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參觀完潛水艇博物館後,轉眼又到了午飯時間,而中午時想到雞場街內還有一個知名景點 - 峇峇娘惹博物館。

沒想到來到這之後,午休時間是在12:45~14:00,於是到附近先覓食,找找午飯,恰好看見附近有一家評價很高的餐廳The Baboon House,於是先行用餐,直到兩點多再來參觀。

先來稍微介紹這個博物館的背景吧, 峇峇娘惹的名字的由來,基本上就是閩南話的阿爸阿娘,在鄭和下西洋時,因為帶了許多華人來到此地,而華人在當地通婚之後,生下來的孩子男生叫峇峇(Baba),女生則叫做娘惹(Nyonya),而後廣泛被稱作華人與馬來人通婚所生的後代。

峇峇娘惹博物館在檳城也有不同的建築,分屬於不同家族,今天參觀的這裡則是在麻六甲的曾氏家族,曾清秀先生(1865-1919)的住宅。屋子的室內設計融合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展現了獨一無二的海峽殖民地風味。而裡頭的擺設和吊飾看起來也相當富麗堂皇。主人公曾清秀是二代華人,以檳榔種植起家,而後因工業革命影響,轉而種植橡膠樹,遂逐漸成為當地的一號人物。相關資訊連結: 麻六甲娘惹博物館

接著讓我們走進看看吧。

image

來這裡參觀也是需要門票的,非本國人是16RM,而進去後工作人員會給一本導覽手冊,這裡是以自助導覽的形式參觀。

image

image

image

這本手冊在買票後會拿到,而離開時別忘了要放回櫃台。

image

一進到裡面就會感覺到裡頭的裝潢擺設特別高雅別緻,確實是很有南洋殖民的風格,然而從中的木雕家具卻又帶了幾分中國風。

image

大廳進去後的匾額,玉宇生雲四個大字,也能感受得到主人家裡是飽讀詩書的。

image

進門後的廳堂,牆面的各幅畫非常的具有人文藝術氣息,花鳥樹叢,山水相間。

image

 

image

連廳堂之間的屏風,都有鳥竹之類的浮雕,甚至在玻璃上也有呢!

image

 

image

在建築中間,有一區看來是用來祭祖的祭祀廳,擺著大大的追遠匾額以及牆面上的先人圖像。據說現今的曾家人也會在節假日回來上香祭祖。

image

再往到後面走,是一處露天的平台,平台上有一口井,估計是當時增加用來取水的水源。

image

image

左側則是飯廳和廚房,飯桌也很大,裡頭的餐具碗筷則是有相當濃厚的英國風。

image

 

image

這部分就是他們家的灶台了,是很傳統的用木材生火,能放幾個大灶。

image

樓梯下方有介紹DM可以取用哦!

image

這裡還有一個房間特別展示梳頭儀式,梳頭是當時結婚時相當重要的活動,由長輩們替出嫁的女兒梳頭,全家人則會在一起觀禮。

image

image

接著讓我們走上二樓看看。

image

二樓的最外側則是布置成新娘房,裡面放著兩個大大的新郎和新娘的人像,周遭的布製則屬於中國風。

image

image

image

新床也做得非常的雅緻。

image

往後走,會展示更多的杯碗器皿,大多都是英國風格。

image

此外也陳列很多當時娘惹們的娛樂方式,像是吃檳榔、打麻將、天九牌等等,看起來蠻生動的。

image

image

參觀完一圈後,在一樓的牆面上也有許多名人顯耀來參觀的留念,這個景點也是相當知名的。

image

最後不外乎是紀念品的部分,這裡不同於其他景點,大部分的紀念品是比較中國風的東西,包含立體卡片、手帕、娘惹文化書籍等等,喜歡的朋友也可以逛逛帶走。

image

image

這個景點大概分享到這邊啦,總結來說感覺是一個成功實業家的豪宅景點,來看看體驗上流社會人家是什麼感覺也是挺好的。

這個系列文景點的部分也大概到一個段落了,接下來在加把勁,開始看看這幾天吃了些什麼吧!

Next:  旅在麻六甲 - 雞場街夜市

回到馬六甲自由行 →

 

 

 

 

arrow
arrow

    Pacha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