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12/30

雄中有壘球場?真的假的?

最近雄中有一則與壘球場有關的新聞,說是學校在壘球場的背網上面張貼了一則「本場地絕對嚴禁揮棒打擊棒球、壘球」,引起軒然大波,讓阿宏不禁好奇「雄中現在還有壘球場嗎?」 不能用棒子打球,代表不能做任何...

作者:阿宏叔叔

何明蒼

我也曾經在雄中打過球(民國81年時,我是道明的)
當時雄商、中山大學、五福國中(母校)、還有文化中心等都去打過,最常去的當然是五福!

最近雄中有一則與壘球場有關的新聞,說是學校在壘球場的背網上面張貼了一則「本場地絕對嚴禁揮棒打擊棒球、壘球」,引起軒然大波,讓阿宏不禁好奇「雄中現在還有壘球場嗎?」

不能用棒子打球,代表不能做任何打擊練習,也不能比賽,就連守備練習也不能做,因為守備練習要有人打球給練習的人接,那麼,這座球場大概就只能用來傳接球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宏沒有虎爛,雄中的壘球場讓阿宏覺得名存實亡,我們來看看Google上面抓下來的衛星圖:

(資料來源:google地圖)

請問各位朋友,上面的衛星圖中,您有看到棒球場還是壘球場嗎?

也許阿宏的想法比較膚淺或刻板,但阿宏認為棒壘球場的衛星圖,應該要像下面的圖中圈起來的部分那樣: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Google地圖)

雄中運動場的衛星圖,真的讓阿宏怎麼看都找不到一座棒壘球的場地。

儘管如此,雄中校方為了安全因素,對校園內的棒壘球運動做出限制:

(李哲瑋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的情形,相信30年前曾經在雄中尚稱完整的壘球場打過球的許多朋友,都會覺得很感嘆。

雄中早期有一座完整的棒球場,日本時代以及二戰後初期,雄中棒球隊頗有名氣。

民國74年,阿宏剛上高中的時候,因為有同學參加雄中壘球社,加上校內有一塊當時算是很標準的球場(位置圖如下圖黃線部分),所以假日常常去雄中跟這幾位好朋友一起打球。

雄中的壘球場的規模從非常大漸漸被其他設施蠶食到「揮棒打球不安全」

民國70年代,雄中有壘球場(阿宏懷疑可能是棒球場的遺跡)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因為當時各級學校幾乎沒有這樣的設施。那個時候,壘球場西側是排球場(有四座),現在右外野的排球場、更外面的體育館、還有左外野的三座鬥牛式籃球場,阿宏剛開始在雄中打球的時候都還沒有興建。

有一天,本來遠到有夠遠的右外野的最東邊忽然開始大興土木,原來是為了75年區運會要蓋一座體育館。體育館蓋下去,感覺整個球場小了許多,右外野變很短。體育館蓋好之後,大家照常以壘球社的名義在校內打棒球,由於右外野只剩下大約70公尺,左打的人只要咬中球,不要說球打到體育館、偶爾打破一塊玻璃其實也沒什麼,就連把球打到體育館屋頂都發生過。

高三的時候,體育館前面忽然又開始進行工程,經過打聽之後才知道,校方怕原來的排球場太靠近校舍,會吵到同學們讀書,所以決定在體育館的西側,也就是壘球場的右外野,另外蓋排球場。有一天,阿宏記得很清楚,雄中壘球社和前中比賽,右外野手站在排球場上面守備。後來阿宏也因為好奇自願去守右外野,站在排球場上面守備,還接殺了一個球,當時感覺很突兀。

由於是壘球場而不是棒球場,雄中是禁止打棒球的,因為球場太小,打球的人裡面不乏棒子很大支的人才。那個時期有一位騎偉士牌的體育組長,看到有人打棒球常常會來罵,阿宏感覺他可能很痛恨棒壘球,很想把校園內打棒球、打壘球的人通通趕走,但因為當時有很多社會人士也來打球,那位組長在趕人之餘,似乎也有所忌憚,動作不敢太大。同時,很多同學私底下常常抱怨,校內有兩座網球場,弄得很像樣,幾乎都是老師在打,學生不能用,然後棒球場一直這邊被切一塊、那邊被挖一角,蓋這個蓋那個,蓋到球場幾乎指點點,才來說打球很危險。

那時候雄中有一位年輕的教官,綽號兩百塊,為人很客氣,常常硬著頭皮(應該是上級指示)來壘球場和大家溝通,他通常是這樣子講:「不好意思,拜託一下,打球要注意安全,不要打到人,不然學校會禁止你們打球。」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壘球場其實很簡陋,就是一大片泥土地,本壘後方有一座背網,有一些雜草點綴在地面上,以現在的標準來說算是很不OK,但當時大家在上面打球,已經打到高興得不得了。雄中一直有很多學生愛打棒壘球,民國70年代,每年校內都有一個「雄青盃」壘球賽,開放校內學生報名參加,每屆動輒有60多隊報名,而且隊伍慢慢增加,甚至有一年隊數破百,為什麼校方一步步的讓壘球場愈來愈小,弄到現在禁止揮棒打球,阿宏感覺很不解。

高中畢業後好幾年,有一天老戰友們又相約去雄中打球,阿宏赫然發現田徑場和壘球場中間多了幾座籃球場,壘球場所剩下的面積,只比一個棒球的內野大一點點,本來完整的球場就這樣被消滅了。

這幾天聽到學校在壘球場張貼「本場地絕對嚴禁揮棒打擊棒球、壘球」的警語,回一起30多年來的往事,感觸還蠻多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