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首度證實:低溫不利人體抵抗呼吸道病毒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07 日 10: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研究首度證實:低溫不利人體抵抗呼吸道病毒


許多人都知道,寒冷天氣和常見呼吸道感染疾病經常相伴而生。但低溫是否真會損害人體免疫力,機制又是如何運作,謎題仍待科學家解答。

《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發表研究,首度揭露免疫系統攻擊鼻內入侵病毒的方式,並發現這種方式在溫暖環境效果更好。

領導人之一、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藥學教授阿米吉(Mansoor Amiji)告訴法新社,這些發現可能為找到治療普通感冒和其他病毒感染的最有效療法鋪路。

研究起點是阿米吉與同事2018年另一項研究,發現鼻腔細胞會釋放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這是微小囊泡組成的噴霧狀物,鼻腔一吸入細菌時便將它包覆並消滅。

阿米吉說,「我們能舉出最貼切的比喻就是黃蜂窩」,就像黃蜂巢穴受攻擊時的抵禦方式,細胞外囊泡會聚集緊附侵入的細菌,並將它殺死。

最新研究研究團隊鎖定回答兩個問題:病毒感染後,鼻腔是否還會分泌細胞外囊泡?如果會,細胞外囊泡的反應強度是否與溫度有關?

為了回答第一個問題,研究人員使用模擬病毒感染的測試物質刺激鼻黏膜,試驗的鼻黏膜來自數名接受息肉切除手術的志願者。結果發現,鼻腔細胞確實會分泌能攻擊病毒的細胞外囊泡。

第二個問題,研究人員將鼻腔細胞樣本分成兩組在實驗室培養,一組樣本置於37°C環境,另一組置於32°C環境。

溫度設定是根據另一項試驗發現,當氣溫從23°C降至4°C時,鼻腔溫度會下降約5°C。

正常體溫細胞外囊泡可成功擊退病毒,方式是提供「誘餌」目標讓病毒忙著黏附,而不會鎖定細胞受體。

不過溫度降低時,細胞外囊泡數量會減少,對入侵者反擊能力跟著減弱。研究測試兩種鼻病毒和一種非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冠狀病毒,這些病毒通常在寒冷冬季容易出現感染者。

作者之一、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與麻州眼耳醫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外科醫生布萊爾(Benjamin Bleier)聲明指出,「以往從來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說明為什麼在寒冷時期病毒傳染會明顯增加。這是史上第一個量化和且符合生物學原理的解釋。」

阿米吉表示,這項研究最令人興奮的是,可供探討如何讓人體加速自然產生以病毒為目標的細胞外囊泡,抵禦感冒甚至流行性感冒及COVID-19。他說,「我們對這個領域極度感興趣,也一定會持續研究」。

(譯者:施施;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