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三讀通過特別預算5年2400億元採購8軍備系統,在野黨憂「達震案」重演

立院三讀通過特別預算5年2400億元採購8軍備系統,在野黨憂「達震案」重演
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野黨立委指出,特別條例未列出具體預算及項目,是通案送出,等於開出空白支票,缺乏有效監督。

立法院院會今(23) 日審查攸關8項採購項目、5年2400億元經費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計畫於2022至2026年期程內,獲得國造各式精準飛彈、海軍高效能艦艇及海巡艦艇加裝戰時武器系統。

不過在野黨包括國民黨、民眾黨和時代力量都認為,此條例立法院好像「不得不通過」,因為沒有在野黨會反對加強戰力,但他們擔憂的是這樣的特別預算採購國內廠商,缺乏足夠的監督機制;而且又要舉債,違反財政紀律。

2400億,要買哪些武器?

國防部長邱國正提案時指出,國防是鞏固國家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更是國軍最重要的職責,中共近年來持續挹注國防預算積極部署軍備,且頻密派遣機、艦擾台,面對中共步步進逼常態性侵擾,國軍急需在短時間內建構武器裝備,大幅提升國軍整體戰力,以堅強實力捍衛國家安全。

三讀條文明定,這8項採購項目為:

  • 岸置反艦飛彈系統(雄二、雄三及增程型雄三):797億元
  • 野戰防空系統和萬劍飛彈系統:89億元
  • 陸基防空系統(天弓三型):347億元
  • 無人攻擊載具系統(劍翔無人機):120億元
  • 雄昇飛彈系統(雄二E):170億元
  • 海軍高效能艦艇(沱江級艦):692億元
  • 海巡艦艇加裝戰時武器系統:32億元

關於採購項目,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所提修正動議為,採購魚叉岸防飛彈、遠距精準武器飛彈、刺針飛彈等12項;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所提修正動議,則為採購岸置反艦飛彈系統等8項。經表決,最後通過民進黨團修正動議,總計2373億元。

此外,三讀條文明定,計畫採購所列項目的獲得、產製、維修、工程及訓練,得採限制性招標,委由國內依法設立的法人、機構或團體辦理,不受《政府採購法》第19條第22條第一項規定的限制。法人、機構或團體,辦理一定金額以上的採購,其一定金額、採購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的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三讀條文也規定,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所需經費上限為2400億元,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其預算編製不受預算法第23條不得充經常支出規定的限制。國防部應將上一年度的採購執行進度及次年支用規劃,於每年5月底前向立法院提出書面報告備查。至於施行期間,自公布日施行至民國115年12月31日止。

在野黨立委批:違反財政紀律,缺乏監督機制恐重演「鐽震案」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指出,此法第5條中只有一句話:本法得採限制型招標。光憑這句話就要將2400億元預算交給中科院,排除《政府採購法》第19、22條相關限制,且其中有高達四分之三、1830億元預算要國內釋商,中科院要將這1830億元預算轉包國內廠商生產。國防自主對內採購為主,會產生嚴重後續監督問題。

他強調,中科院已轉型為行政法人,內部發包程序不受政府採購法規範,也不受新設《國防產業發展條例》規範。未來中科院轉包時依循的規範,也就是民進黨團說的,依照政府採購法的精神。

中科院要再轉包這1830億元時,就看中科院的良心,中科院若有良心,就按政府採購法精神,若中科院沒有良心,《政府採購法》與《國防產業發展條例》也拿他沒辦法,未來將無法避免「鐽震案」重現。

「鐽震案」是什麼?前總統陳水扁政府在2008年政黨輪替前,透過國營事業注資,為經營軍火相關進出口代理業務而成立「鐽震公司」,為的是將過去對法採購拉法葉艦等重大弊案中的高額佣金,轉用為再度對法軍事採購額度。中國鋼鐵投資5000萬元,中華電信投資3000萬元,國防部預定出資45%,約新台幣4.5億元。

主要的問題包括規劃投資股權比率也和相關規範不合;且有意圖私下與法方簽訂合約,牽制下屆政府執行繼續追討軍購款。另外以民間公司處理政府軍購,規避政府監督機制,有可能遭到有心人士把持,有圖利特定人士之嫌。在遭到媒體揭露破局後,鐽震公司宣布解散,前國防部長李天羽請辭。而法國直到總統馬英九時期,才同意償還該筆佣金。

國民黨立委吳斯懷也批評,民主國家運作原則是「依法不依人」、「依制度不依政黨」。國防部訂出條例,在野黨站在監督立場,他當然也希望戰力可以提升,但結果民進黨一個字都不讓改。這1800多億元中科院想給誰做就給誰做,「不受監督的話,要立法院做什麼?」,吳斯懷也強調,而且國防部長兼任董事長,「管得了行政法人內部招標的事情嗎?只憑官員的道德人格,如果出現問題,也沒有法制面的做法可以處理。」

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也表示,2400億特別預算中有1830億元釋出給國內廠商,應謹慎以對,確保招標過程有完善的防弊機制,防範中資取得標案,中科院採購目前是與工程會完全脫鉤,希望警示系統能互通;

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則指出,特別條例未列出具體預算及項目,是通案送出,等於開出空白支票,缺乏有效監督。而且這次的預算編制,主要是川普任內售我超過200億美元的軍事武器,現在拜登政府又期待我國一次買齊100套魚叉「岸防巡航飛彈系統」 ,預算也高達866億元,因此在國防預算明年將達到歷史新高3726億元的狀況下,現在只能用特別預算跟舉債來解決。

這項「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預算上限高達2400億元,已經是蔡政府5年來第4次編列特別預算,將讓舉債達到2兆元,超過歷任政府的紀錄。張其祿表示,任何在野黨都不可能反對國防自主政策,卻會大幅增加國防預算與舉債的特別預算;這等同是強迫立法院一定要通過,但這些債務並不是不用償還,欠缺財政紀錄與債留子孫,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綠委駁:這對台海安全非常重要

不過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中國窮兵黷武與對台武嚇的情勢受到全球關注,台海安全是全世界安全所繫,這2400億元可在5年內增強戰力,當中試圖進犯台灣時,要面對時我方相當先進且為國產的反制武器裝備,這是民進黨政府展現行政權決心,但在野黨卻要以美軍軍購案取代這樣的計畫。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表示,這項法案對台灣的國家安全非常重要,2019年中共軍機繞台不到10次,今年到10月已超過600次,國民黨是假支持真反對、為反對而反對,乾坤大挪移,把一般軍購移到特別條例、特別條例一到一般預算,這是違憲的;他強調對於如何監督中科院使用預算,民進黨也提修正動議,希望國民黨不要抹黑。

而國防部在三讀通過後,也透過新聞稿表示,中科院為政府成立的行政法人,依設置條例接受國防部委託,監督辦理武器系統生產製造及研發的整合,並非僅為發包中心;有別「鐽震案」是以民間公司處理政府軍購,規避政府監督機制,兩者不宜類比。國防部將強化專案管理及督管稽核機制,以確保適法執行量產,如期如質獲得所需武器裝備。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