其它筆可以使用,「甘尼許」就把自己的右牙折斷,沾上墨水,繼續抄寫下去,好不容易才把「摩訶婆羅多」完整的筆錄下來。也因此後世許多「甘尼許」的畫像或雕塑;他只有左牙而沒有右牙,或者右牙是少了半截的。


*不過,這個神話其實也是漏洞百出的;因為「摩訶婆羅多」只能說是神話史詩;描述的是有名的「俱盧之戰」的故事;托言是「廣博仙人」口述;印度教所謂的仙人並不是神,只是得道的苦行僧,如果是由他口述,由另外一個人來筆錄,至少還說得過去,但是,「甘尼許」是神,有需要這樣不眠不休的動筆來紀錄嗎?甚且沒有筆時竟然還要折斷自己的象牙來代筆?這樣未免也太不「神」了吧?更重要的是「摩訶婆羅多」實際的真相是一個宗教陰謀,是婆羅門僧侶為了強化階級意識而蓄意編造出來的;最重要的就是「黑天」勸說「阿周那」務必勇敢出徵的「薄伽梵歌」篇章(請參閱另文詳述)

*還有一個與「甘尼許」相關的神話;因為在一個眾神衰微的時期,是因為地上的人類因為虔誠參拜「蘇摩神」而在死後紛紛順利的進入「天神道」;結果使得「天神道」神口爆滿,而「地獄道」反而空空如也,眾神為此十分憂心,就推派「因陀羅神」為代表去懇求「濕婆神」幫忙,「濕婆神」就和妻子「雪山女神」商量,「雪山女神」立刻想到解決之道,就搓下自己身上的泥垢,捏塑了一個「象頭人身」的娃娃,施展神力使他變得鮮活而有了生命,將他派往人間,接受人間的香火祭拜,並且使得人們對於財富等物欲的願望都能有求必應,以此誘使人們追求物質享受,而不再虔誠祭祀和潛心修行,順利阻援他們升天永生的機會。這個神話故事是非常缺乏說服力的,想必是在「濕婆神誤殺兒子再為他換頭」的故事之後才另行編造的,而且也顯然在表明眾神是不希望人類能夠和祂們平起平坐,永生不死的。這點和「聖經創世紀」中神不準許亞當夏娃吃「生命樹」果實的警告和擔憂非常雷同的。

15.「迦莉女神」(Kali)與「杜爾迦」(Durga):「迦莉女神」又稱為「時母」,「杜爾迦」又稱為「難近母」,她們都是為印度教的重要女神。傳統上她被認為是濕婆之妻「雪山女神」的兩個不同化身,為威力強大的降魔相。「迦莉女神」的形象在「往世書時代」才真正定型,「摩根德耶往世書」被認為是最早的描述了「迦莉女神」女神的文獻。

關於「迦莉女神」的神話,主要就是她與阿修羅「羅乞多毗闍」(血種)作戰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出現於「摩根德耶往世書」。阿修羅諸魔大舉進攻天界,由於他們的首領得到了「梵天」的祝福,眾天神根本無法抵擋。天神們只好去懇求大神「濕婆」的幫助。濕婆此時正在修行,眾神不敢打擾他,幸而他的妻子「雪山女神」伸出了援手,她派出自己的化身「杜爾迦」和「迦莉女神」去與阿修羅作戰。兩女神輕易地打敗了許多阿修羅,但「羅乞多毗闍」卻很難對付。這個怪物每滴一滴血在地上,就會產生出一千個和他一樣厲害的化身,後患無窮。「杜爾迦」用弓箭把「羅乞多毗闍」射得遍體鱗傷,但卻只是惡化了形勢,因為從他傷口滴出的血產生出了無數的新惡魔。「杜爾迦」於是向「迦莉女神」求援,後者張開大口把「羅乞多毗闍」整個吞了下去,並把他的血液一滴不剩地喝掉。

「迦莉女神」消滅了這個惡魔後由於高興而跳起舞來,雙腳大力踐踏土地,令三界眾生都被震動得萬分恐懼難以生活。濕婆為減輕眾生的痛苦,就躺在「迦莉女神」的腳下任其踐踏。這就是「迦莉女神」總是被塑造成腳踩濕婆的原因。


對「迦莉女神」的崇拜在性力派中占有重要地位。性力派是受到非雅利安的大神母崇拜影嚮的一個印度教強大派別,認為女神的性力為宇宙的本源。總的來說性力派實際上貶低了男神的作用,而強調他們配偶的功能。如「迦莉女神」即被認為代表「濕婆」的性力。現在最盛行「迦莉女神」崇拜的地區是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性力派信徒仍然有以人為祭品獻給「迦莉女神」與「雪山女神」等女神的本尊的現象。這種行為在英國殖民當局全力禁止下才逐漸消失。

「杜爾迦」最初是一個獨立的女神,和「雪山女神」並沒有關系。實際上,她可能是非雅利安起源的。已知最早崇拜「杜爾迦」的人群是不屬於雅利安人的一些落後部落,在公元前後的幾百年間「杜爾迦」才被接納進印度神系,並被附會成「雪山女神」的降魔相。接納這些地方性的前雅利安神祇的結果是印度宗教體系中出現了崇拜大神母的強大派別,即性力派。性力派認為,女神的「性力」才是宇宙的本源(梵)。這其實是印度哲學思想和原始的母神崇拜的結合。

在「杜爾迦」與各種惡魔的戰斗中,最有名的是打敗怪物「摩醯濕」(Mahisha)的故事。「摩醯濕」是一個牛頭人身強大的阿修羅,誰也無法打敗它,它甚至入侵天界趕走了天帝「因陀羅」。給予這個怪物如此神力的「梵天」本人也無力收服它。眾神被迫集合起來,而後從他們的力量中浮現出「杜爾迦」(但並不是由他們創造出來的)。「杜爾迦」用「吠陀的語言」告訴天神們她是宇宙精神梵的體現,只有她才能打敗「摩醯濕」。眾神紛紛送給她各種武器和法寶。經過一場天昏地暗的大戰,「杜爾迦」終於消滅了摩醯濕,因此得到一個稱號「殺摩醯濕者」。

*既然「迦莉女神」與「杜爾迦」又是在「吠陀時代」之後才突然出現的,又是「濕婆神」的妻子的兩個化身;除了婆羅門教時代的人為編造附麗,其為「性力派」所崇拜的女神,有可能是東印度的幾個邦到現今孟加拉國地區的原住民原始信仰;後來被統稱為「密教」,或者「莎克蒂派」,那些犧牲血祭甚至「殺人獻祭」的宗教傳統是一直延續不斷的,而婆羅門教無法消滅他們,也不願放任他們這種信仰活躍在印度的國度里,唯一的辦法就只能設法安撫收編,當然一樣必須編造神話,把「時母」和「難近母」改稱為「迦莉女神」和「杜爾迦」,並且統統變身為「雪山女神」的兩個「降魔相」的化身,又是「濕婆神」的妻子,這樣,雙方就容易妥協了;就如同把東印度地區普遍信仰的三兄妹「娃娃神」(佳格那達、巴拉茹阿瑪、蘇巴鐸)和「黑天」混同為一神的作法如出一轍。

*談到「濕婆神」、「樓陀羅」以及「迦梨女神」之間的關系;有另一種說法;因為「阿修羅」原本是天神的兄長,他們擁有無窮的法力和強大的軍隊。最初是他們掌握著宇宙的控制權,但是他們十分易怒又好斗,所以常常借故挑釁,與天神間掀起戰爭,搞得天界大亂,但是,天神當時的武力遠不如「阿修羅」,只好去求「濕婆神」出面解決;結果「濕婆神」就變化出他的「忿怒相」(就是「樓陀羅」原始本尊的兇惡模樣),他拔下一束出名的長發當作鞭子,向「阿修羅」大本營的崇山峻嶺揮去,結果,立即山崩地裂,把所有「阿修羅」砸得死傷累累,剩下的也嚇得四散逃逸;但是,「濕婆神」的發鞭也因此斷成兩截。發鞭的前半段生出了他另一個兒子,另外半段則生出了「迦梨女神」。在這個神話中,不但是「迦梨女神」有了神的產生說法,而且把眾天神甚至「阿修羅」的本事及地位統統壓到了最低點,只有「濕婆神」是全宇宙神力第一的大神。



*關於「杜爾迦」神話起源的另一種說法是:「杜爾迦」其實原本是一個惡魔的名稱,因為它魔法強大又非常兇猛善戰,不但屢屢打敗眾天神,而且魔性難馴,一心想要成為宇宙之王,所以它阻撓一切對天神祖靈的祭祀,也毀棄各種吠陀經典,隨便呼風喚雨,興風作浪的破壞地上的農作物,狂啖人們辛苦飼養的牲畜,結果弄得天上地上人神皆苦不堪言;於是在人們的祈求和眾天神的懇請之下,三相神的「梵天」、「毗濕奴」和「濕婆神」共同協商除魔大計,最後就在他們心中都打定主意,心領神會之後,由三神互相交會的目光中產生了一團強光,凝聚了三神結合的最大神力,產生了一位暫時無名的女神,她立即銜命出徵,經過奮勇的戰斗,終於殺死了那個可怕的大魔,因為她的威力實在太強了,眾神無以名之,所以就把「杜爾迦」這個名號加在她身上,稱她為「杜爾迦女神」。在這個神話和之前相關的神話中,我們或許可以推想得出;不論是「迦莉」或「杜爾迦」,這些女神名號並非「雅利安文化」原有的名稱,而是東印度各地密教母神崇拜地區原住民的原始信仰神祇,後來雖然被納入印度的版圖,但是,並無法徹底鏟除和強迫他們改信印度教的神祇,所以只能妥協懷柔的,將這些神祇收編納入印度教之中,然後當然必須編造一些有關連性的神話來迷惑兩邊的信徒。

16.「祭主仙人」(Brihaspati又稱「梵主」或「祈禱之主」):主管祭祀之神,應該是祭壇的神格化象徵,是眾天神(提婆)集團的祭司,也是最正直的導師,在「吠陀後期」同時代表木星。相對的,天魔(阿修羅)集團的導師是「太白仙人」(代表金星)。

在印度神話故事中;與他的兒子「云發」有關。「祭主仙人」本來不會起死回生的法術,但阿修羅的導師「太白仙人」卻會。這就使得天神在與阿修羅作戰時處於很不利的境地,因為阿修羅死了還可以複活,天神卻是會陣亡而減少的。於是天神們作出決定,請「祭主仙人」的兒子「云發」去拜太白仙人為師,以偷學這種法術。「云發」生活在「太白仙人」身邊後,成功地獲得了仙人之女「天乘」的好感。後來由於機緣巧合,他終於學到了起死回生之術。但他在功成之後卻拋棄了「天乘」,後者憤怒地詛咒他的複活術永不靈驗,但「云發」卻說他可以把這個法術教給其它天神。「天乘」在傷心之餘嫁給了「友鄰王」的兒子「迅行」。後來天神們通過「攪動乳海」獲得了不死甘露,一個個全都變成長生不死,於是複活術也就沒用了。

*這當然又是一個婆羅門教時期才發展出來的神話;因為除了主角「祭主仙人」有可能是祭壇的神格化之外,關於「阿修羅」經由「太白仙人」傳授不死之術,這個說法是很難「說得通」的,因為天神和「阿修羅」合作「攪動乳海」尋求「不死甘露」的神話是印度教中非常膾炙人口的,在印度教傳布的地區;譬如泰國、柬甫寨(吳哥窟古跡)都有大規模的雕刻來描述這個故事。假設「阿修羅」早就經由「太白仙人」處學會不死之術,又何必和天神合作再去尋求「不死甘露」?反過來說;如果眾天神是先在「攪動乳海」後已經獲得「不死甘露」,那麼又何必要「云發」去偷學「起死回生的法術」?所以這是完全矛盾的說法,但是,在印度神話中卻經常可以看到這類的怪現象。而且是历經千百年,沒有打算自圓其說的修正版本?

小結:在本篇所列舉的印度重要神祇的種種神話傳說中,可以看到神祇的地位與神力不只是因為時間及生活環境、社會變遷的改變而呈現「自然消長變化」,這點在其它民族的神話中也不少見,但是,在印度卻泰半是出自人為的操作;如果將印度神祇的屬性區分為「自然神」及「三相神」兩個屬性;可以看出在古「吠陀時期」幾乎都是「自然神」崇拜為主,在全世界各民族的原始宗教雛形中,「萬物有靈論」和「自然神崇拜」幾乎是二為一的,至於後來是發展為「多神信仰」或「一神信仰」,那是生活環境的影嚮或者有時竟然只是領導者個人主張而改變。在印度,同樣是經由「原住民」及「雅利安民族」的融合,但是,共通點是;兩者皆是「萬物有靈論」和「自然神崇拜」的多神信仰。
也因此,古「吠陀時期」主要的的神祇譬如「雷電神因陀羅」、「太陽神蘇利耶」、「火神阿耆尼」、「水神伐樓那」、「月神蘇摩」等,一直擁有崇高的地位,其中「因陀羅」甚至被當成宇宙主宰神來崇拜,並且賦予一切可以想象出來的「至高神力」,簡直到了無所不能的地位。但是,到了婆羅門教時期,「三相神」(梵天、濕婆神、毗濕奴神)異軍突起,取代了原本一些崇高的自然神,但是,其中還是有「跨世代」仍能繼續存活的幾位自然神祇;包括「太陽神蘇利耶」、「火神阿耆尼」、「月神蘇摩」;這個現象也不難理解;因為太陽和月亮幾乎天天可見,尤其是太陽,不只是有許多民族是以太陽為崇拜主神的,甚至直接稱為「太陽神教」,即使直到現今,大概也沒有人會認為太陽是不重要或者可有可無的。而「火」也同樣的日常生活中所必須,從古至今,幾乎沒有一個人的生活能夠一天離開「火」的,而印度從「吠陀教」、「婆羅門教」和八世紀之後統稱的「印度教」,各種「火祭」從來沒有間斷過,(有些聖壇的「祭火」甚至历經幾千年的薪火相傳從來沒有熄滅過),所以,至少,「太陽神蘇利耶」、「火神阿耆尼」的地位是沒有什麼變動的,與他們相關的神話也沒有被篡改,甚至品德和神力也沒有「惡評」,從這個事實可以證明祂們還是被認為「非常需要存在」的重要神祇,所以可以在整個印度教中繼續「有尊嚴的存活」下來,而相較之下;「月神蘇摩」和「水神伐樓那」似乎就不是那麼被尊崇,月有陰晴圓缺,半個月一個月不從云中露臉對日常生活或農耕也無妨,至於「水」,印度境內的幾條大河也從不曾斷流干涸,大海更是不曾減少見底,所以,重要性當然不如太陽和火。

比較麻煩的是「雷電神因陀羅」;在曠野遊牧或半農半牧時期,打雷閃電是異常恐怖的,當進入農耕定居時代,有了固定屋宇建築,雷電的威脅大為降低,原本或許多少能為「因陀羅」保留一席之地,但是,最糟的是在古「吠陀時期」;祂竟然被當成宇宙主宰神來崇拜,並且賦予一切可以想象出來的「至高神力」,所以,當「三相神」被編造出來之後,如果要把其中任何一神拱上「宇宙主宰」時,勢必只有篡位,不得不把「因陀羅」加料抹黑,當然還是藉由各種捏造的神話故事;把祂的品德中傷,把祂的神力大幅減少,把祂的地位降低,最後一腳把祂踹下「天帝」的寶座,最後是把祂徹底夾扁深藏進「古吠陀神話」中。反觀人間的皇帝再如何英明,再怎樣文治武功蓋世,再怎樣雄才大略,都有可能被謀殺篡位或被國人推翻;或被異族消滅。但是,一位超過千年備受崇拜信仰的主宰神,怎麼可能也會發生這種事呢?(除非整個民族被滅亡或者被徵服而被迫改信其它宗教,譬如埃及、阿富汗、印度尼西亞、中南美洲),印度教並沒有徹底滅亡過,但是,主神卻能這樣徹底改變,那是世界宗教史上的奇觀,大部分宗教學家都把印度教稱為「交換神教」(注1),這根本是「似是而非」的錯誤認知,所謂的「印度教」從來就不是一神主宰的「單一神教」,而是「泛神教」,更是「人為編造的泛神教」。甚至,我們從所謂的「三相神」(梵天、濕婆神、毗濕奴神)當權之後,都還能看到神權的消長改變,理論上後期被重新塑造出來的「宇宙創造者梵天」理所當然應該是主宰神的,事實上也是,但是,基於需要,「濕婆神」異軍突起,一夜之間取而代之,只因為他的林迦(陽具)超級巨大,所以讓「梵天」和「毗濕奴神」大為折服,所以拱手讓出宇宙主宰神的寶座。這種任意「制作」神話;改變主神的怪現象只有「印度教」所特有。

注1.宗教學家米勒博士(Max  Muller)將「印度教」稱「交換神教」(Kathenotheism),又稱之為單一神教(Henotheism):即崇拜多神中之某一神;或是崇拜一神,卻同時有諸神相應。亦即認主神之主體具有代替(交換)之能力。後世宗教學家也都一致認同。

所謂的「神話」當然不是「神說的話」,而是人類在民智未開,對各種自然現象蒙昧無知之時,試圖找出合理解釋而產生的各種說法,也有些是「鬼巫合謀」下的產物,但是,更多則是出自祭司階級人為刻意的編造,目的則是為了樹立本身的權威地位以從中攫取權力和各種利益,這在全世界各民族都是普遍的現象;但是,唯獨在印度地區,各種神話不但是特別多變,而且經常會改頭換面,甚至因此而自相矛盾的。而神話中的諸神,在其它民族的神話之中,通常都是有著一貫的特徵和性格,也通常有著亙古不變的地位和神力,但是,也唯獨在印度地區,這些神祇是幾乎隨時在改變和消長的;不只是「不難」,而是「非常輕易」的就可以從中看出一向壟斷知識的婆羅門僧侶是如何膽大妄為、肆無忌憚的修改編造神話,只手遮天的任意升降各種神祇的地位,以符合私心的需求,尤其是在婆羅門教時期,當「三大綱領」被訂定,當「摩奴法典」被制定並頒布之後,可以想見當時的婆羅門僧侶在心態上是如何的唯我獨尊,如何的睥睨萬眾;在他們的全方位操弄之下;任何小神可以轉瞬間變成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神、破壞神和保護神。「吠陀時代」深受人們敬畏信仰的諸多大神;也同樣可以在一夕之間淪落成沒沒無聞的陪祀護法小神,更甚至只能沒落的隱身在古老的傳說里。在所有印度神話中,除了可以看到各種神祇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更可以看到這些偉大崇高的神祇其實只是各個時期婆羅門僧侶手上的傀儡戲偶而已,他們總是暗中「閉門造神」,然後附會一堆神話,再以各種盛大的祭典儀式,將這些傀儡神祇推銷給普遍無知的社會大眾。我們必須承認在各民族的不同神話中必然會包含不少「謊話」,但是,在印度神話中,人為蓄意編造的「謊話」成份卻多到真是令人發指的地步。

此外,國內有位印度宗教和佛教研究大師級的學者;在其大作中開宗明義的提到「印度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那真的是非常主觀的論斷;綜觀整個印度史,從「雅利安民族」入侵並逐步徵服全印度之後,本身就爭戰不停,尤其是釋迦牟尼生長的所謂「列國時期」,內戰無日不有,何嘗平息?而且印度是個多種族的國家,迄今為止,也無所謂「真正純種的印度人」,即使在婆羅門教時期,同樣崇信「三相神」的所謂印度教徒,只因為信仰的主神為「濕婆神」或「毗濕奴神」的不同,一樣也會引發激烈的爭戰,而與東印度地區廣泛信仰的「原始密教」的原住民之間也一樣相互爭戰不止,「阿育王」早期徵服印度各地大小邦國,包括東印度的「羯陵迦國」,勝利後的大肆屠殺,除了政治以外,宗教歧異也是原因。

和中國人的民族性相比,有一點相同的是;兩者都是「內斗內行,外斗外行」,欺侮和屠殺自己人時是絕不心慈手軟的,像「拘薩羅國」的琉璃王,只為了幼年受辱的小事,可以徹底屠滅自己外祖父的「迦毗羅衛國」(釋迦牟尼的祖國),甚至將女性俘虜斬手斷足,極盡殘酷之能事。但是,當面對異族入侵時,抗戰反侵略雖然也是非常奮勇和不惜犧牲的,然而,結果卻是「不堪回顧」的;以中國來說;從早期的匈奴,不斷侵邊燒殺擄掠,漢朝早期只能「和親納幣,委曲求全」,一直到漢武帝時代才一舉把匈奴逐出漠北;唐朝強盛時期也降服了不少鄰國,但是,宋朝時先陷於金,然後又被蒙古人統治,明朝又亡於清,一樣都曾被異族所統治,在清末甚至差點被西方列強所瓜分。而印度,曾經被亞历山大大帝入侵,又被大月氏的「貴霜王朝」所統治,後來先後被「突厥族伊斯蘭教徒」侵略和破壞,再來是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兀兒帝國」所統治;最後又被英國非正規軍的「東印度公司」所統治,並被全部占領納入英國的海外一省。

中國和印度在這方面是有相似處的,但是,最大的差別就是;中國沒有印度這麼多的神祇,也沒有這麼全民一體信仰的主流宗教,更沒有這麼多改來換去的神話和神祇;中國人當然也有民族性上的特有缺點,但是,至少不是那麼迷信宗教神話的,中國人的神話只是神話而已,以中國這麼長久的历史,當然是不乏各種神話的,不過,那也只是茶餘飯後的談天話題,極少中國人會當真,更從來沒有從神話發展成宗教,中國人也祭祀祖先和天地,但是從來不會讓祖先或鬼神來主導自己的生活,中國社會沒有不平等的階級制度,更不曾讓僧侶站上社會最高層,用神話來下指導棋,也極少中國人會相信神祇能施展神力幫忙消除天災或抵禦外侮的。

反觀印度,號稱有三億三千萬尊神祇,尤其是那些主神個個都是神力非凡,法力無邊,能夠移山倒海,毀天滅地的,「濕婆神」第三眼噴出的神火足以燒毀天地萬物,那麼當幾億人口千百年來日日夜夜虔誠祭拜祂們的結果是什麼呢?當大月氏、突厥族、蒙古族、英國人入侵占領、大肆屠殺,拼命掠奪,最後統治奴役他們時,那三億三千萬尊神祇做了些什麼?後來的梵天、濕婆神、毗濕奴神又做了些什麼?怎麼不能運起神力,一舉毀滅入侵者呢?反而任由信仰不同的伊斯蘭教徒到處摧毀自己的廟宇神像,屠殺自己的虔誠信徒或強迫他們改變信仰;而當年英國入侵印度時,只有二萬的雜牌軍,一舉徵服印度,並統治當時已有四億多人口的印度全境,印度教的眾神到底幫這麼虔信他們的印度人民做了些什麼呢?為什麼任由印度人淪為亡國奴,讓信仰上帝的外國人來統治呢?

神話永遠只是神話,印度的神話除了為解釋自然現象而產生的以外,大多數更是人為編造出來的,當天災兵禍發生時,又能發揮什麼實質幫助呢?當敵人是船堅炮利的西方殖民主義的強權時,那些神祇又為什麼突然變得如此軟弱無力呢?也很難想象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能從這些神話中看到真相呢?或者一慣的只是因循的歡喜唱誦那些古來的神話傳說,然後再不求甚解的;以訛傳訛的傳承給下一代???



印度教諸神的奇異特質

1.  神也會死的;如果沒有人類持續的祭祀,神也會死亡。

2.諸神不是完美的,都有不同的缺點,甚至有些偏執的缺點比人類更有過之,譬如好色、妒忌、猜疑、貪婪、暴燥、嗜殺、好戰,喜歡作弄他神或人類等等(這些和希臘的神祇很相似)

3.諸神不是萬能的,不同的神祇各有擅長的神力,但是,也有非常低能的部份。

4.不是全知的,譬如「濕婆神」竟然不知道「甘尼許」是自己的兒子,而砍下他的頭;而他自己也長年在喜馬拉雅山「打坐修行」(注:如果他是全知和萬能的,又何須再長年修行?)

5.對於麻醉品的成癮:「濕婆神」長年吸食大麻,而幾乎所有諸神都嗜飲「蘇摩酒」(一種有強烈迷幻作用的酒精飲料)。並且不斷向人類索求「蘇摩酒」的祭祀。

6.嚴重的差別心,對於人類的祈求或保護,決定於獻祭的豐薄多寡,形同喜好被賄賂、巴結。
7.神與神之間也是充滿猜忌,互相爭強好勝,喜歡介入人間的爭執,並不在意公理正義,只是憑自身的喜好而選擇性的提供協助。

8.神未必比處處比人類強,有時反而還要求助於人類,特別是在智慧的方面;經常被求助而提供睿智建議和協助的以著名的苦行僧(俗稱仙人)為多,譬如「廣博仙人」、「蟻蛭仙人」、「祭皮衣仙」等等。

9.好色:譬如愛神「伽摩」總是有一大群人間美女環繞,他也喜歡勾引一些牧羊女。(他因為把箭射向「濕婆神」被發現,而被「濕婆神」第三只眼射出的怒火燒成灰燼,所以愛神是沒有「身體」的)。

10.印度諸神的特性或者神力不是始終如一的,在不同的「印度神話」中往往會有時神通廣大,有時又變得很低能。

11.印度諸神是否受到人們的虔誠狂熱崇拜祭祀,和神格高低或神力高低關系不大,而是和人們自身的自私需求有關;譬如「梵天」既然是宇宙的創造者,理應被供奉在最高的位置,獲得最多的敬拜和祭祀,但是,在「印度神話」中因為偷情被妻子抓包,而詛咒祂永遠不會受到人們敬拜;結果在實際的現況中也確實如此;目前全印度境內祭祀各種神祇的神廟多不勝數,但是,真正以供奉祭祀「梵天」的神廟竟然只有一處。

12.印度諸神的地位是經常在變動而非固定的,從最早幾乎是當成上帝崇拜的「因陀羅」神,太陽神「蘇利耶」、火神「阿耆尼」,到後來幾乎是地位一落千丈,完全被「濕婆神」、「毗濕奴神」、「梵天」所取代。西方宗教研究者將印度教稍為「交換神教」,其實這還不足以形容;印度教根本是一個「隨便換神教」;而且,處處可以看出「人造神話」的證據。

13.神未必善,惡神也未必惡;以印度著名神話「翻攪乳海尋靈藥」來說;天神存心欺騙阿修羅,最後獨吞了長生不死的靈藥,「濕婆神」甚至殺了其中一個意圖巧計奪取靈藥的阿修羅。

『印度神話』就是「印度人(指婆羅門僧侶)為了造神而編造出來的謊話」;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會漏洞百出。

「印度神話」和「印度教」(指早期的原始吠陀教)是互為表里同時產生的,印度教的基本教義就是那一大堆純人造的神話;印度神話是不可信的,之後的「婆羅門教三大綱領」更是極權專制的愚民謊言;出於神話的「摩奴法典」則是坐實這些謊言,不打自招的鐵證。

(附注:本篇內容中有關印度神話部份,或引述自網絡數據或參考自相關書籍;或為作者本身見聞,均經過比對參照加以整合,故無法一一條列出處,有「*」號部份為作者個人之整理與評論)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17:04:19
#6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第四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印度種姓制度的特點

筆者密集多次印度行最想要實地了解的問題之一:「種姓制度對印度歷史、文化、社會最重要的影響,好的和壞的」?

當然,筆者對印度的種姓制度研究和認知已經很多年了,連最關鍵的「摩奴法典」(註:專門規範各種種姓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各種嚴苛的罰則,根本是種姓不平等歧視之最的一本偽經,雖然托言是「摩奴大神」傳下的神聖旨意,事實上純粹是婆羅門僧侶人為捏造的,也剛好坐實種姓制度是純粹保護統治階級既得利益的如山鐵證)也仔細研究過,而且是逐字精讀多次,還做了重點筆記及評論(請參閱「摩奴法典是人為編造的」一章)。

筆者之所以這麼關切印度的「種姓制度」,理由就是想為「輪迴轉世說」去溯源,而「輪迴轉世說」正是為了支撐「種姓制度」合理化而由人為產生的,說是刻意捏造的也不為過,就像很多歐洲大教堂的「飛扶壁」,譬如巴黎的聖母院,因為古代建築受限於材料和工法,太高聳的牆面加上重頂,支撐不住時容易崩裂倒塌,所以有聰明的建築師想出「飛扶壁」的方法,由側面來加強支撐力,這就是我用的形容詞;「輪迴轉世說」其實正是「種姓制度」的「飛扶壁」而已。

但是,我最想要的是從一個印度學者的口中聽到他告訴我「種姓制度」的好處與壞處」;

我的導遊本身擁有印度政治學博士的學歷,對於印度歷史、宗教有著非常精闢的認知;他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非常希望把印度和印度文化的特點詳細的介紹給想要深入了解的外國人士;所以當我不停提問時,他是一樣欣然而不厭其煩的回答了我幾個重要特點;

印度的「種姓制度」的壞處當然是眾所周知的;包括人權的嚴重不平等、階級歧視及交流隔閡(低種姓不論智商多高,多麼努力,都難有出頭天,社會也難以進步)、貧富懸殊、知識壟斷、愚昧而極度認命的宗教迷信盛行、賤民問題等等,妨害了這個國家最基本自由平等的發展,社會問題歷經三千年完全無法有效改變等等;

至於好處是:第一,培養專業化,第二嚴格等級化,第三,減少階級抗爭到最低。印度的「種姓制度」後期劃分的更為詳細,包括職業和責任都涵蓋在姓氏之中,各種階級不能轉換踰越之外,連職業也是世襲的,不能隨便更換,因此除了師徒相傳,還有父死子繼多一層架構,因此好處是越來越專業,在嚴格等級化中;從師父到初入門的徒弟間,有著以技術優劣區隔出來的秩序,因此各種技術人才不會斷層,薪火相傳永世不絕,壞處則是處於最下層的勞動群眾以至非常辛勞,危險,骯髒的工作同樣也是世襲,也因此許多人一出生就已經註定了悲苦的命運,而且永無翻身的機會,也根本沒有出頭天。

以下以部份實例及圖片來看看「種姓制度」的精細分工的專業化和等級化:

一,加爾各答的「泥塑區」

在西孟加拉的首府加爾各答;分為白區和黑區,在黑區是比較傳統落後的地區,但是這裡有一個舉世聞名的泥塑區,其中的居民個個都是泥塑的好手,從尋土,淘土、煉土,到用木頭釘支架,用稻草紮坯型,然後一層一層泥塑各種神像或寫實人物雕像,從粗坯到細坯,然後最後用細麻布塗泥修飾,完全塑好之後,等陰乾完成才開始彩繪和裝飾各種「通草」製作的擬真纓絡寶飾和配件。還有花環花冠等等::

最起始當然是單純捏塑神像作為各種印度教信眾祭祀之用,從巴掌大到一比一等身大,再到超過一層樓高的巨像都可以製作得栩栩如生,精美異常,就在這個地區,也出過許多國寶級的大師;這裡是單一種姓保持最純淨的地區,也因此才能使得這種特殊技藝可以傳承千古沒有失傳斷層。

有個問題;用泥土塑造這麼大的神像,不是很容易毀壞嗎?

是的!的確如此,但是,這也是為什麼千百年來,一直堅持這種用泥土塑造神像的原因;因為印度教的神祇眾多,據說至少有三億三千萬尊,但是,人們主要信仰供奉的還是主要的那幾尊大神,通常是在神祇壽誕或其他節日,善男信女和廟宇主事者都會虔誠的把神祇從天上請下來接受信徒祭拜,然後也為信徒消災祈福,通常為期頂多是二|三天,就要送神祇上天了,所以這些泥塑神像的「賞味期」也只有二|三天,等送神完之後,這些 泥塑神像不論大小,統統會被放流於恆河或者其他支流,讓河水自然分解,消散於無形,重新回歸大自然,這是印度的文化觀念,也是相當環保的作法。


在這個泥塑區後面,隔一條鐵道就是廣闊的恆河了,所以祭祀完的泥塑神像很容易就近抬到恆河放流。


在這樣的地區,非常真實的看到印度「種姓制度」好的一面;那就是絕對的專業,因為「種姓制度」嚴格規範了嫁娶的守則,不同種姓間是不能通婚的,而「種姓制度」最原始的初衷本意是在劃分膚色,後來擴大到職業,並且以職業分類來決定姓氏,有點像戶口制度,直到現在,一聽姓氏仍然可以立即分辨屬於那個種姓,不同種姓不能通婚當然也製造了許許多多的悲劇,甚至父兄族長可以殺掉不遵守規範和低種姓異性交往、戀愛或私奔的男女。但是,製作珠寶的子女嫁娶同樣行業珠寶業的男女,不只是門當戶對,而且適應容易,又能保有專門技藝不會斷層失傳,否則製作珠寶的子女嫁娶了木匠的子女,或者務農的低種姓男女,除了生活習慣不同,幾代之後就可能因為異類融合同化而使得珍貴的技藝斷層失傳。



還有就是各種種姓因為職業劃分嚴謹,人人只能謹守本分,在自己所屬的行業中努力學習和發展,不會另作他想,不會夢想一步登天或者鹹魚翻身,更不可能揭竿起義,造反當皇帝,因為連善戰的武士和擁有兵權的剎帝利階級也是一個單獨種姓,更何況他們本身是高高在上的既得利益者,又何必造反呢?

而其他種姓,既不善戰,也無法大量糾眾,怎麼造反抗爭呢?

所以「種姓制度」確實給印度帶來將近三千年沒有人民造反爭著當皇帝的事,只有國與國,宗教與宗教,異族入侵的戰爭。這點和我們中國是幾乎完全不同的歷史經驗。

二,西孟加拉的「燒陶村」

印度東邊是恆河的下遊,一部份國土以恆河與「孟加拉國」為界,「孟加拉國」在以前稱為「東巴基斯坦」,獨立之後才改為現在的國名。恆河最後一段穿越這個地區流入孟加拉灣;

在印度這一邊被稱為「西孟加拉」地區,包括了靠海的「奧里薩省」,這裡有很多的少數民族(原住民),他們是原本就世居此地以及被雅利安人入侵後逃往此地而落地生根的,他們多半居住在山區或海邊,有些根本是化外之民,極少與外界接觸,而且對外界人也保持相當的敵意,有些地區名義上是原住民保護區,事實上是政府力量根本不能到達的「異域」,印度政府也不太照顧得到他們,同時也不很希望包括印度國民在內的外界文明人事物進入這些地區,而這些原住民的地域觀念極強,隨便闖入萬一被誤會有敵意,甚至有可能被追殺或者用弓箭射殺的,最忌就是因為好奇而用相機拍攝他們的婦女,因為她們有些族群的平時服裝是上空的,如果見獵心喜隨便拍照,只怕自己會變成獵物。


但是,這些地區原本就有萬物有靈論的崇拜和原始宗教雛形,迄今仍保有動物神崇拜的儀式,最主要是「大地母神崇拜」的架構,在印度被稱為「母親神信仰」,因為認為所有生物的「母親」都是偉大的創造者,所以他們會用土捏塑(後來改為陶俑)出各種動物,以及獸頭人身的女性芻偶,譬如雞首人身,有豐滿胸部特徵的女性芻偶,左右手各環抱一個小貝比,一樣也是雞首人身的,象徵孕育多產::

在這些地區,隔沒多遠的路邊大樹下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用磚砌成的「ㄇ」字型50—60公分高,一公尺見方的祭台,裡面擺滿各式各樣獸頭人身的女性芻偶,飛禽走獸應有盡有,台子前面有一塊用磚或水泥平鋪的祭壇,是焚香和擺放供品的地方;有時也在這祭壇上宰殺牲口作犧牲血祭::


我們特別坐小型遊覽車,換乘吉普車、三輪嘟嘟車,人力三輪車,最後改為步行,去參觀原住民的燒陶村(Panchmura),因為種姓制度的嚴格分工限制,這些燒陶的工匠是祖傳世襲的,而且不得改行也不能和其他種姓通婚,用以保持手藝能夠永遠流傳,在維繫專業的立場而言,這是種姓制度原本好的一面;


也因為這麼嚴格的規範,所以工匠形成各種不同的聚落,各種傳統工藝也得以世代傳承不會中斷失傳,應該說直到現在還能看到三千年來一直被維繫著的古老手藝樣貌;

他們捏塑燒製的是屬於硬度不高的低溫陶,這是最原始的燒陶技術,作品絕大多數都是各種動物造型,也有少數是實用器皿,還有就是獸頭人身的祭祀芻偶,整個村落家家戶戶,男女老幼幾乎個個都是掏土、煉土、捏陶、拉坯、窯燒的高手,而且家家戶戶都堆放著很多很多的成品,從古老的以物易物,到現在的金錢買賣,但是,這邊極少觀光客或外地人進入,所以,從作品的樣貌造型就可以看出完全沒有「商業藝品」的影子,還是純傳統樣式,這是保持傳統的好事,但是,在另一方面對於村民的經濟收入卻沒有幫助,他們製作的成品都很大件,低溫陶是非常易碎難搬運攜帶的,雖然大家看了都喜歡,而且價位便宜得「嚇人」,還是買不下手。只能買些小東西當成紀念品。

三,奧里薩的「貝葉畫」

貝葉,即貝多羅葉。貝多羅,梵語pattra,為「葉」的音譯,屬棕櫚科的一種熱帶性植物,產地主要在南亞一帶,以印度、錫蘭、中南半島、中國西南地區為多。葉子長且質地稠密,乾燥後剪裁成長方形,可供書寫經文記載,略稱為貝多或貝葉。

第二次印度之行,筆者在太陽神廟外面遇到一個小販在兜售「貝葉畫」,因為畫工細緻,摺疊方式特別,而且內藏玄機,雖然他開的價錢頗高,但是,我還了一個價錢,他就賣給我了,而且為了證明是他親手畫的,他還當場拿出鎢鋼針筆在畫的背面「刻畫」示範給我看,因為我也會繪畫,一看就知道他沒唬弄我;所以就買了;


後來在參訪「貝葉畫」村(Nayak Patan Craft  Village)時,親眼看到印度國寶級「貝葉畫」大師的作品和親自示範,畫幅更大而且更精緻,因為畫工非常精細,沒有幾十年功力是無法完成的,而且是細針密刻,再用天然煤灰和顏料上色,手續非常繁複;日後只會越來越稀有::

我們再來看看筆者帶回來的「貝葉畫」,不只是精細刻劃,而且很多部份是鏤空的,


而且圓形的畫窗其實是暗藏玄機的,像書頁一樣各有四頁,其中上層藏有神像,下層藏的卻是「春宮圖」,這也是印度的特色;非常極端的對照,兩個面相,一個是神聖的,一個是放蕩的::


四,畢須普的「織錦區」

在西孟加拉邦的畢須普地區,有一區是專門從事絲綢加工業,全區就是一個分工合作,結合之後就能一貫作業的小型手工業,家家戶戶都從事與絲綢織錦相關的手藝;


從煮蠶繭,繅絲、纏線、漂洗、染色、手工紡織到完成為絹綢布匹,最後加工為印度婦女最普遍穿著的「沙麗」。

此區(Bishnupur   Village)屬於非常小型的家庭式手工藝型態,客廳有婦女在纏絲線,廚房中用一般小鍋在煮蠶繭,一鍋最多不過四、五十顆蠶繭,一間小小的涼棚只有一台最原始的木造手工紡織機,實在看不出有多少生產量,但是,人多就是力量,印度的人口目前粗估是十二億,這種手工業只要有充分的密集勞工,集合起來就會產生「大量」;

「種姓制度」細密分工,形成專業,也形成緊密依存,人人都在自己的階級和職業網格中工作,家家戶戶各司其職,為了得到基本溫飽,除了勤奮工作之外,沒有也不可能有任何非分之想,這樣可以形成社會的安定,這應該是正面的特點。


五,「棉布印染業」

印度向來是棉花的著名產地,各種棉製品,特別是布料和印染業特別發達,不只是各大都市有非常大型的棉布紡織品和相關手工藝品的超級商場;在任何一個鄉村小鎮也有大大小小的棉布店和家庭裁縫店。


六,「地毯編織業」

印度的地毯也是非常有名的,除了原本的「雅利安人」就是遊牧民族,後期受到伊斯蘭教的統治,這些文化和生活習慣使得地毯也成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必須品,在全印度各地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地毯工廠,手工編織的也很多。


七,「石雕業」

印度自古以來就出產各種優良石材,大量的用於各種豪華的建築外,各地印度教和耆那教、錫克教的大小廟宇都是以石材為主,外觀的雕刻更是精美絕倫,所以造就了石雕業的繁盛不衰。


八,「歌舞伎」

印度教的廟宇需要大量的「樂伎」和「歌舞伎」來祭神和取悅各種不同的神祇,通常都是選自農村「首陀羅」階級的美女,挑選的標準非常嚴格,面貌、身段和聰明伶俐加上音樂和歌舞的天份都要考核,從幼年開始長期培訓。在奧里薩邦迄今仍傳承保存了最有名的「奧迪西」舞蹈。目前已經是國際知名的正統印度舞蹈之一。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19:43:05
#7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第五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輪迴轉世」的印度溯源蒐證資料

「因果業報、輪迴轉世」這個機制最容易影響或者掌控的人,幾乎都是長期生活在亞洲大部地區的,當然直接說就是受到「印度教」和「佛教」、「道教」教義薰染的地區,因為如果是虔誠的信徒,完全無異議的相信各自皈依宗教的教義,必定是會受到強力的制約,但是,即使並未皈依,也不是信仰的非常虔誠,卻因為從小到大耳濡目染,這種「因果業報」的觀念影響了平常的思想言行,就算對於死後「輪迴轉世」的說法半信半疑,但是,因為生前的觀念已經被「長期植入」並左右了日常思想言行,所以同樣還是受到「制約」,簡單來說;相較於西方基督教信仰甚或相信「唯物論、無神論」的人,從小到大觀念中完全沒有「因果業報、輪迴轉世」的因子,甚至從未聽聞過,當然不會受到制約。除非,本身對「輪迴轉世」有興趣甚或因為某種個人因素;非常渴望透過這個方式「再世為人」者,那麼就非常有可能墜入這個機制中來。

在密集幾次印度行中,我一開始就決定採用「田野調查」的方式來作實地的溯源蒐證工作,希望盡量廣泛的深入接觸訪問到印度各地的普羅大眾,蒐集各種不同宗教,各種不同種姓階級,各種不同職業,各種不同教育程度的民眾作最直接最真實的紀錄;所以出發前就先行製作並列印了一大疊「調查表格」,放在資料夾中,隨時放在背包中攜帶備用。在這樣的「田野調查」過程,其中有些比較特殊的列舉如下:

1.「阿西沙」的首陀羅家庭:她們原本是首陀羅種姓,因為經營理髮美髮生意,所以家境不錯,(註:原本首陀羅是奴隸的意思,但是,後來發展成為「勞動階層」的代名詞,許多農民、工匠都屬於這個種姓,雖然,在印度的社會中,「種姓制度」依然是根深蒂固,改變不多,不過,並不能完全因此決定「貧窮」或「富有」的家境,有很窮的「婆羅門」,也有富有的「首陀羅」),她們家中人口老老少少加起來至少有十幾口;一入晚就集合在自己庭院中的尖頂家廟,敲鑼打鼓撞鐘的進行家庭祭神儀式::

他們全家信奉印度教,同樣相信「三道輪迴」,相信今生行善者,來世可以昇天,只有小善者會再世為人,作惡的人會下地獄。沒有聽過「佛教」和「佛陀」,所以不知道。


2.阿西沙飯店侍者的證詞:來到第一站「阿西沙」時,入住於「ASHISAR  MAHAL」飯店,我幫幾位侍者拍照,當然,我也抓住機會,採樣訪談,一共有三位,他們都是「剎帝利」種姓,原本屬於貴族武士,現在沒仗可打,當然只能從事一般行業;其中一位是領班、一位是新進侍者,一位是大廚,經我要求,連姓名、地址統統親筆寫在飯店的便條紙上。他們都是印度教信徒,都相信輪迴轉世;同樣是認為善惡決定死後的去處,大善者昇天,小善者再世為人,為惡者下地獄。沒聽過佛陀和佛教,所以不知道,當然只相信「三道輪迴」,而不是「六道」。

3.錫克教的司機先生:印度的宗教非常多樣,我第一次旅遊的司機「J.S.TINKA」先生就是錫克教徒,很特別的是;他相信「輪迴」,相信行善者上天堂,作惡者下地獄,但是,他卻不相信自己有前世,至於來世如何,他說他不多想,只想今生把自己該做的做好就OK!錫克教是沒有「種姓制度」的。



4.鄉下小學的校長和老師:校長是「剎帝利」種姓,主任是「婆羅門」種姓,他們都是印度教信徒,堅信「輪迴轉世」,同樣認為人生在世有大善可以昇天和天神同在,不再輪迴,行小善可以再世為人,作惡者會下地獄。

因為他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所以知道佛教和佛陀,但是,他們認為佛教在古代是印度教的一支,但是,目前已經融合在印度教中,他們雖然認為「佛陀」是偉大的智者,但是,仍然只相信「三道輪迴」,不相信「六道輪迴」。



關於「六道輪迴」,他們完全沒有概念,經由導遊先生有點困難的一一翻譯,他們只是搖頭,沒聽過也不相信,因為他們認為「三道」的差別已經足夠了。

校長最後特別強調;如果可以,他希望再世為人時,仍然能當老師或校長,繼續獻身教育,因為他認為印度人民太需要教育了。

比較特別的是這兩位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他們仍然相信「輪迴」,並且他們也會在課堂上傳遞這種觀念給學生(我特別詢問了這點關鍵)。

5.捷布商人的證詞:專業的問題請導遊先生幫我翻譯,然後逐一訪談,並要求大  老闆、二老闆兄弟和掌櫃先生一一簽名存證。他們都是「吠舍」階級,一直世襲這個商人的身份,所以生意也是祖傳的,信奉「印度教」,相信「輪迴」說,不知道自己會「輪迴」去那一道,但是相信行大善者昇天享樂,小善者再世為人,作惡者下地獄。只相信「三道輪迴」,不知道也不相信「六道輪迴」。



6.皇宮飯店中的小國親王夫婦:來到「巴拉普」(Bharatpur)的皇宮飯店「Laxmi Niwas Palace」,走進大廳時,導遊先生特別為我們介紹一對和藹的老夫婦,竟然是這個小  國家的「國王伉儷」,大家都搶著和他們合照,他們統統來者不拒,我也請領隊幫我拍了一張;後來才知道;其實他是國王的胞弟,算是親王身份,親王當然是「剎帝利」種姓,信奉的也是印度教,關於「三道輪迴」的觀念也是根深蒂固的。



7.鳥園導覽員的證詞:鳥園遊覽員「BALAAJ SINGH」先生是「剎帝利」種姓,信奉印度教,同樣相信「三道輪迴」,但是很特別的是「他來世不想再來輪迴做人」,但是,沒有說明任  何理由,顯然有他自己特殊的個人原因,他不願詳談,我也就不便多問。


8.德里特產行的老闆娘:她是「婆羅門」種姓,受過高等教育,信奉「印度教」,相信「三道輪迴」,知道佛陀,但是,不知道什麼是「六道輪迴」。


9.第二種姓的歌舞者:「碧卡內」的「Gajner Palace  Hotel」晚餐後有民族歌舞表演,他們是一個家族,屬於「剎帝利」種姓,但是在千年的徵戰更迭中,身份中落,淪為專職的歌舞表演者,他們因為聯姻的關係,所以有的信奉「印度教」,有的信奉「回教」,但是都相信靈魂不滅,信印度教的也是相信「三道輪迴」,由生前善惡行為決定來世去處。


10.少見的無神論者:在印度幾乎人人都有不同的信仰,極少是無神論者或完全沒有信仰的。

不過,我前兩次的同一位導遊先生就是少數的特例,他有極好的家世背景,至少有碩士以上的學歷,本身就是旅行社的老闆,但是,他竟然完全沒有宗教信仰,也不相信發源於印度的「輪迴轉世」之說,更不相信前世今生或來世,他相信人生只有這一世。這點他很堅定,完全沒有遲疑。

但是,沒有信仰不表示他對宗教就完全沒有研究,他對印度宗教的歷史、派別和現況談起來如數家珍;據他告訴我們:印度目前的宗教信仰狀況:

信奉「印度教」的佔人口百分比的75%。回教:9.5|12%。天主教:5%。耆那教:2%。錫克教:1|1.5%。佛教:0.1%。還有為數極少的新興宗教「巴哈伊教」。

他也強調印度的佛教和台灣或中國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印度的佛教徒同時也接受「印度教」的神祇和某些教義。

以他認為印度也有極少人是「無神論」者,大都集中在德里、孟買、加爾各答等大都市,但是,在印度鄉間,是沒有人敢公開聲明自己是「無神論」者,否則無異是宣佈自己公開背叛神祇,村落中的任何災難或不幸都會算在這人頭上,輕則被逐出村落,重者很可能被宗教狂熱者亂棒打死。

11.巴拉普飯店的大廚:12月13日入住「巴拉普」(Bharatpur)飯店,第二天早餐時,正在等大廚親自幫我做什錦蛋包,剛好可以抽空訪談,他是「剎帝利」階級,也是「印度教」信徒,相信「三道輪迴」。


12.巴拉普飯店的吟遊詩人:在巴拉普飯店也有歌舞表演,但是,他們是印度的原住民,  所以沒有任何種姓,屬於派特族(Bhat)的吟遊詩人。


他們很擅長雕刻木頭偶像。他們的族中有乩童,每個月沒有月亮的那天會舉行祭祖儀式,最特別的是他們不相信有地獄,因為認為這個世界就是地獄,非常痛苦,但是,相信有天堂,只要行善就能在死後上天堂,不再回來受苦。

13.「安珀堡」的商人:12月12日,坐吉普車上「安珀堡」參觀,快要結束時,導遊先生剛好遇到他的朋友,介紹了下,知道他是「婆羅門」階級,一樣是世襲的。導遊主動要我訪  談,結果也是「印度教」信徒;同樣相信「三道輪迴」,一樣是由行善或作惡來決定來世去處。


14.參觀鳥園的吠舍家庭:去參觀南亞最大的鳥園時,在入口處遇到一個平常的家族,因為剛好比肩同行,趁便訪談,他們是「吠舍」種姓的商人家庭。信奉「印度教」,同樣相信「輪迴」,也是相信行善或者作惡來決定來世去處。


15. 阿西沙的路人甲和路人乙:在訪談完寺廟的婆羅門僧侶後,我正在路邊台階上更換相機電池,附近居民好奇的過來觀看,趁導遊先生正在身邊,當然抓緊機會採樣訪談;

他們都是「剎帝利」的種姓,也是「印度教」信徒,相信「輪迴」,認為生前行大善的會上天堂,行小善的會再世為人,作惡者會下地獄,但是,他們也相信如果是意外死亡,陽壽未盡的,會飄蕩在陽間變成「魔鬼」(註:這是翻譯的問題,因為導遊先生一時無法譯成恰當的「孤魂野鬼」,所以說是「魔鬼」,但是,我能意會),我請導遊先生告訴他們:中國人也是有這種傳說的,他們覺得很認同。


我都有逐一紀錄,但是,剛要請他們簽名;正好隔鄰家廟響起鐘鼓聲,晚間的祭祀開始了,大家都急忙起身往那邊跑,終究沒要到簽名,後來,其中一位一直示意要我等他參贊完祭典再簽名,可是,我們要回去飯店吃飯了,最後只能作罷。也只好紀錄為路人甲和路人乙了。

16. 肯巴堡的剎帝利歌舞者:在肯巴堡的夜晚,吃完晚餐後有歌舞表演,導遊先生特  別推薦他們的特殊;因為他們都是「剎帝利」武士階級的後裔,因為家道中落之後,變成農人,白天務農,晚上卻延續者傳統的歌舞技能;她們平時都是赤腳行走在沙漠地區,夏天的沙礫路面或荒地往往溫度高達50度以上,早就練就鐵打的腳底,所以頭頂重物;踩碎玻璃跳舞對她們是小事一件。她們是妯娌關係,表演告一段落還要照顧小奶娃;同樣也作了訪談,他們都是信奉「印度教」,相信「三道輪迴」,其他大致相同。


17.走訪賤民的聚落:12月10日下午,在「肯巴堡」附近走山路瀏覽時,導遊突然說要帶我們去走訪「賤民」的聚落,我知道他不是很喜歡接觸「賤民」的,我曾經央請他被拒絕過,因為他不喜歡那些見到觀光客就伸手要錢的「賤民」;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因為想讓我看看不一樣的「賤民」才破例;

這是一群務農的「賤民」,原本這是「首陀羅」種姓的工作,「賤民」是不能從事的,只能做更低賤、骯髒、危險的工作,但是,因為一些政客的運作,近年來,工作性質略略有了改變。

接受訪談的女子名叫「希塔」(照片第一張抱小孩子的那位婦女),我請導遊翻譯,她不識字,信奉印度教;她聽不懂什麼叫做「輪迴」?後來改問她:她認為人死後會去那裡?

她回答說:死了就抬去燒掉啊?

哇!雞同鴨講,啼笑皆非!

後來又解釋得更詳細,她終於知道是在問她人死後會去那裡的事,她說她不知道自己死後會不會再輪迴,但是,如果可能,她希望再世為人。

當然,其他細節也就無法再問出什麼所以然來了。


18.農村深奧的吟唱:第二次印度行,在東印度的「奧里薩邦」一個非常偏遠的小村莊中,我們在天黑之後才確定這些偏遠農村的吟唱團體今晚願意為我們表演,因為他們都是附近農民臨時組成的,所以無法事先預約,但是,因為他們吟唱的重點不是技巧或者歌聲的美妙,而是所吟唱的內容非常特別;

如果你知道他們到底吟唱些什麼內容;一定會跟我聽到導遊解說時一樣大為驚愕!

如果是像台灣原住民一樣歌詠生活和美景;譬如高山青,或者娜魯灣,那就不稀奇了;



他們吟唱的竟然是具有非常深奧哲思的「天問」,根本是學者才會追問的課題:「我」!

他們總共唱了4首歌而已,內容完全聽不懂,經由導遊逐首重點翻譯,才知道他們吟唱的主題都是在「尋找真我」;

第一首是「我是什麼?肉體這個就是我嗎?如果不是,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我?我們要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呢?為什麼要找尋到真正的自我?因為這個肉體困住了;我們生活在這世間總是因為這個肉體的我而遭受無數的痛苦和煩惱,只有找到真正的自我,我們才能得到解脫,我們才能獲得最大的自由和永恆的快樂::」

第二首是「有一個我,總要離我而去的,我再怎樣想也留不住,我想用繩子緊緊綁住,但是,我終將失敗收場,當時間到了,『他』還是會離開我遠去,永遠不再回來,我怎樣才能留住『他』呢?不能啊::為什麼『他』終究要棄我而去呢?當『他』遠離時,我又是什麼呢?」

第三和第四首大意也差不多,都是在強調人活在世上,一定要努力的找尋到自我。

這個圓形的茅草屋,面積還沒有我家客廳加餐廳大,擠滿了吟唱團體還有我們團員,大家都聽得神往,但是,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可是為什麼這樣一個純樸典型的農村,竟然會出現這樣的吟唱團體呢?

看他們崇拜的神像,是信仰「濕婆神」為主的印度教,但是,除了代表「濕婆神」的三叉戢,還有象徵男女性器崇拜的「林伽」和「約尼」(圓柱狀和石磨狀的石雕),屋頂有加了四點的「萬字圖騰」,此外還有很多神像,當然也有「密教」的影子;也因此他們同樣是相信「三道輪迴」的。

回程,大約晚間七點上車,領隊說大約要開48公里才能到飯店用餐和住宿,結果在鄉村和叢林小徑中開了二個多小時,仍然是前途茫茫,叢林中昏暗得只有我們遊覽車的二道車燈,沒有來車也沒有任何民宅和其他人煙,中途還轉錯彎,倒車出來重新找到正確的路,一樣昏暗,要求下車放封尿尿,竟然看到多年不見,最燦爛的星空,因為夜色漆黑到完全沒有光害::我是很歡喜的,雖然餓癟了,還是一直貪看星空,果然是披星戴「夜」在趕路;

大家都又累又餓的在昏睡,我實在忍不住跑到車前去麻煩導遊,追問「他們為什麼會思考這麼深奧的形而上的哲理呢?」,「他們找到自我了嗎?」,「他們所謂的自我是否就是印度教所說的『真我阿特曼』?」

導遊原本也是昏昏欲睡之中,一聽我這樣問,正是他一直想散布的印度文化精髓;馬上清醒過來,欣然的詳細為我說明;我沒有位置坐,又不能一直蹲著,只好扶著扶手,單腳高跪聽講,真的是跪求解答了,他說:

「自我是要終生甚至永遠去追尋的!就算永遠找不到,還是要努力的去找尋!」

「沒錯!他們說的自我就是『真我阿特曼』。」

整整聽導遊解說了半小時,飯店終於到了;

九點多才吃晚飯,但是,我是囫圇吞棗,不辨滋味的,因為,我正在思辨這個大問題:真我和假我::

想了兩天,我終於找到了答案,我真的很高興因為這個農村原住民吟唱團體的啟發,給了我一個思辨的大題目,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也非常確定我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沒錯!生而為人,必定要去追尋「自我」的!如果不去追尋真正的自我,沒有足夠的「自我認知」能力,當然也就沒有立場去作「環境認知」和自我定位,於是終將與草木同朽,不能在肉體死亡後,以智性能量的方式繼續存在。

但是,也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誤入死胡同!如果把肉體誤認為是假我,是沒有價值的,那就是鑽進死胡同了。

真我假我都是「我」!

看來,我一直想要探究的印度兩個大宗教的毛病癥結終於浮現了;就像我們那晚小型遊覽車的遭遇,在漆黑的夜晚,見樹不見林的把車子開進了錯誤的岔道,其實「真正的自我」並沒有他們以為的複雜,將近三千年來拼命鑽牛角尖的結果是「永遠不會有正確答案」的!「緣木」怎麼可能「求魚」呢?

我會永遠記得那晚;因為我是第一個仰頭發現星空如此燦爛的,而其他人都只是低頭顧著尿尿!

第二次的印度行跟第一次完全不同,雖然更是辛苦,但是,無形的心靈收獲卻是更上層樓的。

19.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印度行中,導遊先生是飽學之士,熱心的教導了我很多關於印度社會、政治和宗教方面的事務,他提到現今佔印度人口大多數的都是窮人,除了農民,很多人在一些傳統「勞力密集」的工廠做工,工作環境非常惡劣,尤其印度天氣普遍炎熱,工廠是沒有空調的,平均溫度高達40—50度,空氣污濁,噪音震耳,而且工作非常繁重勞累,上班時間中根本沒有偷懶喘息的機會,老闆和工頭盯得很緊,因為連這種工作機會都很競爭,只要稍有偷懶或者違規,就會被開革,外面還有一大堆失業者搶著渴望遞補進來::這些工人下班之後,通常不會馬上回家,而是買一點最廉價的劣酒,千方百計的把自己灌得爛醉,因為家裡環境更糟,當然沒有空調甚至電扇,悶熱到無法入睡,只有爛醉如泥才能讓他們在悶熱中昏睡,然後隔天又重複同樣沉重勞累的工作,收入所得非常微薄,也很難養家活口,有工作的也只是長年在窮困的環境中勉強苟活;因為陰魂不散而且是世襲的「種姓制度」使他們無法受教育,沒有知識和專業技術,永遠只能淪為最底層靠出賣勞力的廉價勞工,

所以,他們對於未來是完全不抱任何希望的,甚至只是期望早點「死掉」,然後重新「輪迴轉世」,也期望藉由平日對各種神祇的虔誠信仰,來世能投胎在更好的「種姓階級」之列,不要再當窮人。這種來自印度教的心理制約,當然會成為「輪迴機制」的主要推動力。

20.印度廟中的誦經人:我們在「金莎堡」附近參訪一間印度教的廟宇「Sachiya Mata Temple」,這是建於十一世紀的古廟,佔地不小,在台階邊有個中年男子一面彈奏手風琴,並 不停地在唱頌像詩歌又像經文的調子;導遊跟我解釋這人屬於「婆羅門」種姓,是世襲的吟詩者,他們自古以來施用背誦的方式來吟唱詩歌經文,譬如最有名的「吠陀經」。他們一樣也是相信「因果業報」和「三道輪迴」的。



21.休息站的帶刀侍衛:在半路一處大型休息站吃中飯,訪問到幾位忙碌的侍者,門口有一位帶刀的侍衛,應該不是真正「剎帝利」階級的武士,拍照並要求簽名,只簡單問了宗教信仰,是信奉「印度教」,因為時間不容許,只知道他們都相信「輪迴」而已。

22.遊牧民族的歌舞者:2010年12月6日在「阿西沙」飯店的中庭,晚間有男男女女和小朋友的印度傳統歌舞表演,唱的好,舞跳的好,尤其那個可愛的小朋友,不超過十歲的年紀,不但唱作俱佳,而且雙手操持「響板」,耍得真是令人擊節讚歎!

表演完先給了小費,在他們和大家逐一拍照的空檔,商請導遊先生中介翻譯,一個一個採樣訪談;他們是一個家族,屬於印度半沙漠和沙漠地區的遊牧民族,歷史很悠久,他們不受「種姓制度」的歸類,所以就是「遊牧民族」,在工作閒暇時大家歌舞歡唱來打發沙漠枯寂的生活,同時也藉由歌舞來發抒生活中的一些悲苦,當然也用歌舞來慶賀一些歡樂的日子。這一個家族後來變成專職的歌舞團體,巡迴在沙漠中各聚落中表演。

他們全家都是印度教信徒,同樣相信行大善者昇天,小善者再世為人,為惡者下地獄,沒 有聽說過「佛教」和「佛陀」,只相信「三道輪迴」,不知道也不相信「六道輪迴」。他們不識字,也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所以,只好請導遊先生代勞,用詢問的逐一紀錄下他們的名字。


22.「度加普」密教聖地的女祭司:在西孟加拉省的西北方偏遠地帶的「度加普」(Durgapur),來到更深入的鄉間,去參訪原住民「桑塔族」的農村(Santhal   Village)。在這邊還有一間供奉「迦莉女神」小廟,旁邊有一窪水塘,死水有點髒,竟然被視為「聖水」,也是印度密教非常著名的聖地之一,經常有犧牲血祭,宰殺為數不少的牲口來向女神獻祭,特別是在每個月的月晦之日,各地信徒會牽著羊來宰殺,將血獻給女神,將羊頭獻給祭司,將經過祭  司賜福過的身軀部份帶回去和親族分食,以祈求庇佑。信徒來此拜拜時,最重要是拜神並且由女祭司掬池塘中的聖水幫信徒去穢賜福;一個實在很不起眼的骯髒水塘不但是聖地,還要脫鞋才能進入呢!雖然,她們信奉的是「密教化的印度教」,但是,一樣還是相信「三道輪迴」的。


23.「度加普」火葬場中的苦行僧:終於在火葬場緊鄰處見到了傳說中的神祕苦行僧;真的是放浪形骸,不修邊幅,頭髮長到可以拖地,鬍鬚也亂糟糟的,全身上下都蒙著一層灰::他們沒有國家、社會、家庭等等的觀念,完全不受任何社會規範約束,他們認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份,甚至不認為自己是人。他們有時完全不穿衣服,如果穿上衣服,一定是紅色的,因 為和血有關;因為「迦莉女神」和印度密教是嗜血的,信徒會宰殺牲口來獻祭甚至宰殺活人來獻祭。導遊說據他以前來過幾次的經驗,這個苦行僧應該至少在這裡待了二十幾年時間了。



24.一位伊斯蘭教信徒的證言:第三次印度行,在「喀什米爾」是住在「達爾湖」上的船屋,每船都有一位24小時服務的管家;我的管家叫「伯舒」,他是虔誠的伊斯蘭教信徒,家住在「貢馬」山間,一家五口,他每月的工資只有美金70元,在印度像他一樣的貧窮伊斯蘭教徒為數也不少,他相信死後也是「天堂、地獄」二分法,他非常討厭印度教徒和印度廟宇。不過即使信仰不同,他和印度教窮人一樣的;就是會主動伸手要錢。



附錄:25.一位「東正教」的信徒:2011年6月筆者前往俄羅斯旅遊,看到「東正教」的十字架樣式很多,一般「十」的也有,但是最多的是「十」上面加一短橫槓,下面加一個短斜槓;

上面短橫槓是代表或書寫「猶太人的君主」,中間最長的除了代表原始的羅馬刑具,也書寫「上帝之子」,最底下的短斜槓;就有不同解說了,有人認為也是原始刑具放雙腳的地方;

但是,為什麼是斜的呢?有人解釋說;左高右低是代表做好事的上天堂,做壞事的下地獄。(上弦月造型的意涵也相同,除了主要的一直三橫,其他都是裝飾而已)。

莫斯科的導遊是俄羅斯人,她曾經讀過中文系,能夠讀寫中文,我一路詢問;她說「東正教」的戒律比基督教、天主教還要嚴格,超過十誡多多;一生只要說過一次謊就會下地獄,由上帝來審判::

我問;那不是很多人都要下地獄?以她的認知這世界上有多少人死後會下地獄?

她認為大約95%!

看來挺可怕的,我後來找空檔機會跟她閒聊,提供一點個人看法;我只簡單的說:會下地獄的不會超過1%,而且沒有「老大哥」在監視任何人,如果有任何審判,那也是由我們自己的內心決定。


她聽了點頭說這個問題她也想過,然後默默沉思,若有所悟。(她是自己選擇信仰東正教,非常虔誠的)。比較特別的是她雖然接受死後世界是東正教的「天堂地獄二分法」,但是,她卻相信「靈媒」,也非常相信「輪迴轉世」,我問她:「如果死後可以選擇『天堂』和『輪迴人間』,她會選擇那一個?」,她非常肯定的答覆我:「人間!」,問她原因?她說她非常喜歡人間,所以希望能經由「輪迴轉世」再來投胎於人間。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20:39:01
#8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第六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大謬不然的「眾生平等」論

「眾生平等論」與「進化論」

「眾生平等論」是佛教教義最主要的基石,也是釋迦牟尼極力主張的。

但是,放眼可見的世界,沒有任何的實證可以佐證他的見解,甚至隨時隨地都在上演的「弱肉強食,物競天擇」實情,卻剛好提供了最有力的反證,尤其是在蠻荒的草原及海洋中,更是以極為血腥的殺戮來昭告「眾生是不平等的」、「眾生從來不曾平等」、「眾生不平等才是自然之道」。

其實,「進化論」正是反駁「眾生平等論」最有力的立論。

要知道;釋迦牟尼是生活在距今將近二千六百年前的人,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人類的文明(即使歷史也很悠久的印度文明)才剛剛奠基不久,很多的認知還處在曖昧未明的時期,各種神話、傳說、謬見和剛剛萌芽的一些些自然知識交纏消長,經驗先導論、宗教權威論掛帥,沒有太多實證科學的研究,許多觀念只是口授心傳的世代傳遞,即使寫在經典文書上的諸多內容也未必是正確的圭臬。

釋迦牟尼雖然是出身小國的王室,有能力接受不錯的教育,加上成年後離家遍訪名師求道,以及個人潛心苦修,但是,無論如何,二千六百年前那樣的大環境是不足以提供他任何跳躍式的知識或智慧的,尤其是和現今科學研究的自然知識成果相較,二千多年前所謂的「先知、智者」可能還不如現今一個小學生認知得廣博與正確。

之前,曾經在其他文章中,提到釋迦牟尼的「眾生平等論」是為了反制印度教「種姓制度」階級的極端不平等而做了如此主張,但是,卻矯枉過正的提出了更謬誤的立論;

我們把所謂的「眾生」先代換為現代更熟悉的名詞︱「物種」;

想想;自然界的各種「物種」怎麼會是平等的呢?從生命出現在地球開始,各種物種又何曾平等過呢?

釋迦牟尼或者一些佛教經典也經常提到其他「三千大千世界」的種種景象和生命,但是,畢竟生活在地球上的都是肉眼凡胎的平常人,我們都無法認知釋迦牟尼和佛教經典中所描述的其他世界種種,我們只能認知自身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但是,其實僅僅這樣也就足夠來驗證「眾生是否平等」了。因為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眾生就是完全不平等」的,這難道還不足以證明嗎?即便其他「三千大千世界」確實存在,如果釋迦牟尼是所謂的「智者」,就斷然不會把地球列為「例外區域」,也因此,「眾生平等」的立論連我們眼皮底下的世界都不能成立,又遑論其他世界呢?

「眾生不平等」(或「物種不平等」)是地球上的自然現象,而印度教「種姓制度」的階級不平等卻是百分之百人為制定出來,而非自然發生的,但是,釋迦牟尼最大的謬誤就是為了反制印度教「種姓制度」的階級不平等,而提出矯枉過正到徹底違反自然的「眾生平等論」。

同樣曾經提到過;「眾生平等」只是釋迦牟尼個人內在的心願,可以說成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但是,這種非常個人化的心願在「自然」面前是根本不值一提的;正如同不論一個人壽命長短,總有死亡的時候,這是自然現象,即使當我們面對一個摯愛之人的死亡不論有多麼不捨,多麼希望他長生不死,但是,這種個人的心願又如何能改變自然呢?

個人矯枉過正又昧於事實的希冀「眾生平等」是完全違反自然的,和希冀所有喜愛的人和寵物統統長生不死一樣的違反自然,甚至可以說是「無知的濫慈悲」。

如果以二千六百年前的標準而言;在許多思辨和認知成就上;我們必須虛心的讚頌釋迦牟尼是位偉大的「智者」,這點無須吝嗇。但是,他仍然不是絕對正確無誤的真理,他的主要認知和主張還是有著致命謬誤;

現今的我們就以當下擁有的自然知識來論斷釋迦牟尼「眾生平等論」的謬誤,特別是我們可以從「進化論」的立場來切入並加以剖析;

「進化論」(evolutionism)是達爾文在1858年發表的,次年又發表了更完整的「物種原始」論文。雖然直到今天,仍然有許多基於宗教信仰的「創造論」者以各種枝枝節節的小瑕疵在質疑或反對「進化論」,也有些科學家則是因為發現物種身體中有「退化」證據而非難「進化論」,甚或認為至少應該說是「演化論」同時涵蓋進化和退化才比較周沿;



其實,事實勝於雄辯;證諸事實,在生物學、考古學、遺傳學、基因學的長足進步下,支持「進化論」的研究和鐵證多不勝數,各種生物基因圖譜也已經一一接近完工。而「創造論」除了在舊約聖經中那幾行文字「隨口說說」,迄今從來沒有任何具體證據,僅止於宗教傳說而已,根本無法相提並論(試想;支持「創造論」的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等等、自古以來曾有過多少學者專家?擁有多少的研究資源?難道他們從未試圖找尋有關任何「創造論」的證據嗎?然而,又為何幾千年來從未找到任何可資佐證的具體證據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從「神」到「創造論」都是虛構出來的,只是古猶太民族因為苦難的遭遇;基於心理渴求應運而生的神話傳說罷了,這種「人造」的傳說怎麼可能會有什麼具體證據可資佐證呢?)。

而「進化論」既然是一種實存的自然現象,當然就會有許多的實質證據留存在各種物種身上,留在各種化石證據,甚至留存在我們人類身體中可資證明;

「進化」的特質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所有物種基於生存之必須,自然朝向有利自身的方向去發展演化,而只要是「朝向有利自身的方向去發展演化」就可以稱為「進化」!

至於有許多物種身上也會發現「退化」的遺跡證據,這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因為有時為了順應環境變遷和生活習性的逐漸改變,生物也有「以退為進」的各種招數,譬如魚類登陸演化為爬蟲類,魚鰭會進化為指掌狀。但是,當哺乳類轉身再回到水中去生活棲息時(譬如各種鯨豚類),原本的指掌又會從分開「退化」為合併的鰭狀以便於劃水,在鯨豚類的骨骸或者活體X光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牠們的鰭中骨骼是分開的指掌狀,而不是單獨一片的,這正是「以退為進」最好的例證。

物種之所以需要不停的進化,主要原因當然還是為了「順應自然變化」,包括最重要的氣候、棲息環境、覓食求偶以至掠食與反掠食等等的條件消長改變::

簡單舉幾個例子;



有些植物在氣候過度乾旱時,會形成孢子來長期等候發芽時機。有些植物在高溫乾旱的環境中會在葉片上形成蠟膜來減少蒸發。海藻會在體外形成黏液來防止脫水。

所有蟲媒花(含鳥媒花)都會發展出鮮艷的色彩和產生香甜的花蜜來吸引昆蟲、鳥類上門來採蜜,這當然不是出於任何慈悲善意,只是希冀藉由蟲鳥的身體沾黏上花粉來順路傳授以達到繁衍的目的,而許多植物的花朵甚至還會將花形進化的相當特殊來篩選授粉的蟲鳥,譬如喇叭狀的花形,花蜜深藏內部,可能只有口器吸管特長的蝴蝶或鳥喙特長的蜂鳥才能吸吮得到,從而剔除一些不受歡迎(授粉能力不佳)的昆蟲。當然,仔細觀察某些蝴蝶的吸管狀口器,可以任意踡曲伸長,那種長度是相當驚人的,也證明其吸食花蜜的功力絕非等閒,這也正是長期進化的結果,唯有如此才更有生存的本錢。同樣的情形在一些長喙蜂鳥身上也可以看到;對於植物(花朵)和採蜜的動物,進化絕對是雙方的,也是互動的,看似平和美麗的景緻中,其實一樣暗藏著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殘酷競爭。

再來看看植物的果實;凡是需要動物來傳佈種子以利自身繁殖目的的植物,都會把包含種子在內的果實「進化」得非常鮮艷甜美,以吸引動物來採食,當果肉被食用之後,種子也許太過堅硬無法食用,所以就被隨意拋棄,也許雖然堅硬;體積卻很小,所以和果肉一起被動物吞食,但是種子的外表有很好的防護,不會被消化,最後被動物隨糞便一起排出體外,卻同樣都能達到散布種子以利繁衍的目的。

但是,有些植物並不靠動物代勞來散布種子,就會反向操作,為了避免種子或枝幹樹葉被各種昆蟲或大型動物啃食,可能就會進化出「刺」、「苦辣澀」甚至「毒」等等的防禦機制::

反過來看看動物;以無尾熊為例,嗜吃的唯一食物「尤加利」樹葉其實是有毒的,但是,無尾熊卻可以靠著腸道內一種特殊細菌來分解大部分的毒素而不致中毒得以存活,但是新生的無尾熊腸道中並沒有這種細菌,所以斷奶時期,無尾熊幼兒會本能的爬到母體肛門附近吞食糞便,來培養自身腸道內的這種特殊細菌,以便適應「尤加利」樹葉的毒素,在這點上一樣也是一種進化。

事實上,所有物種之所以會開發出各種「毒」其實也都是「進化」的結果,一則是自我保護(譬如蟾蜍),一則是用毒掠食(譬如毒蛇)。

還有一種很特別的現象也與「毒」有關,就是「河豚」,「河豚」的神經毒是毒性非常強的一種毒素,一小條日本人嗜吃的「虎河豚」體內的毒素就可以讓幾十甚至上百人中毒死亡(雖然如此危險,日本每年也至少有三|五人會因為食用了處理不當的河豚而中毒死亡,但是,還是有不少人嗜吃);就以這種「虎河豚」為例,在日本的研究中;人工養殖的「虎河豚」比野生的毒性較輕,但是,只要在人工養殖池中放入一條野生的「虎河豚」,整個池中所有原本養殖繁育出來的「虎河豚」立刻就會變得跟野生的遠親一樣毒;

這說明了什麼呢?

「進化」是一種生物的本能機制,未必隨時隨地在發動或進行,但是,只要生存的環境一改變,「進化」的機制就會立即被啟動,不同的物種會以各式各樣的方法來改變自身以順應環境,而目的卻同樣只有一個|活下去!

釋迦牟尼生活在二千六百年前,以那時的知識條件和標準來說;他的認知和智慧被尊為「智者」的確是當之無愧的,雖然,他一再宣揚「諸法無常」、「有相皆妄」的觀點,在這裡所謂的「法」指的是現象,意指但凡所有我們用眼、耳、鼻、舌、身、意能夠觀察或感受到的一切現象;其實都是虛妄不實也非恆久不變的。

但是,釋迦牟尼當然不可能知曉「進化論」,更不知道所有物種其實還內含有一種「漸變」和「突變」的進化能力。

佛教說道眾生都有各自的源起,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前兩種是事實,後兩種卻不是事實,而是錯誤的觀察結果,加上釋迦牟尼承襲了印度教「輪迴轉世」的教義;認為六道眾生都是因為自身的因果業報,才會投胎於不同的六道,所以各自有不同的源起,而為人為畜也是投胎前就註定好的。然而,事實上在現代生物學和基因學的研究中。證明不但所有人類有共同的單一源起,連所有物種也只有單一源起::而且全部都是因為進化過程中逐漸分支而形成今日千變萬化的不同樣貌和生活習性。

釋迦牟尼主張「眾生平等」當然不是基於自然實證,如果他在二千六百年前就能夠參悟「進化論」,又或者他是生長在今日,知道物種進化而來的道理,相信斷不會再作如此錯誤的主張。

其實,基本上,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物種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甚至是隨時隨地都在上演著「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的血腥殺戮之戰,而「進化」雖然可能是以百萬年為單位才能找到變化的跡證,卻是隨時隨地都在進行著的,只是變化極其細微非我們感官所能輕易察覺罷了。

「進化」是為了順應生存環境的改變,特別是氣候、場所、物質條件等等,還有就是「掠食」和「反掠食」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像之前提到的「刺」與「毒」,以及「偽裝」、「模擬」以至「計謀」和「分工合作」等等,其實都是「進化」的結果。

也正因為物種在「掠食」與「反掠食」之間有著「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的血腥殺戮,有著生死存亡的競爭,促使了「進化」不停在加快腳步,卻也在世交交替的漸變或突變中,使得一代比一代更加強韌適存。

「進化」肇因於「競爭」;「競爭」肇因於物種間條件的不平等,所以「不平等」是物種進化真正的原動力;試想如果所有物種(眾生)統統平等,何須競爭?沒有競爭,沒有爭取生存空間的壓力又何有進化的必要?

所以,「眾生」(所有物種)原本就是不平等的,這才是自然常態,而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各種物種間生存的競爭和「進化」的腳步也將是永遠不會停歇的。

在這個重要認知上,釋迦牟尼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容或他是基於不忍人之心而仁民愛物的特別悲憫,但是,卻濫情的去詮釋了有自然證據的事實,把自己個人一己的心願扭曲了這個事實,而做出了錯誤的立論,從而影響了後世千秋萬世追隨者的觀念,也導致了嚴重的愚思謬行。

釋迦牟尼「慈悲」的觀念正是起源自「眾生平等」的錯誤主張,但是,事實上自然界的「眾生」(物種)是沒有任何「慈悲」可言的,「弱肉強食」甚至血腥殺戮才是常態,而「慈悲」其實根本不是自然現象,而是人類在高度社會化的過程中才逐漸發展出的一種「互動機制」,是緩和個人與個人、族群與族群間原本同樣「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的自然法則,或者說得直接些,只是把不變的競爭法則軟化得比較不這麼血腥罷了,當然,「慈悲」總也能強化人與人之間在分工合作時的信任度和黏合度。

但是,即使在人類社會時至今日有「地球村」的理念出現,而「競爭」並促使「進化」這個自然法則卻仍然是不變的大前提,「慈悲」也就永遠是有條件的,有親疏等差,而不是無邊無際廣泛運行的。
也所以,佛教源起自「眾生平等」謬論所倡導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當然也就是違反自然的愚思謬行了。

當佛教教義最重要基石之一的「眾生平等論」在自然面前變得虛幻不實而不得不土崩瓦解時,其他隨之產生的教義和經典不也就變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如果把性喜高冷的蘋果樹種植在高溫炎熱的赤道地區,把水稻種植在乾旱的沙漠裡,把仙人掌種植在沼澤之中,你期望能得到些什麼呢?

「釋迦牟尼」和「達爾文」兩人最大的差別就是:釋迦牟尼一生大都是「坐而言」,達爾文則大都是「起而行」。

不容否認的弱肉強食

先從地球談起;

我們目前所生活的這個現實時空,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有限的物質數量和此種地球生存環境,只能把生存空間留給強者、適存者。

從地球出現生命以來,任何物種其實都是「掠食者」,又同時也是其他物種的「食物」,有時,在存活時也許不會立即變成「食物」,但是,一旦死亡或者衰弱時,或者死後的腐爛現象也是一種被食用的現象;這時物質元素的循環再利用;沒有什麼對錯善惡,僅僅只是自然而已。

不論動物或者植物甚至微生物都是秉持這樣的自然法則以求取生存之道;只是微生物非平常肉眼能隨意看見;植物的競爭表現的比較遲緩不明顯,唯有動物的「掠食」是非常明顯的,不論是在陸地、海洋甚至空中,這種「掠食」行為都是任何地方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

一大群沙丁魚屬於海洋食物鏈的較底層,可能會形成一大團魚球來盡量躲避各種生物的掠食,但是,沙丁魚的角色總是在自然界成為食物的大型供應者;從海豚、沙魚、梭魚、鮪魚等等到體型最大的鯨魚,以至天空中的「塘鵝」、海鷗,以及人類都是這項大規模圍捕行動中的大饕客;但是,也許長久以來一向如此,沙丁魚因此絕種了嗎?

沒有!因為沙丁魚發展出了以量取勝求取繁衍的存活之道;即使有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饕客拼命圍捕掠食,在各個飽餐之後,沙丁魚仍能保留半數得以倖存。所以,為死亡被食用的



沙丁魚落淚慨歎或者為倖存者慶幸歡呼,又或者嚴詞譴責詛咒各種掠食者;其實都是毫無意義的。大欺小、強淩弱、眾暴寡、智勝愚,這些都是我們生存空間中隨時隨地在發生的事實,否認和不信也同樣是沒有意義;更無法改變分毫的。

「眾生平等」不是理想,甚而只是妄想,高唱這樣的口號能改變什麼呢?禁止所有海豚、沙魚、梭魚、鮪魚、鯨魚、塘鵝、海鷗,以及人類捕獵,然後食物不足而統統餓死,獨留沙丁魚一種在海洋中大肆繁衍,這樣會比較好嗎?

「星系吞噬」的新發現支持「弱肉強食」論

再把眼界放遠到整個人類已知的宇宙;

目前根據各種太空望遠鏡實際拍攝到的照片,可以清楚看到並證明,連大到人類難以想像的「星系」之間也是「大欺小、強淩弱」的,宇宙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星系」,彼此之間也不是友好和平相處的,只要一旦靠近,就會發生「吞噬現象」,然後互相兼併成為更大的「星系」,就以我們所處的「銀河系」而言;整個銀河系內包含著許多銀河系過去吞噬的小星系。就在目前,銀河系正在吞噬射手座矮人(Sagittariusdwarf)星系。同時,科學家還估計,銀河系將在廿億年後被附近的仙女(Andromeda)星系(又稱「M31仙女座大星雲」,秋天夜晚,用小型雙筒望遠鏡就可以看到一團橢圓形密密麻麻的星系)所吞噬。而且,宇宙中還有許多「黑洞」,有些黑洞大到可以吞噬整個或者許多「星系」。

如果「星系」之間也是這樣互相吞噬,以一個銀河系來說;其中有一千億顆恆星,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恆星系中也極可能有多樣又多數的生靈,那麼一旦發生「星系吞噬」現象時,譬如「仙女座星系」吞噬了我們的「銀河系」,那麼會有多少生靈塗炭?這樣的「吞噬」算不算「殺生」?有沒有「業報」?誰該去承擔這個「業報」呢?那麼所謂的「眾生平等」又何在呢?


在台灣有位人稱「天才」的公眾人物,他公開發表言論;並認為宇宙的基調是「慈悲」來作結論;在筆者看來:

這真的是愚昧無知的村夫之見!


我不相信他不看一些有關宇宙和自然科學方面的新知報導?

行星和行星會互相拉扯撞擊,可能毀滅也可能重新組合,黑洞會吞噬靠近的一切物質和能量,包括「光」。

宇宙的星系和星系之間,星體和星體之間,大家相處融洽,相親相愛,共榮共存嗎?請證明宇宙中天文等級的世界裡,「慈悲」何在?事實擺在眼前,單一個人有權視而不見,胡思亂想,那是個人自由,但是,一個號稱「天才」的公眾人物,豈可以以一己所好,罔顧事實的信口雌黃?公開的在媒體上胡說八道?

如果這是他的真心話;那是村夫愚見,可笑之至。如果是別有用心,那是胸懷叵測,可憎之至。

地球上的生物之間是弱肉強食的,宇宙星系間也是弱肉強食的,何來「慈悲」?又何來「眾生平等」呢?

知識不足,眼界狹窄,單純憑空臆測,完全偏離事實的口號,對改善現實環境會有什麼實質幫助呢?而「罔顧」事實的高唱「眾生平等」的謬論,又怎麼能夠教導人類正確的「處世之道」,以及人類如何面對大自然,和其他物種間取得一個生態平衡共處之道?這樣的認知和主張又怎麼可能會是「終極真理」呢?

掠食維生,何業之有?

海洋中數量最多的就是肉眼幾乎不容易看見的浮遊生物,雖然如此不起眼,卻是許多體型略大的其他生物賴以為生的基本主食,甚至也有體型極大的鯨魚族群也以濾食大量的浮遊生物為生。

如果以總重量而言;體長不到一公分左右的磷蝦,是全地球之冠,磷蝦捕食更細微的浮遊生物為食,而磷蝦群本身又是許多魚群的大餐主食,單一群的磷蝦,數量已經多到不能以「隻」計算,而是以「噸」為單位的一、兩百萬噸(每年的總量則是以億噸為計量單位),數量多到有如鮮美的海洋濃湯。磷蝦(krill),是一種小型的甲殼亞門浮遊動物,是鬚鯨、蝙蝠魚、鯨鯊、鋸齒海豹及海豹的食物,也是「長鬚鯨」(baleenwhale)和一些海鳥的主要食物。是接近食物鏈最底部的關鍵物種。在南冰洋的南極磷蝦每年可以製造逾30億公噸的生物質能,約為人類的兩倍,也是海洋中最大的「蛋白質庫」,每年有逾一半的南極磷蝦被鯨、海豹、企鵝、魷魚和魚吃掉,目前人類也看中了磷蝦富含蛋白質,開始加入撈捕行列(平均每年可以撈捕0.6|1億噸),不過,磷蝦會再繼續繁殖下一代,以維持種群總數。而且磷蝦也會捕食浮遊植物(phytoplankton)和一些比牠們更小的浮遊動物(zooplankton)。而「長鬚鯨」下顎的「縐摺囊袋」在吞食磷蝦時可以擴張到平時四倍之大,以便容納大量的食物,這是生物的自然生存之道,在競爭中逐漸進化而來。


從海洋浮遊生物提供磷蝦的食物來源,磷蝦又變成其他魚類甚至地球上最大型動物的主要食物,並因此提供了生物生存必須的最大量蛋白質。在這樣的海洋生態中;「殺戮」和「捕食」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至少千百萬年來,磷蝦從來沒有滅絕,證明牠們有「以量取勝」的生存之道。

於是,像一些群聚的小型魚,如沙丁魚、鯡魚等等,以補食磷蝦為大餐,這類魚群本身的數量也龐大到可以形成驚人的球體狀::

體型龐大的長鬚鯨,也是以補食磷蝦為主,一天可以吞食高達三噸的鉅量,三噸有多少隻則很難計算?

至於量多到可以形成大魚球的沙丁魚、鯡魚,本身又在吃飽喝足之餘,變成了海豹、海狗、企鵝、海豚的美食大餐。

然後海豹、海狗又成為沙魚、殺人鯨獵捕的對象,這兩種正是海洋食物鏈中最高層的大食客!

當然,在海洋中最兇猛的霸主|沙魚,也同樣不得不臣服於人類的高科技獵補技術下而淪為盤中飱;

所以中國人最愛吃沙魚翅、沙魚煙、沙魚丸,而北歐人則喜歡吃久醃的臭沙魚肉!

還有一種鸛鳥,每年有八千萬到一億隻,會從澳洲出發,集體大遷徙到阿拉斯加北方的北極圈附近,只為了捕食海洋濃湯中的大量磷蝦。

現在來看看;

從最底層的浮遊生物↓磷蝦↓沙丁魚等小型魚類群↓海豹、海豚↓沙魚、殺人鯨↓人類!

以數量而言,真正的大食客當然非「長鬚鯨」莫屬。

想想;那一種蝦、魚、哺乳類動物之所以要「掠食」還不都只是為了維生罷了,究竟這樣的殺戮,是在食物鏈的那一個環節才算是「業」?算是「殺業」?

或者除了最低層的浮遊生物是完全無辜的被害者,其他各層的掠食者都有「殺生罪業」!而罪業最大的當然是「長鬚鯨」,因為假設要一罪一罰,一命一罰,所以,長鬚鯨一生殺生無數,一天吞三噸生命,一生吞了多少噸?多少隻,這樣的罪業又要如何計算,該受何種果報?

假設一隻磷蝦以一公克計算,一噸就有一百萬隻,一隻長鬚鯨一天就要吃掉三百萬隻磷蝦,「長鬚鯨」的平均壽命是四十年到五十年,以四十年計算,一條長鬚鯨一生可以吃掉四十三億八千萬隻的磷蝦,那麼他豈不是殺害了四十多億的生命,如果從釋迦牟尼「眾生平等」(註2)的主張來看,一隻磷蝦或一隻長鬚鯨,同樣都是一種生命,都是「眾生」,不因體型的大小和生命歷程的長短而有所差別。

如果「殺業罪重」,只要殺生就有罪,那麼「長鬚鯨」的罪業那可真的是「罄竹難書」了,如果還要代入「冤親債主」的說法,那麼一條長鬚鯨,每多活一天就會多出三百萬個冤親債主,一生則多達四十億的冤親債主,這筆債要如何償還?如何化解?還是這樣「令人髮指」的天文數字殺業,只怕死後立即墜入無間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再說,釋迦牟尼主張「眾生平等」又主張「慈悲」,何況佛法無邊,他這麼憐憫無明的眾生,就該去渡化所有的眾生,讓所有以掠食為生的眾生知曉「因果殺業」的可怕,於是;

長鬚鯨、鯡魚、沙丁魚不再吃磷蝦,磷蝦也不吃任何更微小的浮遊生物,海洋中的浮遊生物因為沒有天敵,於是更加欣欣向榮,大量繁殖,讓全球海洋變成了QQ的果凍狀而嚴重缺氧,所有包括海帶、海藻等等海洋植物統統無法生長存活,於是整個上層食物鏈,既不能吃動物,又沒有植物可吃,於是造成海洋生物大滅絕,全球三大洋變成了濃稠惡臭的超級大墳場,散發出來的毒素瀰漫在大氣層內,也使得陸上所有生物無法生存。

還有一種大食蟻獸(學名:Myrmecophagatridactyla)是食蟻獸的一種,分布在美洲部份地區,生活在草地、落葉林和雨林地區。主要以螞蟻白蟻為食,一天最多可吃掉三萬多隻昆蟲。如果牠們不吃螞蟻小昆蟲,螞蟻和各種小昆蟲任意繁殖,整個地球生態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莫非這就是釋迦牟尼所樂見的結局?所有地球生物全數滅絕,就不再受生老病死之苦?短時間內就悉數「超生極樂」?

其實在這種自然的現象中有何「慈悲」可言?這樣隨時都在發生的自然事實,又何有「平等」可言?

不了解這樣的海洋生態,不具備這樣的知識和領悟,輕言「慈悲」、「平等」,那是相當無知的行為。

磷蝦不會拼命喊冤,要求償還因果債務的,也不會變成「長鬚鯨」累世的冤親債主(牠們只要拼命繁殖就好,也不會要求「眾生平等」);「長鬚鯨」也不會因為如此滔天大罪的「殺業」而死後下地獄接受果報的。


印度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階級不平等是制度錯誤,也是種族歧視的惡行,但是,佛教「眾生平等」卻是矯枉過正的根本認知錯誤,而與此相關的大部分佛教經典當然也就統統是錯誤的謬論了。

從釋迦牟尼本身作為看「眾生平等」說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是主張「眾生平等」的,但是,我們且來看看他本身的言行作為和遭遇;

1.  他在自稱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後,在「鹿野苑」向五比丘講道時;不準他們再稱他為「道友」或喚他的俗名,(::五人供養,未知世尊得成正覺,心生輕慢,所有言說皆喚如來在俗名號,或喚喬答摩,或喚具壽,或喚種族。是時世尊見毀呰已,告五人曰:於如來處,莫喚俗姓喬答摩、具壽、種族名字,若如是毀呰如來者,失大利益,生生之處於長夜中而受苦惱,何以故?若復有人,頻喚如來俗姓名號等,彼無智人,生生之處失大利益,常受苦惱,汝等應知,自今以去,於如來所莫喚俗姓。::),那麼他自認和「眾生」是平等的嗎?

2.  琉璃王滅了「迦毗羅衛國」,恣意屠殺「釋迦族」,靠的是什麼?單純個人從小難忘的受辱之恥,然後只憑赤手空拳,單打獨鬥就滅亡了「迦毗羅衛國」嗎?當然不是!他仗勢的是「拘薩羅國」國力雄厚,兵強馬壯,比「迦毗羅衛國」這個小小的藩屬國強大得多,所以才會發兵攻打,大肆屠殺,終於屠滅了「釋迦族」,一消心頭之恨。這樣的作為和結果,不正是「強淩弱,眾暴寡」的弱肉強食嗎?在這件事實上,「眾生平等」嗎?

3.  回推釋迦牟尼的前世因果解說「琉璃王」會屠滅「釋迦族」的遠因;是因為「釋迦族」過去世曾經捕食池塘中所有魚族,那正是「琉璃王」和兵將們的前生。那麼,那一世是「釋迦族」大肆捕食魚族,而不是魚族吃光「釋迦族」,不也是因為「釋迦族」比魚族強大、聰明,懂得如何捕撈漁獲嗎?這樣的作為和結果,不正是「強淩弱,智勝愚」的弱肉強食嗎?在這件事實上,「眾生平等」嗎?

4.  釋迦牟尼是嚴重歧視女性的,原來根本不讓女性出家,後來在弟子阿難的遊說下,不得不勉強同意,但是,卻額外訂定「八敬法」(「八沉重義務」),給予比丘尼許多「男尊女卑」的不合理限制,甚至跟阿難說:「::若女人未於如來所說的法與律之下出家而過無家的生活,梵行將能久住,會延續千年之久。但因女人出家的緣故,梵行已不可能久住,如今只得再延續五百年。阿難!若女人在任何宗教受戒,那個宗教將不可能久住。正如一個女多男少的家族,很容易遭盜匪侵害。同樣地,女人若於法與律中得以出家,梵行便不得久住。正如即將成熟的稻田,一旦白黴疫病侵入,稻田便不得久住;又如即將成熟的蔗田,一旦紅黴疫病侵入,蔗田便不得久住。同樣地,女人若於法與律中得以出家,梵行便不得久住。正如預先修築堤防,可防止大壩之水不氾濫,我亦在此預制『八敬法』,使比丘尼盡形壽不違犯。」,也因此,在大部分的佛教國家,如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和柬埔寨,女性出家是非法的。例如,泰國佛教會宣稱:任何支持女性出家的比丘,會受到嚴厲的刑罰。從釋迦牟尼這樣的認知和主張,以至實際的作為,他自己本身相信「眾生平等」嗎?

5. 一般人都認為地藏菩薩是男性,觀世音菩薩是女性。其實在佛教,所有的菩薩都是男性,連觀世音菩薩也是男性。在佛教,女性無法直接成為佛或菩薩,必須先轉生為男性,才有可能。這種觀點同樣是出於釋迦牟尼歧視女性,同樣的他自己本身相信「眾生平等」嗎?

6.  「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的堂兄弟,阿難的兄長,因為「出佛身血」而死後墜入「阿鼻地獄」受苦一大劫(相當人間十二億四千萬年),試問,「出凡人身血」、「出狗身血」和「出佛身血」的罪業是否相同?為何「出佛身血」就特別嚴重?這樣的不同的罪業,為什麼不是「眾生平等」呢?

7.  「殺闡提與婆羅門不墜地獄」,在「大般涅槃經會疏卷第十五」中,釋迦牟尼說:『善男子佛及菩薩知殺有三謂下中上下者,螘子乃至一切畜生唯除菩薩示現生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願因緣示受畜生是名下殺,以下殺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具受下苦,何以故?是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殺者具受罪報是名下殺,中殺者從凡夫人至阿那含是名為中,以是業因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具受中苦,是名中殺,上殺者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是名為上,以是業因墮於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上苦是名上殺。善男子若有能殺一闡提者,則不墮此三種殺中,善男子彼諸婆羅門等一切皆是,一闡提也譬如掘地刈草斫樹斬截死屍罵詈鞭撻無有罪報,殺一闡提亦復如是無有罪報,何以故諸婆羅門乃至無有信等五法,是故雖殺不墮地獄。』,由此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也非完全戒殺生的人道主義者,而且殺不同的眾生,罪業各自不同,甚至主張殺闡提(不信佛者)和殺「婆羅門」不墜地獄。這樣來說,他自己本身相信「眾生平等」嗎?

宇宙的基調只是「自然而然」!

宇宙的「基調」不是「慈悲」,也不是「殘忍」,不是「博愛」,也不是「殺戮」,只是「自然」和「自然而然」,一個細菌吞噬了另一個細菌;一隻青蛙吃掉一隻蚊子,一頭獵豹吃掉半隻羚羊,一群螞蟻殺死了一條毛蟲,一條蟒蛇吞噬了一隻小鹿,一群海豚吃掉了數百條沙丁魚,一條鯨魚吞噬了數百萬隻磷蝦,一個人吃掉一隻乳鴿,一群原始人分食了一頭長毛象::沒有慈悲或殘忍,只是為了生存需要,殺戮和吞噬不是為了樂趣,而是嚴酷的求生法則。星系的吞噬,也不是殺戮,而是自然能量的動態平衡。「眾生」只是眾多不同型態的生命,從出生開始就不可能平等,也不需要平等,只需要按照自然法則,自由的發展,沒有任何生物必須按照單一個人的好惡來過活。也沒有任何人需要這樣的規範。生命自然會找尋自己的出路,生物會經由競爭的方式;進化到更好的發展裡去。

所有的生命都是來自「自然」,所有的生命也從自然之中攝取各種能量才能存活;從最初級的藻類、苔蘚類植物,短草、長草,樹葉,從土壤、陽光、空氣、水等等攝取儲藏其中的各種能量,也提供給一些草食性動物成為基本食物,同時雜食性動物,也將植物的草、葉、果實和其他動物當成食物,同樣是為了攝取足以存活的能量,肉食性動物則單純捕獵其他動物為食來攝取能量;

不論是直接或者間接,都是為了繼續存活,所以必須從自然界用各種方式來攝取足夠的能量;

這只是「自然」,沒有什麼善惡對錯,也沒有什麼慈悲殘忍的問題,單細胞生物就有互相吞噬的事實,牛羊吃草,虎豹吃肉,人類雜食,各適其性而已。沒有平等的現象,也沒有平等的必要,沒有罪,也沒有業。

人,既然是自然的產物,順應自然之道而生存就對了,人也一樣會衰老和死亡,同樣也是自然之道,在整個自然界或者地球生命之中,人類是很晚近才出現的物種,無可否認的;人類是所有物種中進化最快的,尤其最獨特也最成功的就是「智力」方面的進化,使我們不但有很好的「自我認知」能力,也有很好的「環境認知」能力,也大致可以為自己在自然界作一點初步的定位;但是,在各式各樣的自我和環境認知中,難免有不同的差異性,尤其是來自宗教的主張;然而,包括「慈悲論」和「眾生平等論」以及「殺生罪業論」在內,不但沒有任何實體的證據,甚至根本只是違反自然之道的個人妄想而已。

自然只是自然,自然之道也不會因為單一個人的妄想而改變;地球生物已經存活超過四十億年以上,各種生命一直是這樣的自然生存,也各自有其生存之道,人類起始的晚,有思想的年代更晚近,以釋迦牟尼來說;迄今不到三千年,和四十億年的生命存活之道能夠相比嗎?

「眾生平等」?

牛羊吃草,「草」如果要求平等,牛羊同意嗎?

虎豹吃牛羊,牛羊如果要求平等,虎豹同意嗎?

鯨魚吃磷蝦,磷蝦如果要求平等,鯨魚同意嗎?

人類吃各種不同的食物,不論植物或者動物,需要先徵求同意嗎?

如果「眾生」確實是平等的,不必經歷四十億年漫長的歲月;遲到三千年前經過「釋迦牟尼」的呼籲才會平等,如果「眾生」本來就不平等,也不會因為他的大聲疾呼就突然一夕之間統統平等了。

妄言「眾生平等」,妄圖干預自然,不只是罔顧事實,而且是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絲毫改變的個人妄念和戲論而已。

※眾生是不可能皆有佛性的,至少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植物、動物(畜道眾生)是不可能「成佛」的,已知智商較高的猩猩、大象、海豚、白鯨等,僅僅具備最初級的「自我認知」中的「鏡像認知能力」而已,應該連「靜態照片」的自我認知能力都沒有,遑論更高階的「自我感知」和「自我覺知」能力,當然更不具備抽象和形而上的哲學思辨能力,在「心智能力」上和人類幾乎有著天壤之別,沒有足夠的「心智能力」,怎麼可能成為「覺者」(佛)?在「心智能力」上同樣是「眾生不平等」的。
打一個比方來說;假設我們帶著先進的相機和大圖印表機;經由「時光機器」回去到釋迦牟尼的時代,幫釋迦牟尼和五百位弟子拍一張團體大合照,用大圖輸出;盡量放大後貼在牆上,請大家一起來觀看;相信從釋迦牟尼和五百位弟子一定是人人都能很快的從照片中認出自己找到自己。那麼換作是五百隻猩猩一起大合照,一樣貼在牆上,所有猩猩有沒有可能一一認出自己而完全無誤?當然是絕無可能的,甚至一隻都沒有。連最基本「自我認知」能力都不完全,「心智能力」這麼低,會有更高的覺悟能力嗎?

同樣的方式,那五百位弟子看到照片,指著正確的人像位置,都會異口同聲說什麼?

應該是:「我!這個是我!」、「我在這裡!」、「為什麼把我拍得這麼難看?」::對的!主題就是『我』!絕對不可能五百位弟子異口同聲說:「沒有啊!照片裡根本沒有人,那裡有我?」,這個比方同時解決了釋迦牟尼另一個矛盾:「無我!不許有我!」,真實的情況下是人人爭先恐後的在照片中找尋「我」,然後每個都會指著自己的人像說:「這個是我!我在這裡!」,所以怎麼會「無我」呢?釋迦牟尼規定「不許有我!」,然後「我」就絕對不存在了嗎?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21:29:38
#9
千古騙局業報輪迴第七章 ─「罪」與「罪業」的思索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這個議題非常大,但是我想從一顆滷蛋談起……

對的!就是一顆滷蛋!

先假設我是一個餐廳廚房打雜的小徒弟;我看到了一個幾乎有半人高的大鐵鍋,裡面正噗嘟噗嘟的在滷煮各種食物:有牛腱、牛腸、牛肚,還有好多滷蛋,香味撲鼻,實在是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看看四下無人,用杓子撈了顆滷蛋,也不管有多燙,三下五除二的就咀嚼完吞下了肚,哇!真的是太好吃了!

這時嚴厲的大廚來了,雖然面無表情,但也沒發現我嘴巴其實才剛停了下來,他用大杓子翻動了一下那口大滷鍋,嚐了嚐滷汁,顯然很滿意的點點頭,一聲不吭的又登登登的走出廚房,完全沒發現少了一顆滷蛋,是被我這打雜的小徒弟偷吃了,不然肯定會拿大杓子敲我的頭!

先撇開「滷蛋」疑雲,這事待會兒再追究;先來談「罪」和「罪業」;

究竟,要犯下多大的過失,做了多大的惡事,才會構成「罪」和「罪業」呢?

在我們熟悉的這日常生活的社會裡,如果因細故與他人發生衝突,氣不過的脫口而出一句三字經去問候人家的媽媽,對方告上法庭,只要證據確鑿,就構成「公然侮辱罪」,通常只要表現悔意,法官都會建議雙方和解,或者判賠個三、五萬元給原告就解決了,這算不算「罪」?

算!這樣已經構成犯罪,也會留下前科紀錄。

同時,在佛教裡,這叫做「造口業」!

那麼,在沒有監視器的荒郊野外,我殺了一個人並且深埋在地底,從來沒有被發覺,死者一直被當成了失蹤人口來處理,而我一直逍遙法外直到老死,把這秘密一起帶進棺材,那麼,我有沒有罪?

在法律上,檢警方從來沒有懷疑過我,也沒有證據顯示我殺過人,也沒有把那個失蹤人口和我聯想在一起,依據法律「無罪推論」,只要沒有證據能證明我有犯罪,就不能推定我有犯罪,即使我懺悔自白,只要沒有找到任何旁證,一樣不能只憑「自白」來定罪,所以在我們的社會裡,我是無罪的良民!

但是,在佛教的認知裡;我卻是犯了嚴重的「殺業」,就算今生沒有受到有形的法律制裁,但是,死後一定會下地獄去接受酷刑修理,然後必定轉生「三惡道」去受苦,或者以某種因果報應的方式去償還那個被害人(旁生枝節:如果輪迴果報這麼公平,那為什麼還有什麼「無形」的冤親債主?)

再回到主題;究竟在我們生活的宇宙天地中,要犯多大的過失或做多大的惡事,才算做是「罪」或「罪業」呢???

你應該聽過中生代曾經稱霸地球的恐龍;它們的滅絕原因吧?目前的主流見解是認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所惹的禍;

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在太空中遊蕩的小行星,因為被地球引力吸引,飛快的衝向地球,結果撞在現今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這顆小行星體積不小,當它頭部接觸地表時,尾端還在三萬英呎的高空;

這麼大的質量和超過時數六萬英哩的動能,立即將所撞擊地點的岩石、沙土連同小行星自己本身一起在瞬間氣化,這些濃濃的煙塵也立即直衝天際,進入了「同溫層」然後迅速包裹住整個地球,遮天蔽日的形成厚厚的不透光黑幕,地球開始進入了極寒的長期冰封嚴冬,從小行星撞擊時立即死亡的到後來長期嚴寒造成食物短缺的飢渴而死,地球上大約有百分之七十五的物種被滅絕,其中恐龍一族是滅絕得最徹底的一族,迄今只留下一大堆化石供人類來研究……

根據推論,這顆小行星的爆炸能量,相當於人類上世紀冷戰時期,全球所有毀滅性武器(泛指核彈)總爆炸量的十倍。想想: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就算同時引爆所有的核子武器,地球上的物種總是還有倖存一部分的生機。

那麼,如果人類的聰明才智不停的進步,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終究會發明出一種「終極武器」,就是可以一舉摧毀整個地球,不只是所有人類、所有地球生物,而是連整顆地球都會在瞬間爆裂為碎片齏粉,不再能存在於宇宙之中,然後人類又沒有足夠的智慧和理性去控制自身的愚昧和瘋狂,然後終於有朝一日被野心家刻意引爆或因為人為操作失誤,意外引爆,那麼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再假設:就像有些失意者,一時衝動引爆家中瓦斯自殺,結果嚴重的氣爆威力卻波及樓上樓下及隔壁的無辜鄰居,造成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這種不顧一切的瘋狂行為在台灣也不算罕見;

假設那個不顧一切的人是我,然後我按下的引爆關鍵不是一桶16公斤裝的家用瓦斯桶,而是那個「終極武器」,整顆地球就在瞬間像從高樓掉落地面的生雞蛋……

如果你是在太空中的某處正好在觀察太陽系;你會看到什麼?

沒什麼吧?頂多就是像隔了一條街遠,有人在夜晚用傻瓜相機拍照,閃光燈微弱的閃了一下而已;然後呢?

宇宙大毀滅?只因為地球毀滅消失造成引力不平衡?

想太多了吧?有這麼嚴重嗎?

那麼縮小一點範圍來比方;只限我們的銀河系好了;

也沒有什麼影響?甚至最接近的整個太陽系,因為少了地球這第三行星,當然會因為引力不平衡,必然會重新排列組合;但是也不會是連鎖性的毀滅;

回頭看看那個大滷鍋吧!會因為我趁大廚不注意,偷撈了一顆滷蛋來吃,就造成整鍋滷味因為引力不平衡而全部毀於一旦嗎?

真的是想像得太嚴重了,被我撈起來吃掉的滷蛋空位,立刻就會被其他滷味和滷汁填滿,形成新的平衡。

你以為我偷吃一顆滷蛋會有多嚴重呢?

同樣的,我如果使用「終極武器」炸碎了整顆地球,在自然宇宙之中又有多嚴重呢?

宇宙有多大?人類到現在都還不知道,但是,「哈伯太空望遠鏡」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的眼界一下子擴展了不知多少倍,我們甚至看到了宇宙中幾乎隨時隨處都有星球在誕生,也不斷有星球在死亡和毀滅,一顆星球的生滅又有什麼稀奇呢?

單單人類可見的宇宙中,就至少有一千億個銀河系,我們現今生存的這個銀河系中就有一千億個恆星系(相當於我們的太陽系),那麼在銀河系中更或者在可見的宇宙中,一顆小小的地球又算什麼東西?你我指甲上的一小粒接近不可見的「微塵」嗎?

不,是那顆「微塵」(放大成地球這麼大)上如人類一樣某位居民指甲上的「微塵」吧?

好了,我引爆了「終極武器」,把整顆地球炸成了碎片,也包括殺害了地球上全部生物;

怎樣呢?在自然宇宙中,我犯了什麼「罪」,又有多大的「罪業」呢?

宇宙自然中,有什麼樣的機制會來判定我的罪,決定如何制裁我呢?

那要是交給佛家來論罪;我這「罪業」豈不是真的是罄「無量阿僧祇劫」也無法勝數的?

可是,那時佛教早就隨地球一起毀滅了,沒有佛教徒會指著我的鼻子說我「罪業深重」了啊?

那有「罪」與「罪業」?在自然界怎麼會有什麼「罪」與「罪業」呢?

罵一般人一句三字經是造口業,如果罵出家人更是嚴重口業,死後肯定要下割舌地獄去受刑的!罵釋迦牟尼無知那是「謗佛」,出佛身血更是必墮落「無間地獄」(試問;釋迦牟尼不是主張眾生平等嗎?「出佛身血」和「出狗身血」為何罪業不同?) 殺一隻雞來燉麻油雞給老婆作月子,殺的有「罪業」,吃的一樣有「罪業」,宰一頭用啤酒飼養、聽音樂又享受一生按摩的肉牛,碳烤幾百客不同部位的牛排,宰牛的人有「罪業」,所有吃牛排的客人,不管你點的是幾分熟,不管你淋的是黑胡椒醬還是磨菇醬,反正統統有「罪業」,佛說「殺業最重」!吃它的肉,生生世世都要償還!哇!太嚴重了吧?夜市牛排99元還附酥皮海鮮濃湯,五星級飯店的牛排一客4800,客人是都有付錢的哦!為什麼生生世世還要償還?  

食蟻獸一天吃三萬隻螞蟻,一隻藍鯨一口要吃好幾噸不知幾百萬隻的鱗蝦,那又怎麼還呢?

食蟻獸和鯨魚有多大的「罪業」呢?

如果牠們只是稟自然之道而生,所以沒有「罪業」。

那麼,二次大戰時期;

納粹德國集體屠殺了600萬猶太人,並在歐洲戰場、非洲戰場造成了數千萬人的死傷,那麼發動戰爭的元兇希特勒有多大的「罪業」呢?

同樣的,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日軍瘋狂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並造成亞洲地區也是二、三千萬人的死傷,元兇的裕仁天皇要負擔多大的罪業呢?

「罪業說」只是人類社會遊戲規則 

我們再從「握手」談起:

西方現代社會或西化程度比較深的地區,人們見面的招呼禮節是「握手」,老朋友好久不見當然要握手,初次見面更要握手來拉近距離,男性如此,女性也如此,有人研究推論是源自漁獵時代,握手來証明「手中沒有武器,以表示沒有敵意」。

歐洲人熱情一些,還要親吻臉頰和互相擁抱。東南亞人比較含蓄加上佛教的影響,見面互相合十鞠躬。日本人比較拘謹,鞠躬接近九十度!

想想這些見面招呼的禮節,從猴子互相理毛抓蝨子以示友善,但凡群居的動物,到底花了幾百萬年,才進化到今日人類見面握手的型態。其實這些也是一種輕度的「遊戲規則」。

單打獨鬥的動物沒什麼遊戲規則,反正不是掠食,就是「被掠食」,或者與同類或不同類動物爭奪食物,強者勝出而已,不需要整套的遊戲規則。但是,掠食性動物一旦群居,就需要(通常是自然形成)一套遊戲規則,而草食性的動物就沒有明顯的遊戲規則,一大群羚羊在草原上吃草,各吃各的,沒什麼尊卑長幼之分,一旦遭到掠食動物攻擊,各自奔逃。倒是像一些野牛或水牛群,在遭到攻擊時,成年牛隻會把幼小的牛隻保護在「圈內」。但,這只是本能反應,並不是刻意訂定的什麼遊戲規則。

社會結構最嚴密的蜜蜂和螞蟻,也沒有什麼刻意制定的遊戲規則,而群居的社會性動物中,當然以人類的遊戲規則最複雜,甚至從實用性的更發展到象徵性的。

而人類社會中的遊戲規則,是隨著社會結構及生活方式的進步而日積月累逐步增加的,譬如電腦法規及網路法規的訂定時間還不到三十年,之前沒有電腦及網路時代,怎麼會有這些遊戲規則呢?

那麼,我們如果往前推,人類的遊戲規則應該是從群居為部落型態才開始累積的。

譬如不能偷盜或搶奪族人的食物、器皿或其他財物;不能強暴別人的老婆;不能和族人的配偶通姦,尤其不可以和酋長的妻妾有染(否則應該是唯一死罪吧);年輕人要服從酋長、祭師以及長者的命令與經驗教誨等等::

而「罪」的觀念也因此應運而生,因為總會有違反規則者,像偷盜族人的食物;女人家偷盜其他女人一條漂亮的貝殼項鍊;年輕帥哥和別人老婆發生姦情;甚至酋長的七、八名妻妾有照顧不過來的,和族中其他壯男戀姦情熱的;更甚至當酋長年邁體衰、兒子幼小,一些年輕族人不希望大位被世襲而密謀「政變篡位」的等等等等::

這樣就會從因為有人違反了遊戲規則而產生了「罪」,然後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輕則鞭打、賠償財物,重則被斷肢、逐出部落甚至當眾處死。

人類從遠古的部落時期,就有遊戲規則應運而生,而賞罰以及「罪」的觀念也開始建立。但是可能有上百萬年都是僅止於實體的「罪」。附加象徵性意義的「罪業」產生的時間很晚近(指人類進化史的晚近,可能不過幾千年而已)。

象徵性意義的「罪業」的發生也不難推想。因為人的感官察知能力總是有限的,而違反遊戲規則的「罪行」通常都是在四下無人的幽暗角落發生,被看到、被發覺,才形成「罪行」,沒有被發覺的呢?

有人趁四下無人偷吃族人的幾顆鳥蛋,嘴巴也擦得很乾淨了;女人家忍不住偷了另一個女人的貝殼項鍊,偷偷藏在一個樹洞中,準備日後再取回;有帥哥跟酋長的妻妾躲在濃密的草叢中親熱做愛了十幾分鐘,草草了事,清理一下,各自返回部落::

這些怎麼處理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有遊戲規則的硬性約束,沒有道德觀念時代,怎麼去規範暗中進行的犯行呢?「祖靈」和「鬼神」能夠明察秋毫、洞悉人心這種說法是很不錯,甚至相當有效的。於是特別是統治階層的酋長、長老,當然會和巫師聯手合作,另外訂定一套「無形」的、軟調的、但往往更嚴厲的遊戲規則|「罪業」;其中有一些甚至竟然能夠一直延續至今天,那就是「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等等::

想想,有多如牛毛的法律規範、隨處有監視器盯著民眾的今日,犯罪行為尚且隨處可見。那沒有明確法律條文和監視錄影帶可以調閱的古代,道德教條及無形的「罪業」觀念,豈不更是重要?

我們不能一味否定「罪業」觀念而偏執的認定只是全然的謬誤,在人類社會化的進程中,甚至一些來自宗教的「罪業」觀念,事實上都曾經在中古時期發揮過重大的影響,對人類社會的安定也有著功不可沒的歷史貢獻。

但是,實事求是是自然人的基本認知和思辨的態度。我們在承認「罪業」觀念的功效同時,我們也必須認清「罪業」觀念在現今卻已經大部份自我膨脹變形,成了黑暗世界的大怪獸,它幾乎已經潛伏在每個人的心底深處,甚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尤其是各種宗教的信仰者,「罪業」這個觀念根本已經是沉重的枷鎖,牢牢桎梏著原本自由自在的心靈。

而且許多心理疾病、精神病患、特別是「心因性」的患者,大多和「罪業」觀念脫不了關係(不一定指宗教信仰者,卻也影響無明確宗教信仰,但接受傳統「罪業」說的人)

人類的「罪業觀念」在史前時代是沒有明確紀錄的,大都只是口授心傳。但是,有文字記載的,卻是存在於古埃及的紙草本經典,甚至壁畫之中。

埃及的文字至少有六千年的歷史,這種「罪業」觀念的紀錄是非常明確的:

『埃及神話說,人死之後,靈魂會飄向某個審判世界。亡靈一旦抵達那個地方,死者由亞奴比斯(長著胡狼頭的神)引到奧西利斯面前,死者必須努力證明自己在生前是清白無辜的。心臟被認為是人的意識棲身之處,於是心臟被放到一架天秤的秤盤裡,在天秤的另一邊放著象徵正義的羽毛。如果心臟重於羽毛,表示此人生前是有罪的惡人,就無法通過審判,死者就會被交給長著鱷魚腦袋的魔鬼去處理。如果心臟比羽毛輕,死者就是無罪的好人,然後死者會被霍爾斯帶到一個位於陰間的樂土居住,獲得永生。』

其次,歷史也相當悠久的印度文明,「罪業」的觀念更是集大成的地區,遠在三千多年前成形的原始婆羅門教的「輪迴轉世」教義、以及「雅里安人」統治了印度之後,為了強化集權統治、箝制思想,統治者和僧侶挖空心思制定的「種姓制度」,把「罪業」觀念一舉從現實的今生推到了前世,強調人今生的貧富貴賤階級,全是因為前世善惡的「業報」所致。

貴為統治階級的「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吠舍平民」、「首陀羅奴隸」以至「不可觸的賤民」,全是因為前世的「業報」:善業極大的可以直昇「天道」或「祖靈道」,而善業次大的;當然今生才能轉生貴族或僧侶,功過相等無大善大惡的轉生為平民,惡業大的轉生為奴隸,而「罪業極大」甚至根本就是低賤畜牲轉生的,就是「不可觸的賤民」。

知道什麼叫「不可觸」嗎?就是在奴隸以上等級的人,遇到這類賤民是不可接觸、不可交談、甚至不可直視的,否則自己也會被污染。直到今天雖然印度憲法已經明令廢除「種姓制度」,也禁止對「賤民」的歧視,但是,這種社會習俗早已根深蒂固;有些地區還規定「賤民」脖子上要掛鈴鐺,這樣,他們外出行動操勞時,會不停發出聲響,其他階級的人聽到這種聲音「警訊」才好及時遠避。 

印度的這類賤民當然只能從事最卑下的賤業:包括在恆河邊燒死人、或者徒手清理其他階級人的糞便。印度的「種姓制度」是世襲不替的,貴族的子孫世世代代為貴族、賤民的子孫世世代代為賤民,永遠不能翻身。曾經有電視訪問在恆河邊燒死人的「賤民」,他很羞赧、很卑微地說出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好好從事現今的工作,多多行善,期望來世轉生到比較高的階級,可以不再轉生為「賤民」!

看到這裡,你有什麼感觸呢?

「罪業」,觀念太扯太不人道、太欺侮人了,我們不相信也不接受!

就這樣嗎?難道你不知道這樣的「惡行惡狀」是現在進行式嗎?你以為我在跟你談商紂王的「炮烙之刑」?還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嗎?

不!不是的!我在跟你說印度現今仍然存在的人道人權問題,而這種社會不平等的嚴重問題,竟然完全是來自「罪業」觀念的超限濫用!

然後,脫胎於「婆羅門教」的印度佛教,雖然以新興宗教之姿,由釋迦牟尼倡導「眾生平等」的論調,試圖推翻「種姓制度」的不公平。但是,一來是「眾生平等」是不合乎自然生態現況,更沒有實証的。二來是「婆羅門教」幾千千來早已被政教勾結得牢不可破,所有既得利益權勢階級根本不會吐出到口的肥肉。

而一般中下階級、甚至賤民階級的人民,因為千百年來的被洗腦成功,也不敢冒然去接受一個不知道真假對錯的新興宗教和新觀念,再加上尖刀利矛的統治者,威脅著生命,與其冒著隨時被砍殺的風險去改信新興宗教,還是乖乖當奴隸或賤民還能賴活著比較安全。(釋迦牟尼的佛教在印度本土傳佈的並不成功,許多弟子在傳教時被舊勢力殺害、釋迦一族被滅族,現今的佛教徒被列為「賤民」!)

無限上綱的「累世罪業」騙局

那麼,流傳到中國以及亞洲各國之後,卻意外大興的「佛教」就比較好?比較合理?比較正確嗎?
不,剛好相反,佛教對人類的理性發展,最大也最不可饒恕的過失,正是從婆羅門教一脈相傳的「累世罪業」觀念!

佛教脫胎於印度「婆羅門教」,有許多重要的觀點;譬如「輪迴轉世」以及「善惡業報」、「解脫」、「涅盤」等等不只是翻版,幾乎就是山寨版。

「婆羅門教」把今生世襲身分的貴賤,用假說推託給前世的作為善惡,目的是一方面鞏固統治階級的尊貴地位及既得利益可以永續相傳,世代不替(直到今天,還有許多富可敵國的王宮貴族,其地位及財富是世襲而來,連印度現行的民主政治也無可奈何),另一方面則是可以潛移默化的讓絕大多數被統治階級乖乖認命,打心底服從,甘於被奴役,根本不會反抗也不會質疑其合理性,更何況在「種姓制度」的統治下;絕大多數中下階層的人民是沒有能力受教育的,或者根本世世代代都是文盲,他們的觀念一半來自統治階級的「愚民政策」,一半來自宗教迷信傳說。

無可否認的,如果從政治的層面來觀察評斷,這種政教緊密結合的「種姓制度」是非常成功的一種政治手段,不但有效平息了印度貧富嚴重不均必然會引發的紛爭動亂,更安定了整個社會,幾千年來,印度境內只有「宗教戰爭」,卻幾乎從來沒有貧富戰爭或階級鬥爭,共產黨那套以「鄉村包圍城市」,「有飯大家吃」,「工農兵專政」,「貧農清算地主」的招式,在印度根本行不通,所以一向在人民普遍貧困國家非常容易蔓延壯大的共產主義,卻從來無法在印度奏效。在上個世紀,你可能聽過中共、越共、赤柬、俄共、甚至泰共,東德、北韓,但是相信一定沒聽過「印共」!(在印度只有「毛派」,但是,並不同於「共產黨」,活動區域大都集中在東印度,但是,他們本身也出現嚴重分裂,激進派的訴諸「武力鬥爭」,溫和派的也以政黨政治方式參與各種選舉,有些地方首長是毛派的,與印度最大的「國大黨」互爭地方首長的官位,但是,顯然不能像以前俄共、中共那樣可以靠「階級鬥爭」來奪權)。

1947年頒布的印度憲法,民主政府已經明令廢除「種姓制度」,但是,那一直只是一紙官樣文章的公文而已,貴族及僧侶根本不理會,中下階級的根本不敢要求翻身,在恆河邊燒死人,用徒手清理上階層人士糞便的還是「賤民」,他們一樣的「認命」相信自己前世的「罪業深重」。

「罪業啊罪業!多少社會假象的平和奉汝之名行之?罪業啊罪業!多少階級不平等的真正惡行假汝之名行之?」

而佛教既然承繼了「婆羅門教」的「輪迴轉世」觀念,連帶的「前世業報」的觀念當然也就不可分割的必要一倂概括承受!

佛教故事中提到釋迦牟尼在為太子時,出四個城門看到了人的「生老病死」無奈之苦云云,其實相信他應該也同時看到在印度「種姓制度」的愚民統治下;不同階級的人連生老病死都不能平等,而且這種不平等在印度是最明顯的,也所以釋迦牟尼雖然曾經參與瑜珈派的苦行,但是後來認為這樣依舊無法開悟而放棄了,在菩提樹下靜坐內觀而自稱證悟得道::

他開始改弦易轍的主張「眾生平等」,這是對印度傳統「婆羅門教」教義的公然挑戰,目的當然是為了反制「種姓制度」的不合理與不人道;

但是,問題是:釋迦牟尼所主張的「眾生平等」是指實質的嗎?

當然不是,不論在印度或古今中外,從來沒有任何人甚至任何生物是生而平等的,否則又怎麼會有弱肉強食或貧富不均呢?更何況如果是實質的「眾生平等」,今生人人生而平等,又怎麼會有「前世業報」的問題呢?否則;其一是根本沒有前世,其二是「前世善惡」應該在前世死亡的當下已經一倂消失了,根本沒有「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的教條,所以「眾生平等」當然不是指實質的,而且在現實界也不可能找到任何實證。

那麼是指「眾生皆有佛性」的潛在能力嗎?同樣無法證明,在釋迦牟尼生活的2600年前,人們當然不知道什麼進化論、基因樹,完全不曾意識到現今地球所有生物的起源都是來自單一物種,有著共同的祖先;

那麼「佛性」是什麼;「佛」是覺者的意思,就是已經覺悟的眾生,不單單是人類,連蟑螂、跳蚤都有覺悟的潛能,覺悟什麼呢?覺悟到生命的實相以及宇宙自然的實相,尤其是覺悟到「有相皆妄」,我們一直信以為真,執著其中的「三界六道」其實都是「唯心所造」的虛擬實境,又強調「三界火宅」,力勸眾生不要執迷::

如果這樣是對的,那麼現今西藏人民的信仰及觀念那必然是絕對真理了,他們真的是把今生所生活的「五濁惡世」當成了著火的房子,拼命的想捨棄它逃出去,所以他們根本不打算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涯,改善自己的生活;安居樂業的活在當下,只想一昧誦經禮拜供養喇嘛,輕今生而求來世!

請問求來世如何呢?當然最好是能夠轉生極樂世界,不再受人生八苦和一百0八種煩惱;試問今生為何不好?因為西藏地廣人稀,氣候乾寒,土地貧瘠,物產不豐,生活非常匱乏;人民自古以來就活得非常貧窮匱乏、艱辛困苦,加上教育落後,醫療設施不足,如此潦倒痛苦的生活狀態;使得人們轉而祈求精神方面的慰藉,而這當然也是一種本能的人情之常,但是,慈悲的神佛從原始的苯教開始到藏密的取而代之,顯然對這個最虔誠的藏民地區反而是疏於照顧,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不予理睬,而總是讓大多數藏民千百年來一直生活在貧困艱辛之中。

 
為什麼藏民終生甚至世世代代會轉生在這麼貧困又生活不易的地區呢?那當然又是前世的「罪業」牽引啦!活該上輩子不做好事,不當好人,而且   肯定曾經是窮奢極侈;浪費糧食又不懂得體恤窮人,從不肯施捨,今生才會受此果報,所以才沒有轉生極樂世界,沒有轉生在歐美富裕國家,甚至沒有轉生在中原或台灣(所以很多喇嘛仁波切拼命跑來台灣伸手要求施捨供養)::

  嗯!不過也沒關係啦!今生只要多唸經多轉經輪,多供養那些喇嘛,多五體投地大禮拜,多多轉山,忍餓受凍,今生是沒什麼指望也不需要珍惜眷戀的了,只要一心向佛,轉眼間一生就會過去,然後就能轉生西方極樂世界好好享受了,再怎麼說,人世間的一切又怎能跟極樂世界的富庶快樂相比,所以今生又何必多此一舉搞什麼農業,發展什麼工商,還弄什麼科技?還是念經禮佛,以求來世直升極樂世界比較好!

信佛變「昏君」的梁武帝

而佛教雖然在發源地的印度早已被驅逐殲滅,但是,卻在中國東漢末年以至魏晉南北朝那個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時代傳入中國,而中國原本就是文化、種族包容性極強的民族,加上中國本土道教才剛開始萌芽,像佛教這種成型的宗教,又能把「輪迴轉世」、「善惡業報」這類已經被「婆羅門教」細心琢磨了幾千年的觀點教義說的天花亂墜,當然立即就在中國開花散葉,加上許多帝王本身也成了虔誠的信眾,譬如梁武帝,自身就沉迷到曾經四度出家,更廣建寺廟,鼓勵吃素,廣度僧尼以為可以累積自身功德,出家人甚至因此成了社會最頂層的特權階級,廣積財富,坐擁良田,大蓄奴僕,同樣成為大地主、大金主和奴隸主,,連梁武帝出家之後,眾大臣還要奉獻鉅額公帑,才能向佛寺贖身請他「還俗」因此弄得民不聊生,國家敗亡,最後連自己也活活餓死::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但在現實世界中明明就是「眾生不平等」的,就以人來說吧;

人有貧富貴賤,有人是含著金湯匙出世,有人一出生就是家徒四壁的三級貧戶,人有美醜智愚:智商人人不一樣,聰明絕頂的,笨到不行的,美如天仙的,醜到嚇人的,不也是天生的嗎?

人有強弱壽夭:天生健壯、天生病弱,有人平安長壽,有人天生殘障智障或短命夭折…

這些和那些怎麼解釋呢?

在科學上,有些可以從「基因遺傳」找到解答!但是在佛教,那當然都是來自「前世業報」;

「業報」是很好的一個說詞,反正死無對證,不管是和尚尼姑或者通靈人,說你是文曲星轉世還是黃巢轉世,說你前世是造橋舖路的大善人或者因為上輩子生就一張刀子口多造口業,所以這輩子得了口腔癌,誰能去查證呢?

更何況,依照佛教的觀點:但凡前世終生行善,虔誠禮佛的,今生早就轉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轉生天界、有修行的更可能轉生色界或無色界去了,斷然不會投胎轉世到這五濁惡世的人間,來受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烈八苦,以及一百零八種煩惱,所以會轉世投胎來人間,必定不是「善業」,無不是帶了一定程度的「罪業」;所以:「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今生出生於貧困之家,身體自幼病弱、天資愚魯,運途不順甚至幼年夭折、英年早逝,當然都是因為前世「罪業深重」,如果今生窮困潦倒,貧病交加,橫禍連連,妻離子散,那恐怕還不只是「前世罪業深重」外加累世的「冤親債主」作祟!

而「罪業」在佛教中和在「婆羅門教」中都是可以無限上綱的,根本已經到了濫用的地步。

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也不遑多讓;亞當夏娃只不過在伊甸園忍不住好奇引誘偷吃了一顆果子,這個原罪就一直被人類的子子孫孫永遠概括承受,還不能拋棄繼承,濫觴當然是來自最古老猶太教的「舊約聖經」,而被基督教、天主教當成「救世主」的耶穌,雖然最後被釘上了十字架,卻仍然沒有能徹底承擔人類所有的罪;

所以這幾個宗教的信徒還是時時刻刻要抱持者「贖罪」的謙卑和懺悔之心,行善斷惡,多多奉獻,虔誠信仰,時時奉主之名,聽從神的旨意和領導,不能有絲毫懷疑探究神的心思,這樣死後才能上天堂,在末日審判時,才能從墳墓中復活得到永生,還有就是記得要買「赦罪券」,因為人不但有「原罪」,活在世上,不只是行為偏差,連思想不純潔都是犯罪的,所以人人都有「罪業」!

中世紀教廷販賣「赦罪券」大歛其財不但暴露了教廷的腐敗、卑劣,更因此爆發了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更成為人類宗教史中證據確鑿的千古笑柄,但是最重要的是:「赦罪券」也同時說明了「罪業」會帶到死後去接受審判的教義是這三教共通的。

而伊斯蘭教一樣也是有「罪業」說的,穆斯林認為人今生的一切都是來自唯一真主安拉(一般人稱的阿拉)安排的「前定」,出生開始就有二位天使時刻跟隨在雙肩上,左肩的會記錄此人一生的善言善行,左肩的會記錄此人一生的惡言惡行,然後在死後,來到真主面前將一一清算,接受終極審判,善人可進入「天園」(相當於天堂),惡人將墮入地獄受苦;

看到這裡,也許有些網友難免心生疑竇?懷疑我是不是胸懷叵測,別有用心,企圖幫人類所有惡行「除罪化」,或者為反對宗教而反對?

都不是!

我只是一個凡夫,只想平平凡凡過一生的平民百姓,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也不服膺任何主義(所以千萬不要把我歸類收編於什麼「自然主義」)。

我只是覺得人類經過這麼長久的進化,來到廿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的精神文明以及心智發展應該都到了一個「足夠認知自我和自然」的理性階段,當然我們不是全知的,我們不是全能的,我們也不是全然完美的,甚至我們也不可能人人都是「絕對理性」的,但是總要開始了,人類真正理性的歷史總要開始了,而當下正是時候,人類是需要教育和學習的,永遠都需要!

所以我們不能坐待「人類的理性時代」會自然發生,從天而降!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理性的來思辨;然後懂的教不懂的,會的教不會的,不再迷信鬼神的去教導那些迷信鬼神的,我們必須相信「人類」,相信人類只要憑本身理性的認知就足以解決自身的問題,不再需要依靠鬼神以及操弄鬼神的宗教!

人類是群居的社會型生物,卻因為物質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長足發展,一躍而成為現今地球上最文明最有思考能力、最懂得制定各種遊戲規則來規範與同類生物間相處之道的生物;放眼所及,地球上還有其他生物可以全方位的來和人類匹敵或不久就能取而代之嗎?不能的!就算智商最接近人類的黑猩猩、海豚,和人類的文明成就相比,真的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人類既然是群居生物,又是掠食性動物,當然非常需要遊戲規則,而且任何一套遊戲規則都不足以規範人類所有的行為,而且人類有不同的種族,不同的語言文化,不同的生活習俗,所以當然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遊戲規則可以一以蔽之或以偏概全。

以比較的方式而論;人類最明確、最白紙黑字的遊戲規則當然是「法律」,從最古老的「漢摩拉比」法典;或者中國春秋時代就開始運作的「法家」,幾千年來都是主張以「法」來治理國家,而現今我們評論一個國家是否現代化或是否已開發,也是以其法治程度為標準;

法律、道德、宗教與鬼神

很不幸的,中國二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完善的「法制學說」,但是中國並沒有變成第一個法制國家,反而是一直人治,實行君主制度直到百年前,而民國建立之後和世界上其他許多號稱文明國家也差不多,名為法制、實為人制(人治),因為古人早就說過:「徒法不足以自行」!

中國古代法家強調:「威勢可以禁暴,德厚不足以止亂!」意思是說嚴刑峻法才是安定國家的良方,單單靠人民道德的自律是不夠的!

同樣很不幸的,歷史的殷鑑告訴我們;德厚確實不足以止亂,但是威勢卻也無法有效的禁暴;譬如台灣在戒嚴時期:曾實施動員勘亂法;規定只要結夥搶劫、不問首從一律死刑,但是,完全嚇阻了搶劫犯行嗎?沒有呢!照樣有人結夥搶劫,雖然也確實不論首從一律槍決了好多起,但是偏偏就是有人不怕死還結夥搶劫;也應了那句古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而且普天之下,嚴刑峻法何其多?但是「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沒人做!」,為了名利、權勢、美色或其他誘惑,殺頭、腰斬、槍決甚至淩遲處死都不足以嚇阻及禁絕那些違法行為。

所以,「法律」是不夠周沿的,或者即便再周沿也不能讓人人都遵守遊戲規則的。

那麼,輔以「道德觀念」吧!

這是很不錯的,「君子不欺暗室」,如果人人都有道德觀念,也樂於奉行,比起最低道德標準的「法律」這種「他律」,道德的「自律」絕對是更有效的,但是,所謂的「嚴以律已」或「律已甚嚴」顯然不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所謂「飽暖思淫欲,飢寒起盜心」,道德在遇上基本人性,甚至是生物性本能時,往往是潰不成軍的,也所以才會有聖人與盜拓,才會有賢於不肖之分啊?

也正因為「法律」不能有效喝阻犯罪,道德又不能普遍的奉行用以自律,於是另一種遊戲規則伴隨宗教而大行其道;那就是「罪業」之說,外加來世賞善罰惡的死後審判說::

在前述的內容裡;我就已經說過:「我們不能一味否定「罪業」觀念而偏執的認定只是全然的謬誤,在人類社會化的進程中,甚至一些來自宗教的「罪業」觀念,事實上都曾經在中古時期發揮過重大的影響,對人類社會的安定也有著功不可沒的歷史貢獻。

但是,實事求是是自然人的基本認知和思辨的態度。我們在承認「罪業」觀念的功效同時,我們也必須認清「罪業」觀念在現今卻已經大部份自我膨脹變形,成了黑暗世界的大怪獸,它幾乎已經潛伏在每個人的心底深處,甚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尤其是各種宗教的信仰者,「罪業」這個觀念根本已經是沉重的枷鎖,牢牢桎梏著原本自由自在的心靈。」

有許多人在孩提時代,可能都聽過;

「說了謊話,鼻子就會變長!」

「用手指月亮,晚上睡著會被割耳朵!」

「不乖的小孩子,會被老巫婆抓去煮!」

::::

孩提時代,總是深信不疑的,也總是能發生明顯嚇阻作用的,但是,現在你還相信嗎?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再相信的呢?也許你現在也繼續沿用這些招式來哄你的孩子們,然而,你當然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

突然想到這幾天發生在台灣地區一則新聞;

有家保全公司的運鈔車,行經某地,後車箱的門突然故障意外開啟,有三大袋鈔票被甩出來掉落路面,運鈔的保全人員渾然不覺繼續開車前行,當時正是車水馬龍的交通顛峰時間,雖然有許多路人及汽機車駕駛曾經親眼目擊,但是大家不是怕事就是匆匆趕路不想理會,也沒有積極去處理,後來有一位機車騎士停下來,把三大袋運鈔袋拖到路邊,並跑去數百公尺外的警局報案,還幫著警察合力把這三大袋沉重的鈔票運送至警局,也完成了筆錄::

原來這三大袋鈔票有七百多萬,如果依照民法規定,拾獲者有權向真正失主求償三成的酬謝,那就是262萬的鉅款,這消息一出,突然間警局的電話全響了,總共有二百多通電話都是自稱「目擊者」,當然其中有一部分可能真的是現場「目擊者」,但是,絕大部分肯定是貪念嚴重的無恥之徒,目前問題還在處理中,尚未結束落幕……

比照於現世的各種宗教;

為什麼偏偏都是在人類出現,並且用雙腳在地球行走了699萬年之後的最近這一萬年,最早從部落的宗教雛型開始,尤其是從埃及開始,然後集中到了大約二到三千年前這宗教大爆發時代,突然全世界各地的宗教就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而且有許多明顯就是山寨版的大補帖,直接抄襲自其他宗教,甚至連主神都是同一尊,只是換個名稱而己……

然後,所有死後的「罪業」也跟著突然產生了!

想想: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生物,沒有任何人類信仰神,尤其是那些各自自稱唯一的神,沒有人事奉,沒有人敬拜,沒有人理會,也沒有人宣揚::在那以前的人怎麼也沒有「罪業」?

難道你不覺得非常奇怪嗎?

神如果是無始之始就存在的,信仰「神」的行為為什麼遲到二、三千年前才四處流行呢?為什麼「罪業」觀念也在這麼晚近的時代才開始四下流行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

因為需要!

因為人類的總人口數越來越多,群居型態越來越高度社會化,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犯罪的情形越來越多,犯罪的型態越來越多樣::原本的法律和單純道德勸說已經不足以規範大多數人,所以宗教神話自然而然越來越成形,許多教條、戒律開始經典化,許多「罪業」從今生向來世延伸,「天堂地獄」的範圍擴大了,享受或酷刑越來越寫實了,這樣還不夠,還有「輪迴轉世」也和「因果業報」掛勾了,連人世間的一切也被全部涵蓋起來;從一出生就有「原罪」或「前世業報」,一生言行舉止統統不能逃出這個人造的樊籠,死後更是被描述得比人間更繁複更嚴苛!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22:55:33
#10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第八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印度的賤民

3500年前,雅利安人徵服了印度的北部,為了保有既得利益,並且有效的統治人口多出他們數百倍的原住民,壓制反抗行動,禁錮自由思想,所以精心密謀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種姓制度」,由宗教僧侶編造前世今生的謊言向社會大眾宣揚,由王公貴族用武力作後盾,讓這個謊話變成一種牢不可破的制度全面推展;

於是,四大種姓制度因此確立;「婆羅門」僧侶是神的代言人,地位最高,「剎帝利」是王公貴族和武士,負責政治運作和保疆護土,「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商人居多,「首陀羅」原來是奴隸的意思,因為大多是為貴族耕作的農奴和專門服務僧侶和貴族的工匠,還有的是專供差遣使喚的奴僕,所以被視為「奴隸」,但是,這些人畢竟是佔社會各行各業的大多數,後來也有許多主子在戰爭中覆滅了,或者家道中落了,這些奴隸因為富有了,可以幫自己贖身,慢慢這個階級變成自由人的居多,不再隸屬某個特定的主人,因此「首陀羅」也就不再專指不自由的奴隸了。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賤民」,這是不在四大種姓中的一群人,他們最早的起源是來自最低階的戰俘和違規的奴隸,後來還有出自違反「種姓制度」的一些婆羅門和剎帝利的行為;有些高種姓的人,仗勢自己的財富和權勢,隨便強暴家中「首陀羅」的婦女,有的是高種姓的男主人長年在外徵戰,主婦難耐寂寞和家中低種姓的奴僕發生了姦情,也有一些是年輕的高種姓男女,愛上了低種姓的異性(家世階級是阻止不了戀愛之火的),這些情況,在古代沒有有效避孕的環境下,終究會產下許許多多私生子,而這些私生子的地位是非常悲慘的;(不同種姓是不得通婚、戀愛生子的,古代的規範非常嚴格,後來慢慢鬆綁,才有「順婚」、「逆婚」之說)

因為站在統治階級的婆羅門和剎帝利,他們為了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保持高種姓優秀的血統純正,所以絕對不允許這種私生子來滲入高種姓的生活圈;因而極其嚴苛又慘無人道的將這些私生子定位為「賤民」,而且更將之壓迫為一種比畜生還不如的「不可觸」階層;他們不能從事社會最勞苦的農業、工業,只能從事諸如屠宰、清理糞便、抬死人、燒死人、劊子手之類的最卑賤工作,而且為了區別和警告,他們身上隨時要掛著會叮噹作響的鈴鐺,或者敲打二根木棒,以提醒其他四個種姓的人們及早閃避,因為他們是絕對不潔的,任何人不要說碰觸他們,連不小心看到他們的身影都會倒霉。

所以,他們不能進城市或村落,只能在偏僻的野外搭起最簡陋的草蓬而居,只有在夜深人靜之後,才能像鬼魅一般進入城鎮村落去清掃街道,收拾一些動物的屍體,或者幫公共廁所清理糞便。他們不能使用村中的公共井水,更不能在河流上遊打水或清洗物件。

到了公元前二世紀|公元二世紀左右,婆羅門階級更假借「摩奴」大神的名義假造了一本「摩奴法典」,嚴格的訂定了四大種姓的權利義務,更規範了各種苛刻的罰則,而且完全是為了保護高種姓的利益,自肥自保的條款,針對低種姓以至「賤民」卻有著非常嚴苛和殘酷的罰則,譬如婆羅門打死「賤民」,不罰,打死自家的「首陀羅」,罰點小錢和去神祇面前稍事懺悔即可,但是,賤民或者「首陀羅」要是打傷婆羅門,那是死罪一條。(整本「摩奴法典」,我都精讀完畢,那個內容百分之百是人為刻意假造出來的,可以當成印度宗教史上的超級大笑話和婆羅門之恥)

在歷史長河的緩緩前行中,「賤民」也有了不同的變化;僅就我之前的研究和幾次印度之行的觀察和請教,列舉以下幾種不同的「賤民」分類:

1.「種姓制度」中由歷史傳承繁衍下來的「賤民」(註:「種姓制度」是代代世襲不變的,祖先是婆羅門,子孫也是當然的婆羅門,祖先是賤民,子孫世世代代都是賤民,不能翻身)

2.回教的「賤民」:不是因為信奉了回教而變賤民,因為中世紀回教徒入侵印度,而後來統治印度的蒙兀兒帝國也是信奉回教,為了鞏固政權,就鼓勵印度人改信回教,因為回教沒有種姓制度階級之分,結果很多「賤民」為了改變身份和命運,就紛紛改信了回教,但是,統治階級富貴的回教徒一樣看不起這些不受教育的「賤民」,而原本的印度教徒還是認為他們是「賤民」,這種兩頭落空的情況直到現在也沒改變。在印度時領隊和導遊特別提醒我們不要因為好奇而擅闖回教村,因為他們根本不受教育,裡面藏污納垢,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不要跟自己開玩笑。

3.不工作,只在垃圾堆和都市邊緣討生活的「賤民」,他們靠在垃圾堆找廚餘或被丟棄的過期食物裹腹,蒐集一些資源回收物件去賣錢,或者乾脆站在路邊,闖進觀光區向觀光客乞討為生。

4.工作的「賤民」:近年來因為選舉,許多政客為了拉攏這些選票,特別修法給予「賤民」一些甜頭,於是有些土地也開放給「賤民」耕作,他們只要願意工作,比較能夠勉強自足,先前我們去拜訪的「賤民」農村聚落正是這樣的典型,所以不但有屋子,還有一些器皿。

5.吉普賽族的「賤民」:全世界的吉普賽人都是來自印度,他們是一個四處流浪的民族,但是擅長歌舞,也是非常優秀的工匠,像打造刀劍,吉普賽人是第一流的好手,所以他們可以靠技藝為生,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小偷或騙子。和一般「賤民」最大的分別是他們每個家族一定有一輛板車,可以隨時把帳蓬和全部家當裝上去,用牛或馬就能上路去流浪。

6.難民的「賤民」:大多是來自東邊的「孟加拉」或者西邊的「巴基斯坦」,少部份來自北方的「尼泊爾」或者「錫金」、「不丹」。他們大多會在都市邊緣集結成聚落,連最可憐的破木板舊鐵皮搭的爛屋子都沒有,只能用路邊或垃圾堆中撿來的破塑膠布,爛帆布搭成三角形的小帳蓬,全家老小躲在其中遮風避雨而已。除了鬧飢荒的非洲,很少能看見一個運作正常的國家,有這麼貧窮的「賤民」,而且居然佔了將近2成人口。我去過的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曾見過貧困破爛骯髒落後到這麼嚴重:這麼普遍的情形。

全印度人口目前已經號稱和中國大陸相比很接近十三億了(因為印度人口統計非常不準),而目前,全印度有百分之五十人口仍在貧窮線下,每人每天收入不到1美元,其中至少有2億人口是屬於極端赤貧的「賤民」。

因為沒有導遊會帶觀光客去參觀印度各地都有的貧民窟,所以,三次印度行,我沿路大都是隔著車窗才能勉強拍攝到「賤民」照片;

近觀印度社會和賤民的苦況

大概半年前我看了電視播出「印度賤民的現況」,一群年輕清秀的女孩子,只因為她們的身份是世襲的「賤民」,所以,她們不能從事一般正常的工作,只能徒手去清理公共廁所的糞便,她們用塑膠盆裝滿廁所中的「新鮮糞便」,然後習慣的頂在頭上,步行到遠處掩埋場倒棄,把塑膠盆清洗乾淨再回來繼續裝高階種姓人們剛剛製造的糞便,這樣周而復始::::

廿一世紀是這樣,三千年前是這樣,二千六百年前的釋迦牟尼時代當然還是這樣,而且以那時的衛生條件、交通不便,社會普遍的景況應該只會比現在更糟。

在我幾次前往印度深入鄉下民間的觀察加上實地作田野調查時,看到那種普遍貧窮困苦和落後的生活;許多窮鄉僻野,從食衣住行到公共設施都很落後和匱乏;

缺水:許多地區不但缺乏自來水,甚至連公共井水也缺乏,許多農村婦女都是頭頂鋁製的水壺,步行好幾公里去取水,連十歲左右的小女孩,一手抱著年紀更小的弟妹,一手扶著頭頂上將近二十公斤重的水壺,來回取水,她們習以為常的神態反倒是更令人相信這是千百年來沒有什麼改變的。

缺電:夜晚路過一些鄉村地區,雖然住戶不少,但是,光線非常暗,很多地區沒有電,幾乎都是點油燈,感覺上一樣古老蒼涼;有些村莊雖然靠近都市附近,一些農家,有的有電燈,有的還是點油燈,因為有可能是付不起電費。

道路坎坷:就算可以通行一般汽車的道路,很多都還是土路或砂石路,非常顛簸,有些地區沒有車輛,若非駱駝、水牛、驢子拉車,否則就是長途步行。許多婦女也會長途步行,頭上頂著又長又重的枯枝,帶回家當燃料。

住宅:大部分偏遠的農村,還是茅草屋頂,牛糞混合泥土為牆的陋舍。燃料普遍是牛糞餅,路邊隨處可見牛糞餅堆,有些貼在牆上曬乾,也有不少人蹲在地上製作這些基本燃料,不只是在農村,甚至在一些大都市的機場,一出大門,就可以聞到這種焚燒牛糞燃料的味道,空氣污濁,煙味薰人。

食:路邊的小吃攤,有時也能當成一個地區普遍生活水準的指標;包括都市在內,印度路邊小吃攤的規模和食品內容,真的比東南亞大部分地區都還要簡陋和寒酸,除了素食的食性,生活水準差,食材的匱乏也是因素,連衛生狀況也很糟糕。

公共廁所:大都市中人口密集,以人口比來看,公共廁所嚴重短缺,衛生程度也很差,有些廁所又髒又臭,甚至沒有水可供洗手;而鄉下地方更不用說;因為大多數人家沒有廁所,都是習慣在野外解決,隨地小便是很常見的。

水質;印度的公共用水,水質非常糟糕,除了「喀什米爾」因為有喜馬拉雅山的雪水就近供應,較少污染,感覺比較好之外;印度許多大城市的自來水,別說不能生飲,連沐浴洗臉都令人擔心,而鄉下地區的公共自來水只是更糟,混濁還有臭味,連刷牙漱口都可能因為細菌感染而腹瀉。用來清洗蔬菜水果,直接生食是很危險的。

衛生習慣不佳:從城市到鄉間,除了一些諸如「泰姬瑪哈陵」等世界知名的觀光景點以外,走遍印度,看到最多最普遍的就是垃圾和灰塵,很難想像一個國家為什麼隨處都有垃圾,處處覆蓋著厚厚的灰塵?除了政府處理垃圾的能力很差,民眾亂丟垃圾;亂倒垃圾的生活習慣也是因素,在鄉間因為缺電缺冷凍冷藏設備,一些魚蝦直接放在路邊販賣,蒼蠅停駐了上千隻,甚至在炎熱的天氣中,早已腐臭,這樣的魚蝦買回去食用,怎麼可能不生病呢?

醫療設備缺乏:除了大城市,鄉間幾乎極少有醫院或私人診所,倒是看到一些赤腳郎中在路邊擺攤,幫民眾治療牙齒或者治療外傷、皮膚病。

乞丐多,窮人多,遊民多:印度人口世界第二,面積不及中國大陸三分之一,總人口數卻很接近,所以處處都是人,但是,路邊很多很多三五成群,無所事事,蹲著聊天看路人的閒散人等,有男人也有女人家,也有許許多多的遊民光天化日就蒙頭躺在大馬路邊,人行道、安全島上睡覺,印度廟宇多,附近乞丐也多,而且看到觀光客更是理所當然的伸手大喊:「money!money!」,這些情形是處處可見。

牛多:目前除了印度首都德里嚴格管制,不讓牛進入以外,因為印度教認為「牛」是「濕婆神」的座騎,甚至是其象徵,所以不只是不吃牛,而且是尊為「聖獸」,走路開車遇到牛擋路,人必須讓路的;所以全印度處處都是牛,甚至牛口多過人口,而且人們樂意餵食牠們,所以,印度餓死人常有,餓死牛極少。

自私的個人本位主義

另根據多維貧窮指數,世界貧窮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南亞,達到8.44億,超過四分之一生活在非洲,達到4.58億。同時,部分國家近年來經濟發展強勁,但仍舊存在極度貧窮現象。印度就是其中一例。印度八個邦中的貧窮人口(4.21億)要比26個最貧窮非洲國家加起來的貧窮人口(4.1億)還要多。
自私的個人本位主義:根據我自己在印度遇到的一些實際情形;我發現印度大概是現代世界中,貧富懸殊情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有極富也有極貧,富可敵國都不足以形容那些富豪,據說世界首富就是印度人,但是,絕大多數都是都是在「貧窮線下」,以超過十二億以上的總人口來說,極為貧窮的人口數就相當可怕了,但是,在「種姓制度」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富人把窮奢極侈的生活當成理所當然(最近的新聞,印度首富穆凱希·安巴尼花二十億美元蓋超級豪宅,只住了安巴尼一家五口,宅內有六百名傭人職員負責管理照顧,全家還未進住,第一個月的電費已經高達美金十五萬元左右),窮人則是無立錐之地,不只是家徒四壁,是根本沒有四壁,只能用一些從路邊或垃圾場撿回來的塑膠布、破布搭起三角形的帳蓬,全家棲身其中,不論這些是「賤民」或者「難民」,在全印度佔的比例很高;

而一般勞動工人階級收入非常微薄,有很多非技術純勞力的工人,每月收入可能低於美金100元,農村人口過剩,來到都市邊緣只能打臨工,收入更不固定,但是,政府無力解決這些問題,富有階級並不關心比他們窮苦的人;因此長久以來大家不論貧富;都是「自顧自」而已,所以當然會形成非常「自私」的個人本位主義,人人只求自己和自己家人可以過得更好,並不在乎其他人怎麼過,而且這種自私的心態有時會讓人覺得就算有心去幫助窮人,受幫助的窮人也未必會感恩。甚至會因為別人的慷慨,使他們認為必須把握機會,索取更多。「貧窮」的確是可怕的,往往會讓人失去自尊,只想千方百計的設法脫離貧窮,有時會讓不論貧富都變成貪得無饜,因為富人為了保持永遠的富有,所以會盡可能的去攫取更多的財富,而窮人則希望一夕致富,立刻翻身,所以就形成一種「全民向錢看」的共同價值觀;這種情形也使得政府內部貪污情形也很嚴重,而一些來自貧窮地區的民意代表,一旦當選就職後,極少會用心照顧自己的選民,只是忙著拼命運用特權來撈錢使自己致富。「種姓制度」的階級森嚴,分工細密,但是,貧富也同樣分明,不論本身願不願意,也只有「認命」,而且「種姓階級」是世襲的,所以印度自古以來,除非遇到戰亂,否則一向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而且在「種姓制度」的迷思之中,富的理所當然,貴的理所當然,貧的理所當然,賤的一樣理所當然;不往來,不融合,不關心,不協助也就更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社會生態當然使得人性也就變得越來越自私。
去了幾趟印度,並且深入的觀察之後,我終於非常能理解釋迦牟尼所說「眾生皆苦」和「一切皆苦」的原因了。今天的印度尚且如此,何況是二千六百年前那個時代呢?

但是,我卻無法諒解釋迦牟尼那種以偏概全的見解,他一生的活動範圍非常小,不出印度東北方,後半生幾乎都是坐著講道,根本很少用腳行走印度的大地,很少用眼睛去看更廣闊的世界,他的足跡所至不到全印度十分之一,更別說前往世界其他國家了,他的許多結論都是自己一己感受,憑空想像出來的他「眾生皆苦」的結論真的是百分之百的以偏概全的!

因為那是他看到和接觸到的印度一小部份區域的狀況而已。

想想;最近名畫家高更的作品在台灣展覽,他晚年定居在大溪地;

看看大溪地的原住民吧,得天獨厚的一直生活在美麗又物產豐足的小島上,過著快樂又與世隔絕的生活,每天只是唱歌跳舞,優遊自在,難怪會被形容成世外桃源、人間天堂,連高更都被這樣的天堂美景和快樂的生活迷住而留連忘返了。

如果釋迦牟尼是出生在大溪地的原住民,或者他就是高更,相信就不會以偏概全的認為「眾生皆苦」、「一切皆苦」了。

釋迦牟尼的最大問題就是以偏概全,剛愎偏執;

結果他真的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了」嗎?他成佛了嗎?他真的寂靜涅盤了嗎?

如果連自己的病痛也不能緩解,自己的族人有難也不能解救,成佛如何?涅盤又如何?

我是否偏執,我不想辯解,但是,釋迦牟尼的偏執卻是經典上明明白白記載的,從他錯誤的主張到所作所為都可以證明他才是真正過度偏執的。,根本偏離事實。

釋迦牟尼「眾生皆苦」的結論真的是百分之百的「以管窺天」!

印度教的「種姓制度」的政教勾結下的人為騙局,這是鐵證如山的事實,但是,至少並沒有試圖推翻或抹殺「眾生本來就不平等」這個自然界的真實狀態,那麼,為了反制而提出極端的「眾生平等論」,並且從而衍生出各種個人臆想的種種假說;豈不是非常明確的「為反對而反對」,完全罔顧事實。

錯誤的立論假設,只會得到錯誤的結論,必然完全偏離事實,當然更不可能是普世的真理。

農民與賤民

印度的「種姓制度」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四大種姓分別是「婆羅門|僧侶」、「剎帝利|王公貴族與武士」、「吠舍|平民和商人」、「首陀羅|奴隸」。

其中「首陀羅」原本是徵服者雅利安人將被徵服的原住民當成奴隸來使喚欺壓,但是,「首陀羅」的人數眾多,其中大多是原本就嫻熟農事或者各種工藝的匠人,因此,慢慢的,奴隸這個名詞還在,但是,除了真正服侍徵服者統治階級的那些奴僕,其他農民或工匠已經不再被奴役了。

在印度於1947年獨立以後,憲法中已明文規定廢除種姓制度,但是,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卻仍然牢不可破,社會上階級意識還是非常明顯;

在農民中,許多仍是世襲的「首陀羅」,但是,因為近年來,印度政府中一些政客為了從「賤民」手中獲取選票,所以有點矯枉過正的在巴結優惠為數眾多的「賤民」,所以有些「賤民」也開始參政,有些也開始務農和經商;

但是,印度的學制沒有強制性,要不要受教育可以自行決定,大多數賤民是不受教育的,加上其他階級的人不願和他們通婚,所以賤民間近親通婚的情況普遍,而困苦的生活,甚至被迫在都市邊緣流浪,很多男女才十歲出頭,已經有複雜的性關係,而且未婚生子是司空見慣的事::近親通婚的結果使他們智商越來越低,甚至是根本無法接受教育,只能憑生物本能存活。

賤民很容易分辨;他們不論大人或小孩,永遠是蓬頭垢面、衣衫藍縷(不是環境不容許他們整理乾淨整潔,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要讓自己保持乾淨,就算有足夠的水,他們也不懂得清洗),十來歲的小女孩往往是挺著大肚子,手上還抱著一個,然後看到任何人就是伸手。

在現今的印度,說「賤民」這個名詞是有禁忌的,因為,除了印度憲法已經明令廢除「種姓制度」,後來又訂定法律不能稱任何人為「賤民」,現在在各級學校中,如果稱呼同學為「賤民」,嚴重到有可能被退學;

最早,在「種姓制度」起始到二十世紀中業以前,在四大種姓之外,還有一個不列入階級,甚至不認為他們是人的族群,這個族群被稱為「羶陀羅」(此外還有「斯婆跋迦」),這個在「摩奴法典」中也有明文規定的,認為他們是「不可觸」(Un-touchable)的,不只是不能碰觸他們,連眼神也不能接觸,甚至一陣風吹來,如果先拂過「賤民」再吹拂到其他四種姓身上,也是一種嚴重的不潔冒犯。後來,這個族群自稱「達利特」(Dalits),意思是「被壓迫的人」,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葉,「「甘地」」才積極為他們爭取社會地位,並稱他們為「哈利真」,意思是「神之子」,但是,不論憲法、法令或者校規如何明文規定,事實上,在印度社會中,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幾乎沒有什麼改變,「種姓制度」的階級觀念一直存在,「賤民」這個族群還是實際存在,因為想要忽視或者假裝他們不存在,實在是太難了,直到目前為止,這個族群將近有二億人口,怎麼可能看不見呢?

應該是印度籍的有照導遊都受到法律或官方的嚴厲告誡和約束,他們絕不會主動談及「賤民」這個名詞,就算追問,他們也只是約略提到「過往歷史上曾經有賤民」,如果要提到「羶陀羅」這個名稱,他們是會極力否認的,如果指著那些蓬頭垢面,衣衫藍縷在街上伸手向觀光客乞討的,或者那些群居在都市邊緣破爛三角帳蓬中的族群來詢問,導遊一定會否認;他們通常會輕描淡寫的說那些只是從「孟加拉」逃過來的難民。導遊當然是絕不會主動帶觀光客去「參訪」這些聚落的,因為除了觀光客極少對這些地區有興趣,而且也有實際安全的問題,甚至是可能惹來麻煩,但是,問題是;「孟加拉」有多少人口?怎麼可能統統推給孟加拉呢?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印度自古以來一直存在的「賤民」到那裡去了呢?換個名稱,這個族群就憑空消失了嗎?當然不可能,反而,鄰近國家的導遊因為不受管制,所以,他們就不會避諱這個問題,很肯定印度的「賤民」人數眾多,從來不曾解決或消失。

還有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印度導遊或者一般印度人是絕不認為那些是問題的,所以,「賤民」不是問題,印度沒有「賤民」問題,在這方面也沒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

事實上,這個來自「種姓制度」遺毒的「歷史包袱」應該沒有解決方案,也沒有人能解決,因為他們是活人,只會不斷的繁衍,本身不會自然解決,也沒有族群以外的人可以幫他們解決,而其他的印度人也習以為常,或者根本視若無睹,毫不關心,所以,印度人本身不以為這是問題的話,其他國家的人也就沒有必要去過問,因為印度非常不希望外國人去過問。

「印度高反差」與「極端的印度」

印度高反差

富人的皇宮大到有森林湖泊 ※ 窮人的帳蓬小到難以轉身(中國窮人「家徒四壁」,印度窮人「家無四壁」)

富人的孩子讀貴族小學,學費比大學生貴 ※ 窮人的孩子在街頭雜耍乞討要小錢。

高科技可以發射火箭上太空 ※ 原始的迷信還在犧牲血祭。

寶萊塢光鮮亮麗 ※ 賤民們蓬頭垢面。

國家門面整潔現代 ※ 都市邊緣骯髒破舊。

富人找最好吃的 ※ 窮人找可以吃的。

德里機場的廁所創意又方便 ※ 其他路邊的空地隨地大小便。

街上流浪牛隻成群結隊 ※ 路邊流浪人群時時挨餓。

寶萊塢時尚流行 ※ 小鄉下保守傳統。

公開展示高難度性愛文化 ※ 最嚴苛的禁慾宗教。

世界頂級羊毛織品 ※ 終生裸體修行。

堅信「罪業果報」和「輪迴轉世」錙銖必較 ※把骨灰倒進瓦拉納西這段的恆河就可除罪昇天。

富人喝名牌礦泉水 ※ 窮人長途跋涉取水。

瑜珈可以讓人延年益壽※ 窮苦的人但求早死。

高深的形而上哲思自古領先世界 ※ 無知的文盲全球最多。

建築技術與雕鏤工藝世界一流 ※ 舉世知名的建築只有一對死人居住。

豪華的火車包廂世界一流 ※ 大多數人只能坐在車頂。

好命的老鼠喝牛奶 ※ 歹命的窮人曬牛糞。

富人收藏名車 ※ 窮人擠睡貨車。

野猴群要食物 ※ 婆羅門理直氣壯的伸手要小費。

恆河的源頭雪水清澈潔淨 ※ 恆河的下遊混濁有毒。

高科技的運輸工具 ※ 最原始的搬運方式。

印度有三億三千萬尊神 ※ 終究被英國「人」所打敗,淪為亡國奴。

極端的印度

為什麼要寫這二段文字,不只是讓大家更加了解印度;我真正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印度的普遍民族性是偏向「極端主義」的,他們不太懂得中庸之道。

以處理人類最基本的欲望來說;食欲方面;他們有的極度的殺生血祭,最後那些牲口還是用來祭自己的五臟廟,有些則是極度的惜生或者純素食,甚至連植物的根部蔬菜都不吃。

在性慾方面,一種是極度追求感官刺激的縱慾,甚至變成宗教信仰(性力派),一種則是極度的禁慾,連手淫或者意淫都認為是犯戒的;

從西元五世紀開始,性力派勢力高張,不但廟宇建築上出現男女交歡的雕刻,公然陳列各種高難度,雜交、獸交的畫面,而且,婆羅門不只公開蓄養「廟妓」供自己淫樂,甚至還附帶經營各種性產業,用廟妓來招待王公貴族,也用來提供一些富商巨賈休憩住宿時的「娛樂」,當然是要收費的,當葡萄牙人首度登陸來到印度時,真的是大為吃驚,因為據葡萄牙人的記載;許多香火鼎盛的廟堂同時也是超大型的妓院,直到英國人統治印度期間,這種怪事才被明令禁止;

但是,相對於這種縱慾的文化,嚴格禁慾和殺生的「耆那教」僧尼,不但嚴禁居住進出廟宇,甚至戴口罩拿拂塵,以免誤食誤踩任何生命;全世界的僧尼,都是用工具來剃光頭,「耆那教」僧尼竟然是用手一根一根的拔光頭髮來變成光頭,而瑜珈派或者錫克教徒卻是終生不修剪髮鬚, 練瑜珈是為了健康長壽和開悟,「耆那教」僧尼卻一致認定人生是完全不值得珍惜留戀的,所以有不少會以自殺來揚棄生命,有些宗教信徒也會使用激烈的手段,在迎神賽會的儀式中,奮不顧身的臥倒在載運神像的車子底下,自願讓車輪輾斃,以求得昇天的機會;或者有些寡婦會自願或被迫跳入亡夫火葬時的熊熊烈火中殉葬,以示貞節。

「薄伽梵歌」是冷血無恥的宗教陰謀

在印度最有名的兩大史詩「摩訶波羅多」和「羅摩衍那」中,我比較喜歡「羅摩衍那」,尤其是第一配角猴神「哈奴曼」的英勇、機智與忠心,也是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但是,我非常不喜歡「摩訶波羅多」,因為這個描述為期十八天「俱盧之戰」為主題的史詩,從頭到尾就是在描寫堂兄弟間的鬩牆之爭以及骨肉相殘的慘劇,連神祇黑天(毗濕奴神的化身)也來對猶豫不決的主角「羅摩」曉以大義;要求務必善盡「剎帝利」的天職,那就是勇於面對戰鬥,即使對手是自己的至親,也要有大義滅親的勇氣,於是最後「羅摩」雖然贏得了勝利,但是卻殺掉了自己的所有堂兄弟、親祖父和恩師。

與其說這部史詩是在歌頌可歌可泣的戰爭,不如說這是一部宗教的陰謀樣板戲,所謂的「黑天」神其實是婆羅門階級的代言人,為了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所以特別強調各個種姓都應該嚴守自己的本分,善盡自己的天職,即使是骨肉相殘,父子反目,夫妻成仇也在所不惜,義無反顧,其實是在強化階級意識,讓不同階級間劃分鮮明,絕對不得非分踰越。

這部史詩直到今天還在印度全境甚至世界各地以不同的譯本在熱烈傳誦,我不用去質疑;我可以肯定絕大多數印度人還是持贊同態度的,其中最關鍵的主頌「薄伽梵歌」正是「黑天神」一面自告奮勇幫主角「羅摩」駕禦馬車,一面對他曉以大義的描述,不論是完整的「摩訶波羅多」或者主題的「薄伽梵歌」也是印度各地不斷在演出的舞台劇、電影的重要主題,連最偏遠的鄉下,也有簡陋粗俗的劇團不時在巡迴演出::

有多少印度人是堅決反對這個故事結構的?又有多少印度人能真正看出這其中有著婆羅門教的千古陰謀用心的?

我再說一個像笑話的小事,來說明印度人其實和我們是有著雞同鴨講的不同思想邏輯;

我們的導遊說;有一次他帶台灣團去喜馬拉雅山區健行,遇到路旁有個不算太老的老太太伸手向團員要錢,導遊是很有民族自尊心的,每每勸阻台灣團員的施捨,所以團員也蠻合作的沒有掏錢給她,導遊問老太太:妳好手好腳的,為什麼不去工作,要在這邊乞討,難道妳不覺得這樣很可恥嗎?誰知道老太太竟然反唇相譏道:「我是沒有錢,才會向你們乞討,你們明明都很有錢,卻不肯給我一些小錢,你們才可恥呢!」

哇!乍聽之下,還真的言之成理呢?相信換作是你我也可能一時之間會無言以對吧?

是的!這就是你不很了解的印度!但是,有一點你應該可以理解和同意的;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非常不平等的社會階級制度,是政教勾結的無恥產物,對吧?

我們知道「種姓制度」是不對的,那麼怎麼辦?當然是明令廢止,至少在法律之前,在社會地位上應該給予人人平等的對待。

但是,「種姓制度」在印度至少施行了將近三千年,直到1947年,印度推翻英國統治宣佈獨立開始,憲法已經明令廢除「種姓制度」,但是,事實上呢?今天仍然是陰魂不散,而且是白晝現形,印度的「種姓制度」不平等和歧視現象仍然是隨時隨地輕易可見。

「甘地」在印度獨立時期就公開反對「種姓制度」,他把最低層的「賤民」改稱為「哈里真」,意思是「神之子」,意圖給予賤民高到和其他人平等的地位,但是,他的努力幾乎是徒勞無功甚至最後還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其實「甘地」雖然被全世界人尊為「聖雄」,不過,他的一些作為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特別是他也是一個不殺生主義者,有英國軍人任意屠殺印度人之後,逃回英國而逍遙法外,有三名印度青年專程去英國殺了這英國軍人而被捕,被英國法院判處死刑,當時的「甘地」已經是全球名人,只要他一句話,就可免除三人的死罪,但是,他卻拒絕營救這被印度人視為「義士」的三位年輕人而讓全印度人大失所望,他公開宣稱自己是「非暴力主義」,他並沒有指使這三人血債血償的去英國復仇,所以他拒絕營救這三名暴力份子。

這同樣也是印度人的極端與偏執,「甘地」把「賤民」在名義上尊為「神之子」又如何呢?對所有賤民毫無實質助益。這難道不也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偏執行為嗎?


如今,因為印度有了民主選舉,賤民雖然沒有社會地位,但是,一樣握有選票,而且人數眾多又缺乏知識,所以非常容易被煽動,一瓶酒就可以買走他手中的選票,所以許多政黨和政客都極盡所能的去拉攏賄賂賤民,同時也更改立法,讓賤民享有各種入學考試加分錄取以及進入政壇有保障名額的特權,結果這些賤民沒有真正的知識技術實力,在考醫生、建築師執照時也有加分特權,結果印度就出現了很多「手到命除」和「建屋必倒」的醫生和建築師等等非常要命的專業人才;而賤民因為窮怕了,一旦進入政壇,貪污行徑比禿鷹看到屍體的模樣還要可怕::現在反而是其他階級競爭力低於有特權的賤民,甚至出現一種冒充賤民的怪現象,為了某種資格考可以錄取,或者為了讓子女就學就業享有這種古怪的特權,有些人願意花上百萬元買通地方官員,來更改自己的種姓身份取得「賤民」資格。

這些都是印度極多矯枉過正,過猶不及的實例;

為什麼?

因為印度普遍的民族性使然;他們是偏向極端主義,而不懂中庸之道的,所以沒錢時,住灰不隆咚的帳蓬或者茅草牛糞屋,等到有點錢可以蓋鋼筋水泥透天厝,當然要漆得鮮艷亮麗,不惜用上螢光漆來誇富;那個不是印度人對色彩感特別強烈這麼單純的問題。

所以,「種姓制度」當然是非常不對的,那麼,怎樣修正呢?

釋迦牟尼的方法是全力反制;所以極力主張「眾生平等」!

問題是「眾生平等」就是對的,就是真理嗎?或者純粹只是為反對而反對?

釋迦牟尼曾經貴為小小藩屬國的王子,也算享受過一些榮華富貴的生活,後來他決意出家,一開始選擇苦行僧的方式,餓到幾乎不成人形,後來發現這樣也無法得道,所以他開始主張走向「中道」;問題是他真的找到了「中道」嗎?

當然沒有!他還是沒有找到中庸之道;他還是走在偏執的極端主義道路上;

他的「眾生平等」、「不許有我」、「一切皆苦」、「禁慾出家」、「寂靜涅盤」等等,都是矯枉過正的主張::

我有個比方來形容:兩輛車同時因為錯誤而逆向開上了南北四線道的高速公路,其中一輛先發現了,趕緊把車從外側車道偏向中間靠,來到內側車道之後,就認為自己行駛的是正確的「中道」,於是就開始嘲笑另一輛車:「喂!你完蛋了!你是逆向行駛哩,不發生車禍也會被警察開罰單!」問題是他自己其實還是逆向行駛的,而且走的是更危險的內側快車道。

還有一個更常見的比方,是大家共同的經驗;以學騎腳踏車來說;第一要務就是「平衡」,或者說「動態平衡」,腳踏車是以雙輪不停轉動,並且用把手左右操縱來使腳踏車平衡前進,第一次騎上腳踏車,如果沒有人在後面扶著保護,很少有不摔跤的(小朋友後輪兩側有輔助輪的不要用來反證),從自己學騎或者教導過別人學騎腳踏車的一定可以領會;會摔跤騎不穩,都是因為害怕緊張,雙手操控把手左右擺動的力道太大所致,其實騎到駕輕就熟時,甚至放開雙手,單靠身體的輕微移位,隨時抓到重心,把手這時根本連扶都不用扶,一樣可以輕鬆前進,因此,可見;剛開始學騎腳踏車會一再摔跤,都是因為把手左右轉動過度所引起的為主因,所以平衡是一種中道,不過度偏右也不過度偏左,但是,剛學時沒有抓到要領,一旦過右時,急著想要拉回中間,往往用力過猛而又過度偏向左邊,然後發現過頭,又再次猛拉回右邊,就是這樣一直沒有能確實抓住中間點,失去平衡終於摔跤::這正是所謂「矯枉過正」最好的實例。

同樣的,在印度的歷史中,因為民族性的關係,很多的觀念、宗教、政治、社會制度等等也就經常會偏離中道,過偏之後,修正時又過度偏往反方向,以為這樣可以反制,結果,因為矯枉過正而過猶不及,最後終究會失敗,或者終究還是錯誤的。

還有一個重點;同樣有如騎腳踏車一樣,是一種「動態平衡」,我們生活在一個動態的宇宙中,一切都是在動,幾乎沒有一樣物體、一樣事物是完全靜止的,所以「動態」就是這個宇宙中的真理,也因此沒有「完全靜止不動」的真理;也或者我們可以說在我們生存的這個宇宙中,只有隨時保持與宇宙自然同步的動態,才能共存,因此也就不可能有永恆而一成不變的真理,更沒有「寂靜涅盤,如如不動」的絕對真理。

當然這不單是釋迦牟尼個人一己的偏頗心態所造成,而是印度人普遍民族性形成的,所以,釋迦牟尼的主張又怎麼可能是「絕對真理」呢?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23:10:54
#11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第九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失敗的改革者—釋迦牟尼與甘地

印度在大約三千五百年前,雅利安人入侵現今印度河流域,徵服了當地的土著「達羅毗荼人」。經過幾個世紀的武力擴張,雅利安人逐步徵服了整個北印度。兵強馬壯是遊牧民族的武力優勢,取得勝利並非意外,但是當少數徵服者的意圖不是掠奪後就凱旋而還;卻是打算長期統治文化水準高過他們,人數也多過他們的原住民時;武力鎮壓和血腥殺戮就不是良策,更是不切實際的妄想,因此,如何有效來統治和消彌反抗是最棘手的當務之急。

「種姓制度」(caste  system)是人類歷史上最獨特的一種統治方式,唯有在印度出現最完整最嚴密的制度和專屬法典;雖然起始之初只是源自徵服者在武力和膚色上的優越感使然;稱之為「瓦爾那」(Varn)原意是「顏色」或「品質」),用以區別白皮膚的雅利安人和黑皮膚的土著「達羅毗荼人」,後來又延伸出了分工型態的「迦第」(Jati);是內部職業、貧富,身份的再細一層的階級劃分。

「種姓制度」當然是一種極端不合理也不人道的階級劃分,而且是世襲制的,原本是政教勾結下用以保障極少數在上位的婆羅門和剎帝利階級的權力和既得利益,同時也用來作為統治壓迫廣大中下階級人民的依據;但是到了「吠陀後期」,四大種姓開始森嚴的被區隔和標定,在婆羅門教時期,依據「婆羅門三大綱領」,婆羅門更躍上了所有種姓階級的首位,連剎帝利階級都必須聽從和尊敬他們。

但是,「種姓制度」在印度人口結構上,當然也是呈現金字塔型的分佈;婆羅門和剎帝利階級只佔不到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十,而最高層的婆羅門階級只佔總人口數的4%左右,卻囊括了社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財富和資源,並且有著很多完全不合理的特權,婆羅門僧侶甚至可以不納稅、不受一般法律約束和制裁。而超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眾(註: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三個較低等級的人口總數已經佔到印度全國11億人口的67.6%)。其中,除了「吠舍」屬於自由平民,可以因為從事生產或商業買賣而致富或擁有小康或至少維持輕貧的生活,然而,真正提供各種辛苦勞務的「首陀羅」階級卻是社會中的大多數,因為是奴隸,不但沒有人身自由,也不能蓄積私有財產,所以大多數屬於赤貧階級,而根本不列入階級的「賤民」(羶陀羅chandala,又稱不可觸untouchables註1)。更是過著非人的生活,從事最低賤、最骯髒汙穢、最危險的工作,卻連基本溫飽都不可得。

自古以來,反對「種姓制度」的大有人在,其中也不乏知名人物;譬如二千六百年前印度列國時代的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與耆那教創始人「笩駄摩那」,都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種姓階級區分。


之後,虔信派時期的許多精神領袖如拿那克卡比爾Kabir)、采坦耶Chaitanya Mahaprabhu)、賽古魯奈安涅希瓦Dnyaneshwar)、阿克那斯Eknath)、羅摩奴闍Ramanuja)與杜卡拉姆Tukaram)等都是反對種姓歧視並接受所有來自各種姓信眾的教派。許多印度教改革者也認為印度教不應該容許「種姓制度」的存在。十五世紀時的羅摩難陀Ramananda)也接受所有種姓成為他的信徒,這其中包括賤民。


其中,釋迦牟尼不但反對種姓制度,更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專制,所以主張「眾生平等」,也接受不同種姓階級的人們皈依佛教或成為弟子信眾;

「神之子」尊號改變不了賤民的處境

到了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印度獨立運動的領袖就是「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的領袖。他主張「非暴力」的「不合作運動」,(不服從、不合作,和絕食抗議、排斥英國貨等),在他帶領之下,印度人民用這種消極癱瘓社會正常運作的方式,竟然成功的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使得印度終於在二次大戰後真正獨立,「甘地」並因此被尊稱為「印度聖雄」,這是印度史上對「人」最高的尊號。但是他卻因為始終堅持「非暴力」的主張在獨立之後反而不再獲得支持,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案」中,他同樣非暴力的主張,卻讓一些印度教的激進份子無法認同,以致在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剛結束一段時間的絕食之後,在自宅花園中漫步前往一個每天固定祈禱的地點;結果半途中竟然被一個印度教狂熱分子南度藍姆.高德西槍擊身亡。

「甘地」是堅決反對「種姓制度」中對於「賤民」的不平等待遇(他並不反對「種姓制度」本身),1922年,他為當時印度社會中已經為數眾多的「賤民」爭取身份和應有的生存權及公民權,並將賤民稱為「哈利真」(Harijans),意思是「神之子」,這個主張也影響到了他的後繼者,在後來頒布的印度憲法中明令廢止「種姓制度」,並且同時規定公民的平等權、自由權、文化教育權和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權(參見註2)

那麼,「種姓制度」是否因此在印度瓦解而絕跡;答案是當然沒有,不但沒有絕跡,甚至幾乎沒有太大的動搖。


本文之所以會舉出「釋迦牟尼」和「甘地」為例,是因為他們兩位都是印度歷史中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也是反對「種姓制度」最力的;尤其是甘地,他本身甚至是虔誠的印度教徒,並且相信「吠陀」經典(註:甘地只反對「種姓制度」對於「賤民」的不平等待遇,而不徹底反對「種姓制度」本身,這個主張是一直遭到誤解的,他的理念是循序漸進的來解決「種姓制度」,但是,顯然無法獲得認同,包括「賤民」本身,甚至招來嚴重反彈)



不容否認的,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出於人為編造的,是古代政教勾結下的產物,也是一種統治者的愚民伎倆;甚至連後來的「摩奴法典」都是人為編造的騙局;自古以來就被許多有識之士,有道德良知的賢者所反對。


但是遠自二千六百年前的「釋迦牟尼」,近到二十世紀的聖雄甘地,不論如何大聲疾呼,不論賜予「賤民」何種神聖的名稱,卻都是徒勞無功,從來沒能徹底推翻或剷除「種姓制度」;直到當今二十一世紀初,印度社會中的「種姓制度」仍然屹立不搖,仍然存在著嚴明的階級劃分,甚至還是有著嚴重的種姓階級歧視,不只是在通婚的習俗上,在工作職場中,在政治圈,在社會各個角落,「種姓制度」和各種階級身份仍是清楚可見的;尤其是目前號稱已經超過二億人口的「賤民」,在偏遠的農村,在各大城市的邊緣,也是隨處可見,並且非常容易分辨的。幾乎所有印度教的廟宇迄今仍然不準「賤民」進入祭拜。雖然有不少「賤民」為了抗議或逃避這種非人歧視,古代就曾大舉皈依伊斯蘭教或者佛教,但是,膚色仍然如影隨形的標示著他們的原始身份,即使移民國外,徹底改名換姓還是不能完全擺脫種姓歧視(參見註3)

「種姓制度」的兩大「飛扶壁」

「種姓制度」為什麼不能從印度徹底消失呢?連憲法明文規定也只是形同虛設而已,除了將近三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這種階級觀念早已伴隨印度教的散佈流傳而形成牢不可破的主體意識,在高種姓既得利益階層的不肯放棄,低種姓階級的「宿命、認命」思想根深蒂固,其實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根本因素;那就是印度教的「業報輪迴」教義。

如果我們用一幢哥德式的尖塔古建築來比方,「種姓制度」就是中間最高的主建築,但是,因為地基不穩固,建材又過度虛弱,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所以,「業報輪迴」就成了支撐主體結構用的「飛扶壁」,而且這些「飛扶壁」的結構強過主體千百倍,以至能支撐主建物數千年不倒塌,不會崩裂;(註:另一邊的「飛扶壁」就是「摩奴法典)

沒錯!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政教勾結下產生的愚民政策,但是,所謂「四大階級」劃分是因為各個來自「原人」身體不同的部位,所以最高的「梵」(或「摩奴」)規定了各自不同的任務,這根本是有計劃編造的神話謊言;本質當然是相當虛弱而經不起時間和智慧考驗的;當「吠陀後期」時,因為「再生族和一生族」的錯誤表述;造成社會的激烈 震盪,「種姓制度」已經開始出現巨大的危機:::


於是,原本快樂享受的死後世界說法(永生「天道」和「祖靈道」),被婆羅門僧侶蓄意篡改成了「四生三道」,把「耶摩神」硬生生的一分為二,虛擬出了有殘酷刑罰的「地獄」,並且編造出了善惡有報的謊言騙局,只要生前行惡,沒有虔誠祭祀的人,死後都會墮落於「地獄」受苦而求出不得;

在那樣一個民智未開,婆羅門壟斷所有知識,並且擁有解釋「吠陀經典」和各種神話,專司祭祀儀軌的時代,有關「地獄」的神話儘管是一夜之間無中生有的突然冒出來的;但是,仍然是婆羅門說了算數;於是就在有計劃的宣揚傳布之下,很快的就深入人心,沒有人不害怕死後下地獄去接受酷刑的;

所以,死後的世界和人間社會一樣有了天壤之別的差別性。之後在婆羅門教的時代,婆羅門僧侶為了私心自用的寡佔所有權力和財富,又編造了同樣是騙局的「婆羅門三大綱領」,把自己拱上了權力和階級地位的最高峰,更不惜假托「摩奴大神」之名,捏造了一本「摩奴法典」來強化神話說詞,規範所有種姓階級的權利義務,並且訂定出最嚴苛的罰則,同時給予自身最多的特權。

於是,不只是使得婆羅門的權勢如日中天,連「善惡業報、三道輪迴」都從此定調,迄今歷經二千多年依舊盛行不衰,只要是印度教徒,人人深信不疑(註4)。

這種堅定的信仰經過二千年時間的「凝固」,早就變得堅固無比,不但本身堅固,也同時支撐住主體的「種姓制度」,使之能屹立不搖,支配整個印度社會迄今未嘗崩解。一如堅固的「飛扶壁」能夠有效支撐住原本脆弱的主體高塔建築一樣。

而當釋迦牟尼發覺「種姓制度」的不合理和不人道,意圖推翻時,雖然他主張「眾生平等」,但,他攻擊的只是「主體」,而沒有觸碰到「業報輪迴」這個堅固的支架,更有甚的是;他非但不質疑或攻擊「業報輪迴」假說,反而更變本加厲的大肆擴增其格局,從 「三道」加碼成為「六道輪迴」,這也成了佛教日後一再強調的主軸之一。同樣的,如果把「業報輪迴」從佛教基本教義中完全抽離的話;

其他「修行解脫」和「究竟涅盤」就根本沒有立足點了,也必然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了?


同樣的,「甘地」儘管大聲疾呼的用他聖雄的身份來加封賤民為「神之子」,但是,他本身是印度教徒,相信「吠陀教義」,當然也是相信「業報輪迴」的,那麼也就當然不會去攻擊或推翻「業報輪迴」的。


但是,問題的癥結正是在「業報輪迴」這些堅固無比的「飛扶壁」上,只要「飛扶壁」不能先行拆除,主體意識的高塔就難以撼動,更遑論一舉推倒;只要「業報輪迴」假說存在一天,印度的「種姓制度」就一天不能消除。

不先脫掉鞋子,如何能脫掉襪子?

也所以,釋迦牟尼一面高擎「眾生平等」大旗,一面又大聲宣揚「因果業報、六道輪迴」的佛教基本教義;「甘地」一面想極力把賤民拉出種姓制度的騙局,烘抬到「神之子」的稱謂,但是,自己又虔信印度教「業報輪迴」的基本教義。因而,不先脫掉鞋子,如何能脫掉襪子?不先剝除毛栗有刺的外殼,又如何能順利吃到深藏其中的栗子果仁呢?

也因此;釋迦牟尼和「甘地」一開始的認知和作法就已經註定終究要失敗的結局;二千多年來,印度的「種姓制度」迄今還是根深蒂固的深植人心,難以改變,而賤民的地位也如二千多年以前一樣低落不堪;甚至在近親通婚的惡性循環中,只是每況愈下;迄今印度至少有二億的賤民,這個問題很難解決,相信也沒有任何人能有效解決;很難想像在現代的世界上,竟然一個國家會有將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是目不識丁,長期處於極度貧困和死亡邊緣的賤民?更嚴重的是;上層種姓根本不關心甚至厭惡這些賤民,印度本身有良知之士或者國際人道組織即使非常關切,但是,一樣是愛莫能助,沒有任何良方可以解決或有效的改善;最糟糕的是;賤民一樣會繼續增生和成長,不解決,它也永遠不會自然消失!

要怪罪誰或者要怪罪什麼呢?

怪罪「種姓制度」吧!怪罪「業報輪迴」這個頑強的幫兇吧!

「種姓制度」這個主體意識本身是虛弱得無法走出印度,但是,「業報輪迴」這個幫兇卻堅強到可以隨著印度教的分支—佛教,遠走異國,在中國、在西藏、在韓國、在日本、在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開花結果,麻痺毒害了東亞地區十幾億人口長達一千五百年以上,迄今但然是牢牢的根植人心,成了東亞人民永難擺脫甚至不知道要擺脫的千年夢魘。

註1.印度出生賤民階級的人權鬥士「安貝德卡爾博士」也持此觀點。他發明了「達利特」(Dalit,受壓迫的人,原意為「契約勞工」)一詞,用以稱呼不可接觸者。受甘地影響較深的人仍然將賤民尊稱為「哈利真」,受安貝德卡爾影響的人將賤民階層稱為「達利特」,印度官方則從政治和法律的角度,將賤民稱為「表列種姓」。

註2.西元1955年,印度當局通過「不可接觸制犯罪法」實施任何不可接觸制的歧視行為,都將構成刑事犯罪。1976年印度又頒佈「廢除契約勞工法」。此後又制定「民權保護法」。該法再一次申明廢除不可接觸制度的重要性,詳細列舉了禁止不可接觸性歧視的具體事項,該法規定:不允許表列種姓進入寺廟,不允許他們到聖河沐浴,為他們進入商店、河流、墓地、旅店、餐廳和公共設施設置障礙,阻止他們舉行宗教儀式,不允許他們佩戴首飾和穿著華麗的衣服,不允許他們進入醫院,不允許他們買東西等項都觸犯法律,都將受到懲罰。運用罷工手段反對「不可接觸者」和開除不實行不可接觸制度者的人,也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註3.既然稱為「種姓制度」,自古以來,就把不同階級的差別註記在不同的「姓氏」之中,直到今天,從一個印度人的全名中就可以清楚的辨別他的種姓階級。在美國和加拿大境內,許多皈依佛教的前賤民說,即使在美國那些印度教徒還是一直歧視他們;雅傑斯   華黑得(YogeshVarhade),今年65歲,原為印度一家紡織廠工作的賤民,現在是賓州金士頓城的機械技師,華黑得說:「我們唾棄邪惡的印度教種姓制度,但這些上層種姓並不承認這事實,因他們不肯放棄既得的利益;即使受過高等教育,他們還是認為碰觸其他人就會弄髒他們」。

安貝克博士國際訊息團的團員,現住加拿大亞伯達省的前賤種拉傑肯保(Raju  Kamble)說:「我們族人因種姓制度已被奴役了2000年之久,就因印度教偽言這是神的意旨。

::如果沒有這種姓制度、印度教絕不能存在,這就是為什麼安貝卡博士說我們必須拒絕印度教,印度教絕不會準備說人人平等,即使在西方他們也不會改變這看法!」


註4.本書作者於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密集前往印度三次,走訪東印、北印、西印,從大城小鎮更深入許多偏遠農村,以田野調查方式,積極蒐集各種與宗教信仰和輪迴轉世的樣本,對象涵蓋四大種姓和各行各業,得到的初步結果顯示只要是「印度教徒」,就肯定是完全相信「三道輪迴」和「因果業報」之說;甚至專程拜訪「賤民聚落」中,受訪的對象同樣相信「三道輪迴」和「因果業報」,並且希望來世能轉生到較好的階級,能過更好的生活。

附錄:

印度憲法之父出身賤民 連銅像都難逃種姓制度餘毒

風傳媒

出身於賤民階級的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卡。(取自推特)

出身於賤民階級的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卡。(取自推特)

走在印度坦米爾那得邦(Tamil Nadu)的市民廣場,即將來臨的涼季帶來陣陣冷風,廣場上一尊銅像聳然而立,下方的石板上被潑滿油漆,依稀可見原本應該是刻著「印度憲法之父」。銅像四周被一根根鐵條隔開,理應受人景仰的銅像如今卻被關在籠子裡,宛如身陷囹圄的囚犯。

http://t.co/AJQxNZu0hr Ambedkar statue inside cage, where? Not Bihar but in TN. Dominant Castes against Dalits!

     — Chandru (@ChandrusWeb) 2015 10月 5日

用教育翻轉階級 昔日賤民成憲法之父

他是安貝卡(Bhimrao R. Ambedkar),印度憲法的起草者,是賤民階級(Dalits)的楷模和精神領袖,讓佛教在印度重振聲望,為消滅社會不平等奉獻一生,被稱為「印度憲法之父」,或是更親切一點,「巴巴薩海布」(Babasaheb,爸爸先生)。

印度奇景!鐵籠關銅像 「憲法之父」難敵種姓制度。(取自網路)

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卡(Bhimrao R. Ambedkar)。(取自推特)

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留學倫敦多年、擁有4個博士學位的安貝卡接下制定憲法的重擔,讓國家在百廢待舉中確立憲政精神。出身賤民的他深知種姓制度(Caste system)的不平等是印度社會進步的阻礙,特意將限制種姓制度的文字寫進法典中。

1949年,制憲會議通過這部總共300多條內文的憲法,安貝卡成為賤民階級的楷模與精神領袖,更被譽為「印度憲法之父」。隨後,安貝卡積極投入佛教研究,成為印度佛教重振聲望的領導者,不斷勸說印度人民拋棄種姓和宗教的束縛,為印度社會的平等鞠躬盡瘁。

印度奇景!鐵籠關銅像 「憲法之父」難敵種姓制度。(取自網路)

印度民眾在 「憲法之父」的銅像前獻花參拜。(取自推特)

避免衝突白熱化 銅像只好「關起來」

然而,這位左右印度發展的關鍵人物在過世後卻不得安寧,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與婆羅門信仰與平等精神勢同水火,不但對賤民階級的衊視和虐待從不曾停歇,更視安貝卡如仇讎,把拖鞋串成環丟在他的銅像上,甚至把銅像的頭削下,極盡污辱之事。

印度奇景!鐵籠關銅像 「憲法之父」難敵種姓制度。(取自網路)

安貝卡的支持民眾,認為「憲法之父」與「聖雄」甘地都在為印度窮人發聲。(取自推特)

高階種姓制度的族群認為,安貝卡的作為是在污辱他們的血統,而軟弱的印度政府竟然讓賤民與他們平起平坐,反彈十分強烈。

主張階級平等的陣營則痛斥高階種姓,認為他們食古不化,同時也指責當局沒有魄力,罔顧憲法的人權與平等精神。兩邊都無法討好的的印度政府迫於無奈,只能將安貝卡的銅像用鐵欄桿圍起來,阻止抗議者破壞銅像,同時避免兩方人馬因此發生衝突。

種姓制度難除 憲法形同虛設

安貝卡所起草的憲法接近400條,其中還有上千條具體細則,被稱為「世上最長的憲法」。其中明文規定「禁止宗教、種族、種姓、性別、出生地的歧視」,但因為高階種姓極力反對,執政當局也是束手無策。

印度社會的貧窮問題依然嚴重

印度社會的貧窮問題依然嚴重。(取自推特)

坦米爾那得邦是印度經濟發展數一數二的大省,但種姓制度仍然在此出現。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坦米爾那得邦有19%的人口屬於賤民階級,但當地政黨都是十足的種姓主義者,不久前甚至還想設置地方特別法案,將賤民排除在福利制度之外,最後因為群眾反彈才作罷。

「我們的政治家竟然想要制定排除賤民的法律、創造不平等的社會,完完全全把印度的憲法精神當成擺設。」印度政治學者拉克什曼納(C. Lakshmanan)說,「這不僅是坦米爾那得邦的黑暗面,更是全印度的恥辱。」

一名印度的拾荒男孩。(美聯社)

一名印度的拾荒男孩。(美聯社)

賤民無人權 連喝水都有限制

在種姓制度風行的省份,賤民不能進入印度教寺廟,禁止使用任何公部門設施,甚至連理髮廳都不準進去。賤民也不能在公用水井裡取水,如果高階種姓者想要施捨飲水給賤民,賤民只能跪在地上、伸出雙手,讓高階種姓者倒水在他們手中。

根據印度政府統計,2014年在坦米爾納德邦共有70名賤民舉報種性歧視案件,從言語歧視到搶劫、性侵甚至謀殺都在其列,但沒有任何一名嫌疑人被定罪,即便是最嚴重的殺人罪也一樣。

安貝卡曾經說過,沒有解決種姓問題的印度,就像蓋在糞堆上的城堡。只要不平等存在這個社會上一天,我們辛辛苦苦創造的國家就有崩塌的一日。

----------------------------------------------------------

註:2017年6月12日轉載自「網路報導」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6 23:45:45
#12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第十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中國與埃及的「死後世界觀」

中國漢朝的死後世界觀

『薤露、蒿里』為漢朝時「田橫」門人所作。橫自殺,門人傷之,悲歌,人死魂精歸乎蒿里。

故有二章:其一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白話譯文:薤葉上的露水,是多麼容易蒸發、消失啊!蒸發掉的露水,明天清晨還會同樣落到植物上,可人一旦死去又能像露水一樣回來嗎?

其二章曰:『蒿里誰家地,聚歛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

白話譯文:不管你有才無才,有德無德,死後都得魂歸蒿里,不能稍有遲疑,而且還得受鬼伯的拼命催促,做鬼也不自由。

薤露蒿里後來都成了送葬時的輓歌;

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以上內容整理自網路資料)

「薤」音ㄒㄧㄝˋ(謝),這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植物,在台灣叫做「露蕎」,通常都是白色像蒜頭一樣的醃製食品,大都是當成醬菜來食用。它的葉片是細細的劍型,比一般常見的韭菜要更細更短,所以,夜間聚集在尖端的露水是極小滴的,清晨太陽一出,露水立刻就會被蒸發了。所以用薤葉上的露珠來比喻人生的短暫,「晞」是日初出時,但是在這裡當動詞「蒸發」用。

「蒿里」是山東泰山邊上的小山丘,是古來有名的墓地,也所以中國古人又把人死後的亡魂歸給「東嶽大帝」(又稱泰山府君)來掌管。

漢人不僅認為有陰間和陽間,而且還認為陰間和陽間一樣,也有它的最高主宰。這個陰間的主司便是泰山神,也有叫「泰山君」、「泰山府君」的。『搜神記』記有漢末「胡母班死,往見泰山府君」。

『後漢書?許曼傳』說曼之祖許峻,「少嘗篤病。三年不愈,乃謁太山請命。」又『搜神記』載:「漢獻帝建安中,南陽賈禹字文合,得病而亡,時有吏詣太山司命,閱薄。」由此可知,泰山神具有決定人的年齡、壽命、死生的權威性。

關於冥吏也有種種名目。如:地下二千石、塚丞、塚令,約相當於漢制的郡守和縣之令丞;亭長、父老、伍長,則相當於漢的鄉里小吏。其他還有遊徼、獄吏、卒吏等。以上這些官名,多為漢人以漢官制度為範母扣制而成。

此外還有一套不同於陽世的戶口名簿藉。泰山神便是「鬼籍」的掌管者。所謂「生死易簿」就是說人死後陽世間的戶籍被註銷,而亡靈又被登上陰間的簿錄。

但是,必須了解的是;陰間只是相對於陽間的另一個世界,並不是地獄。

在先秦以前,通常都是用「幽都」來形容死後的世界,所謂的「幽都」是指地下後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先秦時期,人們慣於將虛無的靈魂置於虛無的境地。用『幽』來泛指哪深厚的、黑暗的、關閉的、寂靜的、隱秘的處所。

這種觀念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我們試著在面對太陽時閉上眼睛,還是可以感覺光亮,但是,在比較暗的室內閉上眼睛,那就是一片黑暗了,而中國古代習俗都是土葬,想像死者雙目緊閉的被埋在厚厚的泥土之下,當然是暗無天日的,所以,自古以來形容死後世界或者陰間都是昏昏暗暗的,甚至舉世皆然,從埃及、希臘的神話對於「冥界」的描述也是一樣黑暗、昏昧的,雖然沒有刑罰,但是,那種昏天黑地,沒有生氣,沒有任何活動,也沒有終了的現象就是人類最早期對於死後世界的觀念,應該可以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來理解。

不過『幽都』的想法和漢朝以後的『陰間』有和生前類似活動的世界是不同的,相同的則是;不論是死寂一片或者也有活動,但是,都是永久性的,不是等候「輪迴」的轉運站或者短暫的過境室,這點和「輪迴轉世」觀念是完全不同的。

馬王堆漢墓帛畫中的三界

1972年出土的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東郊東屯渡鄉(今芙蓉區馬王堆街道)境內,臨瀏陽河,為西漢時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利蒼夫人辛追」及其子「利狶」或兄弟三座墓葬。經發掘,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和極具科學、史料和研究價值的眾多隨葬品,其中一號墓正是「利蒼」夫人「辛追」的墓,墓中的棺槨共有四層,最內層的的棺木上覆蓋了一幅精美的T型帛畫,長205公分,上部寬92公分,下部寬47.7公分,畫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表現了天上、人間與地下的場景,描繪了當時當地的傳統習俗,學者們最初認為這幅帛畫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國,是根據當地傳統習俗招魂儀式所做,希望死者死後靈魂不會消散。

大幅完整帛畫是非常罕見的,內容更是非常具有研究價值,在「T」字型的長形的空間裏,分成三個明顯不同的主題:既有描寫祈求死者升天的「升仙圖」;也有表現對亡者的祭奠哀思和表現出神話中的「黃泉」、「地府」;更有為死者祈福的主題;畫的內容從地下到人間、天上,


大幅完整帛畫是非常罕見的,內容更是非常具有研究價值,在「T」字型的長形的空間裏,分成三個明顯不同的主題:既有描寫祈求死者升天的「升仙圖」;也有表現對亡者的祭奠哀思和表現出神話中的「黃泉」、「地府」;更有為死者祈福的主題;畫的內容從地下到人間、天上,畫面上方的三分之一是金烏、蟾蜍、女媧、嫦娥等神話內容的想像天界,下方三分之一是兩個力士站在大魚身上托著橫條形物,以示地界的模型。天界地府都是想像的內容,且以神話入畫,可見古代原始神話的演變在此時仍是相當普遍的。(以上內容整理自網路資料)

這幅珍貴罕見的帛畫,可以讓我們更具體的了解二千年前漢朝時人們的「死後觀」,首先是純中國的「神仙」思想,其次是「事死如生,慎終追遠」的祖先祭祀觀念,再加上「地府」的觀念,完全符合「魂昇於天,魄歸於地」的說法。而這幅「T」字型的帛畫應該是一種放大版的精緻「招魂幡」。

整幅帛畫的內容描繪了人與天地間的關係,也詮釋了生前和死後世界生活的景象,不論是天上,人間或者地下都是美好的,並沒有任何嚴苛的「死後審判」,也沒有任何「地獄酷刑」,當然也沒有任何「業報輪迴」、「投胎轉世」的思想觀念;一個人的死亡,只是今生在人間生活的結束,但是,靈魂是不滅的,仍然快樂的生活著,以「辛追」生前的地位,一生當然都是享受著富貴榮華,錦衣玉食的優渥生活,而死後不但可以照舊享有這樣的生活,甚至是比生前更加美好的,雖然畫中無法表現如何成為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的神仙,但是,顯然隱寓了這種期望或者親屬的祝福。

很重要的是在這幅帛畫的上半部,最中間的是「女媧」坐鎮,或許因為死者是女性,所以畫的主要神祇不是男性的「天帝」(當時還沒有「道教」,所以沒有「玉皇大帝」的觀念),而旁邊的五隻仙鶴象徵「長生」,右邊的「金烏」和左邊的「玉蟾」是中國傳統太陽和月亮的神話,這與雙龍和異獸都是天界的象徵。中間面面相對的人物則是掌管人們壽命的「大司命」和「少司命」,也有著「保護神」的作用。


這幅帛畫的中段,正是描繪了墓葬主人「辛追」生前在人世間的生活,可以看出想要表達的是她身份的尊貴和如何的受到禮敬和多位僕從的服事。


這幅帛畫的下半部,有些少見的人頭鳥身異禽,還有龍、龜和其他異獸或許是指一些「鎮墓獸」,可以保護墓主的遺體長眠安息,不受惡人或妖魔邪靈的騷擾。其中最重要的還有用雙手托住一個平台半人半獸;有人面蓄鬚,全身長毛的生物,極有可能就是中國傳統觀念中的「土伯」,因為中國人那時並沒有「閻羅王」的觀念,認為地府是由「土伯」在掌管,但是,他並  不會對亡靈進行審判或者施以酷刑,因為中國的傳統「地府」觀念中從來沒有那種「秋後算帳」的恐怖想法,而「土伯」或者被稱為「後土」的土地神,也就是後來俗稱的「土地公」,一向是位慈祥老好人的模樣,甚至會照顧死者的墓地,也熱心協助亡靈去該去的地方。而在這幅帛畫中,「土伯」是非常尊敬的雙手托住一個平台,上面有些人物和豐盛的佳餚美酒等等的供品,可能要表達的是「辛追」因為身份的尊貴,死後連「土伯」都會加意的照料事奉她。


雖然這不能當成必然的事實,但是,至少可以清楚的告訴我們,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中國人的死後觀念是美好的,不是恐怖淒慘的,也許人人還是期望長生不死,而死者的親屬可能也是萬分不捨的哀痛不已,但是,無論是死者本身或者家屬,是不會擔心任何「死後審判」或者「地獄酷刑」的。更不用擔心什麼「投胎轉世」會不會去一些「惡道」的問題,當然更沒有「無間地獄」的事。

中國墓葬特有的「買地券」文化

「買地券」、「鎮墓文」是東漢中後期出現的具有鮮明道教文化特徵的隨葬文字材料,主要內容是為死者買陰間宅地一處,要求幽冥各級官吏不要侵害死者靈魂,陰陽殊界,死者鬼魂也不要回到人間作祟,為害生者。

「買地券」(亦稱冥契、幽契)源於西漢,盛於東漢,唐宋以降傳佈於大江南北。「買地券」最初只是作為死者領有陰間土地的憑據,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券文刻寫或筆寫於磚、鐵、鉛板、石板等硬化的物品上,以便於墓中久存。「買地券」關於四神(獸)或以天干表四至的記載,以及神祗的表述,跟傳統的風水觀念、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



出土的買地券在清末才受到金石學家們的注意::近年來各地出土不少地券,已發表的約有三十多件。由於「做地券」意味著跟一類可能傷害生人的鬼神(包括「家神」,即主家的祖先)打錢財方面的交道,民間「文化人」往往視之為是一件危險的事,幫人寫或燒地券是件沒功德的事,一般是那些無後的人才肯去做。(以上資料引用自網路「百度百科」)

相較於「馬王堆漢墓中的帛畫」,中國「買地券」葬俗延續的時間相當久遠,而且比較通俗化,平民化,少去了「神仙思想」,也少去了「天界」或「昇天」的期望,很務實的認為隨著死者被埋葬在土裡地下,也就想當然耳的認為「亡靈」是繼續生活在地下的另一個世界中,還是稱為「幽都」或者「陰間」,而「買地券」只是隨著傳統葬俗,用來向陰間的管理者出示正式的「買地」證明,除了載明地界範圍,也期望因此獲得認可並對死者的亡靈加以保護,簡而言之,「買地券」相當於現今各國核發的「居留護照」,同時在人口日漸增加,墓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也可以藉由這種硬質不易腐壞的「地券」來作為一種墳墓地契,可以避免爾後他人隨意亂葬,或者一地數買引發的「陽世親族」的紛爭。

在內容方面,比較特別的是有些除了會書寫「祈求祖先保佑後代子孫昌盛」之類的文句,有些也會書寫「::萬年以後再相見」的字句,其實真正意思卻是「幽明異路生死各安」,希望死者的亡靈就此安於地下的生活,不要再來騷擾陽世的活人,因為中國的傳統鬼神思想中也有「惡死者為厲」的恐懼心理,害怕亡靈來作祟活人,所以希望能因此劃清界限。

不過,由此同樣可以看出;死者已矣,各歸其所,不論在死後另外一個世界過得好壞,不是生者所能知曉和過問的,加上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之後,儒家「敬鬼神而遠之」和「不知生焉知死」的主張,從士大夫到一般市井小民並不特別在意或追究死後世界究竟如何?所以當然也就沒有賦予死後世界任何完整的架構,安插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管理官吏,當然也沒有「死後審判、地獄酷刑」的觀念。但是,另一方面儒家「慎終追遠,祭如在」的傳統思想卻一直延續至今未曾中斷,所以,還是相信「靈魂不滅」的,而且祖先們所生活的另一個世界還是相當不錯的,是可以庇佑後世子孫的。當然不會認為祖先會受苦或者因為生前某些過失而遭到刑罰,也不認為祖先會重新投胎轉世的。

埃及的「死後世界觀」

古埃及人相信「死後世界」的存在。他們認為身體是靈魂的容器,靈魂每天晚上會離開自己的身體,早上再回來。他們還相信人死後靈魂依然存在,必須保留身體以保證靈魂擁有自己的居所,所以發明了屍體防腐術和木乃伊。他們認為人死後,阿努比斯(Anubis)會用天平稱量他們的心臟以判斷其善惡,決定靈魂是去往死後世界還是被毀滅。有一本古書記載了一段對人死後復生的描述:你的肉體將會活過來,你的骨頭會把你的身體支撐起來,你身體的各部分器官都將重新為你組合在一起::

死亡之書(也譯作「亡靈書」)是一本與死者一同下葬的紙莎草紙制書籍,通常包括數百篇魔咒文本、讚美詩、插圖等。傳說它會保護死者平安進入地下世界。有時這些文本也被刻在墓室的牆壁上。現在已經發現的死亡之書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公元前1240年的「Ani文稿」。



除了文本,它還包括許多描繪Ani和他的妻子穿越冥界的情景的圖畫。埃及人通常把死亡看作是一次危險旅程的開端,而不是生命的終點。為了到達神明居住的地方,他們必須首先穿越陰間(the   Underworld)。每一部死亡之書都是為某位將要進行這次旅程的死者量身訂做的。

它包括與死者生前的生活最適合的咒文和讚美詩,以及對旅程中每一次試煉的回答語。這些試煉中最具決定性的是阿努比斯的心臟稱量判決。

對古埃及人來說,心臟記錄了一個人一生中的所有善行和惡行。一個人死後,在審判廳(Hall of  Judgement)中會對他進行一場審判儀式,而他的心臟將被作為審判的主要依據。死者被狼頭死神阿努比斯(Anubis)引入這個大廳,心臟被放在天平上,與瑪特(Maat)神的真實之羽作重量方面的對比。接著阿努比斯調整天平的鉛垂,圖特(Thoth)神記錄下裁決的結果(而所稱量得出的結果只有三種:真實之羽的重量等於死者心臟的重量,或死者心臟的重量大於真實之羽的重量,或死者心臟的重量小於真實之羽的重量)。經過裁決,如果在真實之羽的重量大於死者心臟的重量的情況下,死者就會受到庇護—死者會被阿努比斯引到歐西里斯(Osiris)的面前,從而得到永生;如果死者心臟的重量大於真實之羽的重量(因為罪惡作祟的緣故),死者就會受到制裁—死者的心臟會被一隻長著鱷魚頭、獅子的上身和河馬後腿的惡魔吞噬者阿米特(Amit)所吞食。(以上埃及資料引用自網路「維基百科」)

關於「埃及亡靈書」(或稱「死者之書」),一般都是使用莎草紙書寫和加上繪畫,捲成「捲軸」之後,在進行遺體入殮時,會和其他陪葬物品一起放入棺木之中,因為多年來,經由盜墓和研究考古發掘,出土的棺木、木乃伊極多,因此「亡靈書」出土的也極多,大部分的「亡靈書莎草紙捲軸」都是40|50公分寬,長度和內容多寡則不一,短的從幾十公分到幾公尺不等,最長的甚至可以長達四十多公尺(綠地莎草紙捲),文字用黑色墨水書寫,咒語則用紅色強調,繪圖都是彩色的居多,整卷「亡靈書」外面會用「亞麻布」小心包裹,再用「黏土封印」完成。


埃及和中國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但凡是文明古國,在「死後觀」方面都會有各自的解說和實際葬禮的相關儀式;假設「業報輪迴」和「投胎轉世」是一種普遍的自然機制,埃及和中國在這麼長久的歷史文明發展中,不可能毫無查覺,埃及滅亡多次,後來改信伊斯蘭教,而中國則是因為佛教傳入之後才慢慢接受了「輪迴轉世」的說法,也慢慢形成一種普遍的觀念。這個事實引發了了一個問題,也同時提供了一個解答;因為「輪迴轉世」不是自然機制,而是人為編造出來的。

比較有趣的是在「埃及亡靈書」的內容部份;其中有很大部份是在書寫這位死者生前的一些「豐功偉業」,但是,多屬歌功頌德的誇大吹噓之詞,目的則是在強調此人生前的心行如何善良忠厚,對神的信仰如何虔誠,所以希望他的靈魂在秤量審判時可以「輕易過關」,昇入天界,不墜地獄::這樣的作法有點像是出於祭司的「推薦函」或「保證書」,但是,沒有人知道這種過度吹噓溢美的文詞內容是否能發生實際作用?不過,相信安慰死者家屬那些生者的成份比較大,或者能勞民傷財,大費周章製作木乃伊並厚葬的人,家庭經濟是中上的,所以花錢延請祭司來撰寫這樣的「亡靈書」,祭司當然會歌功頌德一番,讓喪家滿意的,甚至不論真正相信與否,至少算是對死者「盡了人事」,這種心態和作為與中國人燒紙錢和紙紮冥器給亡者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或一切歸於虛無,靈魂是不滅的,並且將受到審判,依據生前言行的善惡決定是上天堂或者下地獄?而且當最終(末日)審判時,所有死者都會重新復活。差別則是對於死者的遺體只是採用一般土葬,並不像埃及人這樣大費周章的製作成木乃伊來保存。這些觀念當然也就影響了後世的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摩西出埃及記」的「死後世界觀」

摩西率領猶太人從埃及出亡,根據歷史的考證,大約是在西元前一千四百年前,距今三千四百年前,除了「舊約聖經」中有「出埃及記」的章節,「摩西五經」則是更詳細的過程紀錄,根據網路資料簡介:「出埃及記」是摩西五經的第二卷,卷名源於舊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與十九章第一節的描述契合。「出埃及記」猶若一道橋樑,把「創世紀」和另外三卷記載以色列人曠野四十年生活的歷史書連貫起來。它同時也是一本重要的典籍,解釋了為什麼約瑟時代集體下埃及、備受歡迎的以色列民族,後來竟淪為奴隸,替法老用泥和草造磚建城;又介紹了他們怎樣出埃及,並在去往迦南地之前,建立律法、宗教體制和詳細的道德規範。

如果把年代和埃及超過六千年以上的歷史相比,「摩西」出埃及的年代大約只有埃及歷史的一半,最重要的是「摩西」的觀念當然受到埃及傳統思想的影響,雖然後來他以從「西奈山」取得「十誡」石刻來堅持「一神信仰」,這點和埃及多神信仰是大相逕庭的之外,在「死後世界觀」卻還是沿用埃及觀念;主要的就是「死後審判」和「復活論」,同樣主張人是有靈魂的,所以,從猶太教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有大同小異的「靈魂不滅」、「永生」、「死後審判」、「天堂地獄」的「死後世界觀」,但是,卻沒有「業報輪迴」和「投胎轉世」的觀念。

從埃及與中國兩大文明古國的文化發展以及「死後世界觀」都沒有「業報輪迴」和「投胎轉世」的觀念。「猶太教」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也沒有。「業報輪迴」和「投胎轉世」的觀念是源自印度歷史中期的「婆羅門教」,經由佛教的吸收,傳佈至中國以及其他東亞各國的。也因為印度教和佛教沒有傳布至中東地區,更沒有傳布到歐洲,所以,一向信奉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中東地區以及信奉基督教的歐洲各地可以說完全沒有受到「業報輪迴」和「投胎轉世」觀念的影響。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7 00:01:23
#13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第十一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中國「道教」之輪迴與地獄觀念的來源

雖然,身為中國人無不承認「道教」是百分之百中國本土的宗教,並且一向被當成中國人信仰的代表性宗教,從人類的宗教發展史來看;全世界各種宗教不論是否獨創或者承襲改革而來,無論如何都難免參雜融合了其他宗教或者因地制宜的各地不同原始信仰元素,沒有任何一種宗教是完全純淨的,所以,「道教」雖然是起源於中國沒錯,但是,混合了其他宗教元素,尤其是佛教元素,基本上也是很自然的,尤其是引入的一些佛教元素又正是本身很真空很蒼白的部份;但是,必須了解的是,「融合」不等於抄襲剽竊的整體移植,絕不能全盤拷貝;然後只是更換一些名稱就能理直氣壯的變成自己的教義。總是必須經過長期消化,去蕪存菁的和自己原本的教義互相輝映互證,這樣才是真正汲取外來養分,豐盛自身的良性發展;但是,身為中國人,筆者也不能粉飾太平,鄉願行事;尤其從事相關專業研究,只能就事論事的面對真相;

如果要就基本教義來說;在所有宗教都必定擁有的「靈學」基石上,對於「死後世界」,特別是「地獄」這個區塊的內容而言;中國從原始信仰到「道教」,可以直言不諱的說:那根本就是一片真空(其實這不是壞事或缺點,甚至是一個比較樂觀的優點)。因此,「道教」的「地獄觀」根本是直接從「佛教」完整拷貝複製而來,只要詳細檢視這個區塊的基本主張就可以輕易看出,根本不是蛛絲馬跡,而是活脫脫的「山寨版」,若要從「佛教徒」慣用的批評用詞;應該會稱之為「附佛外道」。

關於這點,也沒什麼好否認的,如果把出於佛教(其實佛教也是承襲自印度教)的「地獄」內容;完全從「道教」中抖落剔除的話,「道教」在這一區塊,不但內容會完全不見,甚至連「名稱」都無法保有。

筆者閱讀搜尋和參考了許多相關的書籍資料,覺得目前寫得最完整,蒐羅資料全齊全的當屬「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一書(蕭登福先生著作,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8年11月出版)以下,筆者從這本大作中節錄引用一部份資料,並加以個人的評註和解說;原文以「標楷體」列出,筆者個人的評註解說仍保持為「細明體」字樣,並加註「*」號:

「---隨著佛經的傳譯,佛家的地獄思想便間接的被帶入了中國。而有關地獄的經論,譯述的也早,遠在東漢桓、靈帝之世,安世高便譯有「佛說十八泥犁經」、「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等。稍後靈、獻之時,支婁迦讖所譯「道行般若經」中有「泥犁品」,康巨譯有「問地獄事經」,自此而後,至唐宋止,所譯經論中,或專章、或通書論述,而佛家之地獄思想,便逐漸被國人所接受,所認同。
雖然佛家的地獄說傳入的早;有關地獄的文字,譯著的多;但由所傳入的佛家經論看來,在六朝之世,佛家對地獄的說法仍極紛歧。不僅對地獄的名稱、數目諸經說法不同,甚至連地獄在何處也有異說。這種紛歧的情形,嚴重到幾乎難得找到幾本經論的說法是完全相同的。而地獄說源自印度,由此也可看出印度初期的地獄說,本是紛雜不統一的。」

*因為「佛經」中有關『地獄』的說法是源自於「印度教」的教義,「印度教」在西元八世紀以前還是「婆羅門教」時代(後來經過印度大哲商羯羅大力整合之後才統一為「印度教」),本來就是派別眾多,信奉神祇互異,各派信徒間是經常互相攻訐詆毀甚至流血殺戮的,對於「地獄說」本來已經是眾說紛紜,沒有定論的(因為「地獄說」本來就是婆羅門僧侶蓄意編造的騙局),而釋迦牟尼承襲了「印度教」經典中各式各樣的「地獄」相關說法,然後又自行加碼創造了更多的內容、名稱和酷刑花樣,彷彿深怕罪魂死後受苦不足;然後,在他圓寂之後,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即「小乘」和「大乘」,各自有不同的主張,當釋迦牟尼圓寂四百年後,弟子正式將各人記誦的釋迦牟尼教義以當時民間通用的「巴利文」書寫為各種佛經,後來成為南傳佛教的主要經典,但是到了印度大乘興起之際,為了宣教,又改用「梵文」重寫佛經,這時已經出現內容分歧的經典,在經由西域通商交流之便,北傳入中國之時,也正是中國南北朝的殷需宗教之際,於是許多正統佛經被引入中國(其中人類史上第一本運用印刷術大量印刷的書籍正是大乘佛教的「金剛經」),然後因為如梁武帝等君王的大肆推廣佛教,佛教經典就成了中國最熱門的熱銷印度舶來品,在佛院僧尼和一般富有信徒的競相高價收購的需求下,也因此,印度出現了「製經業」,專門偽造各種佛經,只要在開卷首頁加上「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就立刻變成搶手貨,可以高價售出而致富;也因此一時各種山寨版的偽經簡直是滿坑滿谷,車載斗量,這也就難怪為什麼許多著名僧人,如法顯、玄奘、義淨等等千里迢迢遠赴西天(印度)取經,卻總有取之不竭的各種佛經,很難不令人懷疑釋迦牟尼一生到底說了多少法?當然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從印度來到中國的佛經會出現許許多多類似或互異,或名同文異的版本,弄得僧尼信徒莫衷一是,甚至各立山頭,分裂為不同的佛教派別。也因此,關於「地獄」的教義主張,不但在印度就是紛紛擾擾,爭論不休的,引進中國的各種「地獄說」當然也就更是五花八門,亂七八糟了。

又,佛家以為造惡之人,死後入地獄。除行為上為惡者外,持斷滅論、不信佛法者,也是種地獄種子因。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卷三「泥犁品」云:「用是斷法罪故,死入大泥犁中。」三國吳,支謙「大明度經」卷三「地獄品」:「以斯愚罪,斷於經法,輕易應儀,受不信之道,死入無擇獄,其歲難算。」;因此,為惡之人固然入地獄;但不為惡而毀法、不信、持斷滅論者,死後依然在地獄受苦。由此可以看出來,佛家除以此勸人為善外,也常拿天堂、地獄之說來勸誘異教徒。

*關於這點,釋迦牟尼在世時就很強勢的這樣主張過,甚至認為佛教徒如果殺害「闡提」(不信佛教者)和「婆羅門」是不犯任何殺業的,也和一些基督教的激進教派主張的「信我者得永生,不信者下地獄」一樣是宗教的本位主義。

「地獄」究竟在那裡?

「地獄」一詞,梵語原稱為Niraya音譯為「泥犁耶」或「泥犁」。本義是「無有」,係指無有喜樂之意。人死後落入此處受苦,毫無喜樂可言,故云泥犁。南朝陳‧真諦譯「佛說立世阿昆曇論」卷六「云何品」:「云何地獄名泥犁邪?無戲樂故;無喜樂故;無行出故;無福德故;因不除離業故於中生。復說此道於欲界中最為下劣,名曰非道。因是事故,故說地獄名泥犁耶。」

漢魏六朝所譯的佛經,或說泥犁在高山上,或說在兩鐵圍山間的陸地上,或說在地下。佛家的「地獄」諸家說法不同,並不全是在地下,而有的地獄甚且是在空中(餘孤地獄)。將「泥犁」翻譯為「地獄」,原不十分妥切。但因國人向有死歸黃泉地下的觀念,而人死人此,如犯人入獄中受刑,因此便把「泥犁」翻為「地獄」。到了唐代,玄奘法師等譯經,始捨「泥犁」一詞不用,而用「捺落迦」。捺落迦,梵語為Naraka,本義為惡人,或說是苦器;乃指惡人受苦之處而言。「泥犁耶」、  「捺落迦」、  「地獄」,三者異名而同實。其中以「地獄」一詞,最為普遍,沿用最久。

*依據最初始的「印度教」說法,「地獄」是在地下,以有別於「天道」和「祖靈道」,但是,並沒有「空中的(餘孤地獄)」,然而,佛教在大乘興起之後,偽造了很多相關經典(包括最有名,在中國流傳最久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都是後人偽造的),所以,佛教的「地獄說」不是創新發明,也不是發現,而是從「印度教」搬過來再加油添醋的結果,所以內容也就越來越龐大。

佛家認為造惡業者,死入地獄,長受酷刑之苦。那麼地獄究竟在何處呢?關於這點,各經所載的差異極大。有的說地獄在地下,有的說在兩山間的陸上,有的說在山邊、曠野,更有說在空中者。而這些經論,都各自標榜著「佛說」,標榜著「如是我聞」;因此不禁讓人對何經所說才是佛說,何者才是真正的地獄所在,產生了懷疑。其實,這種相互乖異牴牾的說法,正可以讓我們了解地獄說在印度演變的情形。----他們表現在地獄說上,由六朝傳入的佛經看來,本來是極紛紜不齊的。但到了後來,經由諸論師加以綜匯,則似乎已逐漸能取得妥協了。這可由唐代所譯「阿昆達磨俱舍論」等,文中諸論師相互問難的情形看出來。

*同樣的,「各自標榜著『佛說』,標榜著『如是我聞』」的佛經不盡然全是釋迦牟尼所示下的基本教義,最早的巴利文佛經成書於釋迦牟尼圓寂的四百年之後,這個時間差,相當於我們中國的明朝到現今,究竟有多少人能在沒有文字記載,單靠十幾代師徒之間口耳相傳的死背強記;能把明朝大哲祖師講述的內容一字不差的原貌呈現呢?連最原始的佛經都未必是釋迦牟尼親口講述的原文原意,再加上後世人為的各自詮釋註解;甚至出於刻意的偽造,那麼當然是撲朔迷離,難辦真假了(因為印度古人非常不重視自己的歷史,甚至連釋迦牟尼的出生和圓寂年代迄今都無法定論,前後竟然相差到百年之久,迄今未有定論。更甚至連遲至西元八世紀印度大哲「商羯羅」的生歿年代都無法清楚交代)



又,其次再來談地獄的種類。對於地獄的類別,有的佛經不加細分。有的則依受苦性質不同而區分為寒地獄與熱地獄;寒地獄,冰凍難耐;熱地獄,大火熾燃,觸肉皆焦。有的則依其受苦程度之輕重,而區分為大地獄及小地獄。小地獄依其所處之地,又有邊地獄及孤獨地獄之名。但對於「邊」、「獨」二地獄的定義,卻往往有所不同。「俱舍論」以靠近大地獄之十六附屬小獄為近邊地獄,以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者為孤獨地獄。而「三法度論」等,則以在山間、水邊、曠野,獨自受報者為「邊地獄」。並將邊地獄與寒、熱地獄等並列為三。對於附屬小獄,則不另立別稱。此為佛家經論所提到地獄種類的情形。

*同樣的,因為「印度教」的「地獄說」就是人為蓄意編造的,也是「無中生有」,再「與日俱增」慢慢添加衍生出來的,而佛教的「地獄說」又是從「印度教」承襲過來,從釋迦牟尼本身就開始在蓄意加料,以及後世「製經業者」把舊書加料增胖,就能變成增訂版的新書或者以「海內孤本」的謊話當成古董引人入彀;訛詐鉅款。所以「地獄」的範圍就越來越擴增,內容和罰則及酷刑花樣也就不斷翻新。

真的有「閻羅王」嗎?

有的經典以為地獄在閻羅王城外,為閻羅王所管轄。主張這種說法的有「大樓炭經」、「長阿含經」、「問地獄經」。至於閻羅王城的所在,則有的說在閻浮利洲南大鐵圍山之外,有的說在大鐵圍山之內。「大樓炭經」及「長阿含經」,都在提到兩大鐵圍山的八大地獄外,又另外提到閻羅王所轄之地獄,但對閻羅王所轄地獄的數目,則「大樓炭經」說有十大地獄,「佛說鐵城泥犁經」說八大地獄,「長阿含經」說有一座四門大地獄及十六小地獄。

又,閻羅王地獄說,當為後起之說法,說見後。「大樓炭經」及「長阿含經」雖把它和兩大鐵圍山間的八大地獄說並列在一起,但吾人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它們是屬於兩種不同的地獄說。因此這兩部經都在敘述完八大地獄後,另起一段,並以「佛說」做開頭。這種一經中兼收兩種不同說法的情形,在佛典中常出現。



*關於這點,筆者不需要用推論的提出異議,因為,「閻羅王地獄說」在印度是在婆羅門教興起時,蓄意將原本「五火二道」改變為「四生三道」時,「閻王」的名詞就和「地獄」一起產生了,所以並不是後來的新論,而且兩者的產生時期早過釋迦牟尼生歿的年代,所以,也當然不是「佛教」創新發明或在他之後的人偽造的(「閻王」或「閻羅王」原來是高高在天上享樂的「耶摩天」,在印度教神話傳說中,他是第一個死亡的人類,後來被婆羅門教僧侶蓄意編造神話將他一分為二,其中一半來掌管地獄::)

又,關於閻羅王在宮中的生活,諸經中除談到閻羅王以五問或三問,問犯人,治理地獄之事外,也有說閻羅王晝夜各三時受大銅錢燒煮,烊銅灌口之苦的。因為在獄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受苦,因此初期閻王的地位是大不如人的。茲將佛經中談及閻羅王宮之所在,及閻王宮中生活的,引錄於下:『西晉‧法立、法炬譯《大樓炭經》卷二「泥犁品」:「佛言:大鐵圍山外,閻浮利天下南,有閻羅王域,縱廣二十四萬里,以七寶作七重壁、七重欄檣、十重刀分、七重行樹;圍觀浴池,周匝圍繞。金壁銀門,銀壁金門,琉璃壁水精門,水精壁琉璃門,赤真珠壁馬瑙門,馬瑙壁赤真珠門,車璖壁一切寶門。上有曲箱蓋交露,下有圍觀浴池。有種種樹葉花寶,出種種香,種種飛鳥,相和而鳴。佛言:人身行惡,口言惡,心念惡,死後墮此閻羅王泥犁中者,泥犁旁便反縛罪人以見閻羅王……閻羅王晝夜各三,過燒熱銅,自然火在前宮中,王即恐畏,衣毛起豎,即出宮舍外;外亦自然有大火,王大怖懼,還入宮。泥犁旁便各各取閻羅王摘燒鐵地,持鐵鉤鉤其口皆開,以消銅灌王口中,焦喉咽已皆焦腹中腸胃五臟,銅便下過去燒炙,毒痛不可忍。過惡未盡故不死。」

諸經都把閻羅王劃入地獄道中,但世親、眾賢所造的論中卻把他列入「餓鬼道」。又,地獄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之首,為重惡者才入地獄受刑。閻羅王既在地獄,也是受罪而來,那麼雖然是貴為王者,治理地獄之事,有宮觀綵女相娛,也是難逃刑罰之苦。

*第一,如果這些經典中的內容真的是釋迦牟尼說的,那他對「印度教」的認知和了解實在太少了,竟然連最基本的「印度教耶摩神話」(「耶摩」即「閻王」)都沒聽聞過,這也真的是太令人震驚了。第二,在上述經文中對於地獄的景象描述;那種金碧輝煌,珍寶鑲嵌的富麗堂皇,還有美好的鳥語花香,簡直就是天堂的翻版,如果「閻王」是在其中享受,那也就罷了,居然是在那裡每天接受多次酷刑,而且「閻王」還是非常畏懼的,這種矛盾的形容,根本是毫無道理可言。第三,至於「世親、眾賢」把「閻王」列入「餓鬼道」,那就更是百分之百的錯上加錯了,因為「閻王」被婆羅門僧侶蓄意捏造神話,從天上借調過來,就是專職掌管「地獄」的,身分既不是罪犯,也不是眾鬼之王,而是百分之百的「地獄典獄長」,看看人間也一樣;那一國的監獄,典獄長要一面受酷刑伺候一面管理獄政的?主張「閻王」日夜要各被鬼卒灌銅汁三次的說法,不論是出自釋迦牟尼或後世弟子之口,那都是欺世的謊言。而認為「閻王」是因為有罪才會在地獄受刑的見解當然也是不正確的。

「閻羅王」地位的昇降變化?

關於閻羅王之出身,六朝所譯佛經中,除「經律異相」卷四十九所引「問地獄經」、「淨度三味經」外,其餘均未言及。而此二經又係偽經,所言多不可採,今暫錄其說於下:----上述所引二經之文,說閻羅王原是毗沙國王,因作戰失敗,與其臣佐十八人忿懟立誓,死後出生地獄,為閻羅王及十八小王。「問地獄經」及「淨度三味經」的這種說法,不見於其他經論中。而此二經雜有許多中土思想,因此我們懷疑有關閻羅王身世之說,都是杜撰的。但這些杜撰之說,到了後代,卻愈演愈烈。且在六朝,佛經中所見之閻羅王,本為一人,然而流傳到唐宋,卻演變為兄妹雙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這大概是由中土男女有別的觀念而來的吧!

*第一,關於「閻王」是「毗沙國王」;其他十八小王是他的「臣佐」一說,百分之百是後人偽造的謊話。第二,關於「閻王」有妹一事,並非如蕭登福先生所以為是唐宋以後因為「由中土男女有別的觀念而來的」;因為,在「印度教」的最古老的神話中,「閻王」(「耶摩」)確實有妹妹,而且他就是被妹妹謀殺而死亡的;這個神話故事發生的時間很早,「吠陀前期」時已經記載在「梨俱吠陀」之中;「耶摩」(Yama,原名是耶摩羅遮   Yamaraja,中文也有譯為「耶魔」、「閻魔」、「炎魔」或「琰魔」的,最後才在中國變為「閻羅」或「閻王」,在中國民間則俗稱為「閻羅王」甚至「閻羅天子」的):原本是天神,是太陽神和「薩拉尤尼」所生的雙胞胎兄妹之一,後來因為被妹妹「耶蜜」(Yami)殺害,「耶摩」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死亡的人類;他在死後發現了「祖先之路」,可以把自己和往後死者的靈魂引導到這個屬於死者的天堂裡去;這個天堂又稱為「耶摩天國」,也就是後來佛經中所說的「耶摩天」,起始之初----(詳述內容請參閱本書第  章「印度神話中諸神地位及神力的演變」第8位神祇)

閻羅王由初期的一人而演變為兄妹二王。由法雲、志磐所撰之文中,可以看出有關閻羅王之說的紛歧性。又,閻羅王在六朝佛經中的地位,原此不上人,但在唐人所撰的經論中,卻常有供請閻王,祈祝平安之經文出現。-----可見閻羅王的地位,至唐已逐漸在巨大的轉變中。由原先身分此人低的受苦受難者;而變為消災拔苦,高高在上,為人所崇拜的偶像。



*同樣的原因,也同樣可以看出「六朝佛經」對於「閻王」的地位根本已經是謬誤了,但是,究竟是從釋迦牟尼本身就有了錯誤的認知,或者是後代偽經發生的謬誤,現在已不容易知曉?但是,問題重點已經不是真經偽經,因為在那個時代僧尼和信徒並不能明確的分辨孰真孰偽,只要是譯自「天竺、身毒、賢豆」(印度當時的異音國名)的佛經,大家都是奉若「如佛親臨」一般的尊貴圭臬,精研誦讀,是不會也不敢質疑的。因而如果中國的僧尼信眾從「六朝佛經」開始就一直受到這種嚴重的見解所誤導,所形成的信仰又怎麼可能不變成「非理性的迷信」呢?

----據此而言,那些地獄卒,則又是由被人迫害的禽獸轉化而來的。這又是與前兩說不同的另一種說法。再者,地獄獄卒在地獄大火中何以不被燃燒(如無間地獄,通獄大火,了無空缺處),而他們極其殘酷的虐害罪人,又是否會受到報應呢?早期的佛經中未留意到此問題。「長阿含經」只說不僅是罪人,連閻羅王都要受苦刑,但無談及獄卒。到了世親時代,便有人開始探討此一問題了。世親引用當時論師的話說,有的論師以為地獄卒是無情(不是眾生),不受報。有的論師以為獄卒都是有情眾生,都要受報;他們受報處即在地獄中;又因業力所感,所以不被火燒。----

「閻羅王」為什麼也要接受地獄酷刑?

*第一,這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長阿含經」是被佛教視為真實無虛的真經,如果連這部經也出現「不僅是罪人,連閻羅王都要受苦刑」的經句,那麼佛法大概要更加的備受質疑了(關於這個疑點,將會以專文來論述)。第二,關於「地獄」當差的鬼卒,其來源和會不會和罪魂同樣受苦,如果連這麼簡單的芝麻蒜皮小事也會各說各話,爭論不休的話,可見其他更高的思辨課題只怕也是泛泛之談,誇誇之論而已。因為先錯在「閻王」也要受酷刑伺候,也就連帶那些部屬和鬼卒也要跟著受苦來求取平衡圓說,但是,「閻王」受苦說竟然是錯的,鬼卒受苦說當然也就跟著是錯的,那麼究竟是「被人迫害的禽獸轉化而來的」或者「無情(不是眾生)」又或者「因業力所感,所以不被火燒」等等的爭論,不只是無聊無謂,更突顯出一旦根本出錯,很多後來的演繹只會「失之千里」了。

----地獄的觀念是從印度引進來的,經過六朝的長期醞釀,地獄之說便逐漸為國人所接受。但佛經在傳入之時,譯者為適應國情,方便傳教,因而也摻雜了不少國人固有的思想,以及道教的說法。有些僧徒不僅以此來譯述佛經,甚至偽篡經典。今以地獄說而言:早期的譯者,有時以「太山」來代替地獄,便是受中土泰山治鬼觀念的影響。再如「淨度三味經」中所言三十地獄王有「琅耶王」、晉平王」、「太一王」等,顯係中土名氏。此外,道教的上章首過,與天神伺察人世過惡的觀念,也間或在佛經中出現。-----

*這點當然是一種必然,但是,其實如果好好比較佛教與道教的經典和主張,在「地獄」這個區塊中,差別真的非常有限,只有名詞代換,變成中國化或者用中國的神祇去取代之外, 其他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的。當然,蕭登福先生的見解也是符合實情的,因為佛經傳入中國時,原本是「梵文」,在翻譯成中文的過程中,為了傳教的目的,讓普羅大眾更容易接受,所以有些部分內容非常「印度式」的,為了適應中國的國情習俗,所以改換或增減來成書付梓,這是合理的推論。


此外,關於泰山地獄之敘述者「太上洞玄靈寶滅度五鍊生屍妙經」有「東嶽泰山明開長夜九幽之魂,出某甲魂神。」之語,以九幽地獄屬泰山。又「太上妙始經」云:「崑崙四天以外,有鐵圍山,山外有日月所不照,名曰八冥界,則泰山府君之位,統領諸獄,人死歸之,簡錄罪福,然後分遺其人入於諸獄中。獄中有鑊湯、轉輪、銅柱、鐵錐、刀劍諸苦,痛不可具言。」

此經所述與佛家相同,只不過將須彌山換成崑崙山罷了。佛家以為須彌山外圍有七小山,七小山之外有四天下,四天下之外為鐵圍山。鐵圍山外又有鐵圍山;兩鐵圍山之間,日月所不能照,終年幽冥,是諸地獄所在。道教中有部份經典,竊取佛家須彌山之說、而將須彌山改易為崑崙山。蓋佛家重須彌,道家則重崑崙。

*關於這一部份,蕭登福先生的評語相當中肯,因為,「地獄」、「閻王」、「鐵圍山」等等本來就不是中國土產,百分之百來自印度,所以,內容明明是印度貨,只是把名稱更改成中國人所熟知的,那樣當然是誠如蕭先生所謂的「竊取」。

----趙泰的故事是揉和了佛家、道教及民間傳說而寫成的。文中冥界之主為泰山府君,所述泥犁地獄等事與佛家不異。而可注意者,趙泰先任水官監作吏,後總知地獄事。所述謫役水官與地獄受苦情形不同。謫役水官是接沙著岸上,晝夜勤苦。但在地獄中則火樹劍山,貫穿其體。可見在六朝之時,謫作河梁之罪已較在地獄中受苦為輕。由此可以看出,在東漢之時因佛未盛,所以謫作河梁成為重罪。等到佛教地獄說傳入中國後,河梁與地獄相此,自然淪為次要之獄所了。

竊取自佛教的道教「輪迴說、地獄說」

*這點,蕭登福先生分析的也很透徹,同時,在兩相比較下,當可清楚的看出;中國原本只是引用了「地獄」這個名稱,對於印度佛教的地獄酷刑似乎並不能遽然接納,所以,道教起初的死後罪魂受苦的樣貌其實還是比較溫和的,頂多只是「罰勞役」而已(謫作河梁之罪),後來,隨著佛教的地獄越來越擴張,酷刑越來越殘忍恐怖,或許確實有嚇阻犯罪的功效,所以,道教後來也就全面拷貝複製了佛教的「地獄」說。

「正統道藏」中有云:第一輪迴之道,名色累苦心門;恣情縱慾,淫色蕩心,謝世之後,受刀山地獄之苦。

第二輪迴之道,名為愛累苦神門;愛染諸慾,喪亂神魂,身謝之後,受劍林地獄之苦。

第三輪廷之道,名為貪累苦形門;貪名徇利,氣耗形衰,身謝之後,受銅柱地獄之苦。

第四輪迴之道,名為華競苦精門;貪競崇華,神勞氣散,命謝之後,受鑊湯地獄之苦。

第五輪迴之道,名為身累苦魂門,處身世務,寵辱常驚,心役縈纏,魂神受苦,命奄泉下之後,受撻汲溟波之苦。

*道教經典中會出現「輪迴」的說法,那當然百分之百又是抄襲自佛教教義,再略加更改的。但是,這個抄襲之舉是相當嚴重的,甚至比拷貝「地獄說」的後果還要嚴重;因為中國從來沒有「輪迴」觀念的,也沒有「前世、來世」的說法,至少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一個人的肉體死亡之後,這一生就正式結束了,「回老家」和祖先歡樂團聚,揣測以及生者這樣用以自我撫慰的想法是很單純很自然發生的,沒有任何宗教的介入或者教化,也幾乎從來沒有人去窮究死後的世界,中國人民間觀念是把這一生的日常生活當成全部重心的,當遇到親友亡故以後,只要妥當的辦完喪事葬儀,很快就能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作息中來,其他的頂多是逢年過節或清明節時,才會再對亡親故友盡點追思的心意,而中國先秦以前的哲學思想也是以「人本」為主的,怎樣讓人生在世這一生過得更好?怎樣過得更有意義?怎樣可以學會正確的待人處事,像儒家的「忠恕之道」和「己利利人,己達達人」,道家的「回歸自然,自由曠達」,墨家的「兼愛非攻」,法家的「公正法制」形成了四大主流。雖然諸子百家互相爭鳴,各不相讓,但是,如果綜合各家的主張,卻都是朝向「樂觀、務實」的人生觀,並且都是以改善現實生活,穩固社會結構,邁向一個「理想的世界」為最終目標,其中最具代表的當然就是儒家倡導的「大同世界」。

中國大哲從不擁抱死亡

*可以非常確定的;沒有任何一派中國哲學是以「死亡」或者「經營死後世界」為主軸的,更沒有任何一派哲學是「悲觀主義」而主張「超脫」的,當然也就沒有任何「輕今生求來世」或者「來生再續前緣」的想法或者「詛咒惡人仇家死後下地獄受苦」的阿Q式公平,簡而言之,一切的作為和愛恨情仇甚至實質債務都是只限於今生了結。也所以才會有「人死債爛」和「只見活人受罪,那有死鬼戴枷」的說法,人生在世的一切都是隨著死亡而嘎然結束,肯定是「一死百了」的。印度宗教與哲學是「悲觀主義」為主軸,而中國大哲從不擁抱死亡。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六道輪迴」的教義固然充分的添補了中國一直以來在「死後世界」這方面的空白,但是,在近二千年的積極宣揚和潛移默化之下,佛教極端「悲觀主義」的思想和「因果業報」、「六道輪迴」的教義卻是普遍深入人心的,除了虔誠的佛教徒,也影響了其他廣大的民眾,「上輩子、下輩子」取代了原本單純的「一輩子」,「生生世世」取代了「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而同時興起的「道教」大量拷貝了佛教這方面的教義來充實自身的不足,但是,卻完全沒有深入洞明其實「輪迴轉世」思想是和「修真成仙」的主張根本是相互抵觸的,因為雖然「仙佛也是人來做」沒錯,然而自古以來有多少人「成仙成佛」的?機率少到幾乎是千萬分之一的事實,反而讓一般普羅大眾放棄「苦修成仙,長生不死」的高遠目標,但求來世能投胎到「三善道」或者再世為人時能含著金湯匙生在富貴人家,所以轉向「諸善奉行,諸惡莫作」與「作功德求福報」比較人人可行的佛教信仰裡去。何況連「道教」也一樣把「業報輪迴」和「地獄酷刑」觀念全盤當成自己的教義之後,那麼信仰道教和信仰佛教又有何差別?又或者原本是信仰道教的中國神祇的,骨子裡接受的卻是佛教「眾生皆苦」、「業報輪迴」的思想內涵。而佛教最終的「涅盤」主張,二千年來又有多少中國人或者亞洲人真正將之當成修行的標的?於是,中國以及亞洲大部分地區的普羅大眾接受的或者被佛教所影響到的,竟然多屬負面的思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才是洶湧奔騰;沛然莫之能禦的主流,「寂靜涅盤」還是悉數歸還給釋迦牟尼一人去享受吧。

----此文也是在敘述三官與地獄的關係。文中把地獄中諸種酷刑惡罰,區分為火、水、風刀三類,並以之與三官及三業「身、口、意」相配。又因為紫微大帝、清虛大帝、洞陰大帝為三元三官之主宰,地位遠在羅酆六天之上;所以作者說「北天『北酆六天宮』有三官,鬼官之主,-----至於道教地獄的苦況,東漢時大概不外擔山運石,修築河梁,但到了後世,受佛教影響轉多,於是刀山、劍樹、銅柱、鑊湯、火烤、車壓、屠割、考掠,便常成為描述地獄時所用之名詞。甚至成為九幽獄、三十六獄的獄名之一。-----

*中國原本對於死後世界都是假想為較好的去處,是比較往樂觀方面去猜想的,加上儒學當道後,並不輕言鬼神及死後之事,所以,嚴格說;中國人很重視葬禮,尊敬死者,敬拜祖先,也是慎終追遠,事死如生的,但是,卻並不去苦苦探究死後世界究竟是如何?所以,本來就沒有「地獄」這種「嚴苛限制靈魂自由」的觀念,更沒有死後還要遭受酷刑伺候的殘忍恐怖想法,或許是民族性還是有所差別吧,像印度那種列國時代的內戰中,戰勝者往往會殘忍的虐俘,像佛經中提到「琉璃王屠滅釋迦族時,連大批婦女也慘遭斷足之刑」,讀之令人髮指,所以印度的「地獄」酷刑慘況當然是非常激烈於中國的。

葛玄「九幽懺」中,將酆都地獄分東西南北中五處。東西南北四方各九獄,共三十六獄,皆歸中央阿鼻地獄管轄。阿鼻地獄源自佛經,文中所敘地獄苦狀,亦頗受佛經影響,如業風吹醒罪人,萬死萬生,如鑊湯爐炭、烊銅銅柱等皆是佛家常見語。又,文中所言三十六獄名,我們拿來和前述二十四獄相比較,其中有許多獄名是相同的。兩者最大的差異,是三十六獄名中多出了鐵車、鐵馬、鐵牛、鐵驢、流火、火丸、火箭、飛火……等以刑虐罪人刑具命名之獄。其餘之獄名則大抵同於二十四獄;因此吾人可以確定三十六獄當係由二十四獄演變而來的。-----「九天獄」據「四極明科經」說在酆都山中,「三十六天獄」在酆都山下,皆非在天上。可見「紫書大法」、「道法會元」所說之「三十六天獄」當係唐宋之後道流所杜撰。

*第一,其實關於「地獄」到底有多少不同獄所的區分,不是被道教吸收之後才紛亂起來,而是在印度教和佛教中,已經是眾說紛紜,難有定論了。然後從南北朝到唐宋,佛教經典陸陸續續傳入中國,其中真真假假,佛教的各家各派又各據山頭,我是爾非的互不相讓,對各種教義的解說詮釋更是南轅北轍,對於「地獄」的種種說法當然更是五花八門,雜遝紛亂的,那麼跟在後面照單全收的道教「地獄說」又怎麼會不跟著紛亂呢?第二,「阿鼻地獄」是音譯,就是「無間地獄」,原本應該是在所有地獄最底下的一層,也是所有地獄中最痛苦的,所以當然不是像一般人間監獄的「中央控制室」,而是執刑的地方,不是管理的地方。葛玄「九幽懺」中的說法是明顯錯誤的。

再者,一般道書在談到血湖時,常會附帶提到鐵圍山。鐵圍山係出自佛經。----在兩大鐵圍山間,日月所不照,終年幽冥,即是地獄所在。早期道教,有部份的經典也常沿用這個觀念。如「太上妙始經」說:「昆崙四天以外,有鐵圍山,山外有日月所不照,名曰八冥界,則泰山府君之位,統領諸獄,人死歸之……」。文中只將須彌山改換為道教的聖山崑崙山,對地獄所在處的描述,全承繼佛家說。

*這個問題很明顯,也是很明確的重點;道教的「地獄」說本來就是拷貝自佛教,除了小幅的更改,確實是換湯不換藥的。也當然是舶來品,根本不是中國傳統的觀念。

這些書中所常談到的酆都地獄有:九幽獄、十八地獄、二十四獄、三十六獄、八十一獄、百二十獄、無間地獄、硤石獄、血湖獄等。這些地獄,有的源自六朝,有的則是後人隨意杜撰。---十八地獄之名源自佛經,佛家以十寒八熱合稱為十八地獄;亦有以阿鼻地獄之附屬小獄,寒冰、黑闇至飲銅等十八獄為十八地獄者。道教初期之十八獄係指九幽上下各九,合為十八。其後間亦有採佛教之說者,如「太上靈寶洪福滅罪像名經」所述阿鼻地獄及十八小獄之情形,即與東晉「佛說觀佛三味海經」所言者相近。但「像名經」所言阿鼻地獄外之地獄,雖名為十八,而所列地獄之名則僅有十五:1寒冰地獄2黑暗地獄3焦然地獄4刀輪地獄5劍輪地獄6火車地獄7鑊湯地獄8劍林地獄9鐵床地獄10銅柱地獄11鐵機地獄12鐵輪地獄13鐵丸地獄14尖石地獄15飲銅地獄。今與「觀佛三味海經」相校,則所漏列之三獄為沸屎地獄、灰河地獄、鐵窟地獄。這些地獄,到後世都歸人於酆都北帝所轄之地獄群中。

又,自唐初,四川沙門藏川撰「佛說十王經」後,地獄十王的思想盛行,道流亦取其說,甚且以為地獄十王係道教十真君之化身。談及地獄十王之道書有「玉歷至寶鈔」、「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這點是非常特別而奇怪的;既然道教的「地獄說」是來自「佛教」,而且幾乎是照單全收的,本身並沒有什麼創見或新發現,那麼佛教自然應該嚴守自己的原始教義,對於「地獄說」這一區塊的主張也應該維持原狀才對;但是,奇特的是;佛教後來卻是反過來向道教取經;把道教中國化的「地獄說」搬回去佛教之中來應用;譬如十殿閻羅,十八層地獄的說法,而且十殿閻羅個個都是中國古代的名人清官被人為「安插」的(最有名的莫過於宋朝的著名開封府尹包拯,被民間尊稱為「包公」或「包青天」,鹹信其死後成為地獄第一殿閻羅王,後來因為宅心仁厚,總是盡量為罪魂開脫,後來又被轉調為第五殿閻羅王);以最近台灣佛教界力推的「因果圖鑑地獄變相圖」畫冊,畫的十殿閻羅,全都是傳統的中國官名,同時地獄各層的樣貌、罪魂和鬼卒的穿著幾乎全是中國式的古裝,如果是這樣,這樣怎麼會是佛教的地獄呢?而且又怎麼全不見佛教起源所在的印度人在地獄受苦呢?是印度地獄取消裁撤了;搬遷到中國來了?還是印度人統統都改過遷善,所以都不會再墜落地獄受苦了?


而且「地獄」中使用的各種刑具也都非常「古色古香」,幾乎全靠「人力」操作,沒有任何現代化的機械或自動化的刑具,譬如「鋸刑,使用的還是古代兩人合力推拉的大鐵鋸,就是鋸大樹的那種,為什麼不是大型電鋸呢?所謂磅秤也是古式的槓桿式秤豬羊的那種鉤秤,為什麼不是自動磅秤呢?而轉世前經過的金橋銀橋木橋也都非常古老,怎麼不是現代化的「斜張橋」呢?而「墮落簿」也是中國式的捲軸手書的,為什麼不是印度的「貝葉經」呢?為什麼不是「平板電腦」呢?看來應該是中國古人才會下地獄去當官,印度人是不能在地獄當「閻羅王」的,  所以十殿閻羅個個食古不化,地獄還無法現代化???

中國佛教轉身向道教「取經」的怪象

打個比方;中國人從印度商人那兒買到了一些咖哩粉,拿來煮了一鍋「咖哩牛肉湯」,請問這是中國的還是印度的呢?咖哩味道肯定不是中國的,很多中國人到現在也不喜歡吃咖哩,那麼,是印度的嗎?問題是印度人不吃牛肉的,所以當然也不是印度的,不過,中國人後來還是當成是中華料理,就像胡椒、辣椒也都不是中國原產的,現在的川辣、湘辣料理又有誰會認為不是中國菜呢?但是,奇特的是如果有印度人反而把「咖哩牛肉湯」端回去印度當成人間美味來販賣,豈不是很不可思議的?同樣的,佛教原本有自己非常道地印度版的「地獄說」,結果現在反而把道教中國化,中國十殿閻羅和中國古裝的「地獄圖說」搬回去當成佛教宣教工具,那不是很古怪的嗎?而且這樣互相抄襲,借用,然後「地獄」也不停的擴張,雜亂紛遝,難以定論,這樣不是也是一個很明顯的反證:「地獄」只是人為編造出來的,一開始就是編造的,後世還是繼續不停的加以編造,佛教道教都沒有自己的定論。

這篇文章的主要意涵是在闡明中國在佛教傳入之前,對於死後世界原本是極少探究和論及的,而「地獄」、「閻王」、「鐵圍山」、「輪迴」、「業報酷刑」也從來不曾出現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之中,完完全全是經由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被僧尼推廣教育之後,加上「道教」全盤抄襲納入教義和經典之中,兩相配合,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互相輝映」,才從南北朝時期逐漸中國化,隨著唐代佛教大興,變成中國人普遍的「死後世界觀」,但是,相較於中國原本「生為徭役,死為休息」或者「回老家」和祖先團聚享福的樂觀傾向推論,佛教和道教的「業報輪迴」和「地獄說」顯然是悲觀恐怖和殘忍的,真的是讓人死後都無法獲得「安息」,容或這種恐怖的地獄酷刑觀念也多少能嚇阻一些犯罪或使人較能「不欺暗室」,甚至阿Q式的慰藉一些被害受欺淩而未能獲得應有公平正義對待者;但是,從超然宏觀的立場來審視;這種錙銖必較,動輒得咎的嚴刑峻罰思想,不也是對人類心靈自由套上了一種無形的沉重枷鎖,對人類最高貴的理性情操一種妨礙式的愚弄嗎?何況印度教的「業報輪迴說」和「地獄酷刑說」都是出於人為蓄意編造的騙局,而佛教不但全盤承襲這一部分的教義;更幾近無限上綱的加料擴張和極力宣揚傳布,其中「南傳佛教」幾乎遍及所有東南亞國家,「北傳佛教」從阿富汗、中亞、西域各國傳入中國,再傳入日本和韓國,對二千多年來接受佛教信仰的中國以及亞洲大部分地區的人民不也是一種長期愚民式的迷惑嗎?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7 00:14:16
#14
「千古騙局 業報輪迴」第十二章

作者:張開基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本文作者擁有著作權,非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轉貼、摘錄或任何形式之引用,改作)

實事求是看佛教對亞洲的影響

佛教將近二千六百年前發源於印度次大陸,然後經由不同的途徑;分別向北傳入西域、中國、韓國、日本、阿富汗等國,另一支向南傳入斯里蘭卡、中南半島各國至中國雲南,最後一支由東印度一帶混雜了當地原住民密教色彩後再傳入現今西藏地區;迄今超過二千年以來;對於亞洲大部分地區的人民信仰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於哲學思潮、歷史文化、美術建築、以至信徒甚至非信徒的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都有著革命性的影響。然而,佛教卻因為各種原因,於西元十世紀左右,衰敗消散於印度本土,迄今無法在原始誕生地起死回生,反而在這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於鄰近的亞洲各國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究竟佛教對於這些先後接受佛法薰陶的地區,從人民、民族到國家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結果?

佛教能在消散於印度本土之後,卻為大多數鄰近亞洲各國所接受,除了歷史背景、環境因素,佛教本身必然有符合當時當地人民想要尋求的理想,但是,佛教那種消極、悲觀、虛無、輕今生求來世的特質卻也同時給這些地區的人民和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本文不從形而上的哲理爭辯入手;直接以「結果論」實際的來縱觀歷史殷鑑;

筆者身為中國人,從小生長在一個受到佛教「因果業報」、「輪迴轉世」觀念普遍影響的中國社會,最關切的自然是自己的國家;因此必然較多著墨於此間;

在中國,東漢以前原本是屬於萬物有靈論的多神信仰,並沒有任何成型的主流宗教,但是,在東漢末年,由「個人人為」假托「道家老子」為主神,將原本單純的大思想家神格化,訂定各種祭祀儀軌並融入當時流行的「方術」形成了本土「道教」,成為中原地區東漢末年戰亂連年、動盪不安的時代中一個人們心靈上的寄託,給了人們一個對快樂又長生不老神仙世界的憧憬和嚮往。

但是,也大約在同時,發源自印度的佛教也經由西域傳入了中國,而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道教和佛教在中國並沒有發生任何激烈鬥爭或衝擊,而是互相融合,而且,道教從佛教汲取的養分相對的更多;主要是因為「道教」當時剛萌芽,甚至沒有成型的具體教義或實質經典,對於死後世界的教義和描述遠不如佛教豐富,而佛教是一個已經在印度發展了七、八百年的成型宗教,當時已經有許多的經典,因此,在當時中國的政治、社會環境和民心的需求上,佛教的教義遠比道教更容易被接受(佛教傳入的業報說、地獄說、輪迴說,甚至各種的佛經、戒律、儀式與神祇,在在都影響了道教的思想與修煉方法)。加上南北朝時代許多君王本身不是漢人,對於漢文化系統中的道教信仰接受度遠不及對於由西域流傳而來的佛教,而君王的政治影響,禮敬西域來的佛教僧侶,廣建佛寺,宏揚佛法的積極作為,當然也使得臣民更傾向信仰佛教。

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無常是苦、眾生皆苦、一切皆苦),而道教並不認為人生純苦無樂,但是,卻因為基於人人都害怕死亡,因此主張只要修煉達到長生不老就能脫離對死亡的恐懼。而道教和佛教的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對待生和死的態度。道教主張人應該順應自然的生活,並且經由修煉就能長生不老。佛教追求的目標是「涅槃」,才能脫離生死輪迴。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生死皆是苦,所有眾生如果不能開悟就永遠陷在生死輪迴中,只有修行達到「涅槃」,才能脫離生死輪迴。

中國文化中原本並沒有「地獄」、「輪迴」、「業報」等等的觀念,所以沒有「前世」的糾葛,也沒有「來世」的期待,更沒有任何死後「地獄酷刑」或者「轉世為畜生、餓鬼」的懲罰;雖然也有『生為徭役,死為休息』的觀念,或者一般民間普遍「視死如歸」(俗稱:回老家)以及「祖靈崇拜」的久遠觀念,但是,顯然,死亡的本身或許是悲哀可怕令人感到無奈的,然而,對於死後的世界和遭遇卻是美好多於恐懼的。此外,在中國原本是有「魂魄」觀念的,譬如屈原辭中的「招魂」和「大招」,說明人們期望「魂歸故里」得到最終歸宿的心理,另一方面,從戰國至秦漢時期盛行在墓葬時埋下「買地券」的習俗,又可看出人們對於死後為鬼歸於「九泉之下」的地府,而其中「萬年以後再相見」的詞句,又說明幽冥異路,生者和死者不願意再有任何瓜葛的心態。以上這些可以看出中國人基本上對於死後的世界和遭遇是曖昧不明的,也是不太願意深入去追究的,不過,肯定沒有「罪業」的觀念,也完全沒有任何重新投胎人間或者「死後清算生前罪過施以酷刑」這種顯然不合理的觀念。
但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為什麼這些明明就十分不合理的一些因果業報、死後清算與地獄酷刑的教義反而逐漸取代了中國傳統觀念?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應該和佛教非常強勢的教義,成型的經典,君王的支持宣揚有關,而且,在東漢末年、經歷三國、魏晉南北朝的數百年亂世,人民長年生活在顛沛流離,艱苦貧困、朝不保夕的驚恐環境中,而中國先秦以前諸子百家所訴求的那種忠恕、法治、仁愛、公平等等的理想世界從未實現,相對的是弱肉強食,勝王敗寇的爭奪以及巧取豪奪,姦謀巧詐當道,因此,善惡分際的模糊,人們對於善惡有報,公理昭然的實質需求和內在期待,從佛教的「因果業報」論中得到了一種心理假象的抒解,而中國民眾原本普遍善良守法的民族性,相較於中國傳統不可知的死後世界觀;佛教的「六道輪迴」觀顯然是更吸引人,更容易被接受而相信的,因為絕大多數善良平民並不害怕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惡報的,反而期待的是「天道」的美好以及至少可以在來世投胎在更好的生活環境中;而且,道教必須經由終生艱苦的修煉才能成仙,這不是人人都能達成的,而且是有一定方法的,一般民眾並未擁有這樣的專業知識來修習;但是,佛教的要求相對簡單得多;正是後世人人朗朗上口的「諸善奉行,諸惡莫作」而已;同時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種觀點不但可以用來警惕一般人的日常言行,又可用來「詛咒」各種惡人惡行或者社會中無法立即獲得公理正義對待的事件,至少取得心理上的一種平衡慰藉,而所謂的「前世業報」說也給了一般受苦大眾為自己的不幸遭遇找到一個看似有理的詮釋,也因此順服於環境際遇並安分的「認命」。

佛教在中國迄今已經留傳了二千年,佛教僧尼容或追求的果真是「寂靜涅盤」,但是,眾多的普羅大眾並不具備那種修行的資質條件,因此,「因果業報」和「輪迴轉世」就變成了越來越堅固的死後觀;而本土的道教非但不反對抨擊這種與中國傳統死後觀並不符合的異國異教觀點,反而因為自身死後觀的相對真空貧乏,所以幾乎是無比歡迎的全盤接受,完全拷貝抄襲進道教的教義中來,道教後來一樣有「因果業報」、「輪迴轉世」和「閻王審判」、「地獄酷刑」的教義,只不過沒有納入「涅盤說」而已,並且將一些相關的佛教神祇轉換成中國名稱;或者將中國歷代著名公正廉明的官吏巧妙的指派為地獄各殿閻王,以符合一般民間普羅大眾的心理需求;所以,在死後的世界觀;佛教和道教不但沒有爭議,反而相似的有如孿生兄弟;也因此「相輔相成」的深入影響中國將近二千年;後世的中國普羅大眾即使不虔誠信佛信道,但是,佛道融合出來的普遍民俗信仰,那種「前世業報」、「輪迴轉世」觀念卻是根深蒂固的,連一般自稱完全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從小耳濡目染之餘,「上輩子」、「下輩子」這些話語卻自然而然的會脫口而出;因而對於「因果業報」仍是抱持「寧可信其有」的心態。而「淨土宗」阿彌陀佛的信仰,尤其是對於「極樂世界」的嚮往心態更是無遠弗屆,廣大流行,甚至遠傳韓國、日本,並在日本形成「淨土真宗」。

同樣的,佛教消極的、溫和的、慈悲的淑世態度也造成面對外敵入侵時,一種十分無力的不抵抗主義;梁朝因此滅亡,唐朝在佛教大興之後,武功廢馳,安史之亂後旋即衰敗滅亡,宋朝重文抑武和理學興起,宗教勢力較弱,衰亡與佛教關係較少外,接著的元朝是崇信西藏喇嘛教的,國祚不長,明朝的佛教和道教同時受到政府極多的經濟揖注和刻意曲護,多次引發儒學之士的抨擊,也引發民間普遍反對和不滿,因此一些民間宗教煽動的各種叛亂如野火燎原,最後因張獻忠、李自成作亂引來清兵入關而亡國;清朝同樣崇信西藏喇嘛教,中葉以後,國勢衰微,無力抗拒列強入侵,清朝末葉幾乎險遭瓜分::




佛教流傳地區的歷史殷鑑

歷史的事實是不容否認和抹殺的,從廿一世紀的今天回顧過往二千年的世界史,比對於東方和西方,比較於亞洲和歐美各個國家或地區的命運及發展,很明顯的可以發現西方文明是後來居上的,而且不但在物質文明上一直領先東方,歐美各國在軍事武力上一向也是勝過亞洲各國的,從大航海時代開啟了殖民主義,先後侵略了美洲、非洲和亞洲,而原本執各種偉大發明牛耳的中國,反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和其他亞洲國家一樣的淪為俎上之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幾乎被列強瓜分而差點亡國。而鄰近的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積極西化,同樣也變成殖民主義的掠食者,在明治維新後的將近百年歲月中,不停侵略鄰近各國,這種作為當然不是佛教的教誨,而是實質的揚棄消極悲觀的佛教思維;回到本身「神道教」信仰妄自尊大形成的軍國主義中;為侵略他國找到大和民族優越論的藉口。

今天,殖民主義退出了亞洲各地,各國也早已獨立多年,但是,不只是未能休養生息,回復正常生機,使普遍善良的人民獲得和平和幸福,卻紛紛爆發長期內戰,大多數地區迄今未曾平息;而同樣也是國困民貧,難以享有和西方國家同等的生活條件,那麼如果就神話來假設性試問:是東亞各國普遍信仰的佛陀、菩薩不如西方的上帝、耶穌嗎?

而真正實事求是來論;信奉佛教的東亞地區各國在消極、悲觀、不侵略卻也不抵抗的觀念影響下,不正是因為這樣而失去生存競爭力,不只是備受欺淩,就算獨立後一樣是千年如一日的消極、悲觀,甚至迄今大多數地區還是普遍貧窮落後,甚至民不聊生的。

事實正是如此,將近二千年來,東亞地區的無數信眾奉獻了多少的金錢、人力和精神到這個宗教裡去;而這個宗教最後給這個地區信眾的回報是什麼?一般人最基本的要求只是安定和幸福,佛教真正給予過這些嗎?佛教能夠給予這些嗎?相對於信眾的長久鉅額奉獻,佛教所能回報的可以相比嗎?

再想想;當歐洲殖民主義國家入侵亞洲時,這些亞洲國家為何如此輕易的被徵服佔領?當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中國被佔領了過半領土,中南半島完全淪陷,為何這些國家這麼輕易就亡國?這些不正好都是信奉佛教的國家嗎?不正好都是消極悲觀造成長久國力積弱的遠因;再加上不積極抵抗的近因嗎?再看看國際上最近一次的大規模血腥屠殺歷史|柬甫寨的「波布政權」屠殺自己國人超過三百萬將近總人口過半;為什麼柬甫寨人民這麼輕易的屈服而願意束手就擒、引頸就戮呢?不正是「認命」、「前世業果成熟」的佛教因緣論使然嗎?

同樣實事求是的來回顧;當釋迦牟尼的祖國「迦毗羅衛國」被琉璃王攻破,釋迦族被屠滅殆盡之時,在當時深具影響力的釋迦牟尼做了些什麼?

沒有!只是消極的坐在大樹下象徵性的阻擋了三次,最後用一個「前世殺魚」的因果故事輕描淡寫的帶過;

如果對於自己的國家和種族的滅亡都能冷漠如此的人,我們能期望他對亞洲其他國家遇到危急存亡之秋時,能夠發揮什麼樣的助力呢?事實上也果真不曾發生任何助力,所以,「迦毗羅衛國」亡國,釋迦族被屠滅;梁武帝活活餓死,梁朝滅亡,東亞各國除了中國、日本、泰國不曾實質亡國以外;其他信奉佛教的國家都曾多次亡國,難道這不是一個曾經使自身也使得其他國家因而亡國滅種的宗教嗎?

任何人對於任何事;就算能夠口若懸河;辯才無礙的說到天花亂墜,嘴角冒泡,並不能改變事實於分毫,看看事實真相吧?任何宗教領袖能把教義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宣揚到極至,對於國家和該國人民,甚至普世的人類究竟是益是害,為什麼不衡諸於歷史的殷鑑呢?那些活生生的鐵證又豈容任何人否認和抹殺?

悲觀主義的印度哲學

印度哲學有「六正道」和「三外道」。

「六正道」和「三外道」對於輪迴的觀點和解決之道:


由以上表格的比較,很清楚的就能看出;除了「順世派」之外,印度所有的主要八大哲學派別,雖然幾千年來,不論相互之間如何的反對、攻擊,各有主張,但是,卻還是有著完全一致的基本觀點:

其一,對於「輪迴轉世」說都是堅信不疑的。

其二,一致認定「輪迴轉世」投胎人間之後這一生都是痛苦的。

其三,「輪迴轉世」的主因是「業力」。

其四,不論解決之道是什麼?目的則完全一致,都是為了力求「解脫」。

其五,不論終極的目標是什麼?「解脫」後不再入「輪迴」是人生主要努力的方向。

同時也非常清楚的可以看出;印度這八派哲學全部都是「悲觀主義」,而且其中的「佛教」和「耆那教」更是極端的「悲觀主義」;人生根本是毫無任何意義的,自古以來,這兩教的信徒甚至僧尼,因為接受這種極端的「悲觀主義」,因而自殺或者請人殺死自己的事實也是曾經確切被紀錄下來的。

此外,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順世派」是唯一最特別,和其他派別的主張是南轅北轍,格格不入的,然而,「順世派」既不是真正的「無神論」,也不是「唯物論」,甚至不是純粹的「享樂主義」,事實上,「順世派」仍然不能跳脫印度哲學普遍「悲觀主義」的大樊籠;「順世享樂」並不是認為人生多樂,反而正是因為同樣認定人生是痛苦的深淵,又不接受其他八派哲學的修行解脫之道,但是,同樣也害怕和厭棄「輪迴轉世」一再投胎人間受苦,所以,同樣也是走向極端的採取「否定論」,否定神祇,否定天地主宰,否定靈魂,否定輪迴,否定死後的生命續存,否定任何解脫之道,認為人生在世,沒有目的,也不需要積極作為,只要盡量享樂,甚至揚棄任何法律、道德的規範,也更不相信任何宗教的教條戒律,不相信任何宗教救贖,甚至即使作姦犯科,只要設法倖免於法律制裁,只求一己今生最大的享樂就好,而且認定一死百了,根本不用為死後的任何問題擔心。

自古以來,很多印度人為自己文化中各種偉大的哲學思想成就而自傲,很多西方的哲學家、文學家甚至思想家,也為印度哲學的豐盛樣貌和深邃,細密的形而上高度,以及印度的諸多著名哲學家(通常也身兼各種宗教領袖)大為傾心,在思想上也多少受到影響;譬如「叔本華」對印度的「奧義書」推崇備至,甚至認為那是人間天上,生前死後的絕對真理,但是,同樣的,「叔本華」本身也是舉世皆知的極端「悲觀主義」者。

印度所有哲學(或者宗教),之所以會發展成「純粹悲觀主義」,而且毫無例外,當然有著「必然如此」的歷史背景和環境因素;從三千五百年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之後,前期的普遍觀念和被徵服的原住民一樣都還是相當樂觀的,甚至到了「吠陀時代」前期也還是抱持樂觀態度的;

但是,之後由於少數的徵服者意圖統治佔人口絕大多數的被徵服者,又意圖恣意的奴役被徵服者來滿足自身的財富和權力地位,而被統治奴役的廣大民眾在完全無力反抗時當然會陷入悲苦的命運中,然後為了鞏固統治者的權力和寡佔既得利益,「種姓制度」被蓄意設計出來,然後由婆羅門僧侶附加了神話色彩,形成一個騙局,再由擁有武力的君主貴族(剎帝利);以強制的手段來全面推展執行嚴厲又綿密的階級劃分,於是,當「種姓制度」在印度定型,所有印度人被一一強行區隔驅入四大基本「種姓」,再被逐一塞入更細細畫分的各種職業階級的「方格」中之後,絕大多數民眾就被人為的騙局和制度決定了終生無法翻身;而且子子孫孫永遠世襲承繼的萬苦之境。

從歷史上可以看到印度的內戰和異族入侵是從未停歇的,而且也曾多次亡國,固然因為戰火的蹂躪,造成的顛沛流離,民不聊生是常見的,異教徒入侵的燒殺擄掠和大肆破壞是血腥恐怖的,但是,這些雖然也足以構成印度人民苦難悲觀的原因,但是,和「種姓制度」非人道的階級區隔所帶給廣大印度人民的貧困、勞苦、悲觀、厭世、絕望心態實在是小巫見大巫的。

「種姓制度」在印度已經存在了將近三千年之久,雖然在1947年已經由憲法明令廢止,但是,在這三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這種觀念早就根深蒂固的深植人心,高種姓的不肯輕易認同而放棄既得權勢地位和利益,低種姓的不只是無力反抗,甚至基於普遍愚昧無知和迷信;根本在心態上就是「宿命論」者,幾乎是非常認命的接受這種「神意」,不求今生翻身改變,反而是更加虔誠的相信宗教,敬拜祭祀各種神祇,但求來世「輪迴轉世」時能投胎到較高的「種姓階級」,享受更好於今生貧困悲苦低賤的生活,所以,「輕今生求來世福報」當然形成了特殊的「悲觀主義」人生觀。可見的事實是;直到廿一世紀的今天,印度的貧富懸殊現象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全球首富是印度人,但是,全球普遍最貧窮的國家,印度也是名列榜首。像這樣的生存環境,廣大的民眾又如何能不悲觀呢?

而印度九大派的哲學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就理所當然的會發展出完全口徑一致的「悲觀主義」甚至極端的「悲觀主義」了。

但是,不知道該用「不可思議」或者「可悲可笑」來看待印度的各種哲學思想以及歷代以來「偉大」的哲學家(或宗教領袖)?竟然無一人能夠深究根本,看穿這個問題的真正病灶根源,究竟是孰以致之?孰令致之?

而後世不論是西方哲學家或者東方哲學家,又有誰在對印度哲學大感傾心,歌頌讚歎之餘,看穿過其中的真義?看出這些琳瑯滿目的哲學思想其實是起始於一個可恥的騙局?反而是助紂為虐的拼命把這種足以為害世人的錯誤「悲觀主義」推銷給全世界?尤其是千年以來備受印度人民和全球傾心印度文化者推崇的「薄伽梵歌」,實質上更是婆羅門階級蓄意麻醉其他各「種姓階級」的「毒物詩篇」,徹頭徹尾就是宣揚「認命」,不要試圖反抗僭越的謊言騙局。

打個比方;有一間設備一流,擁有尖端科技精密生產機具,和高深理論的專家主持,有專業技術的技師和員工操作;專門生產最美味可口的飲料和保健食品,但是,暢銷全球多年以後才突然被發現;他們所一直使用的水質中竟然是含有重金屬或有毒物質的(譬如砷),那麼,這樣的產品,再美味再可口,包裝再精美,是否還有意義呢?

騙局和「騙局中的騙局」

印度的哲學家,他們的思辨能力確實可算是非常頂尖的,冥想的深邃度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對於各種本體論、方法論,形而上等等的思辨成就,也是令人驚異和不得不佩服的,甚至足以影響當時或後世的全球著名哲學家和大思想家::

但是,重點不是他們的思辨能力如何高超,冥想如何高深,各種思想如何的縝密,各種宗教哲學的影響力有多麼深遠和巨大;關鍵是他們對這個現實世界的影響究竟是正面的或者是負面的呢?

證諸實質的成果紀錄,包括印度最被推崇的大哲「商羯羅」都堅決認定世間一切都是虛幻的「下梵」,也肯定「輪迴」是苦的,同樣主張「超脫」,必須摒除「無明」,最終的目標是回歸到「上梵」,達到「梵我一如」的境界。而其他所有印度大哲,包括釋迦牟尼、大雄等等也無不是把人間甚至整個世間視為虛幻不實的萬苦惡境,一體主張「解脫」,包括「商羯羅」在內的許多大哲都是一致認定「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解脫」!

這樣的「悲觀主義」對現實人生或者世界人類究竟是有益或者有害呢?

再怎麼高深理論,再怎麼精密尖端科技,再怎麼非凡技術生產出來的飲料食品,如果其中竟然是含有毒素的,那麼,那些令人驚異的理論、科技和過程又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連造成印度人民幾千年長期貧窮困苦的根本原因|「種姓制度」是個人為的騙局,而「輪迴轉世」只是為了支撐這個騙局再衍生出來的另一個騙局,這些統統不知道(就好像不知道最基本的水質竟然是含毒的),那麼所有建立在一個騙局和「騙局中的騙局」平台上所發展出來的宗教與哲學又怎麼可能是真理呢?

而且,事實勝於雄辯,印度直到今天還是全世界貧窮人口最多的國家。

我不想讓讀者感覺我好像非常偏激,因為我本來就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也不是因為為了自己的信仰本位(因為我沒有信仰)而反對,更不是為了某種私心目的或者為了嘩眾取寵而反對,否則我根本不需要研讀這麼多的書籍資料,這麼密集深入的多次前往印度,作普遍性的田野調查蒐證;因為,事實上我只是想把我個人發現到的事實真相;無私的發表出來,提供有興趣研究和了解的讀者作為參考。

所以,我不會激烈的批判這些印度大哲是「騙子」或者「傻子」,但是,我覺得他們終究只是未能真正看清真相的「好辯之士」而已;當思辨、冥想、爭辯的主體就是「立論錯誤」時,之後所產生的任何結論和主張都只能是「畫餅戲論」而已。至於那些對印度哲學、文學一見傾心的西方哲學家和思想家,也一樣只是狂熱的「神話小說迷」而已。

小結:

1. 人生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解脫」而活。

2.「種姓制度」是人為的騙局,是造成印度人民千古貧困悲苦的萬惡之源。

3.「輪迴轉世」是騙局中的騙局。是負面影響亞洲大多數人民的毒素思想。

4.印度的大哲無論成就多麼偉大,卻仍然沒有真正跳脫「悲觀主義」的樊籠。

5.沒有一個印度大哲真正看穿「輪迴轉世」是起源自人為編造的騙局,反而一致誤以為那是天地真理的自然機制。

6.由此發想出來的印度哲學普遍一致的「悲觀主義」對世人有害無益。

7.來自印度各種宗教中的「極端悲觀主義」,把人類存活在這世間從700萬年前開始迄今的一切努力和成就徹底抹殺,變成毫無意義,把「人生」變成了無需正視的一片「虛無」而已。是可以輕易拋棄,無需珍惜和反顧的。


來源:http://www.cwnp.net/thread-12669-1-1.html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133009842859/

赫生童子 (say123000) 2019-01-17 00:21:23
#15
下冊轉貼.........看心情

延伸閱讀

問題你們這些發可莉圖的

2021-08-26 11:20:35

閒聊你們以為結束了嗎

2021-07-02 12:27:52

閒聊就跟你們說薯條比較好吃

2021-08-29 14:53:55

閒聊伊澄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讓我們一起默哀3秒鐘

2021-06-18 04:34:55

電梯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