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議案屆次別 議案-第3屆第1次 大會類別 定期會
審查會別 建設案號 1
提案類別 議員提案
來文日期
來文字號
提案單位/人 Ingay Tali穎艾達利
連署人 林易瑩、許又仁、李宗翰、陳昆和、陳怡珍、沈家鳳、郭鴻儀、林阳乙
主旨 建請市府儘速促成本市「地區醫院」以上級醫療院所設立,或增加(強)駐點型衛生醫療據點,以照顧市民之健康權。
說明 1.依據健保署醫療體系分級制,10萬人即應設立地區醫院。
2.【南臺南區】
2-1.查本市「地區醫院」級醫院最南端為「臺南市立醫院(東區)」。
2-2.南臺南區中之南區人口124,906人,其中65歲以上年長者有20,580人(約占1/6),迄今無地區型醫院。
2-3.若於本區設立醫院,服務範圍以86快速道路可串結南關線四區、以台17線可串結臨近之高雄市茄萣、湖內兩區。
3.【北/東北/西北臺南區】
3-1.曾文溪以北之大型醫院僅有「佳里奇美」、「柳營奇美」、「麻豆新樓」,分佈位置過份集中在中軸線。東側臨山諸區僅有診所,西側諸區之西港/七股/學甲三區僅有診所,將軍/北門兩區診所數甚至低於3所。
3-2.查學甲、北門、將軍三區共約五萬多人口,其中65歲以上長者比例大於1/6。但嚴重缺乏醫療院所,應正視醫療安全網上之缺口,縮小城鄉醫療資源差距。
4.按「地區醫院」雖較「區域醫院」層級有別,如斟酌財政負擔,建議優先考慮地區醫院設立。
5.大型醫療院所如中短期無法設立,建議採納如近期日前麻豆新樓醫院啟動將軍區輪點駐診之計畫,斟酌人口分布、醫療資源與交通動線,於本市西北之「北門區」、本市東北之「白河區」、本市東面之「玉井區」、南關線之「關廟區」,協調本市轄內大型醫療院所進行責任區駐點,或增加各區長照中心之醫療機能,升級為集醫院與長照中心為一體之醫衛據點,尤其聚焦受慢性疾病所苦之長輩(如骨科、洗腎與急重症部門),使其不再因交通問題延誤就醫,保障健康權。
辦法 如案由及說明。
委員會審查日期
審查意見 函送市府研辦。
大會決議日期2019/4/30
大會決議 照審查意見通過。
發文日期2019/5/6
發文字號南議建設字第1080003786號
辦理情形 本案經市府108年5月21日府衛醫字第1080545060號函復如下:
主旨:有關貴會第3屆第1次定期會議員提案(建設第1號案)一案,復如說明,請查照。
說明:一、復貴會108年5月6日南議建設字第1080003786號函。
二、按醫院設立或擴充許可辦法第5條規定,本市(臺南二級醫療區域)項下共有3個次級醫療區(新營、永康、臺南)。其中,新營次級醫療區人口數455,894人,急性一般病床許可數為1,511床,每萬人口平均33.14床;永康次級醫療區人口數657,180人,急性一般病床許可數為1,699床,每萬人口平均25.85床;臺南次級醫療區人口數770,757人,急性一般病床許可數為2,644床,每萬人口平均34.30床。醫療資源不足區域係指每萬人口急性一般病床少於20床,爰本市3個次級醫療區皆非屬醫療資源不足區域。
三、本市醫院共36家,其中溪南27家,溪北9家,整體而言本市醫療資源足夠,惟分佈不均。因人口居住的分佈無法均勻,且醫院設置的區位也未能完全配合人口的分佈,所以在醫療服務的量能隨距離的增加,而使得市民無法獲得相同數量的醫療資源服務。爰此,溪北地區民眾如有醫療需求(如北門、白河等地區),會選擇至相對距離較近的嘉義縣(市)醫院。
四、另查本市108年度施行「108年全民健康保險西醫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之區域,共計15區82里,承作單位及服務里數如下:
(一)醫院:共計執行2區14里,分別為大內區(柳營奇美醫院4里)及將軍區(麻豆新樓醫院5里、成大醫院2里、奇美醫院2里、佳里奇美醫院1里)。
(二)基層診所:共計執行13區(左鎮區、西港區、後壁區、學甲區、北門區、南化區、楠西區、東山區、七股區、關廟區、龍崎區、下營區、官田區),共計58里。(三)衛生所:4家衛生所參與健保署巡醫計畫,共計執行4區7里,分別為龍崎區衛生所(於龍崎區4里)、官田區衛生所(於官田區1里)、東山區衛生所(於東山區1里)、玉井區衛生所(於楠西區1里);其中龍崎區龍船里之承作單位有衛生所及診所。
五、為照顧偏遠地區民眾健康,並推行綜合性公共衛生工作,本府衛生局自61年起辦理偏遠地區巡迴醫療服務計畫共計13區(左鎮區、後壁區、學甲區、北門區、南化區、將軍區、楠西區、東山區、七股區、山上區、玉井區、柳營區、白河區),31里。
六、綜上,未來倘有適當場所設立醫院提供醫療門診服務,本府衛生局將全力協助。
議會附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