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800期

隱形冠軍再升級!台灣製造的鋸床 拚進美國前三大

從美國重建紐約世貿大樓,到F1賽車、飛機製造,都少不了來自台灣的鋸床。高聖精密還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改變了傳統鋸床,將台灣隱形冠軍不斷地升級與轉型。

隱形冠軍-工業4.0-工具機-高聖-鋸床-AI-工業大數據 高聖精密執行長吳迎帆。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其他

今年3月,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設立的未來製造示範廠芝加哥「數位製造與創新設計中心」選進了一台來自台灣高聖精密的鋸床,示範如何利用數位科技提高效率與減少材料浪費;上個月,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德國漢諾威工具機展,高聖精密把傳統鋸床加上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用手機就能監控、操作工具機,成為工具機展的關注焦點。

為什麼台灣製造的工具機,能夠被選進美國的未來製造示範廠?原來台灣的隱形冠軍正在升級,加上了大數據、人工智慧,讓工具機更具全球競爭力。高聖精密是鋸床界的隱形冠軍,生產的鋸床有65%都賣到歐美市場,包括911重建大樓的鋼骨、F1賽車、美國的太空用齒輪,以及軍用艦艇、客機,都少不了高聖的鋸床。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黃建中說,鋸床是製造的第一步,用途是把送到工廠的原料,切成適當的形狀,再進行後續的精密加工。精密度高,浪費的材料就少,鋸床可以說是機械相關工廠最基本的機器設備,高聖精密執行長吳迎帆說,工廠裡就算有再多精密設備,如果鋸床不先把料切好,工廠就停擺了。

高聖的鋸床,如何做到美國市佔率前三?

廣告

故事要從40年前的新竹說起。高聖董事長黃木水在兒子出生那年,辭掉工作自行創業做機械零件加工,主要客戶是在新竹造火車的唐榮鐵工廠與合成牌熱水器零件。隔年接到美國客戶委託的第一台帶鋸床, 就此踏入鋸床產業。13年後,自創品牌「高聖」(Cosen)搶攻美國市場。

跑客戶住帳篷,搶下美國訂單

要做美國人的生意,首先腳要勤。

吳迎帆秀出了一張黃木水在荒郊野外與帳篷和汽車的合照,她說,剛開始董事長在跑美國市場時,因為怕太晚沒旅館住、也想省錢,常直接在野外搭起帳篷。腳勤還不夠,機器要賣給美國人,還要比別人的機器做得更強壯、更厚實。吳迎帆說,每個國家使用機器的特性都不一樣,美國人講求耐用、耐操,機器要用個2、30年不會壞,這和中國市場常1、2年不到,就想換機台很不一樣。

廣告

高聖靠著彈性與效率,在國際市場脫穎而出;更在機器的製造下功夫,融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作為邁進工業4.0的第一步。(王建棟攝)

高聖能跨入歐美市場還有一個關鍵:幫客戶客製化機台

造船、造飛機、蓋大樓所用的材料千變萬化,所用到的機台型態與刀具也五花八門。歐洲、美國、日本大廠雖然有能力客製化機台,但不一定有台灣的彈性和效率。

吳迎帆說,高聖擁有機台設計與機電整合的能力,而且靠著大肚山什麼都有的工具機聚落,能幫客戶量身訂做最合用的機台,「我們最強的就是整合能力。」

願意幫客戶量身定做機台,也讓高聖在2年前,擊退全球鋸床界的兩大巨人──德國Kasto與日本Amada,成為美國鋼鐵中心所評選、切削服務品牌的第1名。

預測服務找痛點,邁向工業4.0

早在5年前,「工業4.0」在台灣還是陌生的名詞,高聖就與遠在美國的工業4.0專家、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李傑合作,研發能預測刀具什麼時候故障的「智慧預測系統」。「他們推智慧機械,走得很前面,」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說。

廣告

高聖4年前為了研發「智慧預測系統」設立的新事業部,如今已成立一家專做軟硬整合的公司「MechaLogix」。吳迎帆說,做軟體的人才和傳統機械業的老師傅,兩者頻率不一定對得上,因此成立一家專做軟硬整合的公司,推工業4.0會比較順利。

從客戶的「痛點」找起,是高聖往工業4.0邁進的第一步。

以前,高聖的客戶最討厭的就是不知道材料什麼時候切好,或者鋸子鋸到一半斷掉。「現場人員要隨時顧著機台,上廁所或者吃飯都很麻煩,」李傑說。所以高聖和李傑團隊,在機台上裝上了11個感測器,並且導入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他們從鋸子的受力狀況,記錄、分析、回報並預測健康狀況。同時,他們也設計智慧錶,讓客戶從遠端就可以掌握機台的健康以及材料的切削進度。「這個領域美國、日本、德國都想要,但是高聖走得最快,」李傑說。不過,在可能出問題的地方裝上了感測器,卻讓高聖吃足了苦頭。

廣告

「這等於把機台脫光光給人家看。敢這樣做,要對機台品質有信心,不然等於是告訴客戶,你的機台有多爛,」吳迎帆說。工業4.0聽起來很未來,但她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從根基做起。每一個感測點,其實代表的是過往機器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裝上感測器後,他們和客戶透過數據更了解自家機台的優缺點,一個一個改進,幾年下來,從11個監控點,現在改到只剩3個。

「客戶不會因為你裝很多感測器就買你的設備,他們要的是worry free(無需擔心),」吳迎帆說,這樣的過程很辛苦,但賣機器靠的是信任感。品質從根本顧好,就能和客戶維持長期的關係。

廣告

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競爭,台灣未來的製造業怎麼走?玉山銀行總經理黃男州認為,台灣內需市場有限,打全球利基市場的隱形冠軍,是台灣企業很好的借鏡對象。未來要孕育出更多隱形冠軍,當務之急是提升台灣的基礎建設、完善的法規制度與經商環境、銀行融資及跨境金融服務。

吳迎帆說,國外客戶找台灣,不會想來買賓士,而是想要買安全可靠、可以快速帶你回家的車,「我們要做的機台就是這樣,讓客戶可以趕快把東西順利切完,趕快回家。」

就是這樣的危機感,「活了40年,不代表下一個40年也能活下去,」吳迎帆強調,要活下去,高聖要持續走工業4.0的路。(責任編輯:黃韵庭)

●【立即報名】掌握未來產業優勢,洞悉十大關鍵趨勢,天下經濟論壇十週年 >>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找回專注多工狀態 喝口原萃 休息一下 陳佳茹篇
最新訊息
每日6元,固定為自己充電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