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三十八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菩提品第七
 菩薩地有四個持瑜伽處,第一瑜伽處是初持瑜伽處,有十八品。第二是持隨法瑜伽處,有四品。第三是持究竟瑜伽處,有五品。第四是持次第瑜伽處,有一品。全部共有二十八品。
 本卷所說是初持瑜伽處,有十八品,又分成三大科,第一科種性持,就是種性品;第二科是發心持,是發心品;第三科覺分持,成就菩薩覺悟的因分成三個部分說明,第一是所學處,第二是如是學,第三是能修學。所學處又分成五處(五品),包括自利利他處、真實義處、威力處、,成熟有情處、成熟自佛法處、及無上正等菩提處。主要是說菩薩應修學的五種功德。現在是第五的菩提處。菩提,是覺的意思,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名無上菩提。佛所教導的佛法,主要也是位引導一切眾生都能獲正這種覺悟而成佛。因此菩提的內容及證取菩提的實踐修行方,是身為佛弟子們所應具備的認知。 本章即是說明無上正等菩提處的自性、最勝、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出現、差別等內涵。
午五、無上正等菩提處(即菩提品)3 未一、徵
 第五科無上正等菩提處,解釋無上正等菩提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提?
 什麼是菩提?菩提,一般翻譯為覺。即諸佛所證諸法清淨究竟之理。
未二、釋5 申一、自性3 酉一、第一解2 戌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又分五科,包括:自性、最勝、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出現、差別等五部分;第一科自性,解釋菩提的特性,分三科;第一科第一解,第一種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謂略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
 要略的來說有二斷、二智,煩惱障及所知二障的斷除、成就一切煩惱不隨縛智、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二種智慧,稱為菩提。
戌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二斷、二智。
二斷者,一、煩惱障斷,二、所知障斷。二智者,一、煩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二、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
 二斷方面:
 一、煩惱障斷,煩惱障又稱惑障。為「所知障」的對稱。指能障礙聖道,令不得涅槃的煩惱。煩惱有愛煩惱、見煩惱,由煩惱的起因而言,又有分別起及俱生起的煩惱。三界分別起及俱生起的煩惱共有128種,其中分別起的愛、見煩惱,有112種,斷除以後能證初果;若將所餘俱生起的愛、見煩惱斷除,能證阿羅漢果。約大乘菩薩而言,為利有情,其所斷煩惱障,只是伏斷煩惱現行,名斷煩惱障品麤重,直到金剛喻定方永斷種子。〈本地分‧菩薩地〉卷48說,煩惱障品麤重有三種:
 1. 初地菩薩(極歡喜住菩薩),永斷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
 2. 八地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永斷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麤重,一切煩惱皆不現前。
 3. 十地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佛除了斷除三界所有煩惱,及煩惱的習氣。
 二、所知障斷,《成唯識論》卷9說:「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諸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本地分‧菩薩地〉卷48說,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麤重,也有三種:
 1. 初地菩薩斷「在皮麤重」。
 2. 八地菩薩斷「在膚麤重」。
 3. 佛斷「在肉麤重」。
 二智方面:
 一、煩惱障斷的緣故,畢竟遠離煩惱種子的污垢及習氣,成就一切煩惱不隨縛智,證得解脫身。
 二、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成就法空的智慧。
《披》略說二斷二智等者:大菩提果義說為二,謂斷及智。顯二殊勝,故說是別。攝大乘論說有彼果斷分、彼果智分,如彼廣釋二殊勝義應知。
 大菩提果的境界略說有二種,即所斷的二障與能斷的二智。為了顯示二種殊勝,因此說它們有差別。《攝大乘論》說為彼果斷分、彼果智分,證得菩提果所斷除的障礙,是煩惱障及所知障;能成就的智慧是人空智與法空智。如《攝大乘論》詳細解釋二種殊勝的道理義應該知道。從斷除障礙、成就智慧說明菩提。二斷二智是名菩提,這是第一種解釋。
酉二、第二解2 戌一、標
 第二科第二解,第二種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三種。
復有異門。謂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餘永害,
 又有不同解釋。第二種解釋是指菩提果有三種智慧,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將一切煩惱及習氣無餘永害,
《披》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餘永害者:此顯如來非唯煩惱障斷,并彼相似習氣亦復永害。謂諸如來,或於動轉、或於瞻視、或於言論、或於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多不現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如建立品說。(陵本五十卷十二頁4006
 這裡是顯示如來不止斷除煩惱障,而且與煩惱相似的習氣也已永遠斷除。佛或在行動、或觀瞻境界、或於言論、或安住入定時,相似有煩惱所起的作業都不會現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如〈菩薩地‧建立品〉卷50,1663頁所說。
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餘永斷,是名無上正等菩提。
 及遍一切種類的塵沙惑,不染污無明永遠斷除,是名無上正等菩提。
戌二、釋3 亥一、清淨智
 第二科釋,解釋,又分三科;第一科清淨智,說明清淨智的體相。
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畢竟斷故,名清淨智。
 清淨智是觀待煩惱來說的,煩惱及煩惱的習氣永斷,名清淨智。習氣本來是通於種子的,煩惱種子名習氣;約菩薩來說是殘餘細品的無明;在天臺宗來說是塵沙惑。這些煩惱並諸習氣畢竟斷,名清淨智。連煩惱微細的習慣性氣氛也已斷除。
《披》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餘永斷者:攝大乘論頌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汙無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攝論三卷一頁)此說一切種不染無明,應準彼釋。言不染無明者,謂即法執無明。不染二乘,故名不染。
 《攝大乘論》卷3,1頁的頌說:圓成實性的清淨法界有十種不染汙無明,對治這十種無明就可以成就十地。每一地斷一種無明所以安立十地。這裡的不染汙無明可以準照那裡的十種來說。不染汙無明,即是對法執著的無明,不會染污二乘的聖人,因為有這種無明不算是染污,屬不染污無知,故名不染。
亥二、一切智3 天一、標
 第二科一切智,說明一切智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
 成就無上菩提的第二種智慧是一切智。對於一切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情世間、器世間,一切事(有為、無為法事)、一切品(品類)、一切時(去今來),智慧的生起與活動都沒有障礙,名一切智。
天二、釋4 地一、一切界
 第二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一切界,說明一切界的體相。
界有二種。一者、世界,二者、有情界。
 界是有情活動的範圍,或者種類稱作界。界有二種,第一種是世界,是指器世界,如無情的世間、山河大地、車子、房子等。第二種是有情界,眾生的世界、眾生也是各式各樣的。佛的智慧圓滿,於有情世間和器世間的事情,都通達無礙。
地二、一切事
 第二科一切事,說明一切事的體相。
事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有為法有二種,一種是有漏的有為,一種是無漏的有為。十二緣起,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有漏有為。無漏有為,是道諦,斷除煩惱及業的方法。
 第二種是無為,是滅諦的境界。
地三、一切品
 第三科一切品,說明一切品的體相。
即此有為、無為二事無量品別,名一切品。謂自相展轉種類差別故,共相差別故,因果差別故,界趣差別故,善、不善、無記等差別故。
 於此有為、無為二種事,有無量的品類差別,名一切品。有自相展轉種類差別、共相差別、因果差別、界趣差別、善、不善、無記等差別。
 有為法有:無見、有見、無對、有對、無色、有色、無漏、有漏等,如〈攝決擇分〉卷56所說。色法有很多不同的相,有青黃赤白的顯色,依止顯色而有形色、表色,依於顯色種種的差別而安立長短方圓等形色,依於顯色的變異而有取捨屈伸的表色等,如是名種種自相展轉種類差別;共相的差別,有為法的共相是無常、苦、空、無我;因果差別,有為法有它的因果,無為法本身沒有因果,但是要證無為法,也必須有正確的方法。界趣差別故,三界五趣也是各有所差別的。
《披》善不善無記等差別故者:此中等言,等取漏無漏等諸門分別應知。
 善法、不善法、無記法等差別的等字,包括其它各式各樣可以分別出來的差別。佛菩薩對一切品類、有為無為法事的自相、共相、因果、果趣、三性法等種種差別,都是通達無礙的。
地四、一切時
 第四科一切時,說明一切時的體相。
時有三種。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
 時間是不相應行法,有三種,一種是過去、一種是未來、一種是現在。
 〈本地分‧意地〉卷3約諸法種子及果法建立三世。以種子辨明三世差別又分二種,第一是如現行法而建立。時間沒有自己的體性,要依諸法分位差別才能建立。種子的時間分位不離現行法而建立,隨現行法的過去、現在、未來安立過去的種子、現在的種子、未來的種子。第二以種子的自相,種子已產生起現行,已經過去稱作過去。正在現行稱現在,還沒有現行稱未來。
 〈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2說:安立時日,是由太陽出來或是下山的現象,而安立時間及時節的差別;又依一切有為法的生滅現象,來安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差別。
 〈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6說:時間是依有為法相續不斷的分位而建立,因此時間是假法。
 又約因果來說,已經受用過的因果,稱作過去;尚未受用的因果,稱作未來;因已經受用,果還沒有受用是現在。現在是受用過去的因,現在造的業,異熟還沒有馬上成熟,果未受用,稱現在。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即於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如實知故,名一切智。
 於一切界(有情世界、器世界)、一切事(有為法事、無為法事)、一切品(有為、無為法的自相、共相、因果差別、果趣差別、善、不善、無記等差別)、一切時(去今來)等如實了知,名一切智。這是無上菩提的第二種智慧。
亥三、無滯智
 第三科無滯智,說明無滯智的體相。
無滯智者,暫作意時,遍於一切無礙速疾無滯智轉。不由數數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
 佛的無滯智,若想知道某件事情,暫時的生起作意,有遍於一切界,包括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各式各樣的事情、沒有障礙的、而且很迅速的無滯智生起,完全能夠通達,不像尚未成熟的菩薩或是聲聞想必須數數作意思惟。佛是不用的,不用很努力的作意思惟,只要一作意任運的便能通達了知一切,對一切事情非常的自在。相對而言凡夫要了解一件事情,必須透過觀察,觀察的結果還不一定就正確,必須數數觀察及努力思惟,思惟也還不一定能究竟,所以佛的智慧與凡夫的智慧真有天壤之別。
 以上是菩提的第二種解釋,無上菩提有三種智慧,第一是清淨智,斷煩惱的智慧。第二是一切智,是後得智,瞭解一切界、事、品、時的智慧。第三是無滯智,佛要度化眾生時想要知道什麼,不由數數作意思惟,依一作意,完全沒有障礙。
 《瑜伽論記》圓測法師說,清淨智是屬於無分別智,就是根本智。一切智是屬於後得智,對於一切的境界具有智慧,成就了解一切境界的智慧。無滯智有二種解釋,一種解釋是前二種智所說的根本智與後得智,它的作用很敏捷銳利,沒有障礙,要入根本智就入根本智,入後得智就入後得智,完全沒有滯礙。第二種解釋,約後得智的作用非常敏捷,名無滯智。又有說無滯智是一切種智。
酉三、第三解2 戌一、標
 第三科第三解,第三種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復有異門。謂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來無諍、願智、無礙解等,是名無上正等菩提。
 又其他不同角度來解釋無上菩提。佛智的功德相,是一百四十種不共於二乘聲聞、緣覺的佛法,以及如來的無諍三昧、願智三昧、四無礙解等,都是超過其他二乘及菩薩,是名無上正等菩提。
 佛的無諍三昧、願智、無礙解等與聲聞不一樣之處,詳細內容請參看〈決擇‧思所成慧地〉卷65所說。此處略說幾點…
 無諍三昧:諍是煩惱。
 1. 聲聞人的無諍三昧是以願為因緣、或以悔為因緣,或以防護他心為因緣。
 2. 佛雖有無諍三昧,但不會數數進入無諍三昧。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一類眾生於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殊勝利益之事,必須依於生起很大的煩惱之時,才能夠成就,佛知道如果讓這類眾生起煩惱,這類眾生可能因此出家修行,或是成就聖道,所以佛陀不入無諍三昧,不阻止眾生起瞋恚煩惱。
 願智三昧:指如願知悉一切的智慧,這是於諸法中無障礙之智。若有聖者欲起此願智時,先發誠願求知彼境,便入邊際第四靜慮以為加行,從此無間隨所入定勢力勝劣,如先願力引正智起,於所求境都能如實了知。
 1. 俱分解脫利根阿羅漢苾芻,熏修邊際第四靜慮為依止故,若聲聞乘隨聲聞智所行境界,若獨覺乘隨獨覺智所行境界,起如是願:願我當知如是如是所知境界。從此趣入熏修邊際第四靜慮,既入定已,隨先所願一切了知。
 2. 若諸如來,遍於一切所知境界,智無障礙。
 無礙解三昧,有四種,以下引〈本地分‧菩薩地〉卷45,及《顯揚聖教論》卷4。
 一、法無礙解:
 1、謂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門」,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法無礙解。
 2、法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差別名」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及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名法無礙解。
 二、義無礙解:
 1. 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相」,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名菩薩義無礙解。
 2. 謂於一切種一切法「種種相」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名義無礙解。
 三、辭無礙解:
 1. 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釋詞」,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詞無礙解。
 2. 訓詞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訓釋詞」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
 四、辯無礙解:
 1. 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品別,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辯無礙解。
 2. 辯才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通達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見性,及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由此行多所行故。
《披》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六種神通,如前威力品中已說。攝大乘論頌云: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餘,害煩惱有染,常哀愍歸禮。此顯如來無諍不同聲聞。又有頌云: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於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此顯如來願智勝聲聞等。又有頌云: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此顯如來四無礙解。如是諸頌,無性攝論有釋應知。
 這其中的「等」字,包括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這些佛都成就了,如前面威力品當中已經說過。
 《攝大乘論》的偈頌說:佛的智慧能夠完全的、沒有一點剩餘的滅除諸多有情的一切煩惱。佛的無諍三昧重點在能滅除有情的煩惱,而不止是使有情不起煩惱而已,佛度化眾生的深度是超越聲聞的、更深廣的。聲聞人認為有情看到自己會起煩惱就避免與之相遇;佛則不如是,以令有情煩惱斷除證得聖道為訴求,即便見佛生起煩惱,然因而能證得聖道,佛就令其起煩惱,因此雖能入無諍三昧而不常入。由於佛的無上菩提心,如是哀愍眾生,應常歸命頂禮,讚歎佛陀的功德。這句偈頌是顯如來的無諍三昧不同於聲聞。
 又有頌說:「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於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此頌說佛的大智慧的作用,無功用無著,也可以說是願智三昧,佛想要瞭解一件事情,不需要特別的加功用行,只要暫作意便有無滯智全部通達,而且不執著沒有障礙,佛的心是那伽常在定,不論行住坐臥一切時都在寂滅的定中,對眾生提出來一切的問難,佛智如所問,都能夠回答解釋,應歸命頂禮;聲聞是「知者當答」,彼此的程度是不同的。這是顯示佛的願智三昧是超越未成熟無上菩提的菩薩,及二乘的聲聞、緣覺。
 又有頌說:「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這是四無礙解的說法偈頌。法是義的所依止處,義是所詮的道理。
 道理跟境界是不能自己呈現,一定要透過語言文字來詮表,法是義的所依,是義理或境界所依止的地方。這是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能依是義、義是依止於法的。另外,玅境長老約所顯與能顯來說,能所,剛好與能依所依倒過來,法是能顯的,義是所顯的。約能依所依,法是所依,義是能依止的,義理透過法能夠彰顯出來。
 所說言及智,約所說能說來解釋,所說言,是約所說的,這裡所說的是辭無礙解,所說的語言,各式各樣的語言,要透過智慧來說、用智慧來安立。譬如說要講這一段經文,必須思考如何表達,要與他人溝通也要有智慧才能夠說出一段話,讓對方瞭解所說的意思。智是能說的,語言是所說的,能說所說合起來就是屬於辭無礙解。在說明「辭無礙解」這件事情,佛可以用他的智慧以各式各樣不同的語言將道理、法義表達出來,這是佛的辭無礙解。
 無礙慧,常善說,這是「樂說無礙解」。佛有無障礙的智慧,常常能夠善巧的說法,於宣說一切佛法的時候完全沒有障礙,所以我歸命頂禮。
 這是顯示佛的四種無礙解,玅境長老對頌文的斷句不太一樣,在「能說」那裡就說到是樂說無礙解。無性菩薩的《攝大乘論》有解釋這一段的偈頌可以去看看,「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雖然一個偈頌有四句、五個字一句,有時為了配合頌體五字一句,但其實有的句是要連起來看的。
戌二、釋
 第二科釋,解釋。
百四十不共佛法者,謂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是諸佛法,建立品中當廣分別。
 此處列出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的內容。三十二大丈夫相,包括一者、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案地相,是大丈夫大丈夫相……乃至三十二者、眉間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是大丈夫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如謂兩手足具二十指及以節爪并皆殊妙,是即名為二十隨好……乃至從頸已上二十隨好,總合說為八十隨好。
 四一切種清淨,指一切種所依清淨、一切種所緣清淨、一切種心清淨、一切種智清淨;十力,十種智慧的力量,包括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力。四無所畏,包括現正等覺、證得漏盡、說出離道、說諸障法無畏;三種念住、三種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等種種佛法的功德,在〈菩薩地‧建立品〉卷49,1632頁那裏還會詳細說明。
申二、最勝4 酉一、標
 前面第一科是約自性來解釋菩提,菩提第一種解釋是二斷二智;第二種解釋是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第三種解釋是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及無諍三昧、願智三昧、四無礙解、六神通等。第二科最勝,說出菩提有七種最為殊勝的相貌,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如是菩提名為最勝,七種最勝共相應故。由是因緣,於諸菩提最為殊勝。
 如上所說菩提名為最殊勝,因為有七種最勝共相應的緣故。由於這樣的因緣,於所有三乘菩提最為殊勝。
酉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云何名為七種最勝?
 什麼是七種最勝呢?
酉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一者、所依最勝,二者、正行最勝,三者、圓滿最勝,四者、智最勝,五者、威力最勝,六者、斷最勝,七者、住最勝。
 依種類,有七種最勝,包括:
 一、 所依最勝,如來以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
 二、正行最勝,如來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而行正行。
 三、圓滿最勝,如來戒圓滿、見圓滿、軌則圓滿、淨命圓滿。
 四、智最勝,如來無上無等四無礙解,皆悉成就。
 五、威力最勝,如來無上無等六種神通皆悉成就。
 六、斷最勝,如來無上無等一切煩惱習氣永斷,及一切所知障永斷皆悉成就。
 七、住最勝,如來多住無上無等三住,謂聖住、天住、梵住。下文詳細解釋這七種最勝。
酉四、釋2 戌一、種類7 亥一、所依最勝
 第四科釋,解釋,分為種類、異名二科,依種類、名稱不同,詳細解釋七種最勝,分二科;第一科種類,說明種類,又分七科;第一科所依最勝,解釋所依最勝的名義。
由諸如來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莊嚴其身,故名所依最勝。
 由於佛所依止應化之身,是以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等,等字意指包括八十隨好,莊嚴其身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人天中尊,眾聖之王,因此名所依最勝。
亥二、正行最勝
 第二科正行最勝,解釋正行最勝的名義。正行是身語意三業的行動,如自利利他等,佛都是最殊勝的。
由諸如來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而行正行,故名正行最勝。
 由於諸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於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慈悲憐憫世間眾生,使令五趣當中特別殊勝的天與人這二類眾生,聽聞佛法,修習戒定慧,證得聖道,獲得涅槃的義利。佛以說法等各種正行,令三界諸天人成就增上生及決定勝,獲得利益安樂,因此名正行最勝。
《披》如來自利利他等者:自利利他略有十種,義如自他利品中說。言利益者,謂諸善行。言安樂者,無損惱行。言哀愍者,謂如有一,由諸善行、無損惱行,哀愍於他。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6329)如是一切,通化非化一切有情,是故說言利益安樂無量眾生。言義利者,謂能證得沙門果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此中唯說天及人者,彼有勢力能了其義修正行故。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十八頁6330)如來於此為令獲得出世義利,及與世間利益安樂,是故說言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
 自利利他要略而言有十種,義理如前面〈自他利品〉中所說。於說利益方面,利益就是善行,修善法而成就種種功德。安樂,是不做惡事,不損惱眾生。哀愍,如有一位聖人,由種種的善行,不損害眾生持戒清淨,這是哀愍慈悲其他的眾生,是利他。如〈攝異門分〉卷83,2503頁所說,玅境長老解釋,這位聖人的三聚淨戒都很清淨,以種種的善法來利益眾生,又不損惱眾生。這一切功德,通於所教化的、所成熟的眾生及未教化或尚未成熟的眾生。能夠通於化非化一切有情,因此說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如末法眾生沒有直接被釋迦牟尼佛教化,然而若依教奉行也能得到利益安樂的義利,能證得沙門果的利益,能超越一切生死大苦。這其中唯是說天及人,是強調天與人二種是合格具相的弟子,有智慧力能夠明白佛所說的義理,有堪能勢力能夠修戒定慧的正行。如〈攝異門分〉卷83,2504頁所說。佛為了使令天、人獲得出世間的聖道及與世間的利益安樂,因此說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佛自利利他的功德,不但自己的修行是最圓滿的,在度化眾生這一方面的行動也是最殊勝的。因此名正行最勝。
亥三、圓滿最勝
 第三科圓滿最勝,解釋圓滿最勝的名義。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種圓滿,謂戒圓滿、見圓滿、軌則圓滿、淨命圓滿,皆悉成就,故名圓滿最勝。
 由於諸如來具無上,往上沒有更勝於佛的;無等,非一切菩薩、聲聞、緣覺而能等比,即超過其他菩薩、二乘所具的四種圓滿,包括:
 一、戒圓滿,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聚淨戒都圓滿。聲聞地卷22約聲聞行者所持戒說戒圓滿是:尸羅律儀,由十因緣,當知虧損;云何十種虧損因緣?一者、最初惡受尸羅律儀,二者、太極沈下,三者、太極浮散,四者、放逸懈怠所攝,五者、發起邪願,六者、軌則虧損所攝,七者、淨命虧損所攝,八者、墮在二邊,九者、不能出離,十者、所受失壞見圓滿。卷70說:由五因緣,應知尸羅律儀圓滿。1. 不墜墮故;2. 能出離故;3. 不可訶故;4. 無穿闕故;5. 不知足故。即此相違十因緣故,當知圓滿。
 二、見圓滿,佛已究竟斷除所知二障,其無漏正見是最圓滿的。〈攝事分〉卷100說:正見圓滿略有五種。一者、增益薩迦耶見及邊執見已永斷故;二者、損減撥無邪見已永斷故;三者、取見,謂諸見取及戒禁取已永斷故;四者、妄計吉祥處見已永斷故;五者、妄計非有為有、有為非有諸顛倒見已永斷故。
 三、軌則圓滿,如〈聲聞地〉卷22說:云何名為軌則圓滿?謂如有一,或於威儀路,或於所作事,或於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
 四、淨命圓滿,如〈聲聞地〉卷22說:遠離矯詐等五起邪命法等者:謂依矯詐、或邪妄語、或假現相、或苦研逼、或利求利種種狀相,而從他所非法希求所有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是名淨命圓滿。
 這四種圓滿都已成就,因此名圓滿最勝。
亥四、智最勝
 第四科智最勝,佛的智慧是最殊勝的名義。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無礙解,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訓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皆悉成就,故名智最勝。
 由諸如來具無上無等(同上解),即最殊勝的四無礙解的智慧,包括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訓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都已成就,因此名智最勝。前面第一科約自性解釋菩提時,於第三解已說四無礙解,這裡再重新說一次。
《披》無上無等四無礙解等者:四無礙解一一差別,如菩提分品中釋。(陵本四十五卷二頁3617)又說:菩薩由此四種行相,於一切法自能妙善現正等覺,亦善為他無倒開示。此上無有自能妙善現正等覺,況善為他無倒開示。由是當知,四無礙解說名無上。又復如來超餘菩薩所修四無礙解,故名無等。
 四種無礙解一一的差別,如〈菩薩地‧菩提分品〉卷45,1499頁中所解釋。又說:菩薩由這四種智慧行相,於一切法自能微妙善巧的現正等覺,示現與法的實相正確相等的覺悟,也能善巧的為其他有情無有顛倒或錯誤的開示,解除眾生的疑惑。由此應當知道,四無礙解是沒有人能超過佛的,因為佛所瞭解的法、義是最圓滿的,言辭語言能力也是最圓滿的,佛說法時辯才無礙,沒有其他眾生能超過他的。又由於如來超過其餘諸菩薩所修的四無礙解,因此名無等。
 九地菩薩也成就四無礙解,還是不能與佛相比。佛法是這樣,世間的事情也是一樣,同樣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圓不圓滿差別。佛果菩提,所相應的智慧的功德相,是最高深、最圓滿的。圓滿最勝,是約佛果菩提所相應的戒與見來說的,因為戒圓滿、軌則圓滿、淨命圓滿是屬於戒,見是正見的;戒與見都是最圓滿的名圓滿最勝。智,是約四無礙解來說的,智最勝是指四無礙解成就,自己能夠覺悟又能夠為眾生無有顛倒的說法。
亥五、威力最勝
 第五科威力最勝,解釋威力最勝的名義。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如前所說六種神通皆悉成就,故名威力最勝。
 由於諸佛如來無上無等如前〈本地分‧菩薩地〉卷37威力品所說六種神通都成就了、都是最圓滿的,神通威力無上,二乘不能超過他;無等,菩薩不能與佛相等,因此名威力最勝。
亥六、斷最勝
 第六科斷最勝,解釋斷最勝的名義。佛的智慧能斷除一切的煩惱障與所知障,是最殊勝的。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一切煩惱習氣永斷,及一切所知障永斷皆悉成就,故名斷最勝。
 由於諸佛如來無上無等一切煩惱習氣永斷,成就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及一切所知障永斷。成就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於一切種所知境界,也就是通達真俗二境;現正等覺,成就一切種智,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因此名斷最勝。
亥七、住最勝2 天一、標
 第七科住最勝,解釋住最勝的名義,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由諸如來多住無上無等三住,謂聖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勝。
 由於諸佛多數住在無上無等的三種住,是指聖住、天住、梵住,因此名住最勝。
天二、釋2 地一、住差別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住差別,說明住差別。
當知此中,空、無願、無相住,及滅盡定住,是名聖住。四種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天住。四種無量,是名梵住。
 應當知道這其中,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及三果以上聖人成就的滅盡定,名聖住。
 四種靜慮稱為天住。四種靜慮及四無色定,也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名天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名梵住。
地二、住最勝2 玄一、標列四種
 第二科住最勝,解釋住最殊勝的境界,分二科;第一科標列四種,標示列出四種。
於此三住中,如來多住四最勝住。謂於聖住中,多住空住、滅盡定住;於天住中,多住無動第四靜慮住;於梵住中,多住大悲住。
 在這聖住、天住、梵住三種住當中,佛大部分都住在四種最殊勝的境界。在聖住當中,多分安住在空住和滅盡定住;在天住當中,佛多數安住在無動的第四靜慮住,當然無動也有淺有深,這無動是相對於前三靜慮。
 在天住的四禪、四空定中,佛為什麼多數安住在第四靜慮呢?因為初禪、二禪、三禪慧多定少,第四禪是定、慧均等,四空定又是定深慧淺,所以佛多數是安住在第四禪。又因為初禪天還有尋伺的干擾,所以器世間壞時,稱壞劫,有劫災出現,有火水風三災;壞劫中火災會燒到初禪天,初禪以下包括初禪全部被劫火燒盡,灰燼亦無;二禪有喜水的湧動,所以壞劫中水災劫時會淹到二禪天;三禪,還有樂的干擾,樂風擾動,所以壞劫中風災時風橫掃到三禪天;四禪以上已沒有這些水火風災。第四禪的宮殿永遠不會被火災、水災、風災破壞,因為外三災是由內三災所感,第四禪沒有出入息了,沒有風、沒有樂的執著、沒有喜的執著、也沒有尋伺的湧動,內心寂靜外面的器世間也不會被破壞,及苦、樂、憂、喜這些情緒也沒有了,因此稱作無動。沒有三災八動;沒有尋伺、喜、樂、憂、苦、出息、入息,及水災、火災、風災。這是第四靜慮的境界,而且定、慧均等,佛多數安住在這裡。那菩薩呢?窺基大師說,很多定都可以證得聖道,初地菩薩多數也是在第四靜慮裏面成就初地。所以這第四靜慮的定是最佳的依止。
 器世間的變化跟人心的動盪是有關係的。這世間地球暖化、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等天災是由於人心有煩惱就有天災。第四禪天的人,沒有苦、樂、憂、喜的執著、沒有出息、入息的執著、沒有尋伺的執著。依報隨著正報轉,外面的境界是跟著自己轉的。外法是以內法為緣生起的,所以遇到什麼境界來,不要怪老天,是自業所感,由自己的煩惱招感來的。學習佛法感覺到很有意義,可以解開凡夫對宇宙現象的愚癡迷惑。
 於梵住中,多住大悲住;梵,是慈悲喜捨,慈是希望給眾生快樂,無苦無樂的眾生希望給他快樂。悲,是對有苦的眾生能夠拔苦。佛知道眾生苦惱的比較多,為了要攝受苦惱的眾生,因此多數安住在悲住。苦惱的眾生,於最痛苦時跟佛最親近,因為佛一定不會棄捨苦惱的眾生,所以他多住大悲住裏面。喜,是隨喜,世出世間的一毫之善,佛菩薩也都是隨喜的。捨,是棄捨,有二種解釋,一種是平等捨,怨親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也可以稱喜三昧,有的人這樣解釋。捨,最主要的解釋是眾生遇到前面的三種境界,苦、樂、不苦不樂,都能夠棄捨貪瞋癡。所以佛在四無量心當中多數安住在大悲住,因為佛的意思是要攝受苦惱的眾生。
玄二、隨釋大悲
 第二科隨釋大悲,隨釋大悲的體相。
由是如來晝夜六時,晝三、夜三,常以佛眼觀察世間誰增、誰減,我應令誰未起善根而種善根,廣說乃至我應令誰建立最勝阿羅漢果。
 由於佛常常多住在大悲住,晝夜六時,晝三、夜三,二十四小時除以六,一時有四小時,日間有十二小時,夜間有十二小時。佛是日夜不停的以佛眼的智慧來觀察世間,誰的善根已經增長,誰的善根又退失了,誰現在沒有生起善根,我應該示現神通道力或說法來度化眾生。詳細說乃至我應令誰建立最勝阿羅漢果;誰修到最後金剛喻定,差一點點證到阿羅漢果,我應該要這樣幫助眾生。在《法華經‧如來壽量品》裏面有一個偈子說:佛「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佛自己常常這樣子作意,我應該用什麼方便使令眾生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無上的聖道,很快的成就佛身。這是佛的心情,因為唯有成就聖道才能夠度苦、超越度一切苦厄。
 所謂的五眼:肉眼、慧眼、天眼、法眼、佛眼,有很多解釋。肉眼,假父母氣血所成也。即人中能見之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內不見外,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天眼,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皆悉能見;慧眼,二乘之人,以所得慧眼,觀一切法皆空,不見有眾生相,及滅一切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法眼,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令修令證;佛眼,謂具前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顯明。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是全部都成就了。
《披》觀察世間誰增誰減者:此說增減,謂諸善根。彼生起已,轉復增長,是名為增;還復退失,是名為減。
 這裡的增減是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來說的。彼有情對三寶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念力、精進力、定力、智慧等善根生起,又展轉的增長,是名為增。由於眾生善根不是很堅固,如果不精進可能又退了,是名退失。佛都知道這些事情,所以什麼時候需要臨門一腳便會來幫助。對修行應該要有信心,只要肯發心一定會碰到善知識,佛一定會來幫助的。以上是說到七種最勝、也就是佛的功德。佛的無上菩提有這七種最勝。
 一、所依最勝,佛的果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最莊嚴的,所依止是最殊勝的。
 二、正行最勝,自利利他的正行,是最殊勝的。
 三、圓滿最勝,佛的戒、見、軌則、淨命都是最圓滿的。
 四、智最勝,佛的四無礙解是最殊勝的。
 五、威力最勝,佛的六種神通超越聲聞、菩薩。
 六、斷最勝,煩惱障、所知障的斷除也是最圓滿的。
 七、住最勝,佛常常安住在:空住、滅盡定住、第四靜慮住、大悲住,四種住裏面。
 以上是由佛的心看到無上菩提的功德,覺悟的這一念心所產生的功德,從七種角度來解釋。
戌二、異名
 第二科異名,說明七種最勝的不同名稱。
又諸如來所依最勝故,名大丈夫。正行最勝故,名大悲者。圓滿最勝故,名大戒者及大法者。智最勝故,名大慧者。威力最勝故,名大神通者。斷最勝故,名大解脫者。住最勝故,名多安住、廣大住者。
 又諸如來的所依是最殊勝的,名大丈夫。
 如來的自利利他的正行是最殊勝的,名大悲者。
 佛的戒、軌則、淨命與正見是最圓滿的,名大戒者及大法者;大戒者是約戒,大法者是約見方面。
 智最勝故,名大慧者;佛的四無礙解最殊勝,名大慧者。
 佛的六種神通道力是最殊勝的,名大神通者。
 佛的煩惱障斷、所知障斷是最殊勝的,名大解脫者。
 佛的內心多分安住於空住、滅盡定住、第四靜慮住、大悲住,是最圓滿、最殊勝的,名多安住、廣大住者。
 佛的殊勝都加一個大,是尊稱義、指佛是大師。
申三、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4 酉一、標
 第三科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隨念佛的十種功德名號,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又諸如來略有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
 又諸如來要略來說有十種功德名號的隨念功德。
 《佛說十號經》中說,劫初時,世間人都是從二禪天來的,智慧高,於佛一萬個名稱,都能夠了然於心。後來發現眾生越來越遲鈍,因此將佛一萬個名稱改成一千個名字;但是眾生還是不能瞭解一千個名字,就縮小成一百個名字;由於眾生更加的愚癡,因此減為現在的十個名號。這是根據有情的根器能夠記得佛的功德,用十個,剛好能夠理解。如果佛的一百個功德名號記不住,一千個、一萬個就更不必說了。天竺俗法有十名、天上利根有百名。大日如來是在天上成就無上菩提的,也就立一百零八種名號。釋迦牟尼佛有十個號而已,因為娑婆世界眾生不堪,要他憶念十種功德名號都想不起來了,何況是一百種。所以世尊於人間成道也因應眾生的根器,只安立如來十號。
酉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等為十?
 有哪十種功德名號?
酉三、列
 第三科列,列舉出來。
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總之佛有十種功德名號:如來、應(應供)、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這種安立也是有道理的,在《瑜伽論記》中慧遠法師解釋這十種號:
 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前五種功德名號,是如來約自利的功德而說。
 後五種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是約利他的功德而說。
酉四、釋10 戌一、如來
 第四科釋,解釋如來十號的名義,分十科;第一科如來,解釋如來的名義。
言無虛妄,故名如來。
 佛,從來不說妄語,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是不妄語者。佛是言無虛妄,因此名如來。
 在《大智度論》、《成實論》中說如來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約如來」,乘一切法真實的正道來成就正覺,名如來,這是約佛的應化身來說,約佛的功德義來說名。《大般涅槃經》說:「乘六波羅密十一空來,故約如來」,乘著六波羅密,於因地修證十一種空而來成佛,所以名如來,是約它的因來說果。《大品般若經》說:「乘薩婆若來化眾生故名如來」,薩婆若是一切種智,佛以一切種智來度化眾生,因此名如來,是約利他來說。《金剛般若經》是約佛的法身來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裡說到言無虛妄,故名如來,是約功德來說的。
戌二、應
 第二科應,解釋應的名義。
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
 佛已經成就所應該成就涅槃的義利,應該作為世間人的無上福田,應該為十法界一切眾生恭敬供養,因此名應。〈攝異門分〉卷83,2505頁說「應」,應該知道應供就是應供養故。
戌三、正等覺
 第三科正等覺,解釋正等覺的名義。
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
 如諸法勝義,諸法實相,即我、法二空真如而覺悟諸法,名正等覺,正,就是聖的意思,成就聖人的智慧,與法平等的,法的實相是這樣,如法的實相、勝義來覺悟諸法,所以名正等覺。
戌四、明行圓滿
 第四科明行圓滿,解釋明行圓滿的名義。
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故說名明行圓滿。
 明,是三明,即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行,是如經所說的止觀二品。佛的三明與止觀二品極善圓滿,因此說名明行圓滿。
 《大乘義章》卷20說:「宿命、天眼、漏盡經說為通,又說為明,有何差別?如龍樹說:直知過去八種事等名宿命通,於中過去知業知果、因緣道理,名宿命明;知未來世死此生彼,名天眼通,知業知果因緣道理,名天眼明;直知漏盡,名漏盡通;知更不生,名漏盡明;又知從道得滅不同,也名為明。通只是知道事相而已,明是明白所見事相的因果道理,明是一種智慧。
 佛為什麼建立這三種明呢?應當知道是為了顯示於三際的五蘊及世間不知無常生滅的道理,於前際生起常見,於後際生起斷見,這墮於二邊的不正確的、邪謬的執著;於現在生命中執的受用欲樂及四種靜慮為涅槃,對涅槃有邪謬執著的現法涅槃無明;這三際的無明是外道沙門及婆羅門的無明性,因此分別建立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這三種明。佛有這三種明,而且是圓滿的。
 行:在〈攝異門分〉卷83,2505頁說有二種,即遮行與行行。行行,佛的根律儀、及遮行圓滿;行行,佛的身語意現行也是很圓滿的。住行,佛安住在四種現法樂住,也是最圓滿的。此處如經所說的是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指住行。不論行行、住行佛都是最圓滿的,因此稱明行圓滿。
《披》明謂三明等者: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癡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陵本十四卷七頁1198)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有二行,一者、行行,二者、住行。住謂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此中唯說止觀二品,即彼住行所攝應知。
 〈聞所成地〉卷14,498頁說:佛爲了顯示執著斷常二邊邪執及現法涅槃的愚癡沙門、及婆羅門的無明性,因此建立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三明。宿命明可以對治常見,天眼明可以對治斷見,漏盡明可以對治現法涅槃見。由於這三明也有對治眾生邪執及無明的心性,佛就開演出這樣的法門。沙門是出家人,婆羅門是有學問的修行人。
 〈攝異門分〉卷83,2503頁解釋行圓滿,
 有二種行,一、行行,是平常行住坐臥,能夠密護根門,是圓滿的,二、住行,靜坐修止觀,可以安住四種增上心法的現法樂住。這裡只說止與觀的二品,是屬於住行所攝。在卷83裏面也用遮行與行行來說,遮行是說密護根門,行行是說清淨的身語意業現行、及正命。
 玅境長老在這裡提到「行」怎麼念,如果約因來說稱行,約果來說念「ㄏㄥˋ」(德行),因此修這種道德可以成就很高的德行。所以「行」在語音上可以做這樣的分別。
 這裡可以照經文裏面的解釋,明行,明是三明,行是止觀二品極善圓滿。這是明行圓滿義。
戌五、善逝
 第五科善逝,解釋善逝的名義,善是好或是圓滿義。
上昇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
 佛能夠上昇到最極究竟的境界,能夠成就無住大涅槃而且永遠不會退失、不會再返回凡夫、或二乘的境界,因此名善逝。
 在〈攝異門分〉卷83,2506頁解釋,於長夜具一切種自利利他二功德,故名善逝。在無明的長夜、生死輪轉當中,佛具足一切種自利利他的二種功德,故名善逝。
戌六、世間解
 第六科世間解,解釋世間解的名義。
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
 佛是最通達世間的,佛善知世界及有情世界的一切品類的染淨相,名世間解。
 前面說過佛有一切智,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時對於世界及有情界一切界,有為、無為二事無量品別,一切眾生各式各樣的自相、共相、因果差別、因果差別、善法、不善法、無記法等染淨相,如實了知,所以稱世間解。
戌七、無上丈夫調御士
 第七科無上丈夫調御士,解釋無上丈夫調御士的名義。
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士。
 佛是一切世間唯一的最圓滿的大丈夫,如〈攝異門分〉卷83,2506頁說大丈夫,是智無等故,善知最殊勝的調治內心煩惱的方便,能夠巧把塵勞為佛事,如卷83說「多分調御無量、丈夫最第一故、極尊勝故」,因此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士。
戌八、天人師
 第八科天人師,解釋天人師的名義。佛能夠教授、教戒天、人成就聖道。
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
 以下將這段文整合之後解釋如下,可參看(連結:天人師德四義表
 具有調和教化的功能,能適合眾生的根器因材施教,是種種學徒所模仿的對象,這樣一個美好的稱呼稱為「師」。
 一、為實眼故,意即與顯了義為開導故,佛於一切所知境界,如實現見,具有五眼能為眾生開導顯了世間及出世間的真實義。
 二、為實智故,意即與一切義為所依故,世間及出世間的真實義,須依止智慧才能顯發,佛有圓滿的根本智及後得智,安立無量無邊的名句,顯示一切義,為一切義的依止。
 三、為實義故,又有四義:
 1. 與不了義為能了故,佛開顯出一切義故,令有情於不了義為能夠明了。
 2. 與所生疑為能斷故,佛能夠斷除眾生在法義上所生疑惑。
 3. 與甚深處為能顯故,於第一義諦甚深處能開示顯發。
 4. 令明淨故,令眾生於所解甚深義更加明淨。
 四、 為實法故,又有三義:
 1. 與一切法為根本,佛為眾生說法,是根據實義安立一切名言,名言是法,是一切法的根本。
 2. 為開導故,依法開顯實義故,名為開導。
 3. 為所依故,名言為所依,能通達真實義,名為所依。
 由於佛具有如上四德,能教誡、教授天人戒定慧等聖道之法,令其出離一切生死大苦,因此佛名天人師。
《披》為實眼故者:於一切所知境界如實現見故。
 對一切所知蘊處界等境界,佛能夠如實現見,如它真實的相貌能夠親身證得及體驗。
與顯了義為開導故,與一切義為所依故,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為所依故,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
 佛名天人師,簡單這樣說:佛是天、人的老師,佛是實眼、是實智、是實義、是實法。
 實眼,根據《瑜伽論記》的斷句解釋覺得也不錯。實眼是與顯了義為開導故稱為實眼。佛知道所顯現出來的因緣所生法,這些境界佛能夠開導眾生。所以眼其實也是一種智慧,佛能夠應機契理開演佛法,使令眾生明暸諸法實相的道理,及顯了義理,稱為實眼。
 實智,佛能與一切義為所依止故。在〈攝異門分〉卷84說,佛隨所說法能夠斷疑,稱作所依。佛的真實智慧能與一切義為所依故;一切的道理要有智慧來通達,要由智慧來詮釋,智慧是能夠演說佛法、是能說的,能說出一切真實義的就只有佛。所以佛是與一切義為所依故。如果沒有佛的實智,眾生就沒有佛法可以聽了,所以與一切義為所依故,是佛的智慧。
 實義,與不了義為能了故。不了義,指眾生不明白的道理佛能夠讓他明白,所以佛也名為實義故,佛能夠將真實的境界表達出來;這真實的境界對眾生而言是不了義的、眾生是不瞭解的,眾生不知道諸法實相,但是佛通達真實義,能夠開示天、人真實義的道理,因此佛是為實義故。
 實法,與所生疑為能斷故,眾生在法義上有疑惑,佛都能夠斷除。佛能將於甚深處的第一義諦顯示出來。約修證來說,眾生剛證得甚深的第一義諦,佛能開示令他能夠證得二果、三果、四果,或是證得初地,佛的開示使令他往上證得更加光明清淨的境界、獲得更甚深的智慧。這三句話稱作實法故。《瑜伽論記》作這樣分配。若依本文「令明淨故」,佛能使眾生修證,使令再往上證得更甚深、更清淨的境界,名令明淨故。
 師德,大師的功德的部份。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為所依故,這是約師德來說的。在卷84,2516頁,有說到師德的差別。這裡說到大師的功德差別,諸法都是以世尊為本,然後以世尊為眼、以世尊為依、以世尊為智、以世尊為義、以世尊為法、以世尊不顯了義能覺了,能為一切義所依者。在〈攝異門分〉卷84說到這麼多。
 《瑜伽論記》說這是大師的功德,是一切教法的根本,能夠宣說佛法,由於佛已經證悟實相,所以能夠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能夠開導眾生佛法。為所依故,若眾生於佛法有疑,佛都能夠斷除。
 師義,師的道理。為師的道理是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因此說佛名天人師。這是為師之道,佛知道了也能夠教誡戒律,教授定慧,教誡教授天人戒定慧,使其能夠出離一切眾苦,因此佛稱為天人師,這是《瑜伽論記》這樣解釋。佛有實眼,眼就是智慧,由智慧看穿境界的真相,稱為實眼。又,佛能夠開演佛法,以一切義為所依故,名為實智。為實義故、為實法故,實義是說眼,由智慧眼能看清境界的真相,法是能夠說明境界的,稱為實智。這是約法義來說明這四句話。
 圓測大師解釋,實眼是約境界來說的,佛能夠照見一切境界,知道一切境界,依智慧通達一切境界。實智是約能夠說法而言,因為說法要有智慧,前面說到智慧就是四無礙解。為實義故是重說實眼,是通達境界的真相,通達了真實義。為實法故,是佛能夠開演法義,用語言文字來開演實義的境界,等同在講實智,這樣說就更容易明白了。
 玅境長老解釋:為實眼故、為實智故,是約能緣的智慧而言。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是約所緣的境界來說的。約能、所來開演、形容佛的智慧。實眼、實智是能分別的智慧,實義、實法是所瞭解的法與義。這樣分別也是相當不錯的。當然以後有機會再深入時又可以作不同的解釋。玅境長老說的:你說得通就可以了。
《披》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等者:攝事分說:由如來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說世尊為彼根本。又說:若有於中生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決了,故說世尊為所依止。(陵本八十五卷二十一頁6483)此應準知。
 〈攝事分〉說:由於佛出現世間宣說教法,有情才可以瞭解四諦、十二緣起、六度等三乘聖道,佛是一切法的根本,如果沒有佛,沒有人能開示及成就無上菩提的法。為什麼會有佛法?因為有佛。法自己不能弘揚,要有人來開示顯發才能夠弘揚,佛能弘揚佛法,所以一切法是以佛為根本。
 佛是最初示現正等正覺,因此說諸法皆以佛為根本。佛能夠為眾生開導,這樣稱作實眼。又說:若有於諸法中生起種種的疑惑,唯有依佛能夠釋疑決了,因此說世尊為所依止。這裡舉的是〈攝事分〉卷85,2555頁所說的師圓滿,在〈攝異門分〉卷84,2516頁說為師德差別及根本。
戌九、佛
 第九科佛,解釋佛的名義。
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
 佛於能引攝有功德義利的善法,如施、戒、修、四諦、十二緣起、六波羅蜜等;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的不善法,如外道法及各種煩惱、惡業、苦趣等;於能引既無義利也無罪過的法,如人天善法及各種工巧明、醫方明、聲明等,於世出世間所有諸法都如實了知,如其真相現前平等覺知,因此說名為佛。
《披》於能引攝義利法聚等者:當知此約如來一切種智,故名為佛。建立品說: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三聚法現等正覺。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陵本五十卷十二頁4007)此中能引有義聚法,謂即三乘聖道諸所有法。能引無義聚法,謂彼外道世間諸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謂人天乘諸所有法。
 於能引攝義利法聚等,應當了知是指佛的一切種智、一切種類的智慧,由此義建立「佛」的名稱。佛是覺者,最能夠說明佛的功德是佛的智慧,若圓滿成就一切種類的智慧,就是最尊貴的、最殊勝的佛。於〈菩薩地‧建立品〉卷50,1663頁說,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三聚法現等正覺。大乘承認有十方三世的一切佛,要略而說,佛於三聚法能夠現前平等覺悟:三聚法是:
 一、三乘聖道,能夠引出來涅槃的義利,名能引有義聚法。
 二、能引無義聚法,能引殺盜淫妄等惡法,名能引無義聚法。
 三、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人天善法,沒有聖道的義利,也不墮三惡道,名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這其中能引有義聚法,謂即三乘聖道諸所有法。人天乘不能說有聖道的功德,因為修福報、持戒、生天、當人,這也有安樂,但不是功德,有一天又會墮落。譬如說修福,在《修行道地經》說,修行在人的境界裏,好像鳥被關在籠子裏。若精進,修禪定,好像籠子打開,不再被欲界的欲拘束而飛出去,然而看到食物就想要去吃,沒想到還有一根繩子綁身上,繩未斷,又將牠拉回來了。修禪定對世間人來說已經是上人法,可是因為繩未斷,這三界的愛,愛的是禪定的境界,跟欲界愛欲的境界不同。禪定的喜受、樂受與捨受,是另外的一種欲,只是它不是染汙的欲而已,是上界的欲。若未出離三界,還是無義聚法。世間的善法不能成就聖道,不究竟、不牢固,不能說它有義,但也不會墮三惡道。
戌十、薄伽梵
 第十科薄伽梵,解釋薄伽梵的名義。
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什麼是薄伽梵?是佛的另外一個尊稱,具有很多的意義。如《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薄伽梵者:破諸魔故,能破四種大魔怨故名薄伽梵。四種魔是:一煩惱魔,二蘊魔,三天魔,四死魔。依空三摩地,能破煩惱魔一切麁重,轉依相住,無量善根隨順證得;或復依止精進慧力能破蘊魔;依慈等持能破天魔;依修神足能破死魔。能破如是四大魔故,名薄伽梵。又自在等功德相應,是故說佛名薄伽梵。
《披》能破諸魔大力軍眾等者:謂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是名諸魔。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依六義轉,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如佛地經論釋。是名具多功德。
 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是名諸魔。能破這四種魔怨,名薄伽梵。佛成就了無上菩提、有高深的三昧、有大悲心、有般若波羅蜜,因此魔都不能干擾他。《佛地經論》說: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這是說薄伽梵依六種功德義轉。
 自在,是指諸如來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佛將愛見煩惱、煩惱習氣全都斷除了,所以很自在。
 熾盛,是指佛的無上菩提的智慧是很熾盛的,焰猛智火所燒煉故是熾盛義。
 端嚴,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所裝飾故,稱作端嚴。身相非常的莊嚴。
 名稱,是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名稱普聞,遠近皆知乃至十方三世一切天人都知道。
 吉祥,一切世間清淨供養咸稱讚故。一切眾生如果親近佛、供養佛,都讚歎佛的殊勝與偉大,能夠供養佛是最吉祥的。
 尊貴,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佛利益安樂一切有情顯示佛的尊貴,使令有情都能夠離苦得樂。
 如《佛地經論》釋,是名具多功德,以上都是從功德邊來說明佛的。學大乘佛法一定要瞭解佛,佛的功德在哪裡?佛的智慧是什麼?佛最殊勝的在哪裡?超越二乘的地方在哪裡?如果對佛的功德不認識,可能會捨大向小,將佛當成阿羅漢而已。就太小看、太可惜了。
申四、出現2 酉一、標
 第四科出現,解釋佛出現在世間的情況,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或有多劫,無有一佛出現於世;或有一劫,有眾多佛出現於世。
 有時很多劫,沒有一尊佛出現在世間;有時只有一劫就有很多的佛出現於世間。
《披》或有多劫等者:此中多劫、一劫,約一世界為論,義顯於一世界如來出現,或有、或無、或一、或多。然多佛出定不俱時,是故此中說一劫言,謂即世間一成、一壞名一劫故。
 一大劫是八十個中劫,有二十個中劫成、二十個中劫住、二十個中劫壞、二十個中劫空。成住壞空是一大劫。有時很多劫也沒有一尊佛出現在世間,有時一個成住壞空就有很多的佛出現於世。譬如說佛弟子們常常拜三千佛,過去莊嚴劫中有千佛,現在是賢劫,也有千佛。未來星宿劫也是有千佛。這是說釋迦牟尼佛以前在妙光佛處聽聞佛法時,覺得佛法很好,就去說給他人聽,佛第一次說法就有一千人發無上菩提心,第一次聽佛開示的千人就是過去莊嚴劫中千佛。後來佛又再說第二次,又有一千人發心,這些人就是現在賢劫的千佛。佛再說第三次時,又有一千人發心,那一千人是未來星宿劫的千佛。這是典故,當然如果要知道佛的因緣,每尊佛都有名字,都有父親、母親的名字,都有他的提婆達多,每一尊佛一定有自己的孩子,也都有名字。每尊佛都不一樣,是在哪尊佛面前初發心?為什麼發心?有的人是因為供養、有的人是因為不同的因緣來發無上菩提心而成佛的。這要看《大正藏》第十四冊裏面有很多關於千佛、萬佛、佛的名字。佛才知道這麼多事情。千佛的父母的名字、妻子的名字、兒子的名字、提婆達多的名字、大弟子的名字、那時國土的名字、眾生有多少,都有記載,關於千佛的緣起都說得很清楚。眾生如果有因緣一劫可以有很多佛出現,有見佛的因緣,就有很多佛出現,如果沒有因緣就沒有佛。這其中多劫、一劫,是約一世界為論,一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是顯示於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或者有佛出現、或者沒有佛出現、或者一尊佛、或者很多佛,然而多佛一定不會同時出現,這其中所說的一劫,即是世間一成、一壞名一劫;也就是一個成住壞空裏面可能有很多佛,但是每尊佛不會同時間成佛。
酉二、釋2 戌一、成多佛土多佛出世4 亥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成多佛土多佛出世,解釋成就多佛土,有多佛出世,又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彼彼十方無量無數諸世界中,應知同時有無量佛出現於世。
 這是約空間跟時間來說,在各式各樣的十方無量無數的諸世界當中,應該知道同時有無量的佛出現在世間。
亥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以故?
 為什麼?
亥三、釋3 天一、顯正2 地一、明修因2 玄一、總標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顯正,顯示正確的原因,又分二科;第一科明修因,說明修行成就的因,又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要義。
於十方界,現有無量無數菩薩,同時發願、同勤修集菩提資糧。
 在十方世界,現在就有無量無數的菩薩,同時發無上菩提願,同時精勤的修集菩提的資糧。
玄二、別顯2 黃一、同時發願
 第二科別顯,各別顯示,分二科;第一科同時發願,無量無數的菩薩同時發願。
若一菩薩,於如是日、於如是分、於如是月、於如是年發菩提心,願趣菩提。即於此日、即於此分、即於此月、即於此年,一切亦爾。
 若有一位菩薩在這日、這時間、這個月、這年,發菩提心願趣菩提。那麼就在這同一日、同一時刻、同一月份、同一年,一切的菩薩也是一樣,在同時間也有很多的菩薩,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世界發無上菩提心。
黃二、同修資糧
 第二科同修資糧,同樣的修集資糧。
如一菩薩勇悍策勵,熾然精進,一切亦爾。
 像一位菩薩發無上菩提願以後,很勇猛的鞭策鼓勵自己要修菩薩道,心力極為精進猛盛;其他一切的菩薩也是一樣勇悍策勵,熾然精進,發了願就是要精進。玅境長老說菩薩不像凡夫,凡夫是發了願還睡大覺。
地二、舉現見
 第二科舉現見,舉出現在所見到的。
於今現見此世界中,多百菩薩同時發願、同修惠施、同修淨戒、同修忍辱、同修精進、同修靜慮、同修智慧,況於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
 在現在此世界當中,有很多百位菩薩,同時發願、同時修六波羅密,同時修惠施、淨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何況於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都是如此。
《披》此世界中多百菩薩等者:此一世界,名此世界。謂即此方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壞,總名一佛世界故。
 一尊佛統理的一世界,名此世界。範圍是三千大千世界,即此一方的三千大千世界同時成、同時壞,總名一佛世界。
天二、遮非3 地一、遮一世界一時成佛
 第二科遮非,遮止不是正確的情況,又分三科;第一科遮一世界一時成佛,這麼多的菩薩發菩提心,是不是同一時間成佛呢?在同一世界不會同時一人以上成佛,但是不同的世界可以。
又於十方現有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佛土,無二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於一佛土并出於世,一時成佛,況有無量無數菩薩於一世界一時成佛。
 在十方現在有無量無數三千大千的佛土,沒有二位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同時圓滿,於同一佛土同時併出於世,同一時成佛;不會有二位菩薩同時在這裡成佛。何況更不會有無量無數菩薩在同一個大千世界同一時間成佛。
《披》於一世界一時成佛者:一佛世界,名一世界。定無眾多菩薩同一時分,於中現成正覺。由一如來,於一三千大千世界,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故。
 一個佛世界,名一世界,一定沒有很多的菩薩在同一時間,在同一世界中現成正覺,現出成佛的相貌。因為一尊佛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普遍能承辦所有的佛事,要度化眾生的事一尊佛就够了。不用二位佛同時在同一三千大千世界成佛。
地二、遮前後避次第成佛
 第二科遮前後避次第成佛,遮止前後相避次第成佛。
又不應言:眾多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前後相避,次第成佛。
 又不應該說:眾多的菩薩,同時修集無上菩提資糧,在同一時間資糧圓滿,既然說不能同時成佛,那麼彼先成佛此後成佛前後相避,次第成佛。也不是這樣先後成佛的。
地三、遮餘菩薩皆不成佛
 第三科遮餘菩薩皆不成佛,遮止其餘菩薩都不成佛的情形。
亦不應言:一切菩薩皆不成佛。
 也不應該說:由於一個佛土只有一位佛,其餘一切菩薩都不成佛。也不是這樣的。
天三、結成
 第三科結成,結語各別出世,同時成佛。
是故當知,眾多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圓滿者,於十方面無量無數隨其所淨空無如來諸佛國土,各別出世,同時成佛。
 因此應當知道,眾多的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都同時圓滿的,在十方面無量無數的、隨所清淨、沒有佛的諸佛國土,就各別出去到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所去的三千大千世界現在沒有人成佛,因緣資糧同時圓滿的菩薩就各自在一個世間的佛土裏面同時成佛。
《披》隨其所淨空無如來諸佛國土者:謂隨宿昔所修清淨佛土因緣,於無如來諸世界中,願當獨一現正等覺,與彼有情為作導首,由是說言各別出世。於十方面現有無量無數佛土,各別為所依止,由是得有同成佛義。
 十方世界同時有很多菩薩在十方世界成佛,而不是同時在一個佛的世界成佛。因為隨各個菩薩成佛之前所修清淨佛土的因緣,在沒有佛的諸世界當中,發願只有獨自一位菩薩現正等覺,給與當地沒有佛出現的世界眾生作領導之首,由此說各別出世。於十方面現有無量無數的佛土,各別為該世間眾生之所依止,因此同時有很多人在不同的世界成佛,由此得有同時成佛的義。
亥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由此道理,多世界中,決定應有眾多菩薩同時成佛。
 由此道理,在無量無數無佛的三千大千世界,決定應有眾多菩薩於不同的佛土同時成佛。
 菩薩的無上菩提資糧圓滿了,就到宿昔所修清淨佛土因緣而現在無佛的世界中去成佛。
戌二、成一佛土一佛出世3 亥一、標
 第二科成一佛土一佛出世,成就一個佛土只有一個佛出現世間,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決定無有一佛土中,有二如來俱時出世。
 決定不會有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佛國土中,有二位如來同時出現在世間。
亥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以故?
 為什麼呢?
亥三、釋3 天一、由願增長
 第三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由願增長,由菩薩所發的願增長。
菩薩長夜起如是願,隨令增長:我當獨一,於無導首諸世界中,為作導首,調伏有情,令脫眾苦、令般涅槃。如是長夜所起大願隨令增長,攝受正行得成滿故,無二如來於一世界俱時出現。
 菩薩長夜在眾生的生死輪迴沒有智慧光明的世界,發這樣的願,隨令願力逐漸的增長。發願:我將要獨自一人,在沒有領導之首的諸世界中,作為領導之首,調伏有情使令眾生脫離種種的苦惱、使令證入涅槃。由此在長夜所生起的大願隨令願力不斷的增長,能夠攝受,此處攝受作引導義,由願力引導自利利他的正行成就圓滿,不會有二如來於同一世界同時出現。
天二、由遍有能
 第二科由遍有能,由於佛遍於三千大千佛土有能力施作一切佛事。
又一如來,於一三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是故第二如來出世無所利益。
 又因為一尊佛在一三千大千佛土普遍的能夠造作一切佛事,因此第二尊佛出現在世間是無所利益的。
天三、由速成辦4 地一、標
 第三科由速成辦,一尊佛即能很快的成辦有情的義利,又分四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又一如來,於一佛土出現於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為熾盛、極為隨順。
 一尊佛於一個佛國土出現在世間,使令諸有情能夠成辦自己涅槃的義利。如果順著前面的解釋是說:菩薩的自義就是利益有情的事情。菩薩有能力現身說法,度化眾生,也能善巧地安排所教化的眾生於善法中,所教化的眾生也能隨順菩薩的教導,能去修學聖道。
《披》極為熾盛極為隨順者:自他利品中說:菩薩於諸有情種種眾多利益事業,自有力能;及善安處所化有情,彼於自事隨順而作;如是乃名隨其所欲所作成辦。乃至廣說菩薩要具二事,方於有情所作利益名為熾盛、名為隨順。(陵本三十六卷四頁2913)此說如來,當知亦爾,唯極究竟是其差別。
 〈自他利品〉中說:菩薩對於諸有情種種眾多利益的事業,自有殊勝八種異熟果報的堪能力量,又能夠有智慧力善巧的安置處理所教化的有情,能夠觀機逗教,知道眾生需要什麼可以成就,菩薩度化眾生的自事,如種種利益有情的事業,會隨順而作,如是乃名隨菩薩的大悲所欲所作成辦。乃至詳細說菩薩要具備二事,第一是自己有力能成就八種異熟,第二是有智慧來安置眾生。才能對有情所作成辦利益名為熾盛、名為隨順。在〈菩薩地〉卷36,1165頁裏面曾經說過。佛也是一樣但是佛是最圓滿的,他的異熟果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要度眾生有些眾生看到這麼莊嚴的佛像,不用說話他就成熟了,只要見到佛什麼事都解決了。所以佛的利益眾生更是熾盛、更是隨順。菩薩沒有究竟圓滿,佛是究竟圓滿的,這是他們的差別。不過都是一樣自有力能、善安處他,知道眾生需要什麼,什麼時間來給眾生幫助會成就、什麼時間來說這句話眾生會成熟,這件事做得百分之百,圓滿了。
地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何以故?
 為什麼這樣?
地三、釋2 玄一、正顯
 第三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正顯,正確的顯示。
彼作是思:一切世間唯一如來,更無第二。若於此土化事已訖,或往餘方,或入滅度。我等何從當修梵行?我等何從當聞正法?如是思已,發起深厚欲勤精進,速修梵行、速聞正法。
 眾生這樣想:一切世間如果只有一尊佛,更沒有第二尊佛。如果在此佛土的教化事已經完畢,佛可能到別的地方去度化眾生,或者進入無餘涅槃。那麼眾生如何修學離欲的梵行呢?去哪裡聽聞正法呢?所以佛不在眾生才會精進,由這樣想就發起深厚的欲勤精進,速修梵行,趁著佛還在世時趕快精進、趕快聽聞正法。釋迦牟尼佛只有示現住世八十年。眾生的依賴心很強,若知道佛不在只好自立自強,面對現實,就會精進了。所以想到這件事情,對眾生有利益。
玄二、翻成
 第二科翻成,反過來所成的情形。
若一佛土多佛出世,彼於所作不能速疾。
 如果有一個佛土有很多佛出世,眾生對自己所要做的修行的事就不會很精進,不能速疾。
 原因就是這裡,所以只有一尊佛,物以稀為貴。佛也知道眾生的習氣,沒有的才會珍惜,人就是這樣。世間人常常在感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是說存在時沒感覺需要,有時還覺得很討厭,嫌囉唆,等到有一天失去了才發現很不方便,什麼都要自己做,眾生就是這樣,因此若一佛土有很多佛同時出現,眾生對自己修行的事情就不精進了,所以一尊佛就够了。
地四、結
 第四科結,結語。
故一佛土一佛出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為熾盛、極為隨順。
 所以一個佛土有一尊佛出現在世間,使令有情對於自利涅槃的事、聖道事,會非常的熾盛、極為隨順。這件事對眾生有很大的利益。眾生才會熾盛的精進、隨順修學正法,依教奉行、才懂得珍惜。以上是說佛出現在世間的事情。
申五、差別2 酉一、功德無別3 戌一、標除四法
 第五科差別,於佛之間,佛所證的涅槃功德平等平等沒有差別。但是根據眾生的根器不同,佛的應化身有一點差別,分二科;第一科功德無別,佛的功德無別,又分三科;第一科標除四法,標示除去四種法。
一切如來一切功德平等平等無有差別。
 每一位佛所證得的無為法都是一樣,佛成就的無為功德都是平等平等,沒有差別的。
《披》一切功德平等平等者:謂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來無諍願智、無礙解等,是名一切功德。
 前面說到的佛成就的一切種智,佛的菩提有三種解釋,其中第三解,一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來的無諍三昧、願智三昧、四無礙解等。等,包括六神通。這一些道力都是平等平等的。
唯除四法。
 但是有四件事,佛在應化眾生示現時會有不同的。
戌二、列四法名
 第二科列四法名,列出四種法名。
一者、壽量,二者、名號,三者、族姓,四者、身相。
 佛的應化身有四點是不一樣的,
 壽量,壽命不一樣,如釋迦牟尼佛示現住世八十歲,阿彌陀佛經上記載是無量壽。因此壽量示現的會不同。
 名號,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等不同的名號。
 族姓,有的是生在剎地利家或是婆羅門家。因此族性也有不同。
 身相,佛示現的是丈六的老比丘相,阿彌陀佛現的是無量光無量壽的相。佛示現的身相有所不同。有的人還說是隨眾生的心,心大見的佛就大、心小見的佛就小。佛的身相會約眾生的心量不同所示現的也就不同。
戌三、結顯非餘
 第三科結顯非餘,結語顯示不是其餘功德。
一切如來於此四法有增減相,非餘功德。
 這四法是應化身所顯的,是依眾生的需要有增有減,但不是說功德有什麼差別。
《披》唯除四法等者:如來壽量,住捨自在,故有差別。如來族姓,或生婆羅門大國師家,或生剎帝利大國王家,故有差別。容色形貌,是名身相,隨同分生,故有差別。
 佛的壽量已經生死自在,煩惱障、所知障都已斷除,因此要住多久,若住一劫、若減一劫都可以的、要捨壽也都可以,想走就走、想住就住。有眾生可度就住,沒有眾生可度就走了,約此說有差別。有的佛是兩萬歲,有的佛是一證入無上菩提就入滅了,每尊佛示現的不同。如來族姓,或生婆羅門大國師家,或生剎帝利大國王家,因此有差別。佛的容色形貌,是名身相,佛的身相示現也不同,所應教化的眾生同分(同分可分為有情同分與法同分二種。有情同分,又作眾生同分,此乃法相名詞。)而生,要有相同的相貌。像人間的人這麼矮,佛也不會示現太特別。佛示現丈六也符合那個時代的人,佛可能是最高的,那時代可能很多高的人。所以眾生的身相是隨眾生同分生,是示現眾生能夠接受的相貌範圍,因此有差別。極樂世界都是男眾身,都是無極之體、清虛之身莊嚴的身,佛是更莊嚴了。
酉二、所餘無別2 戌一、標非女身
 第二科所餘無別,所餘沒有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標非女身,標示不是女身能成佛。
又非女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女人的身相不能成就無上正等菩提。
 經中說女子的身相有五個障礙,一、不能作帝釋天、不能作三十三天主。二、不能作魔王,他化自在天都不是女身。三、不能作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四、女身也不能作轉輪聖王。不過人間的國王還是有女人。五、是不能成佛。
戌二、徵釋所以
 第二科徵釋所以,提問並解釋原因。
何以故?一切菩薩於過第一無數劫時,已捨女身,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為女。
 為什麼呢?一切菩薩於過第一無數劫時,證入初地,已捨棄女身,除非是願力,也可以示現女身,乃至安坐於無上妙菩提座都不是女身。
 《法華經》說龍女成佛,龍女要成佛以前先轉成男相再成佛。《維摩詰經》中的天女也是,轉成男相成佛。在很多經典裏面女身要成佛都轉成男相。女身相有很多的問題,佛在《稱揚諸佛功德經》說到,女人像毒樹,毒樹所在之處蔓延生長,多所傷害。有女人在的地方有很多的問題。能夠截斷諸毒樹,眾生才能夠得到利益安樂。所以不現女身。
《披》於過第一無數劫時者:謂超勝解行地,已入淨勝意樂地故。
 超越勝解行地的加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廻相、乃至暖頂忍世第一,超過這些階位,已經證入淨勝意樂地,證入初地。入聖位的菩薩就不再是女身,多數當王,示現男身。
一切母邑性多煩惱、性多惡慧。非諸稟性多煩惱身、多惡慧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一切母邑,邑;是對女人的尊稱,一切女人性多煩惱,女人有很多煩惱,有很多的邪知邪見、計較的智慧,若心性禀賦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惡慧之身不能夠成就無上正等菩提。
 丈夫身才能成就無上菩提。《大寶積經》中說,如果要轉女成男,必須修八法,一、不嫉妒;二、不慳貪;三、不諂媚;四、不瞋(女人容易生氣);五、實語(真實語不說謊);六、不惡口;七、捨離貪欲;八、離諸邪見(遠離惡慧)。
 佛在《轉女身經》說只要成就一法就得離女身,速成男身。此一法是,深心求於菩提。只要真心有大願力追求無上菩提,真心想要成佛,能夠很快的遠離女身,速成男身。這是佛提出來的。以上說的是約女相,其實在第一義諦裏面是沒有男相女相的,根本就不可得,都是內心的分別。所以不是有女相的人就不能修學聖道,佛在世時很多比丘尼證阿羅漢啊!末法時代,佛還說,比丘尼比比丘精進,在家的比出家的精進,就是說末法時代會有這種現象。並不是女生就不能成就聖道,不是的。這裡只是說女相是不會成就無上正等菩提。
《披》性多煩惱性多惡慧者:謂彼煩惱、惡慧,於所依中性成就故。
 說性多煩惱性多惡慧,說「性」有不容易改變義。所謂習慣成性,成為一種習性就很難改了。如果還沒有定型就容易改,若已定性就沒有辦法改。在所依的阿賴耶識中,有很多的煩惱種子。若仔細分別下去,所有的凡夫其實都是性多煩惱、性多惡慧,不止女眾而已。男眾如果不修行也是一樣。
未三、結2 申一、顯略義
 第三科結,結語,分二科;第一科顯略義,顯示要略的義理。
如是無上正等菩提,如說自性,應如實知;如說最勝,應如實知;如說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應如實知;如說出現,應如實知;如說差別,應如實知。
 由上面所說,無上正等菩提,如說它的自性,應該如實的知道;如說無上菩提有七種最勝,應該要如實了知;如說佛的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也應該要如實了知;如說佛出現在世間,在一個世界不可能有二佛同時出現,佛出世都是在沒有佛出現的佛國土,大乘佛法的弟子應該如實了知;如說一切佛的功德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都是平等平等的,但所示現的壽量、名號、族性、身相有所差別,這件事也應該要如實了知。這是顯略義,將它作一個歸納。
 無上正等菩提處,是約得到的果來說;前六種的自利利他處、真實義處、威力處、成熟有情處、及成熟自佛法處,這是約因來說,第七種是果。
申二、顯勝德
 第二科顯勝德,顯示殊勝的功德。
又此菩提,為不思議,超過一切尋思道故;為無有量,無邊功德所集成故;為無有上,生成一切聲聞、獨覺及與如來諸功德故;是故唯佛所證菩提,最上、最尊、最妙、最勝。
 又此無上菩提的殊勝功德,一、是不可思議的,超過一切尋思道,不是思惟想像得到的;二、由無量無邊功德所集成故;三、為無有上,世間沒有再超過的,佛的無上菩提,能夠成就一切聲聞、獨覺及與如來諸功德故。四、唯獨佛所成就的無上菩提,是最上的、無量無數的自利利他是最尊貴、最微妙不可思議的、有七種最勝:所依、正行、圓滿、智、威力、斷、住等最勝。
《披》最上最尊最妙最勝者:此中最上,結無有上。最尊,結無有量。最妙,結不思議。最勝,結前七種最勝。
 此中的最上,是沒有再超過佛的了;最尊貴的,結語沒有再超過的量,是無量無邊功德所集成故。最妙,結語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最勝,結語前七種最勝,佛是最殊勝的。
 這是無上正等菩提處的菩提品。
 以上由〈本地分‧菩薩地〉卷35中的寅一、所學處,共有:自利處,利他處,真實義處,威力處,成熟有情處,成熟自佛法處,無上正等菩提處,七個處。分成:自利利他品、真實義品、威力品、成熟品、菩提品,五品。「所學處」由卷35起,跨卷36、37、到38的本卷介紹到這裡。
 接著下面的寅二、如是學,前面的所學處是所要學的品類。如是學,是應該要這樣學。就是行,前面是解。也就是說,理解了應該要學的目標,要照著做,現在要指導菩薩學處,如何作。
 如是學,由本卷38,跨卷39,一直到卷44,寅三是能修學,由卷44一直到卷46,是將所學處與如是學合起來說,包括能修學的人,還有所學的功德合起來說的。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力種性品第八
 瑜伽處有四種持,這是初持瑜伽處的第八品,力種性品。力,是指十力,佛的十種智慧力。種,是種子,也是因義。主要說明如何學習成就佛的一切種智的因。
寅二、如是學2 卯一、結前生後
 第二科如是學,說明如是學的內容,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結束前文,生起後文。
已說菩薩所應學處。如是應學,我今當說。
 已說了菩薩所應學處,說明作為一位菩薩所應該要學習的內容。這些所應學處應該如何學習,我現在要來說一說。
卯二、略廣分別2 辰一、略2 巳一、總標2 午一、嗢柁南
 第二科略廣分別,要略並詳細的分別,分二科;第一科略,先略標,再廣分別,又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總相標出要義,又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以偈頌表示出來。
嗢柁南曰:
 勝解多求法 說法修法行 正教授教誡 方便攝三業
 如是應學,又分為七部分:一、應多勝解,二、應求正法,三、應說正法,四、應正修行法隨法行,五、應正教授,六、應正教誡,七、應住方便所攝身語意業,以這七種方便攝受有情的身語意三業,這七種應學處也都是成就十力種性的因。
午二、長行
 第二科長行,以較長的文字解釋。
若諸菩薩欲於菩薩所應學處精勤修學,最初定應具多勝解,應求正法,應說正法,應正修行法隨法行,應正教授,應正教誡,應住無倒教授、教誡,方便所攝身語意業。
 諸多菩薩若欲於所應學處精勤的修學,最初應該具有眾多的勝解,欲具多勝解就必需追求正法;追求正法之後,還要練習將它表達,應該宣說正法;接著應當正確修習法隨法行;應當從善知識處得到與聖道相應正確的教授、正確的教誡,自己還要沒有顛倒、沒有錯誤的教授、教誡後學,以四種攝事方便所攝受身語意三業,於諸有情普能攝受、調伏、成熟。
巳二、別釋7 午一、應多勝解2 未一、徵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分七科;第一科應多勝解,解釋應該多求勝解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具多勝解?
 怎麼樣才說菩薩具足深刻、深入、眾多的勝解?
未二、釋2 申一、依處2 酉一、標數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依處,解釋勝解的依處,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數,標出數目。
謂諸菩薩於其八種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
 諸多菩薩聽聞正法,思惟決擇正法之後,於佛法八種勝解為依止處,具足成就清淨的信心為先,於菩薩道生起決定不可動搖的歡喜好樂,願求無上菩提。
《披》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者:此中喜樂,謂即菩薩增上意樂。由諸菩薩淨信為先,擇法為先,於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故。
 這裡說的喜樂,即是菩薩的增上意樂,於諸有情具有七相憐愍,十五種勝意樂,而能成辦十件事。菩薩有增上意樂,是由於菩薩以清淨的信心為先,聞思佛法之後,經由智慧的決擇為先,對於諸多佛法所有勝解,於初初歡喜地時,得到印證忍可勝解決定的緣故。
 什麼是淨信?〈攝異門分〉卷83說:對佛所指導的戒定慧、聞思修、因果等事,弟子們都能顯現出正確、沒有顛倒的行為,能隨從佛的教導,名為信順。佛弟子由聽聞到佛法闡述三寶的功德、及佛菩薩的威力與殊勝智慧以後,即對佛法的境界生起信心,此信心的來源是由於隨順佛法所闡述的道理,名為淨信。前段文於補特伽羅而起信,是屬於緣人起信;此處聽聞佛法的殊勝而修行,是屬於緣法起信。由於有淨信的增上力故,於聽聞到佛法,或梵唄、聖號時,身毛會豎起,甚至感動得痛哭流涕,如是種種的相都是淨信相。
酉二、列釋8 戌一、於三寶功德
 第二科列釋,列出並解釋,分八科;第一科於三寶功德,解釋於三寶功德應勝解相。
一者、於三寶功德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謂於佛法僧真實功德具多勝解。
 一、於三寶功德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是指對於佛法僧三寶的真實功德具有決定的勝解。
 佛法僧為什麼稱作寶?如《寶性論》云: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
 一者希有義。如世寶物,貧窮之人所不能得,三寶如是,薄福眾生,百千萬世不能值遇,故名為寶。
 二者離垢義。如世真寶體無瑕穢,三寶如是,隨離諸漏,故名為寶。
 三者勢力義。如世珍寶除貧去毒有大勢力,三寶如是,具不思議六神通力,故說為寶。
 四者莊嚴義。如世珍寶能嚴身首令身姝好,三寶如是,能嚴行人清淨身故,故說為寶。
 五者最勝義。如世珍寶譬諸物中勝。三寶如是,一切世中最為殊勝。故名為寶。
 六者不改義。如世真金燒打磨練不能變改,三寶如是,不為世間八法所改,故名為寶。
 又具六意,故須敬也。
 一佛能誨示,法是良藥,僧能傳通,皆利益於我,報恩故敬。
 二末代惡時,傳法不易,請威加護,故須致敬。
 三為物生信稟承,故敬。
 四示僧尼敬事儀式,故敬。
 五令樂供養,法得久住,故敬。
 六為表勝相,故敬。故中《成實論》說,三寶最吉祥。
 又《維摩詰所說經》卷2〈入不二法門品 9〉說:「佛、法、眾(僧)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
 菩薩依聞思修對佛法僧三寶無為涅槃真實的功德生起勝解,具足成就淨信,生起決定喜樂,方能堅定無上菩提心,上求下化,圓滿菩提。
 此處佛法僧三寶功德是總說,以下都是三寶功德的別說。
戌二、於威力
 第二科於威力,解釋於佛菩薩威力應勝解相。
二者、於佛菩薩威力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謂於如前所說威力具多勝解。
 二、對於佛菩薩的威力勝解依處,也要具足成就淨信為先而決定喜樂。是於如前所說佛菩薩的聖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具有廣大勝解。
《披》謂於如前所說威力具多勝解者:如前威力品說:諸佛菩薩威力,當知略有三種。謂聖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一一廣釋應知。(陵本三十七卷一頁3017
 如前面〈菩薩地‧威力品〉卷37,1219頁所說,諸佛菩薩的威力,要略而言有聖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三種。
 聖威力,指佛菩薩得定自在,依定自在,以六種神通等威德力隨其所欲一切事成;
 法威力,佛菩薩以十波羅蜜勝法為因,才有廣大的菩提果,有無量殊勝的利益;
 俱生威力,佛菩薩於無量劫的過去生中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由此證得俱生極為希奇特別的法,如堪忍大苦乃至賢聖行住所攝俱生威力等。於〈本地分‧菩薩地〉卷37中一一有詳細的解釋。
戌三、於真實義
 第三科於真實義,解釋於真實義應勝解相。
三者、於真實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謂於如前所說真實義具多勝解。
 三、對於諸法實相真實義勝解為依止處,具足成就清淨的信心為先,有決定的喜樂。是指於如前面卷36所說對於真實義,具有多勝解,有勝解就會去修證。
《披》謂於如前所說真實義具多勝解者:謂於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甚深勝義諸法真如起勝解故。如前真實義品廣說應知。(陵本三十六卷八頁2927
 於如前所說真實義具多勝解,是指對於聖人智慧所緣的諸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法二空真如的甚深勝義,生起勝解,恆常思惟我法二空真如才能夠建立這種勝解。如前面〈菩薩地‧真實義品〉卷36,1171頁詳細所說應該知道。
戌四、於因
 第四科於因,解釋於因應勝解相。
四者、於因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謂於種種如應所攝無顛倒因具多勝解。
 四、對於因的勝解依處,足成就清淨的信心為先,有決定的喜樂。是說對於種種如其所相應的或雜染品所攝、或清淨品所攝、或無記品所攝的隨說因乃至不相違因等十種因,具足沒有錯誤或顛倒的深廣的勝解。
《披》種種如應所攝無顛倒因者:無顛倒因有十差別,是名種種。云何為十?謂隨說因、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定別因、同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如是十因,或雜染攝、或清淨攝、或無記攝,由是說言如應所攝。義如下說。
 無顛倒的因有十種差別,是名種種。是哪十種?包括:隨說因、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定別因、同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這十種因或者是屬於雜染品所攝,或是出世間的清淨品所攝,或是無記品所攝,因此說如其所相應的,攝屬其中。義理如下文所說。
戌五、於果
 第五科於果,解釋於果應勝解相。
五者、於果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謂於種種如應所攝無顛倒果具多勝解。
 五、對於果的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清淨的信心為先,有決定的喜樂。是於種種如其所相應的或雜染品所攝、或清淨品所攝、或無記品所攝的異熟果乃至增上果等五種果,具足沒有錯誤或顛倒的深廣的勝解。
《披》種種如應所攝無顛倒果者:無顛倒果有五差別,是名種種。云何為五?謂異熟果、等流果、離繫果、士用果、增上果。義如下釋。如是五種,遍攝染、淨、無記諸果,由是說言如應所攝。
 無有錯誤、無顛倒的果有五種差別,是名種種。是哪五種?
 一、異熟果,指由有漏善及不善法所招自相續(第八識)、異熟生(前六識)無記果。這種果雖是無覆無記,由於異時而熟、變異而熟、異類而熟,因此稱為異熟果。
 二、等流果,是前後因果之性質同類相似,平等流類的果。如由修不善故,樂住不善,則不善之業轉多。若修善法故,樂住善法,則善法增長。果隨業轉,業與果同,業果相似,故名等流果。
 三、離繫果,由慧簡擇力斷諸煩惱,遠離有漏法的繫縛,證得擇滅無為的涅槃果位,稱離繫果。
 四、士用果,是人的加功用行所成就的結果,由造作之作用所得果,譬如努力讀書成績優良等。
 五、增上果,資助主因之助因為增上緣,依增上緣所得之結果,是名增上果。譬如種菜予以施肥,會長得很好。
 義理如下文解釋。這五種果如它所相應的攝屬染汙、清淨、或無記三種差別。
戌六、於應得義
 第六科於應得義,解釋於所應得應勝解相。
六者、於應得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謂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我有堪任定當能得具多勝解。
 六、於應得義的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清淨的信心為先,有決定的喜樂。是指對於菩薩所應得的勝義,即無上菩提,相信自己有堪能性一定能夠任持成就,於此具有眾多的勝解。勝解相信自己有能力一定能成佛,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戌七、於得方便
 第七科於得方便,解釋於得到無上菩提的方便應勝解相。
七者、於得方便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謂於一切菩薩學道能得方便,由此方便得應得義具多勝解。
 七、菩薩於得方便的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清淨的信心為先,有決定的喜樂。是指對於一切菩薩學道,能得的方便,由這些方便能得到應得的無上菩提的義利,具有眾多勝解。
戌八、於善說
 第八科於善說,善說簡單說就是佛法,解釋於佛法應勝解相。
八者、於善言、善語、善說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謂於契經、應頌、記別等法具多勝解。
 八、對於善言、善語、善說的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清淨的信心為先,有決定的喜樂。是指必須要對經律論的契經、應頌、記別等十二分教,深入聞思,具多勝解。
 佛法善言、善語、善說有何差別?善言、善語、善說這三種意指佛法是善語,是善語不同的名稱,就言語的特色取不同的名相。
 一、善言,是指善說所依的語言文字自體。〈本地分‧思所成地〉卷19披尋記解釋,語具圓滿,名善言。指宣說佛法所用的語詞,具有最上首語、極美妙語、甚顯了語、易悟解語、樂欲聞語、無違逆語、無所依語、無邊際語的功德。菩薩必須深入經律論三藏,實修實證,才能於說法時語具圓滿,成就善言。
 二、善語,〈本地分‧思所成地〉卷19說善語包括善說、善言、善論。無倒記別,是名善說。語具圓滿,是名善言。正斷他惑,是名善論。
 三、善說,指佛經所說的話能令人悅意、無染、唯善。悅意,心中歡喜欣悅;無染,遠離貪瞋癡染汙;唯善,令人出離不善處,安住善處。
 或者如〈攝異門分〉卷83說佛法是初善、中善、後善。初善,是指初聽聞時令人生歡喜。中善,是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後善,是指能令行者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
 善論,是指善說所表達的義理或境界。
《披》善言善語善說者:思所成地中說:言善語者,所謂善說、善言、善論。當知善說有三種相。所謂悅意、無染、唯善。乃至廣說。(陵本十九卷一頁1611)今於此中,差別說三,準彼當知體義是一。
 〈思所成地〉中說:所謂的善語,包括善說、善言、善論。善語是總說,包括善言與善論。應當了知善說有三種相:
 一、悅意,善知識善巧說法,令眾生生歡喜心、慶悅心,所說出來的話能令聽眾高興,高興了才聽得進去。所以善知識一定能夠觀機說法,由於每個人程度不同、歡喜的境界不同,因此說出來的也要符順對方的習性,是聽者喜歡聽的。
 二、無染,是所說的話沒有口過,使所受的戒無穿缺、無雜染。說法時不要挟帶太多的批判,否則很容易若入謗法、謗人、謗僧之過,這件事要很小心,有染污就不是善說了。不要壞了自己的戒來說法。用的名言應謹慎符合佛法的真理,不要有過失。
 三、唯善,所說的法,要能令他人出不善處,安置於善處,引攝利益安樂。聽聞佛法若能依教奉行,一定有所增上,不會生起染汙心。說法要能令眾生解脫,若令聽法眾生苦惱,不能得到利益安樂,就不是善說了,所以必須要唯善。乃至廣泛而言,如〈思所成地〉卷19,673頁所說。
 以上三點指出善說的三種相貌。《披尋記》作者說差別有三:善言、善語、善說,可以準照悅意、無染、唯善這三點來解釋。
 善言,是指悅意,令眾人歡喜的話;
 善語,是沒有染汙的語言,不會有批判、或是過失的;
 善說,能夠引導眾人得到利益安樂,這是唯善。
 其實它們的體性都是一樣的,因為都是佛說的經律論,佛說的法都是善言、善語、善說。
 前面是說勝解依止處,佛弟子對於這八種勝解:三寶的功德、佛菩薩的勝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四種真實義、一切法的因、十種因五種果,這些都要勝解。又於無上菩提所應得義,於得方便、菩薩學處、菩薩道、於善說佛的經律論十二分教,都是勝解的依止處。若於三寶等八種勝解依處,獲得淨信及決定喜樂,才能如實行菩薩道成就無上菩提。
申二、因緣
 第二科因緣,說明八種勝解的因緣。
於此八種勝解依處,應知菩薩由二因緣具多勝解。一者、多修勝解故;二者、積集猛利忍故。
 對於這八種勝解依處,應該知道菩薩由二種因緣才能夠具多勝解:
 一、多修勝解故。勝解,又作信解、信樂、信、願樂。即淨心信順教法。依諸經論所載,行者欲修習法或通達法,首先須對法具有勝解。又據印順法師《辨法法性論講記》解釋,勝解是深刻的理解,達到堅定不拔的階段。勝解不是真實的體驗,不過也不是一般平常的了解。依唯識說,這是深解一切唯識,而修唯識觀的。《大乘莊嚴經論》卷2〈發心品〉言,發心有信行、淨依、報得、無障等四者。所謂信行,即勝解,乃在勝解行地所發起。唯識派諸論謂,勝解行地指見道入初地以前的十信乃至十迴向。菩薩於上所說八種勝解依處,必須勤於聞思修,在定中修習毗鉢舍那,才能具多勝解。
 二、積集猛利忍故,菩薩於法勝解,八種勝解依處,隨順如實法,無有違逆,名積集猛利忍。忍,是忍可的智慧,由此於八種勝解依處能具多勝解。
午二、應求正法3 未一、總徵三求
 第二科應求正法,解釋所應追求的正法,分三科;第一科總徵三求,總相提問三求的體相。
彼諸菩薩求正法時,當何所求?云何而求?何義故求?
 諸多菩薩追求正法時,應該要追求的正法的內容是什麼?如何追求?為什麼要追求?
未二、別釋三求3 申一、何所求2 酉一、當求一切2 戌一、標
 第二科別釋三求,各別解釋三種所求的體相,包括何所求、云何求、何故求,分三科;第一科何所求,解釋何所求的正法之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當求一切,應當追求的一切正法,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謂諸菩薩以要言之,當求一切菩薩藏法、聲聞藏法、一切外論、一切世間工業處論。
 要略而言,諸多菩薩應當要追求一切菩薩藏法、聲聞藏法,因明、聲明、醫方明等一切外論,及一切世間工業處論(工巧明),一切世間的境界,醫學、科學、文學乃至廚房的事情,這些民生所需事,生活的技能,也都要學。菩薩的智慧是全面的,沒有漏掉一角。所以世間、出世間的學問都要修學。
戌二、釋3 亥一、菩薩聲聞藏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菩薩聲聞藏,解釋菩薩藏及聲聞藏的差別。
當知於彼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餘諸分,有聲聞藏。
 應當了知於十二分教中,方廣這一分,大方廣,所說的唯是菩薩道的內容;所餘其它十一分教有聲聞藏,及少分菩薩道。十二分教中的菩薩藏及聲聞藏屬於內明,菩薩都應學習。
亥二、一切外論
 第二科一切外論,解釋一切的外論的種類。
一切外論略有三種。一者、因論,二者、聲論,三者、醫方論。
 一切外論有很多種,要略歸納成三種。
 一、因論,即因明,是佛教的邏輯學。在印度有類外道名正理學派,他們很早就有因明的概念,後來佛教為了降伏外道,也說出因明的道理。因明分古因明、今因明,〈本地分‧聞所成地〉卷15所說的是最早期的因明。卷15說:因明是於觀察義中諸所有事。是指於觀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道理當中的諸所有事,從這些事情、原因、譬喻當中而成立道理。觀察義,詳細說指立論者所要成立的宗旨,諸所有事是指能成立的因及喻。
 二、聲論,即聲明,是研究語言、名、句、文身等如何構成的學問。卷15以法、義、補特伽羅、時、數、處所根栽施設建立相等五相詳細說明聲明的內容。
 三、醫方論,即醫方明,卷15以病相、病因、病滅、滅病的方法,說明醫方明。病相是一種苦果,是「苦」;病因是苦因,是「集」,病滅,健康是果,是「滅」,治療方法得到健康之因,是「道」,以佛法而言就是包括世間及出世間因果的苦集滅道四聖諦。說醫方明是世間的方便說,追根究柢,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因為有這身體才有病,而這身體是輪迴生死的果,追究根本原因來自於無明,唯有徹底斷除無明,才能永離病苦,否則總是病了又好,好了又病,難以根除。
 以上一切外論、也都是菩薩應學的。
亥三、一切世間工業處論
 第三科一切世間工業處論,解釋一切世間工業處論的種類。
一切世間工業處論,非一眾多種種品類。謂金師、鐵師、末尼師等工業智處。
 一切世間工業處論,即工巧明。世間的工業技巧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種類。譬如造金師、造鐵師、造末尼寶珠師等,善能工巧作業智處,這些都是要專業知識。本論卷15舉出營農、商賈、事王、書算計度數印、占相、呪術、營造、生成、防邪、和合、成熟、音樂等十二種,說明工業明處。
《披》一切外論略有三種等者:此中因論,謂諸外道虛妄推度諸法體相。聲論,謂婆羅門諸惡呪術,唯以音聲為究竟故。醫方論,謂即外醫治論。顯揚論說諸論有四。(顯揚論五卷一頁)今此三種,即彼後三,如應當知。
 一切外論中的因論,是指外道虛妄推度諸法的體相而說出來的邏輯。在古印度,最早致力於系統地研究因明的是正理派(尼夜耶派)。正理派是婆羅門教六大派之一,它的經典是《正理經》。《正理經》是最早的因明論。聲論,是外道的婆羅門有種種的惡呪術,主張觀念之恆常性,而計執聲之常住;謂聲音為宇宙「實在」(reality)之存在,唯以音聲為究竟。醫方論,即古印度解說有關疾病、醫療、藥方之學。《顯揚聖教論》卷5,1頁說種種理論有四種,這裡說的三種,因論、聲論、醫方論,工業明論沒有放在其中,所以只有後面三種,應當知道。
酉二、出明處攝2 戌一、略辨五明3 亥一、標類
 第二科出明處攝,說出明處所攝的種類,分二科;第一科略辨五明,要略辨別五種明的智慧,這五種都是智慧的學處,又分三科;第一科標類,標出種類。
如是一切明處所攝有五明處。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聲明處,四、醫方明處,五、工業明處。菩薩於此五種明處若正勤求,則名勤求一切明處。
 如是一切明處的智慧所攝有五種。一、內明處,是指佛法。二、因明處,佛教的邏輯學。三、聲明處,研究語言、名、句、文身等學問。四、醫方明處,是治病醫療的醫學。五、工業明處,各種工巧技術的學問。菩薩對於這五種明處若是正確精勤的追求學習,則名為勤求一切明處。
 所以菩薩很忙的,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聞所成地五明都有說,但是內明說得最多)。
亥二、徵相
 第二科徵相,提問五明的相狀。
諸佛語言,名內明論,此幾相轉?如是乃至一切世間工巧業處,名工業明論,此幾相轉?
 諸佛的語言,佛所開示的佛法,稱為內明論,有幾種相貌呢?不僅是內明,如是乃至因明論、聲明論、醫方明論一切世間工巧業處,稱作工業明論,有幾種相貌呢?
亥三、別釋5 天一、內明論
 第三科別釋,各別解釋,分五科;第一科內明論,解釋內明論的相狀。
謂內明論略二相轉。一者、顯示正因果相,二者、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
 內明論約略來說二種相貌顯現。
 一、顯示正確的因果相。佛法說的不外世間雜染流轉與清淨還滅這二事。雜染的因果、清淨的因果,這些是正確的因果相,是佛法的要點。
 二、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已經造作的不會失去,沒有造作的不會成就。不會失去不是常住不變,還是有增減。未作的是一定沒有,例如沒有修菩薩道一定不能成佛。已經有栽培的也不會失掉,但是會有增減。一直加強它就增加,不再追求就減弱,如果煩惱不去處理它不會消失。是名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
天二、因明論
 第二科因明論,解釋因明的相狀。
 因明論是一種思惟與推理方法,要用原因來證明所持的論述,證明己宗的宗義。後來陳那菩薩將因明論作為與外道討論佛法,能夠摧伏他論、破他顯自的論證之法,採用宗因喻三支組成的因明論式。宗,是宗旨,依止佛法來安立己宗的宗旨。因,用原因說明以成立己宗的宗旨。立宗時要用聖教量,佛的語言來安立,因為所要成立的宗旨是成立佛法,如果不依聖教量而是用外道量,則何必來與他人辯論呢?辯論的宗旨是要弘揚佛法,所以宗旨一定是要依止聖教量,不能離開聖教量。原因通常是用比量,以「因」說明宗旨,說明必須用口,不能現見,必須比較推理,舉出很多的理由。如說諸行無常,必須說出為什麼無常?因為多所作故,是由很多因緣所成就的。舉因必須說出合理的原因,合理的原因就是比量,是推理觀察所得的知識。喻,譬喻量,舉現實法譬喻,譬如說花瓶的製作要有水、瓷土、人工、或機器才可以,所以花瓶是無常的宗就被證明是正確,這就是譬喻。譬喻必須用現量,以眼前大家都可以知道的事實,使他人理解所說的佛法。
 如上所說以聖教量宗旨,以比量說明原因,以譬喻證明宗因的合理性,就能令對方覺悟。一般在演說佛法也常常應用這三種方法,說了一段佛法,聽者還是不明白,必須再說一個故事、現實的譬喻,這樣聽眾就懂了。宗因喻凡常使用而不自知,只是沒有將它理論化。陳那菩薩,遵從這些原則論辯成立所要說明的佛法,令自他都能覺悟。詳細內容如〈聞所成地〉所說。
因明論亦二相轉。一者、顯示摧伏他論勝利相,二者、顯示免脫他論勝利相。
 辯論有辯論的法門,因明論也有二相顯示。
 一、顯示摧伏他論獲得勝利的相,這是顯示破他。顯示學習因明論是為破除外道的邪知邪見,顯示摧伏他論的勝利相,必須深入研究因明才有能力破斥外道的邪見。
 二、顯示免脫他論勝利相,成立自家的理論與宗旨,是顯示出免脫他論。自己成立的宗因喻都要符合規則,無懈可擊,不被他人的難問擊敗。因此因明學也必須努力學習,才能獲得勝利。
《披》因明論亦二相轉者:此中初相,謂即能破他宗。次相,謂即能成自宗應知。
 其中的初相,是能破他宗,可以從宗、因或喻來破。次相,是能成立自家的宗旨,自宗要免除立宗、立因、立喻的過失。
天三、聲明論
 第三科聲明論,說明聲明論的相狀。
聲明論亦二相轉。一者、顯示安立界相、能成立相,二者、顯示語工勝利相。
 聲明論也有二相顯示:
 一、顯示安立界相,界,是音聲,成立音聲。譬如韻母、聲母,英文也有種種的發音,安立發出音聲的相;能成立文字的相貌,成立文學,例如學英文、學字母發音、還要有文法,這些事情叫做安立界相、能成立相。安立界相屬於字母,能成立相屬於文法。《瑜伽論記》卷21說:依西國記說,印度古代梵天王造聲明論有一百萬偈,因為太多了眾生無法學,釋提桓因將它減為十萬頌,後來又有一位仙人將它減到八百頌,之後又有一位仙人將它減成三百頌,因此現在學到的發聲方法算是少的。
 二、顯示語工勝利相,如何說話、如何以文學來表達?才能夠說得好呢?如何發聲才是正確的、標準的,用什麼文法來表達所要表達的境界,名顯示語工勝利相。
 最早沒有文字就是說話,以聲音來表達一切的事情。到後來演變有文字,所以也包括文字。語言文字學都是屬於聲明論。這件事當然菩薩要學,因為活在這世間語言文字是溝通的橋樑、所以菩薩也要善巧。
《披》聲明論亦二相轉等者:此中安立界相,謂即根栽施設建立。語工勝利,謂即名句文身,及五德相應聲。如聞所成地說應知。(陵本十五卷二十一頁1353
 這其中安立界相,是即根栽施設建立,即是說韻母、聲母、字母。這些都是要用來學習文學、語言的方便,如根的基本原則,稱為根栽施設建立。語工勝利,是顯示通達語言的工巧而得到利益,於名字、句子、單字、詞等語言文字要能熟練善巧運用。譬如學習的成語越多,說話越能出口成章。同樣一句話這樣說與那樣說結果是不同的,所達致的功效是不同的。語工的勝利,即是名句文身的善巧運用,有語言的工巧,還必須是具有五種功德相應聲。如〈聞所成地〉卷15,567頁說:
 一、不鄙陋,不用粗俗的話。
 二、輕易,所說的話很容易明白。不會說了半天不知道在說什麼。
 三、雄朗,說話的聲音雄壯明朗,聲音宏偉效果比較好。
 四、相應,所說的話與善法相應,令聞者得到殊勝的利益。
 五、義善,所說的話,境界義理具足善巧。
天四、醫方明論
 第四科醫方明論,說明醫方明論的相狀。
醫方明論四種相轉。一者、顯示病體善巧相,二者、顯示病因善巧相,三者、顯示斷已生病善巧相,四者、顯示已斷之病當不更生善巧相。
 醫方明論一般的解釋是醫學,在〈聞所成地〉說是苦集滅道。苦集滅道通於世間、出世間。醫方明論有四種相轉。
 一、顯示病體善巧相,病就是苦。身體有種種病出現時很苦。身體是三界的果報,依世間的醫方明來說,是輪轉生死的苦果。因此顯示病體是一種善巧相。
 二、顯示病因善巧相,生病了醫生要把脈診斷原因,是由寒或熱引起的身體不適。依佛法是找出生死苦果的原因從哪裡來?原來苦果是從業來,業是從煩惱來,由此顯示病因善巧相。
 三、顯示斷已生病善巧相,感冒吃了藥會好,有對症治療的善巧。如果斷除煩惱,就不會再有生死輪轉,達到寂滅的滅諦,證了涅槃就不再有輪轉生死的大病。
 四、顯示已斷之病當不更生善巧相,斷病是有方法的,如果世間人生病治好,不再復發,這是有治病之道,的道諦。對於出世間的對治生死輪轉來說,必依道諦。有聖道善巧的方便使令生死輪轉的病不會再生。這是四種善巧相。
天五、一切世間工業明論
 第五科一切世間工業明論,說明一切世間工業明論的相狀。
一切世間工業明論,顯示各別工巧業處所作成辦種種異相。
 一切世間的工業明論,是顯示世間各別工巧業處,造作所成辦種種不同的果相
 譬如說怎麼樣打鐵?怎麼樣管理員工?怎麼樣演說?怎麼樣寫文章?這些工業明處,有各別的工巧業所作成辦不同相貌的善巧,它很廣大,各別有不同的相貌。以上是別釋五明。
戌二、廣顯內明2 亥一、顯示正因果相2 天一、總徵
 第二科廣顯內明,詳細顯示佛法內明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顯提因果相,顯示世間與出世間的正因果相,又分二科;第一科總徵,總相提問。
 (連結:十因四緣五果對照表
云何內明論顯示正因果相?
 為什麼內明論要顯示正因果相呢?因為因緣所生一切法不外是因果。
天二、別顯3 地一、因相2 玄一、標
 第二科別顯,各別顯示因相、果相、修果三方面的相狀,分三科;第一科因相,說明因相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謂有十種因,當知建立無顛倒因,攝一切因。或為雜染、或為清淨、或為世間彼彼稼穡等無記法轉。
 一切法都是緣起,因緣所生法由緣而起。因果是相對而有,因是指能引生結果的因。舉凡能夠招致結果、或促成結果稱作因。引生一切法的因將它分成十種。狹義的因義是指引生結果的直接內在原因,譬如說種子稱為因;間接外在的原因稱作緣。這裡是廣義的說,凡是具有造果的因素,使得事物得以生存或者變化的一切條件都可以稱作因,主因次緣都包括在十種因中。以這十種因為基礎會有一個結果出來,當然每一個因所成就的果不同。這裡說明建立無顛倒因所攝一切因,這十種因都是沒有錯誤的,含攝所有的因。由這十種因可成就雜染法、清淨法、或世間彼彼稼穡等無記法。世間各式各樣的農作物,如種花、種菜等事不屬於清淨或雜染,是屬於無記法,不是染淨所攝的稱無記法。
 十因的建立這一段文分成很大一段。約自性來說,自性是它的特性,將十因的每一種特性都標出來,再顯示出因所成就的果。成就的果也分成:雜染、清淨、無記三種,器世間的境界,是屬於無記的。由這三大類所生成的果相,反顯能成就的因。
 十因四緣五果對照表,第一欄是自性,說明這十種因的特性,每一種因有每一種因的定義。要將每種因定義出一個範圍,以顯出這種因對於呈現在世間種種物的差別相。其次又分成雜染、清淨、無記三種。但論文不是這樣的排列式的,依次說自性、種種物、雜染事、清淨事。在說時是照著次第說,不過讀者可以對照著看,應會更了解每一種因的意義。
玄二、釋2 黃一、十因建立2 宇一、自性3 宙一、徵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十因建立,解釋十因的建立,又分二科,依自性、相攝區分;第一科自性,說明十因的自性,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十因?
 是哪十因?
宙二、列
 第二科列,列舉出來。
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發因,七、定別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
 此處將一切法的因分成十種:隨說因、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定別因、同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
 除本卷外,在〈有尋有伺等三地〉卷5的因緣果建立中也有介紹十因、四緣、五果。
宙三、釋9 洪一、隨說因
 第三科釋,解釋十種因的自性,由於相違因、不相違因合在一科說,所以十因分九科;第一科隨說因,說明隨說因的自性。
謂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是名彼諸法隨說因。
 隨說,其實就是語言,用語言表達一切法的事,也可以稱作隨說因。語言是能說的,所表明的事物是所說的內容。所以語言是一種隨說因。
 在雜染法、清淨法、無記法一切法上,為什麼能夠說出來這一件事?一定要有一個名稱,名為先故想心所能運轉,有想就能取相,依名字取相就能說出話來;說出話來,對方才能明白。舉個例,譬如有人說:我今天要請假,這句話說出來,於是今天就不來了。所以語言是表達事情的。你說了這個事情就有那個法就出現。語言的來源是名字,先要有名字才能取相,取相就會說出來。所以稱作諸法的隨說因。
 語言可以表達所要表達的事情,也有引發事情的因在其中。譬如觀察對方所說的話,就知道話中的意思在哪裡。善於取相的人,聽他人說話就能理解對方的心意。總之語言是一種因,名隨說因。
 卷5說:依語因依處,施設隨說因。所以者何?由於欲界繫法,色無色界繫法,及不繫法,施設名為先故想轉,想為先故語轉,由語故,隨見、聞、覺、知起諸言說。
洪二、觀待因2 荒一、標名
 第二科觀待因,說明觀待因的自性,分二科;第一科標名,標示名稱。
觀待此故,此為因故,於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觀待因。
 觀待此法故,此法為因故,於彼各種不同的事,去追求、取得、或是受用,則此法名為彼事的觀待因。
荒二、舉事
 第二科舉事,舉出相關的事。
如觀待手故,手為因故,有執持業。觀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觀待節故,節為因故,有屈伸業。觀待饑渴故,饑渴為因故,於諸飲食若求、若取。隨如是等無量道理,應當了知觀待因相。
 如觀待手,以手為因故,有執持物品的業用,有手才有執持業。觀待有腳,以為因故,有往來的業用,才能夠來回走動。觀待肢節故,以肢節為因故,有彎屈伸展的業用,人的身體不論是手或腳都有關節可以彎曲或者伸展,如果沒有關節手與腳就不能彎曲。觀待有饑渴,由饑餓口渴為因,對於種種的飲食便會去追求、取得飲食來受用。隨著這些無量的觀待道理,應當了知觀待因的相狀。
 卷5說:依領受因依處,施設觀待因。所以者何?由諸有情諸有欲求欲繫樂者,彼觀待此,於諸欲具,或為求得、或為積集、或為受用。諸有欲求色無色繫樂者,彼觀待此,於彼諸緣,或為求得、或為受用。諸有欲求不繫樂者,彼觀待此,於彼諸緣,或為求得、或為受用。
《披》於彼彼事若求若取者:求為追求,未得望得故。取謂執取,取為受用故。
 求,是追求,希望得到尚未得到的事物。取是執取,取來受用。
 譬如由於飢渴,希望找個餐館用餐,飢渴是用餐的觀待因。還在找餐館時是追求,已經坐下來用餐,是取,取來作為受用。
洪三、牽引因
 第三科牽引因,說明牽引因的自性。
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
 一切種子能為遙遠的未來引生自果之因,名牽引因。由無明之惑,於先世時造作善惡一切業行,由此業行為因,能招引現生果報,如是展轉牽連不斷,故名牽引因。
 卷5說:依習氣因依處,施設牽引因。所以者何?由淨不淨業熏習三界諸行,於愛不愛趣中牽引愛不愛自體。復即由此增上力故,外物盛衰。是故依諸行淨不淨業習氣依處,施設牽引因。
 譬如說種綠豆,剛種下不會馬上長出豆子,還要一段時間才會發芽,所以望後自果稱為牽引因。綠豆種子一段時間以後長出來,綠豆種子是綠豆的牽引因。又譬如無明緣行,種下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所造業果的種子不是今生馬上得果報,於下一生或是下下一生到五趣去受用果報;此無明緣行乃至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相對於遙遠的未來引生的自體果,名牽引因。
《披》名牽引因者:牽引自果令當生故。
 名牽引因方面,意指牽引自類之果,能令將來生起故。
洪四、攝受因
 第四科攝受因,說明攝受因的自性。
除種子外,所餘諸緣,名攝受因。
 牽引因是種子,可以說是因緣,除了牽引因的種子以外,其餘能夠相互攝受而生起果的緣,名為攝受因。
 卷5說:依無間滅因依處,及依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見因依處,施設攝受因。所以者何?由欲繫諸法無間滅攝受故,境界攝受故,根攝受故,作用攝受故,士用攝受故,彼諸行轉。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法亦爾。或由真實見攝受故,餘不繫法轉。是故依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見依處,施設攝受因。攝受彼種令增盛故,名攝受因。
 成就果法除種子以外的一切緣,名為攝受因。例如成就心法,除了種子的因緣以外,還需要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等四緣;如果是色法,除種子外,還需要增上緣。又譬如說種樹需要水、肥料、陽光,種水果也是一樣,除了種子以外,能幫助種子增盛使果法生起的所餘諸緣,都可以稱作攝受因。
《披》名攝受因者:攝受彼種令增盛故。
 攝受種子能令種子增盛,名攝受因。
洪五、生起因
 第五科生起因,說明生起因的自性。
即諸種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
 即諸種子,對望於最初所得的五蘊身,具有生自果的作用,稱為生起因。猶如種子,望所生芽,名生起因。
 卷5說:依有潤種子因依處,施設生起因。所以者何?由欲、色、無色界繫法,各從自種子生。愛名能潤,種是所潤。由此所潤諸種子故,先所牽引各別自體當得生起。如經言:業為感生因,愛為生起因。是故依有潤種子依處,施設生起因。即諸種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
 於不久的將來引生自果的因,相對於牽引因來說是近因。譬如說十二緣起的愛取有是生老死的生起因。
洪六、引發因
 第六科引發因,說明引發因的自性。
即初種子所生起果,望後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因。
 即最初種子所生起的果,如現世的五蘊果報,相望於後有種子所牽引的果,名引發因。
 卷5說:依隨順因依處,施設引發因。所以者何?由欲繫善法,能引欲繫諸勝善法。如是欲繫善法,能引色無色繫及不繫善法。由隨順彼故。如欲繫善法,如是色繫善法能引色繫諸勝善法,及無色繫善法、不繫善法。如色繫善法,如是無色繫善法能引無色繫諸勝善法,及不繫善法。如無色繫善法,如是不繫善法能引不繫諸勝善法,及能引發無為作證。
 又不善法能引諸勝不善法。謂欲貪能引瞋、癡、慢、見、疑、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如欲貪,如是瞋、癡、慢、見、疑,隨其所應盡當知。
 如是無記法能引善、不善、無記法,如善、不善、無記種子阿賴耶識。又無記法能引無記勝法。如段食能引受生有情令住、令安,勢力增長。由隨順彼故。是故依隨順依處,施設引發因。即初種子所生起果,望後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因。
 種子生現行是生起因,依此展轉引生其它的結果出來,好像骨牌效應,一法引生一法,一生引生一生,名引發因。
洪七、定別因
 第七科定別因,說明定別因的自性。
種種異類,各別因緣,名定別因。
 這是指決定差別,因為一切有為法能引生自果而互不雜亂。譬如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大麥種,生大麥芽,大麥苗稼;不會生出其他如稻的種類。在分析因的相貌時,說它決定有差別,每一法的因相決定有差別,每一法的果相也決定不同;一切有為法能引生自果而決定不會互相雜亂,名定別因。
 卷5說:依差別功能因依處,施設定異因。所以者何?由欲繫諸法自性功能有差別故,能生種種自性功能。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亦爾。是故依差別功能依處,施設定異因。種種異類,各別因緣,名定別因。
洪八、同事因
 第八科同事因,說明同事的自性。
若觀待因、若牽引因、若攝受因、若生起因、若引發因、若定別因,如是諸因總攝為一,名同事因。
 約所成就的現行果,諸因都是同事因,是由前面的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定別因,這些眾因和合在一起成就一果法稱為同事因。
 卷5說:依和合因依處,施設同事因。所以者何?要由獲得自生和合故,欲繫法生。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亦爾。如生和合,如是得、成、辦、用和合亦爾。是故依和合依處,施設同事因。若觀待因,若牽引因,若攝受因,若生起因,若引發因,若定別因,如是諸因總攝為一,名同事因。
《披》名同事因者:同為一果而有所作故。
 同為成就一果而和合發生作用。
洪九、相違不相違因2 荒一、略辨義
 第九科相違不相違因,相違及不相違因的自性,有障礙是相違因,無障礙是不相違因,又分二科;第一科略辨義,約略辨明相違及不相違因的義理。
於所生法能障礙因,名相違因。此障礙因若闕、若離,名不相違因。
 對於障礙所生果法的原因,稱為相違因。若沒有此障礙因、或缺少障礙因、或遠離障礙因,
 遠離,果法可以現起,稱為不相違因。
 卷5說:
 一、依障礙因依處,施設相違因。所以者何?由欲繫法將得生,若障礙現前便不得生。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亦爾。如生,如是得、成、辦、用亦爾。是故依障礙依處,施設相違因。
 二、依無障礙因依處,施設不相違因。所以者何?由欲繫法將得生,若無障礙現前,爾時便生。如欲繫法,如是色無色繫及不繫法亦爾。如生,如是得、成、辦、用亦爾。是故依障礙依無障礙因依處,施設不相違因。由欲繫法將得生,若無障礙現前,爾時便生。
荒二、廣相違3 日一、標數
 第二科廣相違,詳細說明相違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標數,標出數目。
當知相違略有六種。
 應當知道相違的情況,約略來說有六種。
日二、列釋6 月一、語言相違
 第二科列釋,列出並解釋六種相違相,分六科;第一科語言相違,解釋語言相違的情況。
一、語言相違。謂有一類,或諸沙門、或婆羅門,所造諸論前後相違。
 第一種屬語言相違的情況。譬如有一類出家人、或有學問的婆羅門,他們所造的書,前後所說的道理不一樣會。人的思想、修行、經驗成熟時,當下說的話必與以前說的話不一樣。
月二、道理相違
 第二科道理相違,解釋道理相違的情況。
二、道理相違。謂為成立諸所成立諸所知義,建立比量,不與證成道理相應。
 第二種是道理相違的情況。各宗爲了成立己宗所要成立的所知義,必須建立比量為因,建立的因如果不能與證成道理相應,這是與道理相違,就不能成立所要成立的宗旨。
 這是指因明,必須用道理來成就己宗的宗旨,若道理不能成立、因不能成立,宗旨即不能成立。
月三、生起相違
 第三科生起相違,解釋生起相違的情況,即相違義。
三、生起相違。謂所生法,能生緣闕,障生緣會。
 第三種是生起相違的情況。指所生法,能生起的緣有所欠缺,便會障礙生緣合會。
 例如要栽培一棵樹木,卻不澆水、施肥、也沒有足夠的日照、寒冷溫濕也不適應,能生的緣闕,障礙生緣的合會,樹便無法長成,便是生起相違。
月四、同處相違
 第四科同處相違,解釋同在一個處所相違的情況,二法是相剋的、不能在一起的。
四、同處相違。謂明、闇,貪、瞋,苦樂等法。
 第四種是同在一處所相違的清況。如有光明就沒有黑暗,心中有貪則不能同時有瞋,苦樂受不能同時生起,這些性質相反的法不能同在一處,名同處相違。
月五、怨敵相違
 第五科怨敵相違,怨憎恚也是一種相違的相貌。
五、怨敵相違。謂毒蛇、鼠狼,貓貍、鼷鼠,互為怨敵、惡知識等。
 第五種是怨敵相違的情況。譬如毒蛇可以吃老鼠,牠們彼此是怨敵。貓貍與鼷鼠,貓以老鼠為食物吃,牠們互為怨敵。或惡知識障礙自己的善法等。
月六、障治相違
 第六科障治相違,障礙與對治的相違相。
六、障治相違。謂修不淨與諸貪欲,修慈與瞋,修悲與害,修七覺支、八聖道支與三界繫一切煩惱。
 第六種是障礙與對治法是相違背的情況。譬如有貪欲的人要修不淨觀,不淨觀可以對治貪欲;修慈心觀可以對治瞋恚;修悲能夠對治傷害有情的煩惱;修七覺支,念、擇法、喜、精進、安、定、捨;八聖道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與三界繫一切煩惱相違,能夠對治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
日三、簡義
 第三科簡義,簡別所取相違的義理。
於此義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
 於此處所說義理中,正確的意旨唯取生起相違。
 果不能現前,這樣的因稱作相違因。相違因的重點在生起相違,不在強調其它的怨敵、障治、道理、同處相違等。
《披》於此義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者:謂於六種相違義中,唯取第三生起相違,名相違因故。
 在六種相違義中,唯取第三生起相違,名相違因故。以上是簡單的說明十因的自性。
宇二、相攝2 宙一、二因攝
 第二科相攝,說明十因之間的相攝,分二科;第一科二因攝,可以歸納成二種因。
此一切因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餘諸因名方便因。
 於此十因可以由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應當了知在這當中,牽引種子是牽引因,生起種子是生起因,這二類合稱能生因。其它的八因名方便因。
宙二、四緣攝2 洪一、標列
 第二科四緣攝,以四緣攝十因,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四緣。
復有四緣。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
 又有四緣: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本地分‧意地〉卷3說:
 一、因緣,是指阿賴耶識中的種子。
 二、等無間緣,是指前一念的識無間滅,下一念識無間而生,此前一念識就稱為下一念識的等無間緣。只有自類識才可當等無間緣。
 三、所緣緣,是指心王與心所所緣慮的境界。
 四、增上緣,指除了種子,其餘所依的條件,如眼根及助伴心所等。
《披》等無間緣及所緣緣者:如意地說:等無間緣者,謂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緣。所緣緣者,謂諸心心所所緣境界。(陵本三卷八頁224
 如〈意地〉說:等無間緣方面,是說若此心識無有間斷,諸識決定生;如果前一念識不滅後續的識是不能生的,必須前一念識滅後一念識才能夠生起。前一念識滅的那一念識,就是後一念識的等無間緣。所緣緣方面,是指諸心心所所緣慮的境界。如〈意地〉卷3,96頁所說。
洪二、別配2 荒一、總配二因
 第二科別配,各別配合十因說明,分二科;第一科總配二因,將二種因與四緣配合起來說明。
當知此中,若能生因,是名因緣;若方便因,是增上緣。
 應當了知,於十因中能生因所攝牽引因及生起因,都是因緣。其它八種因是方便因,方便因能增上成就果法,屬於增上緣。
荒二、別顯攝受
 第二科別顯攝受,各別顯示四緣中的等無間緣、所緣緣是屬於攝受因。
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法說。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是故當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攝受因攝。
 其餘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只有一切心心所法才有這兩種緣。由於有情一切心及心法必須由前念之心法開路、避讓,才能夠引導攝受下一念的心心所法,此處攝受有開導、引導的意思,所以等無間緣有時也稱開導因。而心本無生因境有,由境界可以攝受一念心的生起。由此應可了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是屬於攝受因所攝。
黃二、十因隨轉2 宇一、總徵
 第二科十因隨轉,解釋隨順十因生起的果法,分二科;第一科總徵,總問十因如何令世間事、雜染事、清淨事生的差別。
如是十因,云何能令一切世間種種事轉?云何能令雜染事轉?云何能令清淨事轉?
 如前所說十種因,為什麼能夠使令一切世間、器世間的事生起呢?如何能令生死輪轉的雜染事生起呢?如何能令清淨的三乘聖道生起呢?現在是來說明這件事。
宇二、別顯2 宙一、於世間種種物2 洪一、舉穀數10 荒一、隨說因2 日一、標名
 第二科別顯,各別顯示這三法,分二科;第一科於世間種種物,各別顯生起十因令世間種種事轉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舉榖數,舉出榖物為例說明,又分十科;第一科隨說因,說明榖物的隨說因,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名,標出隨說因的名義。
謂於世間種種稼穡墮諸穀數世資生物,所有種種名想言說,謂大麥、小麥、稻穀、胡麻、大小豆等。即此望彼種種稼穡,為隨說因。
 這世間種種的稼穡農作物,是墮屬於世間人資養生命的物品,所有農作物都有它的名字、人類取其假名,才能夠說出話來,譬如說大麥、小麥、稻穀、胡麻、大小豆等。這些名想言說相對望於因緣所生法的稼穡農作物,就是穀物的隨說因。
日二、舉說2 月一、舉大麥
 第二科舉說,舉例說明,分二科;第一科舉大麥,舉出大麥為例。
如言大麥,持去、持來,若磨、若置,如是等類種種隨說。
 又如現在大麥成熟了,將大麥拿過去、或取過來,磨成粉,然後放置地上曬一曬,像這類的種種隨說,稱為隨說因。
 有這種名想言說為因會去做這些事。有此說,一定有此念頭,已經起心動念了,通常會有後面的造作,所以稱為隨說因。
月二、例餘穀
 第二科例餘榖,例說其餘的穀類。
如說大麥,餘小麥等,當知亦爾。
 又如同說大麥,其它小麥等,應當知道也是一樣。
 譬如說買了胡蘿蔔的種,先放入盆中栽培,等到它比較大了,再將它移植到土壤裡面,之後還要澆水施肥,這就是隨說因。這樣說然後就會去做這些事情。
荒二、觀待因
 第二科觀待因,說明穀物的觀待因。
觀待饑渴羸劣身住,觀待段食所有愛味,於彼追求、執取、受用,即說彼法為觀待因。
 觀待於饑餓、口渴,而使得身體羸劣而住;觀待段食的早、午、晚餐所有愛味,而去追求、取得、受用食物;如是即說饑渴,是羸劣身住的觀待因;段食的所有愛味,是追求、執取、受用的觀待因。
荒三、牽引因
 第三科牽引因,說明穀物的牽引因。
由彼各別自種子故,種種稼穡差別而生,即說彼種子為此牽引因。
 由各別的自法種子,譬如有瓜果等種子,種下去後,生根、發芽、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長出種種瓜果。由便農作物的種子而有農作物,即說彼農作物的種子是此農作物的牽引因。
荒四、攝受因
 第四科攝受因,說明穀物的攝受因。
地、雨等緣,能生於芽,名攝受因。
 農作物除了要有種子以外,還要有土地、雨水、肥料、陽光,才能夠發芽。所以除了種子以外,成熟稼穡的眾緣,都稱作攝受因。
荒五、生起因
 第五科生起因,說明穀物的生起因。
即彼種子望所生芽,名生起因。
 這些種子相對望於剛生出來的芽來說,是生起因。
荒六、引發因
 第六科引發因,說明穀物的引發因。
芽、莖、葉等展轉相續,望彼稼穡若成、若熟,為引發因。
 芽、莖、葉展轉相續,相對望於稼穡的農作物成熟,是引發因。
 引發因有展轉引發義。前面說到初種子,由種子經由眾緣展轉相續的成熟,所以稱為引發因。
荒七、定別因
 第七科定別因,說明穀物的定別因。
從大麥種生大麥芽、大麥苗稼,不生餘類。如是所餘,當知亦爾。即說彼為此定別因。
 從大麥種能生出大麥芽、及大麥的苗稼,不會生出小麥或其他的榖物。從種的自因到成果,必是自類的,如是其餘的穀物,應當知道也是如此。這是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不一樣,果也決定不會相同,是名定別因。
荒八、同事因2 日一、標名
 第八科同事因,說明穀物的同事因,分二科;第一科標名,標出名稱。
即彼一切從觀待因至定別因,同為稼穡而得成熟,名同事因。
 即彼一切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一直到定別因。同是爲了稼穡的農作物能夠得以成熟,合稱為同事因。
日二、釋義
 第二科釋義,解釋名同事因的道理。
非彼稼穡隨闕一因而得成熟,是故一切和合說為此同事因。
 並不是農作物隨缺施肥、澆水等其中的一種因緣而能成熟,因此必須一切眾緣和合在一起才能成就。因此種子以外的眾緣為所成就果法的同事因。
荒九、相違因
 第九科相違因,說明穀物的相違因。
霜雹災等諸障礙法,望彼滋稼為相違因。
 農作物種下去,若有下霜、冰雹、或是火災、水災等的諸障礙法出現,相對望於滋養農作物的成熟,這些障礙法名相違因。
荒十、不相違因
 第十科不相違因,說明穀物的不相違因。
彼闕無障,是諸滋稼不相違因。
 如果說下霜等天災沒有了,對滋養農作物而言,是名不相違因。
洪二、例餘事
 第二科例餘事,例說其餘世間諸事的十因也同前所說。
如是十因,於餘世間種種事物,隨其所應,當知廣如攝穀論說。
 由這十種因,相對望於其它世間種種事物,隨它所相應的,應當了知如攝榖論中有詳細的說明。穀論,是屬農業的專業書。其餘世間種種事物也是一樣,若要成就也必須由根本的因(種子)加上種種配合的因為緣,和合而成就的。依此十因都可以成就世間的種種事。
宙二、於染淨事2 洪一、別釋2 荒一、於雜染事2 日一、釋10 月一、隨說因2 盈一、標名
 第二科於染淨事,說明十因令雜染與清淨事轉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別釋,各別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於雜染事,十因於雜染事轉的相狀,又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十科;第一科隨說因,說明雜染事的隨說因,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名,標出雜染事的名字。
又於一切雜染緣起所有種種名想言說,謂無明、行、識、名色,廣說乃至老死愁悲憂苦擾惱。即此望彼諸雜染法,為隨說因。
 又於惑業苦一切生死雜染緣起所有種種的名想言說,如無明、行、識、名色,詳細說乃至老死愁悲憂苦擾惱,即名由「名」而有「想」,由「想」而起「語」,由「語」而有「言說」;此中,「名想」與「語」,相對望於無明、行、乃至老死愁悲憂苦擾惱等諸雜染法,稱為隨說因。
盈二、舉說
 第二科舉說,舉出雜染事的隨說因。
如言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
 如說雜染法時,說出無明緣行、行緣識、…、愛取有、乃至生緣老死等名隨說因。
《披》即此望彼諸雜染法者:此謂無明等種種名想言說,彼謂無明等諸緣起支。即緣起支名雜染法。
 此,是彼諸雜染的隨說因,是指關於無明、行、識、名色、六入、愛取有、生老死這些緣起支的名想言說;有情在生死中,相對於無明等諸緣起支,相對於這些緣起法的事實,有很多名言。即此無明緣行乃至生老死的緣起支,名雜染法。
如是等類種種隨說。
 如上所舉出來種種類別的雜染隨說,是名隨說因。
 卷5說隨說因,依語依處而立。隨見聞說諸義時,則能說之語為所說事之因。
月二、觀待因
 第二科觀待因,說明雜染事的觀待因。
觀待境界所有愛味,於諸有支相續流轉,即彼望此諸雜染法,為觀待因。
 觀待於色聲香味觸男女、色無色界定有繫縛之樂的所有愛味,令彼有情於諸有支相續流轉,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即彼對境界的種種愛味,對望於此諸有支相續流轉的種種雜染法,是為觀待因。
 卷5說觀待因,依領受依處而立。觀待甲而得乙之諸事,甲名觀待因。
《披》即彼望此諸雜染法者:彼謂境界所有愛味,此謂有支相續流轉。此諸有支名雜染法。
 彼,是對三有境界的愛味;此,是指有情在欲有、色有、無色有的生死緣起的有支相續流轉。這種種有支名雜染法。簡而言之愛味是生死流轉的觀待因。
月三、牽引因
 第三科牽引因,說明雜染事的牽引因。
於現法中,無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長種子,今此種子,望於餘生生老死等,為牽引因。
 有情於現在的生命體當中,有我執、法執無明等令身語意造作福、非福、不動行,於心中種下當來五趣的識、名色、六入、觸、受諸法種子,這些種子已經出生、又復增長,相對望於來生或是順生受、或是順後受的生老死等,是名牽引因。
 卷5說牽引因,依習氣依處而立。諸種子未熟潤之位,牽引遙遠之自果,名牽引因。
《披》望於餘生生老死等者:謂順生受、或順後受諸業所感異熟,是名餘生生老死等。
 若所作業於現法中,異熟未熟;於次生中,當生異熟,名為順生受業。若所作業於現法中,異熟未,於下一生之後才感異熟果,名為順後受業。如是順生受、或順後受諸業所感的下一生,或下一生之後乃至無數生的異熟果,是名餘生生老死等。
月四、攝受因
 第四科攝受因,說明雜染事的攝受因。
近不善士、聞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串習所引勢力生無明等,名攝受因。
 親近惡知識、聽聞邪知邪見的不正法,又不如理作意,及由過去不斷串習近不善士、聞非正法、非理作意所引生的力量,生起種種的無明等,名為攝受因。這是由近不善士、聞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串習引生無明等現行法,也就是除種子以外,所有導致惑業苦生死輪轉的各種緣,說名為攝受因。
 卷5說攝受因,依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見等六依處而立。即種子以外之諸緣相攝受而得以起果,名攝受因。
月五、生起因
 第五科生起因,說明雜染事的生起因。
無明等法各別種子,名生起因。
 無明等法,無明有無明的種子、行有業行的種子,名色、六入、觸、受等法各別的種子,就種子而言,名生起因。
 卷5說生起因依有潤種子依處而立。即種子已熟潤,生起較近之自果,名生起因。
月六、引發因
 第六科引發因,說明雜染事的引發因。
從無明支乃至有支,展轉引發後後相續,望於餘生生老死等,為引發因。
 從無明支乃至有支,無明、行是能引,識名色六入觸受是所引,愛取有是能生,生老死是所生。十二有支的前十支是因,後二支的生老死是果。無明引生行、行引生識、識引發名色、名色引發六入、六入引發觸、觸引發受、受引發愛、愛引發取、取引發有,前前諸支展轉引發後後諸支相續,相對望於餘生的生老死等,是名引發因。
 卷5說:欲界繫縛之善法能引欲界繫縛之諸勝善法,又能引色界無色界繫縛及不繫縛之善法,乃至無色界繫縛之善法,能引無色界之諸勝善法及不繫縛之善法,是名引發因。前能引後,名引發因。引發因,依隨順依處而立,意指善、染、無記之種現諸法能引起同類勝行及無為法之因。
月七、定別因
 第七科定別因,說明雜染事的定別因。
餘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能生那落迦;餘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能生傍生、餓鬼、人、天,當知亦爾。
 十二緣起,又可分成十因、二果,無明支以及無明支各別的種子,乃至有支,這是十支,如果造作、熏習屬於地獄的雜染緣起的十支,能生到地獄去。譬如說某人造了無間業,則來生將墮入無間地獄,因為他的十二緣起的前十支,是要到地獄去的因。其餘各別的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有一些前十支是屬於到畜生、到餓鬼的,有的人是持五戒的,有的來生會當人,有的是十善的是生到天趣的,應當知道也是一樣。
《披》餘無明支及自種子等者:謂若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能生那落迦,當知此無明等不生餘趣。若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能生傍生、餓鬼、人、天,此無明等不生餘趣,當知亦爾。如是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與彼五趣各別為因,故於此中相望說餘。
 這是指如果無明支以及自支的名言種子,乃至有支的業種子;這十支是屬於生到地獄去的,這無明等十支是不會生到其它趣去的。若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如果是畜生的十支、或餓鬼的十支、或人的十支、或天的十支,是不會生到其它趣去的,也是一樣。由於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的十因,與天、人、地獄、餓鬼、畜生的五趣是各別有各別的因,因此於這其中互相對望說餘。餘,有別、各別的意思。造各別的十因,得各別相應的五趣果報。
即此望彼諸雜染法,名定別因。
 即此不同性質的十支,相對於五趣的雜染法,五趣的果報,稱作定別因。
 卷5說定別因,又作定異因,依差別功能依處而立。一切有為法各自引發證得自果,而無雜亂,是名定別因。
《披》即此望彼諸雜染法者:此謂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彼謂那落迦等五趣差別。即彼五趣名雜染法。
 此是指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這十支;彼是指那落迦等五趣的差別。十支是因,五趣差別是果,五趣名雜染法。因果是不相雜亂,名為定別因。
月八、同事因
 第八科同事因,說明雜染事的同事因。
即彼一切從觀待因至定別因,名同事因。
 從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攝受因、引發因、定別因,這七種因名同事因。
 卷5說因同事因,依和合依處而立。由以上七種因,與果和合為一,名同事因。
月九、相違因
 第九科相違因,說明雜染事的相違因。
此雜染法相違因者,謂出世間種性具足,值佛出世演說正法,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及與一切菩提分法。
 與生死流轉雜染法相違反的因,即阿賴耶識中具足三乘出世間聖道的種子,值遇諸佛出現在世間演說正法,直接親近佛或佛的聖弟子諸善知識們,聽聞正法以後又能依法如理作意,修習法隨法行,隨順涅槃修習八正道行,及與三十七菩提分、六度等一切菩提分法,這都是與生死雜染相違反的因。
 卷5說相違因依障礙依處而立。以違緣為性,於諸法之生、得、成、辦、用等事有所障礙,名相違因。
月十、不相違因
 第十科不相違因,說明雜染事的不相違因。
即如所說種種善法若闕、若離,是雜染法不相違因。
 即如所說缺乏出世間種性、也未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種種善法有所欠缺、或是遠離善法,是與雜染法不相違的因。
 卷5說不相違因依不障礙依處而立。於諸法之生、得、成、辦、用等事無障礙,名不相違因。
日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十因,應知能起一切有情一切雜染。
 如是前文所說的這十種因,以穀物之由種子至成熟為譬喻,說明阿賴耶識種子於生起三界各種現象及支配有情種種活動中之決定性作用,以及業報輪迴之必然性,應該知道能夠生出一切有情的一切雜染。
荒二、於清淨事9 日一、隨說因2 月一、標名
 第二科於清淨事,解釋於清淨事的十因,分九科;第一科隨說因,解釋清淨事的隨說因,又分二科;第一科標名,標出清淨事的名相。
又於一切清淨品法及滅涅槃所有種種名想言說,即此望彼諸清淨法,為隨說因。
 又對於一切清淨品類的法,如三十七菩提分法等道諦,及滅諦涅槃的所有種種名想言說,相望於聖者所成就的種種清淨法,名為隨說因。
《披》又於一切清淨品法及滅涅槃者:謂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名一切清淨品法。緣起還滅,名滅涅槃。如下自釋。
 三十七菩提分法,就是道諦,修習四念處乃至八正道能令心清淨,是名一切清淨品法。修習三十七菩提分法滅除無明,究竟滅除生死雜染緣起,不再輪迴生死,如是緣起還滅,名滅諦涅槃。
 佛弟子們能夠修道證滅,是因為有學習佛法,有清淨的隨說因。隨說因的名言雖不是究竟,但卻是一個橋樑,依此才能成就清淨的涅槃。
月二、舉說
 第二科舉說,舉例說明清淨事的隨說因。
如言:念住、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無明滅故行滅,廣說乃至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等類種種隨說。
 譬如說:四念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無明滅故行滅,詳細說乃至生滅故老死滅。這些種種佛法中隨順清淨品類的言說,是證得清淨事的隨說因。
日二、觀待因
 第二科觀待因,說明清淨事的觀待因。
觀待諸行多過患故,樂求清淨、攝受清淨、成滿清淨,彼望於此為觀待因。
 觀待於色受想行識有眾多的過失災患,不論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諸受皆苦。觀待五蘊諸行的種種過患,而好樂追求清淨的涅槃,努力的去積聚資糧、攝受成就清淨的聖道之法、最初從淺到深最後成就圓滿清淨的聖道涅槃。彼諸行的過患,相對望所成就的清淨的滅道二諦,是觀待因。
《披》彼望於此為觀待因者:彼謂諸行過患,此謂諸清淨法。
 彼指諸行過患,此指諸清淨法,即滅道二諦。
日三、牽引因
 第三科牽引因,說明清淨事的牽引因。
安住種性補特伽羅,種性具足,能為上首,證有餘依及無餘依二涅槃界,彼望清淨,為牽引因。
 安住於種性的有情,具足三乘聖道的種性,能以涅槃或無上菩提為上首,依止本性住種性,再加上修習聖道所成的習所成種性,而證得有餘依及無餘依二種涅槃界。聖道的種子相對望於清淨的涅槃,名為牽引因。
《披》能為上首等者:謂從最初聽聞正法,唯緣涅槃,如是乃至最後能證圓滿解脫,名以涅槃為其上首。修所成地說:又緣涅槃而聽法者,有十法轉,涅槃為首。謂依止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乃至廣說。(陵本二十卷四頁1712)此應準知。
 由最初聽聞正法,唯緣求證涅槃為目標,乃至最後能證圓滿解脫,都是以涅槃為修行的前提,名以涅槃為其上首。如〈修所成地〉說:為求涅槃為緣而來聽法時,有十件事會生起,首先以涅槃為其上首,指依止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為最重要的目標,乃至詳細情形,如〈修所成地〉卷20,714所說,這裡應該準照那裡所說理解。
 這裏的上首,《披尋記》解釋成涅槃為上首。玅境長老以此文主要是說種子,補特伽羅的種性具足為上首,要有本性住種性為先,加上習所成種性成熟,才能夠證得涅槃。
日四、攝受因
 第四科攝受因,說明清淨事的攝受因。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及先所作諸根成熟,名攝受因。
 行者若能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使過去所栽培的六根、信進念定慧善根、毗鉢舍那的慧根成熟,名攝受因。依此能夠成就清淨法。
日五、生起因
 第五科生起因,說明清淨事的生起因。
種性所攝一切無漏菩提分法所有種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為生起因。
 種性所攝的、一切無漏菩提分法的所有種子,對望於一切所成就的菩提分法,為生起因。
 無漏菩提是沒有煩惱流漏的覺悟的智慧,又分是指因,無漏菩提因的法,這些清淨種子,是屬於種性所攝的。首先要先有本性住種性,加上習所成種性,如是種子遇緣生菩提分法的現行。無漏的菩提分法種子對望於現行的菩提分法,是生起因。
日六、引發因
 第六科引發因,說明清淨事的引發因。
即自種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漸次能證若有餘依、若無餘依二涅槃界,名引發因。
 由自身無漏的菩提種子所生的一切菩提分法,前能引後漸次能證得若有餘依涅槃、或無餘依涅槃界,名引發因。
日七、定別因
 第七科定別因,說明清淨事的定別因。
聲聞種性,以聲聞乘能般涅槃;獨覺種性,以獨覺乘能般涅槃;大乘種性,以無上乘能般涅槃;彼望清淨,為定別因。
 聲聞種性,以聲聞乘證阿羅漢果能入涅槃;獨覺種性,以獨覺乘證得辟支佛果能入涅槃;大乘種性能夠成佛以無上乘能般涅槃;三乘種性得到三乘菩提,相對望於清淨,不同的種性相對望於不同的菩提,是定別因。
日八、同事因
 第八科同事因,說明清淨事的同事因。
若清淨品觀待因乃至定別因,彼望清淨,為同事因。
 若清淨品類的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乃至定別因,相對望於清淨的涅槃的境界,是同事因。
日九、相違不相違因2 月一、辨差別2 盈一、相違因
 第九科相違不相違因,說明清淨事的相違及不相違因,分二科;第一科辨差別,辨明其中的差別,又分二科;第一科相違因,說明清淨事的相違因。
種性不具足,不值佛出世,生諸無暇處,不親近善士,不聽聞正法,不如理作意,數習諸邪行,彼望清淨,為相違因。
 修行人的三乘聖道種性不具足,也沒遇到佛出世,生到八無暇處所,或者諸根不具、或生到長壽天、北俱廬州等無暇處,不親近善知識,也不聽聞正法,又不如理作意,常常做出各種錯誤的行為,相對望於清淨,是相違因。
盈二、不相違因
 第二科不相違因,說明清淨事的不相違因。
此相違因若闕、若離,是名清淨不相違因。
 這些相違因若有缺少、或是遠離這些障礙,是名清淨的不相違因。
月二、例當知
 第二科例當知,例說應當知道染淨相違的道理。
若雜染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清淨法因;若清淨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雜染法因。
 若是生死雜染的諸相違因,應當知道即是清淨法的因;若是清淨品的諸相違因,應當知道即是雜染法的因。這二種法的性質是不相同的,所以互為相違因。
洪二、總結
 第二科總結,整體的結語。
如是現有雜染十因、清淨十因,過去、未來曾當染淨皆亦如是。一切唯有如是十因,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如前所說「現有」雜染的十因、清淨的十因,「過去」曾經雜染清淨也都是這十種因,「未來」將生染淨也都是這十種因。所以一切唯有這十種因,除了這十種因以外沒有再超過、或是再增加的。這是論主歸納出來一切染淨諸法的因。
 以上將因說完了。接下來相對於因,說明所得到的果。
地二、果相4 玄一、徵
 第二科果相,解釋五種果相,因所生出來的結果,有四種是有為的,一種是無為的,又分四科;第一科徵,提問。
於此相中,云何為果?
 在這生死雜染的染法、聖道涅槃的淨法及無記諸法的十因當中,會得到什麼樣的果?
玄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五種。
謂略有五。
 約略來說有五種
玄三、列
 第三科列,列出五種。
一者、異熟果,二者、等流果,三者、離繫果,四者、士用果,五者、增上果。
 包括異熟果、等流果、離繫果、士用果、增上果。除了離繫果是無為以外,其它是有為果。
玄四、釋5 黃一、異熟果
 第四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異熟果,說明異熟果的體相。
諸不善法,於諸惡趣受異熟果;善有漏法,於諸善趣受異熟果;是名異熟果。
 由諸多不善法,而墮到三惡道去受異熟果;由各種善有漏法,而到善趣受異熟果;是名異熟果。
 前面說過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稱異熟果。這是由於善不善業,異熟所生的無記果,果與因的性質不同,「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異熟果唯無記。也稱作報果。
 〈本地分‧有尋有伺地〉卷9說:與異熟果者:謂於殺生,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於那洛迦中,受異熟果。如於殺生,如是於餘不善業道、亦爾。是名與異熟果。
 《成唯識論》卷2說: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恆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
黃二、等流果
 第二科等流果,說明等流果的體相。
習不善故,樂住不善,不善法增。修習善故,樂住善法,善法增長。或似先業,後果隨轉,是名等流果。
 等流果也稱為習果、習氣果,或稱為習氣的果。有情如果前生就歡喜常做不善法,便會好樂住於不善法,不善法也就展轉增加了;若一向有修習善法的習慣,喜歡聞思修等善法,便會歡喜安在聞思修的境界中,善法也因此展轉增長。或是相似過去的業,隨順於過去所造業的習慣性,所得到的果,是名等流果。
 成唯識論卷二說: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
《披》或似先業後果隨轉者:有尋有伺地說:謂若從彼出,來生此間人同分中,壽量短促,資財匱乏,妻不貞良,多遭誹謗,親友乖離,聞違意聲,言不威肅,增猛利貪,增猛利瞋,增猛利癡,是名與等流果。(陵本九卷一頁636)此約十種不善業道為論。十善業道與此相違,其相應知。
 〈有尋有伺地〉說:所謂等流果,是指這有情造了十惡業,從惡趣出來以後來到人間的眾同分中,今生會有相似於所造不善業因的果相,如因殺生感得此生壽量短促、因偷盜感得資財匱乏、因邪淫感得妻不貞良、因妄語感得多遭誹謗、因兩舌感得親友乖離、因惡口感得聽到不順心的聲音或是事情、因綺語感得言不威肅、因過去的猛利貪感得更加熾盛的貪、因過去的猛利瞋感得更加熾盛的瞋、因過去的猛利癡感得更加熾盛的癡,這些平等流類性質相似於因的果,是名與等流果。如〈有尋有伺地〉卷9,261頁所說。這是約十種不善業道為論。十種善業道與此相違,它的相貌應該知道。
黃三、離繫果2 宇一、標名
 第三科離繫果,說明遠離煩惱繫縛的果報,這是證得聖道的果,分二科;第一科標名,標出名稱。
八支聖道滅諸煩惱,名離繫果。
 由成就八聖道能滅除種種的煩惱,而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是名離繫果。
宇二、簡非
 第二科簡非,簡除禪定不是離繫果。
若諸異生,以世俗道滅諸煩惱,不究竟故,非離繫果。
 若是凡夫,以世俗道的禪定來滅煩惱,那只是暫時的伏住,以石壓草,煩惱的種子未斷,只是不起現行,內心寂靜住,是不究竟的,不是離繫果。
 這一段文裏面玅境長老有引用一個偈子:「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他是主張初學的人只是定而已,當然佛菩薩已經是止觀雙運的,這一句話是通於止觀的。
 在沒有成就止觀雙運以前,這一句話玅境長老強調它應該是止,因為止時的心念都會有了別性,了別性是照;心裡很寂靜所以「寂而常照」。照不表示有觀慧,只是說了別性在,「照而常寂」,了別性在可是心裡很寂靜。所以他說如果初學的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應該只是屬於定的方面,止而已,一般人將它解釋為止觀雙運,說是證得了,其實還沒有。
 這樣說也是有意義,「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有深有淺,在淺的人來說只是止,在深刻的佛菩薩聖人的境界當然是止觀雙運。要將它簡別一下,若有時修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要以為已經證得離繫果了。照,是正知,現在的心念知道正在寂靜住、在禪定當中,不是現在有智慧了,不是的。
黃四、士用果
 第四科士用果,說明士用果的體相,士用果有人士用、有法士用,士用其實是一種作用,人力或機器的力量、或是物力所成就的種種事業,都可以稱為士用果
諸有一類,於現法中,依止隨一工巧業處,起士夫用。所謂農作、商賈、事王、書畫、算數、占卜等事。由此成辦諸稼穡等財利等果,是名士用果。
 士用果是約人士用來說、人的作用。如有一類人在現生當中依止隨一種技術工巧業處,生起人的作用,譬如農夫耕田、商賈做生意、為國王辦事、文藝家寫文章畫畫、數學家研究算數、或是占卜算命等事。由人力的作用而成就稼穡等財利的果,名為士用果。
 《成唯識論》卷8說:「士用」,謂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辦事業。窺基大師《成唯識論述記》卷8本依此說「士用」其義有二,即:一、就人而言,有情而生的力用;如農夫之於米麥,商賈之於理財,皆依彼人士夫之力而成諸事業。二、就法而言,諸法之生乃因諸作具而有;如農夫因稼而成熟,商賈因貨而獲利等。作者假諸作具而成就之事業,其果廣通一切有為法。
 又〈俱舍論〉卷6所謂由「俱有因、相應因」之作用所得之果,也相當士用果。
黃五、增上果3 宇一、六根攝
 第五科增上果,說明由增上緣所成就的果,分三科;第一科六根攝,由六根所攝的增上果。
若眼識等,是眼根增上果;乃至意識等,是意根增上果。
 若是眼識等,是眼根的增上果,換句話說眼根是眼識的增上緣。前面〈五識身相應地〉卷1說眼識的俱有依是眼根,眼識可以見物必須有眼根的幫助,眼根是生眼識的增上緣,所以說眼識是眼根的增上果。
 心識會動是因為有根能夠取境,六根取六境,根境和合生識,所以六識是六根的增上果,六根是六識的增上緣、增上因。
宇二、命根攝
 第二科命根攝,說明命根所攝的增上果。
眾生身分不散不壞,是命根增上果。
 有情眾生的身體還沒有散失、破壞,是因為命根還在,如是有情的壽命是命根的增上果。
宇三、二十二根攝2 宙一、標
 第三科二十二根攝,說明二十二根所攝的增上果,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二十二根的名義。
二十二根,各各能起自增上果。當知一切名增上果。
 二十二根,根二十二是數字,增上義是根義,意指一件事對於另一件事有強大的影響力量,是另一法生起的強大助緣。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根、樂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是名二十二根。
 如〈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7的根善巧中說能取境增上義故,建立六根。六根於六識取六境有強大的增上作用,依止六根便能取色境乃至法境生起六識,六識是六根的增上果。如是安立家族相續不斷增上義故,建立男女二根。為活性命事業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命根)。受用業果增上義故,建立苦、樂、憂、喜、捨五根。世間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信進念定慧五根。出世清淨增上義故,建立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及具知根三根。由此可見二十二根,各各能起自法的增上果。要略而言,資助主因之助因為增上緣,依增上緣所得之結果,即為增上果。
宙二、指
 第二科指,指出如〈攝事分〉所說。
二十二根增上作用,如攝事分應知其相。
 二十二根的增上作用,除了在攝事分卷98有說以外,於〈攝決擇分〉卷57中有更完整的說明。
《披》如攝事分應知其相者:攝事分說:眼根最初,意根為後,如是六根,於取境界有增上義。男女二根,於能繼嗣家族子孫有增上義。命根一種,於愛命者活命因緣各別事業加行士用有增上義。樂最為先,捨為其後,如是五根,於其受用先業所作愛不愛果及造新業有增上義。信為最初,慧為其後,如是五根,於能趣向世間離欲有增上義。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三無漏根,於能趣向出世離欲最極究竟有增上義。(陵本九十八卷八頁7347)如是應知。
 〈攝事分〉說:眼耳鼻舌身意根,眼根為最初,意根為後,六根能夠取得六境,六根對於六識取境有增上的作用。男女二根,於能繼嗣家族子孫有增上義,能夠傳宗接代,是男女二根的功用的結果。命根一種,對於愛好生命者,能令其活命因緣的各別事業的加行士用有增上義,因為活著才能做種種的事業,要以人力來作種種的染淨諸法,一定要命根存在。所以命根對於染淨諸法、及種種無記法的成熟有增上義。五受根樂苦憂喜捨,樂最為先,捨為其後,這五受根有很大的力量可以感覺到過去所作業的愛非愛果。受是一種果報、也是產生果報的原因之一,於受用果報有增上義、於造新業也有增上義。
 通常有情都要離苦得樂,在追求樂受當中,由於目標未離三界,即便得到禪定的喜樂捨受,也還是落在雜染的境界中。聖人了知諸受皆苦,精進修習空、無願、無相三昧出諸受事,才能永離生死,獲得究竟不變的勝義樂。由此可知「受」對有情造作新業有很大的力量、有增上義。
 有情的信進念定慧五善根,信根為最初,慧根為最後,這五根於能趣向世間的離欲有增上義;其實它通於出世間,但這裏特別強調世間離欲。五善根對修禪定時有很大的意義、很大的力量。譬如首先要相信禪定離欲的境界是殊勝的,三界九地中上地的境界比下地的境界好,上二界比欲界好,以「觀下苦麤障、觀上靜妙離」六行觀,精進修習禪定;修禪定時必須有正念,於所緣境明記不忘,加上慧的觀察,幫助得到禪定。因此這五種善根於趣向世間離欲有增上義,有很大的幫助。
 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三無漏根,於能趣向出世離欲最極究竟有增上義。知根是所謂的見道,在見道位的前十五心是屬於未知當知根,修行最先開始是資糧位、進入煖、頂、忍、世第一加行位,於世第一這一刹那要證入初果以前,這時未知,不知道第一義諦,但是應該要知道。玅境長老這樣解釋,前十五刹稱未知當知根;已知根,是證得初果,第十六刹那證得初果;具知根,是指成就阿羅漢,究竟圓滿證得第一義諦。這三種無漏根,於能趣向出世間離欲最究竟圓滿有增上義,這是一種無漏的善根。如〈攝事分〉卷98,2870頁所說,如是應該知道。
地三、修果
 第三科修果,顯示修習內明正因果相的結果。
菩薩於是內明所顯正因果相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處非處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
 菩薩對於內明所顯示的正因果相如實了知以後,精勤的修練串習,使令處非處合不合道理的因果智力種性,漸漸得到清淨、及增長。
《披》令處非處智力種性等者: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是名為處。淨不淨果不平等因,與上相違,是名非處。若一切智、若無滯智、若清淨智,是名為智。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是即如來處非處智力。如建立品說。(陵本四十九卷十六頁3951)今說種性是其因相,由勤修習漸令成熟,如實智生,名得清淨。轉上轉勝,名得增長。
 清淨果是由清淨因所生,不清淨果則來自不清淨因,染淨二果的因不是不平等,如是因如是果是平等的,是名為處。如造善業感人天果,造惡業墮三惡道,修色無色定的不動業到色界、無色界天受生。修三十七道品能證得離繫果。善因樂果,惡因苦果,果與因平等,名非不平等。非不平等就是平等。
 清淨、不清淨果的不平等因,與上述相違,是名非處。如外道說:人是由大自在天或梵天所造,而大自在天或梵天是自己造的,這就是不平等因論
 說到智與力,若一切智、若無滯智、若清淨智,是名為智。智,是前面所說的菩提的第二種解釋。菩提包括一切智、無滯智。一切智,是指對於一切的界、事、時、品類,能夠通達無礙,斷除不染污無知。無滯智,是指想要明白什麼事情,不用特別作意,一刹那就能夠通達無礙。清淨智,是斷除一切愛見煩惱、斷除習氣的根本智。這些稱作智,也稱作佛的菩提。
 所謂「力」,指心中的智慧能夠以一切種方法來饒益一切眾生,智慧有力量,能夠觀見一切法的真實相,畢竟降伏一切五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等的大威力,也能觀機逗教,普利有情,說名為力。這即是如來的處非處智力。如〈菩薩地‧建立品〉卷49,1640頁中所說。
 今這裡說種性是指因相,由於有菩薩的種性(成佛的種子),精勤的修習六波羅蜜、三十七菩提分法,使得成佛之道逐漸成熟,如實智慧生起而成就無上菩提,名得清淨。所成就的智慧及所緣的境界漸次的轉上轉勝,最初是初地然後二地、三地、乃至到十地、等覺、妙覺,越往上越殊勝,名得增長。
 任何事都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就的。可以看出來本論很實際,都說漸得清淨、漸得增長,不是說立刻清淨、立刻增長,事實上看到自己用功的情況,也可以瞭解這種事實。
 以上是略辨顯示正因果相。不是無因,也不是不平等因,如是因如是果,不會錯的。
亥二、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2 天一、徵
 第二科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內明有二相貌,一、正因果相,說明十因、五果;二、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的相狀,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內明論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
 什麼是內明論所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
天二、釋2 地一、別辨相2 玄一、已作不失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辨明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已作不失,說明已作不失的相狀。
謂諸有情自所作業,雖復作已經多百劫,與果功能終無失壞。
 諸多有情自己所造作的業力,雖然經過很多百劫、很多年,經過很久,因緣具足果就現行,感果的功能終究不會消失破壞,所以說是已作不失。
玄二、未作不得
 第二科未作不得,說明未作不得的相狀。
亦無不作、或復異作,而有異熟、或異熟果。
 也非未造作業因,或是另外造作不同的因,而會有異熟、或是異熟果。
 前面的異熟可以約種子來說;異熟果,是約現行來說。沒有造作異熟因就不會有異熟果,名為未作不得。
地二、明修果
 第二科明修果,顯示修習內明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的結果。
菩薩於是內明所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其自業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
 菩薩對於內明所顯示的第二種相貌,已經造作的業因不會失去,沒有造作業因便不會有異熟果,這種相貌已經如實了知後,能精勤的修習,使令自己的自所作業的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
 這也是一切種智中的一種智慧力。
《披》亦無不作或復異作等者:謂若自不作業,而受異熟;或他作業,自受異熟;皆無如是事故。此即釋前未作不得相。
 如果自己沒有造作業,而會受到異熟;或者他人造作業,自己受到異熟;都不會有這種事的。這是解釋前面所說的未作不得相。
 這一系統的業得到這一系統的果,如果沒有造到這一系統的業,就不會得到這一系統的果。以上是說名何所求。
 菩薩應求正法、要求什麼?應求内明、醫方明、因明、聲明、工巧明的五明處。在內明中特別強調的是正因果相、及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如果通達正因果相,十因五果的來龍去脈,可以正確栽培處非處智力。若是通達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可以栽培自業智力種性。所以這是因果相稱,要這樣的理解。
申二、云何求3 酉一、徵
 第二科云何求,解釋如何追求聽聞正法,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菩薩云何求聞正法?
 菩薩怎麼樣追求聽聞正法?
酉二、釋2 戌一、求法2 亥一、於善說法2 天一、猛利愛重2 地一、標所應
 第二科釋,解釋求、聞正法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求法,解釋於善說法及說法師的意樂、態度,又分二科;第一科於善說法,解釋對於善說法的意樂、態度,又分二科;第一科猛利愛重,對於善說法要猛利愛重,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所應,標出所應有的意樂、態度。
謂諸菩薩於善說法,應當安住猛利愛重,求聞正法。
 菩薩對於善說法,即是佛說的法,初善、中善、後善,加一個善字來強調所說的法一定是與善法相應的、絕對是斷惡修善、捨惡向善的。心態應該要猛利、要很強大、有很強的愛重心,來追求聽聞正法。
地二、釋略說
 第二科釋略說,解釋略說猛利愛重的相貌。
如是略說於善說法安住猛利愛重之相。謂諸菩薩為欲聽聞一善說法,假使路由猛焰熾然大熱鐵地,無餘方便可得聞是善說法者,即便發起猛利愛重,歡喜而入,何況欲聞多善言義。
 求聞正法時,要略說,對於善說法是安住於猛利愛重的相貌。猛利愛重的相貌是指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為了想要聽聞某一善說法,假使必須經過火焰熾然大熱鐵地的路,地面都是燒紅的熱鐵,必須踏火而過,沒有其它的路或方便可以前往聽得到此善說法者,走這一條路可能被燒死,也是發起猛利愛重的意樂,無視於火熱,心中只有法,以歡喜心而進入,忘了腳下很燙這件事,何況想要聽聞很多的善說法的義理。
《披》為欲聽聞一善說法者:下至少分一四句頌,是名一善說法。
 向下乃至少少的一個四句的偈頌,是名一善說法。
 以前釋迦牟尼佛爲了聽聞佛法,捨身挖肉給羅刹吃,就是爲了聽聞一句佛法。在沒有佛法出世的時候是很苦的,爲了聽聞佛法都是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天二、校量餘事
 第二科校量餘事,與餘事校量功德。
又諸菩薩於自身分,及於一切資身眾具飲食等事所有愛重,於欲聽聞諸善說法所有愛重;以前愛重方後愛重,於百分中不及其一,於千分中亦不及一,於數分中亦不及一,於算分中亦不及一,乃至鄔波尼煞曇分亦不及一。
 又諸菩薩對自己身體的愛著,及一切資身眾具飲食等事的愛護與看重,相對於想要聽聞佛法的愛重心情,以前面所愛重與後所說的愛重相比,於百分中不及一分,是很少的,於千分、數分、算分、乃至鄔波尼煞曇分,不可計數的,都不及一,是不能比的。以身體和飲食的事情,與聞法比起來是微不足道,要有這種心情來愛重佛法。這是說到猛利愛重的相貌。
 《金剛般若經》中舉出佛經較量勝劣的五個譬喻,來顯示某一法勝過其他的法:
 一、約數量故勝,數量上來比,此勝彼劣。譬如說愛重佛法與其它世間的事情比起來,愛重佛法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其它事情與愛重佛法相比,百分不及一。
 二、說約威力故勝,約神通威力、威德力來比較。譬如說修學佛法可以得到三乘的聖果,可以成就超過世間的如意寶,世間如果擁有如意寶珠,要什麼有什麼,所求如意。經典說三乘聖道是「世間如意寶,如須彌山王,滿三千大千世界,無此威力」。三乘聖道果,只有在佛法中可以得到,若去追世間的學問,博士學位拿到了雖然也有用。玅境長老說不要說得初禪,得到未到地定也勝過世間的博士學位。約威力來說,佛法的威力勝過世間任何一件事情。這是第二種譬喻來顯此勝彼劣。
 三、約品類故勝,在種類上,佛法與世間法是不一樣的,佛法可以使行者趣向真如,真如品類分成五種稱五藏,包括:如來、正法、法身、出世間法、自性清淨心,五個部分。其實行者要追求的是我、法二空真如。
 1. 如來,學習佛法與真如相應,可以成就如來的功德。
 2. 正法,真如的因性在正法。所以第二是正法,正法是與真如相應的。
 3. 法身,學習佛法,依教奉行,可以成就佛的法身。
 4. 出世間法,只有佛法中才有出世間法,這是顯示它的功德。
 5. 自性清淨心,佛法是成就聖人出世間根本無分別智所開演出來的真實義,是自性清淨,不共於世間外道。在種類上佛法比其它的事情還重要。這是第三約品類故勝來說明佛法是應該要愛重的。
 四、相應故勝,佛法是因果相應。信樂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能夠證得真如、成就無上菩提、無住涅槃。世間法只是行善布施而已,行善布施的福德不能相應於無上菩提。若說我做善人就好不要學習佛法,那是不夠的,因為行善只是相應世間的福而已;在行善時還有很多煩惱沒有去除,只有追求佛法才有可能斷除煩惱。修學佛法約相應義來說,佛法也是勝過世間一切的。
 五、譬喻故勝,佛法所成就的真如是第一義諦,世間沒有其它法可以與第一義諦相比擬的。所成就的功德是世間人想不到的,不知道用什麼來譬喻,所以說譬喻故勝。
 因此這五種譬喻顯示佛法勝過世間一切法。尤其是大乘佛法,要修學菩薩道,追求無上菩提的菩薩行者,應該要猛利愛重佛法。校量餘事,不論是從數量、威力、品類、相應、譬喻來看都是勝過世間其它的事情的。這是對於求法上的第一點,對於佛法心態上應該要猛利的愛重。
亥二、於說法師2 天一、樂聽聞法
 第二科於說法師,於說法師的意樂、態度,分二科;第一科樂聽聞法,好樂聽聞佛法。這是對於有人說法,尤其說的是正法,心中歡喜,因為愛重佛法而歡喜聽法。
菩薩如是於善說法深生敬重,常樂聽聞諸善說法,無有勞倦,亦無厭足。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於佛的善說法深生敬重,從內心裏面真心的、深刻的產生愛敬尊重,所以常好樂聽聞諸善說法,經常的熏習佛法、聽聞佛法,都不覺得辛苦勞倦,也不會覺得我聽這樣就夠了,不用再聽下去了,也沒有滿足的時候。
 如果愛重佛法到這種程度,想想看此人善根一定栽培德很深厚,尤其是慧根。願意聽經聞法可以開智慧,聽聞佛法無勞倦也無厭足。如果能夠像受用飲食一樣每天非受用不可,因為不受用就會飢渴而死,這樣的生命一定不會空過。所以對佛法,還沒有成佛以前,要有這種認知,永遠不夠。只要還沒有開悟,看一千遍、一萬遍、一億遍乃至鄔波尼煞曇分遍也是應該的,沒有滿足的時候。
天二、具愛敬德
 第二科具愛敬德,愛敬法師能夠說法的功德。
淨信淳厚,其性柔和,心直見直。愛敬德故、愛敬法故,往法師所無難詰心,有敬重心,無高慢心。專為求善,非顯己德。為欲安立自他善根,不為利養恭敬因緣。
 對說法師,要淨信淳厚。對說法者應有清淨的信心,不是感情上生起的信心,是因為聞法可以改造自己的身心。為使身語意三業徹底的轉換,將凡夫的習氣轉成聖性,對於佛法要以理相應、與法相應,與教行理果相應,因為聽了聖教可以修行,修行可以與真理相應,對佛法的信心是這樣來的。有這種清淨的信心,不是說這位法師很莊嚴、很會說法想跟他多一點感情,以後自己往生會去幫自己助念,不是這種感情上的目的。其實在家居士往往會以這種心情去親近法師,是爲了以後要是自家有人往生,法師可以找一些人來幫忙助念,或要做什麼比較方便,這種不是淨信。
 親近法師是為了可以從法師那裡學到佛法,這才是真實的淨信。而且要淳,心中純潔、沒有染污,純粹是為法,就是這麼一個心;厚,敦厚、厚重,不容易被其它法所動搖是名厚重。譬如說樹木大一點的,風吹不容易倒,小樹,颱風一來就倒了,就是不夠厚重的緣故。所以厚重是指內心對法的愛重達到不能傾動的程度,親近法師不是爲了其它的,純粹是為法。其性柔和,求法者的心性是很柔和的,很容易相處,沒有太多的煩惱、很調柔、不麤重。心直見直,心是心王,見是慧,有慧才有見、才有思想,總之內心的見地是直,直向於第一義諦、向於佛法的。心直見直,來學習佛法是要與法相應,只是這件事而已。
 愛敬德故、愛敬法故,求法的人愛敬法的功德,愛敬善說法法師的德行,敬佩說法師善巧思惟演繹出佛法的要義,愛敬他所說的法,為這二事往法師所。聽聞佛法的人,要淨信淳厚,其性柔和,心直見直,愛敬德故、愛敬法故。這樣往法師所,以這種條件去親近法師。
 無難詰心,因為心有淨信、又有淳厚,沒有難詰心,詰是難問,不是去找麻煩來跟法師較量高下的,不會有這種心情。有敬重心,對法師說法要有恭敬愛重的心情。無高慢心,「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如果有高慢心再好的法都不能進到自己的內心,所以不應有高慢心。
 專為求善,非顯己德,去親近法師聽聞佛法是爲了求得善法,不是爲了要顯示自己的德行。為欲安立自他善根,而來學習佛法,爲了安立栽培善根,將來也能夠隨分隨力的幫助其他有情栽培善根。因為既然出家修學佛法,弘法是家務,總是有因緣去弘法的,或者隨分的說法,有人來請法,能有智慧給他開示、安立他的善根。聽聞佛法目的是安立自他善根。不為利養恭敬因緣,去親近法師不是爲了將來得到利養恭敬因緣,純粹是愛重法故。
 這是說到求法者對於說法師的態度。愛重佛法在佛經中有很多的例證,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說常啼菩薩賣身求法等。爲了正法應該有不顧生命、愛重佛法的心情。以上是說求法。
戌二、聞法2 亥一、標
 第二科聞法,指出聽聞佛法時應具備意樂與心行,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菩薩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師所,無雜染心、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要具足以上求法的功德,前往法師的地方,無雜染心、無煩惱的心、無散亂心,聽聞佛法。
《披》無有勞倦亦無厭足者:翹勤無惰,名無勞倦。發勤精進,名無厭足。
 對於善說法、樂聽聞法,要沒有勞倦,精進而不懶惰懈怠,名無勞倦。發起勤奮精進,名無厭足。必須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恆常精進的聽聞佛法、修學佛法。
亥二、釋2 天一、無雜染心3 地一、徵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無雜染心,解釋以無雜染心聽聞正法,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無雜染心聽聞正法?
 什麼是菩薩無雜染心聽聞正法?
地二、釋2 玄一、標列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三種雜染十一種相。
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雜染,其心遠離輕慢雜染,其心遠離怯弱雜染。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
 聽法時,內心應遠離三種雜染:
 一、遠離貢高我慢的雜染。這是約自己來說的,不要認為自己智慧已經够了,來聽法看看法師說得對不對,這是貢高的心情。
 二、遠離輕慢的雜染。其次是輕慢法師的心情、輕慢法師或輕慢佛法都是不對的。
 三、遠離怯弱的雜染。最後是其心怯弱,不要一直認為自己聽不懂、或自己不能修證,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有自信心。
 這三種雜染又分別開出不同的相貌,由六種相,說明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可以遠離輕慢的雜染;由一種相,使心遠離怯弱雜染。
玄二、隨釋3 黃一、由六相
 第二科隨釋,接著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由六相,解釋由六種相遠離貢高雜染。
謂聽法時,應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不為損害、不為隨順、不求過失。由此六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
 聽法時應有六種相:
 一、應時而聽;要以謙下心坐於卑座,不能比法師座位高,要端正威儀,隨自己所能的端坐聽法,表現出恭敬的相貌。
 二、殷重而聽,要殷切慎重的聽法,了知這件事情對自己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三、恭敬而聽,要很恭敬及專注的聽法。
 四、不為損害,不要障礙或破壞法師說法。
 五、不為隨順,由於不懂才要來聽法,有疑當往問,不會馬虎的不明白就默然。
 六、不求過失,不追求法師的過失,法師的回答不能解決問題,也不會呵責法師。
 作到這六種相,就可以遠離貢高雜染。
《披》謂聽法時應時而聽等者:坐卑座等,是名為時。以謙下心坐於卑座,具足威儀,隨其所能聽聞正法,起恭敬相,是名應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他說法時,應正了知,不障礙彼,多有所作,是名不為損害。為欲啟悟先未解義,而興請問,是名不為隨順。若不悟解,或復沈疑,終不譏誚,是名不求過失。義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四卷三頁6358
 聽法時自己要謙虛坐在卑下的地方,法師要登高座,這是對法、法師的恭敬。應時而聽。在《比丘尼戒經》、《別解脫經》中說了約十七條,關於聽法的威儀,主要是不可以有慢法的表現,稱為時。應具足威儀,坐有坐相,不可蹺腿,不可手撐著下巴,或打瞌睡,要坐如鐘。隨自己所能的振起精神來聽聞正法,對法及法師要生起恭敬的相貌,是名應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法師說法時,應該要正確了知,知道所說文義的內容,如《大智度論》說:「端坐聞法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聞法時要將自己的心情調整猶如同很口渴需要喝水,而法師的法如甘露水,法水可以對治飢渴的毛病。不要障礙法師說法,不要現出一些行動、或語言、或相貌、或眨眼、或做手勢、玩筆等影響法師說法,名不為損害。
 聽法是希望能夠開啟覺悟,沒有明白的疑問應請問,不可以就算了,是名不為隨順。如果請問了法師後還是不了解,或是還有疑惑,也不要譏諷呵責,是名不求過失。義理如〈攝異門分〉卷84,2514頁中所說。這是聽法時要注意的六種相貌。
黃二、由四相
 第二科由四相,由四種相貌遠離輕慢雜染。
又聽法時,恭敬正法、恭敬說法補特伽羅、不輕正法、不輕說法補特伽羅。由此四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
 遠離輕慢的雜染,不要輕慢對方、不要輕慢法師和法,又分成四種相貌。
 一、應恭敬正法,這是以正念來說,對佛法應該要恭敬。
 二、應恭敬說法的法師。
 三、不輕正法,不要輕視正法。
 四、不輕說法補特伽羅,對說法的法師要恭敬,不要輕慢。
《披》又聽法時恭敬正法等者:謂依正法,當獲無上大果勝利,是故於此正法深生恭敬。於說法師,勝者,恭敬隨順;於等、於劣,恭敬法故,亦不輕懱;是名恭敬說法補特伽羅。又於正法不作是言:此非綺飾文字章句,所有文句悉皆麤淺故。是名不輕正法。於說法師不作是言:彼於我所種性卑劣等故。是名不輕說法補特伽羅。義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四卷四頁6361
 依止佛說的聖教正法,將來可以獲得無上的菩提果的殊勝利益,因此對於正法深生恭敬。對說法師,是有勝德者,應該要恭敬隨順;與自己差不多的、或較差的,由於恭敬法,也不會輕懱;不可以輕視說法的人。吸收對自己有益的、淨化自己,才是善聽聞法者。法師的功德若是比自己殊勝,比較容易恭敬隨順;但是於等、於劣由於恭敬法故,也不要輕懱、不要輕視。真的有修行的大德是恭敬法師的,是名恭敬說法補特伽羅。
 對於正法與說法師應有的正確態度。又於正法不會這樣說:這不像世間文學堆砌繁華詞藻的文字章句,所有文句的用字遣詞很麤淺。不要輕慢任何一部佛經,是名不輕正法。
 於說法師不作是言:對於說法師不要去比較種性、家庭背景、是貧窮人家、是鄉村人,不像自己的家庭高貴,不要作這種比較,是名不輕說法補特伽羅。如〈攝異門分〉卷84,2514頁所說。這是遠離輕慢雜染的四相,不要輕慢法、及法師。
黃三、由一相
 第三科由一相,由一相遠離怯弱雜染。
又聽法時,不自輕懱。由此一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
 聽聞佛法時若不是每一句都聽得懂,可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聽懂這樣的佛法,因為此法太深,自己無法證得第一義諦,不應該有這種怯弱雜染。凡有心者皆有佛性,每個人都是有無限的潛能,只是沒有栽培或開發。不應該說現在聽不懂,就不想聽了,坐得住還是會聽懂的。佛法所說的不外是身心,有情世間、器世間的境界。既然是有情的一份子,怎麼可能會聽不懂呢?聽不懂就是自己有障礙、有煩惱、或是文字障、或是各方面的障。願意多聞熏習,一定是可以聽懂的,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說佛道長遠,雖很久才會到,可是一定會到的,要自重自愛。
《披》又聽法時不自輕懱等者:如攝異門分說:不自輕者,不作是言:我於解法無有力能。於其所證無怯劣故。(陵本八十四卷四頁6362
 如〈攝異門分〉卷84,2514頁說:不看輕自己的人,不會這樣說:我對於了解法義沒有能力。不自輕者,對於所要證的聖道果毫無怯劣。
地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菩薩如是無雜染心聽聞正法。
 菩薩如是以十一種相,遠離貢高、輕慢、怯弱等雜染心聽聞正法。
 由應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不為損害、不為隨順、不求過失等六相,令心遠離貢高雜染。
 由恭敬正法、恭敬說法補特伽羅、不輕正法、不輕說法補特伽羅等四相,令心遠離輕慢雜染。
 聽法時,由不自輕懱一相,令心遠離怯弱雜染。
 總共有十一個相貌,是無雜染心聽聞正法。
天二、無散亂心3 地一、徵
 第二科無散亂心,以無散亂心聽聞正法,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什麼是菩薩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地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五相。
謂由五相。
 無散亂心聽聞正法有五種相貌。
地三、列
 第三科列,列出五相。
一者、求悟解心聽聞正法,二者、專一趣心聽聞正法,三者、聆音屬耳聽聞正法,四者、掃滌其心聽聞正法,五者、攝一切心聽聞正法。
 菩薩以無散亂心聽聞正法,有五種相貌:
 一、求悟解心,以希望能領悟理解佛法、依教奉行的意樂來聽聞正法。有此動機,不容易散亂,若散亂就無法領悟、理解,連聽都沒聽進去,怎麼領悟理解?
 二、專一趣心聽聞正法,聽法時心只有一個方向在法的所緣境上,心神專一趣向聽聞正法。這是約心專注於法的所緣境。
 三、聆音屬耳聽聞正法,聆聽聲音,耳朵專注在法音上,有些人在強調重點時,聲音會特別的大、或會由聲音來表達意思,同樣的字,不同的音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要聆音屬耳聽聞正法。這是約屬耳專注去聽。
 四、掃滌其心聽聞正法,聞法時要清理內心的煩惱,將內心的煩惱掃空,就像將杯子洗一洗放空了,將法師的法水灌入自己的內心。如果心污濁、有成見,是不能成為法器的。這是約應該以清淨心來聽聞正法。
 五、攝一切心聽聞正法,攝受一切心,本來心裡有很多的事情要辦,但是這時是要來聽法,應停止所有的事情,收攝一切的境界,只有一心來聽聞正法。這是約攝心去聽,要專心一意的,不是心裡同時夾雜很多事來聞法。
《披》謂由五相等者:攝異門分說:奉教心者,無惱亂心,唯欲求解故。心一趣者,為欲領解文句差別故。屬耳聽者,為欲了知音韻差別故。修治意者,為欲悟入甚深義故。於一切心無不繫念者,為欲無間領解音韻文句義故,無不了知、無不通達而空過者。(陵本八十四卷四頁6362)此中五相,文雖少別,然義無異,如次配釋應知。
 〈攝異門分〉說:奉教心者,唯有依教奉行的心情,沒有其它想要惱亂對方的心,只想求得理解佛法。心一趣者,專心如修九心住,在一所緣境上數數憶念,是為要領會理解文句的差別,文句前後有不同的意義,前後有連貫的地方都能夠明白,它的別相、總相、略說、廣說,只有在專注時,才能夠瞭解。屬耳聽者,爲了了知音韻差別要特別專注,耳根要提起來專注的聽。修治意者,為欲悟入甚深義的第一義諦,掃滌及對治內心的煩惱。於一切心無不繫念者,是為了要無間領解音韻文句的義理,無不了知、無不通達,這是說到攝一切心聽聞正法。
 引〈攝異門分〉這一段來解釋,這五相都做到了,就不會有散亂心,所以法音、法句,名句文都能夠了知,沒有不了知的、沒有不通達的,這段時間來聽法就不會空過。這五種相是配合〈攝異門分〉卷84,2514頁所說的五相,來解釋無散亂心聽聞正法。這其中的五相,文字雖然有少許的差別,然而義理是一樣的,如它的次第配合解釋應該知道。
酉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菩薩如是求聞正法。
 菩薩如是追求聽聞正法,是以無雜染心聽聞正法、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以上是說到云何求?怎麼樣來追求佛法?求法與聞法的原則、內心、作法都說了。
申三、何故求3 酉一、徵
 第三科何故求,解釋求聞正法的原因,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菩薩何故求聞正法?
 菩薩為什麼要追求聽聞正法?
酉二、釋5 戌一、內明
 第二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內明,解釋為求內明的目的。
謂諸菩薩求內明時,為正修行法隨法行,為廣開示利悟於他。
 菩薩追求內明的佛法,是為了能夠正確的修行法隨法行,為了詳細開示利益及覺悟於他有情。
 法隨法行有幾種解釋:
 一、《大毗婆沙論》說,法是指涅槃;隨法,是八正道;行,是修行。約聲聞乘的道理 ,欲達到涅槃,必須修八正道,修法隨法行。
 二、世親菩薩在《攝大乘論》釋說,法,是指經律論,語言文字的佛法。隨法行,是依教奉行,依據聽聞到的經律論法來修行,名法隨法行。
 三、《俱舍論》說法是指聖道,即是八正道,隨法是隨著八正道而行,是名法隨法行。
 約大乘佛法說,菩薩為正修習法隨法行,成就無上菩提,其次是為廣開示利悟於他,追求佛法是爲了能夠詳細的開示利益、覺悟其他有情。這是利他方面的。這是菩薩何故求?求聞正法的原因。
戌二、因明
 第二科因明,解釋求因明的目的。
若諸菩薩求因明時,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為欲降伏他諸異論;為欲於此真實聖教,未淨信者令其淨信,已淨信者倍令增廣。
 諸多菩薩追求因明時,有三個目的:
 一、爲了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如〈攝事分〉說外道論的問題主要是:無因論、及不平等因論,以因明可以對治惡言說。
 二、為欲降伏他諸異論。為破斥外道種種錯誤的因果論,所以追求因明、瞭解因明。
 三、為欲於此真實聖教、未淨信者令其淨信、已淨信者倍令增廣。這是為顯自,破他就能立自,成立自己的正理,使對於佛法沒有清淨信心的人,如外道,聽了可以折服,令其淨信。令學習佛法已經有清淨信心的人,因為懂得因明的道理、於與他人論辯時,更增廣對佛法的信心,所以菩薩要追求因明。
戌三、聲明
 第三科聲明,解釋求聲明的目的。
若諸菩薩求聲明時,為令信樂典語眾生,於菩薩身深生敬信。為欲悟入詁訓言音文句差別,於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隨說。
 什麼是聲明?為五明之一。指文字、音韻及語法之學。卷15說聲明略有六相。一、法施設建立相,二、義施設建立相,三、補特伽羅施設建立相,四、時施設建立相,五、數施設建立相,六、處所根栽施設建立相。
 菩薩一定要瞭解文學,尤其是瞭解中國文學最好,因為所有的經典在中國文學翻譯的最完整。菩薩爲了求聲明、求語言文字學這種智慧時,是什麼目的呢?
 一、為令信樂典語眾生。有一些眾生只相信好樂典語,玅境長老解釋,如果菩薩說法說得很高雅、很有深度、很有文學,眾生容易相信。典語也有另外一個意思,典是一種典範或者是規則,這是記載準則或規範的古人教訓、古代的典章制度等的書籍。所說之事有典故出處,可以善用典語來演說佛法。譬如說用一些成語、或是大家都能夠通達的、能夠理解、都很崇敬的語言文字來說法,會使人產生深刻的恭敬和信心。這是為令信樂典語眾生而求聲明。
 二、為欲悟入詁訓言音文句差別,於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隨說。菩薩要研究聲明。詁,是解釋,詁訓言音是用現在的語言來解釋古代的語言或方言,就像用現在的白話文來解釋古文。文句,是由書本文章,或是用寫文章表達出來名句文身的差別。以及於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隨說;「一」不是只有一個的意思,聲明的內容有法、有義,義是在境界當中,聲明其中的一種就是義的施設建立,因為聲明有七種施設建立。要完整的有聲明的學問,必須有七種境界,這是第二種境界。它在說明文學、語言形容的境界當中,有各式各樣的品類殊音隨說;由不同的聲音來表達出來不同的境界,菩薩都要瞭解,所以也一定要學語言、學文學,要會寫也要會說。這樣度化眾生才比較方便。遇到英國人能說英文、遇到非洲人能說非洲語、遇到原住民人也可以說幾句,那就不得了了,度化的眾生就很廣大了。
《披》於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隨說者:聲明處中說有義施設建立,謂根建立、大種建立等。於此隨一義中,復有補特伽羅施設建立,及時施設建立。如聞所成地中說。(陵本十五卷二十一頁1353)是名種種品類殊音隨說。
 聲明的智慧當中有一相是屬於義施設建立,也就是說明語言文字的內容、形容的境界,包括根建立,由六根接觸六境、大種建立,由地水火風變化等而有種種語言文字。等字包括,身語意三業的建立、尋求、非法、法、興盛、衰損、受用、守護等建立。。於這裡隨一義中,又有補特伽羅施設建立,及時施設建立。在這些境界當中男人跟女人補特伽羅施設建立是不同的,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這一些法界的現象都會有差別、有變化的。如〈聞所成地〉卷15,568頁中已經說過,是名種種品類殊音隨說。
 菩薩求聲明是爲了信樂典語眾生令生淨信,有淨信才可以度化。其次是爲了詁訓言音文句差別,學文學可以瞭解各式各樣的境界。簡單說,就是菩薩學習各類語言、文字、文學的技巧,能令所要表達的事、境界、差別能清楚明白、有典有出處,文字聲音清雅高尚、文采美妙,令人聽了看了容易產生淨信、歡喜,容易信受。
戌四、醫方明
 第四科醫方明,解釋求醫方明的目的。
若諸菩薩求醫明時,為息眾生種種疾病,為欲饒益一切大眾。
 菩薩求醫方明有二種目的,一、爲了止息眾生的疾病,二、爲了利益一切大眾。
戌五、工業明
 第五科工業明,解釋求工業明的目的。
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業智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
 菩薩追求世間的工業智處,世間的各式各樣巧妙的生活技能,科技、電腦、或者燒菜、或工作所需的各類專業等等,這些生活所需的技術菩薩也要學,是為了:
 一、為少功力多集珍財。在家菩薩可以這樣做,用很少的力量可以積聚很多的珍貴財富。
 二、為欲利益諸眾生故,有各式各樣的工巧明,能幫助眾生。
《披》為少功力多集珍財者:施品中說:又諸菩薩,若現無有可施財物,先所串習彼彼世間工巧業處作意現前,少用功力,多集財寶,施諸眾生。(陵本三十九卷十一頁3209)此應準釋。
 在〈施品〉當中說:菩薩若現在沒有可以布施的財物,由於過去所串習的各式各樣世間的工巧業處,只要少少的花一點腦筋做點變化,很快就可以賺到很多錢,布施給眾生。如〈菩薩地‧施品〉卷39,1302頁所說。這裡應該準照那裏的解釋。
為發眾生甚希奇想,為以巧智平等分布,饒益攝受無量眾生。
 三、為發眾生甚希奇想。如果菩薩有多種才藝,有工巧明,能發出來眾生的「甚希奇想」,看見菩薩的智慧不得了,能做出非常巧妙的事情來,由於非常的景仰,也就對佛法生起信心。
 四、為以巧智平等分布,饒益攝受無量眾生。菩薩有巧妙的智慧能夠平等的布施,利益攝受無量的眾生。因此菩薩應當追求工巧明的智慧。
《披》為以巧智平等分布等者:施品中說:又無量眾同集來乞,如實了知持戒、犯戒,隨其長幼以次而坐,從上至下周旋往返,窮諸施物分布與之。(陵本三十九卷八頁3202
 〈施品〉當中說:有無量的眾生一起來向菩薩乞求,菩薩知道眾生有的持戒、有的犯戒,但是菩薩不分別,隨長幼次序而坐,從上到下這樣周旋往返,窮盡所有布施的物品做平等的布施。如〈菩薩地‧施品〉卷39,1299頁所說。
酉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菩薩求此一切五明,為令無上正等菩提大智資糧速得圓滿。非不於此一切明處次第修學,能得無障一切智智。
 菩薩追求內明、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等一切的五明、是爲了成就無上正等菩提的智慧資糧快速得以圓滿。如果不這樣於這一切五明處次第的修學,是不能得到無有障礙的一切智智。
 前面提到菩提包括一切智、清淨智、無滯智等。一切智是無上菩提的妙用,等於是一切種智,對一切的境界都無有障礙,稱為無障一切智智。無障礙,是由於在因地時都通達了,因地時五明就修好了,在成就果時更殊勝。
《披》能得無障一切智智者:前說: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又說: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能得如彼諸所有智,名得無障一切智智。
 前面〈菩提品〉說:所知障斷,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稱作無障一切智智。對一切所認知的種種境界,包括世間、出世間的法都沒有障礙。又說: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界;一切事,有為事、無為事;一切品類,上中下品,染污的、清淨的,各式各樣的品類差別;一切時,在過去、未來種種的差別變化,智慧都是無障礙,稱作一切智。菩薩勤於追求五明,能夠成就像前面所說的,對於界、事、品、時都沒有障礙,名得無障一切智智。
未三、總結三求
 第三科總結三求,對三求的整體結語。
如是已說一切菩薩正所應求,如是而求,為此義求。
 前面這三大段文已經宣說一切菩薩正所應求,如是而求,為此義求三種求。
 正所應求,要略說,當求一切菩薩藏法、聲聞藏法、一切的外道論述、及一切的世間工業處論。
 如是而求,求法及聞法,求法時於善說法時應當安住猛利愛重,較量餘事要特別的愛重,求聞正法。對說法師要樂聽聞法、具愛敬德,聽聞佛法時要無雜染心、無散亂心。
 為此義求,說明菩薩追求五明的目的。
 一、 求內明時,為正修行法隨法行,為廣開示利悟於他。
 二、求因明時,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為欲降伏他諸異論;為欲於此真實聖教,未淨信者令其淨信,已淨信者倍令增廣。
 三、求聲明時,為令信樂典語眾生,於菩薩身深生敬信。為欲悟入詁訓言音文句差別,於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隨說。
 四、 求醫明時,為息眾生種種疾病,為欲饒益一切大眾。
 五、 求諸世間工業智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
 以上是菩薩應求正法的內容。包括當何所求、云何而求、何義故求的三求,都開示得很清楚了。這是無上菩提道的力種性品的第二相,菩薩應該要做的。第三個就是菩薩求了正法還要說正法,弘法是家務,求法不能悶在心裡不流通,不流通就不會清淨,流通了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不瞭解的地方在哪裡?會逼自己去完成它、去認識它。
午三、應說正法3 未一、總徵
 第三科應說正法,解釋菩薩應說正法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總徵,總問。
菩薩為他說正法時,當何所說?云何而說?何義故說?
 菩薩發大悲心為其他有情宣說正法的時候,應當說什麼?說佛法要怎麼樣說?是什麼道理要說正法?提出這三個很關鍵的問題。
未二、別釋3 申一、明所說
 第二科別釋,各別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明所說,說明菩薩所說的內容。
謂諸菩薩正所應求,即是所說。
 菩薩正確的應該要追求的是五明,五明都是可以為眾生說法的內容,要教化眾生不一定只有說佛法,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都可以開示及利益眾生的。
申二、所為說
 第二科所為說,解釋說法的目的。
為此義求,即為此義而為他說。
 如上所說求內明時,為正修行法隨法行,為廣開示利悟於他,乃至求諸世間工業智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也就是爲了這些道理來為其他人說。
申三、如是說2 酉一、標列
 第三科如是說,解釋說法時應有的心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標示列出二相。
依二種相應為他說。一者、依隨順說應為他說;二者、依清淨說應為他說。
 依二種相應為他說。
 一、依隨順說應為他說,為隨順佛的聖教指導來為眾生說法;
 二、依清淨說應為他說,內心要清淨無所求。
酉二、隨釋2 戌一、別辨相2 亥一、依隨順說3 天一、徵
 第二科隨釋,詳細解釋隨順說與清淨說的體相,所說有略有廣,先略說再廣說,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辨明隨順說與清淨說的體相,又分二科;第一科依隨順說,辨明依隨順說的十五種相貌,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依隨順說應為他說?
 什麼是依隨順說應為他說?
天二、釋15 地一、以時
 第二科釋,解釋,分十五科;第一科以時,解釋以時的相貌。
謂諸菩薩應當安住如法威儀而為他說,非不安住如法威儀。不為無病處高座者而說正法,不為坐者立說正法,不應居後為前行者而說正法,不為覆頭而說正法。如別解脫經廣說應知。
 這裡的以時特別是指威儀上的,在別解脫經學處中有十七種原則。佛開示的,菩薩應該安住如法的威儀,說法時要如法為他說,應該要隨順這樣做,安住在如法威儀,這是總說。先總說接下來別說,如法威儀,是不為無病者處於高座而說正法、不應站著為坐者說法、不應在後面為前行者說正法、不為將頭蓋住者說正法,這些不如理的威儀是不重法的相貌。
《披》應當安住如法威儀等者:二十相中,此以時攝。如攝異門分說:應時而說者,若了知彼願樂欲聞及堪聞者,方可為說。坐卑座等,是名為時。(陵本八十四卷二頁6358
 為眾生說法有二十種相貌中,這裡是以時。如〈攝異門分〉卷84,2513頁說:應時而說,是了知聽者好樂聽聞佛法,而且有堪能性聽聞佛法的人,才可以為他說法。聽者必須要坐在卑下的位置,是名為時。這是威儀要如法。
何以故?諸佛菩薩敬重法故。
 是什麼原因呢?以時而說,是因為諸佛菩薩敬重法故。不是自己有高慢心不為他說法,而是尊重法。法是很高尚的,說到佛法,如同佛出現在眼前,不論透過誰來說只要提到佛法都應該要端身正坐,因為這是很殊勝、很難得的,佛犧牲生命換來的佛法,因此要敬重法。
地二、重法
 第二科重法,解釋重法的相貌。
又於正法生尊重時,令他於法起極珍貴,恭敬聽聞而不輕毀。
 對正法生尊重時,為令聽者知道百千萬劫難遭遇,而對正法生出尊重、生起極珍貴稀少的想法,能夠恭敬聽聞而不輕毀。
《披》令他於法起極珍貴等者:二十相中,此重法攝。開示彼彼差別未曾有義,是故能令起極珍貴。
 在二十種相貌中,這是重法所攝。開示各式各樣不同法的差別,未曾聽過的義理,令聽者生起極珍貴的感覺。
地三、次第
 第三科次第,解釋次第的相貌。
又為一切說一切法,無間而說。
 又為一切聽眾說一切法,無間而說時要有次第。
《披》又為一切說一切法等者:二十相中,此次第攝。次第宣說無間斷故。
 在二十種相貌中,這是次第所攝。以次第宣說,無有間斷。像本論是非常有次第,很有次第的由淺到深,從略到廣,很詳細的說明。
地四、相續
 第四科相續,解釋相續的相貌。
又於正法不生慳吝,不作師拳。
 對於佛的正法傳授,不要慳吝留一手,如師握拳留密在手,而不傾囊相授。
《披》又於正法不生慳吝等者:二十相中,此相續攝。相續為說,恆作義利故。
 在二十種相貌中,這是相續所攝。要相續的為眾生演說,對眾生恆作義利。
地五、隨順
 第五科隨順,解釋隨順的相貌。
又於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標,如其文句次第而釋,如其次第分別其義。
 對於正法,要如它的文句次第標出要義,如它的文句次第而解釋,要如它的次第分別它的道理。
《披》又於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標等者:二十相中,此隨順攝。於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故。如三摩呬多地中說。(陵本十三卷十二頁1115
 在二十相中,這是屬於隨順所攝。對於文句的義理平等的潤釋相合,前後法義相應互無乖違、互相隨順,文能隨順義,義也能相稱於文。如〈三摩呬多地〉卷13,460頁所說。
地六、歡喜
 第六科歡喜,解釋歡喜的相貌。
又若引攝義利法義,應標、應釋、應廣分別,非不引攝義利法義。
 又若所說的法能夠使聽者通達法義、及由修行取得增上生及決定勝,應該標出要義來、應該予以解釋、應該詳細分別,應該要引攝義利及法義,使得聽者生起歡喜,修行無有困難,能證聖道果。而不是說一些不能引攝義利法義的話,令聽者空過,耽誤聽者的法身慧命。
《披》又若引攝義利法義等者:二十相中,此歡喜攝。謂若聽聞能引義利生歡喜故。言引攝義利者,謂能引攝增上生果、決定勝果故。如攝釋分說。(陵本八十二卷二頁6226
 在二十相中,這是屬於歡喜所攝。是聽者聽了有實際的增上生的利益、或決定勝的利益而生歡喜心。說引攝義利,是能引攝增上生果、甚至決定勝的果。如〈攝事分〉,卷82,2467頁所說。
 說法開示世間五戒十善的道理,引導聞法者獲得人天福報的增上生果,名能引攝增上生。若開示四諦、十二緣起、六波羅蜜等出世間聖道,引導聞法者精進修行獲得愛盡離欲寂滅乃至無上菩提,名能引攝決定勝果。這二種義利,依眾生需求不同也就說不同的法,說名能引攝義利的法義。
地七、愛樂
 第七科愛樂,解釋令他愛樂的相貌。
又應示現所應示現。
 又應示現所應示現使他愛樂,能夠生起歡喜心。
《披》又應示現所應示現者:二十相中,此愛樂攝。謂由示現四種真實道理,令他愛樂受學白品行故。
 在二十相中,這是屬於愛樂所攝。在開示時要表示顯現出四種真實道理,使令聽者愛樂歡喜佛法並且受學白品的正行。
 本來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四種真實道理沒有出現,經過說法的開示演繹,這些道理就出現了。這四種道理,是思惟一切法的方法。將這個四種道理說得很明白,使聽者有信心,愛樂歡喜佛法及愛樂受學白品行。譬如聽法的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對佛法有信心不明白佛法,有的人有信心又明白,有的人是明白但是沒有信心,眾生是各式各樣的,有的人沒有信心又不明白,菩薩會觀待不同的眾生需求而開示不同的道理。在開示不同的道理當中,主要的是觀待道理,知道眾生需要什麼,知道一切法果順因故,需要富貴,富貴的因在哪裡?就開示了。需要決定勝,觀待什麼樣的修行可以得決定勝,這些都可以依照四種道理的思惟邏輯來開示眾生,使令眾生愛樂受學白品行。
地八、悅豫
 第八科悅豫,解釋悅豫的相貌。
又應教導所應教導。
 菩薩在說法的時候,應該要教導所應教導的對象;被教導的對象是對佛法有信心、又有勝解的。
《披》又應教導所應教導者:二十相中,此悅豫攝。謂示現已,得信解者慰意適悅,於所教導願正受行故。
 在二十相中,這是屬於悅豫所攝。悅豫,是指內心很喜悅的意思。示現已,根據四種道理來開示佛法的要義以後,得信解者,對佛法有信心而且又得到理解、有勝解的人,心裡感到很安慰適意喜悅,對於所教導的法,願意接受教導依教奉行。譬如說教導唯識的正見、緣起無自性的正見,經過菩薩的教導,受教導的人在正見的指導下做正確的修行,心中悅豫適意。
地九、欣勇
 第九科欣勇,欣是歡喜、勇是勇猛。解釋欣勇的相貌。
又應讚勵所應讚勵。
 又應該讚勵所應該讚歎鼓勵的有情,令其對於佛法有歡喜心、有勇猛精進心。
《披》又應讚勵所應讚勵者:二十相中,此欣勇攝。謂若有情於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爾時稱讚、策勵其心,令生欣勇故。
 在二十個相貌當中,這是屬於欣勇所攝。菩薩教化的有情,對於所知道的菩薩道、所修的六度萬行、所得的無上菩提果當中,若覺得三大阿僧祇劫修菩薩道太難,心生退屈想要放棄,這時菩薩應該要稱讚、鼓勵這類行者,告訴他無上菩提的殊勝,使其對大乘的佛法產生歡喜踴躍,令生欣勇。這是約大乘佛法來說。如果是約聲聞乘也是一樣,退失出離心時,也應該讚勵所應讚勵,稱讚、鼓勵修證涅槃究竟安樂的功德。
地十、不擯
 第十科不擯,解釋不擯的相貌。
又應慶慰所應慶慰。
 又應慶賀安慰所應該慶慰的對象。哪些對象是菩薩應該要慶慰、鼓勵的呢?
《披》又應慶慰所應慶慰者:二十相中,此不擯攝。謂若慶慰於法隨法勇猛正行有情,令餘有諸過失違犯應可訶擯有情,亦得調伏,而不訶擯故。
 在二十相中,這是屬於不擯所攝。在修學聖道的同梵行當中,菩薩應該歎、慶賀、鼓勵、安慰於法隨法行的行者,即對於以涅槃為上首,或是無上菩提為上首,能夠隨法修八正道之聲聞道、或修六波羅蜜之菩薩道者,使得其餘有過失、違犯戒律,本來應可呵斥驅擯的有情,有效法的對象,而能改過向善,不被僧團呵斥、擯離出去。
地十一、應理
 第十一科應理,解釋應理的相貌。
又依現、比、至教道理而說正法,非不依彼三量道理。
 菩薩說法要依現量、比量、至教量。至教量是聖教量,至極之教。正教所教,學習佛法還觀察五蘊現量,是不是無常苦空無我、是不是我空、法空,透過前五識,由第六意識作觀察。
 比量是內心的推理、思惟觀察過去,未來的五蘊。這樣依現量、比量、至教量等三量的道理來演說正法。
 現量可以用來做譬喻,用因明來說,至教量可以作為弘法的宗旨,比量就是成就宗旨的道理、就是因,用比量來證明佛法的真理是正確的。怕眾生不懂,用現量來比喻,使眾生能瞭解所弘揚的聖教、義理。
 非不依彼三量道理,譬如說緣起無自性空,可以用很多的角度來推理緣起無自性空、或是唯識無義,用很多的比量、思惟的道理來說明,說明完以後又能夠舉出例子來現量作譬喻,這樣眾生在聽法時,便容易瞭解這一段聖教的道理。因此應理,指不離開三量來說法。
地十二、稱順
 第十二科稱順,解釋稱順的相貌。
又所宣說順往善趣。
 又菩薩所說的法一定是往善趣,至少有增上生,要不就有決定勝。不會到三惡道去。
地十三、無亂
 第十三科無亂,解釋無亂的相貌。
又所宣說無亂、易入,而不隱密。
 又菩薩所宣說的法必須沒有雜亂,容易明白與契入,使聽眾聽了法容易修行,能夠依教奉行,所以要指出一條很明白的道路,使令聽者容易上手。而不隱密,不會將要點、關鍵處隱藏起來,應該將關鍵處說出來,使令行者對於修行的法門能夠契入。
《披》又所宣說無亂易入而不隱密者:二十相中,此無亂攝。法義相應,無倒而說,是名無亂。語具圓滿,言辭顯了易可悟入,是名易入。非如婆羅門諸惡呪術語句闕隱,名不隱密。
 在二十相中,這是屬於無亂所攝。無亂,是沒有雜亂。說法不可以雜亂。能詮的法與所詮的義必須相應,而且不要顛倒、錯誤,必須沒有顛倒、要正確的說明。菩薩使用的語言的工具,所陳述的語詞必須是圓滿的。語言的字詞必須要淺顯明白、很容易懂,易可悟入;使聽的人很容易就覺悟、能夠契入法門,是名易入。不像外道婆羅門各種惡咒術,只有名字,語句闕隱;語句闕少而且隱秘。菩薩說法不要像外道婆羅門的惡咒術,文義隱密,難以通達。
地十四、如法
 第十四科如法,解釋如法的相貌。
又所宣說應四聖諦。
 又所宣說應當不離四聖諦。四聖諦為聖者所見之諦理,故名聖諦。又聖者正也,為正真之諦理,故名聖諦,通於大乘二乘佛法。
地十五、順眾
 第十五科順眾,解釋順眾的相貌。
又處一切眾說正法時,隨眾所應而為宣說。
 又處於一切眾中說正法時,要隨順一切眾生所相應的契理契機,而為宣說。
《披》又處一切眾等者:二十相中,此順眾攝。處五眾中,名一切眾。謂在家眾、出家眾、淨信眾、邪惡眾、處中眾,是名五眾。處在家眾,應依毀諸惡行、讚諸善行,令其止息及進修故。處出家眾,應依增上戒等三學現說正法,令速欣樂故。處淨信等眾,應依聖教廣大威德現說正法,如其次第,令倍增長、令處中信、令生淨信故。如攝釋分說。(陵本八十一卷十七頁6218)此應準知。
 在二十相中,這是屬於順眾所攝。在五眾當中,名一切眾。包括在家眾、出家眾、淨信眾、邪惡眾、處中眾,是名五眾。菩薩處於在家眾中,應該要呵斥毀棄種種殺盜淫妄的惡行、讚歎種種五戒十善的善行,強調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令在家眾止息惡行及進修善行。菩薩處於離欲的出家眾中,應該依增上戒、心、慧三學現前演說正法,令出家眾很快的歡欣好樂。增上有二義,在本論說到,一義是所趣義,一義是最勝義。所趣義,是到那裡去,持戒清淨可以到定那裡去,依止戒修定容易得定;最勝義,這種戒不共於外道是最殊勝的。
 對於邪惡眾中有邪知邪見的眾生,不要毀謗他,但是也不能相信他,還是可以為這類眾生開示正確世間的、出世間的因果觀使令其能夠產生清淨的信心,通常這要有因明的智慧,以理說服,使其產生清淨的信心。
 菩薩處於淨信等眾中,對佛法有清淨信心的眾生,在家、出家眾,應依聖教廣大威德現說正法,如宣說大乘的《華嚴經》、《法華經》、《大般若經》等,如戒定慧的次第,令淨信眾信心倍增長;令處中等信心者,生清淨的信心。如〈攝釋分〉卷81,2463頁所說,這裡應該準照那裏的說法。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菩薩依此十五種相,諸隨順說普為利他,應如是說。
 菩薩依止這十五種相,諸隨順說,能夠契理契機隨順眾生的根器,又能夠相應於佛法的真理,普遍爲了利益其他有情,應該這樣說法。
亥二、依清淨說3 天一、徵
 第二科依清淨說,解釋依清淨說的五種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依清淨說應為他說?
 什麼是依清淨說應為他說?
天二、釋5 地一、慈心
 第二科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慈心,解釋慈心的相貌。
謂諸菩薩,於己有怨諸有情類,應住慈心,為說正法。
 諸菩薩,對於自己有怨的諸有情類,應該去除自己的好惡心,安住慈悲心,為他們宣說正法。
 若有瞋恨心,瞋心先燃燒的是自己,起瞋心的人最痛苦的是自己,菩薩應該要安慰有瞋恨心者,澍甘露法語、滅除煩惱焰,説法,使令他得到甘露法語、得到安樂。
《披》應住慈心為說正法者:如攝異門分說:以慈心者,為欲令彼得樂義故。(陵本八十四卷三頁6360
 如〈攝異門分〉說:以慈心對於自己有怨的諸有情類,是為了要使對方得到安樂的義利的原故。如〈攝異門分〉卷84,2514頁所說。
地二、利益心
 第二科利益心,解釋住利益心的相貌。
於行惡行諸有情類,住利益心,應說正法。
 菩薩依清淨說應為他說,對於有造殺盜淫妄行惡行的有情類,也是有覺性的,菩薩也應該要有利益安樂的心,為他宣說正法,幫助他瞭解自己內心的煩惱,去除煩惱。
《披》住利益心應說正法者:如攝異門分說:利益心者,云何當令若有殷重聽聞正法,皆得悟解,獲大利益故。(陵本八十四卷三頁6360
 如〈攝異門分〉說:利益心,是說菩薩應當想辦法,如何使這一類行惡行的有情能殷切恭敬的聽聞正法,明白悟解道理,努力調伏自己的煩惱,而獲大利益。如〈攝異門分〉卷84,2514頁所說。
地三、哀愍心
 第三科哀愍心,解釋住哀憫心的相貌。
於諸有樂有苦、放逸下劣有情,應當安住利益安樂哀愍之心,為說正法。
 菩薩對於諸有樂而放逸,有苦而造做下劣惡行的有情,應當安住利益安樂哀愍之心,為他們宣說正法。
 菩薩看到眾生不論是有苦或有樂,其實都是痛苦的。有樂的人容易放逸、有苦的人為自己活下去而容易作出不正當的行為。菩薩發大菩提心應當安住利益安樂哀愍之心,在思想上要去除有情的煩惱,所有的苦都來自於煩惱,不論是有樂的有情或有苦的有情,都畢竟是苦;有苦的有情要還解決他的生活問題,使令他安樂。最大的安樂是心自在,心裡沒有煩惱才能自在,不論碰到如意的、或不如意的境界才能夠安樂。必須先得到利益才能夠究竟的安樂。所以菩薩應該要安住利益安樂哀愍之心,慈悲憐愍這一類的有情,為這類有情演說正法、開示正法。
《披》安住利益安樂哀愍之心為說正法者:如攝異門分說:哀愍心者,欲令彼修法隨法行故。(陵本八十四卷三頁6360
 安住利益安樂可以這樣說是約增上生來說,哀愍之心是約決定勝來說;要弘揚增上生的道理,進一步也要弘揚決定勝的道理,使令有情能夠究竟斷除生死輪迴的苦惱。說哀愍心是欲令彼修法隨行;有出離心的人能夠修二乘的菩提,有菩提心的人能夠修大乘的無上菩提,能夠使令有情修法隨法行。如〈攝異門分〉卷84,2514頁所說。
地四、不自讚毀他
 第四科不自讚毀他,解釋不自讚毀他的相貌。
不以嫉纏增上力故,自讚毀他。
 菩薩說法時,不以嫉妒、不耐他榮的心,自己讚歎自己說的法是最究竟,其他人說的法是不究竟的。不要有這種自讚毀他,謗法、謗僧的過失。
《披》不以嫉纏等者:如攝異門分說:不自高者,不為利養恭敬事故,作如是言:唯我能知如是法律,非汝等輩;乃至廣說讚己功德,談彼過失。(陵本八十四卷三頁6360
 如〈攝異門分〉說,菩薩不自己高舉自己,不為利養恭敬承事,作這樣的言說:只有我瞭解佛說的經律論的真理,我是三藏法師,不是你們這一類的人,乃至強調讚歎自己的功德、自己救了某些人、有什麼感應等,說他人都有很多的過失。這些事情要避免,不自讚毀他。如〈攝異門分〉卷84,2514頁所說。
地五、不依利養恭敬讚頌
 第五科不依利養恭敬讚頌,解釋不依利養恭敬讚頌的相貌。
以無染心,不希利益恭敬讚頌,為他說法。
 菩薩說法要以沒有染汙心,不希求利益、供養、恭敬、讚頌,來為有情說法。
《披》以無染心等者:如攝異門分說:無所依者,不為利養恭敬名稱故;謂不依止衣服等事,亦不依止禮敬等事,唯欲令他悟入正法。(陵本八十四卷三頁6360
 如〈攝異門分〉說:菩薩是無所依求的,純粹是爲了利益安樂眾生,不為利養恭敬名稱,不是依止衣服等事,也不依止禮敬恭敬等事,全部是為了令有情得到增上生或決定勝而說法。如〈攝異門分〉卷84,2514頁所說。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菩薩依止此五種相,諸清淨說普為利他,應如是說。
 菩薩依止以上所說五個相貌,以清淨心為了普遍利益安樂有情,應該要這樣清淨說法。
戌二、結略義
 第二科結略義,總結依隨順說十五相,依清淨說五相的要義。
如是菩薩說正法相略有二十。一者、以時,二者、重法,三者、次第,四者、相續,五者、隨順,六者、歡喜,七者、愛樂,八者、悅豫,九者、欣勇,十者、不擯,十一者、應理,十二者、稱順,十三者、無亂,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順眾,十六者、慈心,十七者、利益心,十八者、哀愍心,十九者、不自讚毀他,二十者、不依利養恭敬讚頌。
 菩薩宣說正法約略來說有二十種相:
 一、以時,有如法的威儀。
 二、重法,令他有情對法生法寶想、尊重想。
 三、次第,說法要有次第,無有混亂,無間而說。
 四、相續,是不吝法。有次第的說法要有持續性,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不要中斷,對眾生恆作義利。
 五、隨順,對於正法,如其文句的次第予以標示、解釋、分別它的道理,這是隨順次第;還要隨順文義,對於文句的義理要平等潤洽,前後法義相應互無乖違,文能隨順義,義也能相稱於文。
 六、歡喜,於所說法,開始要略標、次解釋、再廣分別,要有次第的詳細說明。宣說增上生或決定勝的道理,引攝義利及法義,使聽者歡喜,得到實際的義利。
 七、愛樂,用四種道理來開示,使眾生好樂善法的修行。
 八、悅豫,說法令他歡喜,有信心的有情聽到所說的法,願意依教奉行。
 九、欣勇,應該讚歎鼓勵佛法的功德,使退心者歡喜能勇猛繼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生精進心。
 十、不擯,應該要慶賀安慰及鼓勵善修法隨法行者,使他人也能效法、犯戒有情不會被擯除。
 十一、應理,說法時要依三量如理說,立自破他、降伏內外道。
 十二、稱順,說法能夠隨順眾生、能夠引導趣向善趣。
 十三、無亂,說法時要有條理、不雜亂,容易趣入而不隱秘。
 十四、如法,說法要與四聖諦乃至六波羅蜜等法門相應。
 十五~十八、順眾,能夠應機說法,依眾生根器來說法,這是約隨順說;依清淨說是要有慈心,對有怨有情慈心說法;對行惡行有情以利益心說法;對有樂有苦放逸下劣有情以有哀憫心說法。
 十九、不自讚毀他,說法時不自讚毀他。
 二十、無染心,不依利養恭敬讚頌來說法。
 這是結說要略的義理。
未三、總結
 第三科總結,整體的結語。
菩薩如是應常為他宣說正法。
 菩薩應該以如前所說二十種相貌,常常為其他有情宣說正法。
《披》說正法相略有二十等者:此二十相,多分應如攝異門釋,如前已引。其餘若文、若義少分差別,應勘彼知。
 這二十種相,多部分應該如攝異門的解釋,如前面的文中已引釋。其餘的在文句上、在義理上有少分的差別,應該勘查對照本卷38了知。如〈攝異門分〉卷84,2514頁所說。
 這是第三個菩薩應該要栽培的,應說正法。
午四、應修法隨法行3 未一、徵
 第四科應修法隨法行,解釋應修法隨法行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法隨法行?
 什麼是菩薩法隨法行呢?這裡的法是無上菩提,隨法是六波羅蜜等菩薩道。
未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五種。
當知此行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正思、正修。
 應當知道菩薩的法隨法行約略來說有五種。
 一、菩薩如所求得的大乘佛法,五明處都是菩薩所追求的,不過這裡的法隨法行特別指的是菩薩的大乘佛法。
 二、 如所領受的大乘佛法,如所聽聞的佛法,有所體會感受。
 三、 身業無倒隨轉,身業遠離殺盜淫妄等惡業的顛倒,隨順正行而轉。
 四、 語業無倒隨轉,語業遠離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的顛倒,隨順正行而轉。
 五、意業無倒隨轉,意業以八種相如理正確的思惟,進一步以思惟所得的勝解正確的修習止觀。
未三、釋3 申一、如法隨轉
 第三科釋,由如法隨轉、於法正思、於法正修解釋法隨法行,分三科;第一科如法隨轉,解釋身語意三業如法隨轉的相貌。
若佛世尊於彼諸法,制身語意令不造作。於此諸法,開身語意令其造作。即於如是二種法中,身語意業無倒遠離、無倒修證。是名菩薩於諸法中,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法隨法行。
 若佛在大乘的諸佛法中,所制定身語意業的攝律儀戒,指出不可以造作的惡行。在這些不可以造作的惡行中,有特殊情形,如聖者菩薩爲了利益眾生,可以開緣身語意令其造作。即於這二種法中,有一類不可以做,有一類應該去做。對於應該遮止、不可以做的身語意惡不善法應無倒遠離;對於應該要積極去做的,要努力的沒有錯誤顛倒的去修證。是名菩薩於諸法中,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法隨法行。
《披》云何菩薩法隨法行等者:無性釋云:所證名法,道名隨法,隨順彼故。今不依之。世親釋云:法隨法行者,如教行故。今依彼義,應更分別。謂一切學處名法,隨順學法名隨法。聲聞地中,說三勝學及與十種隨順學法,應如彼釋。此略有五,謂身語意業為三,思修為二,故成五種。
 無性菩薩的《攝大乘論釋》解釋法隨法行是:行者所證得的涅槃,名法。道,名隨法,道是八正道,是隨順涅槃的,八正道就是戒定慧,依八正道來趣向涅槃。現在這裡不依這種解釋來說明。世親菩薩在《攝大乘論釋》中解釋:法隨法行,法就是經律論,隨法行是隨佛聖教經律論所開示的來修行。現在依止世親菩薩所說的道理,應該再更分別。下面是應更分別的部分。一切學處名法,學處本來說戒律,但所有的經律論應該都是學處,五明都是菩薩的學處,稱作法。隨順五明處的法名隨法。
 〈聲聞地〉卷28,942頁中說:戒定慧三勝學,是殊勝的學習的學法,還有十種隨順戒定慧的法,應該準照那裡解釋。十種隨順學法是:
 一、不淨想,觀察此身,從煩惱業種為因、父母不淨為緣、和合成就。內有三十六物,外則九竅常流,皆悉不淨,無一可愛。修此不淨想,可以對治對少年盛壯可愛形色男女的貪欲、調伏貪欲,內心清淨,修學戒定慧容易相應。
 二、無常想,諸眾生及諸世界一切有為之法,遷流代謝,皆悉無常,修此無常想可以對治於我見所攝色受想行識諸行的愛著,而勤修戒定慧。
 三、無常苦想,觀察自身、眾生及諸世界一切有為之法,因無常故,受生老病死,飢渴、寒熱、鞭打、罵辱,如是等內外諸苦,若不勤修戒定慧不能斷除諸苦,依此無常苦想對治懶惰懈怠。
 四、苦無我想,觀察自身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不能主宰、不能自在、深受因緣法的制約,依此苦無我想可以對治自己的薩迦耶見。
 五、厭逆食想,一切苦生皆由貪食,觀諸飲食,皆從不淨因緣而生,依此想以對治段食貪著美味。
 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一切五蘊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種種惡事,心生厭離,可以對治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所發的貪愛。
 在聖人的心裡世間再富貴也不可愛著,世間沒有什麼快樂的事情。
 七、光明想,觀日月光明、天人的依身光明、及法光明,隨舉其中的一種光明想可以對治思惟諸法瑜伽作意的十一種過患。
 八、離欲想,思惟三界欲的過患,依此離欲想可以對治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禪定也不是究竟的,還是生死輪迴的境界,離欲,不只是離欲界的欲,連色、無色界定的欲也要離。如此才能究竟涅槃。
 九、滅想,以無相滅諦涅槃為所緣,思惟一切法本自寂滅相,思惟苦及煩惱滅的涅槃是寂靜、微妙、最第一,修此滅想可以對治第九種想要證入無相定,可是不能控制心念,總是在有為法當中隨順流散的障礙。
 十、死想,思惟人命無常,有生必定有死,常觀死想可以對治貪愛壽命希望存活所產生的傷歎迷悶,因為常常有死的準備,所以能深樂善法,除斷不善法,隨時都準備正念往生。有生必有死。一切法都是趣向寂滅。
 總共有這十種是隨順於涅槃的法,法隨法行應該準照那裡解釋。法隨法行歸納起來有五種,包括身語意業為三,正思、正修是二種,加起來有五種。這是菩薩的法隨法行。要成就無上菩提,應依照佛的指示來修隨法,隨順無上菩提的行、就是修行。
申二、於法正思3 酉一、徵
 第二科於法正思,解釋於法正思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於法正思?
 什麼是菩薩於佛所開示的法能夠正確的思惟?
酉二、釋2 戌一、標列相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相,標示列舉出八相。
謂諸菩薩獨居閑靜,隨所聞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先當遠離不思議處,思惟彼法。
 諸多菩薩能夠正確與正法相應的思惟,菩薩於寂靜的地方獨居,隨所聽聞的法,好樂思惟依止聖教量思惟我法二空之諸法實相;好樂稱量,依比量反復推敲諸法云何是空;好樂觀察,依現量,觀察現實人間種種見聞是不無我、無法的實體可得。於思惟時,首先應當遠離不應思議處,包括我、有情、世界、業報、靜慮及靜慮者境界、諸佛及諸佛境界、十四不可記事、非正法、一切煩惱之所引攝,而思惟我法二空之真理。
《披》云何菩薩於法正思等者:思所成地說清淨思,有九種相。(陵本十六卷一頁1361)今於此中,說由八種,開合不同,次第亦異,隨應當知。
 〈思所成地〉卷16,571頁裡說清淨思,有九種相。這裡說由八種,是開合不同,其實內容是一樣的,只是次第有些差別,要去對照思所成地那一段,隨它所相應的應該要瞭解。
 這是第一種:思惟,要遠離不思議處來思惟彼法。
恆常思惟,無間加行、殷重加行,而無慢緩。
 其次,應當恆常思惟,又常常無間斷的思惟、殷切慎重的思惟,而無有慢緩懈怠。
《披》恆常思惟至而無慢緩者:此攝思所成地堅固思惟、安住思惟、相續思惟三相應知。
 這裡所說與〈思所成地〉說的堅固思惟、安住思惟、相續思惟,三相相攝,應該知道。堅固思惟,清淨的思惟還要讓它紮實、牢固,不被外境所動搖;安住思惟,必須穩定安住在正思惟中,不要攀緣色聲香味觸或住在煩惱中。相續思惟,還要前後連接相續思惟正法。這是相對應於〈思所成地〉的解釋,下文將這三相歸納成一相,開合有點不同,意義是一樣的。
是諸菩薩勇猛精進思惟法時,於其少分以理觀察而隨悟入。於其少分,但深信解。凡所思惟,但依其義,不依其文。如實了知默說、大說。
 第三種,諸多菩薩勇猛精進思惟佛法時,於其少分以理觀察而隨悟入,於甚深大乘佛法,短時間無法全分理解,只能於其中少部分以道理比量觀察隨順悟入我、法二空真如。
 第四種,於其少分,但深信解。關於佛菩薩的聖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不可思議的威力,雖然無法親身體驗,但是也要信解。不要認為自己做不到他人也做不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尤其凡夫與聖人差太多,所以對於少分但深信解。
 第五種,凡所思惟,但依其義,不依其文。思惟佛法時,不要被文字所套牢,看死文相,當然每一文相有範圍,有一個界,文相是屬於什麼樣的解釋,這解釋裏面還有很多的差別相,有因緣的演變、有時間相的演變、依人的不同有不同的相貌出來,所以看到一句文句時,應依其義,不依其文,要知道文裏面所表達的義理,真正的精神在哪裡?精神掌握住,才可以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人事的狀態下,處理佛所要指導的眞義。因此但依其義,不依其文。
 第六種,如實了知默說、大說。默說,是指聲聞乘不了義說,因應聲聞人急於出離生死,所以佛無法開演太多的大乘佛法,出離生死斷我執就可以了,因此說的是默說。大說,是大乘的法義,大乘佛法將佛菩薩的境界說出來,是圓滿、豐富的、甚深、廣大的。菩薩於聲聞乘的佛法、大乘的佛法都應該要了解。
《披》如實了知默說大說者:於聲聞乘不了義說,是名默說。於大乘中了義宣說,是名大說。
 於聲聞乘不了義說,沒有全部說得很明白,是名默說。有一段道理沒說,阿賴耶識的道理佛對聲聞人沒有說,只說到前六轉識就夠了,不用再講到第七識、第八識。在大乘中了義宣說,大乘佛法涵蓋二乘佛法,所有的法都不離開大乘佛法,是名大說,這是廣大的內容。
正能悟入最初思惟。既悟入已,數數作意令得堅固。
 第七種,正能悟入最初思惟。菩薩不斷的這樣子深入的思惟,能夠悟入最初思惟。玅境長老解釋入到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名悟入最初思惟。約《攝大乘論》說到煖位時,成就下品無義忍,頂位成就上品無義忍,忍位可以成就順諦法忍,世第一法,一刹那依止無間三摩地可以證入諸法實相。所以悟入最初思惟,是指以前從來沒有成就過這麼深刻的思惟,經過不斷的努力,而最初悟入所思惟的真理,進入加行位,有希望證得大地法、證得初地。約大乘道理是這樣說。
 第八種,既悟入已,數數作意令得堅固。悟入最初思惟,還是不到無漏修慧、它還是有漏的,可以忍可佛法的道理,開始能夠忍可這種道理,但還不是很堅固,所以要數數作意使令這樣的正思惟堅固。譬如要思惟法空的道理,法空就涵蓋我空了,但是這道理要思惟它成為一種習慣性,每次想到什麼佛法就知道這一切是空的、是不可得的,然後熟悉到不論什麼境界出來都不會被動搖。
《披》正能悟入最初思惟等者:此中二相,思所成地第九相攝應知。
 這裡的二相,是第七種正能悟入最初思惟,及第八種數數作意令得堅固。這二相合起來是〈思所成地〉的第九相。它開合有一點不同,可以將〈思所成地〉的九相與這裡的八相對讀。
戌二、顯勝利8 亥一、由遠離不思議
 第二科顯勝利,顯由八相貌深入思惟諸法的殊勝利益,又分八科;第一科由遠離不思議,由遠離不應思議處的殊勝利益。
是諸菩薩由能遠離不應思議而思惟故,其心不墮迷悶錯亂。
 諸菩薩由於能夠遠離不應該思議處而思惟,不思惟不應思議,心便不會墮入迷惑顛倒、或有錯亂。
 我、有情、世間、業異熟這些事,靜慮者靜慮境界、諸佛諸佛境界、不正法、十四無記、一切煩惱之所引攝,這些事越想就越迷悶、越錯亂,想不出一個什麼結果。所以不應該思議的不要想,應該思惟的是聖教裏所開示的大乘佛法,如果遵照這些原則,心便不會有迷悶錯亂。
 為什麼說思惟不應思議處,心會有迷悶錯亂呢?顯揚聖教論 卷17 成不思議品第十說:
 一、不應思我若有若無。何以故?成二過失故。若思為有,即於非實有義起增益執過。若思為無,即於假有義起損減執過。
 二、於他有情,若執一異亦成二過。若執為一,有情多過;若執為異,非六處過。
 三、於業報中不應思議。修福行者定往善趣,為惡行者定往惡趣,不決定故。又過去世淨不淨業,若處若事若因若報等,不可思議。
 四及五、靜慮者及佛二種境界中。真如及無漏性皆不可思議。又諸佛等成所作義。謂所作利益眾生事亦不可思議。何以故?無譬喻故。一切世間無有少事能譬甚深二種境界。又自在故諸如來等由內證得心自在故起所作事,世間所有一切作用,若離因緣和合所不見故。
亥二、由恆常等思惟
 第二科由恆常等思惟,由恆常無間、殷重加行無緩而思惟的殊勝利益。
由能恆常無間、殷重加行無緩而思惟故,先未知義得正了知、得正決了,先已知義得無失壞、得不忘失。
 菩薩非常的精進,由於恆常沒有間斷的思惟,而且殷切慎重沒有慢緩懈怠的加行而思惟故,於過去不了解的義理,常常思惟得以正確的了知、正確的決定明白其中的義理;先前已經了解的義理,不會遺失或破壞、也不會遺忘失去,成為生命的一部份。。
亥三、由少分觀察
 第三科由少分觀察,由少分觀察悟入正理的殊勝利益。
由於少分以理觀察隨悟入故,於隨正理觀察法中,不由他緣。
 由少分能夠理解的範圍,依佛菩薩開示的道理,以理觀察隨順悟入,於隨正理觀察法中,這樣思惟不用靠其他的善知識或者書本等助緣,自己就可以與法相應。由於內心深刻的思惟,真正了解它的道理,所以隨手拈來都是佛法。
 這是少分觀察,這部分對於佛法的道理、法空的道理,如果有深入的思惟,可以達到不由他緣。
亥四、由少分信解
 第四科由少分信解,於極甚深諸法由少分信解的殊勝利益。
由於少分但信解故,於極甚深自少覺慧不能達法,仰推如來,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於法不生誹謗,不自損害,遠離衰患,無諸過罪。
 由少分信解這個部分可以有什麼殊勝的利益?就是不會有謗法的罪。
 佛菩薩的境界凡夫不瞭解,如我、法二空真如的境界,自己還沒達到以前,覺悟的智慧很少、很稀薄,不能通達諸法實相,應當敬仰推崇如來所說的法,是佛的境界,不是自己的境界。關於這不了解的部分,不生毀謗,不損害自己,遠離墮到三惡道去的衰敗過患,沒有過失罪惡。佛經裏面不理解的道理要信解而不謗法。這是第四相。
亥五、由依義思惟
 第五科由依義思惟,由依義理思惟的殊勝利益。
由諸菩薩思惟法時,但依其義不依文故,於佛世尊一切所說密意語言,能隨悟入。
 諸菩薩思惟佛法時,依照佛所指示的道理,不要只有依文不依義,應該依義不依文,要知道其中深刻的道理;對佛所說的密意語言,依義不依語,能夠隨順悟入、契入。
 密意語言,密意是說得不明顯,或難以理解,但因這種說法,決定能令有情深入聖教,得大利益,所以不直接了當說,有所隱藏而說,思惟時應依義不依語。譬如佛說:殺父殺母能夠證阿羅漢。哪裡有人殺父殺母還可以證阿羅漢?如果只依文解釋必然不通,若依義來解釋就通了。真實義是殺無明父、殺貪愛母。因此於佛所說密意語言,不要只看表面上的文字,依義思惟便能夠悟入它的真實義。
亥六、由了知默說大說
 第六科由了知默說大說,由了知默說大說的殊勝利益。
由諸菩薩普於一切默說、大說得善巧故,於真實義,無物無法能傾能動。
 由於諸菩薩周遍了解一切默說:聲聞乘的道理、大說:大乘的道理,得到善巧的智慧,這樣對四種真實義:世間極成真實、道理極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尤其是第四種,它是最圓融的,包含全面的,沒有其他的物、沒有其他的人、沒有其他的法,能夠傾搖動盪菩薩的內心,菩薩對大乘佛法的信心不會被動搖。
 由於了知默說、大說,不論他人怎麼說,菩薩也不會急著去修證二乘佛法趣入涅槃,追求的一定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心從初發心到究竟都不會、也從未動搖過。這是了知默說、大說的勝利。
亥七、由悟入最初思惟
 第七科由悟入最初思惟,由四加行可以悟入最初思惟的殊勝利益,是過去從來沒有成就的深刻思惟,經過不斷的努力,可以悟入最初思惟,忍可這樣的甚深道理。
是諸菩薩正能悟入初思惟故,能得先來所未得忍。
 諸菩薩能夠悟入最初思惟,並不是真實的無生法忍,是相似的。相似的可以得到法空的智慧,能忍可這個道理,可以成就過去從來沒有忍可的道理,這種道理甚深,但是現在能忍可了。
《披》能得先來所未得忍者:謂如勝解行住菩薩下中上忍差別而轉,創初獲得,名先未得。
 勝解行住的菩薩,對於法空的真理,有下品、中品及上品忍的差別。忍可,是一種決定的智慧,透過思惟對法空的真理很熟悉,然後決定是這樣沒有錯。剛開始才獲得這樣決定的智慧名先未得。這樣可以瞭解法空的道理,原來對法空的道理還是很模糊、還不是很清楚,是因為沒有深入的思惟,沒有達到悟入最初思惟、沒有得到忍可的程度;若能夠這樣做,依照佛的指示能夠於法正思,就能夠悟入最初思惟而入加行位。
亥八、由數數作意堅固
 第八科由數數作意堅固,由於數數作意令思惟堅固的殊勝利益。
是諸菩薩,由即於此已所得忍,數數作意令堅牢故,能於其修隨順趣入。
 諸多菩薩由對此大乘佛法法空的真理,已經成就決定忍可的智慧,還要數數的作意使令它堅固不動搖,成就堅實決定的智慧,於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時於法正修時,必須是思惟得很深入,才能夠隨順趣入法空的真實義。
酉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菩薩由是八種相故,能正修行正思所攝法隨法行。
 菩薩由這八種思惟的相貌,能夠正確修習正思所攝的法隨法行。可以看得出來前面的身語意三業要如法隨轉,是在聞慧的階段。接下來於法正思,是思慧,下一段要說明的是修慧。
申三、於法正修3 酉一、徵起
 第三科於法正修,解釋於法正修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徵起,問起。
云何菩薩於法正修?
 什麼是於法正修呢?〈修所成地〉卷20已有提到,在奢摩他裏面修毗鉢舍那,要有奢摩他、有毗鉢舍那才是修行的開始。
酉二、標列
 第二科標列,標示列出四相。
當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鉢舍那,三者、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四者、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說到實際的修行約略來說有四種相貌。
 一、奢摩他,以無分別影像所緣修定。
 二、毗鉢舍那,以有分別影像所緣修觀。
 三、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止觀雙修,以所知事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而修止觀。
 四、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止觀成就,好樂修習。這是從淺到深的四個階段。
酉三、隨釋2 戌一、別辨相4 亥一、奢摩他3 天一、徵
 第三科隨釋,接著解釋菩薩的於法正修,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各別辨明於法正修的相貌,又分四科;第一科奢摩他,辨明奢摩他相,又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奢摩他?
 什麼是奢摩他?
天二、釋2 地一、辨所緣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所緣,辨明奢摩他的所緣相。
謂諸菩薩,由八種思善依持故,於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繫心令住。離諸戲論、離心擾亂想作意故,於諸所緣而作勝解。
 諸菩薩於法正思惟,由前面所說的八種思善為依持故,這是於大乘的離言法性,了知假有實無所得的決定行智,有如實智生,不取少法及少品類而起種種的妄執分別,「唯取其事,唯取真如,不作是念,此是唯事,是唯真如,但行於義」,於所緣境遠離言說唯取依他起唯識、境相無實不可得,唯義的圓成實性中,繫心於一境令心安住。遠離二元對立、自他、內外種種的名言戲論分別、及心中所現的色等乃至男女等諸相擾動散亂想作意,於種種所緣而作勝解。
地二、出體相
 第二科出體相,說出定的體相。
於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
 於諸定的相貌,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
 這樣修也是用九心住的方法來修。
 一、 以法空為定的所緣境,最初令心「內住」。
 二、其次,前一念與後一念一樣,將心相續的繫念安住於所緣境上,漸漸微細寂靜、不動亂,而「等住」。
 三、若妄念一起,心一外散,能立即覺了,攝心還「安住」於所緣中。
 四、進而常常親近念住,而「近住」於所緣。
 五、調順,當心內攝時,有時會出現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等十相,使心流散。現在心已安住,能以靜制動,內心柔和調順,不會因這些相的誘惑而散亂或忘失正念。
 六、寂靜,這時候心不被外境十相誘惑擾亂,但還會有第六意識所緣的八種尋思及五蓋出現,此時能以內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這些妄想,免受妄想的擾亂,內心如中夜的寂無聲息一樣的寂靜。
 七、最極寂靜,這時候如果暫時失去正念,能進步到不善尋思等一生起,立即由正知除遣,立刻除滅。
 八、專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內外不良因素所動亂,能相續專注在所緣境上,臨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階段,但是要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必須很努力才能做到平等正直持心。
 九心住中最後的等持,是無功用運轉的境界,是專注一趣的更進步,功夫純熟,不用特別用力,任運自在的,於所緣境無散亂的相續而住。
 修習止而到達這一階段,是快要得定了。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奢摩他。
 這是大乘的止。大乘的奢摩是不容易修的,以上說九種過程,由淺到深慢慢達到定心。
《披》於離言說唯事唯義等者:謂於大乘離言法性如實智生,不取少法及少品類而起分別,唯取其事,唯取真如,繫心令住故。
 離言說的唯事、唯義等方面,是指於大乘的離言法性有如實智生,不會在法上取少許名言的自性及少許的品類差別而生起分別,唯取依他起諸識所現如幻如化的境事、境相無實唯義的圓成實,繫心一境令心安住故。
亥二、毗鉢舍那3 天一、徵
 第二科毗鉢舍那,解釋毗鉢舍那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毗鉢舍那?
 什麼是毗鉢舍那?
天二、釋2 地一、辨所緣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所緣,辨別毗鉢舍那的所緣相。
謂諸菩薩,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於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
 諸菩薩,由依止奢摩他的寂靜心之下熏修法空作意,「唯取其事,唯取真如,不作是念,此是唯事,是唯真如,但行於義」,即於如先所思惟的法,思惟其相。
地二、出體相
 第二科出體相,說出毗鉢舍那的體相。
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廣說乃至覺、明、慧行。
 毗鉢舍那的體性,是如理簡擇,以奢摩他為依止,依聖教量思惟簡別決擇法空的真理,假名安立的一切法畢竟空;思惟所緣諸法的盡所有性,名最極簡擇、又進一步思惟所緣諸法的如所有性,名極簡擇法,如是忍可、欲樂、以智慧思擇、正見推求、觀察法空的真理,欲樂思擇,廣說,再詳細的說,省略了黠了、通達、審察、聰叡未說,如果深入的思惟,在奢摩他裏面這樣修毗鉢舍那,思惟法空的真理,會達到「黠了」,是了知分別體故(指心),了知一切法的自相,一切法是唯識所現,是因緣所生的;達到甚至還會「通達」所知事故,了知如幻如化的依他起、相貌、乃至共相;能夠這樣思惟「審察」,仔細的觀察,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先後漸次倍增廣故。再繼續觀察下去會有「聰叡」的相貌,乃至覺明慧行,俱生的智慧開發出來,是覺。明,是修慧。慧,是聞慧,能夠有智慧的心行,稱慧行,是智慧的修行。智慧的修行不離開聞思修三慧,這稱為修毗鉢舍那。
 依止聖教量內心以如理簡擇,一切法是不是空的?然後再深入的最極簡擇,其實最極簡擇要觀察盡所有性、所有的可能狀況是不是都是空的。決定了一切法確實都是空的,到達決定的真理。修毗鉢舍那智慧的相貌,剛開始了知一切法的自相,稱作黠了;然後漸漸的了知共相稱作通達;能夠做到這樣,是因為能夠審查,能夠取它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先後漸次的瞭解法空的真理;最後會達到聰叡,不會忘記了。至覺、明、慧行,覺悟的智慧都開發出來,這是一種智慧的修行方法,也稱作毗鉢舍那。
天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是名毗鉢舍那。
 即是於前所說聞思修慧的漸次修行,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詳細說乃至覺、明、慧行,思惟、分別、觀察,審觀察一切法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觀察法空的真理,是名毗鉢舍那。
 若沒有聖教的基礎,怎麼談修行呢?出家以後只是讀讀經,拜拜佛就算了,這是很淺程度的修行,不是沒有修行,這只是聞慧相應的修行。看大乘的境界,如果沒有深入的學習,學習以後就算了,沒有恆常串習,根本不熟練,遇到境界煩惱又生出來,所學的法沒有用。這裡將次第說得很清楚,問題是有沒有依聖教學習,要建立正知見才可以修行,修行時不可以離開聖教,因為很容易就走岔了。凡夫無始劫來的遍計所執太重、習慣性太強,一下要將它改過來很難。讀到聖教是很歡喜,但是自己要有耐心慢慢的實踐。
 菩薩要修奢摩他、也要修毗鉢舍那,這是於法正修、與聖道相應的修行。所謂的修行,先說到的是奢摩他,是以離言說的唯事、唯義所緣境中,心遠離言說的執著、遠離戲論擾亂的想作意,所緣境是唯義離相法空的境界,心從內住一直到等持,這樣學習奢摩他。到了毗鉢舍那,剛開始是要分開來修的,先奢摩他然後毗鉢舍那,但是毗鉢舍那時有奢摩他熏修作意,程度還不是很高,可能最多到專注一趣、等持欲界定,所要想的是法空的道理,這時是有思惟簡擇在裏面,要修以法空為奢摩他的所緣境。之前是要有經藏、經教的基礎,這樣思惟觀察才知道什麼叫法空?什麼是離言說相的唯事、唯義所緣境中,這樣到了修毗鉢舍那,要再回到那個所緣境,像之前所思惟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因為唯識學說空,不是直接緣起有自性空,跟中觀的說法不一樣。
 《中觀論》沒有說那麼細,直接觀察一切人事物都是因緣有的,當體是自性空,它的空義是直接了當的。空也不礙緣起,是因緣有才自性空,是自性空所以說是因緣有。它的空是當體就是空的。
 佛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是空與緣起本來是並存、不即不離,不相妨礙,可是有的人就偏空。本來緣起有自性空是中道第一義諦,可是有些人學錯了,唯識學為對治偏空的執著,將空義再做一點方便,就常用繩蛇喻,說明其中的執著在哪裡,將執著去掉可以跟真的空相應了、就不會偏空了。譬如在黑暗的燈光下看到一條繩子盤在那裡,就以為是一條蛇,那個蛇是譬喻有情的遍計所執,走進一看只是一堆繩子而已,蛇的感覺是錯的,根本就沒有蛇,是譬喻名言安立的一切法畢竟空,這種連體相都不可得、所執著的是沒有的,帶著名言來認識的境界,名言所現出來的相都是沒有真實的體性,仔細觀察所執著的確實是這樣。
 有情看到什麼境界馬上有一個名言來認定所緣的對象,這是山河大地、這是樹、這是人,當這樣想時,同時有真實的感覺、執著這件事情。名跟事是相應的,通常會這樣執著,這是眾生執著的所在。唯識學說將它遮遣掉,遮遣沒有離心的外境,除了心的分別以外,一切外境的體性是不可得的,這樣先遮遣以後然後剩下心識!一切因緣所生的法不是沒有,是識、十一個識,心識,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遮無離心的外境,將在名言上的執著遮遣,還有沒有?不是沒有、不是斷滅空,識還是在。它是諸法生起的主因,再仔細觀察,就像剛剛看到的繩子一樣,它也是因緣所生的,仔細看它是麻編成的,它的體性也是空的、也是因緣所生、也是依他起法,也是不可得的。所以心也空了、境空其實心同時也空了。因為這個心它的相貌是一現起來就有能、有所,不是截然分開,所以你境可以空,其實你的心也就空了。不過在說明的次第上,先說境空然後再說心空。這樣可以離一切相,在一切法上離一切相,證入了圓成實相就不會撥無、不會落到惡取空,不會空過頭。
 一切緣起法是唯識所現的,也可以知道是空的。不像名言執著的有真實的體性,這是唯識學的方法。毗鉢舍那也是這樣思惟;思惟這樣的法空,就停在那裡修奢摩他,到了毗鉢舍那將這道理再如先所思惟法,再思惟法空、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的道理。或者前面提到的四尋思、四如實智它都有一段文說明,怎麼樣修法空?從名跟事,相不相應的道理。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依名、事、自性、差別,這四法上面去修行,可以悟入法空、悟入遍計執是空。其實悟入遍計執是空,依他起也是如幻如化的,證入圓成實時,可以通達三性。
 大乘的奢摩他、毗鉢舍那是要有經教的基礎,一定要有聞思修的智慧,才有辦法修大乘的奢摩他、毗鉢舍那。
《披》如理簡擇至覺明慧行者:攝異門分說:言簡擇者,總取一切苦法種類為苦聖諦故。最極簡擇者,各別分別取諸苦故,謂生苦、老苦等。極簡擇法者,依此處所簡擇契經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覺者,謂堪能簡擇俱生之慧。明者,謂習所得慧。慧行者,謂能受持、讀誦、問論、勝決擇等增上了別,即於彼義轉增明了勤修習慧。(陵本八十三卷十頁6305)於中復有黠了、通達、審察、聰叡諸差別名,如彼廣釋應知。
 如理簡擇至覺明慧行,在〈攝異門分〉解釋這幾個詞,是約聲聞乘我空為主,不過這也可以引攝到大乘的法空。所謂簡擇,是總取三界一切苦法的種類為苦聖諦。三界的色受想行識果報五蘊,欲界、色界有五蘊,無色界有四蘊果報都是苦的,三界皆苦。這是總取一切苦法種類為苦聖諦,名如理簡擇。
 最極簡擇,是各別的分別取諸苦,包括生苦、老苦等。佛說苦集滅道,苦要說明的是果報是苦。苦的自性、自相,有各式各樣的苦,有生老病死、愛離別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等等,三苦、八苦、無量苦,又要將各式各樣的苦思惟簡別一番,是最極簡擇。
 極簡擇法,依此處所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前面的三界的果報,根據《契經》所說的五蘊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簡擇。為什麼呢?依止《契經》指導的方法,先修聖教所應作。譬如說如理簡擇要依據聖教選取所緣境,然後才來分別哪些苦?這是最極簡擇法。到了極簡擇法就可以決定了,決定《契經》上說的無常苦空無我,到了這種程度時,再思惟下去會肯定佛說的,苦真實是苦。
 覺,詳細說乃至覺明慧行,乃至是中間還有黠了、通達、審察、聰叡,這都是透過思惟的過程,這一些都是毗鉢舍那觀察漸次成熟的相貌,都是因為思惟分別,才能夠達到這種程度。
 覺,是有俱生能夠觀察簡擇的智慧,修行的菩薩,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俱生慧,它也有高低不同,這是俱生智慧第六意識的明利性有所差別;明,是透過後天的認真的學習、聞思的學習所成就的智慧。若俱生慧很高再配合習所得慧,是更理想,如果俱生慧不是很高,能很努力的習所得慧,也是可以勤能補拙補足缺憾;慧行,是包括聞思修三種智慧的修行。要得到智慧必須要從聞即十法行、次思、後修,這都是智慧的修行。由能夠聽聞受持佛法能讀能夠背誦;又能夠提出問題來思惟討論;便會有殊勝決擇能力及增上有力的了別,即於所學習的義理展轉的增加明了,由精勤的修習所成就的智慧,稱作慧行。如〈攝異門分〉卷83,2496頁所說。在其中又有黠了、通達、審察、聰叡等差別名,如那理詳細的解釋應該知道。
 這是說到毗鉢舍那,這是一種思惟的智慧,不過說到毗鉢舍那,是依止禪定來做思惟。一般的散心思惟,不是正式的毗鉢舍那,稱作隨順毗鉢舍那。
亥三、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第三科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辨明修習止觀的相貌。
云何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謂諸菩薩,於奢摩他、毗鉢舍那,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恆常修習,是名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這是於法正修的第三種相貌。什麼是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是指諸菩薩,於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能夠沒有間斷的加行,而且能夠殷切慎重的加行,恆常的修習,是名奢摩他、毗鉢舍那。
 玅境長老說諸菩薩到了這種程度,應該是有輕安樂、有未到地定,功夫更深一點,可以做到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恆常修習。行者的程度又更高了,但是還沒有證得聖道。
亥四、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第四科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辨明樂修習止觀的相貌。
云何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謂諸菩薩,即於如是止觀相中,其心無動,於無功用離諸加行任運轉處攝受無亂,是名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這是於法正修的第四種相貌。什麼是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菩薩可能證得三摩地四禪,在止觀相中,心不會再被外界所動搖,因為已有法空的止觀而能寂靜住。可以無功用、不用特別的加功用行很熟練的於任運轉處,任運的有這樣的止觀雙運的境界,成就沒有散亂的境界,因為這時奢摩他、毗鉢舍那功夫很高了,是名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這種程度有可能證得無生法忍了。
《披》於無功用離諸加行任運轉處等者: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名無功用離諸加行任運轉處。於爾所時,毗鉢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如奢摩他攝受而轉,是名攝受無亂。
 圓滿三摩地,是指得到色界的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成就了才稱為圓滿三摩地。在前面〈三摩呬多地〉讀到,禪定的成就,首先是得到三摩地、其次是三摩地圓滿、最後三摩地自在,有三個階段。最先成就三摩地是得到未到地定,這時有少許的輕安樂。有三摩地為依止,來修毗鉢舍那,也可能證得初禪,至少要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基礎。但不是清淨鮮白,定還不圓滿,還要繼續修,必須成就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成就了才是圓滿三摩地。
 圓滿三摩地的相貌,定力高到無功用離諸加行任運轉處,這一念心是不容易動搖,無功用,不用特別的加功用行,離諸加行,不用特別努力;當然一定也是要入定,但這時入住出很自在了,任運轉處。得了圓滿三摩地還不夠,還要三摩地自在,三摩地自在必須將入住出訓練得很熟練,又能降伏三摩地引起的愛見慢疑等煩惱,才得三摩地自在。到了那個程度是相續的清淨鮮白,內心沒有因為三摩地引起的愛見慢疑的煩惱稱為清淨;鮮白是相續的清淨,不斷這樣練習可以相續的清淨。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可以止觀雙運,修觀時有止的調柔攝受,觀不離開止,換句話說止非常的熟練,在思惟時也不會出定,可以定內修觀。對法空的道理更深入的認識,可是又不影響禪定,甚至還提高禪定。因為對定的執著、定障,也會因為毗鉢舍那而去除。這是隨奢摩他調柔攝受,達到三摩地自在。如奢摩他攝受而轉,是名攝受無亂。雖然在這時修毗鉢舍那,跟奢摩他在一起、在定內修觀,可是觀不離止、止不離觀,止觀雙運。止裏面有觀的智慧,觀中有止的穩定性。
戌二、明作業2 亥一、釋2 天一、漸次
 第二科明作業,說明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的作用,分二科;第一科釋,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漸次,說明修行的漸次。
當知此中,是諸菩薩,如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如是如是樂住奢摩他、毗鉢舍那;如如樂住奢摩他、毗鉢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毗鉢舍那清淨。
 菩薩最初從初發心開始,也不是馬上成就的,也是要漸次的成就。如如這樣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如如是約因來說的,就是這樣這樣來修止修觀。修止修觀要知道法空的道理,如何思惟法空的真理,就唯識來說必須了知四尋思、四如實智如何修;還要知道名事自性差別,如何修奢摩他、毗鉢舍那。如是如是,是指果,會得到什麼成果?好樂住奢摩他、毗鉢舍那,愈修愈歡喜,因為知道法空的真理,心裡愈不容易散亂。如如樂住奢摩他、毗鉢舍那,也是因,因為愈修愈喜歡安住在止觀裏面,它的成果是:如是如是奢摩他、毗鉢舍那清淨。止觀會愈來愈清淨,它互為因果的關係。
天二、究竟
 第二科究竟,解釋究竟的相貌。
如如奢摩他清淨,如是如是身安、心安增長廣大;如如毗鉢舍那清淨,如是如是若知、若見增長廣大。齊此名為修所應作,謂於所依中,應除遣麤重;及於一切所知,應修清淨知見。
 如如奢摩他清淨,是在因上來說,止如果很清淨,定力則很清淨,如是如是身安、心安增長廣大,只有得到三摩地就已經有輕安了;如果得到初禪、二禪有喜有樂;得到三禪有樂受;得到四禪有捨受相應;身早已遠離欲界的散亂,心也是遠離欲界的散亂;身體有色界的地水火風,身安,很舒適的,有喜樂捨三受。心也安,因為沒有欲界的欲的散亂,奢摩他是明靜而住、無分別住的境界,所以心也是很安。定力強了貪瞋不容易擾亂自己,所以身安、心安增長廣大。如如是在因上由於毗鉢舍那的觀慧很清淨,智慧與見地不斷增長廣大。
 知見在後面的〈攝決擇分〉中有多種解釋。此處略說,知,是知道過去、未來的智慧;見,是知道現在的境界的智慧。世親菩薩在《金剛般若論》中說知,是了知世俗諦;見,是見到勝義諦。因此知與見其實就是智慧的意思,指能夠通達世、出世間的真實義,稱為若知、若見。要知道通達諸法的實相,必須透過毗鉢舍那慧行,毗鉢舍那愈清淨,知見,出世間的正見便會增長廣大。對一切法空到我空的真理,量及深、廣度都會愈來愈增加、廣大。
 齊此名為修所應作,到此程度、乃至圓滿時,名修所應作;即是菩薩修行所應該要成就的,就是這樣的境界。修所應作,是指於所依色受想行識中,應除遣煩惱煩惱所生剛強、不調柔、無堪能的麤重。
 於一切所認知有情世間、器世間、三界、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有為法、無為法都的境界,應修清淨知見,修奢摩他、毗鉢舍那證得我法二空的正見。
《披》齊此名為修所應作等者:聲聞地中,說有四種瑜伽所作。謂所依滅、所依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2369)今攝為二,如應當釋。
 在〈聲聞地〉卷28,954頁中說有四種瑜伽所作,修四種止觀相應,會有四種功德:所依滅,所依止的色受想行識中的煩惱種子滅除,身與心的剛強的、不調柔的、不自在的麤重滅了。所依轉,所依的色受想行識轉麤重為輕安,未到地定以上就有輕安樂,初二禪有喜、樂、三禪有樂、四禪有捨受。
 遍知所緣、愛樂所緣,是毗鉢舍那的境界。 由常常修毗鉢舍那,有無常、無我的智慧,又能夠普遍的了知身受心法,是無常苦空無我的,名遍知所緣。
 愛樂所緣,愛樂在所緣境上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由此二種能夠清淨所依的身心,令所依的身心麤重轉為輕安;又能令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得善清淨,能成就所作成辦,證得圓滿的聖道果。
 現在將它收攝成二種,於所依中應除遣麤重,將所依滅和所依轉攝成一種;遍知所緣、愛樂所緣攝成第二種。及於一切所知,應修清淨知見。與聲聞地的道理是相通的,只是聲聞地強調我空。大乘我法二空是並重的。
亥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是一切修所作業,菩薩由前四種修相,皆能成辦。
 如是菩薩一切修行所作業,由前四種修相,都能夠成就。
 一、開始要練習奢摩他;二、再修毗鉢舍那;三、修奢摩他、毗鉢舍那,可以無間殷重的加行,又能夠恆常修習;四、完全成功時,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止觀、知見清淨、麤重遣除了。這是菩薩的四種修行的相貌。以上是第四科應修法隨法行。菩薩應精進的修行,以成就佛的十力種性。
午五、應正教授3 未一、徵
 第五科應正教授,解釋應正教授的體相,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教授?
 菩薩應如何教授弟子?這樣學也是在善知識的指導下被教授,這是相對的要瞭解此道理。
未二、標
 第二科標,標出八種。
當知教授略有八種。
 應當了知善知識教導傳授佛法的智慧給弟子,要略可以分成八種。
《披》當知教授略有八種者:如下所說,示現種種所趣入門有五差別,宣說能治斷、常二邊邪執處中之行有二差別,及令除捨諸增上慢,故成八種。
 善知識對於學人,要有八種教授,要在修行上給弟子指導。如下所說,示現種種所趣入門有五種差別,如前面說的五種淨行所緣,也是天臺宗的五停心觀。弟子來出家,要根據弟子的根性、心行意樂、種種煩惱的情況,給與指導。如果是貪心、欲心比較重的,要指導修不淨觀;瞋心重的,教導修慈心觀,將瞋的煩惱降伏;散亂重的要教導修數息觀、或是持息念;如果是愚癡重的,要指導修緣性緣起觀,對治愚癡,愚癡者有邪見,沒有正確的因果觀;如果弟子以前可能是位教授,或在世間上是位大戶長者,高慢心特別強,要教導修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分別觀。這是示現種種所趣入有五門差別的教授。
 宣說能治斷、常二邊邪執處中之行有二差別,外道有我見,固有斷見及常見二邊邪執錯誤的執著,斷、常是基於我而生起的,沒有我則不會談斷、常的事。執著我及世間是常住不變的,身體會壞但是我是在身體裏面,是一直沒有改變的,這是一種常執;有一種斷執是我這一生死了以後,人死如燈滅以後是不可得,這是斷見。前面〈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卷6、卷7說到六十二見中有七種斷見論、及多種常見論。宣說能治斷、常二邊邪執處中之行,處中之行,就是中道。中道是要瞭解真實的因果觀,或者瞭解唯識的道理也是中道,瞭解中觀的道理也是中道。如果有正確的因果觀,能遠離斷、常二邊的執著,因為有因故非常、有果故非斷;就這一念心來說,果報是過去有因的,才得此果。有因故,知道從因到果要變異成熟,一切法是無常的,「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如果還有造生死的因,將來還是有果的,所以也不會斷滅,這是中道處中之行。一切是因緣果報稱為緣起的中道。對緣起的道理正確的因果觀有了,就可以修中道第一諦觀。知道唯識、中觀其實是在說緣起有自性空,或說依他起、遍計執、圓成實的道理,都是在說法界的實相,法界實相通達了,就知道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不會有在色受想行識上執著我是斷或是常,就沒有這種邪執了,所以菩薩也要教授弟子遠離斷常二邊,要教導緣起的道理,要指導中觀、唯識的正見,這樣就是二種能治斷、常的中道教授。
 第八種教授是令除捨諸增上慢,對於修證的事情,現在得的是禪定、或是聖道要指導清楚,不要將初禪當初果、二禪當二果、三禪當三果、四禪當阿羅漢果,要教導弟子棄捨增上慢。增上慢的人不是沒有修行,是有認真修行,有一些感應,卻誤認所達到的境界是聖境,錯認消息名增上慢。菩薩也要給弟子做這樣子的指導,認識清楚自己的境界,棄捨增上慢。總之菩薩在修行上要教授弟子的有這八種。
未三、釋4 申一、辨自他2 酉一、施他教授
 第三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辨自他,辨明自他教授,分二科;第一科施他教授,辨明施他教授的相狀。教授的對象有二,一是自己、一是他人,先說施他教授。施,布施其他有情教導關於修行的道理。
謂諸菩薩,或三摩地為依止故,或於長時共彼住故,於彼慈悲欲為教授。
 菩薩教授有情,最好是有三摩地為依止,至少要有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更好,有禪定為依止,內心寂靜尤其有神境神變更好,或是長時間共住在一起的學者、學人,菩薩要慈悲的攝受弟子們,教導他們修行。
《披》或三摩地至欲為教授者:此顯施他無倒教授。如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是即三摩地為所依止而為教授。或復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作饒益,於時時間,以其隨順八種教授而教授之,是即長時與彼共住而為教授。
 這是顯示證悟佛法的菩薩,能夠布施其他有情,沒有錯誤的教導傳授佛法的真理。菩薩具有三昧,能示現種種的神境通境界,使令弟子或學生對自己生起非常尊重的心情。由於弟子們對於聖者菩薩極為尊重,對於專注聆聽瑜伽作意,非常的恭敬。這即是菩薩以三摩地為所依止而為教授。在大正藏五十冊阿育王傳那一段,說了很多優婆毱多尊者如何成功的教化弟子,因為有神通道力,知道弟子比較貪吃、或是比較貪財、或是貪睡、或是有欲、或是想要還俗時怎麼樣對治。他可以顯現神通,所以弟子們對他非常的恭敬尊重,教化了很多的弟子。
 菩薩又或以清淨無染心先作為依止,以慈悲憐憫的心情指導弟子世間增上生、決定勝的道理現前為作饒益,於現法當中使弟子們得到利益安樂,於時時間,以其隨順八種教授而教授弟子們佛法,如五停心觀的法門、能治斷常二邊,不離緣起來談真理,除捨增上慢,知道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地、二地、三地等的相貌,是即長時與彼共住而為教授。
 這是說到施他教授,是用神通或用佛法來教導弟子,這二種方法。
酉二、從他教授
 第二科從他教授,辨明從他教授的相狀。
或由其餘諸菩薩眾,或由如來,為作教授。
 有一種情況是跟隨著他人來教授。如果收了徒弟,自己無法教授,也可以送給其他的菩薩們來教授,或是送去佛學院、或是送去其他善知識那裡,為作教授。
《披》或由其餘諸菩薩眾等者:此顯從他得正教授應知。
 從他,是包括佛菩薩,其他的菩薩,能夠得到正確的教授。
申二、辨先因4 酉一、尋思心
 第二科辨先因,辨教授的前方便,應先尋思行者的因心、善根、意樂、隨眠,分四科;第一科尋思心,先尋思弟子的心性。
於教授時,先當審諦尋思其心,如實了知。
 於教授弟子時,先要仔細觀察尋思弟子的心,如其真實的了知是屬於貪行、瞋行、癡行、慢行、疑行或等分行的差別。
《披》先當審諦尋思其心等者:謂由記說神變,當尋求他心行差別故。
 先當審諦尋思其心等者:是指由記說神變,求弟子的心性差別。如果凡夫菩薩沒有他心通,要從各式各樣日常生活當中觀察,才能應機。
酉二、尋思根
 第二科尋思根,尋思弟子的善根性。
尋思如實了知心已,尋思其根,如實了知。
 根可以說是信進念定慧,或用語言、或用其他方法,考察一下弟子對佛法的信心、精進度、正念、正定、慧。或是根器的上、中、下品,於弟子是鈍根的、利根、或中根的,要如實了知。
《披》尋思其根如實了知者:謂於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如應如宜為說正法故。
 對來求法的有情,信進念定慧是屬於軟根下品的、中品的、或上品的,或是根很利的,有種種的差別應如實了知。有些人是信心強、定慧弱,有些人定強慧弱,有的人慧強定弱,有的人特別的精進,有的人是記憶力特別的好,每個人善根強的地方都不一樣,菩薩應該要深入的觀察弟子的根性。如應如宜為說正法。
 如果相應於弟子根性特別強的地方來說法,會更容易相應。所以如相應的、如合適的。弟子太弱的地方是要栽培,比較強的地方經由指導會比較容易成就。
酉三、尋思意樂
 第三科尋思意樂,尋思弟子內心的好樂。
尋思如實了知根已,尋思意樂,如實了知。
 意樂與勝解有關係。一般人喜歡什麼,就對那個境界特別熟悉、善巧。譬如有個弟子他特別喜歡到大寮發心,那他就是對大寮的事情有勝解。他對於燒菜做飯這個事情很瞭解,所以他的意樂就是歡喜為大眾服務,在大寮服務。有些人歡喜讀書,你叫他做事他就提不起勁,但是叫他讀書、說法他可以朗朗上口、辯才無礙,這就是意樂,他這方面熟悉、勝解他就歡喜。有些人他喜歡辦事情,他出去辦事就是所向無敵,什麼事情到他手裡,他就能把很複雜的事情都可以整理出頭緒,然後把它辦理得很好,那就是他對於辦事有勝解,所以他會有這種好樂心、意樂。菩薩由尋思如實了知弟子的根器以後,也要尋思弟子的意樂,如實了知。
《披》尋思意樂如實了知者:謂於有情軟中上品淨與不淨勝解差別如實了知,起淨勝解令漸增長,不淨勝解令漸捨離故。
 尋思意樂如實了知,是對有情意樂的軟品、中品、上品,及清淨與不清淨的勝解差別能如實了知,對一切所知的境界內心清淨不會有煩惱,不淨則會有煩惱,這樣的勝解差別要如實瞭解。起清淨勝解的地方要鼓勵弟子令漸增長,不淨勝解令漸捨離故,如果弟子不如理作意很強,也要想辦法令他棄捨不如理作意,不要讓他在佛門裏面造業。
酉四、尋思隨眠
 第四科尋思隨眠,尋思弟子的煩惱種子。
尋思如實知意樂已,尋思隨眠,如實了知。
 由尋思如實知道弟子的意樂後,要進一步尋思弟子的煩惱種子是否有現行,有哪些煩惱現行,要如實了知。
《披》尋思隨眠如實了知者:謂於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故。
 觀察弟子是欲心比較重,或是定心的種子比較多,或是無色界定的定力、定根比較強,尋思弟子的煩惱種子哪一類比較多。是屬於劣界、中界、妙界部分差別,能如實了知,然後對症下藥。
 劣中妙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欲界名劣,色界名中,無色界名妙,這是一種解釋;或說弟子的根器是劣的是屬於聲聞種性的、中是緣覺種性、妙是指菩薩種性。根據弟子的根器,若是聲聞種性的就指導他四聖諦的道理;緣覺種性就指導他十二緣起的道理;菩薩種性就指導他大乘法空的道理。
 這是辨先因,指導弟子之前,先要如實了知弟子的心、善根、意樂及隨眠。
申三、辨種類2 酉一、標舉3 戌一、示趣入門
 第三科辨種類,辨明教授的種類,分二科;第一科標舉,標示列出三種,又分三科;第一科示趣入門,開示趣入心住之門。
尋思如實知隨眠已,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謂或修不淨,或復修慈,或修種種緣性緣起,或修界差別,或修阿那波那念。令趣入已,
 菩薩由尋思弟子的煩惱種子、主要的煩惱在哪裡後,能如弟子所相應的,隨弟子所適宜的,示現種種所趣入門,指導弟子修習的法門,要指導弟子怎麼樣到涅槃那裡去、到無上菩提那裡去的法門,使令弟子能夠趣入精進的修學。法門有很多種,先舉出五種,弟子欲心重的,就教他修不淨觀;瞋心重的教他修慈心觀;癡心強的教他修緣性緣起觀;高慢心強的修界差別觀;散亂心強的修阿那波那念觀;使弟子麤的煩惱調伏,才進一步修奢摩他、毗鉢舍那,使令弟子趣入修行的法門。
戌二、說處中行
 第二科說處中行,宣說處於中道的修行。
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
 如弟子所相應的,隨其所合適的,開示弟子種種所趣入的門。
《披》謂或修不淨等者:聲聞地說:淨行所緣,謂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陵本二十六卷十九頁2228)如彼廣釋應知。
 聲聞地說五種淨行所緣,淨是清淨;行是心、心行。如果弟子欲心很強,應該修不淨的法門;瞋心重,應該用慈愍的法門;愚癡重的用緣性緣起法門;高慢心重的用界差別法門;散亂心重的用阿那波那念法門;等,是表示還有很多法門沒有說。〈聲聞地〉只說了五種,大乘還說到多障眾生念佛觀,若障礙實在太多什麼煩惱都有,不是哪一種煩惱特別明顯、障礙又很多,就教弟子修念佛觀。《修行道地經》中也說,若人修不淨觀、慈悲觀等任一種淨行所緣都無法成就時,就應教他修念佛觀
為說能治常邊邪執處中之行,為說能治斷邊邪執處中之行。
 修行的方法為說能治常邊邪執;有一類人有禪定或沒有禪定,也會執著我是不變的,有這種執著要有對治的方法,由觀此滅故彼滅,就不會有常的執著。觀刹那生滅、觀一期生滅,可以對治常邊執著,如果對治常,能回到中道的處中之行。斷,若有斷的執著,要有對治的方法,由觀此有故彼有,如實觀行,因果是相續的,因若未斷,有緣必能相續,能去除死後就斷滅的執著。這是為說能治斷邊邪執處中之行,譬如《阿含經》說,有一位車匿比丘說,大德們都開示說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無我,也知道法無我、也知道涅槃寂靜,可是他不喜歡聞空、愛盡、離欲、涅槃,其實不能忍受什麼都沒有的境界,他說誰知道這些事情呢?換句話說他還是有我執。後來這些上座們跟他說了,他都不想聽,就去找阿難尊者,阿難尊者讚歎他一下,說你真了不起啊!願意學習佛法來請法,問的法問得真好,接著就為他開示: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是開示緣起的道理。他很高興,知道如果「有」,不是「我」在有,生死輪迴不是我在輪迴,入涅槃也不是我斷滅了,因為根本就沒有我,只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有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因緣如果沒有了,就沒有生死輪迴。沒有誰在那裡有或者是無,根本是無我的。這是開示我空的道裡,從緣起使其悟入我空的真理,稱為處於中道而說法。對菩薩也是要開示種種的佛法,使令行者能夠悟入中道之行。中道,是諸法實相,法爾如是,假如執著中道,跟執著空是一樣,也是遍計執。說中道是為了去除執著,但是不要再增加虛妄的執著有一個中道可執。
戌三、除增上慢
 第三科除增上慢,令其除去增上慢。
令其除捨未作謂作、未得謂得、未觸謂觸、未證謂證諸增上慢。
 為使弟子能除去未作謂作,沒有作到卻認為作到;未得謂得,沒有得到已得作意,尚未得到未到地定,卻認為得定了;未觸謂觸,沒有證得二果、三果,卻說得二禪是二果、三禪是三果,這是錯認消息;未證謂證,得四禪定慧均等,卻認為我現在是阿羅漢了,這也是有增上慢,是錯認消息。
 佛世時乃至佛弟子也有這樣的情況,在出家人的僧團裏面,有一位比丘修無想定看起來很有修行,寂靜住,也不喜歡攀緣,內心很寂靜看起來是老修行,一靜坐就可以坐很久,不過並不是真的證得阿羅漢果。後來有一位阿羅漢入定一觀察,錯了,這位比丘修到無想定去了,阿羅漢趕快回來指導這位比丘,告訴他你不要修無想定,你應該要修聖道,可是這位比丘已經很習慣,也愛著他的定了,無法回頭了。後來死了以後生到無想天去了。修行是很微妙的、要很仔細的。
 有些人教導滅除一切想也可以得定,但是這種得定不表示聖道,沒有修毗缽舍那聖道的觀,怎麼會有聖道的結果出來?因果不相稱合,所以不想也可以得定、甚至可以得到四禪,可是不是聖道。那是非因計因,方法搞錯了,滅除想不是解脫的因;也是非果計果,錯將定境當作涅槃。
《披》為說能治常邊邪執等者:此中常邊邪執,謂於前後際所有無明。斷邊邪執,謂於後際所有無明。諸增上慢,謂於中際所有無明。如是差別應知。
 這其中對常的執著、執著常住不變的邪執,是對於前際後際的所有無明,由於對過去、未來的無知,以為現在的生命常住不變。斷滅論者是對於後際的來生,認為人死是什麼都沒有了,有斷滅的執著是對來生的生滅的情況一無所知,有這種愚癡是斷邊邪執。有種種增上慢的人通常是對於現在的中際,對於現在的修證的情況不明白,而有錯認消息的增上慢的問題出現,這些差別應該知道。
 約能治,去除斷邊的邪執應該修天眼明;去除常邊的執著應該修宿命明;由修漏盡明可以斷除對增上慢的執著。
酉二、明攝5 戌一、標
 第二科明攝,說明三處所攝,分五科;第一科標,標出三處。
如是菩薩八種教授,當知略說三處所攝。
 菩薩對於弟子的指導,須教導五停心觀調伏煩惱,再教導聖道的道理對治斷常二邊,並且教導除增上慢,這就八種了。八種教授可以歸納成三處所攝的要點。
戌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云何三處?
 是哪三處?
戌三、列
 第三科列,列出三處所攝八種教授。
一、未住心者為令住故,令於所緣無倒係念;
 一、未住心者,心不安定的人不能得定,菩薩要根據弟子的煩惱所在對症下藥,得到適當的所緣境,沒有顛倒的繫念於所緣境,使弟子能夠內心定下來安住。
 住,是安住。內心要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才能得定,弟子一開始不是馬上就開悟了。要先有定然後依止定來修毗缽舍那,才能覺悟。
《披》令於所緣無倒係念者:如聲聞地說:於緣無倒安住其心,謂若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所緣境安住其心,隨應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能遍了知故。(陵本二十六卷十八頁2223
 如〈聲聞地〉說,於所緣境要沒有錯誤的安住其心,如果比丘精勤的修觀行是位瑜伽師,在合適的所緣境上能令心安住,隨順所應該要理解的所知境界,如實沒有錯誤或顛倒的能普遍了知的緣故。這樣才能稱作瑜伽師,能如實與法相應。
 菩薩的教授,必須要瞭解弟子的根器,尋思弟子的心性、意樂、與煩惱種子,然後根據合適的法門,使令弟子的心在所緣境上繫念及安住。
二、心已住者為令獲得自義利故,為其宣說正方便道;三、於自所作未究竟者,令捨中間所有留難。
 二、心已經有安住者,已經有基本的定了,有降伏麤的煩惱,內心能夠安住,爲了使令他獲得自己成就涅槃的利益,為他宣說正方便道。聲聞乘要告訴弟子怎麼樣修四念處、修四聖諦的方法,菩薩要教修大乘者修六波羅蜜,大乘的止觀、奢摩他毗缽舍那也要指導。說正方便道,是中道之行,為弟子宣說我空、法空的真理,使令他能夠修行相應、遠離斷、常二邊。這是第二個道理。
 三、於自所作未究竟者,令捨中間所有留難。弟子對於自己所作的修行還沒有圓滿,如果有錯認消息的增上慢,菩薩要指導弟子棄捨及去除中間所有增上慢的留難,不要錯認消息。
戌四、釋3 亥一、為令心住
 第四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為令心住,為使令心安住。
若知彼心、根、意樂、隨眠已,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當知是名未住心者為令住故,令於所緣無倒係念。
 菩薩須瞭解弟子的心性、善根、意樂、煩惱在哪裡,如弟子所相應的開示,隨弟子適宜的,示現種種所趣入的法門,令其趣入。應知是名未安住自心者,為令其心安住,令弟子於所緣能安住、無倒繫念。
亥二、令得方便
 第二科令得方便,令弟子得到修行的方便。
若為宣說能治斷、常二邊邪執處中之行。當知是名心已住者為令獲得自義利故,為其宣說正方便道。
 第二個階段是菩薩要告訴弟子修行的方便,從中觀趣入、緣起趣入、或是從我空、法空趣入,為弟子宣說能對治斷、常二邊邪執的處中之行,即能治斷、常的中道義理。應當知道是名對於心已能安住者為令獲得弟子自己的義利故,為其宣說正方便的修道。
亥三、令捨留難
 第三科令捨留難,令弟子捨棄留難的增上慢等障礙。
若令除捨未作謂作,廣說乃至未證謂證諸增上慢。當知是名於自所作未究竟者,令捨中間所有留難。
 菩薩還要告訴弟子境行果的要義,可以這麼說:
 境,開示弟子在什麼所緣境安住。
 行,如何修行契入聖道。
 果,開示弟子證果是什麼情況,弟子就不會錯認消息而有增上慢,令弟子捨棄留難的未作謂作,詳細說乃至未證謂證諸增上慢的障礙。唯識學於修行方法上說得很有次第、很有意義。
戌五、結
 第五科結,結語。
如是三處,當知能攝八種教授。
 這三處,應當知道能攝受、涵蓋前面八種教授。第一處是涵蓋前五種淨行所緣。第二處是涵蓋斷、常二邊這二種教授。第三處是除增上慢的教授。所以三處能攝八種教授。
申四、顯勝利2 酉一、標
 第四科顯勝利,顯示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無倒教授的殊勝利益,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要義。
如是菩薩,或由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無倒教授,能令所餘八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
 菩薩或由從其他的善知識得到正確的教授,修行上的正確指導,或者由於自己有程度了,可以布施其他有情正確、沒有顛倒的教授,能夠成就令其餘八種智慧力的種子慢慢的清淨、慢慢的增長,這都是慢慢栽培的。
 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這裡是力種性品,欲成就佛的十力,在因地上,除了要修內明達到前二種的處非處智力及自業智力。處,是合道理的。非處,是不合道理的。就是這樣緣起的道理是合道理的,正因果相是合道理的,善因得樂果、惡因得苦果,這是處;如果善因得苦果、惡因得樂果,就是非處。所以處非處智力要成就,必須對佛法有深入的瞭解。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可以成立自業智力,果都是自己造業得來的,這也是一種智慧的力量。如果瞭解佛法的道理,有正確的因果觀,可以成就佛的前面二種智力,就是處非處智力、自業智力。剩下八種智力必須由指導他人修行當中或是聽從他人的指導而成就八力種性。
酉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其它八種智慧力
謂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種性,諸根勝劣智力種性,種種勝解智力種性,種種界智力種性,遍趣行智力種性,宿住隨念智力種性,死生智力種性,漏盡智力種性。
 佛有的十力都是栽培出來的,要有因地的種子。菩薩從正確的指導他人修行,或聽從他人的正確指導來修行,可以栽培其餘八力的種性。
 一、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種性。靜慮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種靜慮。
 解脫,是八解脫,有色觀諸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等持,是指空、無願無相三種三摩地;或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三種三摩地;或小、大、無量三種三摩地;或一分修三摩地,二、具分三摩地;或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三種三摩地;或四修定;或五聖智三摩地;或五聖智三摩地;或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或金剛喻三摩地;或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
 等至,有六種:包括五現見三摩鉢底、八勝處三摩鉢底、十遍處三摩鉢底、四無色三摩鉢底、無想三摩鉢底、滅盡定等三摩鉢底。
 二、諸根勝劣智力種性。前面有說到菩薩要觀察眾生的根器,要依眾生根器予以指導,所以佛會知道眾生的信進念定慧、善根、或是鈍根、中根、利根,是勝的是上品的,是劣的是下品的。這種智慧力也是從因地裏面發心不斷的教授弟子們,能夠認識自己的善根,也能夠瞭解其他有情的善根,各式各樣的差別、勝劣的差別。五種善根不是每一種都具足的,有的強有的弱。所以指導他人也能成就自己的諸根勝劣智力種性,也種下這種因,因為很努力的觀察他有情、想幫助有情,結果是先幫了自己,就會有這種智慧的力量。知道為什麼有情是這樣,怎麼樣熏習能讓有情成就信的力量、定力慧力特別強。
 三、種種勝解智力種性。就是你前面觀察所教者的意樂那裡。你觀察這個人對這件事有殊勝的理解,強而有力的認識叫勝解,有這種勝解會歡喜這種境界,意樂也就是心裡的好樂。醫生喜歡聽醫學常識,修車的人會喜歡聽汽車的資訊,對汽車特別的有勝解。美術家特別的對顏色有勝解。所以在指導弟子會發現弟子對哪方面特別喜歡,興趣所在。意樂,也可以說是興趣、好樂。發現弟子的興趣所在可以知道對哪一方面認識比較多,在指導他人當中也會栽培自己的種種勝解智力種性。佛會知道眾生哪一方面知識比較強,智慧比較高,會有這種智慧力所以可以善巧指導眾生。
 四、種種界智力種性。是觀察弟子的隨眠,菩薩還沒有指導弟子以前要尋思他的隨眠,隨眠就是因,界就是因,煩惱的種子。這種種因就是他心中的十八界,種種界。在指導他人、教授他人時,要觀察弟子內心的煩惱、善法、不善法,栽培將來成佛的種種界智力種性。前面的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就是尋思心,與尋思心那一段相應的。
 五、遍趣行智力種性。是普遍趣向修行的智慧力,是應該往哪一方面去修行?這也是要有智慧力才能夠指導他人。這種因是在教授當中可以栽培遍趣行智力,是這種因會到哪一種果去的遍趣行智力。或說修什麼因會得什麼果?因為指導他人,知道因果要相應,常常這樣教授,就栽培了將來成佛的遍趣行智力的種性。因為前面根據弟子的心與意樂、隨眠,就指導弟子怎麼樣趣入門,能知道弟子應該往哪個方向去,才可以進入到涅槃那裡去。自己就會有這種智慧力。
 六、七、是屬於處中行那一段的。宿住隨念智力種性。爲了斷除眾生的常執,要修學宿命通,告訴眾生過去生跟現在是不一樣的,諸行是變化無常的,果報是異熟而成的,有宿住隨念智力種性。因為要斷除有情的常執,也要有宿命通,宿命通就栽培了宿住隨念智力種性。佛是有宿命通的,知道有情過去生的情形,現在應該怎麼修行才可以成就。死生智力種性,是天眼通,死了還會再生,不是死了就斷滅了,這可以對治斷滅的執著、斷邊的執著。菩薩在指導他人時,指導眾生不要有斷滅的邪見,同時也栽培了自己天眼通的智慧力種性。
 八、漏盡智力種性。是在指導他人棄捨增上慢時,要有這種漏盡的智慧。若對斷除煩惱的境界不瞭解,自己也沒有做到斷除煩惱,如何指導他人遠離增上慢呢!說出來的境界也不一定是真的啊!自所未能豈能示他。要真的入定觀察看看,是不是真的漏盡了。在除增上慢的指導當中,也栽培了菩薩的漏盡智力種性。
 所以菩薩在八種教授當中也增長了自己的八力種性。這因果是相應的,可以自利利他。
《披》能令所餘八力種性等者:此中八力,一一差別,皆如建立品釋。(陵本四十九卷十八頁3958)於十力種性中,初二種性漸得清淨、增長,如前已說。今此後八望初二種,故名所餘。
 這八種力的一一差別,皆如〈菩薩地‧建立品〉卷49,1272頁的解釋。於十力種性中,初二種性的處非處智力、及自業智力漸得清淨、增長,這是有了內明,有正確的緣起觀、因果觀,如前面已說。這後面八種智慧力相對望於前面二種,故名所餘。
 從前面開始說的應多勝解一直到這裡的應正教授,都是力種性品、都是栽培十力的因。
午六、應正教誡2 未一、徵
 第六科應正教誡,解釋應正教誡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教誡?
 如何教誡弟子呢?
未二、釋2 申一、標列相2 酉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列相,標示列出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標,標出五種。
當知教誡略有五種。
 當師父除了教授、還要教誡弟子,教授是定慧方面的,止觀、奢摩他毗缽舍那方面的教導傳授;教誡是屬於戒律方面,行為上面的,弟子不對,還是要指導他,嚴師出高徒、慈母多敗子,所以還是要多教誡的,
 應當了知教誡弟子,要略歸納成五種。
酉二、列5 戌一、遮止
 第二科列,列出五種,分五科;第一科遮止,遮除停止錯誤的行為。
一者、遮止有罪現行。
 一、弟子如果做有罪過的行為,身語意有罪過,要遮除禁止弟子造作有罪過的行為。
戌二、開許
 第二科開許,開許無罪的部份。
二者、開許無罪現行。
 二、有罪過的殺盜淫妄這些事絕對不可以做。無罪現行,譬如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允許的,要多多的修學,或是定慧的修學、或是六波羅蜜的修學,這是准許的,開許無罪的現行。
戌三、諫誨
 第三科諫誨,勸諫教誨有所違犯者。
三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暫行犯者,如法諫誨。
 三、若弟子對於有所遮止、或開許法中的事,暫時的有所違犯,要如佛所說的法、戒定慧,來勸諫教誨弟子。
 遮止要做到稱為止持,開許的稱為作持。戒律裏面有止持、作持。在止持、作持都有違犯,該做的不做就是犯了;不該做而做也是犯了。
《披》於所遮止開許法中等者:若佛世尊,於彼諸法制身語意令不造作,名所遮止。於此諸法開身語意令其造作,名所開許。於此二法,由失念故而不隨轉,名暫行犯。
 若是佛陀對於殺盜淫妄的事情,制定弟子們的身語意使令不要造作有罪過的事,名所遮止。於此諸法開許令身語意造作,名所開許。佛鼓勵弟子們要修戒定慧、修六波羅蜜,這些事情都是容許的,應該要造作。於此所遮止、所開許二法,由於失去正念,煩惱現行而造作,而沒有隨順佛的聖教,沒有依教奉行名暫行犯。
 對於應該要做的懶惰懈怠,也是暫行犯。菩薩應該要如法諫誨。
戌四、呵擯
 第四科呵擯,呵斥數數輕慢而毀犯者或者擯除出僧團。
四者、若有於彼法中數數輕慢而毀犯者,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意樂如法呵擯,
 四、如果有弟子在佛所開示的戒定慧當中,數數輕慢而毀犯,尤其是戒方面。菩薩要以無染濁的,不會因為弟子在師長面前所表現的隨順、或是違逆,心有所偏頗來決定要不要呵斥擯離。要以無有染濁心、對弟子的愛護心前後一致無有變異、以善知識親厚善意的意樂如法呵擯。
《披》以無染濁無有變異等者:不於或違、或順起染汙心,或擯不擯,名無染濁。恆常現前與作饒益,先後無異,是名無有變異。以饒益心,不以衰損,以善友意,不以憎嫉,是名親善意樂。
 這是說到菩薩知道凡夫會有這種心情,有的弟子在面前很隨順,承事的好好的,或是弟子違逆而且很叛逆,應該將他擯除,或是弟子很隨順就不擯除,同樣做錯事不應該有不夠公正的作法,這是心無染濁,沒有染汙的渾濁,不要被諂媚得暈頭轉向。菩薩的心情應當恆常利益弟子,從開始進來到成就聖道以前,都是沒有差別的,以饒益心,不以衰損,以善友意,不以憎嫉,是名親善意樂。菩薩對於弟子是很親厚、很親善的,全部是以一顆想利益弟子的心、是好朋友的心情,不是憎恨嫉妒功德而來呵斥,不是此義,稱為親善意樂。
與作憶念。
 與作憶念,有時候弟子忘了自己的過失,還得將情景時間、地點、處所、事情、所說的話,重複說出來,不然弟子可能不承認的。
《披》與作憶念者:謂令憶念先所犯罪,或法、或義。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陵本二十五卷三頁2080
 與作憶念有很多種,令憶念先所犯罪,或是佛法、或是義理。
 戒是令憶念先所犯罪,弟子做錯事情可是不承認,必須要認證、物證要齊全,是要讓弟子憶念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了什麼事情。
 或法:若弟子於過去所聽聞所接受的正法,自己一個人獨自在寂靜處思惟憶念,所謂的契經、應頌、記別等十二分教,詳細內容如前文所說這。對於經律論自己用功修行,獨處思念時,如忘記,這時善知識要幫助對方憶念起來,或重複敘述一遍,將那一段文說出來給對方聽,或是將自己背熟的經文傳授給對方,或者故意正面的提問、或是難問,使對方回憶起忘失的文義。
 或義:或是有善法,能引導弟子得到佛法的義利,得到涅槃的利益,能引發離欲的梵行,很久以前所做過的善事,所說過的善言,若是弟子忘記了,善知識也要令他憶念起來。
戌五、慶慰
 第五科慶慰,慶賀安慰能正行者。
五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能正行者,慈愛稱歎真實功德,令其歡喜。
 五、如果弟子對於所遮止的、或開許法中都能正行,菩薩要慈愛稱揚讚歎他真實的功德,令其歡喜。若是沒有功德就不可以隨便稱讚,不然對弟子沒有好處。
申二、結略義
 第二科結略義,結語說五種教誡它的要義。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五種教誡。所謂遮止、開許、諫誨、呵擯、慶慰。
 應當知道是名要略說為菩薩的五種教誡。包括遮止某些不可造作的身語意業、開許可以造作的定慧、六波羅蜜等事。指導弟子如法止持、作持。弟子有做錯要勸諫教誨。如果弟子犯了很大的罪過,要呵斥擯除。弟子很精進要慶賀安慰,這是菩薩應該要做的應正教誡。
午七、應住方便所攝身語意業3 未一、徵
 第七科應住方便所攝身語意業,解釋應住方便所攝身語意業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云何菩薩方便所攝身語意業?
 什麼是菩薩方便所攝身語意業?
 菩薩要有含攝身語意的善巧方便,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教導眾生攝受眾生,成就眾生的無上菩提、聲聞菩提、或是緣覺菩提。
未二、釋2 申一、標四攝事2 酉一、釋名方便2 戌一、出體
 第二科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四攝事,標示菩薩方便所攝的身語意業收攝在四事中,又分二科;第一科釋名方便,解釋四種方便,又分二科;第一科出體,說明四種方便的體性。
當知略說菩薩所有四種攝事,是名方便。
 應當知道要略說菩薩所有的四種攝事,是名方便。
戌二、引教
 第二科引教,引聖教所說。
如世尊言:菩薩成就四種攝事所攝方便,方名菩薩。
 如佛所說:菩薩成就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攝事所攝的方便,才稱為菩薩,才有資格作菩薩。
《披》菩薩所有四種攝事者: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名四種攝事。如下施品及攝事品廣釋應知。
 菩薩所有四種攝事,包括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名四種攝事,下面布施品及攝事品還會詳細的說。
酉二、成唯四種2 戌一、徵
 第二科成唯四種,成就菩薩的方便,唯此四種,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復何因緣,唯四攝事說名方便?
 是什麼因緣?只有這四種攝受眾生的事,說名為方便?
戌二、成
 第二科成,四攝事成為方便的因。
謂諸菩薩,略由如是攝事所攝四種方便,於諸有情普能攝受、調伏、成熟。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諸菩薩,要略歸納攝眾生事所攝的四種方便,對於有情普遍的能夠攝受、調伏、成熟,能夠取得有情的信任、調伏有情的煩惱、成熟有情的善根,除這四種方法以外其它沒有再超過的或增加的。
 雖然說很多也可以歸納成這四種,說很少也不出這四種。所以沒有再超過的或增加的。
《披》普能攝受調伏成熟者:攝受有二,謂財攝受、法攝受。財攝受者,謂於一切飲食等物有匱乏者,施與一切飲食等物;或於隨順飲食等物有匱乏者,施與隨順飲食等物。法攝受者,謂或宣說正法,施諸有情;或開顯正義,施諸有情。如成熟品說。(陵本三十七卷二十二頁3083)言調伏者,謂以調伏法調伏有情。訶責、治罰、驅擯,名調伏法應知。言成熟者,謂或善根成熟,或智慧成熟。亦如成熟品說。(陵本三十七卷二十頁3077
 普能攝受調伏成熟者:攝受有二中,包括財攝受、法攝受。財攝受方面,是指於一切飲食等物有匱乏的,布施財給他衣服飲食醫藥臥具等;或於隨順飲食等物即錢財等上有匱乏的,施與錢財等物。。
 法攝受方面,是指,在思想上要幫助有情建立清淨的思想,幫助有情得到增上生、決定勝。或宣說正法;佛所說的語言文字的佛法、經律論。施諸有情;指導有情,或開顯正義,布施有情。義,是道理。不違背修多羅的道理來開示一段話,使他能夠改過向善,明白世、出世間的道理。如〈菩薩地‧成熟品〉卷37,1247頁所說。
 於所說的調伏,要以調伏法來調伏眾生,包括訶責、治罰、驅擯,名調伏法應該知道。眾生犯錯要訶斥責備,要處罰他,拜一百零八遍、或者拜一千拜、或頌大悲咒十萬遍。所犯過度嚴重要驅逐。於所說的成熟,包括善根成熟或智慧成熟這二類,如前面〈菩薩地‧成熟品〉卷37,1244頁所說。這都是菩薩的四種攝事,就可以包含這攝受調伏成熟的功德。所以這四種就够了。
申二、廣四方便3 酉一、徵
 第二科廣四方便,詳細說明四種方便,分三科;第一科徵,提問。
何等名為四種方便?
 是哪些名為四種方便?
酉二、列
 第二科列,列出四種。
一、隨攝方便,二、能攝方便,三、令入方便,四、隨轉方便。
 這是有隨攝方便、能攝方便、令入方便、隨轉方便,四種方便
酉三、釋4 戌一、隨攝方便
 第三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隨攝方便,說明隨攝方便的相狀。
若諸菩薩先行布施,當知是名隨攝方便。何以故?先以種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為欲令彼聽受所說,奉教行故。
 隨攝,是隨順攝受。菩薩要與眾生建立感情先應以布施攝事,布施物品或財物饒益有情,是名隨攝方便。由此才能攝受有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戌二、能攝方便
 第二科能攝方便,說明能攝方便的相狀。
若諸菩薩次行愛語,於彼彼處有愚癡者,為欲除彼所有愚癡令無餘故,令其攝受瞻察正理。如是愛語,當知名為能攝方便。
 若諸菩薩其次行愛語,於種種處所有愚癡障礙的,為了除去有情的所有愚癡,令其沒有一點剩餘的完全去除,如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明白世間、出世間的道理,菩薩要用有義利、真實義、善巧的愛語,開示佛法的道理,令其能夠成就瞻察佛法的正理,使其面對境界能夠如理作意,以佛法所說的真理來處理所面對的境界。這種愛語,應當知道名為能攝方便。
《披》次行愛語等者:愛語有三,謂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今於此中,唯取勝益語,名為愛語,順正法教而為饒益故。謂於諸法中多疑惑者,為令當來離疑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擇。如攝事品說。(陵本四十三卷十一頁3507)此說彼彼處,謂即諸法;此說愚癡,謂即疑惑;名別義同。
 愛語有三種,包括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
 一、慰喻語,他人有功德時要安慰鼓勵。慰喻語也可以說是人情的語言,如同他打招呼等。
 二、慶悅語,他人有功德要慶賀喜悅。
 三、勝益語,說第一義諦的話有殊勝的利益,說增上生、決定勝的道理能讓有情轉凡成聖。
 這裡所說的只是表達出來勝義的語言、出世間聖道的語言,名為愛語,是隨順正法教而為饒益有情,所說的話都是隨順佛法所教導的道理來利益有情的。眾生對於佛法有很多的疑惑,或完全不明白、或半信半疑;明白一點點稱疑,有些明白有些不明白,完全不明白稱惑。菩薩要斷疑,希望有情遠離疑惑,要開示佛法的道理、議論決擇,教導有情用智慧來決斷簡擇這一段話應該什麼樣才是正確的。如〈菩薩地‧攝事品〉卷43,1450頁所說。
 這裡說彼彼處,是卷43那裡說的種種的法;這裡說的愚癡是那裡說的疑惑;愚癡是不明白所以會有疑惑;文字不同義理是相同的。這是真實的能攝方便。
戌三、令入方便
 第三科令入方便,說明令入第一義諦方便的相狀。
若諸菩薩知彼有情攝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處,於其善處勸導、調伏、安處、建立。如是利行,當知名為令入方便。
 若諸菩薩知道有情能夠攝受瞻察正確的道理後,接著還要教導有情戒定慧的修行,拔離有情出不善處,於善處加以勸導、調伏、安處、建立。假如有情犯戒要告知怎樣才不會犯戒,要指導有情修戒定慧,勸導其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調伏有情的煩惱、安處在佛法裏、建立有情的善根。這樣的利益有情的行動,實際的指導他修行,名為令入方便。
《披》次行利行等者:此說菩薩一切門利行。謂若有情不信、犯戒、惡慧、慳吝,名不善處。信、戒、慧、捨,是名善處。如攝事品說:不信有情,於信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犯戒有情,於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惡慧有情,於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慳吝有情,於捨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陵本四十三卷十五頁3525
 這是說菩薩一切門的利行,後面還會說。若是有情對佛法沒有信心,犯戒、惡慧;很聰明但是也邪知邪見。既慳貪又吝嗇、一毛不拔,這是不善處。信、戒、慧、捨,是名善處。應引導有情對佛法有信心,持戒清淨、修四聖諦、我空法空的智慧、慈悲喜捨等善處。如〈菩薩地‧攝事品〉卷43,1457頁所說:對佛法的信圓滿,要殷勤的勸導有情,乃至建立有情的信心;於犯戒有情,於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戒;於有惡慧的有情,有邪知邪見的人要於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慧處;於慳吝有情,於捨圓滿殷勤勸導布施修捨,乃至建立捨;菩薩勸導、調伏、安處、建立都是方便。一開始是用語言來勸導,慢慢的指導是調伏,調伏以後有情遠離不善處,安處他在善處,建立其對佛法的信戒聞捨慧的功德。
戌四、隨轉方便
 第四科隨轉方便,說明隨轉方便的相狀。
若諸菩薩如是方便令諸有情得趣入已,最後與其於正事業同共修行,令彼隨轉。由是因緣,令所化者不作是說:汝自無有圓滿淨信、圓滿尸羅、圓滿惠捨、圓滿智慧,何賴於善勸導於他,諫誨、呵擯、與作憶念。是故菩薩所行第四同事攝事,當知是名隨轉方便。
 令入方便是令眾生得到信戒聞捨慧、得到善根的方法,要用利行,用種種的方法來利益有情、栽培有情的信戒聞捨慧。隨轉方便,就是菩薩要以身作則、隨順而轉,教導有情有信戒聞捨慧,自己要有身教,只有言教沒有用,只會引來批評。諸菩薩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栽培有情的信戒聞捨慧,使令有情趣入以後,最後還要於正事業同共修行,令有情隨轉。教有情這樣做,自己就要這樣做,要做給他看,一起做,令其隨順指導來修行。由這種以身示範的因緣,使所教化的有情不會批評說:你自己沒有圓滿清淨的信心、也沒有圓滿的戒、也沒有圓滿的布施、你自己也沒有圓滿的智慧,你有什麼可以作為依賴來勸諫、教誨、呵斥擯除,還有與作憶念?你自己都沒做好。所以菩薩也要以身作則,不然會被這樣批評。因此菩薩所作的第四同事攝事,同事,是共同做一件事情,教導眾生做什麼自己就要這樣做。應當知道是名隨轉方便。
 不要只是指導他人做這、做那,結果自己都不做,這樣是不行的,要與眾生一起做,大家共同參與,隨轉方便。
《披》於正事業同共修行者:正所應作法隨法行及諸善根,名正事業應知。
 正所應作,應該要做的是修法隨法行,還有信戒聞捨慧這些善根,名正事業應該知道。
未三、結
 第三科結,結語。
如是菩薩四種方便,若總若別所攝身業、語業、意業,是名方便所攝三業。於諸有情能正攝受、調伏、成熟。
 由於菩薩的四種方便,都是智慧的境界,若總,由整體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全部都一起作;若別,或特別強調布施、或其中的一種、二種、三種等所攝的身業、語業、意業,是名方便所攝三業。由此四攝事為方便,能正確的攝受、調伏有情的煩惱、成熟有情的智慧與善根。
 這是說到應住四攝事方便所攝身語意業,是十力種性的因。
 以上七段說的是如是學中的力種性,這是要略的說。下卷要詳細說明菩薩六度的修行。這裡說的七種因都是十力種性的因,所以安置在力種性品中。作為菩薩這七件事情都應當這樣精勤的學。
《披》若總若別所攝等者:若四所攝,是名為總。若隨一攝,是名為別。
 若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所攝,是名為總;若是隨四種中任一種所攝,是名為別。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