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教學反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學反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07/03

學生比較喜歡以前的老師怎麼辦?

學弟今年考上教師,接了一些後母班,但他擔心自己經驗不足,學生會比較喜歡以前的老師,問我該怎麼面對這個問題。

學弟問的問題我以前確實遇過 2 次,遇到這種情況時我會問看看是因為那位老師教的比較好,還是有其他原因。

學生比較喜歡以前的老師怎麼辦?

技不如人

第一次是上生物課時學生說該單元補習班的老師教的比我好。遇到這種技不如人的情況,惱羞成怒絕對是最差的作法,因為除了跟學生打壞關係,對於面臨到的問題沒有任何改善,未來還是會遇到同一個補習班來的學生對我進行質疑。

我當時問學生:『哇,那請問你們補習班老師這部份怎麼教的?我雖然是老師,但我也需要學習 & 進步,所以你們跟我說,我來改進。』

學生很熱心分享他們在補習班聽到教法,藉由回想該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重組、放聲思考的過程,他額外進行了一次學習,其他同學也聽到更好的教法,而我對那個單元的教學多學了一招。

偷學了一招之後,當天回家再思考如何進一步改良,以免以後的學生說:『ㄟ,老師,你的教法我們在補習班也聽過耶』,這樣就太遜了。我想聽到的是以後的學生跟我說:『ㄟ,老師,你跟我們補習班老師教的方法有點像,但比補習班老師講的更好耶』,這才代表我自己有進步啊。

對學生還是要有要求

另一次學生跟我說比較喜歡其他老師的情況是國一資訊課時某個國小畢業的學生都說他們以前的資訊老師比較好,我一樣問他們:『你們之前老師是怎麼上課的?哪些部份教的比較好?』

『他都沒上課,讓我們玩遊戲,都不會管我們,我們玩了好幾年的遊戲,超爽的。哪像你都不讓我們玩遊戲。』像這種的我就不管了,照樣上我的課,不過因為是資訊課,所以有設計一些內容,讓學生自己也可以製作遊戲,增加學生上課的意願。

抓住自我成長的機會

教師的職涯中總是會有被學生質疑、被拿來與其他老師進行比較的時候,這是檢視自己教學的好時機,如果真的技不如人,就趕緊抓住機會自我成長,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不要把寶貴的機會浪費掉了。

2021/12/02

15% 新資訊 + 85% 既有經驗最利於學習

很多學生覺得生物這一科很難,我剛剛好像可以理解為什麼了。

從小學上課都是基於前一個階段的學習成果再往上新增內容,比方說學會ㄅㄆㄇ後,開始將注音符號組合起來,ㄎㄞ ㄕˇ ㄒㄩㄝˊ ㄒㄧˊ ㄗˋ ㄉㄜ˙ ㄈㄚ ㄧㄣ,之後加上國字、加上詞、變成句子、變成長文。英文的學習就是從 ABC 開始重覆上面的步驟。

數學則是從數數開始,之後加入加減、加入乘除、分數、負數、一元二次多項式逐步學習。

但是生物這一科不是這樣,生物的每一個單元幾乎都是獨立的,先講科學方法,接著講細胞組成 & 胞器,接著是營養、循環、感應、恆定、生殖、遺傳、演化(現在國中階段祇剩化石)、分類、生態系,每一個單元各自獨立。

2019/12/14

教法不連貫對學生是很大的傷害

昨天自然領域會議結束之後,幾個生物老師留下來聊天。我提到學生升上國二覺得理化很難的一個主因是他們的數學不好。

『也不是真的不好,是學生不會移項。比方說

波速 (v) = 波長 (λ) * 頻率 (f)

如果題目給定波速 & 波長,要求頻率怎麼算?我們會很簡單的把波長移項過去,變成

波速 (v) / 波長 (λ) = 頻率 (f)

2017/12/16

思考如何維持品質穩定

今天又把球根花卉的投影片拿出來分享給其他老師。其中這幾頁沒有解釋可能沒人看得懂我在講什麼。

投影片裡提到花博期間一株蟛蜞菊要 300 元,同樣的花在花市 4 盆 100,為什麼花博要買這麼貴的?是因為距離展場進,運送方便?不對啊,距離展場近應該更便宜才對啊,怎麼會更貴?還是說,就像大家說這是貪污?

我不知道有沒有貪污或者錯誤決策,畢竟花了 120 億,結果祇賺回 20 億還是很誇張,但是在買花的部份還真的不能簡單的用『貪污』兩字帶過。

為什麼要買較貴的產品? 圖、為什麼要買較貴的產品?

當時有花農出來說明:『你們買 4 盆 100 元,不保證回去一定種得活,而且也不會全年開花。但是花博為什麼簽約一盆 300 元?因為整個花博期間花都要保持盛開狀態,不能有凋謝的,沒有人希望專程來花博看到凋謝的花吧?所以不論是不是花期,都要想辦法讓花盛開,這樣一盆 300 很貴嗎?整個展覽期間要隨時維護讓花保持在盛開狀態耶!』

我這幾頁投影片 (& 隨後的幾頁) 是希望帶給學生一個觀念:『如果能走高階路線,把品質維持穩定,穩定供貨,那麼你的產品賣得比別人貴十幾倍還是會有人買單的。』

提供較好品質,就會有重視品質的人來採買 圖、提供較好品質,就會有重視品質的人來採買

從學生時代看《將太壽司》,老闆對他們說:『一千個壽司做壞了一個,對於師傅來說可能沒什麼,但是對於吃到那個做壞壽司的顧客,這個壽司就是他的全部。』

後來看到一些介紹費玉清的文章都提到他為了保持嗓子在最好的狀態,連辣都不吃,就是要給所有聽眾都有相同的品質的歌聲。

要維持品質齊一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這在公司裡面可能會是有專職的 QC 人員來維持,但是一些小農可能沒有這樣的概念,所以我想在第一節課就讓學生開始思考如何維持品質這件事。

我後來決定用投影片上課也是為了維持品質,就算我再健忘,有了投影片也實在不會講得太差了,所以就努力做好我的投影片。而這種對品質重視的心,我希望學生能及早培養起來,不期望他們能瞭解,但至少先聽說這樣的說法,把種子種到他們心裡去。

完整投影片請參考球根花卉教學投影片,目標聽眾:國三選修農業技藝學程的學生,授課時間:二節課。這個投影片是我的投影片中做得最漂亮的了,平常每天都要上課,投影片是趕得及上課、能用就好;這個投影片幾個月前就有時間開始做,所以可以弄得很漂亮。 ;)

2016/02/10

補救教學為何效果不佳

今年二月,天下雜誌網站上有篇名為《點亮台灣,從點燃教育的「真誠」火苗做起》的讀者投書,提到擔任行政工作時的一些困擾,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補救教學的成效不彰。

該篇讀者投書刊出後,立刻有幾位教師在文章下方回應,認為補救教學有其意義,也認為自己滿努力在這件事,所以不同意作者的說法。但我認為這祇是作者與回應者處在不同角色的關係。

我想,如果作者不是一個認真的老師也不會寫這一篇文章。但因為作者本身擔任過教學組長,從教學組的角度來看,補救教學真的是一個亂七八糟的政策。

補救教學的師資來源

為什麼我說補救教學是個亂七八糟的政策呢?原因有幾個,我們先從補救教學的師資來源說起。補救教學的師資來源有三:

  1. 校內原本的教師
  2. 退休教師
  3. 在補救教學網站上登錄的在學大學生、研究生

但其實要找這三類的老師擔任補救教學都有其困難。

2015/04/18

不要樣樣通,樣樣鬆

今天看了兩篇網友轉載的文章,讓我想起國中時代與廖俊傑的對話。

其中一篇是大陸那邊的文章:

荀子曾提出过对知识的鉴别。他说有些知识是无聊的、无用的、无趣的,这样的知识荀子有一个判断,叫“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你知道了这样的知识,并不能够因此成为君子,你不知道这个知识也不会因此成为小人。有的知识对你的人生,一分都没加,又何必耗费精力和时间呢?

文章連結: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

2015/02/28

高中請儘量選自然組

「科學比人文學派崇高、客觀、真實」是否代表很多科學教師的心聲?

Wanru Lin​ 今天凌晨在她的部落格提到昨天那件紅遍全球的藍黑色洋裝時寫了這一段文字。

我不敢小看人文學科,畢竟我後來研究所唸的也是人文類科,不過我自己在給國三學生建議時,我都會說:『如果你對社會科沒有強烈的喜好,也不特別討厭數學,那麼我建議你上了高中,選組時一定要選自然組!』

為什麼呢?是因為我教生物所以說自然組比較好嗎?不是,我是從現實面來說的。

等一下,我說的現實面不是你常聽到的:『自然組比較好找工作。』而是,高中選自然組比較不會浪費你的時間、你的大腦

2013/03/29

會說話的臺灣蝴蝶圖鑑

今天自然領域邀請了一位講者來講蝴蝶。

演講者很認真的準備了很多資料,整理許多自己拍攝的蝴蝶相片,恨不得在短短的 2 小時內把台灣 400 多種蝴蝶都秀過一次,將臺灣所有蝴蝶種類都介紹給大家。不過這個目標太難達成了,所以她講了好幾次:『不好意思,時間實在不夠,我準備的資料沒辦法都講完。』

這真是一個認真的演講者,但是,演講不該是這樣子的。

短短兩個小時別說想要把 400 種蝴蝶都介紹過一輪,即便少一個 0,要在這樣的時間內介紹 40 種蝴蝶也是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勉強把 40 種秀完,底下的聽眾大概也沒記得多少資訊。

台灣祇有 20 幾種青蛙,我從來也沒記全過。

短短的兩個小時,介紹 (1)身邊常見的蝴蝶 (2)常被誤認的蝴蝶,比方說長喙天蛾常被誤認為蜂鳥 (3)特別美麗的蝴蝶,比方說長尾水青蛾 (4)生態習性特別的蝴蝶,比方說紫斑蝶的遷徙,這樣就已經很多了。而且不要四個主題都講,祇要其中一、二個就可以講很久了。

但光是介紹上述四個主題的演講我覺得還是不夠精采,我更想知道蝴蝶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Jonathan Drori 在 TED 演講花粉時,這個花粉研究者可沒有把全世界每一種花的花粉拍成相片然後不斷的秀每一種花粉喔,他是在介紹花粉在生活中有什麼重要性。你想過花粉可以用來做犯罪鑑識嗎?有考慮過用花粉來進行古董鑑定嗎?Jonathan Drori 告訴你為什麼花粉可以幫助我們做鑑定。這樣與生活相關的演講才會吸引人。

早上的演講,我覺得就是一本會說話的台灣蝴蝶圖鑑而已,實在不吸引我。

Technorati : ,

2013/01/08

並不是教過書就叫會教書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讓我回想起前一陣子看完實習老師試教之後,信譚講的一段話。

信譚說他認識一個媽媽:『ㄟ,信譚啊,我女兒考了幾年的教甄都沒考上,你能不能幫幫她啊?』

『可以啊,妳女兒什麼時候有空?請她準備一下,來找我時請她教一課讓我看,我看看哪邊需要改進。然後也順便教她面試的時候要怎麼回答比較好。』

『ㄟ,啊教書不就是那樣?我女兒都已經代課一、兩年了,哪還需要你幫她指導?』

這個媽媽有錯誤的觀念,教書看起來是大家都會沒錯,但是教的讓學生如沐春風跟教的讓學生睡成一片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並不是書拿起來,教個幾年就叫做會教書。

有沒有用心、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而改進,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教學。有些老師是越教越好,有些人越教越沒熱情越差,並不是教個幾年就會教書。

這個道理不祇是在教書上,在任何工作場合都相同。有沒有用心、有沒有投入,對工作成效的影響極為鉅大。

信譚還在想說該怎麼向這個大媽解釋時,大媽又說了:『啊我聽說要考上都要送紅包,一個人至少要四、五十萬,你已經考上了,應該也是有送過,所以很有門路吧,幫忙介紹一下,看要包多少我女兒才能考上?』

啊?

哎,原來有些人是這樣看考上教甄的人的啊?

雖然不敢說這種事絕對沒有,但是就算有應該也是很少很少。如果抱持著:『別人一定都是送禮、有靠山才能做到的啦!』的心態,不想辦法改變自己,那除非真的讓她遇到一個收紅包的,要不然應該是永遠也考不上的啦。

Technorati :

2012/12/06

教育與文化

研究所同學今年又約我到他任教的嘉義大學分享我對教育這個議題的想法。

因為今年的對象是修通識課的學生,所以我把去年演講的內容拿出來再修改一下,讓內容變的比較淺顯一些,比較適合沒有修過教育學程課程的同學。

我的內容分為四個部份:

什麼是教育? ==> 對現行教育體制的批判 ==> 教育造成的社會轉變 ==> 歡迎成為教育新血輪

主要內容與去年演講的內容相似,所以可以參考去年寫的 I have a dream & I have a dream II,底下就祇列出今年的簡報檔。

簡報最後引用的是 Randy Pausch 教授演講『如何實現兒時夢想』的片段,他說的太好了,我怎麼樣也無法超越他所說,所以就直接拿他的話來用了。

希望能吸引到幾個對於教育有興趣的學生來修習教育學分。

Technorati : ,

2012/02/22

常例與特例

最近 NBA 籃球選手林書豪造成一陣旋風,臺灣 & 中國大陸開始搶人,忙著分辨林書豪到底是臺灣人或是大陸人。

也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把他稱為『臺灣之光』就是了。

『臺灣之光』?聽起來好熟悉啊!哎啊,之前王建民、現在曾雅妮也都被這樣稱呼。有臺灣人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讓大家都很開心,覺得這是臺灣的榮耀。

可是我聽這個『臺灣之光』,怎麼聽怎麼刺耳。

暫且不說林書豪 & 王建民並不是在臺灣發光發熱之後才被聘請到國外去的,成長的養分根本不是臺灣提供的,幹嘛佔人家便宜啊?就算今天他們是真的在臺灣成長,嶄露頭角之後才被挖角去美國的,那也稱不上是『臺灣之光』啊。

NBA 有 30 個隊伍,每個隊伍一軍、二軍加一加少不了幾十個人,30 個隊伍總人數可達數百,林書豪祇是 NBA 組成成份中的一個特例,並不是常態。一個數百人的團體裡祇有一個臺灣人,就算林書豪打球打得再好,但如果他是臺灣之光,那其他數百人是什麼?

而且,在一個不問身份祇看能力的團體中祇有一個臺灣人,這怎麼說都是臺灣的悲哀吧?怎麼會是臺灣之光?林書豪、王建民、曾雅妮反映的是臺灣整體社會 & 教育的失常,實在是不值得高興啊。

Technorati : , ,

2011/11/30

I have a dream (II)

嗯,昨天將文章發布之後,發現總是會有一塊空白區塊擋在文章之中。:( 東找西找找不到問題所在。

後來發現似乎長一點的文章都有相同的狀況,比較短的文章就沒這個問題,大概是 Blogger 遇到太長的文章時會出錯……所以祇好將昨天的文章切成兩篇發布。

底下是昨天發布文章的後半段。對了,其實文章還沒寫完喔。

教育改變了社會

1963 年,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Martin Luther King) 在美國境內四處演講,呼籲各界重視黑人的權益問題。

黑奴解放後,雖然不再是白人的奴隸,但是美國南方各州黑人的權益仍然無法與白人相比擬。他們沒有選舉權、不能夠就讀白人的學校,也沒有像樣的大學,祇能在黑人自辦的社區大學中學習,金恩博士四處演講時,一再提醒大家要去重視這些問題。

他的演講不斷的提到『I have a dream』,夢想著有一天黑人與白人能夠享有相同的權益,並與白人情同手足,這句『I have a dream』也因而成為金恩博士最有名的話語之一。

1963 年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演講
圖、1963 年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演講

在金恩博士四處演講的兩年後,美國詹森總統簽署了 Voting Rights Act (選舉權法案),明訂黑人與白人擁有相同的權力,可以參與選舉。

1965 金恩博士與詹森總統會面 (Voting Rights Act)
圖、1965 金恩博士與詹森總統會面 (Voting Rights Act)

1965 通過的選舉權條款中還明訂黑人能夠與白人就讀同一所學校,不再受到種族隔離,從此黑人可以獲得較好的教育資源。

1965 黑人可以與白人共同上學
圖、1965 年黑人可以與白人共同上學

從 1963 年金恩博士投身演講,到 1965 年的選舉權法案通過,中間不過短短兩年時間,金恩博士的這一場社會教育成效讓人讚嘆。當然這不全是金恩博士的功勞,他是將潛藏已久的能量引導出來,沒有黑人族群長久以來的不滿情緒,他的演講沒辦法獲致如此大的成果。

1965 年的選舉權法案讓黑人擁有選舉權 & 較佳的受教權後,其效應不斷發酵。2008 年歐巴馬當選為第一位美國黑人總統,距離選舉權法案通過僅僅 43 年。沒有金恩博士的那一場社會教育、沒有受教權的保障,第一位黑人總統不知道還要要晚多少年才會出現在美國,這就是教育的力量。

2008 年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
圖、2008 年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

教育無所不在,像身處在網路時代的人們隨時可接收到不同的訊息,人們也就不斷的被教育著。你可能感受不到這種教育的力量,但是讓我們來看看今年 9 月發生的一件事,你就知道流通的訊息也是教育人們的方法之一。

今年 9 月 25 日,沙烏地阿拉伯國王 Abdullah 宣布,沙烏地阿拉伯的女性開始擁有投票權與地方選舉的被選舉權。

沙烏地阿拉伯是極端保守的伊斯蘭教國家,女性的權利一向受到漠視,但是在訊息流通迅速、人們可以從網路接受到各類訊息自我教育的現代,他們也不得不開始重視女性權益被忽略的問題。所以教育除了提供個人向上流動的力量,也讓『身為一個人』獲得了應有的尊重。

社會與教育相互影響

除了像金恩博士這類明顯影響社會的情形外,教育在一些比較不顯著的地方也不斷的與社會相互影響。比方說,你覺得一國人民識字率提昇之後,農業佔 GDP 的比例應該會上升還是下降?我是認為識字率提昇之後,整個社會的轉變會讓農業在 GDP 的貢獻隨之下降。

有沒有相關證據呢?有啊,上次介紹過的 Gapminder 就可以查詢相關資料。從 Gapminder 提供的數據看來,人民識字率的提昇確實與農業佔 GDP 比例的減少共同發生,至於是誰影響誰,這恐怕就難以斷定了。

識字率提昇的同時農業佔 GDP 的比例下降
圖、識字率提昇的同時農業佔 GDP 的比例下降

那麼,識字率與工業所佔 GDP 比例的關係呢?我想你猜到了,Gapminder 的數據呈現出來的是,人民識字率上昇的同時,工業佔 GDP 的比例也是上昇的。

但是識字率到達 90% 之後,許多國家的工業 GDP 反而是下降了。

識字率與工業 GDP 比例的相關性
圖、識字率與工業 GDP 比例的相關性

為什麼識字率提昇之後,工業佔 GDP 的比例會下降呢?有可能是因為大家基本素質提昇後,開始注重環境保育,往昔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舉措也逐漸受到質疑。一些工廠受不了這類環境保育成本的增加,開始將產業外移,而造成工業佔 GDP 的比例下降。

當然,我這個猜測祇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無論真正的原因為何,教育與社會共同變遷則是一個可見的事實。

好啦,在識字率提昇之後,農業 GDP 下降、工業 GDP 也下降,那到底什麼提昇了呢?有一部份的解答可以在服務業中獲得答案,我們可以看到服務業的 GDP 比例與識字率是同時上昇的。

識字率上昇的同時,服務業佔 GDP 比例也上昇
圖、識字率上昇的同時,服務業佔 GDP 比例也上昇

社會經濟與教育習習相關,那麼社會的穩定性呢?比方說,某個國家的謀殺率與教育是否相關呢?從 Gapminder 提供的資料,可以發現識字率提昇的同時,該國的謀殺者數量下降了。當然有一些例外,比方說上次提過 1994 年俄國兇殺案暴增為 1990 的三倍就是一個例外,但總的來說,多數國家識字率上升的同時兇殺案數量是下降的。

識字率上升時謀殺者人數下降
圖、識字率上升時謀殺者人數下降

到這裡,我們可以回頭看看一開始我列出來的三個新聞標題了。你當時看到那三個新聞標題時,心裡想了什麼呢?

我聽過一些人講:『都讀到大學了還做這種事?』

沒錯,我們對於受過教育的人的期望是比較高的,覺得讀到大學的人犯了這種錯有點不可思議,所以才會覺得:『怎麼讀到大學了還犯這種錯?』可能會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讀書與人品是不相關的,誰說受過教育的人就比較不會犯錯呢?

但事實是,即使在學測 17 分就可以就讀大學,任何人祇要想讀書都可以受大學教育的現在,大學生犯罪都還是個新聞,值得在新聞標題中把他的大學生身份標註出來,足見受過教育的人犯罪還是比較少數的 (才有新聞價值),Gapminder 的數據剛剛也告訴我們這一點了。

所以能夠成為一位教師,參與這個社會改變的過程,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Technorati : ,

2011/11/29

I have a dream (I)

任教於嘉義大學的同學邀請我到他的班上,對一群大學生分享我對『教育與文化』這個議題的一些想法。

『教育與文化』耶!好大的一個題目,這可以開一門三學分的課了吧?我怎麼有能力講這個題目?後來想一想,我決定從『我為什麼要當老師』這一點切入講題。

開始之前

在進入主題之前,請大家先看看底下這些新聞標題:

1、大葉企管系學生持有偽鈔與安非他命
2、國防醫學院學生上網賣嗎啡
3、元培科大四年級學生當襲胸狼

你看到這些新聞標題後有什麼想法?不論你看到後想法為何,請先將它放一邊,我還不急著討論它。我想說的是我為什麼會來當老師。

不完美的社會

我念東海畜研所時,常與好友在研究生室聊天,活脫就是古代讀書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寫照 (不過重點是我們的事事關心應該加個橫批:『閒聊打屁』 XD )。

在那些的日子裡,我們常常聊到後來就陷入相同的困境。談論一些社會狀況時,最後會發現這些現象都是源自於民眾缺乏公德心、民主意識不足,或是民眾無法理性辯論等原因,而繼續深究這些現象的起因,大概都可以歸結到『教育問題』來。

就這樣,我們覺得我們談論到的這些社會奇怪的現象可以歸類於教育問題。所以當教育部開放師資培育,而東海也成立了教育學程 (師資培育中心) 後,我們幾個畜研所的學生都申請研讀教育學程。畢竟,在外面說教育有問題,倒不如自己跳進來試圖改變它。

立志當個優秀的推銷員

當然啦,教育的範圍並不祇是學校教育而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都是教育的範疇,要改變教育問題並不一定要修習教育學程,從家庭、社會的角度切入也可以改變教育狀況。

祇是我們那時沒有想到這麼多,單純的認為進入學校體系中,就可以提供一己之力讓社會發生一點點改變,所以就申請了。然而那時要申請教育學程可不容易,我們幾個朋友都是到了研三才申請上學程,到研四才能唸完學程。

為了讓自己能更有效的發揮功效,我參考不少推銷術的書籍。我認為老師與推銷員其實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我們總希望學生能夠接受我們的道德觀、學習我們想要讓他知道的知識,這不是與推銷員希望多賣一些產品給我們是一樣的嗎?所以我覺得去參考推銷手冊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雖然有許多人認為我錯了,教師不是服務業,怎麼能與推銷員相比擬呢?但我還是一直抱持著這樣的念頭。尤其是 2008 年看到 Randy Pausch 教授的《最後一場演講》時,更加深了這個想法。

Randy 的大學指導教授 Andries Van Dam 對他說:

因為你超級擅長推銷,
任何公司雇用你之後都會把你當成業務員。
那麼,你為什麼不賣些更有價值的東西呢?
比方說……教育!
    -- Andries Van Dam 對 Randy Pausch 的勸導

我在畜研所唸的是肉產品加工,如果留在畜產界,未來大概就是賣賣貢丸、開發新口味香腸這樣。看到 Andries 教授把教師的推銷員身份講得這麼貼切,我非常高興之前把握了機會轉變為教師,來推銷更有價值的產品。

Steve Jobs 靠著:『你想要一輩子賣糖水,還是想要改變全世界?』這句話讓 John Sculley 離開百事可樂執行長的位置來加入蘋果電腦陣營。Andries 的:『你為什麼不賣些更有價值的東西呢?比方說……教育!』雖然沒有 Jobs 那麼強而有力,但也是一句很有力道的話語。

現在教師甄試越來越難,要讓有熱情的新血輪進入教育圈,我們就需要 Andries 這樣強而有力的話語來吸引新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載舟與覆舟

不過事物有一體兩面,教育也不例外。社會學家對我們現今的教育制度就有許多的批評。其中一個批評就是教育制度不斷讓階級制度再複製,階級之間的不平等也一再的被再生產出來。

這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制度其實常以為勞動市場的需求為依皈,市場需要什麼樣的工人,學校就教什麼樣的內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持續接收到:『你要這麼做,以後才能找到好工作,成為一個老闆嘉許的稱職員工』的訊息,不斷的將這些訊息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經由這樣的教育體制,我們一代代複製出乖巧的好員工,不會挑戰老闆的觀點,階級的複製於焉完成。

Bourdieu 提出的文化資本則是教育階級複製的另一個面向。當父母親擁有比較高的社經地位時,他們給予孩子的知識、技能、教育,都可以讓他的孩子,相較於沒有文化資本的孩子,取得社會上較高的地位。也就是說,一旦階級形成,取得上位階級的人就可以確保他們的孩子能繼續保留在這個階級中,向上流動的力量因而受到阻礙。

蘋果橘子經濟學》的作者,經濟學家 Steven D. Levitt 的研究發現,父母親做了什麼對於學生的成就並沒有顯著影響。不論父母親嚴格或是寬鬆,孩子的學習成就沒有太大差別。

那麼有什麼什麼因素會真的影響孩子的學習成就與其後發展呢?Levitt 分析大量的數據後發現,父母親身份地位對孩子的影響比他們的教養方式影響來得顯著。Levitt 的研究支持了 Bourdieu 提出的文化資本理論。

教育祇有複製階級的這個問題嗎?肯.羅賓森爵士 (Sir Ken Robinson) 認為教育造成的另一個大問題是學生失去了創意

學校教育是一個團體進行的活動,為了維持整個團體的運行,個別的需求 & 差異常常就被忽略掉了。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與整個體制不斷的磨合,逐漸順從了整個體制加諸個人的要求,自己的需求、創意漸漸被放棄,最後成為沒有創意的一群。

祇要觀察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們很難否認 Sir Ken Robinson 的指控。國小低年級的學生創意十足,然後隨著年紀增長,他們的創意逐漸消失,因為學生們常會接受到:『你不要太有意見,聽話就對了。』的訊息,漸漸的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不過,對於這個指控我要說這可能不完全是學校教育的錯。觀察其他群居生活的生物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甚至家裡的小貓小狗,在小時候好動、什麼都好奇的玩一下,但是長大後這些好奇心也就隨之消失,這可能也是生物保護自我的本能之一。

小時候在媽媽身邊,皮一點沒關係,跌倒了、受傷了,有媽媽照顧;長大後如果還是一樣皮,可能就要喪命了。所以演化偏好讓生物長大後失去好奇心與創意。我認為人類的學生越大越沒創意有一部份要歸咎於人類的生物性。)

雖然教育制度受到了社會學家的批評,以及有學校扼殺創意的指控,但撇開這些不談,我還是覺得教育是具有價值,值得投身其中的一個領域。我們祇要看看美國近 45 年來的改變就知道教育的力量有多巨大了。

~未完待續~

Technorati : ,

2011/11/25

二一制度確實該取消

今天有個新聞是台師大取消了雙二一制度,以後再也不以成績將學生退學。有人罵說這是在大量製造 22 K 的廉價勞工,不過我有不同的想法。

引一篇我在 2000 年發表在東海大度山之戀 BBS 的文章來做說明好了 (其實我當時寫了不少篇相關文章,現在祇剩下這一篇找得到):

====舊文引用開始====

發信人 Yukie (探求生命映象的繽紛), 信區: Campus
標 題 Re: 大教室重要?師資重要? (轉載)
發信站 大度山之戀 (Sun Aug 13 03:23:06 2000) , 站內信件

我認為應該要求學校取消 1/2 制度,甚至要求教育部取消修業年限。

每個人在求學過程中有不同的境遇,今天這位企管四下被退學的同學或許是本身不用功,但也有可能是他對於四下的課程吸收能力較差,甚至有可能是他家境不好,需要半工半讀,以至於無力在課業上花費太多心力所造成的。我們最好不要太武斷的說他學習方法需要加強,因為我們不是他。

但是不管是什麼原因,學校是否有資格因為一個學生被當了 1/2 的學分而褫奪其讀書的權力?學校應該是一個教育的機構,學生被當了,代表他還需要再重新學習,而不是被一腳踢出校門。取消 1/2 制度可以讓學生有機會再學習他學得不夠好的科目。而教授也不必因為人情壓力 (教授,我要被 1/2 了,你讓我過好不好) 做出放水的行為。反而因為不必擔心學生被 1/2 ,教授可以更加嚴格的給分。

有人說取消 1/2 制度會讓學生更怠惰,但真是這樣嗎?大部份的學生還是希望能夠四年就唸完大學吧?有差嗎?需要因為一些學生的怠惰,否定了大部份學生求學的機會嗎?而且取消 1/2 制度,教授如果更嚴格了,學生會怠惰嗎?

但是取消 1/2 制度,甚至取消修業年限,可以讓一些半工半讀的同學有機會修完大學學位。這才是一個『教育』機構所應該做的:讓大家都有機會學習

====舊文引用結束====

國外常有學生半工半讀,花了十幾、二十年時間才終於修完課程,從大學畢業。在我們目前的學制下,這種長期學習模式是很難得見到的 (除非去上社區大學、空中大學)。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我們還有兵役問題,所以嚴格限制修業年限;另一方面是我們還有二一制度,來把不及格的學生剔除於學習之外。

現在頂尖大學首次取消二一制度,我們的成人教育總算向前跨出了一大步。之後若全面改為募兵制,我希望能將修業年限也取消,讓每個人都能持續的學習,而不需要強求一定要在短短的六年內拿到大學文憑。

『如果有學生一直賴在學校裡不畢業、不出來工作怎麼辦?』

喔,這不應該是學校設立修業年限的理由,家長應該要自己要求子弟好好學習,而不是把這個責任丟給學校。而且也不應該為了這一些人限制更多人的學習機會。

因此對於台師大取消二一制度的舉動,我覺得這是很棒,也應該獲得大家支持的一件事。:)

Technorati : , , ,

2011/06/11

影片中的主角在學校都是怎麼樣的學生呢?

你通常會用網路做些什麼呢?找資料、聊天,還是打線上遊戲?有人利用網路進行絃樂四重奏。

我很喜歡在 Youtube 上找影片觀看,很多影片的創意是我一輩子想像不到的,看這些影片總會讓我覺得很開心,也對影片拍攝者充滿敬意。

比方說上次在 Youtube 上看到日本網友利用視訊網路,讓身處在不同地點的四個人藉由網路演出絃樂四重奏就覺得很棒。

四名演出者頭上都戴著面具,不以真面目示人,究竟是害羞還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也不能期望他們的演奏技巧能與穆特 (Anne Sophie Mutter)、海菲茲 (Jascha Heifetz) 等大師相比擬,但我覺得很棒的是,這四人也許祇是業餘音樂愛好者,平常沒什麼機會上台演出,但是藉由網路他們能共同演奏,自娛娛人。

過沒多久我就找到另一個也讓我讚嘆不已的影片,一個人演奏多種樂器。

雖然這位網友的影片分為六個子畫面,他演奏的樂器嚴格說起來應該祇有三種而已,鋼琴、電子琴、手風琴應該都算同一種樂器,不過利用影片剪輯組成一人樂團,這真的是讓我很佩服。

有些人雖然不會演奏樂器,但是可以用不同聲音演唱一首歌,這也很厲害。Nick Pitera 可以一個人分飾多角演唱 Disney 的卡通歌曲。

如果不能像 Nick Pitera 一樣用假音唱歌,也不盡然就沒辦法拍這樣有創意的影片,Mike Tompkins 能用口技模仿不同樂器,他唱歌時都祇用自己的身體來做樂器合聲。

底下這首原為女歌手 Adele 演唱的 Rolling in the deep,Mike Tompkins 將其改編,自己擔任歌曲演唱 & 樂器伴奏,真是了不起 (而且我覺得 Mike Tompkins 翻唱的比原唱好聽多了)。

看這些影片時,我都在想,這些影片中的人物他們在學校時是什麼樣的學生呢?是安靜、乖乖的學生嗎?或其實是不怎麼喜歡讀書、每天上學時最期待的就是放學後可以好好玩音樂的學生?

顯然在學校時不會有太多機會讓他們這樣玩音樂,如果是生在台灣的話,那機會還會更少一點。所以我總是好奇,如果他們今天出生於台灣的環境中,他們會是什麼樣的學生?仍然有辦法讓他們發展出這樣的創意嗎?所以看著這些影片時,我總會提醒自己學生是非常多樣的,不要祇以學業成就來斷定一個學生的未來。

『嗯哼,這些影片是有創意沒錯,但是這能做什麼呢?能當飯吃嗎?』

嗯,或許可以。

去年 Applegirl 用了幾台 iPhone 翻唱 Lady Gaga 的 Poker Face 而一夕爆紅。

三個月後,因為上傳這一段以 iPhone 做為樂器而爆紅的 Applegirl Kim Yeo Hee 就推出了自己的單曲『My Music』,如果沒有用 iPhone 演奏的這個創意,她可能就沒機會出唱片了。

所以創意能當飯吃嗎?嗯,或許是可以的,祇是要靠創意吃飯不容易就是了。

Technorati : , , ,

2011/05/03

John Hunter 談世界和平遊戲

剛剛看到笨國王介紹 John Hunter 談世界和平遊戲這個演講影片,一時好奇點了下去,看的好感動,所以也來分享給大家。

John Hunter 是一位國小老師,他在四年級的課程中設計了一個世界和平遊戲,讓學生試著解決 50 個相互關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議題。這個遊戲祇是幾塊平板加上一些棋子,板子上有一些國家,富國、窮國,每個人分配到的國家並不相同,擁有的資源也頗有差異。

學生在遊戲過程中要靠著軍事行動 (所以他們也讀孫子兵法)、經濟活動、政治談判等等方式來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所以課程就在學生自主的討論、創意思考中進行,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角。

聽 John Hunter 老師的演講覺得他怎麼這麼棒?這樣的教學創思、與學生平等對談的方式,都是值得學習的方式。他的演講平實中帶著幽默,但是好幾次讓我快要掉眼淚,小 P 老師也說他看的快噴淚,就是那種真實、誠懇、認真、相信學生的態度讓我覺得相當感動。

很棒、很棒的演講!

看到 John Hunter 的設計的課程,讓我想起《全局式學習》這本書倡導的『簡易版球賽』,與其在課堂上不斷要求學生背誦經濟活動、死記恐怖主義、國家和平等內容,不如設計一個簡易版的遊戲,讓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其中,這樣學生學習的還比較快。

經過親身參與的過程後,再回到課本中高度抽象的課程內容中,學生比較能夠理解課程內容意義。所以 John Hunter 給我的啟發就是,我自己也要好好設計一套簡易版的遊戲,讓學生能夠從中學習。阿簡設計了一個能量塔小遊戲,我能夠想到什麼呢?

Technorati : , , , , , ,

2011/04/10

生物趴辣客 3 (Bio Potluck 3) 心得

4 月 2 日到中山大學參加第三屆的生物趴辣客 (Bio Potluck) 聚會。

不到五點就起床搭公車、坐統聯南下高雄,一切都很順利,雖然天還沒亮,但我祇等了幾分鐘公車就來了;到統聯公車站也祇等半小時 (兩班車) 就搭上車,到達中山大學時還有點時間。

不過行百里路半九十,我在中山大學裡面迷路了!!

嘗試問了許多人,每個都說:『對不起,我不是這個學校的人。』搞到後來,我到達會場時 Potluck 3 已經開始一會兒,所以祇能坐最後一排。

坐在最後一排,眼前一片黑鴉鴉,都是來分享的老師的後腦勺。看著這些後腦勺,心中非常感謝阿簡 & 一群熱心的工作人員舉辦生物趴辣客聚會,也非常感謝這 99 位老師在春假第一天帶著熱情來分享自己的教材、教法,讓我有機會從他們的身上學習,以充實自己的教學。

這些老師們分享的內容有些可以直接應用在教學上 (比方說穎維老師的體內受精 & 體外受精小遊戲),也有一些老師的教學引發我的一些想法,蘭老師的花生教學就讓我讚嘆萬分,刺激我的思考。

蘭老師的花生觀察教學

蘭老師給每個學生一個花生,請學生觀察後畫下他們所看到的花生。一開始從外殼觀察起,然後剝開殼觀察花生米,再把種皮剝下觀察內部 (這其實一開始是阿簡的創意)。

大家都說學生越來越難帶,不過看到蘭老師的學生作品後可以發現,學生或許越來越難教,但是祇要用對方法,這個時代的教師還是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蘭老師的學生畫的花生觀察圖非常詳細、美麗,那需要學生全心地投注於其中,努力想要把這件事做好,才能有這樣的成果。

蘭老師的花生觀察課程讓我想到在生物趴辣客 1 分享螞蟻教學的林莞如老師。

林莞如老師讓學生觀察螞蟻、做記錄,課程進行的方式與蘭老師是相同的,差別在於林莞如老師是用螞蟻做教材,而蘭老師用花生。

祇是這教材人人會用,各有巧妙不同。由我拿著花生、螞蟻或是其他可以提供學生觀察、記錄的生物進行教學,我有把握教出來的成果一定不如蘭老師 & 林莞如老師 (這種把握真是令人難過),我非常希望能實際觀摩兩位老師如何進行『生物觀察』的教學,趁機偷學一些有用的教學方式。

所以生物趴辣客聚會可以考慮的把每一次最受歡迎的小菜列為下一次的主菜,並讓端主菜的老師帶著大家進行一場教學模擬,這樣我等小輩就能從前輩身上學習到更多。

合科教學,讓花生米在美術課上放光芒

我還有另一個想法。就是這樣的觀察教學是不是祇能在自然課來做呢?如果與藝文老師合作,讓學生在美術課上針對生物進行觀察、寫生,似乎也是一個可以嘗試的合科教學模式?

美術課的素描常會給學生畫石膏像,或是畫水果(通常是三角構圖),不過石膏像 & 水果沒辦法讓學生一人一個,所以學生都祇能遠遠的觀察、進行素描。

如果利用一些小東西讓學生素描,大可給每位學生一個花生,讓他就近觀察、進行素描,美術老師也可以幫忙指導學生觀察。

之後自然課時,生物老師可以再繼續延伸這個觀察、記錄的課程:『你們之前在美術課時都有畫過花生,你們知道這個殼是哪裡發育來的嗎?花生米呢?你把花生米剝成兩半,這每一半(瓣) 的作用是什麼呢?」

這樣的合科教學模式,一方面借重美術老師的專長,幫忙指導學生繪畫、記錄;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自然科教學時數不足,難以在課堂中讓學生做太多發揮的困境。希望之後能有機會與美術老師合作開發這樣的課程。

……

不過,是不是應該要給每個學生一只放大鏡?;)

Technorati : , , , , , , ,

2011/03/22

總統、教師與 Costco

前幾天親子天下網站刊出了一篇由總主筆許芳菊撰寫的一篇文章《邁入新學習時代-老師一定要做的 4 個轉型》,指出 OECD 建議 21 世紀的教師應該提供客製化的學習運用多元化的知識來源創造團隊合作學習的機會,以及提供深度評量

文章出來就罵聲不斷,ptt 網友 NighK 寫的一篇回應讓許多人大聲叫好、四處轉寄。底下就將許總主筆 & NingK 的文章摘錄數句加以對照,大家就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別了。

許芳菊理想版 NingK 現實版

當十二年國教即將啟動,該為孩子點燃那把學習之火的老師,許多人竟有著共同的焦慮竟然是:「不考基測,學生還會念書嗎?」

當早自習沒小考又沒老師時,在常態分班的國中教室,你看過一次之後你就會煩惱孩子會不會念書了

「現在大部分的老師還是只會用『老師這麼辛苦、爸媽這麼辛苦,你一定要好好用功』這類的話,來勸誡學生。」

不然你告訴我爸媽把你辛苦養大幹嘛,去學校裝流氓??

就在去年底,台灣旅美學人張同平獲得美國傑出教授獎。他的數學課把同一道題目分給不同組學生解題,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解答。解題後再讓他們辯論二十分鐘,讓彼此真正明白為何如此解題。

台灣是沒有分組學習嗎?除了最愛分組的童軍課。自然科的實驗室分組 老師將實驗步驟講解之後 給學生自行操作並尋找問題這跟這例子不是非常相符嗎?

But!!人生最機車的就是這個 But!!

將學習的責任給了他們之後,得到的是亂哄哄的實驗室,還有不時會被打壞的器材,外加我最痛恨聽到的一句話『老師~接下來要做什麼』

你剛剛是都沒在聽嗎?? 就算我講的太爛你沒聽懂好了,課本白紙黑字也教你了。等等! 桌上那被揉的爛爛的是什麼?!掯!!是課本……

假設情況

我們讓學生自己試著去解開二元一次方程式,分別教它們代入消去法 或是加減消去法等等,接著辯論

But!!人生最多元的就是這個 But!!

你會看到一群沒有民主素養,人家講一半就插話,或是不斷利用國中生笑點低,講一下你根本笑不出來的爛笑話 還有什麼都能扯到髒話跟 18 禁的大有人在。20 分鐘你能讓他們完成上述步驟?前提是你不准發怒鎮壓。

國中一節就 45 分鐘,如此一來你一節課只教了一題,你上的完?還是你打算每個章節只有一個例題? 期待這些學生會回家自我思考閱讀?

我自己在進行自然實驗的分組教學時,也一樣很頭痛學生根本不想理我,自顧自的玩起來。玩倒也就罷了,最怕的是學生在實驗室發生危險,造成他們的傷害那真是會心裡內疚一輩子。

不過,即便我自己也是面對這樣的問題,但是我並不認同 NingK 網友這一篇文章的一些觀點。

他說現在廢基測、廢升學,學生躲得掉這些壓力,但是躲不掉競爭,這個我認同,因為我們一生都在紅色皇后的競爭中;但是我不認為因為有這些競爭在、因為有家長、學生的問題在,我們就可以不去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我們應該想辦法克服這些問題,而不是因為有問題存在就整個否決掉我們應該要做的努力。

總統的怒吼

試想,如果今天總統說:『我的事情這麼多,在野黨一直阻撓我的工作,我怎麼可能做的好?政見跳票也不是我的錯!都是在野黨的問題!』你能接受他的說詞嗎?

仔細想想也沒錯。我們光是要搞定班上 35 個學生就費盡心力,總統要喬的人數何止 35 的 10 倍?三軍最高統帥就是總統,他要負責去搞定軍隊;五院最高協調者也是總統,他要處理的人事物是我們教師的幾十、幾百倍啊,他這麼說也是沒錯啦!

不過,開什麼玩笑?!總統怎麼能這麼說呢?

雖然我知道要面臨的問題很多,不過這就是民眾以高薪聘請一個總統來處理事情的原因啊!為什麼總統不是領 22K 月薪?就是因為我們知道總統要處理的事情多且重,必須要有能力的人來擔任才能應付總總的要求。

要來競選總統你就要有面對這些問題的準備,因此事情再多、再困難,也沒有抱怨的餘地。在野黨阻撓,那就必須放下身段去與在野黨協商,共謀各黨均能接受、且對所有人民有利的方式。相對來說,因為出來面對問題的人是有能力的,所以民眾用高薪來聘用總統幫忙處理、協商這眾多煩雜事務。

教師也是這樣啊!

亟待突破困境的教師

我們知道教師的事情多且雜,學生越來越難教、家長自主意識抬頭,教師不再是被拱在天上的職業,再加上人本等專門扯教師後腿的團體,教師這行飯越來越難捧這是事實,但是這都是我們要去面對 & 解決的。

不過,呈現在我們面前究竟是可解決的問題或是無解的習題?如果是無解的習題那就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上面了。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看過雷夫老師《第 56 號教室的奇蹟》的人,都可以發現 NingK 網友說的分組教學問題並不是無解的,至少雷夫老師可以克服分組學習的困難。阿簡老師月鈴老師他們也都有方法讓學生乖乖上課。

當然,雷夫老師之所以能成為全球聞名的教師,就是因為他的獨特性。當大家對學生沒輒的時候,他可以克服這些困難。我與雷夫老師的距離就像天與地,他在天,我在地。我達不到他的成就,但是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人可以,也就成為我努力的目標。

在試圖解決學生分組教學不受掌控的問題時,我想,是不是一開始不要分組 20 分鐘?先從試著分組 5 分鐘開始進行?設計幾個學生一、二分鐘就可以解決的小問題,讓學生合作解決。教師 & 學生雙方面對於分組討論的經驗豐富了之後再逐漸增加分組討論的時間,搭設鷹架讓學生一步步接近我們所期望的目標,這樣可以改善分組教學所面臨的困難。

我上資訊課時,先設計一些 1 分鐘的活動,藉由碼表計時,讓學生在 1 分鐘之內完成我要求的作業,之後漸次增加為 2 分鐘、3 分鐘、5 分鐘、10 分鐘的活動,藉由課程的設計,引導學生在分組活動中的表現。

受限於教學時間,我們不可能每一節課讓學生做分組活動,但是我可以在一個主題教完後,讓學生針對這次的主題進行一次統整性的活動,改變一下教學模式。教完一個主題學生有了先備知識再來進行分組討論,也才不會發生 20 分鐘下來學生什麼也討論不出來的困擾。

所以,我同意 NingK 網友的話,我也很苦惱於學生分組教學的不受控制,但是我努力嘗試讓學生可以逐漸改變。我不希望因為分組教學不易控制,就認為這是理想化的教學、是教授們嘴砲,否決了讓學生有更理想化的學習方式的可能。

Costco 退貨無需理由

我自己在 Costco 沒買過什麼東西,它所提供的商品常常是量大包裝,並不適合我的消費習慣。不過我一直很感謝 Costco 願意來台灣開設商場。

Costco 這類美式賣場最讓人稱道的是,它們非常尊重消費者。祇要在期限內,完全不需要理由就可以退貨。所以許多滯美的中國人買了衣服,穿一穿,在期限前又退回去,並嘲笑美國人的腦筋就是笨,竟然想不到這樣好好利用 Costco 的方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Costco 還願意來台灣開設賣場,顯然它們相信人性本善,會這樣吃賣場豆腐的台灣人、中國人畢竟是少數。另外,就是它們認為消費者是可以教育的,可以藉由教育消弭惡意退貨所造成的損失,所以他們來台灣開設商場,我最佩服的就是它們願意教育消費者的這一點。

事實證明它們的努力與尊重消費者的態度有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因此在台灣開設一家又一家的商場,它自己獲利,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雙方互蒙其利。

對一個教師而言,我們面對的消費者就是學生 & 家長,當消費者做出不理性行為時,我希望能效法 Costco,想出解決的方法來化解這些問題,最終受惠的還是我們彼此。雖然許總主筆提出來的理想難以達到,但是當我們往那個方向努力,我們就更接近理想一步。如果一開始就否認了進步的可能性,那麼我們就永遠無法改變現狀了。

Technorati : , , , , , ,

2010/12/20

藉由設計創造一個可以改變社會的教育環境

美國北卡羅納州伯蒂郡 (Bertie County) 是一個人口逐漸流失的地區,每平方公里祇有 10 位居民;在公立學校中,86% 是非裔學生,全郡祇有 8% 的居民擁有大學或大學以上的學位。

雖然看起來 Bertie County 是一個逐漸沒落的地區,但是危機發生時也是轉機到來時,反正再壞也就是這樣子了,所以可以試行一些大膽的計畫尋求整個社區轉變。

北卡羅納州的學督邀請設計師 Emily Pilloton 到北卡羅納州,利用 Pilloton 的設計專長促進社區轉型。Pilloton 設計了一套問題解決模式課程,讓學生以解決社區的真實問題為主軸進行設計課程。

這樣的課程讓一些學生找到了學習的興趣 (我猜,無論課程如何設計,仍然是有一些人喜歡、一些人不愛),也因為課程是以改進社區為主軸,所以也帶動了整個社區的改變。

在這個過程中 Emily Pilloton 的身份也逐漸由外人慢慢轉變,她把家搬到 Bertie County 當地定居,也去考了高中教師執照,真正的投入了整個計畫。教育就是要有這些具有能力又充滿熱情的人來參與啊!:D

底下是 Pilloton 在 TED 演講這一場教育實作的過程,非常動人。

Technorati : , , , , , , ,

2010/12/05

稍高於學生能力的挑戰讓課程更有趣

『你們的責任是好好來上課,我的責任是想辦法出一些難題來折磨你們。』『老師……你太狠了啦!』

上面的對話是前天 (12/03) 在上課時與學生的對談。當然說折磨學生是誇張了點,應該說是出一些難題來挑戰學生。如果是折磨,大概上個幾次課學生就想蹺課了;但是給學生一些挑戰,大家都會樂在其中。

讓學生做他已經會的事,他會覺得很無聊;讓他做遠高於他能力的事,他會因為害怕而喪失鬥志;但是如果給學生的是略高於他能力的挑戰,他就會做的很有興趣。

設計電動玩具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電動玩具都會有升級制度;每升上新的一級,就有新的任務 & 挑戰出現,而這些新的任務與挑戰的難度,都稍高於玩家的級別,這樣玩起來才有樂趣。你不會看到一個遊戲叫 Level 01 的新手去打最後的大魔王;也不會叫 Level 60 的高手去新手村打最初等的怪物。

回到教育的觀點,要讓學生學習的時候覺得有趣,就需要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覺得有挑戰性,可是又不會難到學生想放棄。

要設計有挑戰性的題目對教師而言也是一個挑戰,真的是教學相長。不過有時候也不見得要花多少精神,可能把原本的題目改一下條件就是一個挑戰題了。

像前幾天要求學生用 15 個 Scratch 積木編一個有趣、流暢的動畫,原本學生都可以自由的運用 Scratch 積木,現在祇能用 15 個,這就變成了一個新的挑戰。再加上時間限制,變得也還滿緊張刺激的。

而我祇需要在旁邊搖旗吶喊:『哇,有人已經做了很多了,其他人加油。』『哇,祇剩下 20 分鐘,要趕緊加快速度喔!』

『ㄏㄡˋ,老師你這樣讓我們很緊張耶!!』

『哈,這樣子才好玩啊!』

『這樣子我們會得心臟病啦!』

『不會,不會,常常接受這樣的練習,妳的心臟會很有力!!:D』

折磨學生真的超有趣的啊!!XD

Technorati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