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解析民進黨派系:黨內山頭「圈地共治」背後的秘密

【新潮流】不同於其他派系的「黨中之黨」,2024南流、北流誰主誰輔?

2022/02/05 ,

評論

TNL特稿

TNL特稿

TNL特稿

關鍵評論網編輯邀請專家撰寫特稿,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0總統大選期間,韓國瑜於政見說明會上一張「新潮流百官圖」列出新潮流派系人馬的各項任職,雖然當時這番言論被當作笑話看待,但今日再細看這份名單以及包括「高鐵宜蘭設站」在內的多項爭議,才會發現民進黨派系鬥爭的廣與深。

文:曲仲生

2022選舉年來到,宮鬥大戲想必將在各有意出擊角逐政治職位的黨派中,一幕接著一幕地演出。

2021年10月23日罷免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後,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接著展開。民進黨推出前立委且具醫師身份的林靜儀對戰傳統地方勢力、以「選民服務做好做滿」著稱的國民黨籍顏寬恒。

相較國民黨中央「惦惦吃三碗公」低調助拳顏寬恒,民進黨可謂打出總統大選級別的宣傳戰力,民進黨各政要包含總統蔡英文在內,站台力挺林靜儀。放眼曾與林靜儀同台的諸位民進黨大咖,檯面上的「派系大團結」不言而喻。從蘇系、英系、正國會到新潮流,派系代表人物無一不與林靜儀牽手高喊「凍蒜」。

最後,中二補選以林靜儀得到8萬8752票贏過顏寬恒8萬912票作收,沙鹿、烏日、大肚、龍井、霧峰等五區皆為綠勝藍。蔡英文個人聲望再上層樓,朱立倫則因當晚記者會神隱,接任黨主席後屢戰屢敗,被賦予「輸綠倫」的暱稱。

而在補選過程中,「新潮流大公子」副總統賴清德、「新潮流二公子」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二位頻繁於林靜儀造勢過程亮相——尤其是賴清德,也讓民進黨在2024總統大選,儼然成為「非『新』出戰不可」的態勢。

從「仿列寧政黨」出發的新潮流

新潮流作為民進黨最廣為人知的派系之一,讓人談論的軼聞自然也是不少。

新潮流起初以1984年創刊的黨外運動雜誌《新潮流雜誌》的編採與撰稿人員為班底組成,這些人被稱為「新潮流十八飛鷹」,至今仍活躍於政壇的有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民進黨大老吳乃仁、前立委林濁水、洪奇昌、前宜蘭縣長劉守成等等,新潮流內部嚴明,擁有強烈的「列寧式政黨」特質。

現任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曾說,「新潮流系是一個講究『民主集中制』的團體,任何成員都可以就公共政策、政治議題向領導人提出質疑」;現任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給出他的看法,「新潮流系的決策機制是『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參與式民主』,內部開會時常有『拍桌辯論』場景。」

未命名-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賴清德與時任日本駐台代表沼田幹夫握手。後為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

早期的新潮流較為關懷勞動階層、社運團體,並與之合流向政府政策發揮影響力,之後汲取早期經驗轉向「群眾路線」,遏制具公職身分的政治人物在黨外運動和民進黨發揮領導影響力,同時結合台獨勢力,推動民進黨制定「台獨黨綱」。

有論者為新潮流下了註解:「新潮流與『一般派系』不同,新潮流是黨中之黨,要進新潮流跟皈依教派一樣,必須有『長老引介』、『通過探題』,『接受洗禮』的。」

「入新潮流」的過程聽著玄乎,不過據了解,這種「玄」並非胡謅出來的。想入新潮流,除端詳是否「根正苗綠」,個人學經歷同在必須嚴格審視的範圍內,如必須至少是前段國立大學畢業(有一說是頂尖國立大學),亦有指出,是否曾在校內擔任過重要學生社團的重要幹部/領導人,亦為檢視夠不夠格入派的標準。

其他如是否認同新潮流理念、通過理念暨思想測試、用實際行動表示忠誠,都是基本要求,有「長老」的引路僅能算是「邀請函」。

一張新系百官圖,道出根深柢固

2020總統大選期間,當時身陷各種爭議的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於政見說明會上,秀出一張手板,有媒體將之稱為「新潮流百官圖」,列出新潮流派系人馬當時任職,韓加碼砲轟他們不僅藉著民進黨控制了中華民國,更指新潮流宛如癌細胞,眼中只有金錢、權力跟鬥爭,「他們在耍政治,他們忘記了,台灣人民過得多辛苦。」

韓國瑜當時還向總統蔡英文喊話,「你就像布袋戲一樣,在上面當總統,但新潮流的手把你控制住。」

20191227-090627_U589_M580821_b7fd
Photo Credit: 韓國瑜競選辦公室
韓國瑜在2020年總統大選時,多次出示的「新潮流關係圖」。

台灣時值「抗中保台」、「芒果乾」氛圍炎上,韓國瑜一番言論被當作笑話看待。

然而,攤開民進黨檯面上公職人員和民意代表來看,從2020年晉身新科立委的賴品妤,富有經驗的鍾佳濱、張廖萬堅、許智傑、林俊憲、郭國文、劉世芳等,乃至被認為是「南流」又自成一派的「菊系」掌門人監察院長陳菊、賴清德,加上不被媒體注意的檯面下重要人物,新系的根可謂「廣深」。

發生在2021年10月「高鐵宜蘭段延伸案」爭議,像是民進黨派系鬥爭現於鎂光燈前的一次展現。

被認為屬於「正國會」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下台後,行政院長蘇貞昌(蘇系掌門人)所提拔的交通部長王國材(曾任陳菊高雄市府的交通局長)主張要將選址站點從宜蘭市遷到四城,引發各方勢力參戰,遠在台南的正國會代表立委陳亭妃、「英系」大將陳明文(嘉義)皆出言痛批,正港宜蘭出身的「水牛伯」立法院長游錫堃甚至親自叩問王國材,選址四城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一時竟讓王國材語塞。

正因新潮流一系龐大,結合蘇系,產、官、學到「錢脈」都有影響可言,做實「黨中之黨」的臆測,韓國瑜秀出的那張「新潮流百官圖」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例如2021年5月,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前評委召集人趙映光之子趙介佑涉毒、時任國策顧問的「英系大將」黃承國遭起底具黑道背景等爭議,讓黨內鬥爭現身鎂光燈前。英系受傷,「海派」沒得利,台北市的茶壺風暴最後由新系拿盡好處。

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交接(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2018年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交接,左為前國策顧問黃承國。

另外像是2021年底「港湖女神」立委高嘉瑜家暴案,意外牽扯出林秉樞和新潮流的關係匪淺。據媒體披露,林秉樞稱段宜康「老大」,並希望段協助處理媒體報導;林同桌民進黨立委范雲、郭國文(新系)、鍾佳濱(新系)、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享用美味台式熱炒,都道出林與新系的關係匪淺。若非家暴案,林秉樞恐怕仍然藏於檯面下,繼續遊走於新系之間。

綜合以上,回望2019年8月26日,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聯合報》專訪,無怪乎他毫不掩飾地說,他曾經覺得蔡英文有機會讓台灣重新開機,「結果她根本甩不掉新潮流」。

「很大」的新潮流,內部也出現了南北之爭

新潮流本是「鐵板一塊」,或許歷史弄人,發生在國民黨身上的「寧漢分裂」,同樣發生在新潮流身上。

回顧當年,前總統陳水扁2000年帶領民進黨首次前進中央執政,擊敗國民黨的連戰、親民黨的宋楚瑜。雖然陳水扁頃刻躍為綠營共主,然而派系一旦大、人變多,分宗難以避免,而新潮流的內部也分成「南流」和「北流」。

之後,陳水扁與其親友接連爆出貪腐醜聞,南、北流對阿扁貪腐的態度截然不同。根據報導,當時北流兩位重量級立委李文忠、林濁水發表以「誠信」為名的辭職聲明,表達對陳水扁面對國務機要費案與黨中央處置的不滿;而屬於南流的賴清德、陳菊等人,依舊力挺阿扁。

該報導也提到,新潮流的南流儘管擁有賴清德、陳菊這類重量級政治明星,北流仍能在南流陳菊的眼皮下,阻擋菊系核心幕僚洪智坤掌握要職。

2024總統大選轉瞬就到,隸屬北流的新潮流二公子鄭文燦被認為是能與賴清德一拚的人選,加上現任掌權者蔡英文與鄭文燦的關係如膠似漆,從2021年蔡英文的國慶演講挨批時,鄭文燦稱讚蔡總統演講「令人感動」便可見一斑。屆時賴鄭對決,新潮流內部將角力到何種程度,乃至牽動整體民進黨的布局,都會是政治觀察家的著眼處。

鄭文燦:侯友宜公投立場  與國民黨不同也有區隔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若從此時此刻來看,鄭文燦暫居下風,一是去年12月18日公投,桃園市四大公投皆輸,被解讀成鄭文燦護盤不力;二是至今仍未底定市長參選人,與國民黨的可能人選明確成對比(當然,前提是國民黨沒有「天降奇兵」);三是近日桃園再爆疫情,繼2021年4月桃園諾富特飯店現疫情破口,針對鄭文燦防疫不力的抨擊也再度出現。

鄭文燦身上集合三個不利因素,要能一舉消除的方法或許就是成功守下2022年的桃園市長選舉,同時也得積極尋找為自己抬轎的方式,否則賴鄭一旦對決,就會顯得贏面略小。

而這場對決,亦會決定南北誰主誰輔,抑或是「主中有輔,輔中有主」的共治局面。

綜觀2024年總統大選民進黨目前可能推派的候選人,賴清德、鄭文燦是新系代表,蘇貞昌意欲出戰的傳言業已流傳在市井街巷,誰出征、誰輔佐,象徵綠營「暫時」團結某條願意妥協的路線上。新潮流站上戰場的那一刻,新系的根或將更盤根錯節。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南北流】2024年的國際樣貌,將決定新潮流的台獨「路線」與「出線」


最新發展:


解析民進黨派系:黨內山頭「圈地共治」背後的秘密:

新潮流、英派、正國會、海派、蘇系、謝系、扁系⋯⋯這些派系間的角力不只是民進黨內的事,更深深影響台灣的日常政治。每當遇到選舉提名、修法分配等「國家大事」時,那些布條前排排站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派系運作的痕跡。在民進黨站穩腳步邁向長期執政之際,一起來看看這些民進黨內「執政派」與「在野派」的角力,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