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30度的芬蘭:我在赫爾辛基念民族音樂學

文/聽.見芬蘭

為什麼到芬蘭念(民族)音樂學博士班,其實要追溯回2011年時在赫爾辛基西貝流士音樂學院交換學生一年的經驗。那一年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芬蘭傳統民謠樂器岡德雷琴(kantele)帶著我經歷各種旅程,也讓我重新思考過去10多年學音樂的經驗。由於我的研究主題探討岡德雷琴的跨國移動,考慮到芬蘭是岡德雷的原生地,可以接受最新的音樂相關訊息,所以申請了赫爾辛基大學。

很多人大概對「民族音樂學」(Ethnomusicology)不太了解,簡單來說,最初這個學科是關注的是西洋(古典)音樂之外,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一直發展到今日,在學者們不同的討論之下,大家最終希望「音樂學」這個詞的大傘之下,別再分你我。台灣念音樂學的人口不多,學生們多是演奏背景,近幾年則有人類學、社會學系的學生加入。音樂學是一個需要多元觀點、多元學科訓練的一個學科,因為它主要處理人、社會以及抽象的聲音。

如何申請赫爾辛基大學博士班

在申請博士班前,我認為申請者可以先自問幾個問題,「為什麼我需要這個學位?它對我的意義是?」。滿建議想申請人碩士畢業後先就業一陣子,在工作過程中釐清確定是否想走這條路,因為博士班是一場長期的硬仗,短則四年,長則七、八年不誇張;更重要的一點是,這麼長的念書時間,經濟問題是否能克服。

申請博士班分為兩個大重點,你的研究主題是什麼?你想申請的學校是否有足夠的課程和師資支撐你的研究。

  1. 先想研究主題

這個部分是最抽象的,因為你不曉得哪些是已有的知識。因此,第一步要做的是去搜尋領域中已有的研究,然後在這基礎上思考你的博士論文可以創造什麼。建議可以利用GOOGLE Scholar,查詢與你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

  1. 找指導教授

我申請的學校,和交換學生時念的不一樣,因此申請的過程幾乎是從頭再來。一開始找指導教授時滿一頭霧水的,後來透過一位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念音樂學的朋友(他做台、芬蘭傳統音樂比較研究)獲得芬蘭學術圈的資料,並和我的指導教授聯繫上。

建議和指導教授聯繫前,申請者先完成一個研究提案,即使只是粗略的想法。潛在的指導教授會根據這個提案,評估是否能夠指導你,以及學校是否能提供相應的資源;其次是一份CV(履歷表),大致上簡單介紹自己:過去做了哪些事、研究背景等等。

我寄出的一封信之後,大約一個禮拜才收到回音,因為沒有照格式寫,芬蘭教授希望我可以針對這幾個主題做更深入的描述。來來回回與她通了好幾次信,也修改了好幾次。在正式線上報名之前,我向他確認是否能報名,他給了我肯定的答案,但我想最後這個部分不是制式的。

很多學科在芬蘭進行博士研究,不僅不用繳學費,還可以領薪水,不過文科的案例並不多。芬蘭和許多國家一樣正在財政緊縮、難民問題,教育經費被腰斬的困境、許多學者退休前被資遣、博士研究經費申請競爭激烈等等……在我申請學校的過程中,芬蘭一直釋放出一個訊息「我們沒有足夠的經費,你必須自己設法」,這點或許是申請者必須要考量的問題。我認為研究者的研究是根基在經濟的考量上,最後研究題目太大而沒有完成,其實並不值得,而且研究經費直接影響到研究品質。

芬蘭每年有兩次請博士班的機會(根據2016年經驗):我約在10月將文件遞出,12月初收到紙本的結果。由於經濟條件尚不足夠,因此我沒有馬上入學,而是多等了半年的教育部獎學金結果。

博士生的入學時可以隨時開始,比較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該修的課程不多,目前是60學分,據說將改為40學分,研究生就是專注於自己的領域閱讀、修改大綱,進行研究、寫作等等,不過芬蘭最近也越來越限縮博士生的研究時程,希望可以在四年之內能夠畢業,不過這或許只是一個理想,端看研究方法和研究設計。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