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誤點自動稽核機制 江肇國:苦業者、肥市庫,無實際成效

台中市議會今(15)天進行交通觀光業務質詢,議員江肇國表示,從10月1日起全面實施系統自動稽核機制,自動處分班次異常公車,以改善公車誤點脫班問題。但從10月份到11月份改善比率相比,改善程度不到1%,交通局卻日罰百萬,把責任推卸給業者承擔,連帶影響民眾乘車時間,這樣的惡性循環,最後勢必會轉嫁到民眾。

江肇國說,交通局採系統自動稽核機制,規定誤點5至10分鐘每班次罰款1000元,脫班11至30分鐘罰2000至4000元,超過30分鐘以上為漏班罰款5000元,這樣的作法看似利用智慧系統解決公車誤點狀況,不過電腦畢竟不是人腦,無法了解業者是什麼原因誤點,只能就系統預設時間開單,而公務員接到單子不開罰就是瀆職;從10月份異常比例統計5.66到11月份異常比例統計4.79來看,只降0.87%,也就是每日9000多班次中,只改善了90班次左右,卻已開罰累積超過4500萬,業者叫苦連天,民眾依舊等不到車,得利的只有市庫。

交通局長葉昭甫回應,業者可針對有問題的稽核數據提出申訴,且罰款的部分,不會再額外讓業者繳罰款,而是會從業者向市府申請的補助款中,依稽核結果扣款。

江肇國強調,不論是額外繳罰款或是從補助款中扣除,交通局一再強調罰款目的在於改善異常,但卻沒有實際成效,且收到的罰款也應該要專款專用,提升公車品質、輔導業者改進,不應該納入市庫淪為他用,要求交通局應該再做全面檢討,而不是只會做裁罰的工作而已。

(市議員江肇國認為公車誤點自動稽核機制無法落實改善,苦業者、肥市庫,要求交通局檢討機制。圖:江肇國議員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