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新加坡:保障房與高檔公寓在成熟地段並肩而立
2013年02月05日 07:16:33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收藏】【列印】【關閉

  “開寶馬住保障房,我們這裏不會有”

  隨著我省保障房建設的全面推進,如何根絕“開寶馬住保障房”成為公眾關注的一個問題。而新加坡組屋分配,他們是否也有類似的擔憂?

  “我們的組屋政策,非常詳細,每個人都可‘對號入座’,目的就是要將這個政府給予人民的最大福利,真正公平分配。”鄭文山説,高收入者住組屋,我們這裏不會有。

  記者採訪中注意到,建屋局對組屋購買者經濟狀況、年齡及婚姻狀況,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如家庭月收入低於1萬新元者才能直接向建屋局購買組屋,低於5000新元者才能向建屋局購買3房式組屋,低於2000新元者才能向建屋局購買二房式組屋。還有,年輕的未婚居民不能直接向建屋局購買政府組屋,超過35歲的單身人士方可。再則,在國內或國外擁有私人住宅産業者,或者在申請日前30個月內曾售賣私人住宅産業者,不能向建屋局購買政府組屋。在國內或國外擁有超過一個小販攤位或是一間商用或工用産業者,不能購買政府組屋。

  “規定之所以這樣嚴格,就在於向建屋局購買組屋,的確是一項社會福利。”在新加坡錦茂谷組屋區,春節前剛搬進4房式新組屋的熊先生告訴記者,他這次購買價格是49萬新元,而二級市場成交價約55萬新元,預計5年後的市場價能達到70萬新元。

  熊先生在新加坡生活了近50年,住過新加坡第一代組屋。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上世紀70年代他岳父以1.25萬新元買下了一套60平方米的三房式組屋1990年熊先生結婚,從岳父手中以市場價4.6萬新元買下組屋三年前政府拆遷組屋,以市場價20萬新元對他進行了經濟補償。

  新加坡組屋的使用期限為99年。為遏制炒樓,新加坡規定,一個核心家庭支能同時擁有一套組屋,而公民一生也支有兩次機會向政府優惠購買組屋,5年之後方可在二級市場流通、自由買賣。不符合向政府直接購買組屋條件的購房者,可在這裏進行市場交易,由此也形成了獨特的新加坡房地産市場。

  走訪新加坡房地産交易市場,記者注意到,由於新加坡移民不斷增多,組屋和公寓成交價一直呈上揚走勢。但得益於新加坡諸多制度上的精密設計,炒房現象並不普遍,房地産市場價格也並未出現巨幅波動。

  成熟地段,公共組屋與高檔公寓並肩而立

  “看,這兩幢樓就是政府租賃組屋,有一房式和二房式隔壁幾幢樓就是組屋,最明顯的標識就是一層是架空的。再過去就是一處價格昂貴的私人公寓,有護欄圍著。大家都靠得很近,5分鐘路程。”在新加坡的中心市區採訪,有當地居民向記者熱情介紹。

  作為國際化都市,新加坡除組屋之外還有一些私人公寓,面向所有人群發售。這些屬於私人性質的住宅樓房,價格一般是政府組屋的四五倍以上,客戶多為高收入人群。如在吉寶灣,兩幢高層公寓房單價每平方米就超過人民幣12萬元。

  “私人公寓盡管很貴,但政府規劃時並沒有將黃金地[簡介最新動態]段都賣給他們,而是和組屋統一規劃設計。”新加坡建屋局有關人士説,不僅私人公寓與組屋統一規劃,就連租賃組屋和老年公寓,也都統一規劃,共用各種城市配套和資源。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李小雨 ) 【字號 列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4322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