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金洞寺

山西省忻州市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洞寺,亦称金门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上,创建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 [2-3]
金洞寺依地形而建,坐北朝南,南北长64.8米、东西宽54.8米,占地面积约3551平方米。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过殿、文殊殿,西侧有转角殿、僧舍,东侧为普贤殿、三教殿。其中转角殿为北宋遗构,文殊殿为明重建,余皆为清代建筑。转角殿虽经元、明、清几代修葺,但其主体大木构件及结构形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北宋中晚期的特点,因此该殿可确定为北宋中晚期的建筑,对于该时期政治、经济、建筑、文化、艺术的研究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2-4]
2006年5月25日,金洞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中文名
金洞寺
地理位置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西呼延村
所处时代
宋至清
占地面积
3551 m²
保护级别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    号
6-0359-3-062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据寺内经幢铭文记载,金洞寺创建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建转角棕嫌纹希殿为所。
元代延祐五年(131遥凳婚己删8年),重修。 [2]
明嘉靖七年(1528年),文殊殿重建。 [3]
1997年,转角殿揭顶整应姜维修,普贤殿移位重建。 [2]

建筑格局

播报
编辑
金洞寺坐北朝南,南北长64.8米、东西宽54.8米,占地面积约3551平方米。两进院落布局,依地形而建,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过殿、文殊殿,西侧有转角殿、僧舍,东侧为普贤殿、三教殿。其中转角殿为北宋遗构,文殊殿为明重建,余皆为清代建筑。 [2-3]
金洞寺内殿宇不多,分布稀疏。但寺院占地面积却甚大,其中建筑面积仅是寺院面积的16.51%。金洞寺建寺始,主轴线当在现在主轴线西面,转角殿当时为过殿。随着寺庙的变迁,寺院逐步向东面平川地势移位,到明代方形成今日之轴线布局。清代宗教信义融合,三教归一,在轴线东又相继建三教殿、普贤殿。转角殿由于殿内塑像为“先师”,又俗称”先师头”。 [4]

主要建筑

播报
编辑

转角殿

转角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分别为9.53米和9.5米,平面呈正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明间辟板门,次间置直棂窗,檐下斗栱五铺作重栱单抄双下昂偷心造,转角斗栱五铺作重栱出双抄偷心造。梁架结构规整,用材及结构形制均具有宋代建筑特征。 [3]
转角殿内中部设精致佛阁一座。平面为凹字形,全部用木料制作,座底木雕须弥座,底层雕刻为云形,束腰为海棠瓣,上枋雕成竹节形。须弥座上部置阁五小间,中部三间为二层三檐歇山顶,两侧一间各为一层。柱为方形,柱顶有卷刹。普、阑构件齐全,转角处阑额不出头。一层一周置斗拱32朵,二层平坐一周置斗栱18朵,二层重檐歇山顶,下檐一周置斗栱26朵,上檐一周置斗栱16朵。一层和二层上下檐明间补间铺作出45度斜栱,其余斗栱形制与转角殿斗栱形制相同。佛阁明、次、梢间以小栅栏封护,左右各留一门可入阁内。山面与后面均置直棂窗。彩绘亦为青绿。佛阁上悬挂有“先师佑民之阁”牌匾。 [4]

文殊殿

文殊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顶。殿内东西两壁还保存有道教题材的壁画4.9平方米,为单线平涂,水墨技法,与大殿同期,均为明代作品。 [3]

三教殿

三教殿为明代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四椽,隔扇门,直棂窗,悬山顶。 [2]

文物遗存

播报
编辑
金洞寺内存北宋经幢一座。 [3]

文物价值

播报
编辑
金洞寺转角殿虽经元、明、清几代修葺,但其主体大木构件及结构形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北宋中晚期的特点,因此该殿可确定为北宋中晚期的建筑,对于该时期政治、经济、建筑、文化、艺术的研究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4]

保护措施

播报
编辑
2006年5月25日,金洞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 地理位置
金洞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上。 [2]
金洞寺
  • 交通信息
自驾:从忻州市出发经和平西街—忻黑线—奇合线—金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