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GDP與凱恩斯理論之問題

GDP這麼簡單的公式,建築在不懂價格理論的凱恩斯理論與早被亞當史密斯證明錯誤的「重商理論」上,還能自以為專業地講得滿嘴跑火車,厲害厲害。

GDP從概念上就錯誤,實踐上更是充滿貓膩,與其看偽財經大媽胡扯,還不如讀讀張五常這篇28年前的老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008ia.html

PS 內人要我多解釋幾句,簡單說明如下:

1. 天生誘因制度有問題的政府組織,在侷限條件之下(尤其是對市場的高度訊息費用),其投資往往效率是其差無比,這就說明了GDP組成– 政府花費+民間消費+投資+(出口-進口) — 第一項就大有問題。

AB兩國都花百億美元蓋高速公路,前者偷工減料、官商勾結、中飽私囊,後者兢兢業業、誠實高品質施工,其結果前者爛路一條,後者品質極為優秀,但在GDP計算上竟然價值是一樣的!

更可笑的是,前者比後者需要更多養護、維修,反而在後續創造更高GDP。

這就是GDP第一個不可信與理論本身有問題之處。

2. (出口-進口)這數字本身就是重商主義的產物,錯誤地以為出口是好事,進口是壞事;出口是賺錢,進口是花錢。

這蠢想法早在242年前的Adam Smith已經證明錯在哪,就不多提。

但GDP把這東西放進來,就進一步造成GDP這數字從邏輯上就存在弊病,根本不利正確的經濟推理。

3. 民間消費如何計算?又是一個問題。此外為什麼消費是好事,這點恰恰是凱恩斯眾多錯誤之一。這傢伙價格理論不行,所以錯誤地假設「消費是好事,儲蓄是壞事」。

這也是為什麼張五常批評瑞典當局搞小手段的地方 — 政府透過VAT等稅拉高民間物價,不就等於拉高民間消費與GDP?但這種伎倆,對實質經濟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4. 儲蓄與投資本是同一回事,凱恩斯偏偏不懂。與其同時代的I. Fisher顯然經濟學本事高多了,建議多讀後者書籍。

5. 乘數效應我完整批評過了,有興趣的自己爬文。

總結來說,GDP觀念最大的錯誤在於:只在乎花多少錢,卻不在乎是否花在刀口上!

也就是說,經濟真正成長的動力在於「人類可以更有效率地生產與消費」,而非「故意亂花錢」。一國經濟與一家經濟,其背後經濟原理都一樣。

一個人可以一擲千金地在賭場一夜狂輸千萬,GDP數字很好看,但實質呢?同樣的,台灣政府用幾千億買更貴、發電效率更差的綠能,怎麼可能對台灣經濟有幫助?背後經濟學原理是一樣的。

蘇聯時代一個笑話:共產制度下一人挖洞、一人指著那洞、一人口裡發號命令「挖洞」,政府花三人份薪水可以創造3倍GDP!愚蠢至極。

Milton Friedman也曾如此批評:要一夜之間翻倍GDP很簡單,只要政府下令全國人民分兩邊,一邊負責挖洞,一邊負責把洞填上,都給高薪,GDP瞬間飆升,但國家經濟完蛋。

#我是很佩服這樣一個基本觀念缺乏又充滿繆誤與自我矛盾的偽專家
#還能如此自信滿滿地以為自己在講高深學問
#大概誤人子弟對某些人而言是種上癮的娛樂吧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