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假日版】首都生活週記之六──土地公保庇的台灣人

圖片來源:flickr@Tony Tseng,CC BY 2.0

作為一個從外地到台北打拚的人,我曾經以為台北人是忙碌而冷漠的,直到在台北生活超過二十年,從點滴小事慢慢理解台北,喜歡台北。

這幾年最直接讓我感受到台北的溫厚,是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連續兩年,我都會去跟土地公求發財金,除了可以求到土地公的錢,讓我一整年都抱著發大財的快樂心情外,更重要的是,我喜歡在巷子裡聽鄰居們講講日常。在這些不經意的話語中,看見天龍國中的天龍人對土地公的虔誠,那跟我在鄉下認識土地公、深深信任土地公的情感並沒有兩樣。

我是在苗栗海邊的小村落認識土地公。那時候我才三、五歲,還沒念小學,父母因為工作忙,把我託給外婆。外婆家屋後就是大海,屋前則是一座小山丘,靠海的田裡種滿西瓜、地瓜、花生。我每天都聽著海浪聲睡覺,那是人生中最無憂愁的年紀。

偶爾,外婆會帶我搖搖晃晃走過田埂,到田中間拜拜。那是一個用水泥簡單砌成的矮小棚子,裡面恭奉著土地公。外婆說:「要跟土地公拜拜,祂會保佑你平安長大。」我蹲在矮矮小小的土地公廟前學外婆拜拜。人小,事情不上心,一路上外婆叨叨絮絮說著土地公的故事,我全忘光了,只記得外婆說土地公會保佑我。

回到父母家後,大人忙,很少拜拜。我也離開外婆,飛向更廣大的世界,把田埂間的土地公廟拋在腦後。

一直到台北工作後,不經意發現辦公室附近竟然有土地公廟,在喧鬧的台北街頭遇到童年的依靠,心裡卻有點酸。外婆等不及我長大,已經走了,我在街頭小廟前記起她說:「要拜土地公,祂會保佑你。」從此,我上下班總會繞去跟土地公說說話。工作總是會碰到委屈與困難,只要去土地公跟前說話,瑣碎的煩惱就會消失大半,土地公是我在台北的依靠。

前年搬家後,還來不及找土地公廟,在附近工作的朋友馬上報馬,說我們屬於大安福德宮的管區,一定要去拜拜。她誇張地說:「告訴你!不誇張!這個土地公超靈的!我每次碰到事情不順利,都會來跟他求!只要把想求的話寫在紙上燒給土地公,困難一定會解決。」

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時,她還邀我去求發財金。原來不只南投紫南宮有發財金,台北市很多土地公廟在土地公生日這天,都會發放發財金,一個紅包六百元。

那一日,瑞安街的小巷會封起來,搭起棚子,長長的人龍等著祭拜土地公。我跟著志工引導求發財金,先虔誠地祭拜天公、土地公、門神。一輪拜完,才開始求發財金,要擲筊,可以擲三次,也可以一次。擲到允筊表示土地公答應借你發財金,擲到無筊或者笑筊也別難過,可以重新排隊,重新擲筊。

我第一次求發財金就得到允筊,大喜!志工叮嚀:「去存錢時記得在銀行門口跟土地公說:『我把錢存進去了,你有閒時要記得來幫我巡一巡喔。』」跟土地公這樣說話也太可愛,簡直把祂當成鄰居阿公。

錢求到了,土地公專屬的五色金燒了幾張,就可以到廟旁吃點心。每年都會有附近的居民準備菜頭湯、炒冬粉、油飯,讓拜拜完的人飽餐一頓。雖然是土地公生日,我們反而被照顧了。

志工又叮嚀,不可以對土地公沒有信用,領了發財金就消失。隔年土地公生日時一定要記得回來還錢。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再求。

今年過年,我信守承諾到大安福德宮還發財金,順便再求一次,可是連問三次,土地公都給我笑筊。我的臉苦到不行,心想土地公到底是怎麼了,幫我一把不行嗎?旁邊的阿公卻笑笑安慰我:「土地公不給你,不是不幫你,而是他認為你不缺。」

「他不是不幫你,而是你不缺」,好簡單的兩句話,卻那麼知足溫厚。

今年拜拜的人潮很多,我一邊吃油飯,一邊聽人們閒聊,有人世居在此,然而更多的是附近的上班族,他們也是從外地到台北打拚,努力奮鬥,希望在這座城市安身立命。我偷偷聽他們談話,有很多甘苦談,也有更多是對土地公的相信。大家的願望都很微小,不是祈求成就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業,多半是希望生活平安順心,可以賺到錢,好好過日子。我聽著聽著有些感動,台灣人其實很知足的。

我看著他們虔誠的模樣,想起在苗栗海邊拜拜的外婆,和田埂旁那座不起眼的小小土地公廟。不管在海邊小村,還是首都鄰里,人們對生命都有不安,知道人生無常,我們再努力也無法勝天,我們都渴望土地公的照拂。

土地公生日這天,我看著人們虔敬的神情,忍不住微笑。其實,天龍國根本不天龍,在土地公跟前,我們都只是需要被保庇的台灣人。

瀏覽次數:8453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延伸閱讀

瞿欣怡。台灣是永遠的故鄉,每一篇評論,都是寫給故鄉的情書。生來感性強過理性,抒情強過論述。喜歡用身體感受世界,用生命理解真理。工作時非常龜毛,用最大的力氣,寫溫柔的評論;平日則神經大條,是無可救藥的樂觀射手座,喜歡棒球、美食、歌仔戲。出版數本書籍,曾獲中國時報開卷獎。最大的夢想是在花蓮蓋一棟房子,屋外有稻田、大山,屋前要種一棵會開花的大樹,樹下有貓、有狗,有愛人。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瞿欣怡。台灣是永遠的故鄉,每一篇評論,都是寫給故鄉的情書。生來感性強過理性,抒情強過論述。喜歡用身體感受世界,用生命理解真理。工作時非常龜毛,用最大的力氣,寫溫柔的評論;平日則神經大條,是無可救藥的樂觀射手座,喜歡棒球、美食、歌仔戲。出版數本書籍,曾獲中國時報開卷獎。最大的夢想是在花蓮蓋一棟房子,屋外有稻田、大山,屋前要種一棵會開花的大樹,樹下有貓、有狗,有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