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令麟勢力進入大同董事會?哈佛女主播取代物流大老

亞馬遜雨林殺人事件:記者喪命的巴西部落衝突?

遭家暴淋醒睡夫刺死他 法官訊後判無保釋放原因曝光

民間捐款補助染疫公務員? 議員質疑北市防疫善款淪為市府小金庫

北市議員質疑防疫善款淪為市府小金庫,要求北市府全面檢討,不符資格應撤案。聯合報系資料照
北市議員質疑防疫善款淪為市府小金庫,要求北市府全面檢討,不符資格應撤案。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長柯文哲因應嚴峻疫情,去年5月23日啟動線上專戶向民間募款共同抗議,總計募得4.45億元,北市議員發現,市府過去2年核定通過47案,不僅在今年4月全數花光善款,甚至還動用SARS捐款支應,但不少項目根本不符合善款使用目的,質疑防疫善款淪為市府小金庫,要求市府全面檢討,不符資格應撤案。

北市府向民間募款共同抗疫,所得款項將用於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補助、購買快篩試劑、防疫住宿、協助弱勢市民、長照機構防疫或照顧等,而善款使用要件要符合用途、不適用災準金且具備急迫性。

但議員游淑慧表示,市府過去2年核定通過的47案中,不少項目不符合資格。柯文哲去年編列二備金及災準金總計25億,但用在疫情上不多,災準金用了10億、二備金用不到1億,明明有剩餘的錢可以支應,但卻偏要用民間捐款。

游淑慧舉例,北市聯醫提出「居家檢疫者心理量測與精神病患就醫感染管制監測服務計畫」,預定支用324萬元,但該計畫提出已逾1年卻尚未執行,「無急迫性,卻占用善款額度」;「健康關懷行動巡迴車修繕與維運」,預定支用金額185萬元。

游淑慧批,連車子修繕跟維運都要用捐款,不是只要掛上「防疫」2字就可以浮報濫用,這樣30億也不夠。公務車、採檢車要用民間捐款,若光明正大也不是不可以,但她索資後,該計畫就馬上撤銷。

另外,市場處提出「環南市場強制休市補助計畫」,預計支用金額2.114萬元,以及人事處提出「本府員工執行職務感染新冠肺炎發給補償金方案」,預定支用金額452萬。

游表示,完全同意休市要補助,但可以用二備金,憑什麼要用捐款,「不能用民間捐款當作柯文哲送的禮物」;而公務員執勤染疫補助,這部分絕對支持,但市府照顧員工是柯文哲這個老闆的責任,而不是要求市民捐款,替他照顧員工。

游淑慧說,光是上述4案,就占善款3075萬元,結果真正需要使用的時候卻說少了607萬,甚至還動用SARS捐款,要求市府檢討目前支出用途,不符捐款用途應主動撤案。

柯文哲表示,防疫善款金額都會用在相關項目上,在符合法令的情況下靈活運用,「善款沒用完的話,也很麻煩」;社會局長周榆修回應,所有核定通過的案子都是經2層機制做把關。

周榆修說,北市設有捐款委員會,提案局處提出與防疫相關計畫後,須先通過府內防疫會議或是副市長黃珊珊的防疫小組,再到捐款委員會(有府外委員)做二次評估;計劃案需提出所需金額及執行期限,若超出期限就需剩餘費用交回委員會,也可拉長期限但額度不變。

像是北市防疫旅館補助1000元,但目前使用人數大幅減少,該案費用就要繳回;周表示,計畫規模縮小擴大都需回報委員會,游淑慧說碰到索資後撤回情況,應證並非鐵板一塊,還是要看實際支用狀況,會要求所有局處重先檢視提出計畫案及執行進度。

捐款 台北市長 游淑慧

延伸閱讀

BA.4、BA.5又闖關 10月疫情反撲?柯文哲:什麼都有可能

羅智強下周會面挖角?柯文哲:就聊天 何必賦予政治意義

宣布取消分流 柯文哲:下周起北市公務員上班恢復正常

PTT案皆民眾黨籍局長麾下 柯文哲:說是網軍你信嗎?

相關新聞

少曬一夏 北市770處紅燈縮短秒數

炎炎夏日,等紅燈曝曬是行人和騎士的噩夢。北市交工處將於6月中到9月初,縮短770處路號誌紅燈秒數,平均可以縮短30秒鐘。...

大巨蛋主場館「不打職棒」 挨批 遠雄:積極爭取球團進駐

台北市日前宣布大巨蛋超額分潤、終結零權利金爭議,遭議員質疑大巨蛋作為運動場館,竟要減少運動賽事,轉增演唱會用途。遠雄集團...

大巨蛋不辦職棒? 議員砲轟「扯蛋」

台北市府上月宣布成功終結大巨蛋零權利金爭議,但議員游淑慧昨質疑分析放水,2020年計畫書竟把未發生的通膨和烏俄戰爭算進去...

使用率降至21% 三重集中檢疫中心今退場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初期大量確診者需入住集中檢疫中心,新北市陸續啟用泰山、三重、淡水、新店、深坑、淡海及板橋7家集中檢疫中心...

侯友宜慰問第一線防疫人員 讚許令人敬佩的無名英雄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上午前往新北市三重區衛生所及區公所慰問基層醫護人員及防疫工作人員,表達感謝之意。侯友宜也說,今年4月受...

蔡壁如傳有意參選新北市長 侯友宜:先專心防疫與市政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傳出有意參選新北市長。現任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受訪時表示,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做好防疫、市政,會全心全意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