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育兒津貼 綠委促齊一發放 刊載者:薛凌委員 刊載日期:2011/01/29

台灣時報╱第5版╱綜合╱張振峰

〔記者張振峰台北報導〕內政部研議發放零至兩歲兒童的「兒童津貼」可月領三到五 千元不等,約需總經費八十三億元。民進黨立院黨團昨天上午召開記者會批評,台北市針對五歲以下幼兒發放,但是內政部卻用嚴苛的排富條款訂定發放標準,甚至連實施日期都不清楚,且中央與地方居然有兩套標準!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疑,「這樣的議題不應該是為了選舉而提出來的假議題,小朋友必須被平等對待,不知道內政部怎麼敢提出來?」她質疑,「津貼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也是未定數」,她更舉出,「台北市補助範圍是零到五歲,是台灣人民不如台北市嗎?還是台北市長郝龍斌比馬英九會執政呢?居然有兩套標準!」

陳亭妃說,內政部擬在零到二歲有津貼,「難道三到四歲的小朋友不用照顧嗎?他們不是父母的壓力嗎?」她認為,如果五歲以下的幼童全部要發送津貼,「七百億就可以結束,對政府不是這麼難,不要排富了,為什麼要排富?應該以年收入為標準訂定規範!」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則說,內政部的政策應該要跟台北市接軌,而且政策除了要有可行性之外,「動機也要單純」。他質疑,馬政府並沒有提出實施日期,「今年的話預算沒有編列,明年實施的話又有總統選舉,刻意選在明年實施不是為了總統選舉,應該很少人會相信,現在政府讓人有瓜田李下的嫌疑,如果是一○二年才要實施,到時候都不知道是誰執政!」

民進黨立委薛凌也發出新聞稿指出,現行的育兒相關津貼,包括有生育津貼、育嬰津貼、兒童津貼、照顧津貼呈現「多頭馬車」現象,分別由內政部、勞委會等不同部會執行,標準不一。且生育津貼是由地方政府編列預算發放,金額從兩千至兩萬元不等,每個縣市財政狀況不同,若民眾生在澎湖望安,每胎只補助三千元,若在台北市每胎就有二萬元,其城鄉差距相當大。

薛凌批評,這對同樣是國民身分者造成的差別待遇相當不公,呼籲內政部應協調地方政府將現行的生育津貼等各項制度予以整合,不要造成一國多制的奇特現象!

薛凌說一般受薪階級者常感嘆,國內許多社福政策是「看得到、領不到」,政府列出一堆「排富」規定,不動產要低於六百五十萬元以下、存款要十五萬元以下才領的到?

薛凌抨擊,以大台北地區現今的高房價動輒千萬元以上起跳,到底有多少人能領的到?她認為,鼓勵生育政策不應存有貧富差距,搞錯方向只會讓有意願要生育的家庭剛好卡在嚴苛排富規定而領不到,而低收入戶家庭卻因政府一堆生育政策生後卻無力撫養,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呼籲主管機關政策要有配套措施,不是一昧發錢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