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狀元】喇沙狀元5大高效溫習法 不盲目操卷愛出試題考驗自己

尖子教室

發布時間: 2022/07/21 19:37

最後更新: 2023/09/14 13:14

分享:

分享:

喇沙書院DSE狀元張殷碩分享自己5個高效讀書方法。

今年中學文憑試(DSE)放榜誕生8位狀元,包括5男3女,最少考獲7科5**,其中九龍塘名校喇沙書院狀元張殷碩(Jason)將會留港讀醫,希望成為香港人才。Jason有自己一套讀書心得,得出5個方法,他坦言最重要從讀書中找到快樂,並找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17歲的Jason並非一味死讀書,自小三轉校到喇沙後,便積極參與課外活動,2014年更獲選參與小太空人訓練計劃。他感謝學校及老師們多年的栽培,除了學術之外,更大力幫助他發展興趣。中六成為班長的他,身兼科學隊隊長、華語辯論隊副隊長,中四前更是田徑隊一員,主力4x400米接力。

點擊圖片放大
+3
+2

課外活動與學業相輔相成

Jason及父母從不認為課外活動會阻礙他溫習,相反他認為有輔助作用,「科學隊都是一些知識性的隊伍,我從中都學到很多;而我在普通話辯論隊也學到語言、資料搜集等,與通識科都有關係,認識多點時事議題,到答題時就更得心應手。」

張殷碩將會升讀本地大學醫科。(文子健攝)

惟獨田徑方面,他升中四時不得不作出取捨,因練跑需要一星期練習3日、每次數小時,他亦不打算將來於運動方面發展,只好將跑步興趣轉為消閒減壓活動。雖然他把讀書放在第一位,但他認為必須配合課外活動以平衡學習方式。

我覺得單靠溫習是不能做出甚麼成績,最重要是取得平衡。對我來說每日溫習8至9小時已很足夠,我還有時間去跑步、午睡或看一會YouTube影片。有時我溫習到有點煩躁,媽媽都會鼓勵我去跑步,提醒我不能一味溫習,有時也需要放鬆一下心情。

張殷碩自資出版了一本化學書,是他人生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文子健攝)

每天逐小溫習所有科目

在每天約9小時的溫習時間中,Jason並非集中溫習某一兩科,而是每科都會各分配約一小時,每天每科讀少少。他解釋自己的專注時限比較短,比較適合多轉換科目學習。

我不會花太多時間浸淫在某一科,每科我約花1小時看完一個章節,就看下一科,之後不斷循環;如果是做卷,我做完一份卷就會留待之後的日子再檢視錯誤。

點擊圖片放大
+5
+4

不過,他沒有設定一個固定時間表,尤其在疫情期間存在較多變數,總之每天看過全部科目便可,但他強調必須早睡早起配合,「每日溫9小時與15小時,其實分別不大。寧願早點睡覺休息,翌日早起才有足夠時間溫習。」

不盲目操卷 出問題考驗自己

Jason的溫習方法也不是一味死記硬背及操卷,他沒有購買很多坊間的練習及歷年試題集,而是從一些歷年試題中,去改題目、扭角度再出題考驗自己,以訓練思維及洞悉老師、考評局的出題方式,他笑言在最愛的化學科中,都有貼中小部分DSE題目。

我很享受自己出題目給自己做,好像數學科我有從歷年試題中改題目,令題目更有難度,做不到就嘗試問人,讓自己不斷求進。我都有出題目給讀中三的弟弟做,通常是數學及科學方面的難題,我們會互相切磋一下。

張殷碩認為從讀書中找到快樂是很重要的。(文子健攝)

沒有補習 多向老師發問

既然已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Jason沒有再外出補習,他認為某些補習方式太注重精英化及考試,是扭曲了學習的原意。他喜歡放學後去追問老師,請教作文等問題,「學校的老師幫助我很多,只要你肯問,老師就會願意幫你。」

最新影片推介︰

尋找求學快樂 出書滿足自己

他強調讀書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所學到的知識是用一世的。更重要是從讀書中找到快樂,「我最喜歡的科目是生物、化學、物理,讀得很開心,我不會視溫書為折磨,相反我很享受,有時溫故知新重溫某課題,都會湧現新思維。不知大家有否試過,溫習到某處突然明白了一個位,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樂。」

在DSE放榜當日,Jason向喇沙書院校監譚瑪士修士及校長唐煥星,送上自己撰寫及自資出版的化學科書《Organic Chemistry: In the HKDSE Curriculum and Beyond》。他笑言花盡積蓄去印刷40本派給老師和同學作為畢業禮物,慶幸他們願意收下禮物,令他深受感動。

寫書對我在溫習上都有幫助,但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溫書,而是讓我在空餘時做我喜歡做的事。寫這本書是我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相信這幾十年我都未必有時間和魄力去寫,在追求到很多知識後,再把知識結合放在書中400張紙內,真是一件很滿足的事。

【名師試題教室】睇片連工作紙  中英數必學單元︰https://bit.ly/3sEeM3Q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TOPick推出「Band1學堂」,更多教育升學資訊︰https://bit.ly/3a6HT6T

記者︰林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