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剩2.08% 學者:應擴大內需

經濟成長剩2.08% 學者:應擴大內需

【台灣醒報記者劉彥萱、王平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處今最新經濟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為2.08%。主計處專門委員梅永瓊也表示,全球經濟疲弱,企業獲利不佳,股市與薪資同步縮水,整體並不樂觀。台北大學企管系教授陳達新也對未來不樂觀,強調苦日子還沒完。台灣綜合研究院企畫主任戴肇洋則期待九月歐盟會議能拿出辦法;他建議,政府還是要由擴大內需來著手,政府和民間一起投資才行。受到歐債波及,全球經濟大受打擊,經濟成長同步減數,前景難以樂觀。我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統計為負0.16%,較5月預測數的0.77%,調降0.93個百分點,出現少見的負成長,也是台灣從98年第4季以來,再度轉為負成長。 陳達新指出,過去一直有評估會越來越好,顯然之前太樂觀。面對國際經濟轉弱影響,各國也紛紛下修成長預測,顯然不知苦日子何時結束。 歐債問題持續延燒,歐洲前五大經濟體僅德國成長1.0%,其餘都出現零成長或負成長。戴肇洋就此表示,九月歐盟會議應該至少會提出治標的辦法,減緩歐盟危機,讓大家喘口氣。 根據美國環球透視公司資料預測,全球經濟今年成長2.7%,較5月預測的2.9%下修0.2百分點。戴肇洋評估,由美國總統歐巴馬連任選戰打得那麼辛苦,就知道美國經濟不好,也難以好轉;他建議政府還是要由擴大內需來著手,政府和民間一起投資,才有機會突破困境。 針對主計處統計,近期因連續豪雨效應,影響國內蔬菜供應,再加上部分國家地區受到乾旱影響,造成穀物價格上揚,國內今年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1.9%。陳達新則指出,平抑物價並不是那麼容易,政府之前的作為也看不到什麼效果,如今起碼要盯緊因為原油及原物料價格下跌的狀況,要求進口商適度反映,共同維護物價穩定。整體看來,全球景氣轉弱,今年國內出口、消費、投資表現不佳。預測今年平均每人GDP與GNP分別為2萬290美元與2萬86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