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節節升 電子股壓力重

工商時報【記者吳姿瑩、林燦澤╱台北報導】 新台幣節節高升,外銷出口產業的壓力再起。投資專家指出,雖然央行屢屢在尾盤出手干預台幣收盤升勢,但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卻是一路攀高,電子股第3季財報所隱含一定程度的匯損,及Q4外銷出口的競爭力,令市場不安,引發本周法人大砍相關電子大廠股票。 第一金投顧研究部協理彭榮茂表示,受到9月以來新台幣升值,企業若都無避險,第3季可能較第2季潛藏2到3%的影響,同時將壓縮第3季的毛利率,尤其是外銷金額龐大的電子大廠,更是值得關注。 彭榮茂分析,根據過去電子股與新台幣連動結構統計,新台幣每升值1%,將影響電子業毛利0.5%上下,預計整體第3季電子股匯損合計為50億元以內,而台灣電子股平均毛利率約11%,只要升值超過2%,也就吃掉該電子公司1%的毛利率。 彭榮茂認為,由於新台幣主要是從9月升值,因此,只要第4季新台幣維持第3季的價位,電子業第4季整季的匯率影響將較第3季加劇。 元大高科技基金經理人翁敏松表示,新台幣自9月中出現漲勢,對電子股第3季財報必然造成影響,也為第4季電子出口增添隱憂,然市場關注焦點仍然是第4季終端市場的消費力道,為防堵第4季新台幣升值帶來的出口衰退,預期第4季新台幣匯率將維持在一定水準,影響也將較第3季降低。 受電子股業績有隱憂,仁寶、鴻海、廣達、台積電等本周都遭法人大舉賣超數萬張。 統一國際投資部副總經理廖繼弘指出,大型電子權值股等遭法人調節,不僅影響短多買盤縮手,而且引發信心不足殺低賣壓,目前大盤技術指標9日K、D值已分別降到12.09以及20.15,持續在低檔鈍化局面,短線權值股須要先止跌,才有助於減緩賣壓及讓盤勢回穩。 MA資產公司總經理陳冠融表示,科技公司第3季本業受到產業景氣不佳,加以新台幣升值匯損因素,因此第3季財報整體業績偏向不好,第4季又一向是電子出口的旺季,一旦台幣持續升值,將影響電子大廠Q4的營收數字與毛利率。